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贯: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朝鲜之役:​clean up, replaced: 明代 → 明朝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整理源码)
 

(未显示2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第3行: 第3行:
|姓名 = 沈一贯
|姓名 = 沈一贯
|原名 =
|原名 =
|片名= Sheng Yiguan.jpg
|片名= Sheng Yiguan.jpg
|片大小 = 250px
|片大小 = 250px
|明 = 沈一贯像
|明 = 沈一贯像
|最高職務 = 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殿大
|最高职务 = 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殿大
|屆數 =
|届数 =
|家 = 大明
|家 = 大明
|前任 =
|前任 =
|任 =
|任 =
|爵位 =
|爵位 =
|籍 = [[浙江]][[鄞县]]
|籍 = [[浙江]][[鄞县]]
|族裔 =
|族裔 =
|旗籍 =
|旗籍 =
|字 = 字肩吾、又字不疑、子唯<br>号龙江,又号蛟门
|字 = 字肩吾、又字不疑、子唯<br>号龙江,又号蛟门
|諡 = 文恭
|諡 = 文恭
|出生日期 = 1531年
|出生日期 = 1531年
|出生地 = 浙江鄞县
|出生地 = 浙江鄞县
|逝世日期 = {{Death year and age|1617|1531}}
|逝世日期 = {{Death year and age|1617|1531}}
|逝世地 = 浙江鄞县家中
|逝世地 = 浙江鄞县家中
|墓葬 =
|墓葬 =
|配偶 =
|配偶 =
|親屬 = [[沈焕]](先祖)、[[沈明臣]](从父)<br> [[沈九畴]](族弟)<br>[[沈泰鸿]](子)、[[沈泰泳]](子)、[[沈泰藩]](子)<br>[[沈光文]](从曾孙)
|亲属 = [[沈焕]](先祖)、[[沈明臣]](从父)<br> [[沈九畴]](族弟)<br>[[沈泰鸿]](子)、[[沈泰泳]](子)、[[沈泰藩]](子)<br>[[沈光文]](从曾孙)
|出身 =
|出身 =
* 隆二年(1568年)戊辰科殿金榜三甲进士
* 隆二年(1568年)戊辰科殿金榜三甲进士
|經歷 =
|经历 =
* 庶吉士
* 庶吉士
* 检讨
* 检讨
第39行: 第39行:
* 参修《[[世宗实录]]》
* 参修《[[世宗实录]]》
* 参修《[[穆宗实录]]》
* 参修《[[穆宗实录]]》
* 《科翰林館課經濟宏猷》十六卷,首一卷
* 《科翰林馆课经济宏猷》十六卷,首一卷
* 《增定館課經世宏》十五卷
* 《增定馆课经世宏》十五卷
* 《敬事草》十九卷
* 《敬事草》十九卷
* 《喙鳴詩集》十八卷
* 《喙鸣诗集》十八卷
* 《老子通》
* 《老子通》
* 《庄子通》十卷
* 《庄子通》十卷
第49行: 第49行:
* 《叙嘉靖间倭入东南事》
* 《叙嘉靖间倭入东南事》
* 《诗经注》
* 《诗经注》
* 《狀元考策》
* 《狀元考策》
}}
}}


'''沈一贯'''({{bd|1531年||1617年|catIdx=S沈}}){{efn|据考证,明隆庆二年(1568年),沈一贯登第时已37岁,知其生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无疑。据《明史·沈一贯传》,沈一贯复入阁后,于农历万历三十上四年(1606年)七月(公历8月),始遭参劾,上书辞职,隔年(1607年)回乡,这也与《明史·沈一贯传》中记载“辅政十有三年,当国者四年”(入阁共十三年,主政四年)相符;而沈是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始入阁参赞机务,离他1607年回乡恰好十三年。据《明史·沈一贯传》,沈居家十年后逝世,当为1617年。故沈一贯生卒年应当为明嘉靖十年(1531年)生,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卒,享年八十七虚岁,而满八十五周岁。}},[[表字|字]]'''肩吾'''、又字'''不疑'''、'''子唯''',[[号]]'''龙江''',又号'''蛟门''',[[浙江]][[鄞县]](今属[[浙江]][[宁波市]][[海曙区]])栎社沈家人。[[明朝]][[万历]]年间[[明朝内阁|内阁]][[明朝首辅列表|首辅]],也是学者、诗人、史学家、外交家。[[隆庆 (明朝)|隆庆]]二年登[[进士]]第,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充纂修官,[[南京]][[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身后赠[[太傅]],[[谥]]'''文恭'''。沈一是明朝首位对[[天主教]]持开明提携态度的首辅,开创了晚明中西文化交流的蜜月期<ref name="tianzhu">{{cite web |url=http://site.douban.com/178384/widget/forum/10128950/discussion/48369652/ |title=李天纲:论明末以来中国基督教的文化传统 |publisher="蜜月时期"的"文化基督徒" |date=2012-08-25 |accessdate=2015-09-01 |archive-date=2015-11-1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1117023633/http://site.douban.com/178384/widget/forum/10128950/discussion/48369652/ |dead-url=no }}</ref>。
'''沈一贯'''({{bd|1531年||1617年|catIdx=S沈}}){{efn|据考证,明隆庆二年(1568年),沈一贯登第时已37岁,知其生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无疑。据《明史·沈一贯传》,沈一贯复入阁后,于农历万历三十上四年(1606年)七月(公历8月),始遭参劾,上书辞职,隔年(1607年)回乡,这也与《明史·沈一贯传》中记载“辅政十有三年,当国者四年”(入阁共十三年,主政四年)相符;而沈是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始入阁参赞机务,离他1607年回乡恰好十三年。据《明史·沈一贯传》,沈居家十年后逝世,当为1617年。故沈一贯生卒年应当为明嘉靖十年(1531年)生,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卒,享年八十七虚岁,而满八十五周岁。}},[[表字|字]]'''肩吾'''、又字'''不疑'''、'''子唯''',[[号]]'''龙江''',又号'''蛟门''',[[浙江]][[鄞县]](今属[[浙江]][[宁波市]][[海曙区]])栎社沈家人。[[明朝]][[万历]]年间[[明朝内阁|内阁]][[明朝首辅列表|首辅]],也是学者、诗人、史学家、外交家。[[隆庆 (明朝)|隆庆]]二年登[[进士]]第,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充纂修官,[[南京]][[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身后赠[[太傅]],[[谥]]'''文恭'''。沈一是明朝首位对[[天主教]]持开明提携态度的首辅,开创了晚明中西文化交流的蜜月期<ref name="tianzhu">{{cite web |url=http://site.douban.com/178384/widget/forum/10128950/discussion/48369652/ |title=李天纲:论明末以来中国基督教的文化传统 |publisher="蜜月时期"的"文化基督徒" |date=2012-08-25 |accessdate=2015-09-01 }}</ref>。


== 生平 ==
== 生平 ==
[[隆庆 (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成三甲[[进士]],[[庶吉士]],不久授职检讨。
[[隆庆 (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成三甲[[进士]],[[庶吉士]],不久授职检讨。


[[万历]]二年(1574年),出任[[会试]]同考官,之后历任[[翰林院编修]]、日讲官兼[[经筵]]讲官、[[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右春坊]]右谕德、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加[[太子宾客]]。万历二年,沈一贯主持会试时,[[张居正]]长子[[张敬修 (明)|张敬修]]同届应考,同僚为张居正托付沈一贯关照张敬修,沈即拒绝。发榜后,张敬修名落孙山,因此沈得罪张居正。但之后的万历五年榜,张居正长子张敬修、次子[[张嗣修]]仍同登进士第。
[[万历]]二年(1574年),出任[[会试]]同考官,之后历任[[翰林院编修]]、日讲官兼[[经筵]]讲官、[[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右春坊]]右谕德、吏部左侍郎兼[[侍读学士]],加[[太子宾客]]。万历二年,沈一贯主持会试时,[[张居正]]长子[[张敬修 (明)|张敬修]]同届应考,同僚为张居正托付沈一贯关照张敬修,沈即拒绝。发榜后,张敬修名落孙山,因此沈得罪张居正。但之后的万历五年榜,张居正长子张敬修、次子[[张嗣修]]仍同登进士第。
第65行: 第65行: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入[[内阁]],参与机务。万历二十九年十一月,成为当朝首辅。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入[[内阁]],参与机务。万历二十九年十一月,成为当朝首辅。


[[张居正]]主政时,因不照顾张长子科考,触怒张,长期被闲置不用。张居正去位,经廷臣举荐,沈升东阁大学士,始入阁参预明廷机务。史载“自一內閣,朝政已大非。年之稅使四出民害...上下否隔甚,一貫雖小有救正,大率依,物望減。”“政十有三年,當國者四年。枝拄清,好同惡異後諸臣同。至楚宗、妖、京察三事,犯不韙,者醜之,不能解免也。”。
[[张居正]]主政时,因不照顾张长子科考,触怒张,长期被闲置不用。张居正去位,经廷臣举荐,沈升东阁大学士,始入阁参预明廷机务。史载“自一内阁,朝政已大非。年之稅使四出民害...上下否隔甚,一贯虽小有救正,大率依,物望減。”“政十有三年,当国者四年。枝拄清,好同恶异后诸臣同。至楚宗、妖、京察三事,犯不韙,者醜之,不能解免也。”。


当时万历帝长期称病,疏于朝纲,沈成为“独相”。沈一贯在位时,与朝廷中的“清议派”多有抵触。沈执政后期,[[楚太子獄]]、[[妖书案]]、[[辛亥京察案]]三事均与他都有關係
当时万历帝长期称病,疏于朝纲,沈成为“独相”。沈一贯在位时,与朝廷中的“清议派”多有抵触。沈执政后期,[[楚太子獄]]、[[妖书案]]、[[辛亥京察案]]三事均与他都有关系


1605年,考察京官(京察)时又受“清议”弹劾,因而告病请退。
1605年,考察京官(京察)时又受“清议”弹劾,因而告病请退。
第73行: 第73行:
不久召启用,晋封[[太子太保]]兼[[少师]],不久再次受到弹劾。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遂以愈七十高龄托病辞官<ref>《明史·沈一贯传》:“三十上四年七月,给事中陈嘉训、御史孙居相复连章劾其奸。一贯愤,益求去。帝为黜嘉训,夺居相俸,允一贯归,鲤亦同时罢。而一贯独得温旨,虽赓右之,论者益訾其有内援焉。”</ref>。隔年归乡,杜门不出十年之久,整日埋头诗书著述,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于八十七(满八十五)岁去世,赐[[太傅]],[[谥]]'''文恭'''<ref>《明史·沈一贯传》:“家居十年卒。赠太傅,谥文恭。”</ref>。
不久召启用,晋封[[太子太保]]兼[[少师]],不久再次受到弹劾。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遂以愈七十高龄托病辞官<ref>《明史·沈一贯传》:“三十上四年七月,给事中陈嘉训、御史孙居相复连章劾其奸。一贯愤,益求去。帝为黜嘉训,夺居相俸,允一贯归,鲤亦同时罢。而一贯独得温旨,虽赓右之,论者益訾其有内援焉。”</ref>。隔年归乡,杜门不出十年之久,整日埋头诗书著述,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于八十七(满八十五)岁去世,赐[[太傅]],[[谥]]'''文恭'''<ref>《明史·沈一贯传》:“家居十年卒。赠太傅,谥文恭。”</ref>。


== 事 ==
== 事 ==
=== 朝鲜之役 ===
=== 朝鲜之役 ===
沈一贯是[[万历朝鲜之役]]中方幕后主要策划者之一,力主出师抗日保卫藩国朝鲜。
沈一贯是[[万历朝鲜之役]]中方幕后主要策划者之一,力主出师抗日保卫藩国朝鲜。
第79行: 第79行: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日本派遣使者与明廷谈判多次,力求与明朝通贡、互市,并明言要求解禁[[宁波港]]。沈一贯特上疏力止,认为日本的要求与明廷海防政策不符,实为松懈海防,让[[倭寇]]有可乘之机,是国家大患。万历帝采纳了沈的意见。<ref>沈一贯《乞禁止倭人贡市疏》,[[清高宗]]敕选:《明臣奏议》卷3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94—596页:“贡市成,则吾之于倭当客之也。苟吾方客之,而彼实以盗自为,……于斯时也,不防则有患,防之则示以疑。将防之乎,不防乎?……今既客之矣,客之则不当防,防之则不当客。防之不已,则客之不诚,是召乱也。大抵防之是正理,客之是权术。权术不可久,正理不可废。关白之求贡市,何不于朝鲜而于宁波?朝鲜无可欲,而宁波有可欲也。……夫朝鲜虽属国,外臣也;宁波虽裔郡,王土也。为救外臣之危而危王土以从事,养其一指失其肩背而不知,智者不为也。”</ref>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日本派遣使者与明廷谈判多次,力求与明朝通贡、互市,并明言要求解禁[[宁波港]]。沈一贯特上疏力止,认为日本的要求与明廷海防政策不符,实为松懈海防,让[[倭寇]]有可乘之机,是国家大患。万历帝采纳了沈的意见。<ref>沈一贯《乞禁止倭人贡市疏》,[[清高宗]]敕选:《明臣奏议》卷3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594—596页:“贡市成,则吾之于倭当客之也。苟吾方客之,而彼实以盗自为,……于斯时也,不防则有患,防之则示以疑。将防之乎,不防乎?……今既客之矣,客之则不当防,防之则不当客。防之不已,则客之不诚,是召乱也。大抵防之是正理,客之是权术。权术不可久,正理不可废。关白之求贡市,何不于朝鲜而于宁波?朝鲜无可欲,而宁波有可欲也。……夫朝鲜虽属国,外臣也;宁波虽裔郡,王土也。为救外臣之危而危王土以从事,养其一指失其肩背而不知,智者不为也。”</ref>


在沈一贯建言下,万历皇帝下旨筹办一支水军舰队,派驻朝鲜海域,协防朝鲜半岛。沈建言[[陈璘]]担任水师指挥官,舰队于1598年5月抵达朝鲜海域。这支水军是当时世界最大的远洋舰队,包含水军1.3万,战船550余艘。<ref>《剑桥中国明朝史》万历朝晚期的三大征</ref>沈一贯也曾建言组建“南兵”(主要来自江浙一带的地方武装)派遣朝鲜,成为明军能征善战的主力<ref name="南兵 朝鲜之役">{{cite web|url=http://sspress.cass.cn/news/17075.htm|title=《唐将书帖》揭开明朝东征记忆|publisher=《中国社会科学报》|author=作者:杨海英|date=发布时间:2011-1-20 10:19:00|accessdate=2012年12月18日|language=zh-hans|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910184210/http://sspress.cass.cn/news/17075.htm|archivedate=2011年9月10日}}</ref>。
在沈一贯建言下,万历皇帝下旨筹办一支水军舰队,派驻朝鲜海域,协防朝鲜半岛。沈建言[[陈璘]]担任水师指挥官,舰队于1598年5月抵达朝鲜海域。这支水军是当时世界最大的远洋舰队,包含水军1.3万,战船550余艘。<ref>《剑桥中国明朝史》万历朝晚期的三大征</ref>沈一贯也曾建言组建“南兵”(主要来自江浙一带的地方武装)派遣朝鲜,成为明军能征善战的主力<ref name="南兵 朝鲜之役">{{cite web|url=http://sspress.cass.cn/news/17075.htm|title=《唐将书帖》揭开明朝东征记忆|publisher=《中国社会科学报》|author=作者:杨海英|date=发布时间:2011-1-20 10:19:00|accessdate=2012年12月18日|language=zh-hans}}</ref>。


=== 镇防辽东 ===
=== 镇防辽东 ===


萬曆十九年(1591年),[[李成梁]]被言官弹劾而罷官。面对[[辽东都指挥使司|辽东]][[女真]]武装的日渐崛起,沈一贯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力李成梁起再镇遼。当时李已经75岁高龄,老将已无远志,以阅视叙辽东八年。此时女真暂时恭顺明朝,辽东少事。
万历十九年(1591年),[[李成梁]]被言官弹劾而罷官。面对[[辽东都指挥使司|辽东]][[女真]]武装的日渐崛起,沈一贯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力李成梁起再镇遼。当时李已经75岁高龄,老将已无远志,以阅视叙辽东八年。此时女真暂时恭顺明朝,辽东少事。


另有一说,此时沈一贯荐李成梁重新执掌辽东,是因为此时老将已无远志,辽东少事,给李成梁一个闲差。但李成梁重回辽东后,弃辽左六堡,徙64000余户边民与内地,以至于努尔哈赤崛起。
另有一说,此时沈一贯荐李成梁重新执掌辽东,是因为此时老将已无远志,辽东少事,给李成梁一个闲差。但李成梁重回辽东后,弃辽左六堡,徙64000余户边民与内地,以至于努尔哈赤崛起。
第90行: 第90行:
[[明神宗]]久久未能确认[[太子]]人选,十余年间立储之事争谏不绝。直到皇长子年满十八,到了婚冠的年龄,时任[[内阁大学士]]的沈一贯上疏,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沈疏中“多子多孙”苦劝明神宗早立太子,神宗遂诏将行册立太子礼,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明神宗]]久久未能确认[[太子]]人选,十余年间立储之事争谏不绝。直到皇长子年满十八,到了婚冠的年龄,时任[[内阁大学士]]的沈一贯上疏,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沈疏中“多子多孙”苦劝明神宗早立太子,神宗遂诏将行册立太子礼,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郑贵妃]]因此与明神宗闹翻,使明神宗动摇,又借口“典礼未备”,要改期册立太子。此时,沈就将明神宗手诏封还,坚决不同意册立改期。明神宗遂下定决心,于十月十五正式册立朱常洛为太子,封[[朱常洵]]为福王。沈于是终结了明廷多年的“[[本之|立储之争]]”。
[[郑贵妃]]因此与明神宗闹翻,使明神宗动摇,又借口“典礼未备”,要改期册立太子。此时,沈就将明神宗手诏封还,坚决不同意册立改期。明神宗遂下定决心,于十月十五正式册立朱常洛为太子,封[[朱常洵]]为福王。沈于是终结了明廷多年的“[[本之|立储之争]]”。


=== 矿税之祸 ===
=== 矿税之祸 ===
第97行: 第97行:
史载,万历三十年(1602年)2月,万历帝突然染疾,急召首辅沈一贯和诸[[内阁大学士]]到启祥宫后殿西暖阁议事。万历帝说:我已病重,在位已久,已没有什么憾事了。我将太子托付给你,要尽力辅佐。初设矿税矿监,实出不得已,因京城大殿未能完工。现工程可以喊停,矿监也可统统召回。万历帝言毕,沈一贯即恸哭,太后、太子、诸王群臣都哭了起来。沈于是马上拟旨。当夜,群臣都在宫中通宵议拟。
史载,万历三十年(1602年)2月,万历帝突然染疾,急召首辅沈一贯和诸[[内阁大学士]]到启祥宫后殿西暖阁议事。万历帝说:我已病重,在位已久,已没有什么憾事了。我将太子托付给你,要尽力辅佐。初设矿税矿监,实出不得已,因京城大殿未能完工。现工程可以喊停,矿监也可统统召回。万历帝言毕,沈一贯即恸哭,太后、太子、诸王群臣都哭了起来。沈于是马上拟旨。当夜,群臣都在宫中通宵议拟。


第二天,万历帝身体有所恢复,醒来便令太监急召沈一贯,要追回谕旨。太监至沈一贯处道明原委,几位大臣均不信,说[[天子]]无戏言」,沈一贯亦不解犹豫,迟迟没有反应。结果追缴圣谕的太监来了一拨又一拨,前后共计20余人次。太监甚至磕头都出了血,迫切要沈一贯交出圣旨。沈一贯无奈,只好交还。
第二天,万历帝身体有所恢复,醒来便令太监急召沈一贯,要追回谕旨。太监至沈一贯处道明原委,几位大臣均不信,说[[天子]]无戏言”,沈一贯亦不解犹豫,迟迟没有反应。结果追缴圣谕的太监来了一拨又一拨,前后共计20余人次。太监甚至磕头都出了血,迫切要沈一贯交出圣旨。沈一贯无奈,只好交还。


[[司礼监太监]][[田义]]人正直,曾据理力争,认为此圣旨不可交回,触怒万历帝。万历帝甚至气得抽剑要[[处决]]田义。田义仍持论不畏,此时正巧太监急匆匆从沈一贯处送回圣旨。日后,田义遇沈一贯即吐口水痛罵:“相公稍持之,矿税撤矣,何怯也!”([[宰相]]大人,您要是稍稍再坚持一会,矿税就能撤销,为何如此胆怯!)
[[司礼监太监]][[田义]]人正直,曾据理力争,认为此圣旨不可交回,触怒万历帝。万历帝甚至气得抽剑要[[处决]]田义。田义仍持论不畏,此时正巧太监急匆匆从沈一贯处送回圣旨。日后,田义遇沈一贯即吐口水痛罵:“相公稍持之,矿税撤矣,何怯也!”([[宰相]]大人,您要是稍稍再坚持一会,矿税就能撤销,为何如此胆怯!)


结果,终万历朝,矿税之弊不能除,积害很深。
结果,终万历朝,矿税之弊不能除,积害很深。
第109行: 第109行:
时有知情士人(时匿名,后传为[[赵士祯]]所作)刊刻有《续忧危竑议》揭帖,其中明列奸贤,抨击弊政,广为传布,是为“[[妖书案]]”。此书触怒万历帝,遂下令戒严并穷搜作者。当时内阁仅三人:首辅沈一贯,次辅[[朱赓]]、阁臣沈鲤。沈一贯和朱赓均被列名于妖书中,而沈鲤却榜上无名,于是沈鲤有一手炮制妖书的嫌疑。[[郭正域]]为沈鲤得意门生,于是也成嫌疑之一。
时有知情士人(时匿名,后传为[[赵士祯]]所作)刊刻有《续忧危竑议》揭帖,其中明列奸贤,抨击弊政,广为传布,是为“[[妖书案]]”。此书触怒万历帝,遂下令戒严并穷搜作者。当时内阁仅三人:首辅沈一贯,次辅[[朱赓]]、阁臣沈鲤。沈一贯和朱赓均被列名于妖书中,而沈鲤却榜上无名,于是沈鲤有一手炮制妖书的嫌疑。[[郭正域]]为沈鲤得意门生,于是也成嫌疑之一。


沈一贯与[[钱梦皋]]一起,弹劾沈鲤和郭正域。郭正域被诏捕,沈鲤被搜家,随后又牵出禪師[[達觀真可]]和医生[[沈令誉]]。達觀和沈令誉均遭严刑拷打,達觀[[寂]]。郭得[[李三才]]支持,未定死罪。
沈一贯与[[钱梦皋]]一起,弹劾沈鲤和郭正域。郭正域被诏捕,沈鲤被搜家,随后又牵出禅师[[达观真可]]和医生[[沈令誉]]。达观和沈令誉均遭严刑拷打,达观[[寂]]。郭得[[李三才]]支持,未定死罪。


当时多人纷纷冒出搅局,如锦衣卫都督[[王之祯]]等揭发[[周嘉庆]],使案情复杂化。因审讯庞杂致使拖延,明神宗震怒,人人求自保,[[東廠]][[提督]]太[[陳萬化]]遂寻得一犯下多起[[詐騙]]案的举子[[皦生光]],屈打成招,草草结案,皦被[[凌迟]]处死。
当时多人纷纷冒出搅局,如锦衣卫都督[[王之祯]]等揭发[[周嘉庆]],使案情复杂化。因审讯庞杂致使拖延,明神宗震怒,人人求自保,[[东厂]][[提督]]太[[陈万化]]遂寻得一犯下多起[[詐騙]]案的举子[[皦生光]],屈打成招,草草结案,皦被[[凌迟]]处死。


=== 群党之争 ===
=== 群党之争 ===
{{main|黨爭}}
{{main|党争}}
明朝中期党争剧烈,有名有势的大党有[[阉党]],[[浙党]]和[[东林党]],沈一贯被认为是浙党(或“齐楚浙党”)的领袖人物。
明朝中期党争剧烈,有名有势的大党有[[阉党]],[[浙党]]和[[东林党]],沈一贯被认为是浙党(或“齐楚浙党”)的领袖人物。


第126行: 第126行:


=== 西学东渐 ===
=== 西学东渐 ===
{{main|西學東漸}}
{{main|西学东渐}}
沈一贯是晚明朝廷中接受天主教第一人,对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教持开明提携态度<ref>{{cite web |url=http://history.sina.com.cn/his/zl/2013-11-11/161773770.shtml |title=东西君子之会:耶稣会与东林党 |publisher=新浪历史 |date=2013年11月11日 |accessdate=2015-09-01 |archive-date=2016-03-0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142716/http://history.sina.com.cn/his/zl/2013-11-11/161773770.shtml |dead-url=no }}</ref><ref>{{cite web |url=http://cul.sohu.com/20071107/n253116329.shtml |title=“蜜月期”中的利玛窦 |publisher=搜狐文化 |date=2007年11月7日 |accessdate=2015年9月1日 |archive-date=2016年3月4日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195740/http://cul.sohu.com/20071107/n253116329.shtml |dead-url=no }}</ref>。1601年,[[利玛窦]]由南京北上抵达京师(今北京),即获得首辅沈一贯召见<ref name="tianzhu"/>。沈在自己府邸接见款待了利玛窦,双方互赠礼物。沈对西洋风土人情、学术文化非常感兴趣,双方并探讨了天主教教理。利玛窦告诉沈天主教倡导“[[一夫一妻制]]”,沈对此表示佩服,认为西洋因此也是礼教之邦。利玛窦向沈了解中国朝廷礼仪和皇帝喜好,之后进贡自鸣钟一台,这是有正史记载的首次西方机械制品进入中国皇家<ref>{{cite web |url=http://www.lnjq.org/Article/Content.aspx?ID=2012052312254147892 |title=九、利玛窦神父与京城至交 |publisher=天主教辽宁教区 |date=2006年4月17日 |access-date=2015-09-0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204236/http://www.lnjq.org/Article/Content.aspx?ID=2012052312254147892 |archive-date=2016-03-04 |dead-url=yes }}</ref>。利玛窦与沈的长子[[沈泰鸿]]也成为至交<ref name="tianzhu"/>。
沈一贯是晚明朝廷中接受天主教第一人,对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教持开明提携态度<ref>{{cite web |url=http://history.sina.com.cn/his/zl/2013-11-11/161773770.shtml |title=东西君子之会:耶稣会与东林党 |publisher=新浪历史 |date=2013年11月11日 |accessdate=2015-09-01 }}</ref><ref>{{cite web |url=http://cul.sohu.com/20071107/n253116329.shtml |title=“蜜月期”中的利玛窦 |publisher=搜狐文化 |date=2007年11月7日 |accessdate=2015年9月1日 }}</ref>。1601年,[[利玛窦]]由南京北上抵达京师(今北京),即获得首辅沈一贯召见<ref name="tianzhu"/>。沈在自己府邸接见款待了利玛窦,双方互赠礼物。沈对西洋风土人情、学术文化非常感兴趣,双方并探讨了天主教教理。利玛窦告诉沈天主教倡导“[[一夫一妻制]]”,沈对此表示佩服,认为西洋因此也是礼教之邦。利玛窦向沈了解中国朝廷礼仪和皇帝喜好,之后进贡自鸣钟一台,这是有正史记载的首次西方机械制品进入中国皇家<ref>{{cite web |url=http://www.lnjq.org/Article/Content.aspx?ID=2012052312254147892 |title=九、利玛窦神父与京城至交 |publisher=天主教辽宁教区 |date=2006年4月17日 |access-date=2015-09-01 }}</ref>。利玛窦与沈的长子[[沈泰鸿]]也成为至交<ref name="tianzhu"/>。


== 诗文 ==
== 诗文 ==
第134行: 第134行:
沈氏佛学造诣亦深,作诗亦常融入禅理,亦留有不少[[佛教]]题材的诗。
沈氏佛学造诣亦深,作诗亦常融入禅理,亦留有不少[[佛教]]题材的诗。


除辞藻华丽、参悟佛理外,沈氏也有咏叹时弊的[[现实主义]]作品,如其《观选淑女》是对晚明宫廷严酷“[[选秀]]”的真实反映<ref>{{cite web |url=http://history.people.com.cn/GB/199250/226344/15193517.html |title=“选秀”考 |publisher=人民网 |date=2011年7月19日 |access-date=2015年9月1日 |archive-date=2020年5月25日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525235946/http://history.people.com.cn/GB/199250/226344/15193517.html |dead-url=no }}</ref>。
除辞藻华丽、参悟佛理外,沈氏也有咏叹时弊的[[现实主义]]作品,如其《观选淑女》是对晚明宫廷严酷“[[选秀]]”的真实反映<ref>{{cite web |url=http://history.people.com.cn/GB/199250/226344/15193517.html |title=“选秀”考 |publisher=人民网 |date=2011年7月19日 |access-date=2015年9月1日 }}</ref>。


== 评价 ==
== 评价 ==
第144行: 第144行:
** 沈氏对西方[[传教士]]来华持欢迎开明态度。
** 沈氏对西方[[传教士]]来华持欢迎开明态度。
* 内政:
* 内政:
** 沈氏为官颇有节操,刚正不阿。时[[张居正]]一家独大,沈不畏权势,负责阅卷之时唯才是举,阻止张之子张敬修登第,难能可贵。故受皇帝征召、群臣举荐而入阁。沈还劝阻自己长子[[沈泰鸿]]勿参加科举,不惜父子反目成仇<ref>{{cite web|url=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3/3/31/970823.shtml|title=《屠隆集》里的填字游戏|publisher=[[东方早报|东方早报网]]|author=徐美洁|date=发表于2013-03-31 01:04|accessdate=2014-07-30|language=zh-hans|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808051543/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3/3/31/970823.shtml|archivedate=2014-08-08}}</ref><ref>{{cite web |url=http://culture.ifeng.com/3/detail_2013_10/05/30077482_0.shtml |title=明朝才子解缙涉嫌考题泄密 将殿试内容透给同乡 |publisher=[[凤凰网]]文化 |author=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张居正 |date=2013年10月5日 |accessdate=2014-07-30 |language=zh-CN |archive-date=2014-07-0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702203739/http://culture.ifeng.com/3/detail_2013_10/05/30077482_0.shtml |dead-url=no }}</ref>。
** 沈氏为官颇有节操,刚正不阿。时[[张居正]]一家独大,沈不畏权势,负责阅卷之时唯才是举,阻止张之子张敬修登第,难能可贵。故受皇帝征召、群臣举荐而入阁。沈还劝阻自己长子[[沈泰鸿]]勿参加科举,不惜父子反目成仇<ref>{{cite web|url=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3/3/31/970823.shtml|title=《屠隆集》里的填字游戏|publisher=[[东方早报|东方早报网]]|author=徐美洁|date=发表于2013-03-31 01:04|accessdate=2014-07-30|language=zh-hans}}</ref><ref>{{cite web |url=http://culture.ifeng.com/3/detail_2013_10/05/30077482_0.shtml |title=明朝才子解缙涉嫌考题泄密 将殿试内容透给同乡 |publisher=[[凤凰网]]文化 |author=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张居正 |date=2013年10月5日 |accessdate=2014-07-30 |language=zh-CN }}</ref>。
** 沈氏结束了明廷长久的“[[本之|立储之争]]”。
** 沈氏结束了明廷长久的“[[本之|立储之争]]”。
** 沈氏后因对万历帝态度的软化,未能结束“[[矿税]]”。
** 沈氏后因对万历帝态度的软化,未能结束“[[矿税]]”。
** 沈氏晚年陷于明廷[[东林党争]],为[[齐楚浙党]]领袖,与[[东林党]]、[[阉党]]成三足鼎立之势。[[楚太子獄]]、[[妖书案]]、[[辛亥京察案]]等大案都与他有干系,故弹劾者甚众。
** 沈氏晚年陷于明廷[[东林党争]],为[[齐楚浙党]]领袖,与[[东林党]]、[[阉党]]成三足鼎立之势。[[楚太子獄]]、[[妖书案]]、[[辛亥京察案]]等大案都与他有干系,故弹劾者甚众。
第154行: 第154行:
* 《[[世宗实录]]》(参修)
* 《[[世宗实录]]》(参修)
* 《[[穆宗实录]]》(参修)
* 《[[穆宗实录]]》(参修)
* 《科翰林館課經濟宏猷》,十六卷,首一卷
* 《科翰林馆课经济宏猷》,十六卷,首一卷
* 《增定館課經世宏》,简称《世宏》,十五卷
* 《增定馆课经世宏》,简称《世宏》,十五卷
* 《敬事草》,十九卷,收录《[[四库全书]]总目》中
* 《敬事草》,十九卷,收录《[[四库全书]]总目》中
* 《喙鳴詩集》,十八卷
* 《喙鸣诗集》,十八卷
* 《老子通》
* 《老子通》
* 《庄子通》,十卷,沈一贯撰
* 《庄子通》,十卷,沈一贯撰
第164行: 第164行:
* 《叙嘉靖间倭入东南事》
* 《叙嘉靖间倭入东南事》
* 《诗经注》
* 《诗经注》
* 《狀元考策》
* 《狀元考策》


== 遗物 ==
== 遗物 ==
* 今北京[[石景山|石景山]]《[[田义墓]]》表, 沈一贯撰,[[潘世元]]正书,[[沈鲤]]篆额
* 今北京[[石景山|石景山]]《[[田义墓]]》表, 沈一贯撰,[[潘世元]]正书,[[沈鲤]]篆额
* 今北京《琉璃河桥碑》,沈一贯撰,(明)[[包渐林]]正书并篆额
* 今北京《琉璃河桥碑》,沈一贯撰,(明)[[包渐林]]正书并篆额
* 中国国家一级文物明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秉忠]]殿试卷,遗有阅卷官沈一贯的题签<ref>{{cite web |url = http://nb.people.com.cn/n/2014/0412/c200864-20980826.html |title = “天下第一卷”读卷官为甬籍京官 |date = 2014年4月12日 |accessdate = 2014年7月4日 |archive-date = 2014年7月14日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714122354/http://nb.people.com.cn/n/2014/0412/c200864-20980826.html |dead-url = yes }}</ref>
* 中国国家一级文物明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秉忠]]殿试卷,遗有阅卷官沈一贯的题签<ref>{{cite web |url = http://nb.people.com.cn/n/2014/0412/c200864-20980826.html |title = “天下第一卷”读卷官为甬籍京官 |date = 2014年4月12日 |accessdate = 2014年7月4日 }}</ref>


== 注释 ==
== 注释 ==
第176行: 第176行: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 引用 ===
=== 引用 ===
{{Reflist|2}}
{{reflist}}


=== 书籍 ===
=== 书籍 ===
第184行: 第184行:
== 参见 ==
== 参见 ==
* [[浙党]]
* [[浙党]]
* [[黨爭]]
* [[党争]]
* [[妖书案]]
* [[妖书案]]
* [[楚太子狱]]
* [[楚太子狱]]
第191行: 第191行:
{{start box}}
{{start box}}
{{s-off}}
{{s-off}}
{{succession box|[[志皋]]|[[朱賡]]|[[明朝内阁]][[明朝内阁首辅|首]]|1601年—1606年}}
{{succession box|[[志皋]]|[[朱賡]]|[[明朝内阁]][[明朝内阁首辅|首]]|1601年—1606年}}
{{end box}}
{{end box}}


{{明朝首}}
{{明朝首}}
{{隆二年戊辰科殿金榜}}
{{隆二年戊辰科殿金榜}}



{{DEFAULTSORT:Shen沈}}
[[Category:鄞县人]]
[[Category:鄞县人]]
[[Category:栎社沈氏|Y沈一贯]]
[[Category:栎社沈氏|Y沈一贯]]
第205行: 第203行:
[[Category:明朝少詹事]]
[[Category:明朝少詹事]]
[[Category:明朝吏部侍郎]]
[[Category:明朝吏部侍郎]]
[[Category:明朝部尚]]
[[Category:明朝部尚]]
[[Category:明朝吏部尚]]
[[Category:明朝吏部尚]]
[[Category:明朝内阁首辅]]
[[Category:明朝内阁首辅]]
[[Category:明朝東閣士]]
[[Category:明朝东阁士]]
[[Category:明朝武英殿大士]]
[[Category:明朝武英殿大士]]
[[Category:明朝太子少保]]
[[Category:明朝太子少保]]
[[Category:明朝少]]
[[Category:明朝少]]
[[Category:明朝太子太]]
[[Category:明朝太子太]]
[[Category:明朝诗人]]
[[Category:明朝诗人]]
[[Category:諡文恭]]
[[Category:諡文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