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琮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于2022年8月19日 (五) 20:16提交的版本 (noteTA 跳过, replaced: 東 → 东 (6), 內 → 内, 貴 → 贵, 參考文獻 → 参考文献, 國 → 国 (2), 學 → 学 (9), 參 → 参 (4), 間 → 间 (5), 處 → 处 (2), 導 → 导 (3), 馮 → 冯, 縣 → 县 (17), 興 → 兴 (2), 監 → 监 (5), 領 → 领 (2), 劉 → 刘 (2), 張 → 张, 陽 → 阳, 協 → 协, 應 → 应 (6), 寧 → 宁 (6), 嚴 → 严, 廣 → 广 (2), 孫 → 孙, 門 → 门, 樂 → 乐 (8), 號 → 号 (4), 稱 → 称 (2), 為 → 为 (2), 於 → 于 (3), 據 → 据, 議 → 议 (4), 濱 → 滨 (2), 舉 → 举 (6), 錦 → 锦 (2), 訓 → 训 (3), 鄉 → 乡 (3), 達 → 达, 實 → 实 (4), 選 → 选 (2), 後 → 后, 書 → 书, 歷 → 历 (3), 試 → 试, 進 → 进, 純 → 纯 (2), 課 → 课, 職 → 职 (4), 謙 → 谦, 陳 →…)

杜琮(14世纪—15世纪),孟清蒙斋福建建宁府瓯宁县[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杜琮在永乐初年应诏预修《永乐大典》,九年(1411年)中应天乡试举人,授上高教谕,曾协助修撰《上高县志》[2]宣德年间改任全椒教谕,督学严明号称得人,秩满宣德四年(1429年)陞为河南道监察御史[3][4],擢官山东参议,在任内去世,著有《适兴集》、《锦江集》[1][5]

引用

  1. 1.0 1.1 康熙《瓯宁县志·卷八》:杜琮,字孟清,永乐初应诏预修大典,领应天府辛卯乡荐,历上高、全椒二学教谕,秩满之京,吏部尚书王直闻其名,延之教子,其子稍失礼拂袖归,直闻益重之。选监察御史,升山东布政司左参议皆举其职,卒于官。
  2. 康熙《上高县志·卷五》:杜宗【琮】,福建建安人,永乐间以举人任,尝修上高邑志,令后学有所考据,功亦伟矣。惜乎行实不可详得,官擢御史,历晋至布政使司。
  3. 民国《全椒县志·卷九·职官志》:杜琮,宣德间由举人任,督课条明,门下号称得人,秩满升御史。
  4.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五十七》:(宣德四年八月)乙酉擢全椒县儒学教谕杜琮、宁阳县儒学训导孙纯、黄州府儒学训导李缙、大理府儒学训导赵本、南安县知县张鉴,进士林英、曹南、陈质、达旺、刘滨、刘敬俱为行在监察御史,琮河南道、纯广西道、缙陕西道、本浙江道、鉴贵州道、英四川道、南福建道、质广东道、旺交阯道、滨、敬江西道。
  5. 《八闽通志·卷六十六·人物》:杜琮字孟清,号蒙斋。瓯宁人。永乐初应诏预修大典,领应天府辛卯乡荐,历上高、全椒二学教谕。用选拜监察御史,升山东布政司左参议,皆克举其职。卒于官所。著有《适兴》、《锦江》二集藏于家。

参考文献

  • 康熙《瓯宁县志》·卷八
  • 八闽通志》·卷六十六·人物
  • 康熙《上高县志》·卷五
  • 民国《全椒县志》·卷九·职官志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五十七
官衔
前任:
冯𦶜
明朝上高县教谕
永乐年间
继任:
夏谦
前任:
俞昭
明朝全椒县教谕
宣德年间
继任:
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