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克·帕菲特: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机器人:将英文日期转换为ISO格式)
第27行: 第27行:
他的1984年的《{{le|理由与人格|Reasons and Persons}}》(Reasons and Persons)一书经常被描述为自19世纪以来最重要的伦理学工作。<ref name=":2" /><ref name=":1" />他的最后一本书《{{le|论重要之事|On What Matters}}》(On What Matters,2011年)在其出版前广泛流传和討论了很多年。
他的1984年的《{{le|理由与人格|Reasons and Persons}}》(Reasons and Persons)一书经常被描述为自19世纪以来最重要的伦理学工作。<ref name=":2" /><ref name=":1" />他的最后一本书《{{le|论重要之事|On What Matters}}》(On What Matters,2011年)在其出版前广泛流传和討论了很多年。


在他整个的学术生涯中,帕菲特在[[牛津大学]]工作,去世时是[[牛津大学万灵学院|万灵学院]]的名誉高级研究员。他还是[[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和[[罗格斯大学]]哲学客座教授。 他被授予2014年[[肖克奖]]“由于他对人格同一概念、对关怀世代正义和对道德理论结构的分析的突破性贡献。”<ref>{{cite web|url=http://www.kva.se/en/pressroom/Press-releases-2014/The-Rolf-Schock-Prizes-2014/|title=The Rolf Schock Prizes 2014: Rolf Schock – uniting philosophy, mathematics, music and art|accessdate=8 January 2017|||}}</ref>
在他整个的学术生涯中,帕菲特在[[牛津大学]]工作,去世时是[[牛津大学万灵学院|万灵学院]]的名誉高级研究员。他还是[[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和[[罗格斯大学]]哲学客座教授。 他被授予2014年[[肖克奖]]“由于他对人格同一概念、对关怀世代正义和对道德理论结构的分析的突破性贡献。”<ref>{{cite web|url=http://www.kva.se/en/pressroom/Press-releases-2014/The-Rolf-Schock-Prizes-2014/|title=The Rolf Schock Prizes 2014: Rolf Schock – uniting philosophy, mathematics, music and art|accessdate=2017-01-08|||}}</ref>


== 生平 ==
== 生平 ==
帕菲特于1942年在[[中华民国|中国]][[成都]]出生,是Jessie(néeBrowne)和曾来到[[中国西部]][[传教士|传教]]医院教[[預防医学]]的医生Norman Parfit的儿子。家庭在帕菲特出生后大约一年后回到英国,定居在牛津。 帕菲特在[[伊顿学院]]接受教育。 从小的时候,他努力成为一个诗人,但他在他的青春期结束时放弃了[[诗歌]]。<ref name=":2">{{cite web|last1=MacFarquhar|first1=Larissa|title=How to be Good|website=[[The New Yorker]]|date=5 September 2011|url=http://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1/09/05/how-to-be-good|accessdate=22 July 2014|||}}</ref>他后来在[[牛津大学]]学习现代史,1964年毕业。在1965年至66年,他是[[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Link-en|哈克尼斯奖学金|Harkness Fellowship|哈克尼斯奖学金}}。他在研究期间放弃了哲学的历史研究,<ref>{{cite web|url=http://as.nyu.edu/object/aboutas.globalprofessor.DerekParfit|title=Derek Parfit|publisher=New York University|accessdate=10 April 2011|||}}</ref>返回牛津成为所有[[牛津大学万灵学院|万灵学院]]的研究员。
帕菲特于1942年在[[中华民国|中国]][[成都]]出生,是Jessie(néeBrowne)和曾来到[[中国西部]][[传教士|传教]]医院教[[預防医学]]的医生Norman Parfit的儿子。家庭在帕菲特出生后大约一年后回到英国,定居在牛津。 帕菲特在[[伊顿学院]]接受教育。 从小的时候,他努力成为一个诗人,但他在他的青春期结束时放弃了[[诗歌]]。<ref name=":2">{{cite web|last1=MacFarquhar|first1=Larissa|title=How to be Good|website=[[The New Yorker]]|date=2011-09-05|url=http://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1/09/05/how-to-be-good|accessdate=2014-07-22|||}}</ref>他后来在[[牛津大学]]学习现代史,1964年毕业。在1965年至66年,他是[[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Link-en|哈克尼斯奖学金|Harkness Fellowship|哈克尼斯奖学金}}。他在研究期间放弃了哲学的历史研究,<ref>{{cite web|url=http://as.nyu.edu/object/aboutas.globalprofessor.DerekParfit|title=Derek Parfit|publisher=New York University|accessdate=2011-04-10|||}}</ref>返回牛津成为所有[[牛津大学万灵学院|万灵学院]]的研究员。


帕菲特在1982年遇到了Janet Radcliffe Richards。<ref name=":0" />他们在2010年结婚。<ref name=":2" />他曾是纽约大学的哲学客座教授,也曾在哈佛大学与罗格斯大学任教。
帕菲特在1982年遇到了Janet Radcliffe Richards。<ref name=":0" />他们在2010年结婚。<ref name=":2" />他曾是纽约大学的哲学客座教授,也曾在哈佛大学与罗格斯大学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