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禁忌: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連結 → 链接, 參考文獻 → 参考文献, 國 → 国 (4), 學 → 学 (4), 會 → 会 (8), 與 → 与, 間 → 间, 華 → 华 (4), 賣 → 卖, 愛 → 爱, 魚 → 鱼 (4), 無 → 无, 關 → 关 (2), 歐 → 欧 (2), 將 → 将, 舊 → 旧, 陽 → 阳, 養 → 养, 馬 → 马, 應 → 应 (3), 習 → 习 (4), 見 → 见, 來 → 来, 對 → 对 (3), 動 → 动 (4), 爾 → 尔, 極 → 极, 傳 → 传 (2), 體 → 体 (3), 類 → 类 (7), 帶 → 带, 圖 → 图, 區 → 区 (2), 為 → 为 (13), 於 → 于 (3), 亞 → 亚, 種 → 种 (12), 數 → 数 (4), 據 → 据 (2), 屬 → 属, 納 → 纳 (2), 標 → 标, 責 → 责, 雜 → 杂 (2), 費 → 费, 選 → 选 (3), 蘭 → 兰 (2), 並 → 并 (4), 後 → 后, 頭 → 头, 覺 → 觉 (2), 論 → 论, 幾 → 几…)
→‎序论:​我来啦, replaced: 餓 → 饿, 獻 → 献
第8行: 第8行:
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在本质上属于[[杂食性]],能够消化、吸收各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然而,人类文化中存在著对饮食的选择,即偏爱、避免或禁止食用特定食物的行为。在饮食禁忌中,只有拒食难以消化或具有毒性的食物是以生理因素为根据的“合理”现象,其他饮食限制都是随社会文化传承的习俗,并依文化、国家和族群而异。人类对食物的选择是一种依循[[本能]]的行为;研究显示,二岁以下的幼儿已会将眼前物品放入口中食用,目标物包括石头、昆虫和鸟兽的糞便。人类对食物的选择、判断力以及[[厭恶|厭恶感]]并非天生,而是经由后天学习、根据环境变化而养成。科学家从未在生物身上观察到真正的作嘔反应<ref>vgl. [http://www.sge-ssn.ch/d/printmedien/zeitschrift_tabula/jahrgang_2005/2_2005/report_tabula_2-2005.pdf#search=%22ekel%20nahrung%20angst%22 Rolf Degen: Nicht nur Verdorbenes macht Angst, in: Tabula 02/2005]</ref>。
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在本质上属于[[杂食性]],能够消化、吸收各种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然而,人类文化中存在著对饮食的选择,即偏爱、避免或禁止食用特定食物的行为。在饮食禁忌中,只有拒食难以消化或具有毒性的食物是以生理因素为根据的“合理”现象,其他饮食限制都是随社会文化传承的习俗,并依文化、国家和族群而异。人类对食物的选择是一种依循[[本能]]的行为;研究显示,二岁以下的幼儿已会将眼前物品放入口中食用,目标物包括石头、昆虫和鸟兽的糞便。人类对食物的选择、判断力以及[[厭恶|厭恶感]]并非天生,而是经由后天学习、根据环境变化而养成。科学家从未在生物身上观察到真正的作嘔反应<ref>vgl. [http://www.sge-ssn.ch/d/printmedien/zeitschrift_tabula/jahrgang_2005/2_2005/report_tabula_2-2005.pdf#search=%22ekel%20nahrung%20angst%22 Rolf Degen: Nicht nur Verdorbenes macht Angst, in: Tabula 02/2005]</ref>。


禁忌食物通常带給人一股噁心、反胃的感觉。然而,在某一种文化被认定不洁的、不可食的食物,卻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被尊为佳餚,例如[[狗肉]]。因此,厭恶感显然和禁忌食物的本质无关,故这种反应不能被解读为本能行为。人类为应付緊急情況,如在极度[[飢]]的狀态下,会产生一种克服厭恶感、食用禁忌食物的能力。这种能力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勉强进食会引起强烈的[[嘔吐]]衝动,而阻碍饮食<ref>Eva Barlösius, Soziologie des Essens, S. 45</ref>。
禁忌食物通常带給人一股噁心、反胃的感觉。然而,在某一种文化被认定不洁的、不可食的食物,卻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被尊为佳餚,例如[[狗肉]]。因此,厭恶感显然和禁忌食物的本质无关,故这种反应不能被解读为本能行为。人类为应付緊急情況,如在极度[[飢饿]]的狀态下,会产生一种克服厭恶感、食用禁忌食物的能力。这种能力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勉强进食会引起强烈的[[嘔吐]]衝动,而阻碍饮食<ref>Eva Barlösius, Soziologie des Essens, S. 45</ref>。


著名的饮食禁忌多与[[肉类]]和动物产品有关,只有少数是植物,如佛教出家人忌食[[蔥]]、[[蒜]]、[[洋蔥]]等。学者丹尼尔·费斯勒和卡洛斯·大卫·纳瓦雷特研究12种地方文化,归纳出38种肉食禁忌,卻只有7种植物性饮食禁忌<ref>Daniel Fessler/Carlos Navarrete, Meat is Good to Taboo, S. 4</ref>。
著名的饮食禁忌多与[[肉类]]和动物产品有关,只有少数是植物,如佛教出家人忌食[[蔥]]、[[蒜]]、[[洋蔥]]等。学者丹尼尔·费斯勒和卡洛斯·大卫·纳瓦雷特研究12种地方文化,归纳出38种肉食禁忌,卻只有7种植物性饮食禁忌<ref>Daniel Fessler/Carlos Navarrete, Meat is Good to Taboo, S. 4</ref>。
第14行: 第14行:
中国古代[[避諱]]也可能造成饮食禁忌。例如[[唐朝]]避諱李姓,禁食[[鲤鱼]],抓到鲤鱼必须放掉,贩卖鲤鱼责打60杖。<ref>酉阳杂俎/卷十七</ref>惟此类规定有时流于形式。另明朝人不禁吃豬肉。<ref>{{Cite web|url=https://zi.media/@yidianzixun/post/q7Fosz|title=唐朝人为啥不能吃鲤鱼?那明朝人能吃豬肉吗?-字媒体 ZiMedia|accessdate=2018-08-16|work=字媒体 ZiMedia|language=zh-Hant}}</ref>
中国古代[[避諱]]也可能造成饮食禁忌。例如[[唐朝]]避諱李姓,禁食[[鲤鱼]],抓到鲤鱼必须放掉,贩卖鲤鱼责打60杖。<ref>酉阳杂俎/卷十七</ref>惟此类规定有时流于形式。另明朝人不禁吃豬肉。<ref>{{Cite web|url=https://zi.media/@yidianzixun/post/q7Fosz|title=唐朝人为啥不能吃鲤鱼?那明朝人能吃豬肉吗?-字媒体 ZiMedia|accessdate=2018-08-16|work=字媒体 ZiMedia|language=zh-Hant}}</ref>


几乎所有的文化都有饮食禁忌,饮食禁忌可说是[[普世文化通则]]。华人是饮食禁忌最少的族群之一,欧洲地区的代表则是法国人,不过华人社会经常有特定的食物不能一起吃的饮食禁忌。历史文显示,[[现代史|现代]]欧洲的饮食禁忌数量较旧时有显著的增加,也有越来越多的华人饮食禁忌向西方人看齐,甚至一些在西方国家未成为禁忌的食物,如[[兔肉]],也不被一些华人給接受。
几乎所有的文化都有饮食禁忌,饮食禁忌可说是[[普世文化通则]]。华人是饮食禁忌最少的族群之一,欧洲地区的代表则是法国人,不过华人社会经常有特定的食物不能一起吃的饮食禁忌。历史文显示,[[现代史|现代]]欧洲的饮食禁忌数量较旧时有显著的增加,也有越来越多的华人饮食禁忌向西方人看齐,甚至一些在西方国家未成为禁忌的食物,如[[兔肉]],也不被一些华人給接受。


== 饮食禁忌概观 ==
== 饮食禁忌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