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方: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日治時期 → 日据时期 (4), 日治 → 日据 (7))
(我来啦, replaced: 東 → 东 (57), 員 → 员 (74), 內 → 内 (9), 連結 → 链接, 參考 → 参考, 參與 → 参与 (4), 擔 → 担 (11), 集團 → 集团, 總經理 → 总经理 (4), 國 → 国 (20), 屆 → 届 (3), 婦 → 妇 (3), 畢業 → 毕业 (4), 開 → 开 (21), 學 → 学 (27), 會 → 会 (65), 長 → 长 (11), 經濟 → 经济 (2), 顧問 → 顾问, 與 → 与 (13), 軍 → 军 (3), 間 → 间 (4), 處 → 处 (5), 務 → 务 (28), 師 → 师 (6), 龍 → 龙, 華 → 华 (50), 灣 → 湾, 馮 → 冯, 風 → 风, 豐 → 丰 (3), 賣 → 卖, 麥 → 麦 (3), 陸 → 陆 (2), 條目 → 条目, 權 → 权, 顧 → 顾, 無 → 无 (2), 構 → 构 (3), 興 → 兴 (2), 關 → 关 (5), 將 → 将 (4), 領 → 领 (2), 劉 → 刘 (2), 張 → 张 (11), 楊 → 杨…)
第1行: 第1行:
{{otheruses|subject=東亞銀理和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李子方|other=其他解|李子方 (消歧)}}
{{otheruses|subject=东亚银理和立法局非官守议员李子方|other=其他解|李子方 (消歧)}}
{{Infobox Person
{{Infobox Person
| name = <small>李子方<br />Li Tse-fong</small>
| name = <small>李子方<br />Li Tse-fong</small>
第8行: 第8行:
| birth_place ={{HKG-1876}}
| birth_place ={{HKG-1876}}
|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53|9|5|1891|9|21}}
| death_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53|9|5|1891|9|21}}
| death_place={{USA-1912}}[[內華達州]][[卡 (內華達州)|卡]]
| death_place={{USA-1912}}[[内华达州]][[卡 (内华达州)|卡]]
| occupation = [[行家]]、[[政治家]]
| occupation = [[行家]]、[[政治家]]
| nationality =
| nationality =
| salary =
| salary =
第17行: 第17行:
| footnotes =
| footnotes =
}}
}}
'''李子方''',[[太平士|JP]]<small>{{Ref label|a|?|none}}</small>({{Lang-en|Li Tse-fong}},{{bd|1891年|9月21日|1953年|9月5日|Li, Tse-fong}}),一作'''李子芳'''、<ref>"[http://hkgro.lib.hku.hk/archive/files/bfd6a36deaae943ae01ecb9087366cdf.pdf No. 541]{{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6 July 1934.</ref>又名'''李作''',<ref name=hkubio/>[[香港]][[行家]]及[[政治家]],1918年至1953年任[[東亞銀行]]助理理和理,1939年至1941年先後獲[[香港政府]]委任[[香港市政局|市政局]]和[[香港立法局|立法局]]非官守議員
'''李子方''',[[太平士|JP]]<small>{{Ref label|a|?|none}}</small>({{Lang-en|Li Tse-fong}},{{bd|1891年|9月21日|1953年|9月5日|Li, Tse-fong}}),一作'''李子芳'''、<ref>"[http://hkgro.lib.hku.hk/archive/files/bfd6a36deaae943ae01ecb9087366cdf.pdf No. 541]{{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6 July 1934.</ref>又名'''李作''',<ref name=hkubio/>[[香港]][[行家]]及[[政治家]],1918年至1953年任[[东亚银行]]助理理和理,1939年至1941年先后获[[香港政府]]委任[[香港市政局|市政局]]和[[香港立法局|立法局]]非官守议员


李子方是香港望族[[李佩材家族]]的成,也是[[香港大]]在1916年的首屆畢業生,1918年同兄[[李冠春]]和商[[簡東浦]][[周臣|周臣爵士]]等人合作,籌以西式經營東亞銀行。在東亞銀行任,李子方與擔總經理的簡東手打理行的日常業務為銀行的初期展奠定基,使東亞銀行早在前已成香港二的華資銀行。
李子方是香港望族[[李佩材家族]]的成,也是[[香港大]]在1916年的首届毕业生,1918年同兄[[李冠春]]和商[[简东浦]][[周寿臣|周寿臣爵士]]等人合作,籌以西式经营东亚银行。在东亚银行任,李子方与担总经理的简东手打理行的日常业务为银行的初期展奠定基,使东亚银行早在前已成香港二的华资银行。


行和其他商業業務以外,李子方也被港府委以不同公,除了市政局和立法局的職務以外,他在香港淪陷前[[保良局]]理、[[教育委員會]]委、[[香港大]]校董和[[戰時收益委員會]]委。在立法局,他曾經聯同局其他非官守議員港府計劃開徵[[入息稅]]的建,最港府答應僅徵入息稅作為維戰時收益的臨時手段。
行和其他商业业务以外,李子方也被港府委以不同公,除了市政局和立法局的职务以外,他在香港淪陷前[[保良局]]理、[[教育委员会]]委、[[香港大]]校董和[[战时收益委员会]]委。在立法局,他曾经联同局其他非官守议员港府计划开徵[[入息稅]]的建,最港府答应仅徵入息稅作为维战时收益的临时手段。


1941年12月[[香港日据时期|香港淪陷]]以,李子方在翌年日据政府委任出任{{Link-en|民代表}}四名委的其中之一。及至1945年[[香港重光]],然他港府消除了通敵的嫌疑,但卻此不再港府用。晚年的李子方患有[[心臟病]],身健康大不如前,更需要多次前往美国接受治在1953年於當地病逝,61
1941年12月[[香港日据时期|香港淪陷]]以,李子方在翌年日据政府委任出任{{Link-en|民代表}}四名委的其中之一。及至1945年[[香港重光]],然他港府消除了通敵的嫌疑,但卻此不再港府用。晚年的李子方患有[[心臟病]],身健康大不如前,更需要多次前往美国接受治在1953年于当地病逝,61


== 生平 ==
== 生平 ==
=== 早年生涯 ===
=== 早年生涯 ===
李子方祖籍[[廣東]][[山]],1891年9月21日生[[香港]],是香港望族[[李佩材家族]]的成。<ref name="bio01">〈李子方在美病逝〉(1953年9月7日)</ref>李子方是由父[[李佩材]]其元配侯容所出,李佩材是本地殷商,19世過從事[[食米]]口、[[船]]和[[地]]等業務致富。<ref name="family">〈四大望族李家縱橫政商界〉(2011年11月11日)</ref>李子方的兄[[李冠春]]和[[李少彭]]都是由侯容所出,另有弟妹[[李生]]、李月嫦、[[李作忠]]和[[李作]]等,皆由李佩材其妾室任瑞芝和鄒勝金所出。<ref name=bio02/>
李子方祖籍[[广东]][[山]],1891年9月21日生[[香港]],是香港望族[[李佩材家族]]的成。<ref name="bio01">〈李子方在美病逝〉(1953年9月7日)</ref>李子方是由父[[李佩材]]其元配侯容所出,李佩材是本地殷商,19世过从事[[食米]]口、[[船]]和[[地]]等业务致富。<ref name="family">〈四大望族李家縱橫政商界〉(2011年11月11日)</ref>李子方的兄[[李冠春]]和[[李少彭]]都是由侯容所出,另有弟妹[[李生]]、李月嫦、[[李作忠]]和[[李作]]等,皆由李佩材其妾室任瑞芝和邹胜金所出。<ref name=bio02/>


李子方幼年被安排到[[州]]的[[私塾]]受教,隨後返回香港入[[皇仁院]]。<ref name=bio02/>李子方在皇仁院的學業現傑出,曾[[庇理士]]獎學金及[[馬禮遜]]獎學金,<ref name=bio02/>1912年[[香港大]]開學後,他即成香港大屆學生,至1916年[[文士]]畢業,是香港大屆畢業生。<ref name=legco01/>
李子方幼年被安排到[[广州]]的[[私塾]]受教,随后返回香港入[[皇仁院]]。<ref name=bio02/>李子方在皇仁院的学业现杰出,曾[[庇理士]]奖学金及[[马礼逊]]奖学金,<ref name=bio02/>1912年[[香港大]]开学后,他即成香港大届学生,至1916年[[文士]]毕业,是香港大届毕业生。<ref name=legco01/>


=== 商生涯 ===
=== 商生涯 ===
李子方原本有意到[[英]]深造[[法律]],但香港大學畢業月卻遇上父[[李佩材]]逝世,果他放了出的念,改隨兩名兄接手打理家族業務。<ref name=hkubio/>最初,兄[[李冠春]]前赴[[越南]]理父地的業務,而李子方留在香港,負責打理[[和成]]船和[[南和行]]米行等由父一手創辦的家族生意。<ref name=bio02/>同時間,李子方與長兄李冠春著手準備進軍[[]],計劃開辦一所華資[[行]]。<ref name="bea02">〈1918年:東亞銀行的立〉(2005年)</ref>事上,李佩材早在逝世前已有立一所華資銀行的想,而李冠春和李子方兄弟計劃開辦華資銀行,除了是實現思以外,有就是當時香港埠多年,本地商在商界具有一定的影力,因此開辦一家用西方經營模式的華資銀行,有所作,迎合本地商的需要。<ref name=hkubio/><ref name=bea02/><ref name="au01">慕彰、(2011年)</ref>
李子方原本有意到[[英]]深造[[法律]],但香港大学毕业月卻遇上父[[李佩材]]逝世,果他放了出的念,改随两名兄接手打理家族业务。<ref name=hkubio/>最初,兄[[李冠春]]前赴[[越南]]理父地的业务,而李子方留在香港,负责打理[[和成]]船和[[南和行]]米行等由父一手创办的家族生意。<ref name=bio02/>同时间,李子方与长兄李冠春著手準备进军[[]],计划开办一所华资[[行]]。<ref name="bea02">〈1918年:东亚银行的立〉(2005年)</ref>事上,李佩材早在逝世前已有立一所华资银行的想,而李冠春和李子方兄弟计划开办华资银行,除了是实现思以外,有就是当时香港埠多年,本地商在商界具有一定的影力,因此开办一家用西方经营模式的华资银行,有所作,迎合本地商的需要。<ref name=hkubio/><ref name=bea02/><ref name="au01">慕彰、(2011年)</ref>


[[File:Desvoeuxrd1945.jpg|左|220px|缩略图|1935年落成的[[東亞銀行]]行新廈(中尖塔[[香港摩天大廈|摩天大廈]])]]
[[File:Desvoeuxrd1945.jpg|左|220px|缩略图|1935年落成的[[东亚银行]]行新廈(中尖塔[[香港摩天大廈|摩天大廈]])]]
開辦銀行一事上,李冠春兄弟拉到曾在[[日本]]的[[簡東浦]]合作,此外成功取到[[周臣]](後為爵士)等本地殷商支持,促成[[東亞銀行]]在1918年11月14日[[香港政府]]註冊成立。<ref name=legco01/><ref name=au01/><ref name="open">〈東亞銀示〉(1918年11月19日)</ref>東亞銀行的董事局最初由[[龐廷]]、周臣、[[英甫]]、李冠春、[[莫晴江]]、[[黃耀初]]、[[澄石]]、簡東浦和李子方九名永董事成,<ref name=open/>行的法定200[[港元]],分20,000股,即每股100港元,中九名永董事每人出20港元,餘下的股份在市行。<ref name=bea02/>東亞銀行成立以,最初由龐廷出任主席,簡東浦出任總經理,而李子方出任助理理,未又升任理,身打理行的日常業務。<ref name=bea02/><ref name=leung/><ref>''Jurors List for 1921'' (18 February 1921), p.16.</ref><ref>''Jurors List for 1930'' (27 February 1930), p.19.</ref>
开办银行一事上,李冠春兄弟拉到曾在[[日本]]的[[简东浦]]合作,此外成功取到[[周寿臣]](后为爵士)等本地殷商支持,促成[[东亚银行]]在1918年11月14日[[香港政府]]注册成立。<ref name=legco01/><ref name=au01/><ref name="open">〈东亚银示〉(1918年11月19日)</ref>东亚银行的董事局最初由[[龐廷]]、周寿臣、[[英甫]]、李冠春、[[莫晴江]]、[[黃耀初]]、[[澄石]]、简东浦和李子方九名永董事成,<ref name=open/>行的法定200[[港元]],分20,000股,即每股100港元,中九名永董事每人出20港元,餘下的股份在市行。<ref name=bea02/>东亚银行成立以,最初由龐廷出任主席,简东浦出任总经理,而李子方出任助理理,未又升任理,身打理行的日常业务。<ref name=bea02/><ref name=leung/><ref>''Jurors List for 1921'' (18 February 1921), p.16.</ref><ref>''Jurors List for 1930'' (27 February 1930), p.19.</ref>


東亞銀行成立不久,旋翌年1月正式開業,<ref>〈東亞銀幕〉(1919年1月6日)</ref>到1921年因業務需要,法定本再增至1,000港元,遂再邀[[平山]]、[[照南]]、[[黃柱臣]]、[[郭幼廷]]和[[增祿]]五名殷商加入董事;<ref name=bea02/><ref name=au01/>至1925年,周臣再接替龐廷出任東亞主席。<ref name=au01/>東亞銀行憑藉泛的人脈網絡和市的殷需求,業務蒸蒸日上,<ref name=bea02/><ref>"Hongkong Property Deal - Bank of East Asia Buys Important Site" (23 September 1919)</ref>開業十年已分別於[[上海]]、[[胡志明市|西]]、[[州]]和[[九]]立分行,<ref name=au01/>而業務更是遍及[[中]]不少主要城市、[[日本]]、中国台湾、[[菲律]]、[[新加坡]]、[[馬來亞]]、[[英印度|印度]]、[[澳大利亚]]、[[英]]、[[法]]和美国等地,成香港二的華資銀行。<ref name=au01/><ref>"New Bank Premises - Bank of East Asia Moves" (19 September 1921)</ref>
东亚银行成立不久,旋翌年1月正式开业,<ref>〈东亚银幕〉(1919年1月6日)</ref>到1921年因业务需要,法定本再增至1,000港元,遂再邀[[平山]]、[[照南]]、[[黃柱臣]]、[[郭幼廷]]和[[增祿]]五名殷商加入董事;<ref name=bea02/><ref name=au01/>至1925年,周寿臣再接替龐廷出任东亚主席。<ref name=au01/>东亚银行憑藉广泛的人脉网絡和市的殷需求,业务蒸蒸日上,<ref name=bea02/><ref>"Hongkong Property Deal - Bank of East Asia Buys Important Site" (23 September 1919)</ref>开业十年已分别于[[上海]]、[[胡志明市|西]]、[[广州]]和[[九]]立分行,<ref name=au01/>而业务更是遍及[[中]]不少主要城市、[[日本]]、中国台湾、[[菲律]]、[[新加坡]]、[[马来亚]]、[[英印度|印度]]、[[澳大利亚]]、[[英]]、[[法]]和美国等地,成香港二的华资银行。<ref name=au01/><ref>"New Bank Premises - Bank of East Asia Moves" (19 September 1921)</ref>


簡東浦和李子方等帶領下,東亞銀行也曾經經歷過1924年香港經濟不景以至是1930年代[[大蕭]]的困局,但最都能夠維持下去。<ref name=au01/>在1935年,香港曾華資銀行倒觸發東亞銀行出擠提情況,當時東亞銀圓一箱一箱的行大堂示,最成功住人心。<ref name=au01/>東亞銀行成立初年的設於[[中]][[皇后大道中]]2,<ref name=open/><ref>〈展里程〉(造訪2013年4月2日)</ref>至1921年至同[[德道中]]10,<ref>〈東亞銀行新行落成〉(1921年9月1日)</ref><ref>〈東亞銀盛〉(1921年9月20日)</ref>後來隨著業務斷發展,簡東李子方等又1933年主持德道中10號總行的重建工作。<ref name="bea03">〈1935年:東亞銀行新行建成幕〉(2005年)</ref>行新廈復於1935年7月落成,高14,一度成全香港最高的[[香港摩天大廈|摩天大廈]],到同年10月才被完成重建的[[香港匯豐總行大廈]]超越。<ref name=bea03/>
简东浦和李子方等带领下,东亚银行也曾经经历过1924年香港经济不景以至是1930年代[[大蕭]]的困局,但最都能够维持下去。<ref name=au01/>在1935年,香港曾华资银行倒触发东亚银行出擠提情況,当时东亚银圆一箱一箱的行大堂示,最成功住人心。<ref name=au01/>东亚银行成立初年的设于[[中]][[皇后大道中]]2,<ref name=open/><ref>〈展里程〉(造訪2013年4月2日)</ref>至1921年至同[[德道中]]10,<ref>〈东亚银行新行落成〉(1921年9月1日)</ref><ref>〈东亚银盛〉(1921年9月20日)</ref>后来随着业务断发展,简东李子方等又1933年主持德道中10号总行的重建工作。<ref name="bea03">〈1935年:东亚银行新行建成幕〉(2005年)</ref>行新廈复于1935年7月落成,高14,一度成全香港最高的[[香港摩天大廈|摩天大廈]],到同年10月才被完成重建的[[香港汇丰总行大廈]]超越。<ref name=bea03/>


除了東亞銀行的業務以外,李子方也身兼多家公司的董事職務中包括和成、南和行、[[均益]]、[[青洲英泥]]、[[山打根力]]、[[屈臣氏集|屈臣氏房]]、[[省港澳船公司|省港澳船]]和方置等公司。<ref name=bio01/><ref name="legco01">〈李子方代理定例局人代表〉(1939年7月7日)</ref>此外,他在1924年參與創辦了[[旗昌保]],<ref name=hkubio/>1932年又出資參與[[中公司]],兼任總經理,拓其他商。<ref name=bio01/>
除了东亚银行的业务以外,李子方也身兼多家公司的董事职务中包括和成、南和行、[[均益]]、[[青洲英泥]]、[[山打根力]]、[[屈臣氏集|屈臣氏房]]、[[省港澳船公司|省港澳船]]和方置等公司。<ref name=bio01/><ref name="legco01">〈李子方代理定例局人代表〉(1939年7月7日)</ref>此外,他在1924年参与创办了[[旗昌保]],<ref name=hkubio/>1932年又出资参与[[中公司]],兼任总经理,拓其他商。<ref name=bio01/>


=== 公生涯 ===
=== 公生涯 ===
在商業業務以外,李子方在[[第二次世界大]]以前的香港也十分注公共事,曾經擔任不少公。<ref name=hkubio/>早在1917年值[[第一次世界大]]的候,李子方已曾策業組織香港船東維,反[[香港政府]]計劃封用私人船,最成功向港府取特待遇,使界的利益得到保障。<ref name=bio02/>自出任[[東亞銀行]]理以,李子方也始受到港府的注意,1923年委任為當年的[[保良局]]理,隨後1931年4月受任非官守[[太平士]]。<ref name=hkubio/><ref>''Report of the Secretary for Chinese Affairs for the Year 1923'' (1924), p.C49.</ref>
在商业业务以外,李子方在[[第二次世界大]]以前的香港也十分注公共事,曾经担任不少公。<ref name=hkubio/>早在1917年值[[第一次世界大]]的候,李子方已曾策业组织香港船东维,反[[香港政府]]计划封用私人船,最成功向港府取特待遇,使界的利益得到保障。<ref name=bio02/>自出任[[东亚银行]]理以,李子方也始受到港府的注意,1923年委任为当年的[[保良局]]理,随后1931年4月受任非官守[[太平士]]。<ref name=hkubio/><ref>''Report of the Secretary for Chinese Affairs for the Year 1923'' (1924), p.C49.</ref>


李子方教育事有特趣,他由1934年起港府委任[[教育委員會]]委復於1936年起兼任[[香港大]]校董,一直到1941年[[香港淪陷]]才停止兩項職務。<ref>"[http://hkgro.lib.hku.hk/archive/files/958e6c227ac1ea589f9673b6604d95c9.pdf No. 86]{{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9 February 1934.</ref><ref>"[http://hkgro.lib.hku.hk/archive/files/2813e686a2c78daab07bee8125abaf1a.pdf No. 399]{{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29 April 1936.</ref>1938年,港府立一員會,研究香港在師資方面的培政策,李子方即委任員會其中一名委。<ref name=teach/>委員會隨後發表的促成[[國師範學院]]在1939年校;<ref name="teach">''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1938)</ref>他在1939年又港府委任香港大學進一步展委員會參與研究香港大學應否加強與[[中]]大的合作。<ref>"[http://hkgro.lib.hku.hk/archive/files/cb1beb3f5529519517db34ebf34cb4e1.pdf No. 171]{{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3 March 1939.</ref>李子方還長任[[羅書院]]校董副主席和[[士提反院]]校董,戰後復於1951年至1953年任[[崇基院]]校董。<ref name=bio01/><ref name=bio02/>
李子方教育事有特趣,他由1934年起港府委任[[教育委员会]]委复于1936年起兼任[[香港大]]校董,一直到1941年[[香港淪陷]]才停止两项职务。<ref>"[http://hkgro.lib.hku.hk/archive/files/958e6c227ac1ea589f9673b6604d95c9.pdf No. 86]{{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9 February 1934.</ref><ref>"[http://hkgro.lib.hku.hk/archive/files/2813e686a2c78daab07bee8125abaf1a.pdf No. 399]{{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29 April 1936.</ref>1938年,港府立一员会,研究香港在师资方面的培政策,李子方即委任员会其中一名委。<ref name=teach/>委员会随后发表的促成[[国师范学院]]在1939年校;<ref name="teach">''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1938)</ref>他在1939年又港府委任香港大学进一步展委员会参与研究香港大学应否加强与[[中]]大的合作。<ref>"[http://hkgro.lib.hku.hk/archive/files/cb1beb3f5529519517db34ebf34cb4e1.pdf No. 171]{{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3 March 1939.</ref>李子方还长任[[罗书院]]校董副主席和[[士提反院]]校董,战后复于1951年至1953年任[[崇基院]]校董。<ref name=bio01/><ref name=bio02/>


除了教育事以外,經濟和金融事也是李子方注的疇。具背景的他在1929年和1930年先後獲港府委任印花稅委員會貨幣員會參與研究香港在全球[[大蕭]]下有[[印花稅]]和[[港元]]貶值等問題。<ref>''Report of the Stamp Duties Committee'' (1929), p.2.</ref><ref>''Report of Currency Committee, 1930'' (14 July 1930), p.8.</ref>他後來還在1938年加入港府特的公司核(中文)諮員會擔任委,<ref>"[http://hkgro.lib.hku.hk/archive/files/474352f19b2d5472c9e7b8d63a54c9b7.pdf No. 950]{{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9 December 1938.</ref>以及在1939年10月至1940年2月出任戰時收益委員會。<ref name=wartax/>任公多年的李子方在1939年7月至10月一步港府起用署任[[市政局 (香港)|市政局]]非官守議員,暫代[[譚雅士]]遺下的空缺;<ref>''Report of the Chairman, Urban Council'' (1939), p.M(1)5.</ref>翌年3月,他又得正式委任成市政局非官守議員。<ref>"[http://hkgro.lib.hku.hk/archive/files/31aa7188a66b9a8d2ea60a8a6f1d5ec8.pdf No. 311]{{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3 March 1940.</ref>李子方在二以前的其他公職還計有[[香港保護兒]]委、[[香港防癆]]委、[[人永管理委員會]]委和[[宇委員會]]委等。<ref name="bio02">〈李子方略〉(1953年10月11日)</ref>
除了教育事以外,经济和金融事也是李子方注的疇。具背景的他在1929年和1930年先后获港府委任印花稅委员会货币员会参与研究香港在全球[[大蕭]]下有[[印花稅]]和[[港元]]貶值等问题。<ref>''Report of the Stamp Duties Committee'' (1929), p.2.</ref><ref>''Report of Currency Committee, 1930'' (14 July 1930), p.8.</ref>他后来还在1938年加入港府特的公司核(中文)諮员会担任委,<ref>"[http://hkgro.lib.hku.hk/archive/files/474352f19b2d5472c9e7b8d63a54c9b7.pdf No. 950]{{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9 December 1938.</ref>以及在1939年10月至1940年2月出任战时收益委员会。<ref name=wartax/>任公多年的李子方在1939年7月至10月一步港府起用署任[[市政局 (香港)|市政局]]非官守议员,暫代[[譚雅士]]遺下的空缺;<ref>''Report of the Chairman, Urban Council'' (1939), p.M(1)5.</ref>翌年3月,他又得正式委任成市政局非官守议员。<ref>"[http://hkgro.lib.hku.hk/archive/files/31aa7188a66b9a8d2ea60a8a6f1d5ec8.pdf No. 311]{{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3 March 1940.</ref>李子方在二以前的其他公职还计有[[香港保护儿]]委、[[香港防癆]]委、[[人永管理委员会]]委和[[宇委员会]]委等。<ref name="bio02">〈李子方略〉(1953年10月11日)</ref>


李子方由1939年7月起獲時任[[香港督]][[|爵士]]指派暫任[[香港立法局|立法局]]非官守議員,暫代[[李芬|李生]]遺下的空缺,到1941年1月17日得以正式任,成前最一位得委任的立法局議員。<ref>"[http://hkgro.lib.hku.hk/archive/files/36c5092a3048bd782572277c13238e9d.pdf No. 548]{{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6 July 1939.</ref><ref>"[http://hkgro.lib.hku.hk/archive/files/e0c11e76a6a306fd587e2990dc04ac4e.pdf No. 745]{{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6 June 1941.</ref><ref>〈李子方任立法局議員〉(1941年1月19日)</ref>在立法局,他同局其他非官守議員大力反港府計劃開徵[[入息稅]]的建戰時收益委員會發表的提出重大保留。<ref name=wartax/><ref>〈李子方批保存盈餘政策〉(1941年2月21日)</ref><ref>"Income Tax Debate" (9 November 1939)</ref>幾經商界和港府的討價還價徵入息稅的建在1940年4月立法局三,但稅只作為維戰時收益的臨時手段,港府戰結後廢除稅。<ref name="wartax">''Report of the War Revenue Committee'' (February 1940)</ref>然港府在大戰過後確廢除了入息稅,但卻旋1947年重新徵。<ref>Evans, Freedman and Krever (2011), p.203.</ref>
李子方由1939年7月起获时任[[香港督]][[|爵士]]指派暫任[[香港立法局|立法局]]非官守议员,暫代[[李芬|李生]]遺下的空缺,到1941年1月17日得以正式任,成前最一位得委任的立法局议员。<ref>"[http://hkgro.lib.hku.hk/archive/files/36c5092a3048bd782572277c13238e9d.pdf No. 548]{{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6 July 1939.</ref><ref>"[http://hkgro.lib.hku.hk/archive/files/e0c11e76a6a306fd587e2990dc04ac4e.pdf No. 745]{{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6 June 1941.</ref><ref>〈李子方任立法局议员〉(1941年1月19日)</ref>在立法局,他同局其他非官守议员大力反港府计划开徵[[入息稅]]的建战时收益委员会发表的提出重大保留。<ref name=wartax/><ref>〈李子方批保存盈餘政策〉(1941年2月21日)</ref><ref>"Income Tax Debate" (9 November 1939)</ref>几经商界和港府的討价还价徵入息稅的建在1940年4月立法局三,但稅只作为维战时收益的临时手段,港府战结后废除稅。<ref name="wartax">''Report of the War Revenue Committee'' (February 1940)</ref>然港府在大战过后确废除了入息稅,但卻旋1947年重新徵。<ref>Evans, Freedman and Krever (2011), p.203.</ref>


=== 晚年生涯 ===
=== 晚年生涯 ===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日本]]同時於香港時間12月8日派兵入侵香港,[[香港保衛戰]]一。同月25日,任港督[[慕琦|慕琦爵士]]宣[[無條件投降]],標誌著香港淪陷,期三年零八月的[[香港日据时期|日据时期]]。由李子方打理的[[東亞銀行]]在淪陷之初一度停,但未幾於1942年2月另外五家日据政府批准復業被指定成為「福利彩票代理。<ref name="leung">梁炳(2011年),頁247。</ref>1942年1月,日据政府「訓」華僑領成立[[香港善後處理委員會]],以迫使他管治,在政商界具一定地位的李子方遂成九名委的其中之一。<ref>智文(2015年),頁46至47。</ref>同年3月,日据政府再組織{{Link-en|民代表}}取代香港善後處理委員會,作代表民社的諮詢機構,李子方渡到民代表出任該會四名委的其中之一,使他一步蒙上了背叛[[英]]和通敵的嫌疑。<ref name=hkubio/>其,日据政府成立[[香港賽馬會|香港競馬會]]以取代香港賽馬會,李子方即委任為競馬會董事之一。<ref>Jarvie (1969), p.95.</ref>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日本]]同时于香港时间12月8日派兵入侵香港,[[香港保卫战]]一。同月25日,任港督[[慕琦|慕琦爵士]]宣[[无条件投降]],标志著香港淪陷,期三年零八月的[[香港日据时期|日据时期]]。由李子方打理的[[东亚银行]]在淪陷之初一度停,但未几于1942年2月另外五家日据政府批准复业被指定成为“福利彩票代理。<ref name="leung">梁炳(2011年),頁247。</ref>1942年1月,日据政府“训”华侨领成立[[香港善后处理委员会]],以迫使他管治,在政商界具一定地位的李子方遂成九名委的其中之一。<ref>智文(2015年),頁46至47。</ref>同年3月,日据政府再组织{{Link-en|民代表}}取代香港善后处理委员会,作代表民社的諮询机构,李子方渡到民代表出任该会四名委的其中之一,使他一步蒙上了背叛[[英]]和通敵的嫌疑。<ref name=hkubio/>其,日据政府成立[[香港赛马会|香港竞马会]]以取代香港赛马会,李子方即委任为竞马会董事之一。<ref>Jarvie (1969), p.95.</ref>


日本在1945年8月宣佈無條件投降終標誌著[[香港重光]],香港遂恢管治。戰後,港府旋即強調李子方等是出香港人利益,在得到英方秘密可下,才接受出任日据政府的公不涉及通敵賣國的行,因此未有遭到港府深究。<ref name=hkubio/>不,根戰後曾先後擔政府首席民政事官和港府[[香港政司|政司]]的[[道高]]後來部文件中指出,然李子方等再沒有通敵的嫌疑,但如果重新委任他到[[香港行政局|行政局]]或[[香港立法局|立法局]]供有可能引起很大爭議果李子方等大部份曾經與日据政府高調合作的政商界人物,在戰後一律都不再港府用。<ref name=hkubio/>
日本在1945年8月宣布无条件投降终标志著[[香港重光]],香港遂恢管治。战后,港府旋即强调李子方等是出香港人利益,在得到英方秘密可下,才接受出任日据政府的公不涉及通敵卖国的行,因此未有遭到港府深究。<ref name=hkubio/>不,根战后曾先后担政府首席民政事官和港府[[香港政司|政司]]的[[道高]]后来部文件中指出,然李子方等再沒有通敵的嫌疑,但如果重新委任他到[[香港行政局|行政局]]或[[香港立法局|立法局]]供有可能引起很大争议果李子方等大部份曾经与日据政府高合作的政商界人物,在战后一律都不再港府用。<ref name=hkubio/>


上,李子方在戰時除了被指摘日方合作,又要兼[[東亞銀行]]的業務,使他承受很大的力,因此戰後即以健康關係淡出政壇,但仍繼續擔東亞銀理,重整東亞業務四-{出}-奔走。<ref name=hkubio/>在年承受沉重力的情況下,李子方在1948年證實患上[[心臟病]],需要多次前往美国病,身狀況大不如前。<ref name=bio01/>在1953年3月,李子方家人前赴美,除了病以外,還順道探望在地留的三名女。<ref name=bio01/>然而,李子方卻在1953年9月5日突然[[內華達州]]小[[卡 (內華達州)|卡]]因病逝世,61。<ref name=hkubio/><ref name=bio01/>身他的遺由美國經海路在同年10月13日清晨返香港,<ref>〈李子方遺體將運回港〉(1953年9月14日)</ref><ref>〈李子方柩今晨返本港〉(1953年10月13日)</ref>10月17日[[萬國儀館]]行追悼大,由[[曹思晃|曹思晃牧]]主持,各界親臨致悼者中包括人代表[[何|何爵士]]、[[周臣|周臣爵士]]、[[|爵士]]、[[香港市政局|市政局]]主席[[彭德 (1911年)|彭德]]伉儷、[[民政司]][[健士]]、行政局首席議員[[周埈年]]、立法局首席議員[[周年]]和[[匯豐銀行]]總經理[[端 (滙豐銀行)|端]]等千餘人,遺體隨後安葬[[香港人基督教聯會薄扶林道墳|薄扶林人基督教墳]]。<ref>〈李子方今出殯〉(1953年10月17日)</ref><ref>〈李子方柩昨日出殯〉(1953年10月18日)</ref>
上,李子方在战时除了被指摘日方合作,又要兼[[东亚银行]]的业务,使他承受很大的力,因此战后即以健康关系淡出政壇,但仍继续担东亚银理,重整东亚业务四-{出}-奔走。<ref name=hkubio/>在年承受沉重力的情況下,李子方在1948年证实患上[[心臟病]],需要多次前往美国病,身狀況大不如前。<ref name=bio01/>在1953年3月,李子方家人前赴美,除了病以外,还顺道探望在地留的三名女。<ref name=bio01/>然而,李子方卻在1953年9月5日突然[[内华达州]]小[[卡 (内华达州)|卡]]因病逝世,61。<ref name=hkubio/><ref name=bio01/>身他的遺由美国经海路在同年10月13日清晨返香港,<ref>〈李子方遺体将运回港〉(1953年9月14日)</ref><ref>〈李子方柩今晨返本港〉(1953年10月13日)</ref>10月17日[[万国仪馆]]行追悼大,由[[曹思晃|曹思晃牧]]主持,各界亲临致悼者中包括人代表[[何|何爵士]]、[[周寿臣|周寿臣爵士]]、[[|爵士]]、[[香港市政局|市政局]]主席[[彭德 (1911年)|彭德]]伉儷、[[民政司]][[健士]]、行政局首席议员[[周埈年]]、立法局首席议员[[周年]]和[[汇丰银行]]总经理[[端 (滙丰银行)|端]]等千餘人,遺体随后安葬[[香港人基督教联会薄扶林道墳|薄扶林人基督教墳]]。<ref>〈李子方今出殯〉(1953年10月17日)</ref><ref>〈李子方柩昨日出殯〉(1953年10月18日)</ref>


== 人生活 ==
== 人生活 ==
李子方一家信奉[[基督教]],且是[[香港|]]會眾,<ref name=bio01/>其妻鄧秀卿同祖籍[[廣東]][[山]],是[[有利行]]華經理[[鄧榮陞]]的女,嘗任[[香港基督教女青年]]董事、[[中國婦]]董事和[[女兵籌賑]]副會長兼永遠顧問,1960年9月3日逝世,享72。<ref>〈李子方夫人逝世〉(1960年9月4日)</ref>李子方夫共育有六子三女,分名李福杖、[[李福和]]、李福泰、李福、[[李福逑]]、李福培、李慧、李慧娟和李慧嫻。<ref name=bio01/><ref name=bio02/>
李子方一家信奉[[基督教]],且是[[香港|]]会众,<ref name=bio01/>其妻鄧秀卿同祖籍[[广东]][[山]],是[[有利行]]华经理[[鄧榮陞]]的女,嘗任[[香港基督教女青年]]董事、[[中国妇]]董事和[[女兵籌賑]]副会长兼永远顾问,1960年9月3日逝世,享寿72。<ref>〈李子方夫人逝世〉(1960年9月4日)</ref>李子方夫共育有六子三女,分名李福杖、[[李福和]]、李福泰、李福、[[李福逑]]、李福培、李慧、李慧娟和李慧嫻。<ref name=bio01/><ref name=bio02/>


李子方的二子李福和曾任[[東亞銀行]]主席和[[香港行政局|行政]][[香港立法局|立法]]局非官守議員;<ref>〈馬會副主席李福和退休,蘊利任副主席〉(1987年5月14日)</ref>另五子李福逑是港府早期的人[[政官]],是埠以首位出任[[社福利署|社福利署署]]、[[社司]]和[[民政事局|民政司]]的人,嘗任行政立法局官守議員。<ref name=kow/>李福逑之子[[李能]]是李子方的孫兒,他是香港[[御用大律]],後於1997年至2010年出任[[香港終審法院]]首任首席法官。<ref name="kow">〈李能喪父 遵囑低調設靈〉(2011年11月11日)</ref>
李子方的二子李福和曾任[[东亚银行]]主席和[[香港行政局|行政]][[香港立法局|立法]]局非官守议员;<ref>〈马会副主席李福和退休,蘊利任副主席〉(1987年5月14日)</ref>另五子李福逑是港府早期的人[[政官]],是埠以首位出任[[社福利署|社福利署署]]、[[社司]]和[[民政事局|民政司]]的人,嘗任行政立法局官守议员。<ref name=kow/>李福逑之子[[李能]]是李子方的孙儿,他是香港[[御用大律]],后于1997年至2010年出任[[香港终审法院]]首任首席法官。<ref name="kow">〈李能喪父 遵囑低调设灵〉(2011年11月11日)</ref>


[[賽馬]]是李子方的主要趣之一,他早年即[[香港賽馬會]]會員。<ref name="jockey2">〈會員李福和情繫賽馬〉(2005年9月29日)</ref>此外,他多年於聖會會務年是會聖堂教友,晚年更妻子支持[[灣聖米迦勒小|會聖米迦勒小]]的展。<ref name=bio01/>其1961年籌建而成的[[北角彼得堂]],除了是以[[彼得]]命名,也是因李子方年受洗得教名彼得」(Peter)故。<ref>〈北角彼得堂史〉(造訪2014年7月16日)</ref>
[[赛马]]是李子方的主要趣之一,他早年即[[香港赛马会]]会员。<ref name="jockey2">〈会员李福和情系赛马〉(2005年9月29日)</ref>此外,他多年于圣会会务年是会圣堂教友,晚年更妻子支持[[湾圣米迦勒小|会圣米迦勒小]]的展。<ref name=bio01/>其1961年籌建而成的[[北角彼得堂]],除了是以[[彼得]]命名,也是因李子方年受洗得教名彼得”(Peter)故。<ref>〈北角彼得堂史〉(造訪2014年7月16日)</ref>


== 榮 ==
== 榮 ==
* 以下列出榮縮寫:{{Note label|a|?|none}}
* 以下列出榮缩写:{{Note label|a|?|none}}
** [[太平士]](J.P.) (非官守,1931年4月<ref name="hkubio">O'Connell (2012), pp.262-263.</ref>)
** [[太平士]](J.P.) (非官守,1931年4月<ref name="hkubio">O'Connell (2012), pp.262-263.</ref>)


{| class="infobox bordered" style="width: 22em; font-size: 90%; text-align: left; float:right;" cellpadding="3"
{| class="infobox bordered" style="width: 22em; font-size: 90%; text-align: left; float:right;" cellpadding="3"
|-
|-
! colspan="2" style="background: #CFCFCF; text-align: center" {{!}} 附:主要經歷
! colspan="2" style="background: #CFCFCF; text-align: center" {{!}} 附:主要经历
|-
|-
| colspan="2" style="font-size: 90%"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 colspan="2" style="font-size: 90%"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 東亞銀行董事<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18年-1953年)</span>
* 东亚银行董事<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18年-1953年)</span>
* 東亞銀行助理理(後為經理)<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18年-1953年)</span>
* 东亚银行助理理(后为经理)<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18年-1953年)</span>
* 保良局理<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23年-1924年)</span>
* 保良局理<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23年-1924年)</span>
* 印花稅委員會<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29年)</span>
* 印花稅委员会<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29年)</span>
* 貨幣員會<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0年)</span>
* 货币员会<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0年)</span>
* 教育委員會<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4年-1941年)</span>
* 教育委员会<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4年-1941年)</span>
* 香港大校董<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6年-1941年)</span>
* 香港大校董<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6年-1941年)</span>
* 教員會<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8年)</span>
* 教员会<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8年)</span>
* 公司核(中文)諮員會<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8年)</span>
* 公司核(中文)諮员会<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8年)</span>
* 香港大學進一步展委員會<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9年)</span>
* 香港大学进一步展委员会<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9年)</span>
* 署任市政局非官守議員<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9年7月-10月)</span>
* 署任市政局非官守议员<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9年7月-10月)</span>
* 立法局臨時非官守議員<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9年7月-1941年1月)</span>
* 立法局临时非官守议员<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9年7月-1941年1月)</span>
* 戰時收益委員會<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9年10月-1940年2月)</span>
* 战时收益委员会<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39年10月-1940年2月)</span>
* 市政局非官守議員<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40年3月-1941年12月)</span>
* 市政局非官守议员<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40年3月-1941年12月)</span>
* 立法局非官守議員<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41年1月-12月)</span>
* 立法局非官守议员<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41年1月-12月)</span>
* 香港善後處理委員會<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42年)</span>
* 香港善后处理委员会<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42年)</span>
* 民代表<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42年-1945年)</span>
* 民代表<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42年-1945年)</span>
* 崇基院校董<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51年-1953年)</span>
* 崇基院校董<br /><span style="color: blue;">(1951年-1953年)</span>
</div>
</div>
|}
|}


== 相關條目 ==
== 相关条目 ==
* [[東亞銀行]]
* [[东亚银行]]
* [[李佩材家族]]
* [[李佩材家族]]
* [[香港日据时期]]
* [[香港日据时期]]
* [[李冠春]]
* [[李冠春]]
* [[周臣]]
* [[周寿臣]]
* [[簡東浦]]
* [[简东浦]]
* [[旭龢]]
* [[旭龢]]
* [[李福和]]
* [[李福和]]


== 注 ==
== 注 ==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
{{reflist|2}}
{{reflist|2}}
</div>
</div>


== 料 ==
== 料 ==
=== 中文料 ===
=== 中文料 ===
{{ReflistH}}
{{ReflistH}}
* 〈東亞銀示〉,《香港字日》第壹貳頁,1918年11月19日。
* 〈东亚银示〉,《香港字日》第壹貳頁,1918年11月19日。
* 〈東亞銀幕〉,《香港字日》第壹叁頁,1919年1月6日。
* 〈东亚银幕〉,《香港字日》第壹叁頁,1919年1月6日。
* 〈東亞銀行新行落成〉,《香港字日》第壹叁頁,1921年9月1日。
* 〈东亚银行新行落成〉,《香港字日》第壹叁頁,1921年9月1日。
* 〈東亞銀盛〉,《香港字日》第貳貳頁,1921年9月20日。
* 〈东亚银盛〉,《香港字日》第貳貳頁,1921年9月20日。
* 〈李子方代理定例局人代表〉,《大公》第六版,1939年7月7日。
* 〈李子方代理定例局人代表〉,《大公》第六版,1939年7月7日。
* 〈李子方任立法局議員〉,《大公》第六版,1941年1月19日。
* 〈李子方任立法局议员〉,《大公》第六版,1941年1月19日。
* 〈李子方批保存盈餘政策〉,《大公》第六版,1941年2月21日。
* 〈李子方批保存盈餘政策〉,《大公》第六版,1941年2月21日。
* 〈李子方在美病逝〉,《華僑》第二第一頁,1953年9月7日。
* 〈李子方在美病逝〉,《华侨》第二第一頁,1953年9月7日。
* 〈李子方遺體將運回港〉,《華僑》第二第一頁,1953年9月14日。
* 〈李子方遺体将运回港〉,《华侨》第二第一頁,1953年9月14日。
* 〈李子方略〉,《華僑》第二第二頁,1953年10月11日。
* 〈李子方略〉,《华侨》第二第二頁,1953年10月11日。
* 〈李子方柩今晨返本港〉,《華僑》第二第一頁,1953年10月13日。
* 〈李子方柩今晨返本港〉,《华侨》第二第一頁,1953年10月13日。
* 〈李子方今出殯〉,《華僑》第二第一頁,1953年10月17日。
* 〈李子方今出殯〉,《华侨》第二第一頁,1953年10月17日。
* 〈李子方柩昨日出殯〉,《華僑》第二第一頁,1953年10月18日。
* 〈李子方柩昨日出殯〉,《华侨》第二第一頁,1953年10月18日。
* 〈李子方夫人逝世〉,《工商日》第六頁,1960年9月4日。
* 〈李子方夫人逝世〉,《工商日》第六頁,1960年9月4日。
* 〈馬會副主席李福和退休,蘊利任副主席〉,《華僑》第二第一頁,1987年5月14日。
* 〈马会副主席李福和退休,蘊利任副主席〉,《华侨》第二第一頁,1987年5月14日。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6014642/http://lingkee.com/chist/html/chiculture/hk/gmwc/1918/1918_dyyh.htm 1918年:東亞銀行的立]〉,《香港6000年》。香港:齡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6014642/http://lingkee.com/chist/html/chiculture/hk/gmwc/1918/1918_dyyh.htm 1918年:东亚银行的立]〉,《香港6000年》。香港:齡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063938/http://lingkee.com/chist/html/chiculture/hk/ddsy/1935/1935_dyyh.htm 1935年:東亞銀行新行建成幕]〉,《香港6000年》。香港:齡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063938/http://lingkee.com/chist/html/chiculture/hk/ddsy/1935/1935_dyyh.htm 1935年:东亚银行新行建成幕]〉,《香港6000年》。香港:齡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 〈會員李福和情繫賽馬〉,《方日》A18,2005年9月29日。
* 〈会员李福和情系赛马〉,《方日》A18,2005年9月29日。
* 慕彰、著,《[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361004 中國銀業發展史——由晚清至下] 》。香港:香港城市大出版社,2011年。
* 慕彰、著,《[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361004 中国银业发展史——由晚清至下] 》。香港:香港城市大出版社,2011年。
* 梁炳華編,《[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central/images/publications/heritage_of_cnw_2011_revised/heritage_of_cnw_2011_revised.pdf 中西區風物志]{{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香港:中西區區議會,2011年。
* 梁炳华编,《[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central/images/publications/heritage_of_cnw_2011_revised/heritage_of_cnw_2011_revised.pdf 中西区风物志]{{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香港:中西区区议会,2011年。
* 〈李能喪父 遵囑低調設靈〉,《明》港A04,2011年11月11日。
* 〈李能喪父 遵囑低调设灵〉,《明》港A04,2011年11月11日。
* 〈四大望族李家縱橫政商界〉,《明》港A04,2011年11月11日。
* 〈四大望族李家縱橫政商界〉,《明》港A04,2011年11月11日。
* [[智文]]著,《重光之路:日香港太平洋戰爭》。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5年。ISBN 978-9-88825-566-5
* [[智文]]著,《重光之路:日香港太平洋战争》。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5年。ISBN 978-9-88825-566-5
* 〈[http://www.hkbea.com/hk/ci/milestones/index_tc.htm 展里程] 〉,東亞銀行,造訪2013年4月2日。
* 〈[http://www.hkbea.com/hk/ci/milestones/index_tc.htm 展里程] 〉,东亚银行,造訪2013年4月2日。
* 〈[http://dhk.hkskh.org/stpeter/aboutus.aspx?id=79 北角彼得堂史] 〉,《香港北角彼得堂》,造訪2014年7月16日。
* 〈[http://dhk.hkskh.org/stpeter/aboutus.aspx?id=79 北角彼得堂史] 〉,《香港北角彼得堂》,造訪2014年7月16日。
{{ReflistF}}
{{ReflistF}}


=== 英文料 ===
=== 英文料 ===
{{ReflistH}}
{{ReflistH}}
* "Hongkong Property Deal - Bank of East Asia Buys Important Site", ''The China Mail'', 23 September 1919.
* "Hongkong Property Deal - Bank of East Asia Buys Important Site", ''The China Mail'', 23 September 1919.
第159行: 第159行:
{{ReflistF}}
{{ReflistF}}


== 外部連結 ==
== 外部链接 ==
* 智鵬,[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04117 香港人香港史系列:李子方─東亞銀行的創辦人(1)] (2012年5月17日)
* 智鵬,[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04117 香港人香港史系列:李子方─东亚银行的创办人(1)] (2012年5月17日)
* 智鵬,[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04387 香港人香港史系列:李子方─東亞銀行的創辦人(2)] (2012年5月18日)
* 智鵬,[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04387 香港人香港史系列:李子方─东亚银行的创办人(2)] (2012年5月18日)


{{DEFAULTSORT:Li, Tse-fong}}
{{DEFAULTSORT:Li, Tse-fong}}
[[Category:香港主]]
[[Category:香港主]]
[[Category:香港行家]]
[[Category:香港行家]]
[[Category:香港大校友]]
[[Category:香港大校友]]
[[Category:皇仁院校友]]
[[Category:皇仁院校友]]
[[Category:山人]]
[[Category:山人]]
[[Category:李姓|Tse子方]]
[[Category:李姓|Tse子方]]
[[Category:李佩材家族|Tse子方]]
[[Category:李佩材家族|Tse子方]]
[[Category:東亞銀行]]
[[Category:东亚银行]]
[[Category:前香港立法局議員]]
[[Category:前香港立法局议员]]
[[Category:前市政局議員]]
[[Category:前市政局议员]]
[[Category:太平士]]
[[Category:太平士]]
[[Category:香港新教徒]]
[[Category:香港新教徒]]
[[Category:与大日本帝国合作的香港人]]
[[Category:与大日本帝国合作的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