袋貂亞目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2年8月17日 (三) 21:03 由 小仓由菜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內 → 内, 雙 → 双, 動 → 动, 門 → 门, 類 → 类 (3), 亞 → 亚 (6), 總 → 总, 漸 → 渐, 佈 → 布, 環 → 环 (2), 樹 → 树 (2), 齒 → 齿, 貓 → 猫)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關於生物分類框袋貂亞目
化石時期:28–0 Ma 漸新世至今
環尾袋貂 Pseudocheirus peregrinus
環尾袋貂 Pseudocheirus peregrinus
科學分類編輯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雙門齒目 Diprotodontia
亞目: 袋貂亞目 Phalangeriformes
Szalay in Archer, 1982
傳統分類中包含的子類群
傳統分類中未包含,但在
演化層面上包含的演化支

袋貂亞目(學名Phalangeriformes),是哺乳綱雙門齒目的一目,是有袋類動物的一大演化支,包括袋貂袋貓袋鼯等,分佈在澳大利亞新畿內亞印尼東部[1]

分類

本亞目現存6科,可歸類成兩個總科,即:

參考文獻

  1. 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 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Reference, 3rd edition, 2005 ISBN 080188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