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资源标志符: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将英文日期转换为ISO格式)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整理源码)
 
第13行: 第13行:


== 与URL和URN的关系 ==
== 与URL和URN的关系 ==
[[File:URI Euler Diagram no lone URIs.svg|缩略图|180px||URL方案分类图。URL(定位符)和URN(名称)方案属于URI的子类,URI可以為URL或URN兩者之一或同時是URI和URN。技术上讲,URL和URN属于资源ID;但是,人们往往无法将某种方案归类于两者中的某一个:所有的URI都可被作为名称看待,而某些方案同时体现了两者中的不同部分。]]
[[File:URI Euler Diagram no lone URIs.svg|thumb|180px|right|URL方案分类图。URL(定位符)和URN(名称)方案属于URI的子类,URI可以為URL或URN兩者之一或同時是URI和URN。技术上讲,URL和URN属于资源ID;但是,人们往往无法将某种方案归类于两者中的某一个:所有的URI都可被作为名称看待,而某些方案同时体现了两者中的不同部分。]]


URI可被视为定位符(URL),名称(URN)或两者兼备。[[统一资源名]](URN)如同一个人的名称,而[[统一资源定位符]](URL)代表一个人的住址。换言之,URN定义某事物的身份,而URL提供查找该事物的方法。
URI可被视为定位符(URL),名称(URN)或两者兼备。[[统一资源名]](URN)如同一个人的名称,而[[统一资源定位符]](URL)代表一个人的住址。换言之,URN定义某事物的身份,而URL提供查找该事物的方法。
第28行: 第28行:
|date = 2001-09-21
|date = 2001-09-21
|accessdate = 2009-07-27
|accessdate = 2009-07-27
}}</ref>但是,在非技术文献和万维网软件中,URL这一术语仍被广泛使用。此外,术语“网址”(没有正式定义)在非技术文献中时常作为URL或URI的同义词出现,虽然往往其指代的只是“http”和“https”协议。
|
|
|
}}</ref>但是,在非技术文献和万维网软件中,URL这一术语仍被广泛使用。此外,术语“网址”(没有正式定义)在非技术文献中时常作为URL或URI的同义词出现,虽然往往其指代的只是“http”和“https”协议。


=== RFC 3305 ===
=== RFC 3305 ===
第66行: 第63行:
| url = http://infomesh.net/html/history/early/
| url = http://infomesh.net/html/history/early/
| accessdate = 2009-04-30
| accessdate = 2009-04-30
|
|
|
}}</ref>间接地引入了使用URL作为一个表示[[超链接]]目标资源的短字符串的概念。当时,人们称之为“超文本名”<ref name="w3_naming">{{cite web
}}</ref>间接地引入了使用URL作为一个表示[[超链接]]目标资源的短字符串的概念。当时,人们称之为“超文本名”<ref name="w3_naming">{{cite web
|url = http://www.w3.org/History/19921103-hypertext/hypertext/WWW/Addressing/Addressing.html
|url = http://www.w3.org/History/19921103-hypertext/hypertext/WWW/Addressing/Addressing.html
第75行: 第69行:
|accessdate = 2009-07-24
|accessdate = 2009-07-24
|quote = The format of a hypertext name consists of the name of the naming sub-scheme to be used, then a name in a format particular to that sub-scheme, then an optional anchor identifier within the document. For example, the format is for all internet-based access methods: scheme : // host.domain:port / path / path # anchor
|quote = The format of a hypertext name consists of the name of the naming sub-scheme to be used, then a name in a format particular to that sub-scheme, then an optional anchor identifier within the document. For example, the format is for all internet-based access methods: scheme : // host.domain:port / path / path # anchor
|
|
|
}}</ref>或“文档名”。
}}</ref>或“文档名”。


第87行: 第78行:
1994年12月,RFC 1738 正式定义了绝对和相对URL,改进了URL文法,定义了如何解析URL为绝对形式,并更加完善地列举了其时正处于使用中的URL协议。而URN定义和文法直到1997年5月RFC 2141公布后才正式统一。
1994年12月,RFC 1738 正式定义了绝对和相对URL,改进了URL文法,定义了如何解析URL为绝对形式,并更加完善地列举了其时正处于使用中的URL协议。而URN定义和文法直到1997年5月RFC 2141公布后才正式统一。


1998年8月,随着RFC 2396的发表,URI文法形成了独立的标准<ref>{{Cite web |url=http://www.faqs.org/rfcs/rfc2396.html |title=FAQS.org |accessdate=2010-08-14 |||}}</ref>,同时RFC 1630和1738中关于URI和URL的许多部分也得到了修订和增补。{{谁|date=2010-01}}。新RFC修改了“URI”中“U”的含义:它开始代表统一(Uniform)而不再是通用(Universal)。<nowiki>RFC 1738</nowiki>中总结了既存URL协议的部分被移至另外一篇独立文档中。<ref>This separate document is not explicitly linked{{谁|date=2009-04}}, RFC 2717 and RFC 4395 point to the IANA registry as the official URI scheme registry.</ref>[[IANA]] 保留着这些协议的注册信息<ref>{{Cite web |url=http://www.iana.org/assignments/uri-schemes.html |title=IANA registry of URI schemes |accessdate=2010-08-14 |||}}</ref>,而RFC 2717首次描述了注册它们的流程。
1998年8月,随着RFC 2396的发表,URI文法形成了独立的标准<ref>{{Cite web |url=http://www.faqs.org/rfcs/rfc2396.html |title=FAQS.org |accessdate=2010-08-14 }}</ref>,同时RFC 1630和1738中关于URI和URL的许多部分也得到了修订和增补。{{谁|date=2010-01}}。新RFC修改了“URI”中“U”的含义:它开始代表统一(Uniform)而不再是通用(Universal)。<nowiki>RFC 1738</nowiki>中总结了既存URL协议的部分被移至另外一篇独立文档中。<ref>This separate document is not explicitly linked{{谁|date=2009-04}}, RFC 2717 and RFC 4395 point to the IANA registry as the official URI scheme registry.</ref>[[IANA]] 保留着这些协议的注册信息<ref>{{Cite web |url=http://www.iana.org/assignments/uri-schemes.html |title=IANA registry of URI schemes |accessdate=2010-08-14 }}</ref>,而RFC 2717首次描述了注册它们的流程。


在1999年12月,RFC 2732对<nowiki>RFC 2396</nowiki>进行了小幅更新,开始允许URI包括[[IPv6]]地址。一段时间以后,在两个标准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促使了一系列的修订草案的发展,这些草案被统称为rfc2396bis。这一由<nowiki>RFC 2396</nowiki>的共同作者{{tsl|en|Roy Fielding|}}引导协调的集体努力,由2005年1月RFC 3986的发布推至了顶峰。该RFC文档成为了现今(2009年)于互联网上被推荐使用的URI文法版本,并使得<nowiki>RFC 2396</nowiki>成为了历史。然而,它却并未替代现有的URL协议细节;<nowiki>RFC 1738</nowiki>继续管辖着大多数协议,除了某些已被它取而代之的场合——例如被RFC 2616改良的”HTTP”协议等。与此同时,IETF发布了<nowiki>RFC 3986</nowiki>,亦即完整的STD 66标准,标志着URI通用文法正式成官方因特网协议。
在1999年12月,RFC 2732对<nowiki>RFC 2396</nowiki>进行了小幅更新,开始允许URI包括[[IPv6]]地址。一段时间以后,在两个标准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促使了一系列的修订草案的发展,这些草案被统称为rfc2396bis。这一由<nowiki>RFC 2396</nowiki>的共同作者{{tsl|en|Roy Fielding|}}引导协调的集体努力,由2005年1月RFC 3986的发布推至了顶峰。该RFC文档成为了现今(2009年)于互联网上被推荐使用的URI文法版本,并使得<nowiki>RFC 2396</nowiki>成为了历史。然而,它却并未替代现有的URL协议细节;<nowiki>RFC 1738</nowiki>继续管辖着大多数协议,除了某些已被它取而代之的场合——例如被RFC 2616改良的”HTTP”协议等。与此同时,IETF发布了<nowiki>RFC 3986</nowiki>,亦即完整的STD 66标准,标志着URI通用文法正式成官方因特网协议。
第108行: 第99行:
}}, and did not help much to reduce the confusion.</ref>
}}, and did not help much to reduce the confusion.</ref>


为了扩充这个(相当简短的)电子邮件,W3C在2008年3月发布了互联网组注释《用于语义网的酷URI》<ref>{{Cite web |url=http://www.w3.org/TR/cooluris/ |title=W3.org |accessdate=2010-08-16 |||}}</ref>。这一文档详细阐释了[[内容协商]]和[[HTTP 303|303重定向码]]的使用。
为了扩充这个(相当简短的)电子邮件,W3C在2008年3月发布了互联网组注释《用于语义网的酷URI》<ref>{{Cite web |url=http://www.w3.org/TR/cooluris/ |title=W3.org |accessdate=2010-08-16 }}</ref>。这一文档详细阐释了[[内容协商]]和[[HTTP 303|303重定向码]]的使用。


== URI引用 ==
== URI引用 ==
第165行: 第156行:
|accessdate = 2009-09-14
|accessdate = 2009-09-14
|quote = [Definition:] The attribute's value, a URI reference, is the namespace name identifying the namespace.
|quote = [Definition:] The attribute's value, a URI reference, is the namespace name identifying the namespace.
|
}}
|
|
}}
</ref>但是,集体共识似乎指出一个命名空间名称只是一个凑巧看起来像URI的字符串,仅此而已。
</ref>但是,集体共识似乎指出一个命名空间名称只是一个凑巧看起来像URI的字符串,仅此而已。


第190行: 第178行:
{{W3C规范和标准}}
{{W3C规范和标准}}
{{網頁技術與標準}}
{{網頁技術與標準}}

[[Category:應用層協議]]
[[Category:應用層協議]]
[[Category:網際協議]]
[[Category:網際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