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元: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移除1个参考文献)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50行: 第50行:
自1983年起,香港建立了港元发行与[[美元]]挂钩的[[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联系汇率制度]]。发钞行在发行任何数量的港币时,必须在按7.80港元兑1美圆的[[汇率]]下向金管局交出美圆,登记或录入[[香港外汇基金|外汇基金]]賬目,同时领取负債证明书后才可以开始印鈔。这样一来,外汇基金所持的美圆就为港元紙币的稳定提供了支持。
自1983年起,香港建立了港元发行与[[美元]]挂钩的[[香港联系汇率制度|联系汇率制度]]。发钞行在发行任何数量的港币时,必须在按7.80港元兑1美圆的[[汇率]]下向金管局交出美圆,登记或录入[[香港外汇基金|外汇基金]]賬目,同时领取负債证明书后才可以开始印鈔。这样一来,外汇基金所持的美圆就为港元紙币的稳定提供了支持。


为迎接1997年[[香港回归]],自1993年1月1日起,“港圆”改为现行名称“港元”,但部分新发行的港币[[紙币]]与所有[[硬币]]仍旧保留“圆”的用法{{Notetag|2018系列发行的紙币皆为“元”作单位|name=元}}。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英联合声明]]》,香港的[[自治]]权包括自行发行货币的权力。其一直以来,港币单位主要是“圆”或者“元”,其次是“毫”、“仙”以及“文”。自1867年开始,由政府发行的[[香港一文硬币|一文硬币]]停止鑄造。自1995年10月1日开始,由政府发行的1仙紙币也停止发行。
为迎接1997年[[香港回归]],自1993年1月1日起,“港圆”改为现行名称“港元”,但部分新发行的港币[[紙币]]与所有[[硬币]]仍旧保留“圆”的用法{{Notetag|2018系列发行的紙币皆为“元”作单位|name=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英联合声明]]》,香港的[[自治]]权包括自行发行货币的权力。其一直以来,港币单位主要是“圆”或者“元”,其次是“毫”、“仙”以及“文”。自1867年开始,由政府发行的[[香港一文硬币|一文硬币]]停止鑄造。自1995年10月1日开始,由政府发行的1仙紙币也停止发行。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所有鈔票的式样都有版权。所以,任何人在未有得到版权持有人的许可前,都不能任意复制鈔票的式样。在香港多年来有几家机构因为未得鈔票版权持有银行的批准而在广告上运用,结果被判支付巨額罚款。<!-- removed_ref site146 by WaitSpring-bot (template) -->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所有鈔票的式样都有版权。所以,任何人在未有得到版权持有人的许可前,都不能任意复制鈔票的式样。在香港多年来有几家机构因为未得鈔票版权持有银行的批准而在广告上运用,结果被判支付巨額罚款。<!-- removed_ref site146 by WaitSpring-bot (template) -->


在[[澳门]],港元是流通货币,基本上并不会出现拒收(除[[香港十元硬币|10元硬币]]外),但当地不少商店以1港元兌换1澳门币,儘管消费者以港元支付,商店会以[[澳门币]]找贖,不补回利率差价,亦有不少会直接以港元找贖的情況。不少澳门人都会持有港元,现时[[澳门币]]佔澳门流通货币总額的22%,而港元佔澳门流通货币总額45%;在广义流通货币方面,澳门元佔澳门流通货币总額的28%,而港元则佔54%。而澳门的[[賭博]]、[[房地产]]、进出口贸易、大額交易等多是以港元为结算货币。
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港元是流通货币,基本上并不会出现拒收(除[[香港十元硬币|10元硬币]]外),但当地不少商店以1港元兌换1澳门币,儘管消费者以港元支付,商店会以[[澳门币]]找贖,不补回利率差价,亦有不少会直接以港元找贖的情況。不少澳门人都会持有港元,现时[[澳门币]]佔澳门流通货币总額的22%,而港元佔澳门流通货币总額45%;在广义流通货币方面,澳门元佔澳门流通货币总額的28%,而港元则佔54%。而澳门的[[賭博]]、[[房地产]]、进出口贸易、大額交易等多是以港元为结算货币。


== 历史 ==
== 历史 ==
第71行: 第71行:
到了1895年2月,[[香港总督府]]宣布[[墨西哥银元]](鹰洋)、[[英镑]]银币及香港银币为香港法定货币,并禁止其他货币流通,惟民间仍习慣使用[[西班牙银元]](佛洋)、中国或[[日本]][[银元]](龙洋)等其他货币,政府也未明令打击。同一时间,香港从[[印度]]鑄币厂订鑄香港银币,以取代香港上海滙丰银行的1元紙币。同年3月,香港正式制定法例,规定在英国政府批准下银行才可发行紙币。其后,[[渣打银行]]、[[香港上海滙丰银行]]及[[有利银行]]先后于1897年、1898年及1911年获准发行在香港流通的紙币。
到了1895年2月,[[香港总督府]]宣布[[墨西哥银元]](鹰洋)、[[英镑]]银币及香港银币为香港法定货币,并禁止其他货币流通,惟民间仍习慣使用[[西班牙银元]](佛洋)、中国或[[日本]][[银元]](龙洋)等其他货币,政府也未明令打击。同一时间,香港从[[印度]]鑄币厂订鑄香港银币,以取代香港上海滙丰银行的1元紙币。同年3月,香港正式制定法例,规定在英国政府批准下银行才可发行紙币。其后,[[渣打银行]]、[[香港上海滙丰银行]]及[[有利银行]]先后于1897年、1898年及1911年获准发行在香港流通的紙币。


1912年,港英当局公布施行《禁止通用外国鈔券条例》,阻止中国发行的紙币在香港通行。同年10月,又公布《禁止通用外国紙币、货币条例》,中国的银元、银毫、铜仙亦在被禁之列,从而使[[广州]]等地流往[[香港]]的货币遭到禁止<ref name=":1" />。港府又于1913年禁止外国鈔票、银币及鎳币。这些举措一度引起[[华人]]的不便与不满。例如于1912年,[[香港电车]]响应政府的宣布而拒收中国[[铜钱]],结果引发[[华人]]罷搭电车,使电车公司蒙受损失,后来实行了3天免费载客,事件才得以平息。
1912年,港英当局公布施行《禁止通用外国鈔券条例》,阻止中国发行的紙币在香港通行。同年10月,又公布《禁止通用外国紙币、货币条例》,中国的银元、银毫、铜仙亦在被禁之列,从而使[[广州市|广州]]等地流往[[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的货币遭到禁止<ref name=":1" />。港府又于1913年禁止外国鈔票、银币及鎳币。这些举措一度引起[[华人]]的不便与不满。例如于1912年,[[香港电车]]响应政府的宣布而拒收中国[[铜钱]],结果引发[[华人]]罷搭电车,使电车公司蒙受损失,后来实行了3天免费载客,事件才得以平息。


=== 流通南粵 ===
=== 流通南粵 ===
宣统三年(1911年),港币发行額约为3158万元,其中在香港本地流通的港币只有1,020万元左右,流入广东的约为1,474万元,几乎占当年港币发行額的一半,而当年广东省官府与[[大清]]朝廷发鈔总額仅约1,200万元。 
宣统三年(1911年),港币发行額约为3158万元,其中在香港本地流通的港币只有1,020万元左右,流入广东的约为1,474万元,几乎占当年港币发行額的一半,而当年广东省官府与[[清朝|大清]]朝廷发鈔总額仅约1,200万元。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初期,广东境内银行的紙币信用由于政局动盪而极之低落,港币仍然通行用于交易,去到1920年代尾,港币重新取得在广东金融市场的壟断地位。民国20年(1931年),香港发鈔額达约15,361万元,其中约7,169万流入广东,比当年在香港流通額还多2,048万元,为广东第一通用货币。时广东进口贸易几乎完全以港币结算;出口贸易货物就有70%以港币结算,[[英镑]]和其他币结算为21.4%,[[银毫|粵币]]只占8.6%<ref>{{cite book|title=粵省对外贸易调查报告|author=蔡谦|publisher=[[商务印书馆]]|year=1939年|page=14}}</ref>。在出口货物中,仅[[爆竹]]、[[木材]]、土紙及一部分紗綢、蔬菜是按港币价折合成毫洋。在除[[广州]]以外的粤境其他口岸,如[[汕头]]、[[三水区|三水]]等多按港币行情以国币及毫券支付<ref>{{cite book|title=广东省志·粤港澳关系志}}</ref>。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初期,广东境内银行的紙币信用由于政局动盪而极之低落,港币仍然通行用于交易,去到1920年代尾,港币重新取得在广东金融市场的壟断地位。民国20年(1931年),香港发鈔額达约15,361万元,其中约7,169万流入广东,比当年在香港流通額还多2,048万元,为广东第一通用货币。时广东进口贸易几乎完全以港币结算;出口贸易货物就有70%以港币结算,[[英镑]]和其他币结算为21.4%,[[银毫|粵币]]只占8.6%<ref>{{cite book|title=粵省对外贸易调查报告|author=蔡谦|publisher=[[商务印书馆]]|year=1939年|page=14}}</ref>。在出口货物中,仅[[爆竹]]、[[木材]]、土紙及一部分紗綢、蔬菜是按港币价折合成毫洋。在除[[广州]]以外的粤境其他口岸,如[[汕头]]、[[三水区|三水]]等多按港币行情以国币及毫券支付<ref>{{cite book|title=广东省志·粤港澳关系志}}</ref>。  
第81行: 第81行:


=== 放弃银本位 ===
=== 放弃银本位 ===
1935年,因为美国等地的银价上升,引起[[中国大陆]]及[[香港]]的[[白银]]外流,11月9日[[香港政府]]通过货币条例,公布以“港元”作为香港货币单位,11月12日起新币换旧银币,并发行一元紙币、以[[鎳]]制成的一毫硬币<ref>香港工商日报, 1935-11-11 第9頁</ref>,并将港元与英镑汇率定为16.8港元兌1[[英镑]]。(中国是在香港通过以港元为货币前的5天,即11月4日宣布放弃[[银本位]],改发[[法币]]。)1937年8月1日,终止了各种银元的流通,正式以港元作为法定货币。[[二次大战]][[日本]][[香港日占时期|佔领香港]]时,强行以[[日本军用手票]]代替港元。战后港元才恢复法定地位。[[广州]]光复后到被1949年10月中共占据前,[[国民政府|国民中央政府]]发行的[[金元券]]等因金融崩潰,几同废紙,港币维系著粵境市场交易流通<ref name=":1" />。
1935年,因为美国等地的银价上升,引起[[中国大陆]]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的[[銀|白银]]外流,11月9日香港政府通过货币条例,公布以“港元”作为香港货币单位,11月12日起新币换旧银币,并发行一元紙币、以[[鎳]]制成的一毫硬币<ref>香港工商日报, 1935-11-11 第9頁</ref>,并将港元与英镑汇率定为16.8港元兌1[[英镑]]。(中国是在香港通过以港元为货币前的5天,即11月4日宣布放弃[[银本位]],改发[[法币]]。)1937年8月1日,终止了各种银元的流通,正式以港元作为法定货币。[[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次大战]][[日本]][[香港日佔時期|佔领香港]]时,强行以[[日本军用手票]]代替港元。战后港元才恢复法定地位。[[广州]]光复后到被1949年10月中共占据前,[[国民政府|国民中央政府]]发行的[[金元券]]等因金融崩潰,几同废紙,港币维系著粵境市场交易流通<ref name=":1" />。


=== 广东地区货币替换 ===
=== 广东地区货币替换 ===
中共建立政权后著力扭转港币在粵主导格局。1950年2月1日,中共华南分局召集广东省有关高层开会,討论“禁用港币、调整牌价”,是广东省准备全面禁用港币的決策会议<ref>[http://www.zgdsw.org.cn/BIG5/218994/219014/220570/222738/14738911.html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整顿金融秩序和稳定物价的工作]
中共建立政权后著力扭转港币在粵主导格局。1950年2月1日,中共华南分局召集广东省有关高层开会,討论“禁用港币、调整牌价”,是广东省准备全面禁用港币的決策会议<ref>[http://www.zgdsw.org.cn/BIG5/218994/219014/220570/222738/14738911.html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东整顿金融秩序和稳定物价的工作]


肖燕明  2011年5月25日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ref>。1950年4月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成立金融管理科,负责督导全省金管工作,并布置于全省更新货币市场。4月至5月,粵境有兴梅区、粵中区 、珠江区、西江区、潮汕区、南路区、东江区、北江区等几十个市县重申禁用港币,并大量设立收兌站。5至6月,[[人民币]]据报大体佔领[[广州]]地方买卖市场。据计1950年全年,粵境共收兌港币及其他外币折合[[美元]]3034万元,直至年尾,广东市场贸易流通基本被[[人民币]]控制<ref>广东省志·金融志</ref>。
肖燕明  2011年5月25日 中国共产党历史网</ref>。1950年4月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成立金融管理科,负责督导全省金管工作,并布置于全省更新货币市场。4月至5月,粵境有兴梅区、粵中区 、珠江区、西江区、潮汕区、南路区、东江区、北江区等几十个市县重申禁用港币,并大量设立收兌站。5至6月,[[人民币]]据报大体佔领[[广州市|广州]]地方买卖市场。据计1950年全年,粵境共收兌港币及其他外币折合[[美元]]3034万元,直至年尾,广东市场贸易流通基本被[[人民币]]控制<ref>广东省志·金融志</ref>。


=== 实施联系汇率 ===
=== 实施联系汇率 ===
{{main|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main|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港元最初与[[英镑]]挂鈎,但是战后[[英国]]的经济实力減弱,更曾一度大幅貶值,影响香港经济。香港政府于是在1972年6月英镑作自由浮动后,改为将港元以[[美元]]挂鈎。汇率由1972年7月6日开始,最初为5.65港元兌1美元。1973年2月改为5.085港元兌1美元。1974年11月起,改作自由浮动。直至1983年,由于香港前途问题引发的信心危机令港元汇价大幅下降,到了同年9月一度下跌至9.6港元兌1美元。同年10月17日起,当时的财政司[[彭励治]]宣布港元汇价与美元挂鈎,定为7.80港元兌1美元,一直维持至今<ref>{{Cite web |url=http://www.hkma.gov.hk/chi/key-functions/monetary-stability/linked-exchange-rate-system.shtml |title=联系汇率制度 |accessdate=2015-05-12 |work= |publisher=香港金融管理局 |date=2011年8月26日 |||}}</ref>。1984年7月31日,[[中国最高领导人]][[鄧小平]]会见[[英国外交大臣]][[贺维]]时谈到:“希望不要出现动摇港币地位的情況。港币发行量究竟多少?港币信誉好是因为储备金雄厚,多于发行量,不能改变这种狀态。”<ref name="鄧3">{{cite book|author=鄧小平|title=《[[鄧小平文选]]》第三卷|location=北京|publisher=[[人民出版社]]|year=1993}}</ref>{{rp|67}}后来港元汇价与美元可以作有限度的自由浮动,只要与挂鈎汇率(7.80港元兌1美元)差距不大即可,如港元在2003年时曾一度升至7.7094港元兌1美元,但很快又回复至接近正常水平<ref>[http://www.info.gov.hk/hkma/chi/press/2003/attach/20031204c4a.doc Report on the Currency Board Operations]</ref>。
港元最初与[[英镑]]挂鈎,但是战后[[英国]]的经济实力減弱,更曾一度大幅貶值,影响香港经济。香港政府于是在1972年6月英镑作自由浮动后,改为将港元以[[美元]]挂鈎。汇率由1972年7月6日开始,最初为5.65港元兌1美元。1973年2月改为5.085港元兌1美元。1974年11月起,改作自由浮动。直至1983年,由于香港前途问题引发的信心危机令港元汇价大幅下降,到了同年9月一度下跌至9.6港元兌1美元。同年10月17日起,当时的财政司[[彭励治]]宣布港元汇价与美元挂鈎,定为7.80港元兌1美元,一直维持至今<ref>{{Cite web |url=http://www.hkma.gov.hk/chi/key-functions/monetary-stability/linked-exchange-rate-system.shtml |title=联系汇率制度 |accessdate=2015-05-12 |work= |publisher=香港金融管理局 |date=2011年8月26日 }}</ref>。1984年7月31日,[[中国最高领导人]][[鄧小平]]会见[[英国外交大臣]][[贺维]]时谈到:“希望不要出现动摇港币地位的情況。港币发行量究竟多少?港币信誉好是因为储备金雄厚,多于发行量,不能改变这种狀态。”<ref name="鄧3">{{cite book|author=鄧小平|title=《[[鄧小平文选]]》第三卷|location=北京|publisher=[[人民出版社]]|year=1993}}</ref>{{rp|67}}后来港元汇价与美元可以作有限度的自由浮动,只要与挂鈎汇率(7.80港元兌1美元)差距不大即可,如港元在2003年时曾一度升至7.7094港元兌1美元,但很快又回复至接近正常水平<ref>[http://www.info.gov.hk/hkma/chi/press/2003/attach/20031204c4a.doc Report on the Currency Board Operations]</ref>。


自2005年5月18日起,[[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收緊汇率控制措施,限制于7.75-7.85港元兌1美元之间浮动,并把7.75水平名为“强方兌换保证”和7.85水平命名为“弱方兌换保证”,以稳定联系汇率制度。若触及或极接近任一介限,金管局会立即透过行政手段,保持汇率在此范围内。当触及“强方兌换保证”时,金管局便会买入美元而沽出港元;当触及“弱方兌换保证”时,金管局则买入港元而沽出美元。于2007年10月23日,港元首次触及“强方兌换保证”,此后汇率大部分时间都貼近“强方兌换保证”水平<ref>[http://orientaldaily.on.cc/archive/20071024/fin/fin_a01cnt.html 金管入市撐联汇|date=2007年10月24日]</ref><ref>[http://www.hkma.gov.hk/media/chi/publications-and-research/reference-materials/monetary/HKMA_LERS_Chinese_version.pdf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ref>;于2018年4月12日,港元首次触及“弱方兌换保证”<ref>[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80413/00202_001.html 金管13年首托港元|date=2018年4月13日]</ref>。
自2005年5月18日起,[[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收緊汇率控制措施,限制于7.75-7.85港元兌1美元之间浮动,并把7.75水平名为“强方兌换保证”和7.85水平命名为“弱方兌换保证”,以稳定联系汇率制度。若触及或极接近任一介限,金管局会立即透过行政手段,保持汇率在此范围内。当触及“强方兌换保证”时,金管局便会买入美元而沽出港元;当触及“弱方兌换保证”时,金管局则买入港元而沽出美元。于2007年10月23日,港元首次触及“强方兌换保证”,此后汇率大部分时间都貼近“强方兌换保证”水平<ref>[http://orientaldaily.on.cc/archive/20071024/fin/fin_a01cnt.html 金管入市撐联汇|date=2007年10月24日]</ref><ref>[http://www.hkma.gov.hk/media/chi/publications-and-research/reference-materials/monetary/HKMA_LERS_Chinese_version.pdf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ref>;于2018年4月12日,港元首次触及“弱方兌换保证”<ref>[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80413/00202_001.html 金管13年首托港元|date=2018年4月13日]</ref>。


=== 未来 ===
=== 未来 ===
随着[[香港]]与[[中国大陆]]的经贸日增,以及美国经济周期与香港相反,联系汇率制度为香港经济带来部分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港元利率只能跟随美元利率,而不能因应本地的经济情況调整;与此同时,香港的货物部分从大陆入口,因而带来输入性通漲,引致出现[[负利率]]。<!-- removed_ref site159 by WaitSpring-bot (template) --><ref>[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6/6/5/3/101665348.html 港币的未来] 2011年4月19日</ref>
随着[[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与[[中国大陆]]的经贸日增,以及美国经济周期与香港相反,联系汇率制度为香港经济带来部分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港元利率只能跟随美元利率,而不能因应本地的经济情況调整;与此同时,香港的货物部分从大陆入口,因而带来输入性通漲,引致出现[[负利率]]。<!-- removed_ref site159 by WaitSpring-bot (template) --><ref>[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6/6/5/3/101665348.html 港币的未来] 2011年4月19日</ref>


== 流通货币 ==
== 流通货币 ==
第152行: 第152行:
|-
|-
| '''壹毫'''($0.10)|| [[钢]]芯镀[[铜]][[合金]] || [[圆形]] || 平滑
| '''壹毫'''($0.10)|| [[钢]]芯镀[[铜]][[合金]] || [[圆形]] || 平滑
|-
|}
|}
{{-}}
{{-}}


=== 流通紙币 ===
=== 流通紙币 ===
{{main|香港紙}}
{{main|香港紙}}
[[香港政府|政府]]透过[[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管理局]]授权3家商业银行在香港发行紙币,分别是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府]]透过[[香港金融管理局|金融管理局]]授权3家商业银行在香港发行紙币,分别是
* [[香港上海滙丰银行有限公司]]
*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香港上海滙丰银行有限公司]]
* [[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 [[渣打銀行(香港)|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 [[中国银行(香港)|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另外,金管局代表政府发行10元鈔票。
另外,金管局代表政府发行10元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