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缙: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3), 國 → 国, 屆 → 届, 務 → 务, 漢 → 汉, 劉 → 刘, 陽 → 阳, 養 → 养 (5), 協 → 协, 肅 → 肃 (3), 來 → 来, 親 → 亲 (4), 樂 → 乐, 號 → 号 (6), 圖 → 图 (3), 稱 → 称 (2), 亞 → 亚, 數 → 数, 屬 → 属, 節 → 节, 點 → 点 (3), 維 → 维 (6), 烏 → 乌 (2), 後 → 后 (2), 書 → 书 (2), 歷 → 历 (2), 釋 → 释, 資 → 资, 異 → 异 (4), 階 → 阶, 遠 → 远, 冊 → 册, 繼 → 继 (11), 職 → 职 (3), 寫 → 写, 聞 → 闻, 視 → 视, 時 → 时, 請 → 请, 則 → 则, 經 → 经, 從 → 从, 亂 → 乱 (2), 貫 → 贯, 猶 → 犹 (2), 須 → 须, 說 → 说, 廟 → 庙 (2), 脅 → 胁, 「 → “, 」 → ”, 鑑 → 鉴, 詩 → 诗)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未显示3个用户的5个中间版本)

第5行: 第5行:
|国家 =[[唐朝]]
|国家 =[[唐朝]]
|时代 =[[唐朝]]
|时代 =[[唐朝]]
|主君 =[[唐玄宗]]→[[唐肃宗]]→[[唐宗]]→[[唐德宗]]
|主君 =[[唐玄宗]]→[[唐肃宗]]→[[唐宗]]→[[唐德宗]]
|届数 =
|届数 =
|最高职务=[[河东节度使]]、[[宰相]]
|最高职务=[[河东节度使]]、[[宰相]]
第107行: 第107行:
}}
}}


'''王缙'''({{bd|700年||781年12月31日|catIdx=W}}<ref name=BT12>《旧唐书》卷一十二;《[[册府元龟]]》作卒年八十三。</ref>),字'''夏卿''',[[唐朝]]官员,[[唐宗]]年间为[[宰相]],封爵'''齐国公'''。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鼓励皇帝也笃信[[佛教]],但他和更有权势的宰相[[元载]]的腐败使龙颜大怒。[[大历]]十二年(777年),元载伏诛,王缙被贬,再未重返[[长安]]。
'''王缙'''({{bd|700年||781年12月31日|catIdx=W}}<ref name=BT12>《旧唐书》卷一十二;《[[册府元龟]]》作卒年八十三。</ref>),字'''夏卿''',[[唐朝]]官员,[[唐宗]]年间为[[宰相]],封爵'''齐国公'''。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鼓励皇帝也笃信[[佛教]],但他和更有权势的宰相[[元载]]的腐败使龙颜大怒。[[大历]]十二年(777年),元载伏诛,王缙被贬,再未重返[[长安]]。


== 家世 ==
== 家世 ==
王缙生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他的家族本来自[[太原]],但当时他却客居[[河中]]。<ref name=NBT145>《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五</ref>他的四世祖[[王儒贤]]、曾祖[[王知节]]、父亲[[王处廉]]都官至[[司马]],祖父[[王胄]]则任协律郎。他至少有四个兄弟:兄长[[王维]],弟弟[[王繟]]、[[王紘]]、[[王紞]]。<ref>《[[新唐书]]》卷七十二:{{cite web |url=http://www.sidneyluo.net/a/a17/072.htm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8-10-03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120085821/http://www.sidneyluo.net/a/a17/072.htm |archivedate=2008-11-20 }}{{cite web |url=http://www.sidneyluo.net/a/a17/table/form56.htm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0-06-20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620180648/http://sidneyluo.net/a/a17/table/form56.htm |archivedate=2010-06-20 }}</ref>还有一妹嫁[[汝州]]司马萧安亲,生河南府洛阳县丞萧征。
王缙生于[[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他的家族本来自[[太原]],但当时他却客居[[河中]]。<ref name=NBT145>《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五</ref>他的四世祖[[王儒贤]]、曾祖[[王知节]]、父亲[[王处廉]]都官至[[司马]],祖父[[王胄]]则任协律郎。他至少有四个兄弟:兄长[[王维]],弟弟[[王繟]]、[[王紘]]、[[王紞]]。<ref>《[[新唐书]]》卷七十二:{{cite web |url=http://www.sidneyluo.net/a/a17/072.htm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8-10-03 |||}}{{cite web |url=http://www.sidneyluo.net/a/a17/table/form56.htm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0-06-20 }}</ref>还有一妹嫁[[汝州]]司马萧安亲,生河南府洛阳县丞萧征。


王缙年轻时好学,和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的兄长王维都以文才闻名。<ref name=BT163>《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三</ref><ref name=BT190-3>《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ref><ref name=NBT202>《新唐书》卷二百零二</ref>他连中草泽、文辞清丽举两门特设[[科举]]考试。<ref name=NBT145/><ref name=BT118>《旧唐书》卷一百一十八</ref>
王缙年轻时好学,和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的兄长王维都以文才闻名。<ref name=BT163>《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三</ref><ref name=BT190-3>《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ref><ref name=NBT202>《新唐书》卷二百零二</ref>他连中草泽、文辞清丽举两门特设[[科举]]考试。<ref name=NBT145/><ref name=BT118>《旧唐书》卷一百一十八</ref>
第121行: 第121行:
王缙善草隶书,《述书赋》收录之,<ref>窦泉《述书赋上(有序)》</ref>被认为胜过[[薛稷]];与王维名望首冠一时,时人议论诗则称王维,[[崔颢]]论笔则称王缙,[[李邕]]、[[祖咏]]、[[张说]]都比不上他们。<ref>窦泉《述书赋下》</ref>
王缙善草隶书,《述书赋》收录之,<ref>窦泉《述书赋上(有序)》</ref>被认为胜过[[薛稷]];与王维名望首冠一时,时人议论诗则称王维,[[崔颢]]论笔则称王缙,[[李邕]]、[[祖咏]]、[[张说]]都比不上他们。<ref>窦泉《述书赋下》</ref>


[[乾元 (唐朝)|乾元]]年间,王缙被外放为[[蜀州 (唐朝)|蜀州]]刺史。[[杜甫]]有《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时任尚书右丞的王维作《责躬荐弟表》称自己忠、政、义、才、德均不如王缙,请求尽削自己官职放归田里,换取赐王缙散职令其在朝廷。王缙历任[[国子祭酒]]、[[凤翔]]尹(乾元二年(759年)—三年(760年))、秦陇州防御使、[[工部侍郎]]、左散骑常侍。乾元二年七月他正在凤翔任内时,王维病重,索要笔作别王缙书,又写了给亲故的作别书数幅,丢下笔就去世了。[[太上皇]][[唐玄宗]]于[[宝应 (年号)|宝应]]元年(762年)驾崩,王缙奉命起草《玄宗哀册文》,时人认为写得很好。后又改任[[兵部侍郎]]。同年,[[唐肃宗]]也驾崩。二年(763年)正月,爱好文学的唐宗对王缙说:“卿的兄长在天宝年间诗名冠代,朕曾在诸王座听闻王维乐章,如今传下来多少?卿可进献。”王缙答:“臣兄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十不存一。最近从中外亲故之间互相编缀,得到四百余篇。”代宗遣中人王承华前去取,次日,时为[[银青光禄大夫]]、尚书兵部侍郎兼[[御史大夫]]的王缙奉命献上收集的数十百篇王维集、表。<ref name=BT190-3/><ref name=NBT202/><ref>[[:s: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ref><ref>[[:s:进王维集表]]</ref>[[广德 (唐朝)|广德]]元年(763年),大燕末代皇帝[[史朝义]]死,安史之乱彻底平息,[[唐宗]]派王缙以本官宣慰大燕先前占领的河北地区,表现得称旨。又任右散骑常侍。二年(764年)正月,宰相[[刘晏]]和[[李岘 (梁国公)|李岘]]被罢免,由王缙和[[杜鸿渐]]取代;王缙被任为[[黄门侍郎]]、太微宫使、弘文崇贤馆大学士,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ref name=NBT145/><ref name=BT118/><ref name=BT11>《旧唐书》卷一十一</ref><ref name=NBT6>《新唐书》卷六</ref><ref name=ZZTJ223>《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三</ref>
[[乾元 (唐朝)|乾元]]年间,王缙被外放为[[蜀州 (唐朝)|蜀州]]刺史。[[杜甫]]有《和[[裴迪]]登新津寺寄王侍郎》。时任尚书右丞的王维作《责躬荐弟表》称自己忠、政、义、才、德均不如王缙,请求尽削自己官职放归田里,换取赐王缙散职令其在朝廷。王缙历任[[国子祭酒]]、[[凤翔]]尹(乾元二年(759年)—三年(760年))、秦陇州防御使、[[工部侍郎]]、左散骑常侍。乾元二年七月他正在凤翔任内时,王维病重,索要笔作别王缙书,又写了给亲故的作别书数幅,丢下笔就去世了。[[太上皇]][[唐玄宗]]于[[宝应 (年号)|宝应]]元年(762年)驾崩,王缙奉命起草《玄宗哀册文》,时人认为写得很好。后又改任[[兵部侍郎]]。同年,[[唐肃宗]]也驾崩。二年(763年)正月,爱好文学的唐宗对王缙说:“卿的兄长在天宝年间诗名冠代,朕曾在诸王座听闻王维乐章,如今传下来多少?卿可进献。”王缙答:“臣兄开元中诗百千余篇,天宝事后,十不存一。最近从中外亲故之间互相编缀,得到四百余篇。”代宗遣中人王承华前去取,次日,时为[[银青光禄大夫]]、尚书兵部侍郎兼[[御史大夫]]的王缙奉命献上收集的数十百篇王维集、表。<ref name=BT190-3/><ref name=NBT202/><ref>[[:s: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ref><ref>[[:s:进王维集表]]</ref>[[广德 (唐朝)|广德]]元年(763年),大燕末代皇帝[[史朝义]]死,安史之乱彻底平息,[[唐宗]]派王缙以本官宣慰大燕先前占领的河北地区,表现得称旨。又任右散骑常侍。二年(764年)正月,宰相[[刘晏]]和[[李岘 (梁国公)|李岘]]被罢免,由王缙和[[杜鸿渐]]取代;王缙被任为[[黄门侍郎]]、太微宫使、弘文崇贤馆大学士,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ref name=NBT145/><ref name=BT118/><ref name=BT11>《旧唐书》卷一十一</ref><ref name=NBT6>《新唐书》卷六</ref><ref name=ZZTJ223>《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三</ref>


== 拜相 ==
== 拜相 ==
第132行: 第132行:
当年,在协助代宗诛杀鱼朝恩后,元载成为朝廷上的首席宰相。王缙顺从元载,尽管王缙以自大闻名,元载也为之不快,但两人关系良好。黎干意图批评元载为政。一次,他向王缙报告,王缙却侮辱他:“京兆尹是南方的君子(一作孤生),怎么知道朝廷的礼仪和事!”黎干是[[戎州]]人。<ref name=NBT145/><ref name=BT118/>
当年,在协助代宗诛杀鱼朝恩后,元载成为朝廷上的首席宰相。王缙顺从元载,尽管王缙以自大闻名,元载也为之不快,但两人关系良好。黎干意图批评元载为政。一次,他向王缙报告,王缙却侮辱他:“京兆尹是南方的君子(一作孤生),怎么知道朝廷的礼仪和事!”黎干是[[戎州]]人。<ref name=NBT145/><ref name=BT118/>


七年(772年)七月,遣当时为[[金紫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弘文馆大学士知馆事、充太清宫使、上柱国、齐国公的王缙为使者,持节礼册封皇女为[[普宁公主 (唐宗)|普宁公主]]。<ref>[[:s:册普宁公主文]]</ref>
七年(772年)七月,遣当时为[[金紫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弘文馆大学士知馆事、充太清宫使、上柱国、齐国公的王缙为使者,持节礼册封皇女为[[普宁公主 (唐宗)|普宁公主]]。<ref>[[:s:册普宁公主文]]</ref>


八年(773年)五月,元载、王缙的党羽礼部侍郎徐浩被贬[[明州 (开元)|明州]]别驾,薛邕被贬[[歙州]]刺史。<ref name=ZZTJ224/>当月,皇次子郑王[[李邈 (唐朝)|李邈]]去世,王缙奉命以摄[[太尉]]、[[黄门侍郎]]、平章事身份持节于柩前追册他为昭靖太子。<ref>[[杨绾]]《唐故赠昭靖太子志铭并序》</ref>十一月,宴宰相、郭子仪、[[李抱玉]]、王缙、元载及仆射[[裴遵庆]]、[[侯希逸]]、御史大夫[[李栖筠]]、吏部尚书[[刘晏]]、渭北节度使[[臧希让]]、神策军兵马使[[王驾鹤]]、[[京兆尹]][[杜济]]于延英殿,赐物有差;闰十一月,又宴宰相及节度使、转运使、御史大夫、京兆尹、判度支、户部侍郎于内殿,赐锦采金银器物各有差。<ref name=CFYG/>
八年(773年)五月,元载、王缙的党羽礼部侍郎徐浩被贬[[明州 (开元)|明州]]别驾,薛邕被贬[[歙州]]刺史。<ref name=ZZTJ224/>当月,皇次子郑王[[李邈 (唐朝)|李邈]]去世,王缙奉命以摄[[太尉]]、[[黄门侍郎]]、平章事身份持节于柩前追册他为昭靖太子。<ref>[[杨绾]]《唐故赠昭靖太子志铭并序》</ref>十一月,宴宰相、郭子仪、[[李抱玉]]、王缙、元载及仆射[[裴遵庆]]、[[侯希逸]]、御史大夫[[李栖筠]]、吏部尚书[[刘晏]]、渭北节度使[[臧希让]]、神策军兵马使[[王驾鹤]]、[[京兆尹]][[杜济]]于延英殿,赐物有差;闰十一月,又宴宰相及节度使、转运使、御史大夫、京兆尹、判度支、户部侍郎于内殿,赐锦采金银器物各有差。<ref name=CFYG/>
第178行: 第178行:


== 注释及参考文献 ==
== 注释及参考文献 ==
{{Reflist|30em}}
{{reflist}}

{{DEFAULTSORT:Wang王}}
{{DEFAULTSORT:Wang王}}
[[Category:太原王氏|J]]
[[Category:太原王氏|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