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5), 書記 → 书记, 內 → 内 (6), 國 → 国 (10), 婦 → 妇, 開 → 开 (6), 學 → 学 (13), 參 → 参 (3), 會 → 会, 長 → 长 (8), 顧問 → 顾问, 與 → 与 (8), 間 → 间, 處 → 处 (3), 務 → 务 (3), 師 → 师 (4), 龍 → 龙, 幹 → 干 (2), 漢 → 汉 (7), 語 → 语 (2), 風 → 风, 恆 → 恒 (2), 愛 → 爱, 縣 → 县 (3), 權 → 权, 顧 → 顾 (4), 鄭 → 郑 (2), 勞 → 劳, 無 → 无 (13), 興 → 兴 (2), 檢 → 检 (4), 監 → 监, 將 → 将 (2), 劉 → 刘 (2), 舊 → 旧, 張 → 张, 楊 → 杨 (5), 應 → 应 (3), 筆 → 笔 (2), 賓 → 宾 (3), 廣 → 广 (14), 見 → 见 (8), 來 → 来 (4), 孫 → 孙 (2), 義 → 义 (7), 産 → 产 (2), 對 → 对 (2), 爾 → 尔 (6),…)
标签消歧义链接
→‎建文年间:​noteTA 跳过, replaced: 薦 → 荐, 淚 → 泪
第41行: 第41行:


=== 建文年间 ===
=== 建文年间 ===
八年后,明太祖驾崩,[[明惠帝]]即位。解縉进入南京[[应天府]],随即有官员弹劾,并称其违背詔旨,且母丧未葬,父年九十,不应当舍弃家人离开。于是解縉被贬为[[河州]]卫吏。当时[[礼部侍郎]][[董伦]]为明惠帝所信任,解缙于是书信予董伦,请求谋职。后经董伦举荐,明惠帝下诏命解缙入[[翰林院]],担任翰林待詔<ref>《[[明史]]》(卷147):“归八年,太祖崩,縉入临京师。有司劾縉違詔旨,且母丧未葬,父年九十,不当舍以行。謫河州卫吏。时礼部侍郎董伦方为惠帝所信任,縉因寓书于伦曰:“縉率易狂愚,无所避忌,数上封事,所言分封势重,万一不幸,必有厲长、吴濞之虞。冉阝哈术来归,欽承顾问,谓宜待之有礼,稍忤机权,其徒必貳。此类非一,頗皆亿中。又嘗为王国用草諫书,言韩国事,为詹徽所疾,欲中以危法。伏蒙圣恩,申之慰諭,重以鏹赐,令以十年著述,冠带来廷。《元史》舛误,承命改修,及踵成《宋书》,删定《礼经》,凡例皆已留中。奉亲之暇,杜门纂述,渐有次第,洊将八载。宾天之訃忽闻,痛切欲绝。母丧在殯,未遑安厝。家有九十之亲,倚门望思,皆不暇恋。冀一拜山陵,陨九土。何图詿误,蒙恩远行。揚、粵之人,不耐寒暑,复多疾病。俯仰奔趋,伍于吏卒,誠不堪忍。晝夜涕泣,恒惧不测。负平生之心,抱万古之痛。是以数鸣知感。冀还京师,得望天颜,或遂南还,父子相见,即更生之日也。”伦乃縉,召为翰林待詔。”</ref>。
八年后,明太祖驾崩,[[明惠帝]]即位。解縉进入南京[[应天府]],随即有官员弹劾,并称其违背詔旨,且母丧未葬,父年九十,不应当舍弃家人离开。于是解縉被贬为[[河州]]卫吏。当时[[礼部侍郎]][[董伦]]为明惠帝所信任,解缙于是书信予董伦,请求谋职。后经董伦举荐,明惠帝下诏命解缙入[[翰林院]],担任翰林待詔<ref>《[[明史]]》(卷147):“归八年,太祖崩,縉入临京师。有司劾縉違詔旨,且母丧未葬,父年九十,不当舍以行。謫河州卫吏。时礼部侍郎董伦方为惠帝所信任,縉因寓书于伦曰:“縉率易狂愚,无所避忌,数上封事,所言分封势重,万一不幸,必有厲长、吴濞之虞。冉阝哈术来归,欽承顾问,谓宜待之有礼,稍忤机权,其徒必貳。此类非一,頗皆亿中。又嘗为王国用草諫书,言韩国事,为詹徽所疾,欲中以危法。伏蒙圣恩,申之慰諭,重以鏹赐,令以十年著述,冠带来廷。《元史》舛误,承命改修,及踵成《宋书》,删定《礼经》,凡例皆已留中。奉亲之暇,杜门纂述,渐有次第,洊将八载。宾天之訃忽闻,痛切欲绝。母丧在殯,未遑安厝。家有九十之亲,倚门望思,皆不暇恋。冀一拜山陵,陨九土。何图詿误,蒙恩远行。揚、粵之人,不耐寒暑,复多疾病。俯仰奔趋,伍于吏卒,誠不堪忍。晝夜涕泣,恒惧不测。负平生之心,抱万古之痛。是以数鸣知感。冀还京师,得望天颜,或遂南还,父子相见,即更生之日也。”伦乃縉,召为翰林待詔。”</ref>。


=== 永乐年间 ===
=== 永乐年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