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整理源码)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5行: 第5行:
中国古典诗歌包括[[诗歌|诗]]、詞、曲等。赋虽然一般不被归入诗词之中,但也具有散文诗的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包括[[诗歌|诗]]、詞、曲等。赋虽然一般不被归入诗词之中,但也具有散文诗的特点。


中国诗歌的传统形式是押韵的,但仅押韵的文本并不一定是诗歌;而且,缺乏[[韵律]]并不一定会使现代作品失去被视为现代中国诗歌意义上的诗歌的资格<ref>{{Cite web|date=2018-01-18|title=古诗中古体诗和格律诗的区别!|url=http://k.sina.cn/article_6419006352_17e9a4390001003vip.html?from=history|access-date=2023-06-13|website=k.sina.cn|||}}</ref>。
中国诗歌的传统形式是押韵的,但仅押韵的文本并不一定是诗歌;而且,缺乏[[韵律]]并不一定会使现代作品失去被视为现代中国诗歌意义上的诗歌的资格<ref>{{Cite web|date=2018-01-18|title=古诗中古体诗和格律诗的区别!|url=http://k.sina.cn/article_6419006352_17e9a4390001003vip.html?from=history|access-date=2023-06-13|website=k.sina.cn}}</ref>。


== 起源:诗经和楚辞 ==
== 起源:诗经和楚辞 ==
[[File:Chinese New Year's poetry.jpg|thumb|手绘的[[春節|中国新年]]对联(对联)是中国诗歌的副产品,粘贴在[[云南省|云南]][[丽江市]]通往人们家的门的两侧]]
[[File:Chinese New Year's poetry.jpg|thumb|手绘的[[春節|中国新年]]对联(对联)是中国诗歌的副产品,粘贴在[[云南省|云南]][[丽江市]]通往人们家的门的两侧]]
现存最早的选集是《诗经》和《楚辞》。这两者都对后来的诗歌传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古代诗歌的早期例子可能因为历史的沧桑而丢失(例如[[焚书坑儒]]),尽管这最后事件的目标之一是诗经,但它仍然幸存下来。<ref>{{Cite web|title=诗经: 中国文学和中华文化的“元典”-中国民族网|url=https://www.56-china.com.cn/show-case-5578.html|access-date=2023-06-14|website=www.56-china.com.cn|||}}</ref>
现存最早的选集是《诗经》和《楚辞》。这两者都对后来的诗歌传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古代诗歌的早期例子可能因为历史的沧桑而丢失(例如[[焚书坑儒]]),尽管这最后事件的目标之一是诗经,但它仍然幸存下来。<ref>{{Cite web|title=诗经: 中国文学和中华文化的“元典”-中国民族网|url=https://www.56-china.com.cn/show-case-5578.html|access-date=2023-06-14|website=www.56-china.com.cn}}</ref>


=== 诗经 ===
=== 诗经 ===
《[[诗经]]》是保存至今年代最早的一部古代中国古典诗歌集,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诗经》的内容被分为三个部分:风、雅、颂。风部收录了来自15个小国的民间歌曲,共计160首歌曲。雅部分分为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中的官方歌曲,共计105首歌曲。颂部分是祭祀祖先时所唱的歌曲,共计40首歌曲。这个选集最后定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ref>{{Cite web|title=詩經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url=https://ctext.org/book-of-poetry/zh|access-date=2023-06-14|website=ctext.org|language=zh-TW|||}}</ref>《诗经》中的诗歌内容既包括了关于王室生活的贵族诗歌(颂),也包括了更质朴的诗歌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其中某些部分或多或少地来源于民间歌谣(风)《诗经》的诗歌主要由四字句([[四言詩|四言]])构成,而不是后来典型的[[五言絕句|五言]]和[[七言絕句|七言]]句式。其主要的表达技巧包括辞、比和興。总结来说,《诗经》是一部重要的古代诗歌集,它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王朝文化和民间风情,对后世的古典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是保存至今年代最早的一部古代中国古典诗歌集,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诗经》的内容被分为三个部分:风、雅、颂。风部收录了来自15个小国的民间歌曲,共计160首歌曲。雅部分分为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中的官方歌曲,共计105首歌曲。颂部分是祭祀祖先时所唱的歌曲,共计40首歌曲。这个选集最后定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ref>{{Cite web|title=詩經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url=https://ctext.org/book-of-poetry/zh|access-date=2023-06-14|website=ctext.org|language=zh-TW}}</ref>《诗经》中的诗歌内容既包括了关于王室生活的贵族诗歌(颂),也包括了更质朴的诗歌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其中某些部分或多或少地来源于民间歌谣(风)《诗经》的诗歌主要由四字句([[四言詩|四言]])构成,而不是后来典型的[[五言絕句|五言]]和[[七言絕句|七言]]句式。其主要的表达技巧包括辞、比和興。总结来说,《诗经》是一部重要的古代诗歌集,它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王朝文化和民间风情,对后世的古典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楚辞 ===
=== 楚辞 ===
与经典的《诗经》不同,《[[楚辞]]》包含的诗歌更加注重抒情和浪漫的特点,以及来自楚国诗歌的不规则行长和其他影响。《楚辞》主要由[[屈原]](329–299年前)和他的追随者宋玉的诗歌构成,尽管现在的选集形式可以追溯到158年的汪粲编纂和注释,这是目前关于文本和构成的唯一可靠的历史来源<ref>{{Cite web|title=楚辞全文_古诗文网|url=https://so.gushiwen.cn/gushi/chuci.aspx|access-date=2023-06-14|website=so.gushiwen.cn|||}}</ref>。
与经典的《诗经》不同,《[[楚辞]]》包含的诗歌更加注重抒情和浪漫的特点,以及来自楚国诗歌的不规则行长和其他影响。《楚辞》主要由[[屈原]](329–299年前)和他的追随者宋玉的诗歌构成,尽管现在的选集形式可以追溯到158年的汪粲编纂和注释,这是目前关于文本和构成的唯一可靠的历史来源<ref>{{Cite web|title=楚辞全文_古诗文网|url=https://so.gushiwen.cn/gushi/chuci.aspx|access-date=2023-06-14|website=so.gushiwen.cn}}</ref>。


== 汉朝时期的诗歌创作 ==
== 汉朝时期的诗歌创作 ==
在[[汉朝|汉代]](前206年至220年),楚辞的诗歌风格对赋体诗的演变产生了影响,赋体诗以诗歌和散文段落的混合形式为特征(常用于展示诗人的技巧和知识,而不是传达内心的情感体验)。赋体诗在随后的六朝时期仍然受到欢迎,尽管它变得更加简短和个人化。赋体诗仍然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基本形式之一;然而,在唐代,五言和七言的诗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在[[汉朝|汉代]](前206年至220年),楚辞的诗歌风格对赋体诗的演变产生了影响,赋体诗以诗歌和散文段落的混合形式为特征(常用于展示诗人的技巧和知识,而不是传达内心的情感体验)。赋体诗在随后的六朝时期仍然受到欢迎,尽管它变得更加简短和个人化。赋体诗仍然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基本形式之一;然而,在唐代,五言和七言的诗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汉代,一种民歌风格的诗歌变得流行起来,被称为[[樂府|乐府诗]],因为政府在收集这类诗歌时起到了一定的角色,尽管后来一些诗人开始以乐府风格创作原创作品。许多乐府诗由五言或七言句构成,与之前的四言句形成对比。汉代文学的一个特色形式是[[赋]]。汉朝末年和[[六朝诗|六朝]]时期开始的诗歌时期被称为建安诗。汉代诗歌的重要收藏之一是《古乐府十九首》。<ref>{{Cite web|title=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Translation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Nineteen Ancient Poems|url=https://www.guwenxuexi.com/gushi19|access-date=2023-06-14|||}}</ref>
汉代,一种民歌风格的诗歌变得流行起来,被称为[[樂府|乐府诗]],因为政府在收集这类诗歌时起到了一定的角色,尽管后来一些诗人开始以乐府风格创作原创作品。许多乐府诗由五言或七言句构成,与之前的四言句形成对比。汉代文学的一个特色形式是[[赋]]。汉朝末年和[[六朝诗|六朝]]时期开始的诗歌时期被称为建安诗。汉代诗歌的重要收藏之一是《古乐府十九首》。<ref>{{Cite web|title=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Original Translation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Nineteen Ancient Poems|url=https://www.guwenxuexi.com/gushi19|access-date=2023-06-14}}</ref>


== 建安诗 ==
== 建安诗 ==
第38行: 第38行:


== 宋词 ==
== 宋词 ==
到了[[宋朝]](960年至1279年),另一种形式证明它能够为新诗人提供所需的灵活性:词——根据现有曲调的设定节奏编写的新词。每个曲调通常都有相应的音乐,尽管音乐往往已经失传,但每个曲调都有其独特的韵律。因此,每首词都标有"调寄[<nowiki/>[[词牌]]]"的标签,并符合曲调的韵律和押韵规律(就像基督教赞美诗作家将新歌词编配到现有曲调中一样)。词的标题与其主题并不一定相关,许多词可能共用一个标题。在内容方面,词最常表达的是欲望的情感,通常是通过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来表达。然而,一些杰出的词人,如南唐诗人[[李煜|李后主]]和宋代诗人[[苏轼]],利用词的形式涵盖了广泛的主题。<ref>{{Cite web|title=宋词精选_经典宋词赏析大全 - 书摘天下|url=http://www.shuzhai.org/gushi/song/|access-date=2023-06-14|website=www.shuzhai.org|||}}</ref>
到了[[宋朝]](960年至1279年),另一种形式证明它能够为新诗人提供所需的灵活性:词——根据现有曲调的设定节奏编写的新词。每个曲调通常都有相应的音乐,尽管音乐往往已经失传,但每个曲调都有其独特的韵律。因此,每首词都标有"调寄[<nowiki/>[[词牌]]]"的标签,并符合曲调的韵律和押韵规律(就像基督教赞美诗作家将新歌词编配到现有曲调中一样)。词的标题与其主题并不一定相关,许多词可能共用一个标题。在内容方面,词最常表达的是欲望的情感,通常是通过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来表达。然而,一些杰出的词人,如南唐诗人[[李煜|李后主]]和宋代诗人[[苏轼]],利用词的形式涵盖了广泛的主题。<ref>{{Cite web|title=宋词精选_经典宋词赏析大全 - 书摘天下|url=http://www.shuzhai.org/gushi/song/|access-date=2023-06-14|website=www.shuzhai.org}}</ref>


== 元曲 ==
== 元曲 ==
[[元朝]](1271年-1368年)期间诗歌的主要发展包括按固定音调模式创作的诗歌类型的发展,比如[[元曲]]的剧本。在宋朝之后,词的固定节奏反映在散曲诗歌中,这是一种更自由的形式,基于新的流行歌曲和戏曲咏史,发展并延续到[[明朝]](1368年-1644年)。[[马致远]](约1270年-1330年)和[[关汉卿]](约1300年)的剧作中可以看到这方面的例子。<ref>{{Cite journal |last=夜小紫 |date=2022 |title=成一代之文学水到渠成的元曲辉煌 |url=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national-humanity-history_thesis/0201299675916.html |journal=国家人文历史 |language=zh-CN |issue=16 |access-date=2023-06-13 |||}}</ref>
[[元朝]](1271年-1368年)期间诗歌的主要发展包括按固定音调模式创作的诗歌类型的发展,比如[[元曲]]的剧本。在宋朝之后,词的固定节奏反映在散曲诗歌中,这是一种更自由的形式,基于新的流行歌曲和戏曲咏史,发展并延续到[[明朝]](1368年-1644年)。[[马致远]](约1270年-1330年)和[[关汉卿]](约1300年)的剧作中可以看到这方面的例子。<ref>{{Cite journal |last=夜小紫 |date=2022 |title=成一代之文学水到渠成的元曲辉煌 |url=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national-humanity-history_thesis/0201299675916.html |journal=国家人文历史 |language=zh-CN |issue=16 |access-date=2023-06-13 }}</ref>


== 明朝诗歌 ==
== 明朝诗歌 ==
[[明朝]](1368年-1644年)的诗人包括[[高啟|高启]]<ref>{{Cite web|title=高啟的詩辭名句,明代詩人高啟的詩,高啟詩辭全集,高啟詩代表作|url=https://cs.8s8s.com/poetry/95/shiren4351.html|access-date=2023-06-14|website=cs.8s8s.com}}</ref>(1336年-1374年)、[[李东阳]]<ref>{{Cite web|title=李东阳的诗词全集、诗集(336首全)_诗词名句网|url=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4884.html|access-date=2023-06-14|website=www.shicimingju.com|||}}</ref>(1447年-1516年)和[[袁宏道]]<ref>{{Cite web|title=袁宏道的诗词全集、诗集(87首全)_诗词名句网|url=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679.html|access-date=2023-06-14|website=www.shicimingju.com|||}}</ref>(1568年-1610年)。
[[明朝]](1368年-1644年)的诗人包括[[高啟|高启]]<ref>{{Cite web|title=高啟的詩辭名句,明代詩人高啟的詩,高啟詩辭全集,高啟詩代表作|url=https://cs.8s8s.com/poetry/95/shiren4351.html|access-date=2023-06-14|website=cs.8s8s.com}}</ref>(1336年-1374年)、[[李东阳]]<ref>{{Cite web|title=李东阳的诗词全集、诗集(336首全)_诗词名句网|url=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4884.html|access-date=2023-06-14|website=www.shicimingju.com}}</ref>(1447年-1516年)和[[袁宏道]]<ref>{{Cite web|title=袁宏道的诗词全集、诗集(87首全)_诗词名句网|url=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679.html|access-date=2023-06-14|website=www.shicimingju.com}}</ref>(1568年-1610年)。


== 明清过渡时期 ==
== 明清过渡时期 ==
第50行: 第50行:


== 清朝诗 ==
== 清朝诗 ==
[[清朝]](1644年至1912年)在诗歌批评的发展和重要诗集的编纂方面具有显著的意义,例如清代的《[[全唐詩|全唐诗]]》和《[[唐诗三百首]]》<ref>{{Cite web|title=《唐诗三百首》中西文双语版正式出版发行 - 西班牙新闻网 - 海外网|url=http://spain.haiwainet.cn/n/2016/0712/c3541442-30085386.html|access-date=2023-06-13|website=spain.haiwainet.cn|||}}</ref>。
[[清朝]](1644年至1912年)在诗歌批评的发展和重要诗集的编纂方面具有显著的意义,例如清代的《[[全唐詩|全唐诗]]》和《[[唐诗三百首]]》<ref>{{Cite web|title=《唐诗三百首》中西文双语版正式出版发行 - 西班牙新闻网 - 海外网|url=http://spain.haiwainet.cn/n/2016/0712/c3541442-30085386.html|access-date=2023-06-13|website=spain.haiwainet.cn}}</ref>。


== 近现代中国古典诗歌 ==
== 近现代中国古典诗歌 ==
在帝制结束后,诗和词仍然继续被创作;其中一个例子是[[中国共产党]]的前主席[[毛泽东]],他以自己的书法风格写作中国古典诗歌。<ref>{{Cite web|title=毛泽东的诗词全集、诗集(89首全)_诗词名句网|url=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91.html|access-date=2023-06-13|website=www.shicimingju.com|||}}</ref>
在帝制结束后,诗和词仍然继续被创作;其中一个例子是[[中国共产党]]的前主席[[毛泽东]],他以自己的书法风格写作中国古典诗歌。<ref>{{Cite web|title=毛泽东的诗词全集、诗集(89首全)_诗词名句网|url=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91.html|access-date=2023-06-13|website=www.shicimingju.com}}</ref>


== 现代(后古典时期)诗歌 ==
== 现代(后古典时期)诗歌 ==
现代中国诗歌(新诗/新词)指的是现代白话文体的诗歌,与传统的以古文为基础的诗歌形式相对。通常,现代中国诗歌不遵循既定的[[格律]]和规范。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后,诗歌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作家(如[[胡適|胡适]])试图运用与民歌和流行诗歌(如词)相关的白话体风格,更贴近口语(白话),而不是过去的既定形式<ref>{{Cite web|title=分行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的建构-图书馆|url=https://lib.hytc.edu.cn/info/1179/17113.htm|access-date=2023-06-13|website=lib.hytc.edu.cn|||}}</ref>。
现代中国诗歌(新诗/新词)指的是现代白话文体的诗歌,与传统的以古文为基础的诗歌形式相对。通常,现代中国诗歌不遵循既定的[[格律]]和规范。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后,诗歌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作家(如[[胡適|胡适]])试图运用与民歌和流行诗歌(如词)相关的白话体风格,更贴近口语(白话),而不是过去的既定形式<ref>{{Cite web|title=分行与五四时期新诗形式的建构-图书馆|url=https://lib.hytc.edu.cn/info/1179/17113.htm|access-date=2023-06-13|website=lib.hytc.edu.cn}}</ref>。


20世纪初的诗人,如[[徐志摩]]、[[郭沫若]]和[[闻一多]],试图通过采用西方模式来打破中国诗歌的过去传统。例如,徐志摩有意模仿[[浪漫派]]诗人的风格,使用押韵形式。在后革命的[[共产主义]]时代,像[[艾青]]这样的诗人采用了更自由的行距和直接的措辞,这在当时非常受欢迎,并广泛被模仿。
20世纪初的诗人,如[[徐志摩]]、[[郭沫若]]和[[闻一多]],试图通过采用西方模式来打破中国诗歌的过去传统。例如,徐志摩有意模仿[[浪漫派]]诗人的风格,使用押韵形式。在后革命的[[共产主义]]时代,像[[艾青]]这样的诗人采用了更自由的行距和直接的措辞,这在当时非常受欢迎,并广泛被模仿。


在中国当代诗歌界,最重要和有影响力的诗人属于被称为“[[朦胧派]]”的群体,他们使用间接的典故和密闭的引用。最重要的雾隐派诗人包括[[北岛 (诗人)|北岛]]、[[多多]]、[[舒婷]]、[[杨炼]]和[[顾城]]。另一个特殊案例是[[神秘主義|神秘主义]]诗人[[海子 (诗人)|海子]]<ref>{{Cite journal |last=海子 |date=2008 |title=海子诗选 |url=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hunan-literature_thesis/0201214482433.html |journal=湖南文学 |language=zh-CN |volume=0 |issue=4X |access-date=2023-06-13 |||}}</ref>,在他自杀后变得非常著名。然而,即使在今天,[[现代诗歌流派|现代诗]]的概念仍然存在争议。关于现代诗是否算作诗歌,存在着争论和矛盾。由于汉字书写和汉语语法的特殊结构,现代诗或自由诗可能会看起来像简单的口语散文,因为它们缺乏传统上用来定义诗歌的某些结构特征。
在中国当代诗歌界,最重要和有影响力的诗人属于被称为“[[朦胧派]]”的群体,他们使用间接的典故和密闭的引用。最重要的雾隐派诗人包括[[北岛 (诗人)|北岛]]、[[多多]]、[[舒婷]]、[[杨炼]]和[[顾城]]。另一个特殊案例是[[神秘主義|神秘主义]]诗人[[海子 (诗人)|海子]]<ref>{{Cite journal |last=海子 |date=2008 |title=海子诗选 |url=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hunan-literature_thesis/0201214482433.html |journal=湖南文学 |language=zh-CN |volume=0 |issue=4X |access-date=2023-06-13 }}</ref>,在他自杀后变得非常著名。然而,即使在今天,[[现代诗歌流派|现代诗]]的概念仍然存在争议。关于现代诗是否算作诗歌,存在着争论和矛盾。由于汉字书写和汉语语法的特殊结构,现代诗或自由诗可能会看起来像简单的口语散文,因为它们缺乏传统上用来定义诗歌的某些结构特征。


== 中国以外地区的影响 ==
== 中国以外地区的影响 ==
{{Main|汉诗}}
{{Main|汉诗}}
[[漢字文化圈]]地區如[[朝鮮 (地區)|朝鲜]]、[[日本]]、[[越南]]、[[琉球]]等,历史上深受漢文化影響,除了以漢文寫作'''汉诗'''外,其本民族語言寫成的韻文在格律、內容、風格上也受到漢文韻文影響。<ref>{{Cite web|title=《汉文与东亚世界》梳理汉字文化圈_文化快报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url=https://www.beijing.gov.cn/renwen/sy/whkb/202212/t20221205_2871049.html|access-date=2023-06-13|website=www.beijing.gov.cn|||}}</ref>
[[漢字文化圈]]地區如[[朝鮮 (地區)|朝鲜]]、[[日本]]、[[越南]]、[[琉球]]等,历史上深受漢文化影響,除了以漢文寫作'''汉诗'''外,其本民族語言寫成的韻文在格律、內容、風格上也受到漢文韻文影響。<ref>{{Cite web|title=《汉文与东亚世界》梳理汉字文化圈_文化快报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url=https://www.beijing.gov.cn/renwen/sy/whkb/202212/t20221205_2871049.html|access-date=2023-06-13|website=www.beijing.gov.cn}}</ref>


[[Category:文言韻文| ]]
[[Category:文言韻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