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自动替换模板(来源模板))
(综合治理:中国大陆)
 

(未显示4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中国宗室信息框
{{中国宗室信息框
|名=明英宗
|名=明英宗
|像=[[File:Portrait assis de l'empereur Ming Yingzong.jpg|居中|250px]]
|像=[[File:Portrait assis de l'empereur Ming Yingzong.jpg|居中|250px]]
|明=国立故宫博物院藏英宗睿皇帝御容
|明=国立故宫博物院藏英宗睿皇帝御容
|世系=[[明朝君主列表|明朝第6・8位皇帝]]
|世系=[[明朝君主列表|明朝第6・8位皇帝]]
|在位=1435年1月31日-1449年9月22日<ref>[http://joul.cssn.cn/sjxz/xsjdk/zgjd/sb/jsbml/myzsl/201311/t20131120_844314.shtml 《明实录·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一》] 记载,[[明朝]][[正统 (年号)|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1449年9月1日)[[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战]][[瓦剌]]战胜[[明朝]],翌日明英宗被[[瓦剌]]俘获。[http://joul.cssn.cn/sjxz/xsjdk/zgjd/sb/jsbml/myzsl/201311/t20131120_844312.shtml 《明实录·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三》] 记载,[[明朝]][[正统 (年号)|正统]]十四年九月初六(1449年9月22日),郕王朱祁钰即皇帝位,即[[景泰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ref>({{age in years and days|1435|1|31|1449|9|22|age=no}})
|在位=1435年1月31日-1449年9月22日<ref>[http://joul.cssn.cn/sjxz/xsjdk/zgjd/sb/jsbml/myzsl/201311/t20131120_844314.shtml 《明实录·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一》] 记载,[[明朝]][[正统 (年号)|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1449年9月1日)[[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战]][[瓦剌]]战胜[[明朝]],翌日明英宗被[[瓦剌]]俘获。[http://joul.cssn.cn/sjxz/xsjdk/zgjd/sb/jsbml/myzsl/201311/t20131120_844312.shtml 《明实录·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三》] 记载,[[明朝]][[正统 (年号)|正统]]十四年九月初六(1449年9月22日),郕王朱祁钰即皇帝位,即[[景泰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ref>({{age in years and days|1435|1|31|1449|9|22|age=no}})
|统治类型=第一次在位
|统治类型=第一次在位
|前任=[[明宣宗]]宣德帝
|前任=[[明宣宗]]宣德帝
|继任=明宗[[景泰帝]]
|继任=明宗[[景泰帝]]
|在位1=1457年2月11日<ref>[http://joul.cssn.cn/sjxz/xsjdk/zgjd/sb/jsbml/myzsl/201311/t20131120_844220.shtml 《明实录·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四》] 记载,[[明朝]][[景泰 (年号)|景泰]]八年正月十七(1457年2月11日)明英宗[[夺门之变|复位]]。</ref>-1464年2月23日({{age in years and days|1457|2|11|1464|2|23|age=no}})
|在位1=1457年2月11日<ref>[http://joul.cssn.cn/sjxz/xsjdk/zgjd/sb/jsbml/myzsl/201311/t20131120_844220.shtml 《明实录·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四》] 记载,[[明朝]][[景泰 (年号)|景泰]]八年正月十七(1457年2月11日)明英宗[[夺门之变|复位]]。</ref>-1464年2月23日({{age in years and days|1457|2|11|1464|2|23|age=no}})
|统治类型1=第二次在位
|统治类型1=第二次在位
第18行: 第18行:
|逝世日期={{death date and age|1464|2|23|1427|11|29}}
|逝世日期={{death date and age|1464|2|23|1427|11|29}}
|逝世地=
|逝世地=
|廟號=[[英宗]]
|庙号=[[英宗]]
|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br>昭文宪武至德广孝<br>'''睿皇帝'''
|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br>昭文宪武至德广孝<br>'''睿皇帝'''
|陵墓=[[明裕陵|裕陵]]
|陵墓=[[明裕陵|裕陵]]
|父=宣宗章皇帝[[明宣宗|朱瞻基]]
|父=宣宗章皇帝[[明宣宗|朱瞻基]]
|母=[[孝恭章皇后]]
|母=[[孝恭章皇后]]
|皇后=[[孝睿皇后]]钱氏
|皇后=[[孝睿皇后]]钱氏
|妃嫔=[[孝皇后]]周氏<br>([[明宪宗]]生母,尊为皇太后)
|妃嫔=[[孝皇后]]周氏<br>([[明宪宗]]生母,尊为皇太后)
|亲属=[[景泰帝]]朱祁钰(同父异母弟)
|亲属=[[景泰帝]]朱祁钰(同父异母弟)
|子嗣=子共9人,女共12人
|子嗣=子共9人,女共12人
}}
}}
'''明英宗朱祁镇'''({{bd|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catIdx=Z}}<ref name="ms5">《明实录·英宗睿皇帝实录》“以宣德二年丁未十一月十一日生。”</ref>),[[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亲[[孝恭章皇后]],[[景泰帝]]朱祁钰异母兄,是[[明朝]]的第6任皇帝和第8任皇帝;最初使用'''[[正统 (年号)|正统]]'''(1436年-1450年)年号,[[夺门之变|复辟]]后使用'''[[天顺 (明朝)|天顺]]'''(1457年-1464年)年号,在位22年。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明英宗朱祁镇'''({{bd|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catIdx=Z}}<ref name="ms5">《明实录·英宗睿皇帝实录》“以宣德二年丁未十一月十一日生。”</ref>),[[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亲[[孝恭章皇后]],[[景泰帝]]朱祁钰异母兄,是[[明朝]]的第6任皇帝和第8任皇帝;最初使用'''[[正统 (年号)|正统]]'''(1436年-1450年)年号,[[夺门之变|复辟]]后使用'''[[天顺 (明朝)|天顺]]'''(1457年-1464年)年号,在位22年。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 人物生平 ==
== 人物生平 ==
=== 早年 ===
=== 早年 ===
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妃[[孝恭章皇后|氏]]明宣宗朱瞻基子朱祁(但《明史》記孫氏生平則說她暗中取女之子己子)<ref>《明史·卷一百一十三·后妃一》:​​妃(氏)亦子,人子己子,即英宗也。</ref>。十五日,宣宗皇帝赐名祁镇。祁字为燕王世系中的辈分字,寓意至大。镇则意为皇长子是国家根本,未来安重抚定天下之意。在赐名的玺书中,宣宗对此作了具体的解释:
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妃[[孝恭章皇后|氏]]明宣宗朱瞻基子朱祁(但《明史》记孙氏生平则说她暗中取女之子己子)<ref>《明史·卷一百一十三·后妃一》:​​妃(氏)亦子,人子己子,即英宗也。</ref>。十五日,宣宗皇帝赐名祁镇。祁字为燕王世系中的辈分字,寓意至大。镇则意为皇长子是国家根本,未来安重抚定天下之意。在赐名的玺书中,宣宗对此作了具体的解释:
<blockquote>朕为天下之君,尔为朕长子。所以正国家之大本,承万年之天序,皆在于尔。今赐尔名为祁镇,夫祁者至大之义,镇者安重抚定之道。宗社之尊、海宇之广、民庶之繁,所系甚重。必有至大之德,用能膺之。惟诚、惟敬、永奉宗庙社稷。惟宽、惟仁、弘福海宇民庶。道德功用,斯为至大,而上天之眷祐,下民之归戴,皆本于斯。尔其敬之,服膺惟永。</blockquote>
<blockquote>朕为天下之君,尔为朕长子。所以正国家之大本,承万年之天序,皆在于尔。今赐尔名为祁镇,夫祁者至大之义,镇者安重抚定之道。宗社之尊、海宇之广、民庶之繁,所系甚重。必有至大之德,用能膺之。惟诚、惟敬、永奉宗庙社稷。惟宽、惟仁、弘福海宇民庶。道德功用,斯为至大,而上天之眷祐,下民之归戴,皆本于斯。尔其敬之,服膺惟永。</blockquote>
出生四月的朱祁鎮隨即被立皇太子,其母皇后。
出生四月的朱祁镇随即被立皇太子,其母皇后。


=== 即位 ===
=== 即位 ===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崩,年7的朱祁即位,是英宗,改次年[[正统 (年号)|正]]元年。英宗在位初期由太皇太后[[诚孝昭皇后|氏]]政,內閣由[[三杨 (明朝)|三]]([[士奇]]、[[杨荣|榮]]和[[杨溥 (明朝)|溥]])主持,[[仁宣之治]]得以延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宣宗崩,年7的朱祁即位,是英宗,改次年[[正统 (年号)|正]]元年。英宗在位初期由太皇太后[[诚孝昭皇后|氏]]政,内阁由[[三杨 (明朝)|三]]([[士奇]]、[[杨荣|榮]]和[[杨溥 (明朝)|溥]])主持,[[仁宣之治]]得以延


六年(1441年),正式政,同年定首都北京,束南京名上的首都地位。
六年(1441年),正式政,同年定首都北京,束南京名上的首都地位。


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卒,三以年老淡出政壇,宦官[[王振]]專權,其羽遍天下,百官目,是明朝第一次宦官專權
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卒,三以年老淡出政壇,宦官[[王振]]专权,其羽遍天下,百官目,是明朝第一次宦官专权


=== 土木堡之变 ===
=== 土木堡之变 ===
{{main|土木堡之变}}
{{main|土木堡之变}}
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南侵,英宗以五十軍親征,沿途鋪張。返途中,八月十五日(1449年9月1日)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太[[也先]]所,明軍「死者萬」,英宗被俘虜,附和英宗的太[[王振]]被英宗之護衛將軍[[樊忠]]死,樊忠死王振前曰:「天下此賊!」以所持棰擊殺王振,力殺數十人後戰死。史[[土木堡之变]]。
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南侵,英宗以五十军亲征,沿途铺张。返途中,八月十五日(1449年9月1日)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太[[也先]]所,明军“死者万”,英宗被俘虜,附和英宗的太[[王振]]被英宗之护卫将军[[樊忠]]死,樊忠死王振前曰:“天下此賊!”以所持棰击杀王振,力杀数十人后战死。史[[土木堡之变]]。


隨後,也先持英宗南下攻北京,[[孝恭章皇后]]命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鈺監國。九月初,群臣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鈺帝,以安人心,太后准,郕王即皇帝位,是[[景泰帝]],于翌年改元[[景泰 (年号)|景泰]],尊英宗[[太上皇]]。
随后,也先持英宗南下攻北京,[[孝恭章皇后]]命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鈺监国。九月初,群臣皇太后立郕王朱祁鈺帝,以安人心,太后准,郕王即皇帝位,是[[景泰帝]],于翌年改元[[景泰 (年号)|景泰]],尊英宗[[太上皇]]。


=== 漠北生活 ===
=== 漠北生活 ===
第54行: 第54行:
被俘生活中,[[袁彬]]与[[哈铭]]对明英宗的悉心照顾缓解了英宗的窘迫。也先两天向英宗进献一只羊,七天进献一头牛,每五天、七天、十天摆一次筵席,每天供应牛乳、马乳,并安排瓦刺妇人打扫送给英宗的[[帐篷]]。英宗在行营坐暖或骑马途中,瓦刺男女都会叩头。英宗还险些与也先的妹妹结婚。<ref>{{Cite journal|author= 人民日报社|title=土木之变 明帝国命运转折点|journal= 国家人文历史|year= 2020 |volume= |issue= 261 |pages= }}</ref>
被俘生活中,[[袁彬]]与[[哈铭]]对明英宗的悉心照顾缓解了英宗的窘迫。也先两天向英宗进献一只羊,七天进献一头牛,每五天、七天、十天摆一次筵席,每天供应牛乳、马乳,并安排瓦刺妇人打扫送给英宗的[[帐篷]]。英宗在行营坐暖或骑马途中,瓦刺男女都会叩头。英宗还险些与也先的妹妹结婚。<ref>{{Cite journal|author= 人民日报社|title=土木之变 明帝国命运转折点|journal= 国家人文历史|year= 2020 |volume= |issue= 261 |pages= }}</ref>


=== 南幽禁 ===
=== 南幽禁 ===
[[于]]領導的[[北京保衛戰]],瓦剌倡,欲送英宗。[[景泰帝]]不欲英宗還鑾。[[景泰 (年号)|景泰]]元年(1450年),[[鸿胪卿|臚卿]][[善]]變賣,孤身[[使节|出使]]瓦剌,又在景泰帝不同意的情況下,服瓦剌太[[也先]],英宗迎回[[燕京]]。
[[于]]领导的[[北京保卫战]],瓦剌倡,欲送英宗。[[景泰帝]]不欲英宗还銮。[[景泰 (年号)|景泰]]元年(1450年),[[鸿胪卿|鸿臚卿]][[善]]变卖,孤身[[使节|出使]]瓦剌,又在景泰帝不同意的情況下,服瓦剌太[[也先]],英宗迎回[[燕京]]。


英宗回朝,景泰帝怕失去即位不久的皇位,其兄英宗[[軟禁]][[普胜寺|崇質宮]],令[[指揮使司|]]防守密。英宗被囚南宫期间,生下了四子六女,其中三子夭折。景泰三年,又原立太子的英宗子[[明宪宗|朱深]]沂王,另立己子[[朱見濟]][[君]]。朱見濟在次年去世,但景泰帝仍不同意立朱太子。
英宗回朝,景泰帝怕失去即位不久的皇位,其兄英宗[[軟禁]][[普胜寺|崇质宫]],令[[指揮使司|]]防守密。英宗被囚南宫期间,生下了四子六女,其中三子夭折。景泰三年,又原立太子的英宗子[[明宪宗|朱深]]沂王,另立己子[[朱见济]][[君]]。朱见济在次年去世,但景泰帝仍不同意立朱太子。


=== 夺门之变 ===
=== 夺门之变 ===
{{Main|夺门之变}}
{{Main|夺门之变}}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1457年2月11日),趁[[景泰帝]]病重不能朝之机,手握重兵的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等人合太[[曹吉祥]],率死士攻入南立英宗位。当天凌晨,英宗自[[東華門]]入[[太和殿|奉天殿]]位,同日黎明開宮門諭令百官,正月二十一日改元[[天顺 (明朝)|天]],史稱「[[夺门之变]]。景泰帝被移驾于西内,旋即被废为郕王,不久后去世,死被謚郕戾王,葬西郊金山([[玉泉山]]北)。英宗让其后宫嫔妃殉葬。<ref>郕王薨,谥曰戾,毁所营寿陵,葬金山,与夭殇诸公主坟相属。帝欲以汪妃殉,以李贤言乃止,以妃唐氏等殉葬。</ref>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1457年2月11日),趁[[景泰帝]]病重不能朝之机,手握重兵的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等人合太[[曹吉祥]],率死士攻入南立英宗位。当天凌晨,英宗自[[东华门]]入[[太和殿|奉天殿]]位,同日黎明开宫门諭令百官,正月二十一日改元[[天顺 (明朝)|天]],史称“[[夺门之变]]。景泰帝被移驾于西内,旋即被废为郕王,不久后去世,死被謚郕戾王,葬西郊金山([[玉泉山]]北)。英宗让其后宫嫔妃殉葬。<ref>郕王薨,谥曰戾,毁所营寿陵,葬金山,与夭殇诸公主坟相属。帝欲以汪妃殉,以李贤言乃止,以妃唐氏等殉葬。</ref>


英宗發動[[夺门之变]]成功,大规模清洗朝堂,杀害众多京师保卫战的有功朝臣。<ref>《明史》卷十二·本第十二·英宗後紀:丁亥,杀于谦、王文,籍其家。陈循、江渊、俞士悦谪戍,萧鎡、商辂除名;壬辰,榜于谦党人示天下。甲午,杀昌平侯杨俊;杀都督范广。</ref>以[[叛|逆罪]]兵部尚[[于]]及[[大士]][[王文 (明朝)|王文]]等人下獄,初尚言謙實有功」,[[徐有]]言,今日之事」,五日[[斬]]于和[[王文]]西市。并将于谦弃尸街头,并登记查抄了他的家产,把他的家人全部发配去守边疆。<ref>《明史》丁亥弃谦市,籍其家,家戍边</ref>天下冤之。英宗将抗敌有功将领都督范广的妻儿宅邸赐给了投降的敌虏,史家提及此事,皆羞惭言。<ref>《明史》:及英宗复辟,亨、 恃“夺门”功,诬广党附于谦,谋立外藩,遂下狱论死。子升戍广西,籍其家,以妻孥第宅赐降丁。</ref><ref>《万历野获编·列朝》:乃至都督范广,战功与石亨相亚,特以于谦爱将,为曹、石辈所恶,即抵极法,且以其第宅并妻孥赐降虏皮儿马黑麻,则尤国朝怪事。一时诛赏不遵祖制,不厌人情,一至于此。成化二年,广妻宿氏诉冤,宪宗恻然哀之曰:“范广骁勇,为一时诸将冠,中外奸臣以计杀之。”命其子升仍袭世职,仍还所没家赀。则广之妻小,辱于匈奴者十年矣。后来忠义报国者,能无丧气自沮耶?</ref>英宗下诏,以香木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并在京城智化寺为王振建立旌忠祠,“赐祠曰精忠”。<ref>帝虽日益长大,而倚赖振如父师。迨至蒙尘幸返,复辟以后,犹申讨前日诛戮振党之人,刻木为振形,招魂以葬,祀之智华寺,赐祠曰精忠。</ref>英宗为感谢瓦剌太师[[也先]],为其在京中立庙。<ref>《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西四牌楼北,当年在甬中间有一庙宇,座南面向北,名当街庙。其址在石老娘胡同东口,庙供额森牌位。据闻明英宗北狩,后为额森(也先)放还朝,感其义,为之立庙,故北面</ref>[[大士]][[李贤 (大学士)|李]]告知英宗背秘密,「[[夺门之变]]沒有用。因景泰帝子,立朱祁的[[孝恭章皇后]]仍在世上,所以皇位遲早是英宗的,不需要奪門奪門只是小人们的一齣,目的是求自己的升官發財。英宗下令中不得再使用「奪門」且罷除因奪門而晉升的一切官四千餘人),疏了徐​​有等,後來曹吉祥石亨等人勾,先法中徐​​有徐被流放。而石亨曹吉祥因圖謀亂發動[[曹石之]],石亨被囚至死,曹吉祥被凌遲死。
英宗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大规模清洗朝堂,杀害众多京师保卫战的有功朝臣。<ref>《明史》卷十二·本第十二·英宗后纪:丁亥,杀于谦、王文,籍其家。陈循、江渊、俞士悦谪戍,萧鎡、商辂除名;壬辰,榜于谦党人示天下。甲午,杀昌平侯杨俊;杀都督范广。</ref>以[[叛|逆罪]]兵部尚[[于]]及[[大士]][[王文 (明朝)|王文]]等人下獄,初尚言谦实有功”,[[徐有]]言,今日之事”,五日[[斬]]于和[[王文]]西市。并将于谦弃尸街头,并登记查抄了他的家产,把他的家人全部发配去守边疆。<ref>《明史》丁亥弃谦市,籍其家,家戍边</ref>天下冤之。英宗将抗敌有功将领都督范广的妻儿宅邸赐给了投降的敌虏,史家提及此事,皆羞惭言。<ref>《明史》:及英宗复辟,亨、 恃“夺门”功,诬广党附于谦,谋立外藩,遂下狱论死。子升戍广西,籍其家,以妻孥第宅赐降丁。</ref><ref>《万历野获编·列朝》:乃至都督范广,战功与石亨相亚,特以于谦爱将,为曹、石辈所恶,即抵极法,且以其第宅并妻孥赐降虏皮儿马黑麻,则尤国朝怪事。一时诛赏不遵祖制,不厌人情,一至于此。成化二年,广妻宿氏诉冤,宪宗恻然哀之曰:“范广骁勇,为一时诸将冠,中外奸臣以计杀之。”命其子升仍袭世职,仍还所没家赀。则广之妻小,辱于匈奴者十年矣。后来忠义报国者,能无丧气自沮耶?</ref>英宗下诏,以香木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并在京城智化寺为王振建立旌忠祠,“赐祠曰精忠”。<ref>帝虽日益长大,而倚赖振如父师。迨至蒙尘幸返,复辟以后,犹申讨前日诛戮振党之人,刻木为振形,招魂以葬,祀之智华寺,赐祠曰精忠。</ref>英宗为感谢瓦剌太师[[也先]],为其在京中立庙。<ref>《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西四牌楼北,当年在甬中间有一庙宇,座南面向北,名当街庙。其址在石老娘胡同东口,庙供额森牌位。据闻明英宗北狩,后为额森(也先)放还朝,感其义,为之立庙,故北面</ref>[[大士]][[李贤 (大学士)|李]]告知英宗背秘密,“[[夺门之变]]沒有用。因景泰帝子,立朱祁的[[孝恭章皇后]]仍在世上,所以皇位遲早是英宗的,不需要夺门夺门只是小人们的一齣,目的是求自己的升官发财。英宗下令中不得再使用“夺门”且罷除因夺门而晉升的一切官四千餘人),疏了徐​​有等,后来曹吉祥石亨等人勾,先法中徐​​有徐被流放。而石亨曹吉祥因图谋乱发动[[曹石之]],石亨被囚至死,曹吉祥被凌遲死。


[[天顺 (明朝)|天]]一朝,英宗勤理政,任用[[李贤 (大学士)|李]]、[[彭]]等臣,先懲治[[石亨]]、[[徐有]]、[[曹吉祥]]等人,政治尚算清明。又不左右反放[[朱文圭|建庶人]]([[建文帝|明惠宗]]幼子[[朱文圭]],[[明成祖]]發動[[靖难之役|靖]]被幽禁中逾五十年,已豬狗不),提供食住行;聽[[孝睿皇后|皇后]]之言恢前朝[[胡善祥|胡后]]的位;病危遺言,取消了自[[朱元璋|明太祖]]以妃[[殉葬]]制度<ref>《稗事彙記載:「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世勿復為</ref>。《明史》讚譽:「妃殉葬,盛德之事可法世者矣。[[王世]]在《弇州山人集》中亦稱:「此誠千​​古帝王之盛
[[天顺 (明朝)|天]]一朝,英宗勤理政,任用[[李贤 (大学士)|李]]、[[彭]]等臣,先懲治[[石亨]]、[[徐有]]、[[曹吉祥]]等人,政治尚算清明。又不左右反放[[朱文圭|建庶人]]([[建文帝|明惠宗]]幼子[[朱文圭]],[[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役|靖]]被幽禁中逾五十年,已豬狗不),提供食住行;聽[[孝睿皇后|皇后]]之言恢前朝[[胡善祥|胡后]]的位;病危遺言,取消了自[[朱元璋|明太祖]]以妃[[殉葬]]制度<ref>《稗事彙记载:“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世勿复为</ref>。《明史》赞誉:“妃殉葬,盛德之事可法世者矣。[[王世]]在《弇州山人集》中亦称:“此誠千​​古帝王之盛


[[File:Mingyuling.jpg|缩略图|英宗陵墓--明裕陵(2019年6月)]]
[[File:Mingyuling.jpg|缩略图|英宗陵墓--明裕陵(2019年6月)]]
八年正月(1464年2月)英宗崩,享年36。葬入[[明十三陵]]中的[[明裕陵|裕陵]]。英宗與錢皇后感情頗深,皇后子;因周妃橫,英宗心死嗣子[[明憲宗]](周妃所生)不尊崇她的地位,所以遺命皇后他日壽終,宜合葬<ref>明制,帝陵一帝一后。英宗此,意在保他死之後錢皇后的地位,</ref>」後來錢皇后死,周太后果然不欲其祔葬裕陵,由有英宗的遺詔,經過大臣力方得英宗合葬。此,在周太后的力下,不得已改英宗的陵寢設計,周太后也得以附葬裕陵,始出一帝-{后}-或多-{后}-的格局。
八年正月(1464年2月)英宗崩,享年36。葬入[[明十三陵]]中的[[明裕陵|裕陵]]。英宗与钱皇后感情頗深,皇后子;因周妃橫,英宗心死嗣子[[明憲宗]](周妃所生)不尊崇她的地位,所以遺命皇后他日寿终,宜合葬<ref>明制,帝陵一帝一后。英宗此,意在保他死之后钱皇后的地位,</ref>”后来钱皇后死,周太后果然不欲其祔葬裕陵,由有英宗的遺詔,经过大臣力方得英宗合葬。此,在周太后的力下,不得已改英宗的陵寢设计,周太后也得以附葬裕陵,始出一帝-{后}-或多-{后}-的格局。


== 正面功绩 ==
== 正面功绩 ==
明英宗在去世前夕,废除了自明太祖以来宫妃殉葬制度,并且恢复了胡皇后的封号。此外,又在今库页岛地区乌苏里江以东地区,设立波罗河卫与忽鲁木卫,拱卫了明朝东北边疆的统治力。<ref name=data>{{Cite web |url=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15/115327032.shtm |title=明朝奴儿干都司及其卫所研究 杨旸、袁闾琨、傅朗云 著 |accessdate=2020-03-12 |archive-date=2020-03-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314112814/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15/115327032.shtm |dead-url=no }}</ref>
明英宗在去世前夕,废除了自明太祖以来宫妃殉葬制度,并且恢复了胡皇后的封号。此外,又在今库页岛地区乌苏里江以东地区,设立波罗河卫与忽鲁木卫,拱卫了明朝东北边疆的统治力。<ref name=data>{{Cite web |url=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15/115327032.shtm |title=明朝奴儿干都司及其卫所研究 杨旸、袁闾琨、傅朗云 著 |accessdate=2020-03-12 }}</ref>


== 遺言 ==
== 遺言 ==
{{cquote|自古人生必有死,今朕病已深,儻言有不諱,東宮吉日,即皇帝位,百成婚。皇后氏名位素定,當盡,以天年。德王等王,俱善地俾之。殉葬非古,仁者所不忍,妃不要殉葬。斂時須沐浴潔淨,棺裝用袍服腰絛,皇后同東宮選帶皮鞓者,易以絛鞓,衣服不多,縱多亦用。好地,建陵寢,皇后他日壽終,宜合葬,惠妃亦須遷來,以後諸妃,次第祔葬。此言俱要遵行,毋違。}}
{{cquote|自古人生必有死,今朕病已深,儻言有不諱,东宫吉日,即皇帝位,百成婚。皇后氏名位素定,当尽,以天年。德王等王,俱善地俾之。殉葬非古,仁者所不忍,妃不要殉葬。斂时须沐浴洁净,棺裝用袍服腰絛,皇后同东宫选带皮鞓者,易以絛鞓,衣服不多,縱多亦用。好地,建陵寢,皇后他日寿终,宜合葬,惠妃亦须迁来,以后诸妃,次第祔葬。此言俱要遵行,毋違。}}


== 遺詔 ==
== 遺詔 ==
{{cquote|朕以涼德,嗣守祖宗大,先二十有二年矣。惟治理,夙夜靡恆懼終於治,有辜先帝付託之重,乃今遘疾留,殆弗可,夫生必有死,人道之常。雖聖哲所不免,但繼體得人,宗社生民有主,吾沒世,何憾焉?子皇太子濡,仁孝明,夙德天成,宜即皇帝位。中外文武群臣,其同心佐理,以予志,喪禮悉遵皇考遺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服,毋禁音、嫁娶,嗣君重,婚不可期百日外,有司行,毋得固違。宗室王,藩屏是任,不可輒。各處鎮兵、巡撫等官,及都布按三司官固封疆,安撫民,不離職守,聞喪之日,止朝夕哭三日,香遣官代行。廣東西、四川、南、州所府州縣並土官及各布政司七品以下衙,俱免香。詔諭中外,咸使知。}}
{{cquote|朕以涼德,嗣守祖宗大,先二十有二年矣。惟治理,夙夜靡恒惧终于治,有辜先帝付託之重,乃今遘疾留,殆弗可,夫生必有死,人道之常。虽圣哲所不免,但继体得人,宗社生民有主,吾沒世,何憾焉?子皇太子濡,仁孝明,夙德天成,宜即皇帝位。中外文武群臣,其同心佐理,以予志,丧礼悉遵皇考遺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服,毋禁音、嫁娶,嗣君重,婚不可期百日外,有司行,毋得固違。宗室王,藩屏是任,不可輒。各处镇兵、巡撫等官,及都布按三司官固封疆,安撫民,不离职守,闻丧之日,止朝夕哭三日,香遣官代行。广东广西、四川、南、州所府州县并土官及各布政司七品以下衙,俱免香。詔諭中外,咸使知。}}


== 评价 ==
== 评价 ==
* [[鄧士]]:我朝自太祖以,皆以妃嬪殉葬,至景泰之薨然。迨英宗遺詔始革,自是累朝皆之。嗚呼,英之仁至矣!抑伏以一人之身而天中行事中大庭,何耶?初以幼冲嗣位,生,未諳世故,故王振得以擅權誤國,天下危。及北狩踰年而是艱難險嘗之矣,人之情偽悉知之矣。暨登大,心存慈,屏遠權奸,精明之治,光祖考,其故如此。<ref>鄧士龍編,《朝典故》卷六十二,《前聞記.英宗皇帝德》按。</ref>
* [[鄧士]]:我朝自太祖以,皆以妃嬪殉葬,至景泰之薨然。迨英宗遺詔始革,自是累朝皆之。嗚呼,英之仁至矣!抑伏以一人之身而天中行事中大庭,何耶?初以幼冲嗣位,生,未諳世故,故王振得以擅权误国,天下危。及北狩踰年而是艱难险嘗之矣,人之情偽悉知之矣。暨登大,心存慈,屏远权奸,精明之治,光祖考,其故如此。<ref>鄧士龙编,《朝典故》卷六十二,《前闻记.英宗皇帝德》按。</ref>


* 《[[明史纪事本末]]》:然则挟天子者,挟一匹夫耳!邀利之心懈,而好义之心萌,郭登之言决,而杨善之说行,英皇自此生入玉门矣。故汉高分羹之语,乃孝子之变声;郭登有君之谢,实忠臣之苦节。英宗不感生还,反疑予敌。谦死东曹,登贬南都,忠臣义士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ref>《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三》</ref>
* 《[[明史纪事本末]]》:然则挟天子者,挟一匹夫耳!邀利之心懈,而好义之心萌,郭登之言决,而杨善之说行,英皇自此生入玉门矣。故汉高分羹之语,乃孝子之变声;郭登有君之谢,实忠臣之苦节。英宗不感生还,反疑予敌。谦死东曹,登贬南都,忠臣义士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ref>《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三》</ref>


* 《[[明史]]》:英宗承仁、宣之,海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胡濙、張輔,皆累朝勳,受遺政,綱紀未弛。以王振擅權開釁,遂至乘輿播。乃辟而追念不已,抑何其惑溺之深也。前在位二十四年,甚稗政。至上恭讓後諡,建庶人之,罷妃殉葬,盛德之事可法世者矣。<ref>明史/卷12</ref>
* 《[[明史]]》:英宗承仁、宣之,海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胡濙、张辅,皆累朝勳,受遺政,纲纪未弛。以王振擅权开釁,遂至乘輿播。乃辟而追念不已,抑何其惑溺之深也。前在位二十四年,甚稗政。至上恭让后諡,建庶人之,罷妃殉葬,盛德之事可法世者矣。<ref>明史/卷12</ref>


* [[毛泽东]]:「《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ref>{{cite web |author1=胡长明 |title=毛泽东:《明史》我看了最生气 |url=http://cpc.people.com.cn/GB/85037/85038/7315000.html |website=人民网 |publisher=人民政协报 |accessdate=2021-09-13}}</ref>
* [[毛泽东]]:“《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ref>{{cite web |author1=胡长明 |title=毛泽东:《明史》我看了最生气 |url=http://cpc.people.com.cn/GB/85037/85038/7315000.html |website=人民网 |publisher=人民政协报 |accessdate=2021-09-13}}</ref>


* 明史研究與羅在其著作《明英宗》中指出,英宗正是明王朝由盛衰的鍵期,而這種轉折的各因素自永樂與宣德年就已釀成,到正統時期就逼近發階段,英宗就是在這樣矛盾發階段登基。在這種而衰的段,任何開來君都以力挽頹,更何況英宗登基是缺乏立意的孩子,統時期的弊政英宗固然有,而英宗身政大臣禮監王振更是難辭其咎。土木之的出,英宗動機無可非,皇帝作元首肩國衛民的任,不能認為天子征本身就是錯,而土木堡的慘主要是王振與從將帥指揮失所致,英宗雖結果不佳,但多少也展出他某些勇氣與責任感。而奪門變後,英宗再次即位,位初期冤謙與專任石亨及曹吉祥等一奸佞是其一生最大的失,然而英宗在份子商量,已意到于謙對國家有大功不能草率行事,然徐有等人卻以位合法性由要英宗。于之死英宗確實難辭其咎,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官僚政治集團鬥爭果。不過隨著展,英宗也對於奪門變與奪門後的政事有所了解反省,對於參與奪門的官僚政客其依附者取疏遠與,甚至對奪門二字深感厭這點對於唯我尊的封建帝王是非常得的。而天運轉基本正常,主要得力英宗的勤政與賢臣李佐,英宗吃穿簡約每日批閱奏章且聽取大臣簡報對於以李賢為代表的都能夠盡心委任,有效扭因石亨、曹吉祥干政所帶來的混局面,甚至如[[王竑]]這樣曾在天初年被貶斥的忠良,英宗又在李的推薦下重新提拔重用,足英宗不能以崇奸斥良一生定明朝已久的流民問題英宗也始終採仁安撫政策而無嚴重失,天朝的朝政表明英宗已成熟,可勤政且仁德,雖無力重振明朝往日雄,但也沒有把明朝敗壞到正德、曆的程度。而英宗放建文帝庶子與廢除帝王妃殉死的野蠻制度,確實也是善政德政,可千古。最後趙與羅陽這兩位明史總結明英宗一生功過與他所處時代的全貌,認為明英宗朱祁不是昏君也不是英主,而是在關頭功罪相抵的守成帝王,若把英宗[[明武宗]][[明熹宗]]詳加比,更能凸出上述之認識。<ref>毅、,《明英宗》,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ref>
* 明史研究与罗在其著作《明英宗》中指出,英宗正是明王朝由盛衰的鍵期,而这种转折的各因素自永乐与宣德年就已釀成,到正统时期就逼近发阶段,英宗就是在这样矛盾发阶段登基。在这种而衰的段,任何开来君都以力挽頹,更何況英宗登基是缺乏立意的孩子,统时期的弊政英宗固然有,而英宗身政大臣礼监王振更是难辞其咎。土木之的出,英宗动机无可非,皇帝作元首肩国卫民的任,不能认为天子征本身就是錯,而土木堡的慘主要是王振与从将帅指揮失所致,英宗虽结果不佳,但多少也展出他某些勇气与责任感。而夺门变后,英宗再次即位,位初期冤谦与专任石亨及曹吉祥等一奸佞是其一生最大的失,然而英宗在份子商量,已意到于谦对国家有大功不能草率行事,然徐有等人卻以位合法性由要英宗。于之死英宗确实难辞其咎,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官僚政治集团斗争果。不过随着展,英宗也对于夺门变与夺门后的政事有所了解反省,对于参与夺门的官僚政客其依附者取疏远与,甚至对夺门二字深感厭这点对于唯我尊的封建帝王是非常得的。而天运转基本正常,主要得力英宗的勤政与贤臣李佐,英宗吃穿简约每日批閱奏章且聽取大臣简报对于以李贤为代表的都能够尽心委任,有效扭因石亨、曹吉祥干政所带来的混局面,甚至如[[王竑]]这样曾在天初年被貶斥的忠良,英宗又在李的推薦下重新提拔重用,足英宗不能以崇奸斥良一生定明朝已久的流民问题英宗也始终采仁安撫政策而无严重失,天朝的朝政表明英宗已成熟,可勤政且仁德,虽无力重振明朝往日雄,但也沒有把明朝败坏到正德、曆的程度。而英宗放建文帝庶子与废除帝王妃殉死的野蠻制度,确实也是善政德政,可千古。最后赵与罗阳这两位明史总结明英宗一生功过与他所处时代的全貌,认为明英宗朱祁不是昏君也不是英主,而是在关头功罪相抵的守成帝王,若把英宗[[明武宗]][[明熹宗]]詳加比,更能凸出上述之认识。<ref>毅、,《明英宗》,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ref>


== 任用官员 ==
== 任用官员 ==
=== [[明朝首辅列表|內閣]] ===
=== [[明朝首辅列表|内阁]] ===
==== 正統時期 ====
==== 正统时期 ====
* [[士奇]]
* [[士奇]]
* [[榮]]
* [[榮]]
* [[杨溥 (明朝)|溥]]
* [[杨溥 (明朝)|溥]]
* [[愉]]
* [[愉]]
* [[曹鼐]]
* [[曹鼐]]
* [[循]]
* [[循]]
* [[苗衷]]
* [[苗衷]]
* [[高穀]]
* [[高穀]]
* [[益]]
* [[益]]


==== 天順時期 ====
==== 天顺时期 ====
* [[徐有]]
* [[徐有]]
* [[彬 (明朝)|彬]]
* [[彬 (明朝)|彬]]
* [[薛瑄]]
* [[薛瑄]]
* [[李贤 (大学士)|李]]
* [[李贤 (大学士)|李]]
* [[原]]
* [[原]]
* [[岳正]]
* [[岳正]]
* [[彭]]
* [[彭]]
* [[文 (正統進士)|文]]
* [[文 (正统进士)|文]]


=== 太 ===
=== 太 ===
* [[金英]]:正統時期掌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景泰,同[[于]]、[[石亨]]等,軍務
* [[金英]]:正统时期掌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景泰,同[[于]]、[[石亨]]等,军务
* [[李永昌]]:司近侍。同[[于]]、[[石亨]]等,軍務
* [[李永昌]]:司近侍。同[[于]]、[[石亨]]等,军务
* [[兴安 (明朝宦官)|安]]:金英失寵,[[景泰帝|明宗]]所信任。有廉操,且知[[于]],力之。
* [[兴安 (明朝宦官)|安]]:金英失寵,[[景泰帝|明宗]]所信任。有廉操,且知[[于]],力之。
* [[阮安]]:正統時,重建三殿,治村河,有功。景泰中,治秋河,道卒,囊十金。
* [[阮安]]:正统时,重建三殿,治村河,有功。景泰中,治秋河,道卒,囊十金。
* [[阮浪]]:被英宗追贈浪太
* [[阮浪]]:被英宗追贈浪太
* [[王振]]:英宗先生(老)。時稱翁父。致英宗征,[[土木之]]的始作俑者。
* [[王振]]:英宗先生(老)。时称翁父。致英宗征,[[土木之]]的始作俑者。
* [[曹吉祥]]:[[王振]]下。英宗位,[[石亨]]把持朝政,掌京,[[司禮監]],[[督]]三大
* [[曹吉祥]]:[[王振]]下。英宗位,[[石亨]]把持朝政,掌京,[[司礼监]],[[督]]三大
* [[永誠]]:永樂時,嘗,累北征。曾出[[兀良哈三卫|兀良哈]]。後監鎮甘、涼,沙漠,有功。助英宗辟。
* [[永誠]]:永乐时,嘗,累北征。曾出[[兀良哈三卫|兀良哈]]。后监镇甘、涼,沙漠,有功。助英宗辟。
* [[裴]]:英宗侍,曾為賢臣[[李]]仗義執言。
* [[裴]]:英宗侍,曾为贤臣[[李]]仗义执言。
* [[牛玉]]:天順時禮監,曾負責記錄英宗遺言。
* [[牛玉]]:天顺时礼监,曾负责记录英宗遺言。


== 家庭成员 ==
== 家庭成员 ==
第167行: 第167行:
{{ahnentafel bottom}}
{{ahnentafel bottom}}
=== 妻妾 ===
=== 妻妾 ===
# [[孝睿皇后]]氏,皇后
# [[孝睿皇后]]氏,皇后
# [[孝肅皇后|孝肃皇后]]周氏,贵妃,[[明宪宗|宪宗]]母
# [[孝肃皇后]]周氏,贵妃,[[明宪宗|宪宗]]母
# [[万宸妃|靖安穆宸妃万氏]]<ref name="a">《[[明]]》</ref>
# [[万宸妃|靖安穆宸妃万氏]]<ref name="a">《[[明]]》</ref>
# [[王惠妃|端靖安和惠妃王氏]]<ref name="a" />
# [[王惠妃|端靖安和惠妃王氏]]<ref name="a" />
# [[高淑妃|莊靜安榮淑妃高氏]]<ref name="a" />
# [[高淑妃|庄静安榮淑妃高氏]]<ref name="a" />
# [[魏德妃|恭端惠德妃魏氏]]<ref name="a" />{{Notetag|《[[榷]]》作“恭端惠德妃”。}}
# [[魏德妃|恭端惠德妃魏氏]]<ref name="a" />{{Notetag|《[[榷]]》作“恭端惠德妃”。}}
# [[樊顺妃 (明英宗)|恭和安靜順妃樊氏]]<ref name="a" />
# [[樊顺妃 (明英宗)|恭和安静顺妃樊氏]]<ref name="a" />
# [[杨安妃|僖端安妃杨氏]]<ref name="a" />
# [[杨安妃|僖端安妃杨氏]]<ref name="a" />
# 昭靖端妃王氏<ref name="a" />父锦衣卫千户,母李氏。宣德庚戌生,甫三岁选入内庭,天顺元年册封贤妃。禀性柔和,为英庙所倚重。成化十年正月薨年,四十五。辍朝五日,谥曰昭肃靖端。
# 昭靖端妃王氏<ref name="a" />父锦衣卫千户,母李氏。宣德庚戌生,甫三岁选入内庭,天顺元年册封贤妃。禀性柔和,为英庙所倚重。成化十年正月薨年,四十五。辍朝五日,谥曰昭肃靖端。
# [[敬妃|貞順懿恭敬妃刘氏]]<ref name="a" />
# [[敬妃|贞顺懿恭敬妃刘氏]]<ref name="a" />
# [[劉麗妃|安和榮靖妃刘氏]]<ref name="a" />
# [[刘丽妃|安和榮靖妃刘氏]]<ref name="a" />
# 端昭妃武氏<ref name="a" />锦衣卫百户武宽的女儿。宣德六年生,八年选入内庭.天顺改元册为昭妃。成化三年二月薨年三十七谥曰端庄。
# 端昭妃武氏<ref name="a" />锦衣卫百户武宽的女儿。宣德六年生,八年选入内庭.天顺改元册为昭妃。成化三年二月薨年三十七谥曰端庄。
# [[宫和妃|恭安和妃氏]]<ref name="a" />
# [[宫和妃|恭安和妃氏]]<ref name="a" />
# [[恭妃|昭恭妃刘氏]]<ref name="a" />
# [[恭妃|昭恭妃刘氏]]<ref name="a" />
# 昭懿妃李氏<ref name="a" />
# 昭懿妃李氏<ref name="a" />
# [[赵庄妃|恭靖氏]]<ref name="a" />
# [[赵庄妃|恭靖氏]]<ref name="a" />
# [[成妃|恭僖成妃氏]]<ref name="a" />
# [[成妃|恭僖成妃氏]]<ref name="a" />
# 僖恪充妃余氏<ref name="a" />
# 僖恪充妃余氏<ref name="a" />
# [[惠和氏]]<ref name="a" />
# [[惠和氏]]<ref name="a" />
# 榮靖妃王氏<ref name="a" />父曰清。天顺丁丑册封贞妃,正德二年薨。年八十一。辍朝一日,祭葬如例,谥荣请。
# 榮靖妃王氏<ref name="a" />父曰清。天顺丁丑册封贞妃,正德二年薨。年八十一。辍朝一日,祭葬如例,谥荣请。


=== 子女 ===
=== 子女 ===
==== 子 ====
==== 子 ====
# 长子,[[明宪宗|朱濬]](1447年-1487年,40岁)天元年改名朱深 明憲宗 母[[孝皇后|妃周氏]]
# 长子,[[明宪宗|朱濬]](1447年-1487年,40岁)天元年改名朱深 明憲宗 母[[孝皇后|妃周氏]]
# 次子,[[朱潾]](1448年-1517年,69岁)德王 母宸妃氏 初名
# 次子,[[朱潾]](1448年-1517年,69岁)德王 母宸妃氏 初名
# 三子,[[朱湜]](1449年-1451年,2岁)(未受封)母宸妃
# 三子,[[朱湜]](1449年-1451年,2岁)(未受封)母宸妃
# 四子,[[朱淳]](1450年-1453年,3岁)悼王(无子国除)母惠妃王氏
# 四子,[[朱淳]](1450年-1453年,3岁)悼王(无子国除)母惠妃王氏
# 五子,[[朱澍]](1452年-1472年,20岁)秀王(无子国除)母淑妃高氏
# 五子,[[朱澍]](1452年-1472年,20岁)秀怀王(无子国除)母淑妃高氏
# 六子,[[朱見澤]](1455年-1505年,50岁)崇王 母妃周氏
# 六子,[[朱见泽]](1455年-1505年,50岁)崇王 母妃周氏
# 七子,[[朱浚]](1456年-1527年,71岁)吉王 母宸妃
# 七子,[[朱浚]](1456年-1527年,71岁)吉王 母宸妃
# 八子,[[朱治]](1458年-1472年,14岁)忻穆王(无子国除)母宸妃
# 八子,[[朱治]](1458年-1472年,14岁)忻穆王(无子国除)母宸妃
# 九子,[[朱沛]](1462年-1505年,43岁)徽王 母德妃魏氏
# 九子,[[朱沛]](1462年-1505年,43岁)徽王 母德妃魏氏


==== 女 ====
==== 女 ====
* 有史可查者十人,隆庆公主被称第十一女。嘉祥公主婚年晚于隆庆公主,英宗至少有十二个女儿。
* 有史可查者十人,隆庆公主被称第十一女。嘉祥公主婚年晚于隆庆公主,英宗至少有十二个女儿。
# [[重公主]],母[[孝皇后]]周氏。1446年生,天五年,下嫁[[周景]]。
# [[重公主]],母[[孝皇后]]周氏。1446年生,天五年,下嫁[[周景]]。
# [[嘉善公主]],母惠妃王氏。成化二年,下嫁王增,兵部尚王驥也。弘治十二年薨。
# [[嘉善公主]],母惠妃王氏。成化二年,下嫁王增,兵部尚王驥也。弘治十二年薨。
# [[淳安公主]],母宸妃氏。成化二年,下嫁[[蔡震]]。
# [[淳安公主]],母宸妃氏。成化二年,下嫁[[蔡震]]。
# [[崇德公主]],母安妃氏。成化二年,下嫁興濟孫楊偉。弘治二年薨。
# [[崇德公主]],母安妃氏。成化二年,下嫁兴济孙杨伟。弘治二年薨。
# [[德公主 (明英宗)|德公主]],名朱延祥,母宸妃氏。第五女,1454年生,成化八年下嫁樊。二十年八月薨。
# [[广德公主 (明英宗)|广德公主]],名朱延祥,母宸妃氏。第五女,1454年生,成化八年下嫁樊。二十年八月薨。
# [[宜公主]],母德妃魏氏。成化九年下嫁誠。正德九年薨。
# [[宜公主]],母德妃魏氏。成化九年下嫁誠。正德九年薨。
# [[隆公主]],母淑妃高氏。第十一女,1455年生,成化九年下嫁游泰。十五年薨。
# [[隆公主]],母淑妃高氏。第十一女,1455年生,成化九年下嫁游泰。十五年薨。
# [[嘉祥公主]],母妃氏。成化十三年下嫁黃鏞。六年薨。
# [[嘉祥公主]],母妃氏。成化十三年下嫁黃鏞。六年薨。
# 公主,母德妃魏氏,早殇。
# 公主,母德妃魏氏,早殇。
# 公主,母妃樊氏,早夭。
# 公主,母妃樊氏,早夭。


== 艺术形象 ==
== 艺术形象 ==
* 1984年香港邵氏公司出品电影《[[锦衣卫]]》。
* 1984年中国香港邵氏公司出品电影《[[锦衣卫]]》。
* 1985年香港亚洲电视电视剧《[[萍蹤俠影 (1985年電視劇)|萍踪侠影录]]》[[唐品昌]] 饰。
* 1985年中国香港亚洲电视电视剧《[[萍蹤俠影 (1985年电视剧)|萍踪侠影录]]》[[唐品昌]] 饰。
* 1987年香港电视剧《[[龙庭争霸]]》 [[欧阳震华]] 饰。
* 1987年中国香港电视剧$3《[[龙庭争霸]]》 [[欧阳震华]] 饰。
* 1990年中国大陆武侠科幻剧《[[小侠龙旋风]]》。
* 1990年中国武侠科幻剧《[[小侠龙旋风]]》。
* 2003年中国大陆电视剧《[[萍踪侠影]]》, [[张国立]] 饰。
* 2003年中国电视剧《[[萍踪侠影]]》, [[张国立]] 饰。
* 2003年中国大陆电视剧《[[大明王朝1449]]》 [[严屹宽]] 饰。
* 2003年中国电视剧《[[大明王朝1449]]》 [[严屹宽]] 饰。
* 2004年中国大陆电视剧《[[正义令天下]]》,[[顾海滨]] 饰。
* 2004年中国电视剧《[[正义令天下]]》,[[顾海滨]] 饰。
* 2006年中国大陆电视剧《[[英雄志]]》,[[张铁林]] 饰。
* 2006年中国电视剧《[[英雄志]]》,[[张铁林]] 饰。
* 2007年中国大陆电视剧《[[君子好逑]]》,[[陈睿羲]] 饰。
* 2007年中国电视剧《[[君子好逑]]》,[[陈睿羲]] 饰。
* 2008年韩国KBS电视台电视剧《[[大王世宗]]》,[[伍胜伦]] 饰。
* 2008年韩国KBS电视台电视剧《[[大王世宗]]》,[[伍胜伦]] 饰。
* 2008年韩国电影《[[神机箭]]》,[[金明国|金明國]] 饰。
* 2008年韩国电影《[[神机箭]]》,[[金明国]] 饰。
* 2011年中国大陆电视剧《[[后宫 (电视剧)|后宫]]》,[[周浩东]] 饰。
* 2011年中国电视剧《[[后宫 (电视剧)|后宫]]》,[[周浩东]] 饰。
* 2016年中国大陆电视剧《[[女医·明妃传]]》,[[霍建华]] 饰。
* 2016年中国电视剧《[[女医·明妃传]]》,[[霍建华]] 饰。
* 2019年台灣電視[[歌仔]]《[[忠孝節義]]》,[[王婕菱]]
* 2019年中国湾电视[[歌仔]]《[[忠孝节义]]》,[[王婕菱]]
* 2019年中国大陆电视剧《[[大明風華]]》,[[张艺兴]] 饰。
* 2019年中国电视剧《[[大明风华]]》,[[张艺兴]] 饰。
* 2020年中国大陆电视剧《[[成化十四年 (电视剧)|成化十四年]]》雖無實質,但在情中多次提起。
* 2020年中国电视剧《[[成化十四年 (电视剧)|成化十四年]]》虽无实质,但在情中多次提起。


== 注释 ==
== 注释 ==
第250行: 第250行:
{{s-before|父亲[[明宣宗]]|朱瞻基|rows=2}}
{{s-before|父亲[[明宣宗]]|朱瞻基|rows=2}}
{{s-title|[[中国皇帝]]}}
{{s-title|[[中国皇帝]]}}
{{s-after|次弟[[景泰帝|明宗]]|朱祁钰|rows=2}}
{{s-after|次弟[[景泰帝|明宗]]|朱祁钰|rows=2}}
{{s-title|[[明朝君主列表|明朝皇帝]](首次)|1435年-1449年}}
{{s-title|[[明朝君主列表|明朝皇帝]](首次)|1435年-1449年}}
{{s-before|次弟[[景泰帝|明宗]]|朱祁钰}}
{{s-before|次弟[[景泰帝|明宗]]|朱祁钰}}
{{s-title|[[明朝君主列表|明朝皇帝]]([[夺门之变|复辟]])|1457年-1464年}}
{{s-title|[[明朝君主列表|明朝皇帝]]([[夺门之变|复辟]])|1457年-1464年}}
{{s-after|长子[[明宪宗]]|朱见深(濡)}}
{{s-after|长子[[明宪宗]]|朱见深(濡)}}
{{s-off|[[中太上皇列表|大明太上皇]]}}
{{s-off|[[中太上皇列表|大明太上皇]]}}
{{s-vacant|last=[[夏神宗|西夏神宗李遵顼]]}}
{{s-vacant|last=[[夏神宗|西夏神宗李遵顼]]}}
{{s-title|[[中国太上皇列表|中国太上皇]]([[土木堡之变|被俘后退居太上皇]])|1449年-1457年}}
{{s-title|[[中国太上皇列表|中国太上皇]]([[土木堡之变|被俘后退居太上皇]])|1449年-14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