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原铁路: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自动替换格式;整理源码)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第32行: 第32行:
'''京原铁路'''是一條连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与[[山西省]]中北部城市[[原平市]]的单线铁路<!-- 目前北京局管內未電化,由内燃机车牵引;太原局管內已電化。 -->。线路途经北京市西南部的[[丰台区]]、[[房山区]],[[河北省]]西部的[[涞水县]]、[[易县]]、[[涞源县]],[[山西省]]东北部的[[灵丘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自[[石景山南站]]起至[[原平站]]止,全长418.64公里。
'''京原铁路'''是一條连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与[[山西省]]中北部城市[[原平市]]的单线铁路<!-- 目前北京局管內未電化,由内燃机车牵引;太原局管內已電化。 -->。线路途经北京市西南部的[[丰台区]]、[[房山区]],[[河北省]]西部的[[涞水县]]、[[易县]]、[[涞源县]],[[山西省]]东北部的[[灵丘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自[[石景山南站]]起至[[原平站]]止,全长418.64公里。


线路在石景山南站自[[丰沙铁路]]析出,在跨越永定河后经燕山地区向西,穿越[[太行山]]余脉后在[[房山十渡风景名胜区|十渡]]附近进入[[拒马河]]沿岸峡谷,在九次跨越[[拒马河]]后至涞源县境内的北屯抵达涞源盆地,随后向西穿越驿马岭进入山西省境内,途经灵丘并穿越[[平型关]]后沿[[恒山]]南麓的[[滹沱河]]谷地向西偏南方向延伸,直至抵达原平站与[[同蒲铁路|北同蒲铁路]]接轨。全线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修建用于战备,1971年10月完成全线铺轨铺轨,1972年12月31日起开行客运列车,1973年1月1日移交铁道部运营管理<ref>{{cite web|title=铁道兵·综述·五、加强战备,修建京原铁路和北京地下铁道|url=http://www.tdbjy.com/bencandy-263-11871-1.htm|accessdate=2015-01-04|publisher=铁道兵家园|||}}</ref>。全线共设50座车站,为方便沿线居民出行,绝大多数保留客运业务并保留各站停的[[普通旅客列车]]。
线路在石景山南站自[[丰沙铁路]]析出,在跨越永定河后经燕山地区向西,穿越[[太行山]]余脉后在[[房山十渡风景名胜区|十渡]]附近进入[[拒马河]]沿岸峡谷,在九次跨越[[拒马河]]后至涞源县境内的北屯抵达涞源盆地,随后向西穿越驿马岭进入山西省境内,途经灵丘并穿越[[平型关]]后沿[[恒山]]南麓的[[滹沱河]]谷地向西偏南方向延伸,直至抵达原平站与[[同蒲铁路|北同蒲铁路]]接轨。全线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修建用于战备,1971年10月完成全线铺轨铺轨,1972年12月31日起开行客运列车,1973年1月1日移交铁道部运营管理<ref>{{cite web|title=铁道兵·综述·五、加强战备,修建京原铁路和北京地下铁道|url=http://www.tdbjy.com/bencandy-263-11871-1.htm|accessdate=2015-01-04|publisher=铁道兵家园}}</ref>。全线共设50座车站,为方便沿线居民出行,绝大多数保留客运业务并保留各站停的[[普通旅客列车]]。


出於防护需要,{{站|平型关}}以东约280公里的綫路沿[[拒马河]]沿岸山体修建,共修筑隧道及棚洞130余座(其中1000米以上长隧道26座),100米以上大桥20座。{{站|十渡}}—{{站|野三坡}}区间25公里路段桥隧毗连,修建难度不亚于同时期的[[成昆铁路]],铁道兵伤亡惨重。
出於防护需要,{{站|平型关}}以东约280公里的綫路沿[[拒马河]]沿岸山体修建,共修筑隧道及棚洞130余座(其中1000米以上长隧道26座),100米以上大桥20座。{{站|十渡}}—{{站|野三坡}}区间25公里路段桥隧毗连,修建难度不亚于同时期的[[成昆铁路]],铁道兵伤亡惨重。
第59行: 第59行:
1965年6月,铁道兵第四、第十三师各兩个团进驻北京市[[房山]]地区及河北省[[涞源]]地区进行施工准备。6月,第十三师奉命执行[[援越抗美]]任务;7月26日,总参谋部批准组建铁道兵扩编第十四师接替第十三师工程任务。
1965年6月,铁道兵第四、第十三师各兩个团进驻北京市[[房山]]地区及河北省[[涞源]]地区进行施工准备。6月,第十三师奉命执行[[援越抗美]]任务;7月26日,总参谋部批准组建铁道兵扩编第十四师接替第十三师工程任务。


1965年11月,在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4个月之后,京原铁路东段工程正式开工,至1967年,全线全面开工建设。京原铁路东段新建工程自北京石景山南起至山西忻州市枣林止,与1961年7月临时开通的枣林至原平铁路相接,全长359公里,由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设计,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负责施工。全线通信信号工程由铁道兵直属第一、第二通信工程营负责,新线运输管理工作由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担任<ref>{{Cite web|title=中国各铁路线路简介-铁路资料库-铁道论坛|url=http://bbs.railcn.net/thread-323998-1-1.html|accessdate=2018-03-04|last=Team|first=Discuz! Team and Comsenz UI|work=bbs.railcn.net|||}}</ref>。綫路设计为国家Ⅰ级[[单线铁路]],限制坡度12‰,最小[[曲线半径]]600米,钢轨重60kg/m,设车站46个{{NoteTag|name=notecomingsoon|[[燕山站 (铁路)|燕山站]]、[[苟各庄站]]、[[大盘石站]]及[[王董堡站]]为通车后增设,不计入修建設置车站数}},车站到发线有效长850米。桥梁289座,延长19.73公里,其中特大桥3座,大桥68座,均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隧道120座,延长87公里。桥隧总延长占全线长度約四分之一。
1965年11月,在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4个月之后,京原铁路东段工程正式开工,至1967年,全线全面开工建设。京原铁路东段新建工程自北京石景山南起至山西忻州市枣林止,与1961年7月临时开通的枣林至原平铁路相接,全长359公里,由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设计,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负责施工。全线通信信号工程由铁道兵直属第一、第二通信工程营负责,新线运输管理工作由铁道兵第四新建铁路管理处担任<ref>{{Cite web|title=中国各铁路线路简介-铁路资料库-铁道论坛|url=http://bbs.railcn.net/thread-323998-1-1.html|accessdate=2018-03-04|last=Team|first=Discuz! Team and Comsenz UI|work=bbs.railcn.net}}</ref>。綫路设计为国家Ⅰ级[[单线铁路]],限制坡度12‰,最小[[曲线半径]]600米,钢轨重60kg/m,设车站46个{{NoteTag|name=notecomingsoon|[[燕山站 (铁路)|燕山站]]、[[苟各庄站]]、[[大盘石站]]及[[王董堡站]]为通车后增设,不计入修建設置车站数}},车站到发线有效长850米。桥梁289座,延长19.73公里,其中特大桥3座,大桥68座,均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隧道120座,延长87公里。桥隧总延长占全线长度約四分之一。


1967年春,全綫控制工程驿马岭隧道与平型关隧道相继开工。由于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条件简陋,施工期间事故不断。4月,鐵道兵十四師掘进驿马岭隧道时,因未探测到西洞口20米处存在[[地下河]],一個50人的工兵班坠入岩洞,全员均告遇难<ref>{{Cite web|url=http://www.diyitui.com/content-1426443725.28889307.html|title=中国铁路隧道桥梁工程案例(驿马岭隧道)|accessdate=2015-03-16|author=|date=|publisher=|||}}</ref>。事故发生后设计人员将隧道开凿位置北移并以整体道床形式穿过。
1967年春,全綫控制工程驿马岭隧道与平型关隧道相继开工。由于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条件简陋,施工期间事故不断。4月,鐵道兵十四師掘进驿马岭隧道时,因未探测到西洞口20米处存在[[地下河]],一個50人的工兵班坠入岩洞,全员均告遇难<ref>{{Cite web|url=http://www.diyitui.com/content-1426443725.28889307.html|title=中国铁路隧道桥梁工程案例(驿马岭隧道)|accessdate=2015-03-16|author=|date=|publisher=}}</ref>。事故发生后设计人员将隧道开凿位置北移并以整体道床形式穿过。


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京原铁路自建设伊始一直处于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状态。加之为了打通北京与为保障北京成品油供应而建设的燕山石化基地的交通联系,中共中央要求尽快完成京原铁路建设,铁道部最终决定先期开通石景山至燕山石化基地附近的[[良各庄站]]共计35公里的路段。1969年6月1日,京原铁路东段(石景山南至良各庄段)开始铺轨,并于10月1日作为建国二十周年献礼通车启用。
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京原铁路自建设伊始一直处于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状态。加之为了打通北京与为保障北京成品油供应而建设的燕山石化基地的交通联系,中共中央要求尽快完成京原铁路建设,铁道部最终决定先期开通石景山至燕山石化基地附近的[[良各庄站]]共计35公里的路段。1969年6月1日,京原铁路东段(石景山南至良各庄段)开始铺轨,并于10月1日作为建国二十周年献礼通车启用。
第112行: 第112行:
2005年3月18日[[太原铁路局]]成立,原属[[北京铁路局]]大同铁路分局的[[灵丘站]]至[[原平站]]区间改由太原局管理,分界点位于本线K234处。
2005年3月18日[[太原铁路局]]成立,原属[[北京铁路局]]大同铁路分局的[[灵丘站]]至[[原平站]]区间改由太原局管理,分界点位于本线K234处。


2009年12月1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鐵道部]]批准,苟各庄站更名为[[百里峡站]]<ref>{{Cite web|url=http://hb.qq.com/a/20091223/000170.htm|title=京广线等7个铁路站点更名|accessdate=2009-12-23|author=汉网-武汉晨报|date=|publisher=|||}}</ref>。
2009年12月1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鐵道部]]批准,苟各庄站更名为[[百里峡站]]<ref>{{Cite web|url=http://hb.qq.com/a/20091223/000170.htm|title=京广线等7个铁路站点更名|accessdate=2009-12-23|author=汉网-武汉晨报|date=|publisher=}}</ref>。


2011年,增建[[野三坡站]]进出站天桥及[[涞源站]]站台联络天桥。
2011年,增建[[野三坡站]]进出站天桥及[[涞源站]]站台联络天桥。
第138行: 第138行: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
<ref>{{Cite news|url=http://www.tsdig.com/admin/Upload/file/%E4%BA%AC%E5%8E%9F%E9%93%81%E8%B7%AF%E7%94%B5%E6%B0%94%E5%8C%96%E6%94%B9%E9%80%A0%E5%B7%A5%E7%A8%8B%EF%BC%88%E5%8C%97%E4%BA%AC%E5%B8%82%E6%AE%B5%EF%BC%89%E7%8E%AF%E5%A2%83%E5%BD%B1%E5%93%8D%E6%8A%A5%E5%91%8A%E4%B9%A6.pdf|title=环境影响报告书|author=[[中国铁路设计集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date=2016-08|work=|publisher=|accessdate=2019-07-15|language=|format=|||}}</ref>{{reflist}}
<ref>{{Cite news|url=http://www.tsdig.com/admin/Upload/file/%E4%BA%AC%E5%8E%9F%E9%93%81%E8%B7%AF%E7%94%B5%E6%B0%94%E5%8C%96%E6%94%B9%E9%80%A0%E5%B7%A5%E7%A8%8B%EF%BC%88%E5%8C%97%E4%BA%AC%E5%B8%82%E6%AE%B5%EF%BC%89%E7%8E%AF%E5%A2%83%E5%BD%B1%E5%93%8D%E6%8A%A5%E5%91%8A%E4%B9%A6.pdf|title=环境影响报告书|author=[[中国铁路设计集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date=2016-08|work=|publisher=|accessdate=2019-07-15|language=|format=}}</ref>{{reflist}}


{{京原铁路}}
{{京原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