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襄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于2022年8月21日 (日) 12:26提交的版本 (noteTA 跳过, replaced: 參考 → 参考, 畢業 → 毕业, 學 → 学, 長 → 长, 與 → 与, 礦 → 矿, 務 → 务, 買 → 买 (2), 賣 → 卖, 陸 → 陆, 縣 → 县, 舊 → 旧, 陽 → 阳, 廣 → 广 (3), 來 → 来, 發 → 发, 傳 → 传, 類 → 类, 帶 → 带 (2), 簡 → 简, 為 → 为, 於 → 于, 實 → 实 (2), 館 → 馆 (2), 軒 → 轩 (4), 書 → 书, 認 → 认, 現 → 现, 個 → 个 (2), 釋 → 释 (2), 業 → 业, 購 → 购 (3), 續 → 续, 職 → 职, 壽 → 寿 (4), 湯 → 汤, 說 → 说, 變 → 变, 陰 → 阴, 訂 → 订, 徵 → 征, 閣 → 阁, removed: 農)

王襄(1876年—1965年),字纶阁,天津人,祖籍浙江绍兴甲骨文最早的研究者之一。

1910年在北京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矿科毕业,任职于天津、福建各省盐务稽核所,与书法家孟广慧友好。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潍县古董商范寿轩来王襄家,提到河南汤阴(实是安阳)发现刻有文字的甲骨,孟定生认为可能是古代的简策,促范寿轩前往收购。翌年(1899年)秋,范寿轩买了一批甲骨带到天津,王襄和孟广慧各自收购了一些。其余的甲骨,范寿轩带到北京,又卖给王懿荣。接着王襄陆续在北京、天津购买到四、五千片甲骨。1953年任天津文史研究馆馆长。著有《簠室殷契类纂》,是最早的一部甲骨文字典,释字873个,1929年增订再版,释字957个。另有《簠室殷契征文》(1925年)、《古文流变臆说》(1964年)。

参考

  • 李先登,〈孟广慧旧藏甲骨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