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国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于2022年8月9日 (二) 14:33提交的版本 (我来啦, replaced: 復 → 复, 贊 → 赞, 時 → 时 (6), 報 → 报 (2), 許 → 许, 澤 → 泽)

滇国(前277年——115年),传說中由庄蹻建立,是位于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古王国,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境内的主要族群是古代濮人的一支,一般称为滇人。据文獻記載和考古发现,滇国在云南历史上大约存在了三百九十年,出现于战国中期而消失于东汉中期。通过半个多世紀的考古发掘,在滇中及滇东北地区发现的四十多个滇文化遺址勾画出古滇国的疆域轮廓:东至陆良泸西一线,西至安宁易门一带,北到昭通会泽之地,南达元江新平个旧之境,南北长约四五百公里,东西寬约两百餘公里。

历史

古滇国贮贝器,上海博物馆藏
七牛铜贮贝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诅盟场面贮贝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生活于滇池附近的古滇族,在战国时期形成滇国。楚頃襄王时,庄蹻奉命南征。大约在前279年时,领兵通过黔中郡,經过沅水往南,攻略西南。连克且兰(今贵州省福泉市一带),征服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一直攻到滇池(今云南省昆明市一带),征服了黔中夜郎等地区。庄蹻以兵威戡定其地属楚,正要歸报楚王,然而楚国的巫郡、黔中郡在前277年时被秦国攻占,庄蹻回国之路断绝,遂留在滇池自立为滇王,号「庄王」[1][2]秦朝曾击败滇国,秦始皇下令开通五尺道至当地,但秦朝灭亡后,交通再度中断,关于秦朝有没有统治滇国,史学界尚有争议。

汉初国力孱弱,西南疆界退守巴蜀。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命王然子、柏始昌等十余批人出西南夷,想要避开匈奴,找到一条从西南通往西域大夏的通道,使团得到滇王尝羌的帮助,但由于昆明夷阻拦而未能成功。汉武帝灭南越国之后,欲使滇王入朝,但滇王尝羌倚仗拥兵数万,拒绝朝汉。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巴蜀罪人讨伐滇国,滇王尝羌举国降汉,汉廷在当地设置益州郡管辖,将滇国纳入汉王朝的疆域。同时賜“滇王之印”,并允许滇王继续管理他的臣民[3]。公元前86年,益州诸蛮叛汉,汉昭帝遣兵镇压。三年之后,益州诸蛮复叛,杀死益州太守,汉军镇压失利,损失四千余人。公元前82年,汉昭帝遣军正王平等人进剿,大破蛮兵,斩首五万余人,获畜十万余头。此战之后,滇国瓦解。东汉时,隨著汉朝郡县制的进一步推广、鞏固以及儒家文化的推广,滇人被逐渐分解、融合、最终完全同化。黃懿陆的《滇国史》认为,古滇国在东汉元初二年(115年)才完全灭亡。

滇国君主列表

下表是由《滇国史》所整理出来的,由于缺乏文字材料,大部份的滇王墓还无法确认其本名及年代。

  • 庄蹻(前277年——前256年)
  • M33墓主(前256年——前224年)
  • M12墓主(前224年——前178年)
  • M3墓主(前178年——前?年)
  • M13墓主(前?年——前?年)
  • M71墓主(前?年——前123年)
  • 嘗羌(M6墓主)(前123年——前85年)

参考

  1. 《后汉书·西南夷》:“初,楚頃襄王时,遣将庄豪(庄蹻)從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因留王滇池。...滇王者,庄蹻之后也。”
  2. 《史記·西南夷列传》:“太史公曰:楚之先豈有天祿哉?在周为文王师,封楚。及周之衰,地称五千里。秦灭諸候,唯楚苗裔尚有滇王。”又《汉书·西南夷两粵朝鲜传第六十五》:“庄蹻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歸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乃以其众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长之。”
  3. 《汉书·西南夷两粵朝鲜传第六十五》赞曰:秦灭諸侯,唯楚尚有滇王。汉誅西南夷,獨滇复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