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則 → 则 (7), 條 → 条, 勝 → 胜, 懶 → 懒, 經 → 经 (2), 編 → 编 (5), 葉 → 叶, 歸 → 归, 湯 → 汤 (3), 載 → 载, 驚 → 惊, 從 → 从, 補 → 补, 觀 → 观, 雖 → 虽 (2), 談 → 谈 (10), 隨 → 随, 話 → 话 (2), 僅 → 仅, 貫 → 贯, 價 → 价 (4), 倉 → 仓, 輯 → 辑, 滿 → 满 (2), 錄 → 录 (11), 圓 → 圆, 輔 → 辅, 飯 → 饭, 說 → 说 (20), 鑲 → 镶, 賢 → 贤, 紀 → 纪 (3), 尋 → 寻, 這 → 这 (7), 礎 → 础, 緣 → 缘, 陰 → 阴, 誤 → 误, 記 → 记 (9), 「 → “ (15), 」 → ” (15), 煙 → 烟 (2), 刪 → 删, 歲 → 岁 (5), 錢 → 钱 (64), 訂 → 订, 爲 → 为, 呂 → 吕, 辭 → 辞, 絳 → 绛 (13), 謀 → 谋, 裡 → 里 (2), 詩 → 诗 (14), 適 → 适 (10), 徵 → 征)
(我来啦, replaced: 閣 → 阁, 牽 → 牵, 綺 → 绮, 趕 → 赶, 獻 → 献)
第49行: 第49行:
1950年到1953年,钱锺书担任《[[毛泽东选集]]》1-3卷英译委员会委员,花费了大量精力翻译毛泽东著作,几乎没有发表文章<ref name="自动生成1">[http://history.news.163.com/08/1219/10/4TH6BIH600011KUQ_4.html 钱锺书:一条世故变色龙?]</ref>。1957年,钱钟书的《[[宋诗选注]]》出版,不久即遭到批判。他在序言中指摘宋诗的缺点称:“宋诗还有个缺陷,爱讲道理,发议论;道理往往粗浅,议论往往陈旧,也煞费笔墨去发挥申说。”<ref>{{Cite web |url=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563/c2 |title=钱锺书:《宋诗选注》序 |access-date=2012-10-2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03110039/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563/c2 |archive-date=2013-11-03 |dead-url=yes }}</ref>当时在台湾的[[胡适]]看过这本选注说:“[[黃庭坚|黃山谷]]的诗祇选四首,[[王安石|王荊公]]、[[苏东坡]]的略多一些。我不太爱读黃山谷的诗。钱钟书沒有用经济史观来解释,聽说共产党要清算他了。”“他是故意选些有关社会问题的诗,不过他的注确实写得不錯。还是可以看的。”<ref>《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1959年;[[谢泳]]《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四个著名知识分子五十年代的言论》一文(《随笔》,2005年第一期)表示,当时高教部一份关于北大的调查报告,说钱锺书是“反动教授”,解放前与美国间谍特务李克关系密切,和清华的特务沈学泉关系也密切。曾见过“蒋匪”,并为之翻译《中国之命运》。</ref>钱钟书本人则表示因为“从未出过风头,骂过什么人……享受了“沉默的自由””<ref>《钱锺书研究集刊》第二辑第303页</ref>。
1950年到1953年,钱锺书担任《[[毛泽东选集]]》1-3卷英译委员会委员,花费了大量精力翻译毛泽东著作,几乎没有发表文章<ref name="自动生成1">[http://history.news.163.com/08/1219/10/4TH6BIH600011KUQ_4.html 钱锺书:一条世故变色龙?]</ref>。1957年,钱钟书的《[[宋诗选注]]》出版,不久即遭到批判。他在序言中指摘宋诗的缺点称:“宋诗还有个缺陷,爱讲道理,发议论;道理往往粗浅,议论往往陈旧,也煞费笔墨去发挥申说。”<ref>{{Cite web |url=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563/c2 |title=钱锺书:《宋诗选注》序 |access-date=2012-10-2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03110039/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563/c2 |archive-date=2013-11-03 |dead-url=yes }}</ref>当时在台湾的[[胡适]]看过这本选注说:“[[黃庭坚|黃山谷]]的诗祇选四首,[[王安石|王荊公]]、[[苏东坡]]的略多一些。我不太爱读黃山谷的诗。钱钟书沒有用经济史观来解释,聽说共产党要清算他了。”“他是故意选些有关社会问题的诗,不过他的注确实写得不錯。还是可以看的。”<ref>《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1959年;[[谢泳]]《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四个著名知识分子五十年代的言论》一文(《随笔》,2005年第一期)表示,当时高教部一份关于北大的调查报告,说钱锺书是“反动教授”,解放前与美国间谍特务李克关系密切,和清华的特务沈学泉关系也密切。曾见过“蒋匪”,并为之翻译《中国之命运》。</ref>钱钟书本人则表示因为“从未出过风头,骂过什么人……享受了“沉默的自由””<ref>《钱锺书研究集刊》第二辑第303页</ref>。


1960年,钱锺书又参加了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定稿工作。<ref name="自动生成1" />1969年11月,下放至河南罗山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五七干校]]”,不久,随“五七干校”迁至淮河边上的河南息县东岳。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在“五七干校”,钱锺书一度担任过信件收发工作。1970年6月,女婿王德一在清查“5.16”运动中被逼自杀。1972年3月回京,开始写作《管锥编》。1979年,在其学术[[代表作]]《[[管锥编]]》中,钱锺书不仅通过传统的训诂方法澄清了许多学术史上之公案,更在大量文献梳理与互证的基础上,作了大量精辟与独到的评论。是集数十年功力的学术钜著,尤其对[[比较文学]]有所贡。该书为集合各种学科知识,对中国古典如《[[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和《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进行论述,自成一家之言,他也因此被推为现在中国的文化批评大师。《管锥编》据说起草于1972年,是[[文革]]中期,钱当时无家可归,住在文学所的一间小办公室里。据《谈艺录》、《管锥编》责任编辑[[周振甫]]记载,钱当时的[[书桌]]既是饭桌,晚上还要当床。
1960年,钱锺书又参加了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定稿工作。<ref name="自动生成1" />1969年11月,下放至河南罗山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五七干校]]”,不久,随“五七干校”迁至淮河边上的河南息县东岳。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在“五七干校”,钱锺书一度担任过信件收发工作。1970年6月,女婿王德一在清查“5.16”运动中被逼自杀。1972年3月回京,开始写作《管锥编》。1979年,在其学术[[代表作]]《[[管锥编]]》中,钱锺书不仅通过传统的训诂方法澄清了许多学术史上之公案,更在大量文献梳理与互证的基础上,作了大量精辟与独到的评论。是集数十年功力的学术钜著,尤其对[[比较文学]]有所贡。该书为集合各种学科知识,对中国古典如《[[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和《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进行论述,自成一家之言,他也因此被推为现在中国的文化批评大师。《管锥编》据说起草于1972年,是[[文革]]中期,钱当时无家可归,住在文学所的一间小办公室里。据《谈艺录》、《管锥编》责任编辑[[周振甫]]记载,钱当时的[[书桌]]既是饭桌,晚上还要当床。


=== 晚年 ===
=== 晚年 ===
第60行: 第60行:


== 评价 ==
== 评价 ==
[[夏志清]]说钱钟书“才气高,幽默,很会諷刺人。他什麽人都看不起,当时联大的教授恨他的也不少。他虽然一方面仍是谦虚,但是恃才傲物。”<ref>2000年2月16日[[韩石山]]在《且说“钱赞”》一文中,认为钱锺书赞人,语多夸饰,要还风趣地编了一条歇后语:“钱锺书称赞——不可当真”。又如[[傅璇琮]]在《缅怀钱钟书先生》一文中回憶,1984年他出版《李德裕年谱》后,送給钱钟书一本。钱钟书对傅璇琮说:“拙著四二八頁借大著增重,又四一六頁称吕誠之遺著,道及时贤,唯此两处。”</ref>,据说钱对西南联大外文系几位教授有这样的评价:“[[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 (教授)|陈福田]]太俗”<ref>爱默:《钱钟书传稿》</ref><ref>[[吴学昭]]在 《吴宓与陈寅恪》说:“父亲与寅恪伯父都认为钱锺书‘人才难得’。1939年秋,钱辞职别就,父亲读了李赋宁君所记钱锺书的Contemporary Novel Renaissance Literature等讲义甚为佩服,而更加惋惜君之改就师范学院之教职。1940年春,父亲因清华外文系主任陈福田先生不聘钱锺书,愤愤不平,斥为 ‘皆妄妇之道也’。他奔走呼吁,不得其果,更为慨然,‘终憾人之度量不广,各存学校之町畦,不重人才’。又怨公超、福田先生进言于梅校长,对钱等不满。”</ref>。钱读书爱做[[眉批]],于是清华图书馆的藏书上便到处有了“钱批”。钱钟书早年“好义山、仲则风华丽之体,为才子诗,全恃才华为之”,[[陈衍]]则批评他:“汤卿谋不可为,黃仲则尤不可为”,因而改弦易轍,奉衍若神明。宋以后集部殆无不过目<ref>[[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回忆说:“及余去清华大学任教,锺书亦在清华外文系为学生,而兼通中西文学,博及群书。宋以后集部殆无不过目。”</ref>。
[[夏志清]]说钱钟书“才气高,幽默,很会諷刺人。他什麽人都看不起,当时联大的教授恨他的也不少。他虽然一方面仍是谦虚,但是恃才傲物。”<ref>2000年2月16日[[韩石山]]在《且说“钱赞”》一文中,认为钱锺书赞人,语多夸饰,要还风趣地编了一条歇后语:“钱锺书称赞——不可当真”。又如[[傅璇琮]]在《缅怀钱钟书先生》一文中回憶,1984年他出版《李德裕年谱》后,送給钱钟书一本。钱钟书对傅璇琮说:“拙著四二八頁借大著增重,又四一六頁称吕誠之遺著,道及时贤,唯此两处。”</ref>,据说钱对西南联大外文系几位教授有这样的评价:“[[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 (教授)|陈福田]]太俗”<ref>爱默:《钱钟书传稿》</ref><ref>[[吴学昭]]在 《吴宓与陈寅恪》说:“父亲与寅恪伯父都认为钱锺书‘人才难得’。1939年秋,钱辞职别就,父亲读了李赋宁君所记钱锺书的Contemporary Novel Renaissance Literature等讲义甚为佩服,而更加惋惜君之改就师范学院之教职。1940年春,父亲因清华外文系主任陈福田先生不聘钱锺书,愤愤不平,斥为 ‘皆妄妇之道也’。他奔走呼吁,不得其果,更为慨然,‘终憾人之度量不广,各存学校之町畦,不重人才’。又怨公超、福田先生进言于梅校长,对钱等不满。”</ref>。钱读书爱做[[眉批]],于是清华图书馆的藏书上便到处有了“钱批”。钱钟书早年“好义山、仲则风华丽之体,为才子诗,全恃才华为之”,[[陈衍]]则批评他:“汤卿谋不可为,黃仲则尤不可为”,因而改弦易轍,奉衍若神明。宋以后集部殆无不过目<ref>[[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回忆说:“及余去清华大学任教,锺书亦在清华外文系为学生,而兼通中西文学,博及群书。宋以后集部殆无不过目。”</ref>。


[[夏承燾]]在1948年9月17日的《天风学词日记》中说过,“閱钱钟书《谈艺录》,博闻强记,殊堪爱佩。但疑其书乃积卡片而成,取证稠疊,无优游不迫之致。近人著书每多此病”<ref>钱的大学同学[[许振德]]在《水木清华四十年》一文中回忆道:“余在校四年期间,图书馆借书之多,恐无能与钱兄相比者,课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许后来在另一篇文章中又说钱锺书“家学渊源,[[经史子集]],无所不读;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自谓‘无书不读,百家为通’。在校时,以一周读中文经典,一周阅欧美名著,交5互行之,四年如一日。每赴图书馆借书还书,必怀抱五六巨册,且奔且驰。且阅毕一册,必作札记,美哲[[爱迪生]]所谓天才乃百分之九十九之血汗及百分之一之灵感合成之语,证之钱兄而益信其不谬。”</ref>。
[[夏承燾]]在1948年9月17日的《天风学词日记》中说过,“閱钱钟书《谈艺录》,博闻强记,殊堪爱佩。但疑其书乃积卡片而成,取证稠疊,无优游不迫之致。近人著书每多此病”<ref>钱的大学同学[[许振德]]在《水木清华四十年》一文中回忆道:“余在校四年期间,图书馆借书之多,恐无能与钱兄相比者,课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许后来在另一篇文章中又说钱锺书“家学渊源,[[经史子集]],无所不读;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自谓‘无书不读,百家为通’。在校时,以一周读中文经典,一周阅欧美名著,交5互行之,四年如一日。每赴图书馆借书还书,必怀抱五六巨册,且奔且驰。且阅毕一册,必作札记,美哲[[爱迪生]]所谓天才乃百分之九十九之血汗及百分之一之灵感合成之语,证之钱兄而益信其不谬。”</ref>。


钱钟书在文学典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皆有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钱氏虽通宋诗,而《宋诗纪事补正》成书过于仓促,不免瑕疵,有人甚至以为删削过多。亦有人指出钱的批评是“尖刻无情地科学”<ref>吕嘉健《论钱锺书文体》</ref>。
钱钟书在文学典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皆有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钱氏虽通宋诗,而《宋诗纪事补正》成书过于仓促,不免瑕疵,有人甚至以为删削过多。亦有人指出钱的批评是“尖刻无情地科学”<ref>吕嘉健《论钱锺书文体》</ref>。
第70行: 第70行:
== 逸事 ==
== 逸事 ==
[[File:Yang Jiang and Qian Zhongshu 1934.jpg|缩略图|右|200px|1934年,杨绛和钱锺书在北平。]]
[[File:Yang Jiang and Qian Zhongshu 1934.jpg|缩略图|右|200px|1934年,杨绛和钱锺书在北平。]]
1935年,钱锺书初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个门牙:“锺书摔了跤,自己又走回来,用大手絹捂著嘴。手絹上全是鲜血,抖开手絹,落下半枚断牙,满口鲜血。”杨绛急得不知怎样能把断牙续上。幸同寓都是医生,他们教杨绛陪锺书快找[[牙医]],拔去断牙,然后再镶[[假牙]]。
1935年,钱锺书初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个门牙:“锺书摔了跤,自己又走回来,用大手絹捂著嘴。手絹上全是鲜血,抖开手絹,落下半枚断牙,满口鲜血。”杨绛急得不知怎样能把断牙续上。幸同寓都是医生,他们教杨绛陪锺书快找[[牙医]],拔去断牙,然后再镶[[假牙]]。


钱钟书的妻子[[杨绛]](本名[[杨季康]])是江苏无锡人,1911年出生于北京。杨绛于1932年春天考入北京清华大学,期间邂逅钱钟书。据闻两人初次见面,钱钟书就说:“我沒有订婚。”杨绛则回答:“我也沒有男朋友。”就这样才子配上佳人,继而于1935年共结连理<ref>{{cite web | language = zh | publisher = 联合报| title = 杨绛“我们仨”完结篇 和钱钟书天上团圆 | url=http://a.udn.com/focus/2016/05/26/21610/index.html| date = 2016-05-26 | accessdate = 2019-01-30}}</ref>。
钱钟书的妻子[[杨绛]](本名[[杨季康]])是江苏无锡人,1911年出生于北京。杨绛于1932年春天考入北京清华大学,期间邂逅钱钟书。据闻两人初次见面,钱钟书就说:“我沒有订婚。”杨绛则回答:“我也沒有男朋友。”就这样才子配上佳人,继而于1935年共结连理<ref>{{cite web | language = zh | publisher = 联合报| title = 杨绛“我们仨”完结篇 和钱钟书天上团圆 | url=http://a.udn.com/focus/2016/05/26/21610/index.html| date = 2016-05-26 | accessdate = 2019-01-30}}</ref>。


胡适与钱钟书夫妇有数面之缘,但胡适晚年在台湾曾表示沒见过钱钟书。<ref>胡适晚年对胡頌平表示:“(1959年4月29) 一位香港的朋友託人带来一本钱钟书的《宋诗选注》。先生对胡頌平说:‘钱钟书是个年轻有天才的人,我沒见过他,你知道他吗?’”(胡頌平:《胡适先生晚年谈话录》)</ref>杨绛在《怀念陈衡哲》一文披露胡适与钱锺书不仅认识,还一起在[[陈衡哲]]夫妇家“吃个家常tea”。钱锺书见过胡适是由[[合众图书馆]]馆长[[顾廷龙]]介绍的,钱锺书和胡适都常在合众图书馆看书。胡适还在一小方白纸上用[[铅笔]]写过一首旧体诗送钱锺书,杨绛只记得其中两句:“几支无用笔,半打有心人。”这张小紙杨绛把它保存到文革期间才毁掉。<ref>杨绛在文中认为胡适是“贵人善忘”,也可能因宅心仁厚,不愿连。但杨绛提到胡适沒见过钱钟书的说法,说是引自唐德刚的文章,也是记憶有误,应是胡頌平的《胡适先生晚年谈话录》。</ref>这首《题唐景崧先生遗墨》是胡适写于[[九一八事变]]之后第二天,是[[陈寅恪]]请他题词,全文为“南天民主国,回首一伤神。黑虎今何在?黄龙亦已陈。几支无用笔,半打有心人。毕竟天难补,滔滔四十春。”。[[唐景崧]]是陈寅恪夫人的祖父。胡适本人可能相当满意这首诗,1931年,胡适还在致[[周作人]]信中一附诗云:“几支无用笔,半打有心人,毕竟天难补,滔滔四十春。”
胡适与钱钟书夫妇有数面之缘,但胡适晚年在台湾曾表示沒见过钱钟书。<ref>胡适晚年对胡頌平表示:“(1959年4月29) 一位香港的朋友託人带来一本钱钟书的《宋诗选注》。先生对胡頌平说:‘钱钟书是个年轻有天才的人,我沒见过他,你知道他吗?’”(胡頌平:《胡适先生晚年谈话录》)</ref>杨绛在《怀念陈衡哲》一文披露胡适与钱锺书不仅认识,还一起在[[陈衡哲]]夫妇家“吃个家常tea”。钱锺书见过胡适是由[[合众图书馆]]馆长[[顾廷龙]]介绍的,钱锺书和胡适都常在合众图书馆看书。胡适还在一小方白纸上用[[铅笔]]写过一首旧体诗送钱锺书,杨绛只记得其中两句:“几支无用笔,半打有心人。”这张小紙杨绛把它保存到文革期间才毁掉。<ref>杨绛在文中认为胡适是“贵人善忘”,也可能因宅心仁厚,不愿连。但杨绛提到胡适沒见过钱钟书的说法,说是引自唐德刚的文章,也是记憶有误,应是胡頌平的《胡适先生晚年谈话录》。</ref>这首《题唐景崧先生遗墨》是胡适写于[[九一八事变]]之后第二天,是[[陈寅恪]]请他题词,全文为“南天民主国,回首一伤神。黑虎今何在?黄龙亦已陈。几支无用笔,半打有心人。毕竟天难补,滔滔四十春。”。[[唐景崧]]是陈寅恪夫人的祖父。胡适本人可能相当满意这首诗,1931年,胡适还在致[[周作人]]信中一附诗云:“几支无用笔,半打有心人,毕竟天难补,滔滔四十春。”


钱锺书晚年饱受多种疾病折磨,计有哮喘、喉炎、肺气肿、高血压、前列腺、白内障、急性大脑皮层缺氧、腱鞘炎、输尿管肿瘤、膀胱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接受多次手术,左肾切除。乃至于1998年逝世后,遗体解剖才发现胃中尚有一大肿瘤<ref>{{cite web|title=钱之俊:晚年钱钟书的健康及其他|url=http://www.21ccom.net/articles/rwcq/article_20140528106677.html|date=2014-05-28|publisher=[[共识网]]|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809150003/http://www.21ccom.net/articles/rwcq/article_20140528106677.html|archivedate=2016-08-09|deadurl=yes}}</ref>。女儿[[钱瑗]]亦因骨癌59岁辞世。夫人[[杨绛]]则直到101岁左右才发现有心衰症状,105岁时去世<ref>{{cite web|url=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1-08/10/content_1182611.htm|title=笑眯眯的杨绛|accessdate=2011年8月10日|work=陶然|publisher=羊城晚报|language=zh-hans|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126195318/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1-08/10/content_1182611.htm|archivedate=2011年11月26日}}</ref>。
钱锺书晚年饱受多种疾病折磨,计有哮喘、喉炎、肺气肿、高血压、前列腺、白内障、急性大脑皮层缺氧、腱鞘炎、输尿管肿瘤、膀胱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接受多次手术,左肾切除。乃至于1998年逝世后,遗体解剖才发现胃中尚有一大肿瘤<ref>{{cite web|title=钱之俊:晚年钱钟书的健康及其他|url=http://www.21ccom.net/articles/rwcq/article_20140528106677.html|date=2014-05-28|publisher=[[共识网]]|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809150003/http://www.21ccom.net/articles/rwcq/article_20140528106677.html|archivedate=2016-08-09|deadurl=yes}}</ref>。女儿[[钱瑗]]亦因骨癌59岁辞世。夫人[[杨绛]]则直到101岁左右才发现有心衰症状,105岁时去世<ref>{{cite web|url=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1-08/10/content_1182611.htm|title=笑眯眯的杨绛|accessdate=2011年8月10日|work=陶然|publisher=羊城晚报|language=zh-hans|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126195318/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1-08/10/content_1182611.htm|archivedate=2011年11月26日}}</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