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兆京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于2022年8月17日 (三) 19:21提交的版本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內 → 内, 貴 → 贵 (2), 參考 → 参考, 國 → 国 (3), 開 → 开, 學 → 学 (2), 廠 → 厂, 軍 → 军, 黨 → 党 (2), 礦 → 矿 (3), 間 → 间, 語 → 语, 華 → 华, 豐 → 丰 (3), 縣 → 县 (6), 無 → 无 (3), 彈 → 弹 (3), 興 → 兴 (4), 監 → 监 (4), 張 → 张 (3), 調 → 调 (2), 應 → 应, 寧 → 宁, 見 → 见 (2), 孫 → 孙 (2), 發 → 发, 傳 → 传 (2), 詞 → 词, 圖 → 图 (3), 稱 → 称, 為 → 为 (5), 於 → 于, 議 → 议, 納 → 纳, 維 → 维, 場 → 场, 鄉 → 乡, 並 → 并 (2), 後 → 后, 論 → 论, 書 → 书 (2), 歷 → 历, 爭 → 争 (3), 奪 → 夺 (3), 順 → 顺, 總 → 总 (2), 試 → 试, 進 → 进 (2), 萬 → 万 (7), 強 → 强, 釋 → 释 (2), 當 → 当, 機 → 机,…)

汤兆京,字伯闳南直隶宜兴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居官廉正,遇事慷慨。

生平

汤兆京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授丰城知县,任内政绩显著。授御史。弹劾礼部侍郎朱国祚、蓟辽总督万世德。巡视西城时,见万贵妃的太监竖涂折辱礼部侍郎敖文祯,又上疏弹劾太监。结果被廷杖,并发往南京。又上疏请罢税使张晔、矿使王虎王忠神宗不听。后请辞归乡。天启中,赠太仆少卿。[1]侯方域的《汤御史传》称:“慷慨言天下事,数面折廷诤。”著有《灵萱阁集》八卷。

注释

  1. 《明史·卷二百三十六》:汤兆京,字伯闳,宜兴人。万历二十年进士。除丰城知县。治最,征授御史。连劾礼部侍郎朱国祚、蓟辽总督万世德,帝不问。巡视西城,贵妃宫阉竖涂辱礼部侍郎敖文祯,兆京弹劾,杖配南京。时矿税繁兴,奸人竞言利。有谓开海外机易山,岁可获金四十万者,有请征徽、宁诸府契税,鬻高淳诸县草场者,帝意俱向之。兆京偕同官金忠士、史学迁、温如璋交章力谏,不报。出按宣府、大同,请罢税使张晔、矿使王虎、王忠,亦不纳。掌河南道。佐孙丕扬典京察,所谴黜皆当,而被黜者之党争相攻击。兆京亦十余疏应之。其词直,卒无以夺也。详具丕扬传中。寻出按顺天诸府。守陵中官李浚诬军民盗陵木,逮系无虚日。兆京按宣府时奏之,浚亦诬讦兆京。帝遣使按验,事已白,而诸被系者犹未释,兆京悉纵遣之。东厂太监卢受纵其下横都市,兆京论如法。
    还复掌河南道。福王久不之国,兆京倡给事御史伏阙固请,卒不得命。南京缺提学御史,吏部尚书赵焕调浙江巡按吕图南补之,寻以年例出三御史于外,皆不咨都察院。兆京引故事争。图南之调,为给事中周永春所劾,弃官归。兆京及御史王时熙、汪有功为图南申雪,语侵永春,并及焕,二人连章辨,兆京亦争之强。帝欲安焕,为稍夺兆京俸。兆京以不得其职,拜疏径归。御史李邦华、周起元、孙居相遂助兆京攻焕。帝亦夺其俸,然焕亦引去。
    兆京居官廉正,遇事慷慨。其时党势已成,正人多见𬺈龁。兆京力维持其间,清议倚以为重。屡遭排击,卒无能一言污之者。天启中,赠太仆少卿。

参考书目

  • (清)张廷玉等.《明史》.
  • 侯方域:《汤御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