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國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丹丹國唐朝呾呾洲旦旦單單,或誤為日亘。古代南海地名。始見於中國南北朝史籍。在今包括馬來西亞吉蘭丹州在內的馬來半島中部一帶,一說在今馬來西亞馬來亞東南岸的天定,一說在今新加坡附近。

丹丹國崇信佛教。先後遣使至南朝梁南朝陳唐朝朝獻。南朝梁武帝中大通二年(530年)、大同元年(535年)曾遣使梁朝,獻牙像、塔及金、銀、琉璃、火齊珠、吉貝、雜寶、香藥等。陳宣帝太建三年(571年)、太建十三年及陳後主至德三年(585年)又屢次遣使來中國,建立友好關係,7世紀又多次遣使與中國通好。[1]

參考文獻

  1. 梁書》卷3:「中大通三年六月丹丹國遣使獻方物」。
    《梁書·南海諸國列傳》:「丹丹國,中大通二年,其王遣使奉表……謹奉送牙像及塔各二軀,並獻火齊珠、古貝、雜香藥等。」
    隋書·卷82·南蠻列傳》:「婆利國,自交阯浮海,南過赤土、丹丹,乃至其國」。
    新唐書·卷222·南蠻傳下》:「單單,在振州東南,多羅磨之西,亦有州縣。」
    冊府元龜》卷970
    玉海》卷153
    續通典》卷148
    續通志》卷640
  • 《古代南海地名匯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