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大英百科全书》第15版的分卷横跨两层书架

百科全书(英语:encyclopedia)是一种包含所有知识分支的信息,亦或是全面介绍某一特定领域或学科的参考书。[1] 百科全书的英文词汇Encyclopedia出自希腊语ἐγκύκλιος παιδεία(意为“通识教育”)。[2] 它自成一体,比词典更详细地解释各种主题。百科全书的内容按照所描述的主题划分条目,在中文网络百科全书中,条目也常常被称为词条。现代百科全书的原型通常被认为是伊弗雷姆·钱伯斯(Ephraim Chambers)的《百科全书;或艺术与科学通用字典》(1728)。第一部现代百科全书是法国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1751-65)。最古老的英文通用百科全书是《大英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已经存在了大约2000年,期间在语言、规模、意图、文化视角、编者、读者以及可用于制作和分发的技术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专家汇编的可靠信息的重要来源,印刷版百科全书在图书馆、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20世纪末以来,数字和开源百科全书的出现,大大提升了百科全书条目的可访问性,在编者、读者和种类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比较成功的Microsoft Encarta,在1993年发布了第一个光盘版。2001年维基百科成立,成为了最大的在线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的特点

现代的百科全书是在18世纪从词典发展而来的。从历史上看,百科全书和词典都是由受过良好教育、知识渊博的内容专家研究和撰写的,但它们在结构上有明显不同。词典是一种语言学著作,主要侧重于按字母顺序列出单词及其定义。同义词和与主题相关的词散落在字典里,没有明显的地方可以深入处理。因此,一本词典通常为所定义的词提供有限的信息、分析或背景。虽然它可能给出了一个事物的定义,但读者可能无法了解到一个术语的含义、意义或限制,也无法了解该术语与更广泛的知识领域的关系。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百科全书条目通常不局限于简单的定义,也不局限于对单个词的定义,而是为一个主题或学科提供更广泛的含义解释。除了定义和列出该主题的同义词外,条目还会更深入地介绍该主题的更广泛的含义,并传达与该主题最相关的知识。一篇百科全书条目通常还会有插图、参考书目和统计数据。从理论上讲,百科全书不是为了说服人而写的,尽管它的目标之一确实是让读者相信它自己的真实性。

四大元素

百科全书有四大要素:主题、范围、编排方式和制作方法。

  1. 百科全书可以是综合性的,包含各个领域的条目(英语的《大英百科全书》和德语的《布洛克豪斯百科全书》都是很著名的例子)。百科全书也可以从特定的文化、民族或国家的角度涵盖各种主题,如《中国大百科全书》《苏联大百科全书》与《犹太百科全书》等。
  2. 百科全书旨在传达其主题领域的重要知识积累,如医学、哲学还有法律的百科全书。根据目标受众的差别,百科全书作品在材料的广度和讨论的深度上有所不同。
  3. 百科全书会采用系统的编排方式,这会让百科全书方便供人们参考。历史上有两种组织纸质百科全书的主要方法:按字母顺序编排的方法(由一些独立的条目组成,按字母顺序排列)和按等级类别编排的方法。前一种方法在今天比较常见,特别是对于一般的条目而言。不过,电子媒体的流动性给同一内容的多种编排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此外,电子媒体为搜索、索引和交叉参考提供了新的能力。在18世纪出版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的扉页上,贺拉斯题词表明了百科全书结构的重要性:“联系和秩序的力量如此之大,即使平凡也变得很高贵。”[注 1]
  4. 随着现代多媒体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出现了收集、验证、总结和展示各种信息的新方法。Everything2、Encarta、h2g2和维基百科等项目都是随着信息检索的简化而出现的新形式的百科全书的例子。历史上,百科全书的制作方法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背景下都得到了支持。上面提到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完全是由国家赞助的,而《大英百科全书》则是由营利性机构支持的。相比之下,维基百科是在维基媒体基金会的组织下,由志愿者在非营利环境中提供支持。

历史

百科全书这种体裁与百科全书概念的不是同时出现的,因此现代百科全书出现之前是否真的存在百科全书是有争议的。至少在古代和中世纪,人们还不知道有这样一种文学体裁。例如,虽然人们普遍把古罗马的《博物志》(Naturalis historia)视作是一部百科全书,但Aude Doody认为这在时间上就有些说不通,属于是用现代眼光来看待古代作品,并对其进行不恰当的解释。[3]

历史学家在哪部著作应该是第一部百科全书这个问题上存在分歧。一方面是因为许多作品已经失传,只能从简短的描述或片段中得知。另一方面,百科全书并没有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定义;一些历史学家也认为百科全书的方法是为了追求全面性。[4]:11–13, 194–195

古代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被认为是百科全书的精神之父。虽然他自己没有写百科全书,但他在雅典的学院致力于让每个聪明的年轻人都能获得全部的教育。柏拉图的外甥斯珀西波斯(Speusippus,-前338年)编写的百科全书只留存下来一些残片。亚里士多德也被认为是采用百科全书式方法的先驱。[5]:21, 22

希腊人以其对知识的探索和哲学的独创性而闻名。然而,他们并没有在一部作品中总结他们的知识。因此,罗马人被认为是百科全书的真正发明者。在罗马共和国,已经有了《示儿篇》[注 2]Praecepta ad filium)系列信件(约公元前183年),老加图(Marcus Porcius Cato)用它来指导他的儿子。[1]

最重要的是,百科全书是在帝国时期创建的,因为它需要统治世界帝国的这些领袖的广阔视野。[4]:195 第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是马库斯·特伦提乌斯·瓦罗(Marcus Terentius Varro,公元前27年)的《学科要义九书》(Disciplinarum libri IX),该书未能保存下来。第二部百科全书是医生凯尔苏斯(Aulus Cornelius Celsus,死于公元前50年左右)的《论技艺》[注 3]Artes)。[4]:196 瓦罗是第一个总结出后来成为文科的普通教育科目的人。除了那些在中世纪成为经典的学科外,他还研究了医学和建筑。《纪像七籍》(Hebdomades vel de imaginibus)是七百篇伟大的希腊人和罗马人的短篇传记;这些传记只有个别片段留存下来,如Disciplinarum libri。瓦罗对古代晚期的作者有很大影响。[6]

但要说最重要的,还是政治家和博物学家老普林尼的《博物志》(Naturalis Historia)。老普林尼习惯于把世界分成单元和子单元。他的作品大约写于公元77年,现在被认为是唯一一部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古代百科全书。在中世纪,几乎所有先进的图书馆都能找到它。《博物志》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所宣称的并一再被主题化的普遍性。这也为老普林尼提供了一个解释,即他只能非常简要地描述许多事情。[7]

另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罗马百科全书作家是来自北非的乌尔提亚努斯·卡佩拉(Martianus Capella)。他在公元410年至429年间写了一本百科全书,通常称为《语文学与墨丘利的婚礼》(Liber de nuptiis Mercurii et Philologiae),其中一部分是用诗句写的。七位伴娘与作品的章节相对应,而这些章节又与七门艺术相对应。[5]:27–28

中世纪早期

罗马帝国灭亡后,政治家卡西奥多罗斯(Cassiodorus)编纂的《论神圣与世俗学问》[注 4](Institutiones divinarum et saecularium litterarum,公元543-555年)记录了部分古代知识。[5]:28 为此,他隐居到意大利南部一座由他自己创建的修道院。虽然卡西奥多罗斯仍将世俗与精神分离,但两代人之后,塞维利亚的伊西多尔主教将基督教教义融入了古代学术。[1]

圣依西多禄的百科全书《词源》(Etymologiae,约620年)试图通过解释术语和它们的起源来解释世界。通过认识一个词的真正含义,让读者在信仰上得到指导。[8]:12–13 然而,圣依西多禄承认,有些词是随意选择的。研究发现了圣依西多禄的许多原作。他的成就就是从中选取,并以简单的拉丁文进行了清晰、有序的阐述。文中的中断表明伊西多尔并没有完成他的工作。[8]:14–16

847年被任命为美因茨大主教的拉巴努斯·莫鲁斯(Rabanus Maurus)编撰了《宇宙》(De universo),其中大部分采用了圣依西多禄的文字。拉巴努斯在他的22个章节中,每一章都从圣依西多禄的文本中抽出一段合适的文字开始,并省略了许多在他看来对理解圣经来说不必要的内容。对他来说,这尤其包括文科。后来中世纪的许多作品也效仿他的做法,从上帝和天使开始讲述。[5]:36, 37

中世纪中后期

欧洲中世纪中期(约1050年至1250年)的作品创建在古代和中世纪早期的百科全书之上。1230年左右,阿诺德斯·萨克索(Arnoldus Saxo)编撰了拉丁文百科全书De finibus rerum naturalium。13世纪中期最大的百科全书式作品是博韦的樊尚(Vincent of Beauvais)的《大宝鉴》(Speculum maius),共有八十本书,近万个章节。它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主题:第一部分《自然宝鉴》(Speculum naturale)介绍了上帝与创世的故事,包括自然史;《学理宝鉴》(Speculum doctrinale) 写了实际的道德行动以及学术遗产;《历史宝鉴》(Speculum historiale)是人类从创造到十三世纪的历史。第四部分, 《道德宝鉴》(Speculum morale),是在樊尚死后补编的,主要基于托马斯·阿奎那的作品。[1]

南荷兰人雅各布·范·马尔兰特(Jacob van Maerlant)将他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分为几部作品:在他的作品《亚历山大大帝的事迹》(Alexanders Geesten,约1260年)中,收录了1000首诗,组成了一个押韵的世界地图集。在《自然之花》(Der naturen bloeme,约1270年)中描绘了自然,在《历史的镜子》(Spiegel historiael,约1285年)中讲述了世界历史。他是第一个用(非罗马)白话文写作的欧洲百科全书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是对拉丁文原作的改编,如康坦普雷的托马斯的De natura rerum和博韦的樊尚的 《历史宝鉴》 ,但他省略了许多细节,挑挑拣拣,从其他作者那里添加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他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例如,他在道德上讲究,相信宝石的神奇力量。然而,马尔兰特代表了一种相对现代的、以阿尔伯特·马格纳斯(Albertus Magnus)的精神对自然进行批判性研究的观点。[9] 今天的百科全书的中世纪先驱之一是13世纪巴托洛缪·安格里库斯(Bartholomaeus Anglicus)的作品《物之属性》(De proprietatibus rerum)。[10]

在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约1300-1600年),人们采用了更加科学[11]、不那么基于基督教的方式来编纂百科全书。匿名作者写的《哲学汇编》(Compendium philosophiae,约1300年)摆脱了自普林尼以来就充斥百科全书中各种传说;西班牙人文主义者胡安·卢斯·维韦斯(Juan Luis Vives)在《De disciplinis》中,将其论点创建在自然而非宗教权威之上。[1] 维韦斯不想猜测自然,而是想观察自然,以便为自己和人类同伴学习一些实用的东西。[12] 尽管有这些方法,直到18世纪,神奇的动物和怪物仍充斥着百科全书,它们被毫无疑问地归为自然。[13]

近代早期

钱伯斯的《百科全书》中关于天文主题的插图

格雷戈尔·莱施(Gregor Reisch)的《玛格丽特哲学》(Margarita Philosophica)(1503年)是一部广泛使用的通用百科全书,是七门文科的教科书。它是第一部以印刷品而非手稿形式出现的百科全书。与约翰内斯·阿文提努斯的《百科全书》(1517年)和约翰·海因里希·阿斯特德(Louis Moréri)的《七卷简明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Cursus Philosophici,1630年)一样,《玛格丽特哲学》采取分类编排法。[14]

路易斯·莫雷里(Louis Moréri)的《历史大词典》(1674年)是第一部大型的本民族语言、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历史、传记和地理学科参考书。在其传统中,皮埃尔·贝尔(Pierre Bayle)的《历史与批判词典》(Dictionnaire historique et critique,1696/1697)很特别,它最初是为了纠正和补充莫雷里的作品。贝尔为相当简明的条目提供了极其详细和批判性的注释。由于贝尔主要处理那些他个人感兴趣的主题,他的作品必须被视为第一人称的文件,即一本知识分子自传。它通常与一部通用百科全书一同使用,而取而代之。[15]

如果今天我们认为百科全书主要是指传记和历史知识,而不是科学知识,那么在1700年前后的情况正好相反。这时《艺术与科学词典》(dictionnaires des arts et des sciences)诞生了。这本书中基本没有传记和历史资料。作为字典,与大多数早期作品不同,它打破了按主题类别编排的方式。安托万·菲雷蒂埃(Antoine Furetière)的《通用文理词典》(Dictionnaire universel des arts et sciences,1690年)标志着百科全书历史上这一新方向的开始。同一时期的作品还有约翰·哈里斯的《技术词典》(Lexicon technicum,1704年)和伊弗雷姆·钱伯斯的《百科全书》(Cyclopedia,1728年)。

在继承这些成功作品的基础上,后面的百科全书还弥合了科学哲学和传记历史参考著作之间的对比。约翰·海因里希·泽德勒的《综合大辞典》(Universal-Lexicon,1732-1754)就是以这个含义命名。这部主要著作共分64卷,是第一部包含生者传记的百科全书。

启蒙时代

狄德罗等人的《百科全书》第一卷的封面

到目前为止,最著名的历史百科全书是伟大的法国《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1751-1772,直到1780年仍在发布补充卷)。尽管它几乎没有任何实际的创新,但因其范围、主题的广泛性、系统的基础和插图数量多(即两千五百张)受到赞扬,而其竞争对手最多只有几百张插图。然而,它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成功和有影响力,因为单单是它的规模就意味着它的读者相对较少,例如,与广泛传播和反复重印的《百科全书》(Cyclopedia)相比。[16]

最重要的是,由于其批判性和世俗化的观点,它被认为是启蒙运动、泛欧教育攻势的一颗明珠。来自教会的攻击和审查的压力给它的创作蒙上了阴影,后来编辑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和让·勒朗·达朗贝尔(Jean le Rond d'Alembert)之间的争执也同样如此。狄德罗和他的许多合着者在《百科全书》中的不同地方对当时社会的某些思想提出了批评。因此,这项工作是许多百科全书编纂者努力的结果,在路易·德·若古(Louis de Jaucourt)的努力下才最终完成,他甚至自费雇用了秘书。在最后十卷中,他主要是自己写的,与前七卷相比,论战性的参考资料较少,这可能让它们在今天的读者眼中不那么有趣。

在英语世界,《大英百科全书》最早在苏格兰出版,从20世纪开始在美国蓬勃发展。第一版(1768-1771)由三卷组成,质量和成就都相当一般。第二版质量的提高促进了第三版的成功,该版共18卷。《大英百科全书》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了伟大的法国《百科全书》继承者,这是因为编辑们有勇气允许创新。此外,英国的政治发展比法国要平静,法国遭受了1789年革命的后果。[17]

19世纪

1800年左右,出现了一种新的成功的百科全书类型。它是从雷纳特斯·戈特黑尔夫·勒贝尔(Renatus Gotthelf Löbel)最初帮助创建的《社交词典》(Konversationslexikon)演变而来的。1808年,弗里德里希·阿诺德·布罗克豪斯买下了他1796年开始创作的未完成作品。它涵盖了当代政治和社会的问题,可以促进社会多元化的群体中之间有教育意义的对话。从1824年和1827年的版本开始,布洛克豪斯出版社开始倾向于从历史中寻找更多永恒的主题,后来也从技术和自然科学中寻找,因为不断更新当前主题的卷太费钱了。[18]:123–126

在《布罗克豪斯》中,主题被分为许多短篇文章,这意味着百科全书可以快速提供关于一个术语的信息。最初部分由长篇文章组成的《大英百科全书》也做了类似的事情。《布罗克豪斯》来自于人文科学,后来集成了自然科学,而《大英百科全书》的情况则相反。[19]:36

在那个年代,欧洲国家的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加上印刷技术的改进,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读书。1800年左右,德语国家有470家出版书店,100年后,德意志帝国有9360家。 因此,百科全书一个版本不再只印几千套,而是几万套甚至几十万套。[20]:21 从1860年到1900年,百科全书努力争取更均匀的处理和标准化。人们对统计材料非常赞赏。[19]:50

在德国,市场主要由布罗克豪斯(Brockhaus)、迈耶(Meyer)、皮耶尔(Pierer)以及针对天主教公众的赫德(Herder)分享。布罗克豪斯和迈耶各占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此外,在19世纪末,还有大约50家出版商提供百科全书。[20]:23 有些百科全书故意将自己的名字与著名的前辈联系起来,如钱伯斯兄弟的《钱伯斯百科全书》,在名称上让人联想到伊弗雷姆·钱伯斯的《百科全书》(Cyclopaedia)。

20世纪

截至1900年,大多数西方国家至少有一部全面的、最新的百科全书。有些国家可以吹嘘自己有50年甚至100年的百科全书传统。专家们用各国语言介绍了许多专题。稿件按字母顺序排列,包括在世者的传记,以及插图、地图、交叉引用、索引和长篇文章末尾的参考书目。如果一本百科全书偏离了这一概念,它就不会存活很久。但即使是其他的作品,如果背后有强大的出版商支持,也只能出一两个版本。此外,革命和世界大战可能会令优秀的百科全书倒下。[5]:199, 200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定程度上中断了百科全书的发展,在德国与其他一些地方,通货膨胀最初让恢复百科全书编纂工作困难。例如,在迈耶的案例中,这导致了《大迈耶》(Großer Meyer)决定从20卷减少到12卷,创造了一个新的、中型的百科全书类型。[21]:447 在20世纪20年代,主流百科全书的目标受众比战前要广泛得多,并且更加强调事实的陈述。版面更加现代化,插图更多了;在《布洛克豪斯》(1928年起)中,彩色图片是用手粘贴的。[21]:442 广告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在客户杂志和信息手册中,《布洛克豪斯》不仅介绍了产品,还介绍了理念和相关人员;引入了市场分析。[21]:457, 458, 460

极权主义政权是百科全书的一个挑战。例如,在国家社会主义德国(1933-1945),布罗克豪斯出版社的工作人员被拉拢,在内容方面,必须向官方的党内审查委员会作出让步。因此,1933年新出版的Kleines Brockhaus包括希特勒、戈林和其他纳粹伟人的最新传记,以及新的政治术语。党的思想家们对此还不满足,但出版商们指出,布罗克豪斯的国际声誉不应受到损害,即使是出于经济原因。书目学会就不那么沉默了。其董事会成员很快就加入了国家民主党,并在1939年将《迈耶》作为党内官员推荐的唯一一部大型百科全书加以推广。[20]:16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里,百科全书及其出版商蓬勃发展。在德语世界,这导致两个最重要的百科全书出版商布罗克豪斯(F. A. Brockhaus)和文献学研究所(Bibliographisches Institut,迈耶)经历了来自其他出版商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大型出版商通过流行的参考书挖掘了更广泛的读者群,并在中小型百科全书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Piper在1972年推出了一部青年百科全书,贝塔斯曼推出了十卷本的《百科》(1972年,有专题补充卷),两年后Droemer-Knaur也推出了一部十卷本的作品。零售连锁店Kaufhof和Tchibo提供单卷本的百科全书。1984年,布罗克豪斯和文献学研究所合并;1988年,Langenscheidt作为大股东加入,回应了罗伯特·麦克斯韦(Robert Maxwell)的慷慨提议。[20]:275, 280, 285 [18]:173

电子百科全书

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有了创建一种新型百科全书的想法。例如,在1938年前后,科幻小说家威尔斯(H. G. Wells)曾梦想有一部世界百科全书,它不会提供匆忙撰写的文章,而是精心汇编的摘录,由专家不断审查。[5]:17, 18 威尔斯相信当时新的缩微胶片是一种廉价和通用的介质。[22]:77

这本世界百科全书将成为世界上每一个聪明人的思想背景。它将在世界各地原始思想家的修订、扩展和替换下继续存在、发展和变化。每一所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应该为其提供资助。每一个新鲜的头脑都应该接触到它的常设编辑机构。另一方面,它的内容将成为学校和大学教学方面的标准材料来源,用于验证事实和测试世界各地的陈述。

——Herbert George Wells, 1936,[23]

30年后,百科全书专家罗伯特·科里森评论说,完美的百科全书可能永远无法以威尔斯设想的形式实现。这部完美的百科全书已经以大图书馆的不完美形式存在了,它有数百万册图书,被编入索引和目录。一大批图书管理员和书目编纂者将其全部提供给公众的个人或团体。作者和编辑每天都会送来新书和文章。[5]:19, 20

在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进入家庭。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百科全书出版商们并没有认识到电子或数字挑战。1990年26卷的荷兰百科全书《温克勒·普林斯》(Winkler Prins)的序言指出,编辑们已经调查了使用新的电子媒体的可能性。但对于背景知识,如这本百科全书所提供的,经典的书籍形式过去和现在都是最方便的介质。[24]

1985年,微软想在光盘上出版一本百科全书。然而,理想的合作伙伴大英百科全书拒绝合作。当时,只有4%到5%的美国家庭有电脑,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担心它会影响到自己的百科全书创建的知识形象。20世纪90年代,电子百科全书获取了巨大的突破。然而,在2005-2006年,布洛克豪斯发现电子百科全书有了下降趋势:印刷百科全书将再次崛起。布洛克豪斯既提到了自己,也提到了法国《世界百科全书》(2002年)和《大英百科全书》(2002-2003)。电子和印刷百科全书的长期双轨发展是可以预期的。[25]

光盘版百科全书

1985年,在DOS操作系统上,已经出现了光盘版的纯文本百科全书,格 罗利尔出版公司(Grolier)的《美国学术百科全书》。[26] 然后在1989年4月,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了光盘版百科全书,但不是自己名下的旗舰产品。相反,他们出版了收购的《康普顿百科全书》的多媒体版本。[27]:5, 6

微软则在1989年收购了《Funk与Wagnalls标准参考百科全书》,该百科全书曾在超市中廉价出售。在一个非常小的团队的帮助下,文本被刷新和扩展,还增加了图片和音频文件。1993年,它成为了微软的Encarta。它与电脑操作系统Windows捆绑在了一起,单独购买的话要花一百美元。当时,百分之二十的美国家庭已经拥有一台电脑。[27]:7, 8

《大英百科全书》在一年后推出了光盘版。它可以作为印刷版的附加产品,或以1200美元的高价出售。到了1996年,大英百科全书将价格降到了200美元,但那时微软的Encarta已经主导了数字百科全书市场。《大英百科全书》对其百科全书的声望如此自信,以至于它没有认真对待这个新出现的竞争者。从1990年到1996年,《大英百科全书》的收入从6.5亿美元下降到每年只有3.25亿美元。1996年,业主以1.35亿的价格将其卖给了一位瑞士投资者。[27]:9-11

互联网百科全书

早在1983年,《美国学术百科全书》就成为了第一部在线展示的百科全书,通过CompuServe等商业数据网络提供其内容。[1] 互联网开始在大众普及后,第一批在线百科全书是1995年的《美国学术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25][27]:7

这些百科全书只能付费使用。通常情况下,客户需要按年订阅付费。此外,还有人提议创建基于自由知识的在线百科全书:内容可自由编辑,并可在某些条件下重新发布,例如署名。这个想法在里克·盖茨1993年关于互联网百科全书的呼吁中没有明确出现,[28] 但出现在了理查德·斯塔尔曼宣布(1999年)作为GNU软件项目一部分的《自由通用百科全书》(Free Universal Encyclopedia)中。[29]

当互联网企业家吉米·威尔士和他的雇员拉里·桑格在2000年将Nupedia放到网上时,反响不佳。在威尔士和桑格提出维基原则之前,一部“自由”的互联网百科全书并没有受到任何重大关注。在这样的网站上,读者可以直接进行修改。2001年1月15日是维基百科的生日,此后,它已发展成为迄今为止最大的百科全书。它主要是由志愿者作者编写的,运行服务器的费用由对运营基金会——非营利的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捐款支付。

最初对维基百科的可靠性的怀疑被几项研究所反驳,这些研究表明维基百科的错误率与传统的百科全书相当。[30] 更关键的是与专业百科全书和专业文献的比较。[31] 不过,正如历史学家罗伊·罗森茨威格在2006年指出的那样,质量不仅与事实的正确性有关,还与良好的风格和简洁性有关。在这方面,维基百科往往有很多不足之处。[32]

除了维基百科之外,还有其他在线百科全书,其中一些的基本原则与维基百科不同。例如,大众百科(Citizendium,始于2006年)要求编者实名注册,并且必须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Google Knol(2008-2011)超越了百科全书的界限,在内容和文本所有权方面给予作者最大的自由。Wissen.de(始于2000年)有广泛的但不一定是百科全书式的内容,有测验和大量的多媒体。

因此,对印刷百科全书和付费电子百科全书的需求急剧下降。2009年,微软放弃了Encarta,大英百科在线版正试图靠广告生存。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它部分地适应了维基百科,因为它可以免费访问,并呼吁读者做出改进,只不过,这些改进是由员工控制的。Brockhaus在2009年被贝塔斯曼的子公司Wissen Media接管;尽管贝塔斯曼在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但联邦卡特尔办公室还是批准了这项收购,因为百科全书市场已经萎缩。[33]


东方的百科全书

中国

永乐大典

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性质的著作称为类书。与西方的百科全书相比,中国的类书更加偏向于对重要文献的汇编。通常认为类书的渊源来自更早的杂家之作(如《吕氏春秋》)以及汉朝初年的百科词典《尔雅》。

在晋代以前,中国只有一部类书,就是《皇览》。《皇览》是一部综合类百科全书,大约在公元220年由魏文帝下令编撰,已散失。其用途主要是为了教育官员,在排版上也较为传统。

《通典》大约在801年完成,涉及国家政策和经济。最重要的百科全书之一。《玉海》是在1267年左右编纂的,并于1738年以240卷的印刷本出现。第一部现代中国百科全书的《辞源》(1915年)为后来的作品指明了方向。[34]:31-44[1]

其他国家

波斯学者和政治家花剌子密(Muhammad ibn Ahmad al-Khwarizmi)在975-997年编撰了一本阿拉伯语百科全书《科学之钥》 (Mafātīḥ al-ʿulūm)。毫无疑问,他熟悉希腊知识界的基本特征,并部分参考了斐洛、尼科马库斯或欧几里德的作品。他的百科全书分为阿拉伯“本土”部分(包括现在被认为是人文学科的大部分内容),和“异域”部分。[5]:39, 40

巴士拉(现今的伊拉克)的纯洁兄弟会是一个接近伊斯玛仪的新柏拉图派哲学家团体,主要活跃于980-999年,并共同编写了一本百科全书。他们的汇编被称为Rasāʾil Iḫwān aṣ-Ṣafāʾ(“纯洁兄弟的书信”)。他们也认识希腊的学者,并有明显的偏好。相反,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西方的百科全书作者了解阿拉伯-伊斯兰的资料。另一方面,中国的百科全书则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文化领域都是分开的。[5]:41

百科全书的编作者与读者

作者与编者

百科全书的作者和编者影响着百科全书的设计与编纂实践。对于传统百科全书而言,百科全书的作者与编者通常可以区分开来。作者一般来说是某一领域或主题的专家,负责为百科全书撰稿;而编者则是百科全书的设计者、组织者,负责内容编辑组织、审稿、最终定稿等工作。[34] 而对于众包式的网络百科全书,如维基百科、识典百科等,通常不再区分作者和编者,而是统一称为贡献者(contributor)或者编者(editor)。

一些学者与知名人士有为百科全书作出过贡献,这些贡献很多不为人所知。艾萨克·牛顿以及约翰·雷就帮助过英国的约翰·哈里斯编着《技术词典》(Lexicon Technicum,第一部字母顺序组织的百科全书)。伏尔泰、卢梭、孔多塞、孟德斯鸠等杰出法国思想家参与编写了《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与工艺详解辞典》[1]

读者

百科全书的目标读者的文化程度一直存在争论。西方百科全书按年龄分档的趋向,直到20世纪初才引起重视。一般综合性百科全书的适用对象为16-17岁以上的读者,或者大致描绘为“高中以上,相当于大学文化程度的广大读者”。[注 5][34] 维基百科的读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18-24岁读者占比较大。

百科全书的制作者通常都设想了他们所面对的特定公众。比如《大英百科全书》自称是为好奇心强、聪明的普通人设计的,而《哥伦比亚百科全书》想要提供一个“年轻的林肯”指南。[1]

百科全书编纂专家金常政在《百科全书论》中将读者按照性质分为寻检查阅的读者学习的读者以及浏览的读者。寻检查阅的读者为寻找问题答案或事实资料而查阅百科全书,学习的读者把百科全书当作辅助自学的工具,浏览的读者的目的是开阔眼界、增进知识、满足好奇心而翻阅百科。[34]

候选内容

在百科全书领域,许多作品是创建在前人的经验和基础上的。在众多百科全书中,英国百科全书作家弗莱姆·钱伯斯的Cyclopaedia(1728)影响深远,因为它展示了现代百科全书的样貌,从而影响了狄德罗和里斯的百科全书及以后的百科全书。此外,《大英百科全书》也受到了法国《百科全书》的刺激。[1]

百科全书的影响

多位名人曾提到他们受《大英百科全书》的影响很深。比尔·盖茨不到9岁就开始阅读《大英百科》,认为《大英百科》是最佳的工具书,并视其为一生的知识伴侣和智能的指路明灯。 美国编辑及作家艾尔·雅各布斯自2002年起花费一年多时间读完整套 《大英百科全书》来度过其中年危机,并将这段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无所不知者:一个想成为世界上最聪明之人的谦恭探索》。中国现代出版家王云五(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在三年内读完了第10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它为王云五日后从事出版及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家钱钟书将《大英百科全书》视作知识源泉,在中文简明版《大英百科》出版之时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批评

肤浅的知识

百科全书最初有教科书的意思,当百科全书不再被理解为教科书,而被认为是参考书时,人们担心读者会变得懒惰。例如,在《德国百科全书》(Deutsche Encyclopädie)(1788年)的序言中,有人提出,一些百科全书承诺人们能够不需要基础知识就学会东西。[35] 在喜剧《鸟》(Die Vögel)中,歌德让人说:“这里有伟大的辞典,伟大的文学摊位,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字母表逐一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36]

分类编排的倡导者认为,用字母排列的方式会让读者满足于少量、肤浅的知识。百科全书编纂者对此的回应是,他们的读者已经受过教育。[37]:119

1896年,记者阿尔弗雷德·多夫(Alfred Dove)嘲笑会话式百科全书给谈话带来的肤浅性。一个人相信布洛克豪斯还是迈耶并不重要,因为它们在特征和价值上是平等的。[18]:155–157

短剧《大布罗克豪斯》(Der große Brockhaus)中谈到了对印刷权威的信仰,该剧于1905年作为布罗克豪斯对话百科全书100周年的一部分进行演出。主人公关于煤气厂的演讲是从布罗克豪斯中抄的,但他没有意识到他已经把下一篇关于旅店的条目也抄过来了。观众没有注意到这个错误,他还是在市议会选举中获胜了。事后,他向市长坦言:“孩子们,伟大的布罗克豪斯是一本多么美妙的书啊,即使你抄错了,听起来还是对的。”[38]

时效性不强

虽然一般都认为百科全书质量很高,但有人批评其内容过时。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17世纪以来,这就更难避免了。当一部主流百科全书的最新一卷问世之时,它的第一卷往往已经出版了几年,甚至几十年。但其实过时的描述也可能是作者或编辑的疏忽,因为他们没有费心去查阅最新的专业文献。

例如,丹尼斯·德科特洛根(Dennis de Coetlogon)在他1745年出版的《通史》(Universal history)中谎称他使用的天文表是最新的。造成这个错误的一部分原因是他抄袭了1728年的《百科全书》(Cyclopaedia)。在农业与植物学条目中,德科特洛根认为,树液在植物中的循环就像血液在动物中的循环一样。这一观点在前十年就已经被斯蒂芬·黑尔斯的实验所推翻了。[37]:183

《大英百科全书》总是宣传自己更新非常及时。[39]:73 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哈维·艾因宾德列举了许多条目,这些条目在六十年或更长时间内没有修改过,或者几乎没有修改。例如,关于赫西俄德和米拉波的条目是1875-1889年写的。1958年版仍然说波兰的塔尔诺波尔市有35,831人,其中百分之四十是犹太人。[39]:7, 10 为了掩盖条目的年代,《大英百科全书》删除了已经去世的作者的姓名缩写。然而,从过时的参考文献中可以看出部分年代,例如,1963年,“布匿战争”一条目报告了所谓的最新研究,但这是指1901年和1902年的出版物。[39]:8, 281

艾因宾德解释说,大英百科全书的出版商把更多的钱花在广告上,而不是花在改进内容上,所以条目过时了。即使按照乐观估计,1960年前后,撰稿人的费用也不到一百万美元,但仅美国的广告预算就提供了四百万美元。[39]:267, 269, 304

保罗·内梅尼(Paul Nemenyi)在谈到1950年版时写道,这些科学条目平均都已经写了15到30年了。[39]:70, 71《休斯顿邮报》的戴安娜·霍比(Diana Hobby)在1960年转载艾因宾德的批评之后,收到了大英百科全书出版商的一封信,说她就是因为年纪、性别和天真才会认真对待如此恶毒的批评。[39]:72

百科全书的编辑们试图借助补充卷来保持时效性。例如,在1753年,《百科全书》(Cyclopaedia)第7版出版了两个补充卷。而布罗克豪斯为其1851年至1855年的版本推出了年鉴(1857-1864年),该年鉴按月出版。[1] 2000年前后,当印刷的百科全书变得越来越少时,即使实际工作已经结束,还是常常出版年鉴。

根据1985年的一项调查,美国的学术图书馆工作人员认为百科全书的时效性与它的结构和可及性同样重要,只有可靠性这一点是比其他几点更重要的。一般的不成文规定是每五年买一本新的百科全书。许多图书馆大约每年都会购买一部新的百科全书,这样他们就可以依次提供一套相对较新的最重要的百科全书。一个例外是大英百科全书在70年代早期有争议的安排;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这套书至少有九年没更新了。图书馆员倒是没有抱怨时效性,有证据表明他们推荐通过其他作品或报纸来获取更多最新信息。[40]:220, 221

对知识的时间条件性的认识也导致了对知识转移的视觉设计的批评。根据文学学者莫妮卡·施密茨-埃曼斯(Monika Schmitz-Emans)的说法,在20世纪的百科全书格式的文学和艺术参考中,这种批评表现为从通过图像和文本传授知识的通常目的中部分解放出来。[41]

目标群体和地位象征

尽管百科全书通常声称即使是外行人也能普遍理解,但它们有时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尤其是在涉及科学主题时。专家们倾向于在这些条目中涉及太多细节,而不是进行更一般的介绍。[39]:151, 152, 245, 249 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罗伯特·科里森(Robert Collison)报道了一位技术员在看到一些精心挑选的示例文本后,被说服买下了一部百科全书。但是最终证明,这本书对他来说太难了,所以他很快又亏本卖掉了。[5]:9

大英百科全书的广告喜欢向家长们鼓吹,有了这本百科全书,就可以提高孩子的教育水平,让他们比其他孩子有更好的机会。可是,这部百科全书不是为儿童写的,而是为成年人写的。[5]:9[39]:319–322 科里森怀疑,大多数儿童(和成人)根本用不到他们花大价钱买来的百科全书,[5]:9 这一点被大英出版公司的研究所证实。普通购买者每年看《大英百科全书》不到一次。[42]

因此,批评家们一再追问,大型百科全书是不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与其说是个人教育的工具,不如说是富裕阶层地位的象征。如果我们只考虑真正的(精装)大型百科全书(至少有十卷,出版时间不超过二十年),在20世纪80年代,最多只有5%到8%的家庭会买这些书。奢侈版、周年纪念版和艺术家版再次助长了人们对地位象征的怀疑,这些版本的价格再次明显高于普通版本,但普通版本的装订质量已经很高,而且印刷用的纸张也已经很优质。[18]:172

注释

  1. 拉丁文原文:“Tantum series juncturaque pollet, Tantum de medio sumptis accedit honoris !”
  2. 在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中,将书名Praecepta ad filium译为“示儿篇”,亦有台湾学者译为“诫子书”。
  3. 书名Artes的翻译“论技艺”参考《古代西方包罗万象的艺术世界:普林尼〈博物志〉34-36卷研究》
  4. 《论神圣与世俗学问》又译《圣俗学识指导》
  5. 出自《中国大部百科全书》第一版编辑方针。

参考文献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encyclopaedia.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 Ἐγκύκλιος παιδεία , Quintilian, Institutio Oratoria, 1.10.1, at Perseus Project
  3. Doody, Aude. Pliny's Encyclopedia: The Reception of the Natural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02-11: 11, 44. ISBN 978-0-521-49103-7 (英语). 
  4. 4.0 4.1 4.2 Murphy, Trevor. Pliny the Elder's Natural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03-11. ISBN 978-0-19-926288-5.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9262885.001.0001. 
  5.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Collison, Robert Lewis; Collison, Robert Louis. Encyclopaedias: Their History Throughout the Ages: A Bibliographical Guide with Extensive Historical Notes to the General Encyclopaedias Issued Throughout the World from 350 B.C. to the Present Day. Hafner Publishing Company. 1966 (英语). 
  6. Cardauns, Burkhart. Marcus Terentius Varro: Einführung in sein Werk. Winter. 2001. ISBN 978-3-8253-1269-5 (德语). 
  7. Carey, Sorcha. Pliny's Catalogue of Culture: Art and Empire in the Natural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18–21. ISBN 978-0-19-925913-7 (英语). 
  8. 8.0 8.1 Möller, Lenelotte. Die Enzyklopädie des Isidor von Sevilla. Wiesbaden: MatrixVerlag. 2008. ISBN 978-3-86539-177-3. 
  9. Oostrom, Frits P. van. Stemmen op schrift: geschiedenis van de Nederlandse literatuur vanaf het begin tot 1300. Bakker. 2006. ISBN 978-90-351-2964-1 (荷兰语). 
  10. Seymour, M. C.; Seymour, Michael C. Bartholomaeus Anglicus and His Encyclopedia. Variorum. 1992. ISBN 978-0-86078-326-8 (英语). 
  11. Zimmermann, Volker. Die Heilkunde in spätmittelalterlichen Handschriftenenzyklopädien. Sudhoffs Archiv. 1983, 67 (1): 39–49. ISSN 0039-4564. 
  12. Noreña, Carlos G. Juan Luis Vive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2-12-06: 247/248. ISBN 978-94-010-3220-9 (英语). 
  13. Ulrich Johannes Schneider: Bücher als Wissensmaschinen. In: ders. (Hrsg.): Seine Welt wissen. Enzyklopädien in der Frühen Neuzeit. WBG, Darmstadt 2006, S. 9–20, hier S. 11.
  14. Helena Henrica Maria van Lieshout: Van boek tot bibliotheek. De wordingsgeschiedenis van de Dictionaire Historique et Critique van Pierre Bayle (1689–1706). Diss. Nimwegen, Grave 1992. S. 228/229.
  15. Yeo, Robert; Yeo, Richard. Encyclopaedic Visions: Scientific Dictionaries and Enlightenment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03-29: 14–16. ISBN 978-0-521-65191-2 (英语). 
  16. Frank A. Kafk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ncyclopédie on the eighteenth-century encyclopaedic tradition. In: Frank A. Kafker: Notable encyclopedias of the late eighteenth century: eleven successors of the Encyclopédie. The Voltaire Foundation. Oxford 1994, S. 389–399, hier S. 389/390.
  17. Kafker, Frank A. Epilogue: the tortoise and the hare: the longevity of the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and the Encyclopédie compared. Studies on Voltaire and the eighteenth century (Voltaire foundation). 2009, (10): 299-307. 
  18. 18.0 18.1 18.2 18.3 Zum Hingst, Anja. Die Geschichte des Großen Brockhaus: Vom Conversationslexikon zur Enzyklopädie.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1995. 
  19. 19.0 19.1 Spree, Ulrike. Das Streben nach Wissen: Eine vergleichende Gattungsgeschichte der populären Enzyklopädie in Deutschland und Großbritannien im 19. Jahrhundert. Walter de Gruyter. 2010-11-05. ISBN 978-3-11-093395-6 (德语). 
  20. 20.0 20.1 20.2 20.3 Thomas Keiderling: F. A. Brockhaus 1905–2005. Brockhaus in der Wissensmedia. Leipzig/Mannheim 2005.
  21. 21.0 21.1 21.2 Thomas Keiderling: Der Lexikonverlag. In: Geschichte des deutschen Buchhandels im 19. und 20. Jahrhundert. Band 2: Die Weimarer Republik 1918–1933. Teil 1. Saur, Frankfurt am Main 2007, S. 441–462.
  22. O'Sullivan, Dan. Wikipedia: A New Community of Practice?. Farnham, Surrey: Ashgate. 2009. ISBN 9780754674337. OCLC 320696473. 
  23. Herbert George Wells: Lecture delivered at the Royal Institution of Great Britain, November 20th. 1936, S. 3–35, hier S. 14. „This World Encyclopaedia would be the mental background of every intelligent man in the world. It would be alive and growing and changing continually under revision, extension and replacement from the original thinkers in the world everywhere. Eve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 should be feeding it. Every fresh mind should be brought into contact with its standing editorial organiza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s contents would be the standard source of material for the instructional side of school and college work,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facts and the testing of statements –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24. Encyclopedie. In: Grote Winkler Prins. Elsevier. Amsterdam / Antwerpen 1990, S. 5/6.
  25. 25.0 25.1 Enzyklopädie. In: Brockhaus Enzyklopädie. Band 8. 21. Auflage, F. A. Brockhaus. Leipzig/Mannheim 2006, S. 174–180.
  26. 黄建年. 当代百科全书发展态势研究. 图书馆建设. 2001, (5). 
  27. 27.0 27.1 27.2 27.3 Shane Greenstein, Michelle Devereux: The Crisis at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Memento vom 13. März 2013 im Internet Archive) (PDF; 462 kB),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28. Wikipedia of Jimmy Wales and Larry Sanger. History Computer. 2010 [9 November 2013]. 
  29. Announcement of the Project, GNU.org, abgerufen am 20. Juni 2011.
  30. Stern: Wikipedia. Wissen für alle, Dezember 2007, abgerufen am 27. Juni 2011.
  31. Zeit Online: Je umstrittener, desto besser (PDF; 83 kB), Interview mit Peter Haber, 8. Juli 2010, abgerufen am 27. Juni 2011; Annette Lorenz: Beurteilung der Qualität zahnmedizinischer Einträge in Wikipedia – ein Vergleich mit zahnmedizinischer Fachliteratur, Diss. Freiburg 2009, abgerufen am 27. Juni 2011.
  32. Roy Rosenzweig: Can History be Open Source? Wikipedia and the Future of the Past, 2006, abgerufen am 27. Juni 2011.
  33. Bildungsklick.de: Bundeskartellamt gibt Übernahme des Brockhaus Verlages durch Bertelsmann frei, abgerufen am 20. Juni 2011.
  34. 34.0 34.1 34.2 34.3 金常政. 百科全书论.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ISBN 978-7-5326-3443-9. 
  35. Jürgen Mittelstraß: Vom Nutzen der Enzyklopädie. In: Meyers Enzyklopädisches Lexikon. Band 1. Bibliographisches Institut. Mannheim / Wien / Zürich 1971, S. IX–XIX, hier S. XVI.
  36. Zitiert nach Werner Lenz: Kleine Geschichte großer Lexika. Bertelsmann Lexikon-Verlag, Gütersloh 1974, S. 9.
  37. 37.0 37.1 Loveland, Jeff. An alternative encyclopedia?: Dennis de Coetlogon's" Universal history of arts and sciences"(1745). Oxford: Voltaire Foundation. 2010. ISBN 978-0-7294-0992-6. 
  38. Ulrike Spree: Das Streben nach Wissen. Eine vergleichende Gattungsgeschichte der populären Enzyklopädie in Deutschland und Großbritannien im 19. Jahrhundert. Niemeyer, Tübingen 2000, S. 311.
  3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Harvey Einbinder: The Myth of the Britannica. MacGibbon & Kee, London 1964. Reprint: Johnson Reprint Corporation, New York, London 1972
  40. Bailey, Edgar C. Acquisition and Use of General Encyclopedias in Small Academic Libraries. RQ. 1985, 25 (2): 218–222. ISSN 0033-7072. 
  41. Schmitz-Emans, Monika. Enzyklopädische Phantasien: Wissensvermittelnde Darstellungsformen in der Literatur – Fallstudien und Poetiken. Georg Olms Verlag. 2019-04-19: 302. ISBN 978-3-487-15640-8 (德语). 
  42. Shane Greenstein, Michelle Devereux: The Crisis at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Memento vom 13. März 2013 im Internet Archive) (PDF; 462 kB), Kellogg School of Management, S. 3. Abgerufen am 20. Juni 2011.

延伸阅读

  • 科利森 R.百科全书.常政,吕千飞,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0.
  • 金常政.百科全书编纂概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 姜椿芳.从类书到百科全书.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
  • 金常政.百科全书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