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辩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墨辩是指《墨子》书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六篇文献,是墨经逻辑的基本推理程式。

历史沿革

晋朝鲁胜作《墨辩注》称之为《辩经》。梁启超称墨辩即逻辑,1904年梁启超发表的《墨子之论理学》一文试图运用西方近代逻辑体系来勾勒墨家逻辑,但流于过简。

胡适在赴美留学之前,即因梁启超影响对墨学产生浓厚的兴趣[1],胡适是第一个对《墨子》一书进行系统分类的人,他认为“故”与“法”是《墨经》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概念,只有懂得这两大观念,方才可讲《墨辩》的名学。胡适批评章太炎把墨辩“三支化”是对墨辩的误解。胡适指出,墨辩有类似三段论的推理,但不同于因明学三支作法及三段论的形式,却具有同样的效果。

墨辩 三段论 因明学三支作法
孔子必有死,

因孔子是人。
凡人皆有死,
孔子是一个人,
故孔子必有死。
孔子必有死,
因孔子是一个人。
凡人皆有死,例如舜。

从上述的例子来看,墨辩不用“大前提”,胡适以为: “因为大前提的意思,已包含在小前提之中”[2]

胡适的墨学研究的近代性比梁启超、章太炎有很大的进步。胡适有较为深厚的西方哲学素养,能谨严地训释文字,他分析《墨经·经上》以“辩,争彼也”,认为“彼”是讹字,正确的写法应当是“佊”。章太炎《庄子解故》“彼、匪可通”之释,解释为“辩,争非也”,即争辩是非。为此章太炎还发表了“未知说诸子之法与说经有异”,认为胡适之以“争彼”为“争佊”,徒成辞费,此未知说诸子之法与说经有异。

参考文献

  1. 胡适在《梁任公〈墨经校释〉序》中说:“他在《新民丛报》里曾有许多关于墨学的文章,在当时引起许多人对于墨学的新兴趣,我自己便是那许多人中的一个人。”
  2. 《中国古代哲学史》

参阅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