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顺帝: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生平:​清理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24行: 第24行:
刘保出生后,生母李氏就被皇后[[阎姬]]毒杀。
刘保出生后,生母李氏就被皇后[[阎姬]]毒杀。


劉保從小學習[[孝經|孝經章句]],很得[[和熹皇后|鄧太后]]欣賞,認為他可以繼承大統。[[永宁 (汉安帝)|永宁]]元年(120年),身为[[汉安帝]]独子的刘保被立为[[储君#中國|皇太子]]。<ref>《太平御览》卷92引《东观汉记》:始入小学,诵孝经章句,和熹皇后甚嘉之,以为宜奉大统。年六岁,永宁元年,为皇太子。</ref>
劉保從小學習[[孝經|孝經章句]],很得[[和熹皇后|鄧太后]]欣賞,认为他可以繼承大統。[[永宁 (汉安帝)|永宁]]元年(120年),身为[[汉安帝]]独子的刘保被立为[[储君#中國|皇太子]]。<ref>《太平御览》卷92引《东观汉记》:始入小学,诵孝经章句,和熹皇后甚嘉之,以为宜奉大统。年六岁,永宁元年,为皇太子。</ref>


[[延光]]三年(124年),刘保生病,来到汉安帝[[乳母]][[王聖 (漢朝)|王圣]]家居住。当时[[王聖 (漢朝)|王圣]]宅邸刚完成不久,刘保[[乳母]]王男、厨监邴吉认为不祥,反对太子刘保前去居住,于是与[[王聖 (漢朝)|王圣]]等人爆发激烈争吵。[[王聖 (漢朝)|王圣]]等人大怒,于是联合[[大長秋|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等诬陷太子劉保的乳母王男、厨监邴吉。两人被杀,太子数为叹息。王圣等人惧有后祸,遂与樊丰、江京、[[汉安帝]]皇后[[阎姬]]共同构陷太子劉保。[[汉安帝]]召集大臣议论,[[太常]][[桓焉]]、[[太仆]][[来历]]、[[廷尉]][[张皓]]等反对,[[汉安帝]]派人威胁反对废太子的大臣,最后只有[[来历]]坚决阻止[[汉安帝]]废太子。[[汉安帝]]大怒,下令罢免[[来历]]的官位,并立即废太子劉保为济阴王。[[来历]]不服,纠集11位官员和百姓上书喊冤,[[汉安帝]]不为所动。<ref>《后汉纪》卷17:太子尝有疾,避于野王君王圣第。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古与中常侍江京、樊丰及圣、永等争言相是非,遂诬谮男等,皆幽死狱,父母妻子徙日南。太子思恋男等,数为叹息。圣、永惧有后患,乃与京、丰共谮构太子。是时阎后宠盛,京、丰媚于阎显等,信之,遂与后共助毁太子。上召大将军、公卿议太子应废。大将军耿珍等曰:「是不宜奉适嗣。」太常桓焉、太仆来历、廷尉张皓曰:「邴古等所议谋,太子不知。经说年未十五,过恶不在身。太子少,宜选忠良师友,辅以礼义。废置重事,此诚圣思所宜详审。」上使中常侍奉诏胁诸大臣,大臣皆失色。来历独固争之,上乃免历官,削爵土。是日,太子废。于是光禄勋祋讽、中郎将闾丘弘、符节令张敬、太中大夫第五颉、中散大夫曹成、谏议大夫李泰、羽林右监孔显、治书侍御史龙调、卫尉丞乐闱、城门司马徐崇、开封人郑安世等守阙上书,诉太子之冤。</ref><ref>《太平御览》卷92引《续汉书》:帝为太子,四岁避疾,当阿母王圣第新治,乳母王男、厨监邴吉以为犯上忌,不可御,与江京、樊丰及圣二女永等相是非。圣、永诬谮男、吉,皆物故。太子思恋男等,数为之叹息。圣、永惧有后害,遂与京、丰等共构太子,坐废为王。</ref>
[[延光]]三年(124年),刘保生病,来到汉安帝[[乳母]][[王聖 (漢朝)|王圣]]家居住。当时[[王聖 (漢朝)|王圣]]宅邸刚完成不久,刘保[[乳母]]王男、厨监邴吉认为不祥,反对太子刘保前去居住,于是与[[王聖 (漢朝)|王圣]]等人爆发激烈争吵。[[王聖 (漢朝)|王圣]]等人大怒,于是联合[[大長秋|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等诬陷太子劉保的乳母王男、厨监邴吉。两人被杀,太子数为叹息。王圣等人惧有后祸,遂与樊丰、江京、[[汉安帝]]皇后[[阎姬]]共同构陷太子劉保。[[汉安帝]]召集大臣议论,[[太常]][[桓焉]]、[[太仆]][[来历]]、[[廷尉]][[张皓]]等反对,[[汉安帝]]派人威胁反对废太子的大臣,最后只有[[来历]]坚决阻止[[汉安帝]]废太子。[[汉安帝]]大怒,下令罢免[[来历]]的官位,并立即废太子劉保为济阴王。[[来历]]不服,纠集11位官员和百姓上书喊冤,[[汉安帝]]不为所动。<ref>《后汉纪》卷17:太子尝有疾,避于野王君王圣第。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古与中常侍江京、樊丰及圣、永等争言相是非,遂诬谮男等,皆幽死狱,父母妻子徙日南。太子思恋男等,数为叹息。圣、永惧有后患,乃与京、丰共谮构太子。是时阎后宠盛,京、丰媚于阎显等,信之,遂与后共助毁太子。上召大将军、公卿议太子应废。大将军耿珍等曰:「是不宜奉适嗣。」太常桓焉、太仆来历、廷尉张皓曰:「邴古等所议谋,太子不知。经说年未十五,过恶不在身。太子少,宜选忠良师友,辅以礼义。废置重事,此诚圣思所宜详审。」上使中常侍奉诏胁诸大臣,大臣皆失色。来历独固争之,上乃免历官,削爵土。是日,太子废。于是光禄勋祋讽、中郎将闾丘弘、符节令张敬、太中大夫第五颉、中散大夫曹成、谏议大夫李泰、羽林右监孔显、治书侍御史龙调、卫尉丞乐闱、城门司马徐崇、开封人郑安世等守阙上书,诉太子之冤。</ref><ref>《太平御览》卷92引《续汉书》:帝为太子,四岁避疾,当阿母王圣第新治,乳母王男、厨监邴吉以为犯上忌,不可御,与江京、樊丰及圣二女永等相是非。圣、永诬谮男、吉,皆物故。太子思恋男等,数为之叹息。圣、永惧有后害,遂与京、丰等共构太子,坐废为王。</ref>


汉安帝死后,[[阎皇后]]无子,便找个幼儿[[刘懿]]为皇帝,自己[[臨朝稱制]],掌握朝政大权。[[漢安帝]]喪葬期間,[[阎皇后]]等不讓劉保上殿靠近棺材,劉保悲傷吐血,餐粥不食<ref>《太平御览》卷92引《东观汉记》:北乡侯即尊位。王废绌,不得上殿临棺,而悲哀泣血,不下餐粥。</ref>。刘懿做了7个月的皇帝就死了,[[阎显]]等認為先前不立劉保,現在如果立他為帝,劉保會怨恨我們。於是稟告[[阎姬|閻太后]],繼續讓諸侯王子來[[京師]]挑選繼承人。[[宦官]][[王康 (东汉)|王康]]、[[孫程|孙程]]等19人看不下去,便发动[[政變|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将时年11岁的刘保拥立为帝,[[年号|改元]]“'''[[永建 (东汉)|永建]]'''”,那19位拥立刘保的宦官也全部封侯。同時[[阎姬|閻太后]]黨羽也被罷黜<ref>《太平御览》卷92引《东观汉记》::北乡侯薨,车骑将军阎显等议:「前不用济阴王,今用怨人。」白阎太后,复征诸王子,闭门发兵。中黄门孙程等十九人共讨贼臣,以迎济阴王于德阳殿西钟下,即皇帝位。司空刘授以阿附恶逆,辟召非其人,策罢。永建元年,太傅冯石、太尉刘熹以阿党权贵,李郃以人多疾疫免。</ref>。阎太后被幽禁离宫,但顺帝拒绝了[[陈禅]]等人以无母子之情为由废太后的提议,仍尊奉阎太后直至其去世。
汉安帝死后,[[阎皇后]]无子,便找个幼儿[[刘懿]]为皇帝,自己[[臨朝稱制]],掌握朝政大权。[[漢安帝]]喪葬期間,[[阎皇后]]等不讓劉保上殿靠近棺材,劉保悲傷吐血,餐粥不食<ref>《太平御览》卷92引《东观汉记》:北乡侯即尊位。王废绌,不得上殿临棺,而悲哀泣血,不下餐粥。</ref>。刘懿做了7个月的皇帝就死了,[[阎显]]等认为先前不立劉保,現在如果立他為帝,劉保會怨恨我們。於是稟告[[阎姬|閻太后]],繼續讓諸侯王子來[[京師]]挑選繼承人。[[宦官]][[王康 (东汉)|王康]]、[[孫程|孙程]]等19人看不下去,便发动[[政變|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将时年11岁的刘保拥立为帝,[[年号|改元]]“'''[[永建 (东汉)|永建]]'''”,那19位拥立刘保的宦官也全部封侯。同時[[阎姬|閻太后]]黨羽也被罷黜<ref>《太平御览》卷92引《东观汉记》::北乡侯薨,车骑将军阎显等议:「前不用济阴王,今用怨人。」白阎太后,复征诸王子,闭门发兵。中黄门孙程等十九人共讨贼臣,以迎济阴王于德阳殿西钟下,即皇帝位。司空刘授以阿附恶逆,辟召非其人,策罢。永建元年,太傅冯石、太尉刘熹以阿党权贵,李郃以人多疾疫免。</ref>。阎太后被幽禁离宫,但顺帝拒绝了[[陈禅]]等人以无母子之情为由废太后的提议,仍尊奉阎太后直至其去世。


汉顺帝雖本为太子,但他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将大权交给宦官。順帝本人則溫和但是軟弱,無法阻止宦官与外戚专政的局面。
汉顺帝雖本为太子,但他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将大权交给宦官。順帝本人則溫和但是軟弱,無法阻止宦官与外戚专政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