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瓦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于2022年8月19日 (五) 06:03提交的版本 (noteTA跳过, replaced: 連結 → 链接, 參考文獻 → 参考文献, 開 → 开 (2), 會 → 会 (3), 間 → 间, 師 → 师, 語 → 语, 華 → 华, 雙 → 双 (3), 將 → 将 (2), 習 → 习 (2), 來 → 来, 義 → 义 (2), 門 → 门, 親 → 亲, 彌 → 弥 (2), 淨 → 净 (2), 極 → 极, 樂 → 乐, 傳 → 传 (5), 譯 → 译 (2), 體 → 体, 為 → 为 (4), 於 → 于, 種 → 种 (7), 據 → 据, 術 → 术, 薩 → 萨, 練 → 练 (2), 離 → 离, 選 → 选 (2), 頭 → 头 (3), 輪 → 轮 (2), 臨 → 临, 奪 → 夺, 順 → 顺 (2), 統 → 统, 過 → 过 (2), 擇 → 择, 進 → 进 (2), 現 → 现 (2), 個 → 个, 釋 → 释 (2), 們 → 们, 邊 → 边, 當 → 当 (3), 註 → 注, 氣 → 气, 遷 → 迁 (5), 讓 → 让, 竅 → 窍 (2), 轉 → 转 (3), 時 → 时 (…)

颇瓦梵文:saṃkrānti,藏文:འཕོ་བ་,威利:'pho ba,英语:Phowa,Powa),又译为破瓦破瓦法,义译为迁识迁识法迁识瑜伽密宗术语,是一种密宗禅定修行法,是那洛六法之一,盛行于藏传佛教中。

释义

在藏文中,颇瓦(Phowa)是迁移的意思。它是一种禅定的练习,在禅定中,以观想的方式,想像自己进入死亡过程,神识离开自己的肉体。修行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下一世转世的地方,一般来说,修行者会想像自己的意识转生到净土之中。[1]

它被形容是一种“练习如何清醒地死亡”、“如何在死亡时转变自己的意识”、“不需要进入禅定也能开悟”的方法。传统上,当藏人将要过世时,他们的亲人会寻找喇嘛,在病床边为他传授颇瓦法,以让他顺利投生到天界或净土去。破瓦法的精华是夺舍瑜伽。

修行方法

颇瓦法的修行方式,先观想自己为观世音菩萨,自己的上师以阿弥陀佛的形象出现在自己头顶。

接着观想种子字,以白色的种子字,封住身上的八窍(双眼、双耳、双鼻孔、嘴、下部所有孔窍,如大小便孔),接着观想气归入中脉,在心轮的位置,自己的神识形成白色种子字。观想心间的白色种子字,顺著中脉往上,由头顶梵穴出去,一直向上射入阿弥陀佛的心轮。

据说如果修行成功,头上在梵穴的位子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小洞。当自己真正面临死亡时,只要在死亡当下修行迁识法,就可以将自己的神识投生到极乐世界,或是自己选定的地方。

传承

它是由马尔巴传来西藏。

注释

  1. Lingtrul Rinpoche. Teachings on Phowa

参考文献

  • Chagud Khadro : P'howa-Commentary - Instructions for the practice of Consciousness Transference, Pilgrims Publishing, 2003, ISBN 8177690973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