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界令: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clean up, replaced: 清代 → 清朝 (4))
第1行: 第1行:
{{Other uses|subject=清朝政府打压[[明郑|明郑政权]]所施行的海禁措施之一|other=明清时期所执行的海禁政策|海禁}}[[File:Kam Tin Tree House - 2007-09-30 14h01m58s SN200799.jpg|缩略图|[[锦田树屋]]是这段历史的见证:屋主因迁界令离去,土地荒芜而树包裹了原有屋舍<ref name=":0"/>|替代=|267x267像素]]
{{Other uses|subject=清朝政府打压[[明郑|明郑政权]]所施行的海禁措施之一|other=明清时期所执行的海禁政策|海禁}}[[File:Kam Tin Tree House - 2007-09-30 14h01m58s SN200799.jpg|缩略图|[[锦田树屋]]是这段历史的见证:屋主因迁界令离去,土地荒芜而树包裹了原有屋舍<ref name=":0"/>|替代=|267x267像素]]
'''遷界令''',又名'''遷海令''',是[[清朝政府]]為打压[[明朝]]遺臣[[鄭成功]]在[[台灣]]的[[明鄭王朝]],斷絕[[中國大陸]]沿海居民對其接濟的命令。该命令要求[[山東省 (清)|山东]]至[[廣東省 (清)|广东]]{{Notetag|name=清的广东省|[[广东省 (清)|清的广东省]]包括今天的[[广西]]沿海、[[海南]]。[[香港割讓|香港]]、[[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澳门]]割让前隶属于广东。}}沿海居民迁入内地,并以修筑工事、派驻兵员等手段监督之<ref name="温台2" />。政令首次颁布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NoteTag|清顺治帝驾崩于顺治十八年,是为1661年,顺治为其年号而非谥号;第二年顺治改元康熙,是为1662年。}},重申于康熙元年(1662年),再颁于康熙三年(1664年)。[[康熙]]八年(1669年)允许部分展界,而康熙十七年(1678年)再次要求迁界<ref name=":2" /><ref name="kangxi2" />。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平定台湾后则颁布命令要求百姓迁回,期间二十余年使東南沿海地區百姓多次迁移,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清朝|清帝国]]沿海人民和主要位处[[臺灣|台湾]]的[[明郑|明郑政权]]的物资人员沟通,但也造成清朝控制下的东南沿海地区田园荒芜、人民流离、生计困顿<ref name=":0" /><ref name="kangxi2">{{cite journal|title=康熙帝海疆政策反复变易析论|author=|url=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jhxk201002024|date=2010|journal=江海学刊|issue=2|doi=10.3969/j.issn.1000-856X.2010.02.024|others=|year=|volume=|page=|pmid=|author1=王日根|author2=苏惠苹}}</ref>。
'''遷界令''',又名'''遷海令''',是[[清朝政府]]為打压[[明朝]]遺臣[[鄭成功]]在[[台灣]]的[[明鄭王朝]],斷絕[[中國大陸]]沿海居民對其接濟的命令。该命令要求[[山東省 (清)|山东]]至[[廣東省 (清)|广东]]{{Notetag|name=清的广东省|[[广东省 (清)|清的广东省]]包括今天的[[广西]]沿海、[[海南]]。[[香港割讓|香港]]、[[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澳门]]割让前隶属于广东。}}沿海居民迁入内地,并以修筑工事、派驻兵员等手段监督之<ref name="温台2" />。政令首次颁布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NoteTag|清顺治帝驾崩于顺治十八年,是为1661年,顺治为其年号而非谥号;第二年顺治改元康熙,是为1662年。}},重申于康熙元年(1662年),再颁于康熙三年(1664年)。[[康熙]]八年(1669年)允许部分展界,而康熙十七年(1678年)再次要求迁界<ref name=":2" /><ref name="kangxi2" />。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平定台湾后则颁布命令要求百姓迁回,期间二十余年使東南沿海地區百姓多次迁移,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清朝|清帝国]]沿海人民和主要位处[[臺灣|台湾]]的[[明郑|明郑政权]]的物资人员沟通,但也造成清朝控制下的东南沿海地区田园荒芜、人民流离、生计困顿<ref name=":0" /><ref name="kangxi2">{{cite journal|title=康熙帝海疆政策反复变易析论|author=|url=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jhxk201002024|date=2010|journal=江海学刊|issue=2|doi=10.3969/j.issn.1000-856X.2010.02.024|others=|year=|volume=|page=|pmid=|author1=王日根|author2=苏惠苹}}</ref>。


== 迁界令的提出 ==
== 迁界令的提出 ==
第61行: 第61行:
在迁界令以前,荷兰殖民者的招徕、台湾的自然地理优势等原因已经吸引了许多中国大陆居民移民台湾。而迁界令所造成的百姓流离、禁海令所造成的生计断绝,再加之天灾等,使得大量沿海居民处于生计不得不移民台湾,或投奔明郑。沈云所著的《台湾郑氏始末》记载道:“(顺治十八年),黄安、颜望忠等率师继进,授安为右虎卫,招沿海居民不愿内徙者数十万人东渡,以实台地”。<ref>{{cite journal |author1=李祖基 |title=大陆移民渡台的原因与类型 |journal=台湾研究集刊 |date=2004年 |issue=第3期|url=https://core.ac.uk/download/pdf/41355046.pdf}}</ref>
在迁界令以前,荷兰殖民者的招徕、台湾的自然地理优势等原因已经吸引了许多中国大陆居民移民台湾。而迁界令所造成的百姓流离、禁海令所造成的生计断绝,再加之天灾等,使得大量沿海居民处于生计不得不移民台湾,或投奔明郑。沈云所著的《台湾郑氏始末》记载道:“(顺治十八年),黄安、颜望忠等率师继进,授安为右虎卫,招沿海居民不愿内徙者数十万人东渡,以实台地”。<ref>{{cite journal |author1=李祖基 |title=大陆移民渡台的原因与类型 |journal=台湾研究集刊 |date=2004年 |issue=第3期|url=https://core.ac.uk/download/pdf/41355046.pdf}}</ref>
=== 海盜与沿海百姓流離 ===
=== 海盜与沿海百姓流離 ===
清朝朝廷雖於康熙八年(1669年)當時本土{{Notetag|name=清的广东省}}上復界<ref name="kangxi2" />,但張氏認為由明鄭勢力反清力量而起的[[海盜]]問題突顯出因遷界令離鄉的居民重新回鄉居住仍然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復界後數年的康熙十五年(1676年),[[華南海盜|海盗]]攻陷在相当于現時香港九龍的[[彭蒲圍]](具體位置已不可考),除已經外出的極少数村民倖存以外,圍內林氏村民無一生還。因而,氏族能在[[海盜]]騷擾下依然能有自我保護的能力便是安穩的因素。例如,作為彭蒲圍後裔的[[竹園林氏]]較迅速恢復了其在九龍的勢力,甚至因土地不敷居住,分支了部分[[竹園]]族人至[[蒲崗]]村土地。<ref name=":3">{{Cite journal|title=宗族的聯合與分歧:竹園蒲崗林氏編修族譜原因探微|author=張瑞威|url=http://nansha.schina.ust.hk/Article_DB/zh/node/232|journal=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issue=28|doi=|others=|year=2002|volume=|page=1-8|pmid=}}</ref>[[嘉庆]]年间生活的林氏族人在族譜中记叙了[[香港清朝初期歷史|清朝初年迁界令在香港的影响]]。<ref name=":3" />
清朝朝廷雖於康熙八年(1669年)當時本土{{Notetag|name=清的广东省}}上復界<ref name="kangxi2" />,但張氏認為由明鄭勢力反清力量而起的[[海盜]]問題突顯出因遷界令離鄉的居民重新回鄉居住仍然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復界後數年的康熙十五年(1676年),[[華南海盜|海盗]]攻陷在相当于現時香港九龍的[[彭蒲圍]](具體位置已不可考),除已經外出的極少数村民倖存以外,圍內林氏村民無一生還。因而,氏族能在[[海盜]]騷擾下依然能有自我保護的能力便是安穩的因素。例如,作為彭蒲圍後裔的[[竹園林氏]]較迅速恢復了其在九龍的勢力,甚至因土地不敷居住,分支了部分[[竹園]]族人至[[蒲崗]]村土地。<ref name=":3">{{Cite journal|title=宗族的聯合與分歧:竹園蒲崗林氏編修族譜原因探微|author=張瑞威|url=http://nansha.schina.ust.hk/Article_DB/zh/node/232|journal=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issue=28|doi=|others=|year=2002|volume=|page=1-8|pmid=}}</ref>[[嘉庆]]年间生活的林氏族人在族譜中记叙了[[香港清朝初期歷史|清朝初年迁界令在香港的影响]]。<ref name=":3" />


=== 生计影響 ===
=== 生计影響 ===
遷界令嚴重打擊了[[香港經濟|当时香港其中兩項經濟]]活動——煮[[鹽業]]及[[牙香樹|種香業]]。一方面,新遷來的移民來港{{Notetag|name=清的广东省}}不熟悉煮鹽和多轉投[[香港漁業|漁]]獵、[[香港農業|農耕]]和[[香港礦業|打石]]等行業。熟练人手缺乏导致鹽業{{fact|和種香業均}}无復昔日的興盛面貌。<ref name="香港歷史之謎">{{cite book|author=爾東|editor=周海燕|title=《香港歷史之謎》|date=2007年4月|publisher=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location=香港|isbn=978-962-973-634-7|page=頁79}}</ref>。例如,九龍的[[官富場]]一方面因為復界後遷來的居民不熟练煮鹽,鹽場無法恢復昔日的規模。另一方面,本來仰賴香港鹽產的地區也改為從其他鹽場輸入食鹽。自此,香港鹽業一蹶不振。復界以來,只有零星的鹽場還在出產供本地醃製[[鹹魚]],沒有再見到大規模的出口。<ref>{{cite news |author1=葉德平 |title=【港文化港故事】鹽場盛轉衰 見證港歷史 |url=http://paper.wenweipo.com/2016/12/12/ED1612120009.htm |accessdate=2018-11-25 |work=文汇报 |date=2016-12-12}}</ref>在[[清初]]時,[[石塘咀]]一帶荒蕪的山坡由於能生產可作建築材料之用的[[花崗岩]]([[麻石]]),所以吸引了一批以[[打石]]為業的[[惠州]][[客家人]]到來開採。<ref name="note2">[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central/sc_chi/links/files/heritage_of_cnw_2011_revised.pdf 分區簡史及地方名字由來-區內地方名字的由來]</ref>
遷界令嚴重打擊了[[香港經濟|当时香港其中兩項經濟]]活動——煮[[鹽業]]及[[牙香樹|種香業]]。一方面,新遷來的移民來港{{Notetag|name=清的广东省}}不熟悉煮鹽和多轉投[[香港漁業|漁]]獵、[[香港農業|農耕]]和[[香港礦業|打石]]等行業。熟练人手缺乏导致鹽業{{fact|和種香業均}}无復昔日的興盛面貌。<ref name="香港歷史之謎">{{cite book|author=爾東|editor=周海燕|title=《香港歷史之謎》|date=2007年4月|publisher=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location=香港|isbn=978-962-973-634-7|page=頁79}}</ref>。例如,九龍的[[官富場]]一方面因為復界後遷來的居民不熟练煮鹽,鹽場無法恢復昔日的規模。另一方面,本來仰賴香港鹽產的地區也改為從其他鹽場輸入食鹽。自此,香港鹽業一蹶不振。復界以來,只有零星的鹽場還在出產供本地醃製[[鹹魚]],沒有再見到大規模的出口。<ref>{{cite news |author1=葉德平 |title=【港文化港故事】鹽場盛轉衰 見證港歷史 |url=http://paper.wenweipo.com/2016/12/12/ED1612120009.htm |accessdate=2018-11-25 |work=文汇报 |date=2016-12-12}}</ref>在[[清初]]時,[[石塘咀]]一帶荒蕪的山坡由於能生產可作建築材料之用的[[花崗岩]]([[麻石]]),所以吸引了一批以[[打石]]為業的[[惠州]][[客家人]]到來開採。<ref name="note2">[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central/sc_chi/links/files/heritage_of_cnw_2011_revised.pdf 分區簡史及地方名字由來-區內地方名字的由來]</ref>


另一方面,康熙八年的朝廷允许沿海居民復界,<ref name="kangxi2" />也标识著新的开始。同年錦田[[進士]][[鄧文蔚]]獲封地設墟;[[香港新界鄧氏|鄧氏]]遂將原來位於元朗河口西岸的[[大橋墩]]墟,遷到西邊圍與南邊圍之間的地方,今稱[[元朗舊墟]]。存於[[大樹下天后廟]]內刻於咸豐六年(1856年)的「重修天后古廟碑」中亦清楚紀錄:「清康熙八年大橋墩市場改遷元朗」。<ref>{{cite AV media|people=[[何文匯]](主持)|date=1984年9月16日|title=百載鑪峰1984年第四集〈元朗新舊墟〉|trans-title = Archaeology and Antiquities|medium=電視節目|location=香港|publisher=香港電台電視部|url=http://rthk9.rthk.hk/classicschannel/main_tv_cultureedu.htm}}</ref>{{fact|朱居元一家在[[乾隆]]年間遷居[[新安縣]][[九龍]][[沙挖埔]]([[沙埔仔]]),以採石為業。朱居元的第八子朱仁鳳其後向清廷購下現今鑽石山一帶的田地,遷居[[大磡村]],立村建祠,養豬種田,發展成小村落。}}
另一方面,康熙八年的朝廷允许沿海居民復界,<ref name="kangxi2" />也标识著新的开始。同年錦田[[進士]][[鄧文蔚]]獲封地設墟;[[香港新界鄧氏|鄧氏]]遂將原來位於元朗河口西岸的[[大橋墩]]墟,遷到西邊圍與南邊圍之間的地方,今稱[[元朗舊墟]]。存於[[大樹下天后廟]]內刻於咸豐六年(1856年)的「重修天后古廟碑」中亦清楚紀錄:「清康熙八年大橋墩市場改遷元朗」。<ref>{{cite AV media|people=[[何文匯]](主持)|date=1984年9月16日|title=百載鑪峰1984年第四集〈元朗新舊墟〉|trans-title = Archaeology and Antiquities|medium=電視節目|location=香港|publisher=香港電台電視部|url=http://rthk9.rthk.hk/classicschannel/main_tv_cultureedu.htm}}</ref>{{fact|朱居元一家在[[乾隆]]年間遷居[[新安縣]][[九龍]][[沙挖埔]]([[沙埔仔]]),以採石為業。朱居元的第八子朱仁鳳其後向清廷購下現今鑽石山一帶的田地,遷居[[大磡村]],立村建祠,養豬種田,發展成小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