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遙 → 遥, 隱 → 隐)
→‎风景名胜:​ // Edit via Wikiplus
 

(未显示5个用户的12个中间版本)

第34行: 第34行:
|spirit = 尚德务实、和谐奋进
|spirit = 尚德务实、和谐奋进
|position =
|position =
|coordinate = {{coord|31.490|120.313|display=it|format=dms}}
|coordinate =
|area_total = 4,627.46
|area_total = 4,627.46
|area_ratio = 4.32
|area_ratio = 4.32
第104行: 第104行:
无锡历史悠久,曾为[[吴国]]的建国首都。{{refTag|1={{cite book |author=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title=《无锡市志》第一册 |url= |publisher= 江苏人民出版社 |year=1995 |isbn=9787535126610| pages=页145}}}}无锡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国务院]]批准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享有地方立法权;同时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文化名城]]及1998年[[国家旅游局]]评定的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refTag|1={{Cite web|url=http://www.gov.cn/zwgk/2007-09/21/content_757421.htm|title=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江苏省无锡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accessdate=2016-10-06|author=|date=2007-09-21|publisher=中国政府网|||website=www.gov.cn|}}}}{{refTag|1={{Cite web|url=http://www.cnta.gov.cn:8000/Forms/ExcellentDes/ExcellentDesList.aspx?newsID=114872119763&imgOn=2&menuType=ExcellentDes|title=优秀旅游目的地|accessdate=2016-10-06|author=|date=|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无锡历史悠久,曾为[[吴国]]的建国首都。{{refTag|1={{cite book |author=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title=《无锡市志》第一册 |url= |publisher= 江苏人民出版社 |year=1995 |isbn=9787535126610| pages=页145}}}}无锡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国务院]]批准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享有地方立法权;同时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文化名城]]及1998年[[国家旅游局]]评定的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refTag|1={{Cite web|url=http://www.gov.cn/zwgk/2007-09/21/content_757421.htm|title=国务院关于同意将江苏省无锡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accessdate=2016-10-06|author=|date=2007-09-21|publisher=中国政府网|||website=www.gov.cn|}}}}{{refTag|1={{Cite web|url=http://www.cnta.gov.cn:8000/Forms/ExcellentDes/ExcellentDesList.aspx?newsID=114872119763&imgOn=2&menuType=ExcellentDes|title=优秀旅游目的地|accessdate=2016-10-06|author=|date=|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


无锡不仅是[[江南]]地区传统的鱼米水乡,更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及现代乡镇民营企业的摇篮。早在1981年,无锡市便被列为全国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refTag|1=即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无锡、杭州、青岛、武汉、广州、重庆、西安、兰州十五个城市。转引自锡元,〈对经济中心城市的初步探讨〉,《计划经济研究》(1982年第4期),页26-27。}}而在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无锡也不乏文化软实力相伴,从无锡走出过诸如[[顾恺之]]、[[倪云林]]、[[钱穆]]、[[钱锺书]]等诸多名流,也有以[[寄畅园]]、[[蠡园]]、[[鼋头渚]]等为代表的古今著名园林传世。
无锡不仅是[[江南]]地区传统的鱼米水乡,更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及现代乡镇民营企业的摇篮。早在1981年,无锡市便被列为全国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refTag|1=即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无锡、杭州、青岛、武汉、广州、重庆、西安、兰州十五个城市。转引自锡元,〈对经济中心城市的初步探讨〉,《计划经济研究》(1982年第4期),页26-27。}}而在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无锡也不乏文化软实力相伴,从无锡走出过诸如[[顾恺之]]、[[倪云林]]、[[钱穆]]、[[钱锺书]]等诸多名流,也有以[[寄畅园]]、[[蠡园]]、[[鼋头渚]]等为代表的古今著名园林传世。


== 地名由来 ==
== 地名由来 ==
第118行: 第118行:
== 历史 ==
== 历史 ==


无锡是一座文明古城,江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乃[[吴文化]]地区的古都及重要发源地。{{refTag|name=:1|1={{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UjnVBgAAQBAJ&pg=PT12&lpg=PT12&dq=%25E6%2597%25A0%25E9%2594%25A1%25E6%2598%25AF%25E4%25B8%2580%25E5%25BA%25A7%25E6%2596%2587%25E6%2598%258E%25E5%258F%25A4%25E5%259F%258E%25EF%25BC%258C%25E6%25B1%259F%25E5%258D%2597%25E6%259C%2580%25E5%258F%25A4%25E8%2580%2581%25E7%259A%2584%25E5%259F%258E%25E5%25B8%2582&source=bl&ots=SeU5Ze3YB4&sig=CA2-OsMo_VsbziiSkibhtYPsWx0&hl=zh-CN&sa=X&ved=0ahUKEwiYoYm97L7PAhUHr48KHSDzDGgQ6AEIIjAB#v=onepage&q&f=false|title=慧卿随笔|last=刘慧卿|first=|date=2015-02-27|pages=p. 8|language=zh}}}}商末[[周太王]]长子[[泰伯]]来到了这里,建立了文明古国——[[吴国]],定都无锡[[梅里]]{{refTag|1={{cite book |author=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title=《无锡市志》第一册 |url= |publisher= 江苏人民出版社 |year=1995 |isbn=9787535126610| pages=页121}}}}(今[[梅村]]),{{noteTag|1=后改迁至姑苏(今苏州)}}泰伯携带来的[[中原文明]]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江南文化融合,开启了无锡悠久绵长的历史。{{refTag|1={{Cite book|title=延陵吴氏族谱: 鳝溪房卷|last=|first=|publisher=福州鳝溪延陵吴氏修祠修谱理事会|year=2006|isbn=|location=|pages=p. 83|language=zh}}}}距泰伯建都以来,无锡已有约四千年的历史,而两千余年前[[汉高祖]]建置。
无锡是一座文明古城,江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乃[[吴文化]]地区的古都及重要发源地。{{refTag|name=:1|1={{Cite book||title=慧卿随笔|last=刘慧卿|first=|date=2015-02-27|pages=p. 8|language=zh}}}}商末[[周太王]]长子[[泰伯]]来到了这里,建立了文明古国——[[吴国]],定都无锡[[梅里]]{{refTag|1={{cite book |author=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title=《无锡市志》第一册 |url= |publisher= 江苏人民出版社 |year=1995 |isbn=9787535126610| pages=页121}}}}(今[[梅村]]),{{noteTag|1=后改迁至姑苏(今苏州)}}泰伯携带来的[[中原文明]]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江南文化融合,开启了无锡悠久绵长的历史。{{refTag|1={{Cite book|title=延陵吴氏族谱: 鳝溪房卷|last=|first=|publisher=福州鳝溪延陵吴氏修祠修谱理事会|year=2006|isbn=|location=|pages=p. 83|language=zh}}}}距泰伯建都以来,无锡已有约四千年的历史,而两千余年前[[汉高祖]]建置。


=== 史前及春秋战国时期 ===
=== 史前及春秋战国时期 ===
第135行: 第135行:


=== 元、明、清 ===
=== 元、明、清 ===
[[File:清光绪年间无锡县城区图.jpg|缩略图|300px|清光绪七年(1881年)无锡县城区图。]]
[[File:清光绪年间无锡县城区图.jpg|thumb|300px|清光绪七年(1881年)无锡县城区图。]]


[[元贞]]元年 (1295年),朝廷设立了无锡州,此时的无锡已为“浙右名邑之冠”,{{refTag|1=王仁辅([[元朝|元]]),《无锡县志》卷一。}}[[明朝]]后,无锡发展迅速,被称作“米码头”、“布码头”,{{refTag|1=[[王士性]]([[明]])《广志绎》卷一,〈方舆崖略〉载:“天下马头,物所出所聚处。苏、杭之币,淮阴之粮,维扬之盐……无锡之米。”;又黄卬([[清]]),《锡金识小录》卷一,〈力作之利〉载:“……尝有徽人言[[汉口]]为船马头、[[镇江]]为银马头、无锡为布马头,言虽鄙俗当不妄也。”}}根据当时的统计,此时全国各地有17个“富可敵国”之人,无锡就有二者名列其中。{{refTag|1=徐永言([[清]])等纂,康熙《无锡县志》卷二十二。}}
[[元贞]]元年 (1295年),朝廷设立了无锡州,此时的无锡已为“浙右名邑之冠”,{{refTag|1=王仁辅([[元朝|元]]),《无锡县志》卷一。}}[[明朝]]后,无锡发展迅速,被称作“米码头”、“布码头”,{{refTag|1=[[王士性]]([[明]])《广志绎》卷一,〈方舆崖略〉载:“天下马头,物所出所聚处。苏、杭之币,淮阴之粮,维扬之盐……无锡之米。”;又黄卬([[清]]),《锡金识小录》卷一,〈力作之利〉载:“……尝有徽人言[[汉口]]为船马头、[[镇江]]为银马头、无锡为布马头,言虽鄙俗当不妄也。”}}根据当时的统计,此时全国各地有17个“富可敵国”之人,无锡就有二者名列其中。{{refTag|1=徐永言([[清]])等纂,康熙《无锡县志》卷二十二。}}
第141行: 第141行:
随着商业的繁荣,[[明朝|明]]中后期,江南一带的好文、好学之风乘势蔚然,无锡亦在此一时期诞生了一批诸如[[王绂]]、[[计六奇]]、[[邵宝]]等才子韵客。此外,无锡还是[[活字印刷术|铜活字印刷术]]及[[昆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noteTag|1=时有[[华燧]]之“会通馆”、[[安国 (明朝收藏家)|安国]]之“桂坡馆”闻名,[[台北“国家图书馆”]]所藏的1490年华燧铜活字《宋诸臣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全金属活字印刷品,[[叶德辉]]曾谓:“明人活字板,以锡山华氏为最有名。”(《书林清话》卷八);又[[明朝|明]]昆曲界有谓:“锡头昆尾吴为腹,缓急抑扬断复续。”(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三),明昆曲主苏州一派、太仓及上海一派、无锡一派,无锡天韵社以清口享誉曲界,[[杨荫浏]]曾谓:“天韵社是现存唯一最古的昆曲杜”(《中国音乐史纲》1952版,页235)。}}[[明朝|明]]末,[[顾宪成]]重修宋儒[[杨时 (宋朝)|杨时]]讲学之[[东林书院]],在此谈论国事,时称[[东林党]],无锡更是由此成为了明末清初江南縱谈国事的舆论中心。
随着商业的繁荣,[[明朝|明]]中后期,江南一带的好文、好学之风乘势蔚然,无锡亦在此一时期诞生了一批诸如[[王绂]]、[[计六奇]]、[[邵宝]]等才子韵客。此外,无锡还是[[活字印刷术|铜活字印刷术]]及[[昆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noteTag|1=时有[[华燧]]之“会通馆”、[[安国 (明朝收藏家)|安国]]之“桂坡馆”闻名,[[台北“国家图书馆”]]所藏的1490年华燧铜活字《宋诸臣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全金属活字印刷品,[[叶德辉]]曾谓:“明人活字板,以锡山华氏为最有名。”(《书林清话》卷八);又[[明朝|明]]昆曲界有谓:“锡头昆尾吴为腹,缓急抑扬断复续。”(潘之恒,《鸾啸小品》卷三),明昆曲主苏州一派、太仓及上海一派、无锡一派,无锡天韵社以清口享誉曲界,[[杨荫浏]]曾谓:“天韵社是现存唯一最古的昆曲杜”(《中国音乐史纲》1952版,页235)。}}[[明朝|明]]末,[[顾宪成]]重修宋儒[[杨时 (宋朝)|杨时]]讲学之[[东林书院]],在此谈论国事,时称[[东林党]],无锡更是由此成为了明末清初江南縱谈国事的舆论中心。


及至[[清朝]],由于税制的繁苛,包括无锡在内的江南苏、常、[[松江府|松]]三府辖下一些人口龐大、商贸丰裕之地,“一县粮额可与四川、贵州一省之额数相等”,以致民衆不得不因此诡收入,躲避征税,{{refTag|1=清两江总督查弼纳于雍正二年首提,乾隆《元和县志》卷一〈建置〉,页2-6存有此奏折完整版。}}清廷遂于[[雍正]]二年析大县为小,无锡县由此分为无锡、金匮两县、同城治之。
及至[[清朝]],由于税制的繁苛,包括无锡在内的江南苏、常、[[松江府|松]]三府辖下一些人口龐大、商贸丰裕之地,“一县粮额可与四川、贵州一省之额数相等”,以致民衆不得不因此诡收入,躲避征税,{{refTag|1=清两江总督查弼纳于雍正二年首提,乾隆《元和县志》卷一〈建置〉,页2-6存有此奏折完整版。}}清廷遂于[[雍正]]二年析大县为小,无锡县由此分为无锡、金匮两县、同城治之。


[[清]]中后期,无锡的地理优势更为明显,有如丝绸业之发展,足以惊人。据载,[[光绪]]四年(1878年)苏州、常州、[[镇江]]三府生丝总产量355355斤,而无锡一地就产138000斤,超过丝绸业传统产地苏州府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江苏省最大的产丝县。{{refTag|1=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卷二(中华书局,1962年),页74。}}此后,原设[[上海]]的[[漕运|漕粮局]]迁到无锡,且指定无锡作为江苏各县的漕粮转运站。从1888年到1911年,无锡为江浙两省的办漕中心,年承办漕粮在130万石以上。{{refTag|1={{cite book |author=茅家琦、李祖法 |title=《无锡近代经济发展史论》 |url= |publisher= 企业管理出版社 |year=1988 |isbn=7800010503| pages=页2}}}}通过办漕,确立了无锡位列[[四大米市]]之一的地位,而各地商贾的云集,不但促进了粮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无锡社会经济的繁荣。{{refTag|1={{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PC_TBw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CN#v=onepage&q&f=false|title=石板塘(上卷)|last=梦竹|first=|publisher=百花洲文艺出版社;Esphere Media(美国艾思传媒)|year=2014|isbn=9787550010826|location=|pages=p. 109|language=zh|access-date=2016-10-07|||}}}}
[[清]]中后期,无锡的地理优势更为明显,有如丝绸业之发展,足以惊人。据载,[[光绪]]四年(1878年)苏州、常州、[[镇江]]三府生丝总产量355355斤,而无锡一地就产138000斤,超过丝绸业传统产地苏州府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江苏省最大的产丝县。{{refTag|1=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卷二(中华书局,1962年),页74。}}此后,原设[[上海]]的[[漕运|漕粮局]]迁到无锡,且指定无锡作为江苏各县的漕粮转运站。从1888年到1911年,无锡为江浙两省的办漕中心,年承办漕粮在130万石以上。{{refTag|1={{cite book |author=茅家琦、李祖法 |title=《无锡近代经济发展史论》 |url= |publisher= 企业管理出版社 |year=1988 |isbn=7800010503| pages=页2}}}}通过办漕,确立了无锡位列[[四大米市]]之一的地位,而各地商贾的云集,不但促进了粮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无锡社会经济的繁荣。{{refTag|1={{Cite book||title=石板塘(上卷)|last=梦竹|first=|publisher=百花洲文艺出版社;Esphere Media(美国艾思传媒)|year=2014|isbn=9787550010826|location=|pages=p. 109|language=zh|access-date=2016-10-07|||}}}}


[[清]]末,世乱时艱,尤以[[太平天国|太平军]]兴,至兵燹连年,原本富庶的长江下游一带,人口普遍銳減,耕地荒废,所“皖南及江宁各属,市人肉以相食,或数千里野无耕种,村无炊烟”,{{refTag|1=[[曾国藩]]([[清]]):〈江西牙釐请照旧经收摺〉,收于《曾文正公全集》(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奏疏卷20,頁534-636。}}锡邑诸乡亦有售人肉于市的记载。{{refTag|1=[[裴大中]]([[清]])等纂,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三十一〈样异〉载:“春,西北乡人相食。”}}
[[清]]末,世乱时艱,尤以[[太平天国|太平军]]兴,至兵燹连年,原本富庶的长江下游一带,人口普遍銳減,耕地荒废,所“皖南及江宁各属,市人肉以相食,或数千里野无耕种,村无炊烟”,{{refTag|1=[[曾国藩]]([[清]]):〈江西牙釐请照旧经收摺〉,收于《曾文正公全集》(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奏疏卷20,頁534-636。}}锡邑诸乡亦有售人肉于市的记载。{{refTag|1=[[裴大中]]([[清]])等纂,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三十一〈样异〉载:“春,西北乡人相食。”}}


{{Wide image|康熙南巡图第七卷局部.jpg|2100px|[[康乾盛世|清鼎盛时期]],康熙、乾隆六下江南,必至惠山[[寄畅园]]。图为《[[康熙下江南|康熙南巡图]]》第七卷局部。其从右到左分别是无锡惠山、锡山、秦园(寄暢园)、黃婆墩(今黄埠墩),之后为无锡县城,过新安镇抵苏州滸墅关。|dir=rtl}}
{{Wide image|康熙南巡图第七卷局部.jpg|2100px|[[康乾盛世|清鼎盛时期]],康熙、乾隆六下江南,必至惠山[[寄畅园]]。图为《[[康熙下江南|康熙南巡图]]》第七卷局部。其从右到左分别是无锡惠山、锡山、秦园(寄暢园)、黃婆墩(今黄埠墩),之后为无锡县城,过新安镇抵苏州滸墅关。|dir=rtl}}
第157行: 第157行:
1911年秋,[[辛亥革命|辛亥]]风云起。是年11月16日,无锡宣告光复。{{refTag|1=[[钱基博]],〈无锡光复志(节录)〉,《辛亥革命》第七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页59。}}次年,[[中华民国]]成立,无锡、金匮两县重合为无锡县,属苏常道。辛亥革命以后,无锡的工业化水平仍保持着快速增长,从1910年到1919年,工厂由11家增至78家。{{refTag|1={{cite book |author=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title=《无锡市志》第二册 |url= |publisher= 江苏人民出版社 |year=1995 |isbn=9787535126610| pages=页839}}}}
1911年秋,[[辛亥革命|辛亥]]风云起。是年11月16日,无锡宣告光复。{{refTag|1=[[钱基博]],〈无锡光复志(节录)〉,《辛亥革命》第七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页59。}}次年,[[中华民国]]成立,无锡、金匮两县重合为无锡县,属苏常道。辛亥革命以后,无锡的工业化水平仍保持着快速增长,从1910年到1919年,工厂由11家增至78家。{{refTag|1={{cite book |author=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title=《无锡市志》第二册 |url= |publisher= 江苏人民出版社 |year=1995 |isbn=9787535126610| pages=页839}}}}


[[File:民国时期无锡城内一景.jpg|缩略图||330px|1935年无锡城内直河一景,商店鳞次櫛比、沿河而开,形成“水弄堂”。]]
[[File:民国时期无锡城内一景.jpg|thumb|left|330px|1935年无锡城内直河一景,商店鳞次櫛比、沿河而开,形成“水弄堂”。]]


1927年3月22日,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军北伐|北伐]]军底定无锡,为地方自治实现民主计,废道治,无锡县遂直属江苏省辖。自1934年起[[国民政府]]又设第二行政专员公署于锡,辖旧苏常道境内十县。{{refTag|1={{cite book |author=郑宝恒 |title=《民国时期政区沿革》 |url= |publisher= 湖北教育出版社 |year=2010 |isbn=9787535126610| pages=页607}}}}
1927年3月22日,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军北伐|北伐]]军底定无锡,为地方自治实现民主计,废道治,无锡县遂直属江苏省辖。自1934年起[[国民政府]]又设第二行政专员公署于锡,辖旧苏常道境内十县。{{refTag|1={{cite book |author=郑宝恒 |title=《民国时期政区沿革》 |url= |publisher= 湖北教育出版社 |year=2010 |isbn=9787535126610| pages=页607}}}}


此一[[黄金十年]]期间,无锡各项发展迅速,譬如在交通方面,到1937年,[[沪宁铁路]]在无锡共拥有1个大站4个小站,最快只需2小时2分就可抵达上海;水路上,无锡已拥有7家货运轮船局,有各种轮船、航船、快船连接各乡镇与外县各城市。{{refTag|1={{cite book |author=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title=《无锡市志》第一册 |url= |publisher= 江苏人民出版社 |year=1995 |isbn=9787535126610| pages=页643}}}}而工商业更是尤进步,到1932年,无锡共有170余家工厂,劳动工人超过6万人,资本额达1400-1500万元。其中棉纺织业规模最大,其次是面粉工业,传统的无锡米市在工业化后日产面粉可达26万包,为继上海、哈尔滨之后处于全国第3位。{{refTag|1=[[中华民国经济部|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1933年),页21。}}{{refTag|1=转引自朴正铉,〈无锡与苏州近代化之比较〉,《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页86-87。}}商业方面,有货栈9个,商店1661家,同时发展了百余个市镇。{{refTag|1=汤可可、郑焱,〈抗战前的无锡农村副业〉,《中国农史》(1983年1期),页82。}}据193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国工业调查报告》统计,无锡在全国6个主要工业城市中,产业工人数占第二位,工业产值仅次于[[上海]]、[[广州]],居第三位,资本总额居第五位,且是其中唯一一个无租界的城市。{{refTag|1={{Cite book|title=无锡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特色及其再生现状|last=丁俊|first=|publisher=江南大学|year=2008|isbn=|location=|pages=第6页}}}}当时有流行曲《无锡景》传唱,称无锡为“小上海”,[[上海]]还有“无锡人掌工商业,[[宁波]]人掌金融业”之民间口语。
此一[[黄金十年]]期间,无锡各项发展迅速,譬如在交通方面,到1937年,[[沪宁铁路]]在无锡共拥有1个大站4个小站,最快只需2小时2分就可抵达上海;水路上,无锡已拥有7家货运轮船局,有各种轮船、航船、快船连接各乡镇与外县各城市。{{refTag|1={{cite book |author=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title=《无锡市志》第一册 |url= |publisher= 江苏人民出版社 |year=1995 |isbn=9787535126610| pages=页643}}}}而工商业更是尤进步,到1932年,无锡共有170余家工厂,劳动工人超过6万人,资本额达1400-1500万元。其中棉纺织业规模最大,其次是面粉工业,传统的无锡米市在工业化后日产面粉可达26万包,为继上海、哈尔滨之后处于全国第3位。{{refTag|1=[[中华民国经济部|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江苏省》(1933年),页21。}}{{refTag|1=转引自朴正铉,〈无锡与苏州近代化之比较〉,《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页86-87。}}商业方面,有货栈9个,商店1661家,同时发展了百余个市镇。{{refTag|1=汤可可、郑焱,〈抗战前的无锡农村副业〉,《中国农史》(1983年1期),页82。}}据193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国工业调查报告》统计,无锡在全国6个主要工业城市中,产业工人数占第二位,工业产值仅次于[[上海]]、[[广州]],居第三位,资本总额居第五位,且是其中唯一一个无租界的城市。{{refTag|1={{Cite book|title=无锡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特色及其再生现状|last=丁俊|first=|publisher=江南大学|year=2008|isbn=|location=|pages=第6页}}}}当时有流行曲《无锡景》传唱,称无锡为“小上海”,[[上海]]还有“无锡人掌工商业,[[宁波]]人掌金融业”之民间口语。


发达的经济为无锡带来了快速的城镇化,有如原为无锡农村的礼社,“沪宁铁路通车以来,远道货物纷至沓来。昔之视为珍奇者,今已为日常所必需”、“当铁道初通时,乡校购置小风琴一架,乡民争先参观,门为之塞,今则即留声机亦已不复能引起乡民注意。”{{refTag|1=[[薛暮桥]],〈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索引〉,《新创造》(1932年第1、2期),页178、页174。}}此一时期,无锡的文风亦更见鼎盛,1920年由一代大儒[[唐文治]]成立的[[无锡国学专科学校]],是当代宣揚中国文化的重要讲学场地,[[章太炎]]、[[吕思勉]]、[[钱穆]]、[[唐兰]]、[[吴其昌]]等诸多近现代名士均在此或执教或受学。
发达的经济为无锡带来了快速的城镇化,有如原为无锡农村的礼社,“沪宁铁路通车以来,远道货物纷至沓来。昔之视为珍奇者,今已为日常所必需”、“当铁道初通时,乡校购置小风琴一架,乡民争先参观,门为之塞,今则即留声机亦已不复能引起乡民注意。”{{refTag|1=[[薛暮桥]],〈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索引〉,《新创造》(1932年第1、2期),页178、页174。}}此一时期,无锡的文风亦更见鼎盛,1920年由一代大儒[[唐文治]]成立的[[无锡国学专科学校]],是当代宣揚中国文化的重要讲学场地,[[章太炎]]、[[吕思勉]]、[[钱穆]]、[[唐兰]]、[[吴其昌]]等诸多近现代名士均在此或执教或受学。


[[File:1965-9_抗日战争期间在江苏无锡近郊的抗日游击队.jpg|缩略图|200px|抗日战争期间在江苏无锡近郊的抗日游击队]]
[[File:1965-9_抗日战争期间在江苏无锡近郊的抗日游击队.jpg|thumb|200px|抗日战争期间在江苏无锡近郊的抗日游击队]]
然而,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抗战]]爆发,作江南经济中心的无锡遭受了致命的打击,对此,英国人田伯烈(H·J·Timperley)曾记载:“……上海损毁的情形,异常惨重……距上海约一百里的无锡,本来是一个工业区,有人口九十万。所有工厂建筑,因日机的猛烈轰炸,或损失甚巨,或全部被毁。其中最重要的有几家面粉厂、一家纱厂、一家电厂和一家设备非常新式的丝厂。嘉兴是浙江的一个丝业中心,原有人口四十五万,现已变为死城。二十万人口的松江,差不多仅余灰烬。古老而殷富的苏州,原有人口三十五万,日军占领该城时,只剩五百人了。……”{{refTag|1=[http://history.voc.com.cn/article/201403/201403281547188720.html 田伯烈,《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转引自陈诚,《陈诚回忆录》。] }}
然而,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抗战]]爆发,作江南经济中心的无锡遭受了致命的打击,对此,英国人田伯烈(H·J·Timperley)曾记载:“……上海损毁的情形,异常惨重……距上海约一百里的无锡,本来是一个工业区,有人口九十万。所有工厂建筑,因日机的猛烈轰炸,或损失甚巨,或全部被毁。其中最重要的有几家面粉厂、一家纱厂、一家电厂和一家设备非常新式的丝厂。嘉兴是浙江的一个丝业中心,原有人口四十五万,现已变为死城。二十万人口的松江,差不多仅余灰烬。古老而殷富的苏州,原有人口三十五万,日军占领该城时,只剩五百人了。……”{{refTag|1=[http://history.voc.com.cn/article/201403/201403281547188720.html 田伯烈,《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转引自陈诚,《陈诚回忆录》。] }}


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轻赋减税,并为民营企业工人补给生活必备物资,{{refTag|1=转引自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编,《申新九厂工人二、二斗争史料》(内部档案手稿,1956年),页8。}}无锡经济一度得到恢复,民间工商业投资加大,至1947年,无锡各银行钱庄放款总额达到830亿,{{refTag|1={{cite book |author=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title=《无锡市志》第二册 |url= |publisher= 江苏人民出版社 |year=1995 |isbn=9787535126610| pages=页816}}}}北塘地区形成了新的商业中心,{{refTag|1={{cite book |author=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title=《无锡市志》第三册 |url= |publisher= 江苏人民出版社 |year=1995 |isbn=9787535126610| pages=页1586}}}}1947年,无锡税收总额达2000亿元,其中货物税一项就达一千多万元,仅次于上海。{{refTag|1=《人报》(1947年11月8日),〈无锡设市建设问题〉。}}然而[[国共内战]]的激烈化,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无锡的经济。1949年4月23日午夜,[[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沿锡澄公路追击国军,从无锡光复门进城,基本上和平占领无锡。1949年4月25日,南下工作团1200人和地下党300多人在无锡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下,公开办公开始接收。4月26日,[[苏南行署区|苏南行署]]在无锡成立。苏南行署主任[[管文蔚]]兼无锡市军管会主任,[[钱敏]]为无锡市委书记(未到任),[[谢克东]]为市委副书记,[[顾风]]为市长、[[包厚昌]]为副市长。{{refTag|1={{cite book |author=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title=《无锡市志》第一册 |url= |publisher= 江苏人民出版社 |year=1995 |isbn=9787535126610| pages=页48}}}}到1949年6月中旬无锡市接管工作基本完成。
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轻赋减税,并为民营企业工人补给生活必备物资,{{refTag|1=转引自上海工人运动史料委员会编,《申新九厂工人二、二斗争史料》(内部档案手稿,1956年),页8。}}无锡经济一度得到恢复,民间工商业投资加大,至1947年,无锡各银行钱庄放款总额达到830亿,{{refTag|1={{cite book |author=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title=《无锡市志》第二册 |url= |publisher= 江苏人民出版社 |year=1995 |isbn=9787535126610| pages=页816}}}}北塘地区形成了新的商业中心,{{refTag|1={{cite book |author=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title=《无锡市志》第三册 |url= |publisher= 江苏人民出版社 |year=1995 |isbn=9787535126610| pages=页1586}}}}1947年,无锡税收总额达2000亿元,其中货物税一项就达一千多万元,仅次于上海。{{refTag|1=《人报》(1947年11月8日),〈无锡设市建设问题〉。}}然而[[国共内战]]的激烈化,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无锡的经济。1949年4月23日午夜,[[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沿锡澄公路追击国军,从无锡光复门进城,基本上和平占领无锡。1949年4月25日,南下工作团1200人和地下党300多人在无锡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下,公开办公开始接收。4月26日,[[苏南行署区|苏南行署]]在无锡成立。苏南行署主任[[管文蔚]]兼无锡市军管会主任,[[钱敏]]为无锡市委书记(未到任),[[谢克东]]为市委副书记,[[顾风]]为市长、[[包厚昌]]为副市长。{{refTag|1={{cite book |author=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title=《无锡市志》第一册 |url= |publisher= 江苏人民出版社 |year=1995 |isbn=9787535126610| pages=页48}}}}到1949年6月中旬无锡市接管工作基本完成。
第224行: 第224行:
{{Wide image|Wuxi_NASA.png|650px|使用NASA提供的免费软件World Wind获得的卫星图像|dir=rtl}}
{{Wide image|Wuxi_NASA.png|650px|使用NASA提供的免费软件World Wind获得的卫星图像|dir=rtl}}


无锡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coord|31|33|N|120|18|E|type:city(3,390,444)}},东邻[[苏州市]];{{refTag|name=:0|1={{Cite web|url=http://interculture.nankai.edu.cn/Article/Detail/139-272.aspx|title=无锡 - 跨文化交流研究院 - 南开大学|accessdate=2016-10-03|author=|date=2009-08-22|publisher=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南濒[[太湖]],与[[浙江省]][[湖州市]]隔湖相望;西接[[常州市]],比较特殊的是,作为无锡市下辖两个县级市之一的[[宜兴市]]被常州市[[武进]]区分隔开来,不与无锡市有陆上连接,成为无锡市的一块“飞地”;北部([[江阴市]])倚靠[[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refTag|1={{Cite book|title=江苏年鉴|last=|first=|date=2006-01-01|publisher=南京大学出版社|year=|isbn=|location=|pages=p. 482|language=zh}}}}{{refTag|1={{Cite book|title=无锡统计年鉴|last=|first=|publisher=中国统计出版社|year=1999|isbn=|location=|pages=p. 54|language=zh}}}}无锡全市总面积为4627.47平方公里(市区1643.8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1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为7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90%;水面面积为13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9.0%。{{refTag|name=统计|1={{cite book |author=无锡市史志办公室编 |title=《无锡年鉴2013》统计资料 |url=http://szw.wuxi.gov.cn/wxnj/sjnj/wxnj2013/tjzl/6574053.shtml |publisher=方志出版社 |isbn=978-7-5144-0892-8 |date=2013年6月 |access-date=2014-04-04 |||}}}}
无锡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邻[[苏州市]];{{refTag|name=:0|1={{Cite web|url=http://interculture.nankai.edu.cn/Article/Detail/139-272.aspx|title=无锡 - 跨文化交流研究院 - 南开大学|accessdate=2016-10-03|author=|date=2009-08-22|publisher=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南濒[[太湖]],与[[浙江省]][[湖州市]]隔湖相望;西接[[常州市]],比较特殊的是,作为无锡市下辖两个县级市之一的[[宜兴市]]被常州市[[武进]]区分隔开来,不与无锡市有陆上连接,成为无锡市的一块“飞地”;北部([[江阴市]])倚靠[[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refTag|1={{Cite book|title=江苏年鉴|last=|first=|date=2006-01-01|publisher=南京大学出版社|year=|isbn=|location=|pages=p. 482|language=zh}}}}{{refTag|1={{Cite book|title=无锡统计年鉴|last=|first=|publisher=中国统计出版社|year=1999|isbn=|location=|pages=p. 54|language=zh}}}}无锡全市总面积为4627.47平方公里(市区1643.8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16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为7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90%;水面面积为13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9.0%。{{refTag|name=统计|1={{cite book |author=无锡市史志办公室编 |title=《无锡年鉴2013》统计资料 |url=http://szw.wuxi.gov.cn/wxnj/sjnj/wxnj2013/tjzl/6574053.shtml |publisher=方志出版社 |isbn=978-7-5144-0892-8 |date=2013年6月 |access-date=2014-04-04 |||}}}}


=== 地形 ===
=== 地形 ===
第263行: 第263行:
| [[杜小刚]]{{refTag|1={{cite news |title=杜小刚任江苏无锡市委书记 |url=https://news.sina.com.cn/c/2021-07-20/doc-ikqcfnca7876731.shtml |accessdate=2021-07-20 |work=界面新闻 |date=2021-07-20}}}}
| [[杜小刚]]{{refTag|1={{cite news |title=杜小刚任江苏无锡市委书记 |url=https://news.sina.com.cn/c/2021-07-20/doc-ikqcfnca7876731.shtml |accessdate=2021-07-20 |work=界面新闻 |date=2021-07-20}}}}
| [[徐一平]]{{refTag|1={{cite web |url=http://wuxi.people.com.cn/n1/2017/0218/c131315-29090376.html |title=徐一平当选无锡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publisher=人民网 |access-date=2017-08-15 |||}}}}
| [[徐一平]]{{refTag|1={{cite web |url=http://wuxi.people.com.cn/n1/2017/0218/c131315-29090376.html |title=徐一平当选无锡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publisher=人民网 |access-date=2017-08-15 |||}}}}
| [[赵建军]]{{refTag|1=<ref>{{cite news |title=赵建军任江苏无锡市代理市长 |url=https://news.sina.com.cn/c/2021-07-30/doc-ikqciyzk8545654.shtml |accessdate=2021-07-30 |work=交汇点资讯 |date=2021-07-30 |||}}</ref>}}
| [[赵建军]]{{refTag|1=<ref>{{cite news |title=赵建军任江苏无锡市代理市长 |url=https://news.sina.com.cn/c/2021-07-30/doc-ikqciyzk8545654.shtml |accessdate=2021-07-30 |work=交汇点资讯 |date=2021-07-30 }}</ref>}}
| [[周敏炜]]{{refTag|1={{cite web |url=http://district.ce.cn/newarea/sddy/201702/18/t20170218_20314760.shtml |title=无锡市十四届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简历(主席周敏炜) |publisher=中国经济网 |accessdate=2017-08-15 |||}}}}
| [[周敏炜]]{{refTag|1={{cite web |url=http://district.ce.cn/newarea/sddy/201702/18/t20170218_20314760.shtml |title=无锡市十四届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简历(主席周敏炜) |publisher=中国经济网 |accessdate=2017-08-15 |||}}}}
|-
|-
第300行: 第300行:
| colspan=9 style="font-size:larger" | {{无锡市行政区划图}}
| colspan=9 style="font-size:larger" | {{无锡市行政区划图}}
|-
|-
!! rowspan=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区划代码]]<ref>{{Cite web |title=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url=http://www.mca.gov.cn/article/sj/xzqh/2019/2019/201912251506.html |date=2019-11 |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accessdate=2020-07-17 |||}}</ref>
!! rowspan=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区划代码]]<ref>{{Cite web |title=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url=http://www.mca.gov.cn/article/sj/xzqh/2019/2019/201912251506.html |date=2019-11 |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accessdate=2020-07-17 }}</ref>
!! rowspan=2 | 区划名称
!! rowspan=2 | 区划名称
!! rowspan=2 | 汉语拼音
!! rowspan=2 | 汉语拼音
!! rowspan=2 | 面积{{noteTag|土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ref>{{cite book |author=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 |title=《江苏统计年鉴2015》|year=2015年9月 |publisher=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 978-7-5037-7507-9}}</ref><br>(平方公里)
!! rowspan=2 | 面积{{noteTag|土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ref>{{cite book |author=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 |title=《江苏统计年鉴2015》|year=2015年9月 |publisher=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 978-7-5037-7507-9}}</ref><br>(平方公里)
!! rowspan=2 | [[常住人口]]{{noteTag|常住人口为2018年江苏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ref>{{cite book |author=江苏省统计局 |title=《江苏统计年鉴—2019》 |year=2018年10月 |publisher=中国社会出版社 |isbn=978-7-5037-8863-5 |url=http://tj.jiangsu.gov.cn/2019/indexc.htm |access-date=2020-07-17 |||}}</ref><br />(2018年末)
!! rowspan=2 | [[常住人口]]{{noteTag|常住人口为2018年江苏省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ref>{{cite book |author=江苏省统计局 |title=《江苏统计年鉴—2019》 |year=2018年10月 |publisher=中国社会出版社 |isbn=978-7-5037-8863-5 |url=http://tj.jiangsu.gov.cn/2019/indexc.htm |access-date=2020-07-17 }}</ref><br />(2018年末)
!! rowspan=2 | 政府驻地
!! rowspan=2 | 政府驻地
!! rowspan=2 | [[邮政编码]]
!! rowspan=2 | [[邮政编码]]
第409行: 第409行:
'''佛教'''
'''佛教'''
* [[崇安寺 (无锡)|崇安寺]]:位于无锡城中,相传为[[东晋]]年间由[[王羲之]]舍宅改作禅寺,曾有“粱溪首刹”、“吴会名胜”之名誉。清末时寺庙遭祝融而毁,空地遂逐渐形成天然集市,后成为无锡商业中心的代名词。
* [[崇安寺 (无锡)|崇安寺]]:位于无锡城中,相传为[[东晋]]年间由[[王羲之]]舍宅改作禅寺,曾有“粱溪首刹”、“吴会名胜”之名誉。清末时寺庙遭祝融而毁,空地遂逐渐形成天然集市,后成为无锡商业中心的代名词。
* [[惠山寺]]:始建于南北朝,“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位于[[惠山 (无锡市)|惠山]]脚下、[[天下第二泉]]畔。寺内文物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保护]]的唐宋石经幢、由[[宋朝]]抗金名相[[李纲]]修建的金莲桥、[[李阳冰]]所题,在无锡民间颇具传奇色彩的“偃人仙石”听松石以及栽于庙门前已六百余年之银杏树等古迹。[[陆羽]]、[[秦观]]、[[苏轼]]、[[黄庭坚]]、[[文明]]等诸多逢掖之士在此亦留有墨宝。辛亥革命后一度作为革命忠烈祠使用,1949年后为无锡博物馆初创地,现已恢复宗教活动。
* [[惠山寺]]:始建于南北朝,“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位于[[惠山 (无锡市)|惠山]]脚下、[[天下第二泉]]畔。寺内文物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保护]]的唐宋石经幢、由[[宋朝]]抗金名相[[李纲]]修建的金莲桥、[[李阳冰]]所题,在无锡民间颇具传奇色彩的“偃人仙石”听松石以及栽于庙门前已六百余年之银杏树等古迹。[[陆羽]]、[[秦观]]、[[苏轼]]、[[黄庭坚]]、[[文明]]等诸多逢掖之士在此亦留有墨宝。辛亥革命后一度作为革命忠烈祠使用,1949年后为无锡博物馆初创地,现已恢复宗教活动。
* [[南禅寺 (无锡)|南禅寺]]:南朝[[梁武帝]]时期所建之护国寺,后人称“江南最胜丛林”,北宋[[雍熙]]年间重修时增建高七层之妙光塔。现寺庙周围已形成江南特色的传统集市。
* [[南禅寺 (无锡)|南禅寺]]:南朝[[梁武帝]]时期所建之护国寺,后人称“江南最胜丛林”,北宋[[雍熙]]年间重修时增建高七层之妙光塔。现寺庙周围已形成江南特色的传统集市。
* 祥符禅寺:为[[玄奘]]法师自[[天竺]]归来,游历东南,与右将军杭恽行至无锡马迹山,见恍若西天灵山胜境,赞叹此处堪称东土小灵山,并嘱弟子[[窥基]]在此建寺。1997年,在古祥符禅寺旁建起88米高的世界最高青铜佛像:东方[[灵山大佛]],至今已是无锡旅游名胜地。
* 祥符禅寺:为[[玄奘]]法师自[[天竺]]归来,游历东南,与右将军杭恽行至无锡马迹山,见恍若西天灵山胜境,赞叹此处堪称东土小灵山,并嘱弟子[[窥基]]在此建寺。1997年,在古祥符禅寺旁建起88米高的世界最高青铜佛像:东方[[灵山大佛]],至今已是无锡旅游名胜地。
第482行: 第482行:
|}
|}
{{col-end}}
{{col-end}}
[[File:201701 Bank of China Tower Wuxi.jpg|缩略图|[[无锡中银大厦]]]]
[[File:201701 Bank of China Tower Wuxi.jpg|thumb|[[无锡中银大厦]]]]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苏南模式]]带来的先机,无锡逐渐成为东部经济重镇与一座极富活力的商业城市。2013年底,无锡因城市综合实力稳健而成为由《[[第一财经]]周刊》所评选的“中国新一线城市”之一;{{refTag|1={{cite web |url=http://www.cbnweek.com/v/article?id=6245 |title=〈中国城市分级〉,《第一财经周刊》(2013年第47期)。 |publisher=Cbnweek.com |date= |accessdate=2017-08-14 |||}}}}同时,《[[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2013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无锡市排名第五,处地级市首位。{{refTag|1=[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list/002121.shtml 福布斯中文网,《2013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 }}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苏南模式]]带来的先机,无锡逐渐成为东部经济重镇与一座极富活力的商业城市。2013年底,无锡因城市综合实力稳健而成为由《[[第一财经]]周刊》所评选的“中国新一线城市”之一;{{refTag|1={{cite web |url=http://www.cbnweek.com/v/article?id=6245 |title=〈中国城市分级〉,《第一财经周刊》(2013年第47期)。 |publisher=Cbnweek.com |date= |accessdate=2017-08-14 |||}}}}同时,《[[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2013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无锡市排名第五,处地级市首位。{{refTag|1=[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list/002121.shtml 福布斯中文网,《2013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 }}


第488行: 第488行:


=== 商业 ===
=== 商业 ===
[[File:Wuxi Chenghuang Temple.JPG|230px|缩略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无锡恒隆广场与建于明朝的无锡城隍庙旧址。]]
[[File:Wuxi Chenghuang Temple.JPG|230px|thumb|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无锡恒隆广场与建于明朝的无锡城隍庙旧址。]]


无锡商业区域集中于梁溪区的[[中山路 (无锡)|中山路]]沿线,在这条路上,云集了红豆万花城、[[大东方百货]]、[[苏宁广场 (无锡)|苏宁广场]]、[[无锡恒隆广场|恒隆广场]]、[[无锡八佰伴|八佰伴]]等中外商业零售企业,还包括了[[崇安寺 (无锡)|崇安寺]]与[[南禅寺 (无锡)|南禅寺]]两大传统商业集贸区,其中的[[崇安寺 (无锡)|崇安寺]]街区,与同样由寺庙集市形成的[[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苏州玄妙观]]齐名。{{refTag|1={{cite web |url=http://gb.cri.cn/8606/2005/10/02/381@723781.htm |title=〈无锡崇安寺生活步行街区正式开街〉,《国际在线》(2005年10月2日)。 |publisher=Gb.cri.cn |date=2005-10-02 |accessdate=2017-08-14 |||}}}}
无锡商业区域集中于梁溪区的[[中山路 (无锡)|中山路]]沿线,在这条路上,云集了红豆万花城、[[大东方百货]]、[[苏宁广场 (无锡)|苏宁广场]]、[[无锡恒隆广场|恒隆广场]]、[[无锡八佰伴|八佰伴]]等中外商业零售企业,还包括了[[崇安寺 (无锡)|崇安寺]]与[[南禅寺 (无锡)|南禅寺]]两大传统商业集贸区,其中的[[崇安寺 (无锡)|崇安寺]]街区,与同样由寺庙集市形成的[[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苏州玄妙观]]齐名。{{refTag|1={{cite web |url=http://gb.cri.cn/8606/2005/10/02/381@723781.htm |title=〈无锡崇安寺生活步行街区正式开街〉,《国际在线》(2005年10月2日)。 |publisher=Gb.cri.cn |date=2005-10-02 |accessdate=2017-08-14 |||}}}}
第566行: 第566行:


=== 工业园区 ===
=== 工业园区 ===
[[File:Ipark5.jpg|320px|缩略图||位于无锡新区的无锡国家软件园]]
[[File:Ipark5.jpg|320px|thumb|right|位于无锡新区的无锡国家软件园]]
[[File:201701 Zhaqiao Wuxi.jpg|缩略图|[[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工厂和住宅]]
[[File:201701 Zhaqiao Wuxi.jpg|thumb|[[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工厂和住宅]]
从1992年[[无锡新区]]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无锡目前已拥有国家级开发区7家,省级以上开发区15家。{{refTag|1={{cite web |url=http://dz.xdkb.net/html/2012-11/18/content_224508.htm |title=〈江苏无锡高新区建成20周年,开创多个全国第一〉,《现代快报》(2012年11月18日)。 |publisher=Dz.xdkb.net |date=2012-11-18 |accessdate=2017-08-14 |||}}}}{{refTag|1=〈无锡国家级开发区升至7家,释放巨大辐射效应〉,《无锡日报》(2014年1月4日)。}}而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开建以来,无锡正积极籌划对接。目前,无锡驻上海自贸区商务代表处已揭牌成立,{{refTag|1=[http://www.wuxi.gov.cn/zfxxgk/szfxxgkml/ywgz/6716844.shtml 无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无锡市政府驻上海自贸区商务代表处揭牌成立》。]{{dead link|date=August 2017}}}}据规划,未来自贸区二期、三期的建设中,会将包括无锡在内的周边工业园区纳入其中。{{refTag|1={{cite web |author=丨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2013-08-28 01:10:29 |url=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3-08-28/768916.html |title=〈上海自贸区暂停“外资三法”离TPP更近一步〉,《每日经济新闻》(2013年8月28日)。 |publisher=Nbd.com.cn |date=2013-08-28 |accessdate=2017-08-14 |||}}}}
从1992年[[无锡新区]]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无锡目前已拥有国家级开发区7家,省级以上开发区15家。{{refTag|1={{cite web |url=http://dz.xdkb.net/html/2012-11/18/content_224508.htm |title=〈江苏无锡高新区建成20周年,开创多个全国第一〉,《现代快报》(2012年11月18日)。 |publisher=Dz.xdkb.net |date=2012-11-18 |accessdate=2017-08-14 |||}}}}{{refTag|1=〈无锡国家级开发区升至7家,释放巨大辐射效应〉,《无锡日报》(2014年1月4日)。}}而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开建以来,无锡正积极籌划对接。目前,无锡驻上海自贸区商务代表处已揭牌成立,{{refTag|1=[http://www.wuxi.gov.cn/zfxxgk/szfxxgkml/ywgz/6716844.shtml 无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无锡市政府驻上海自贸区商务代表处揭牌成立》。]{{dead link|date=August 2017}}}}据规划,未来自贸区二期、三期的建设中,会将包括无锡在内的周边工业园区纳入其中。{{refTag|1={{cite web |author=丨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2013-08-28 01:10:29 |url=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3-08-28/768916.html |title=〈上海自贸区暂停“外资三法”离TPP更近一步〉,《每日经济新闻》(2013年8月28日)。 |publisher=Nbd.com.cn |date=2013-08-28 |accessdate=2017-08-14 |||}}}}


第579行: 第579行:
* 宜兴经济开发区:于2013年3月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内包括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绿色生态示范区、国家级产业服务中心、无锡低碳经济示范试点园等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了新能源产业、光电子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为主的四大产业集群。
* 宜兴经济开发区:于2013年3月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内包括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绿色生态示范区、国家级产业服务中心、无锡低碳经济示范试点园等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了新能源产业、光电子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为主的四大产业集群。


[[File:One of the Wuxi bus stations.JPG|230px|缩略图||无锡市内一处智能公交站台,体现了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File:One of the Wuxi bus stations.JPG|230px|thumb|left|无锡市内一处智能公交站台,体现了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 新兴产业 ===
=== 新兴产业 ===
第600行: 第600行:
}}
}}


无锡市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沪]][[南京|宁]]线中心,自古即是交通要道,其水运之史更显悠久,概可追溯自[[泰伯]]奔吴后,所开凿的伯渎河,这也是中国最古早的运河。{{refTag|1=[[乐史]](宋),《太平寰宇记》载,“太伯渎,西带官河,东连范蠡渎,入苏州界,澱塞年深,粗分崖岸,元和八年,刺史孟简大开漕运,长八十七里,水旱无虞,百姓利之。”此太伯渎相传为泰伯奔吴后所开,以梅里(今无锡梅村)为中心,西北通无锡市区,东南经鸿山往苏州。对此,水利专家武同举业经考证,于《江苏水利全书》中谓中国运河“征诸历史,最古为太伯渎。”见王健,〈太伯渎为中国最早运河的可信性探讨〉,《江苏地方志》2011年03期,页35-38。}}而[[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更是橫跨无锡全境,使无锡成为唯一一座被大运河穿城而过的城市,{{refTag|1={{cite web |url=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3/08-13/5157100.shtml |title=〈千年运河无锡段"脱颖"成中国大运河申遗示范点〉,《中新社》(2013年8月13日)。 |publisher=Chinanews.com |date=2012-08-17 |accessdate=2017-08-14 |||}}}}近代,1906年沪宁铁路锡沪段通车,无锡始有现代交通,此后锡澄、锡宜、锡沪、锡苏等公路相继筑成,为无锡交通枢纽形塑之初步。
无锡市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沪]][[南京|宁]]线中心,自古即是交通要道,其水运之史更显悠久,概可追溯自[[泰伯]]奔吴后,所开凿的伯渎河,这也是中国最古早的运河。{{refTag|1=[[乐史]](宋),《太平寰宇记》载,“太伯渎,西带官河,东连范蠡渎,入苏州界,澱塞年深,粗分崖岸,元和八年,刺史孟简大开漕运,长八十七里,水旱无虞,百姓利之。”此太伯渎相传为泰伯奔吴后所开,以梅里(今无锡梅村)为中心,西北通无锡市区,东南经鸿山往苏州。对此,水利专家武同举业经考证,于《江苏水利全书》中谓中国运河“征诸历史,最古为太伯渎。”见王健,〈太伯渎为中国最早运河的可信性探讨〉,《江苏地方志》2011年3期,页35-38。}}而[[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更是橫跨无锡全境,使无锡成为唯一一座被大运河穿城而过的城市,{{refTag|1={{cite web |url=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3/08-13/5157100.shtml |title=〈千年运河无锡段"脱颖"成中国大运河申遗示范点〉,《中新社》(2013年8月13日)。 |publisher=Chinanews.com |date=2012-08-17 |accessdate=2017-08-14 |||}}}}近代,1906年沪宁铁路锡沪段通车,无锡始有现代交通,此后锡澄、锡宜、锡沪、锡苏等公路相继筑成,为无锡交通枢纽形塑之初步。


如今,无锡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道|国道]]、[[高铁]]通过;市内,[[国际机场]]、[[港口]]、[[地铁]]等立体交通网络俱全,无锡已然成为华东地区主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如今,无锡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道|国道]]、[[高铁]]通过;市内,[[国际机场]]、[[港口]]、[[地铁]]等立体交通网络俱全,无锡已然成为华东地区主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第609行: 第609行:


公路客运方面,无锡市在2011年将原先多个分散的长途汽车站合并为一个汽车客运站,并与[[无锡站|无锡火车站]]北广场(城际高铁站)相连,与高铁、公交、地铁形成大型交通中心区,称为[[无锡中央车站|中央车站]]。无锡汽车客运站是一级客运站,日发班次1700余班,日均发运量3.5万人次,高峰日旅客发运量近10万人次。
公路客运方面,无锡市在2011年将原先多个分散的长途汽车站合并为一个汽车客运站,并与[[无锡站|无锡火车站]]北广场(城际高铁站)相连,与高铁、公交、地铁形成大型交通中心区,称为[[无锡中央车站|中央车站]]。无锡汽车客运站是一级客运站,日发班次1700余班,日均发运量3.5万人次,高峰日旅客发运量近10万人次。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 90%;{{Table center}}"
{|class="wikitable" style="font-size: 90%;{{Table center}}"
|-
|-
第652行: 第650行: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airport codes|WUX|ZSWX}})是无锡市与[[苏州市]]的共用机场,位于无锡新区东南的硕放街道,距无锡市区约14公里、距苏州市区约20公里。机场原为解放军[[南京军区]]空军军团驻地,1980年代曾开辟了至北京的中国第一条[[中国联合航空|联航]]航线,后于2002年停飞。2004年起重启民航航班。{{refTag|1=[http://www.thmz.com/col23/col58/2008/07/2008-07-22345609.html 〈无锡机场飞越“梦想”〉,《无锡日报》(2008年7月22日)。] }}2010年5月11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无锡硕放机场的基础上成立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机场由无锡市、苏州市、江苏省、[[深圳航空]]共建,分别出资9.75亿、5亿、2亿元和1500万元人民币作为注册资本。{{refTag|1={{cite web |url=http://dz.xdkb.net/html/2010-11/21/content_52845.htm |title=〈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昨在无锡揭牌〉,《现代快报》(2010年11月21日)。 |publisher=Dz.xdkb.net |date=2010-11-21 |accessdate=2017-08-14 |||}}}}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airport codes|WUX|ZSWX}})是无锡市与[[苏州市]]的共用机场,位于无锡新区东南的硕放街道,距无锡市区约14公里、距苏州市区约20公里。机场原为解放军[[南京军区]]空军军团驻地,1980年代曾开辟了至北京的中国第一条[[中国联合航空|联航]]航线,后于2002年停飞。2004年起重启民航航班。{{refTag|1=[http://www.thmz.com/col23/col58/2008/07/2008-07-22345609.html 〈无锡机场飞越“梦想”〉,《无锡日报》(2008年7月22日)。] }}2010年5月11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无锡硕放机场的基础上成立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机场由无锡市、苏州市、江苏省、[[深圳航空]]共建,分别出资9.75亿、5亿、2亿元和1500万元人民币作为注册资本。{{refTag|1={{cite web |url=http://dz.xdkb.net/html/2010-11/21/content_52845.htm |title=〈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昨在无锡揭牌〉,《现代快报》(2010年11月21日)。 |publisher=Dz.xdkb.net |date=2010-11-21 |accessdate=2017-08-14 |||}}}}


依据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最终将建设成为国家干线机场、苏南一类航空口岸和区域枢纽机场。{{refTag|name=国务院长三角规划}}开航以来,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昆明]]、[[丽江]]、[[港澳台]]和[[大阪市|大阪]]、[[东京]]、[[曼谷]]等多个国内外航班。机场同时设有[[台湾]]居民口岸签注点,方便台湾居民来往苏南地区。至2013年年底,机场旅客呑吐量为359.02万人次,货邮呑吐量达8.76万吨,分别位列全国民航机场业务量排名第39位和第24位,{{refTag|1=[http://www.caac.gov.cn/I1/K3/201403/t20140324_62919.html 中国民航局,《2013年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2014年3月24日)。] }}也是江苏全省9个机场中除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外唯一盈利的机场。{{refTag|1={{cite web |author=中江网编辑 |url=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3/01/21/016017616.shtml |title=〈江苏9个机场7家亏损,南京禄口无锡硕放机场盈利〉,《中国江苏网》(2013年1月21日)。 |publisher=Jsnews.jschina.com.cn |date= |accessdate=2017-08-14 |||}}}}
依据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最终将建设成为国家干线机场、苏南一类航空口岸和区域枢纽机场。{{refTag|name=国务院长三角规划}}开航以来,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昆明]]、[[丽江]]、港澳台和[[大阪市|大阪]]、[[东京]]、[[曼谷]]等多个国内外航班。机场同时设有[[台湾]]居民口岸签注点,方便台湾居民来往苏南地区。至2013年年底,机场旅客呑吐量为359.02万人次,货邮呑吐量达8.76万吨,分别位列全国民航机场业务量排名第39位和第24位,{{refTag|1=[http://www.caac.gov.cn/I1/K3/201403/t20140324_62919.html 中国民航局,《2013年全国机场生产统计公报》(2014年3月24日)。] }}也是江苏全省9个机场中除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外唯一盈利的机场。{{refTag|1={{cite web |author=中江网编辑 |url=http://js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3/01/21/016017616.shtml |title=〈江苏9个机场7家亏损,南京禄口无锡硕放机场盈利〉,《中国江苏网》(2013年1月21日)。 |publisher=Jsnews.jschina.com.cn |date= |accessdate=2017-08-14 |||}}}}


此外,无锡距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120公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80公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8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与之连接。
此外,无锡距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120公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80公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8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与之连接。
第675行: 第673行:
{{main|无锡地铁}}
{{main|无锡地铁}}


[[无锡地铁]]目前在运营中的有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和三号线,全长89.4公里,形成了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十字形轨道交通网络骨架。规划中,无锡市将会建设5条市区地铁线路、两条市域轨道交通线路。<ref>{{cite web|url=http://www.wxrb.com/doc/2020/12/30/56809.shtml|title=存档副本|access-date=2021-07-01|||}}</ref>{{refTag|1=[http://www.wxmetro.net/gdjs/yjgh/228.shtml 无锡市轨道办,《无锡市轨道交通线网远景规划说明》(2009年11月5日)] }}{{refTag|1=[http://gh.wuxi.gov.cn/gggs/csghzdgs/phgs/2537372.shtml 无锡市规划局,《无锡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深化研究报告》(2010年8月23日)。]{{dead link|date=August 2017}}}}
[[无锡地铁]]目前在运营中的有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和三号线,全长89.4公里,形成了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十字形轨道交通网络骨架。规划中,无锡市将会建设5条市区地铁线路、两条市域轨道交通线路。<ref>{{cite web|url=http://www.wxrb.com/doc/2020/12/30/56809.shtml|title=存档副本|access-date=2021-07-01}}</ref>{{refTag|1=[http://www.wxmetro.net/gdjs/yjgh/228.shtml 无锡市轨道办,《无锡市轨道交通线网远景规划说明》(2009年11月5日)] }}{{refTag|1=[http://gh.wuxi.gov.cn/gggs/csghzdgs/phgs/2537372.shtml 无锡市规划局,《无锡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深化研究报告》(2010年8月23日)。]{{dead link|date=August 2017}}}}


[[File:Wuxi Metro Linemap.svg|缩略图|已建成的线路图示]]
[[File:Wuxi Metro Linemap.svg|thumb|已建成的线路图示]]
*{{无锡地铁线路链接|1||F}}:线路标志红色;6B编组,南北向,北起堰桥,南至长广溪,长广溪至南方泉站的南延线也已竣工,且于堰桥站预留对接江阴的锡澄市域轨道交通线。{{refTag|name=地铁规划新闻报导|1=[http://www.js.xinhuanet.com/2014-01/15/c_118979422_2.htm 〈2014年无锡迎来地铁时代 将推进锡澄宜一体化〉,《无锡日报》(2014年1月15日)。] }}
*{{无锡地铁线路链接|1||F}}:线路标志红色;6B编组,南北向,北起堰桥,南至长广溪,长广溪至南方泉站的南延线也已竣工,且于堰桥站预留对接江阴的锡澄市域轨道交通线。{{refTag|name=地铁规划新闻报导|1=[http://www.js.xinhuanet.com/2014-01/15/c_118979422_2.htm 〈2014年无锡迎来地铁时代 将推进锡澄宜一体化〉,《无锡日报》(2014年1月15日)。] }}
* {{无锡地铁线路链接|2||F}}:线路标志绿色;6B编组,东西向,西起梅园,东至安镇,且于梅园站预留对接宜兴的锡宜市域轨道交通线。{{refTag|name=地铁规划新闻报导}}
* {{无锡地铁线路链接|2||F}}:线路标志绿色;6B编组,东西向,西起梅园,东至安镇,且于梅园站预留对接宜兴的锡宜市域轨道交通线。{{refTag|name=地铁规划新闻报导}}
第685行: 第683行:
== 文化 ==
== 文化 ==


无锡地处吴文化腹地,千年来,在吴文化的浸育下,形成了鲜明的城市内涵,滲透于风土人情之中。无锡既有甜糯的地方菜、清雅的锡剧小调,也有敏銳果敢的工商文化;既有可供吟风詠月的古典园林,也有欲“小上海”的雄心,这些固有文化早已成无锡人依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所在。
无锡地处吴文化腹地,千年来,在吴文化的浸育下,形成了鲜明的城市内涵,滲透于风土人情之中。无锡既有甜糯的地方菜、清雅的锡剧小调,也有敏銳果敢的工商文化;既有可供吟风詠月的古典园林,也有欲“小上海”的雄心,这些固有文化早已成无锡人依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所在。


{{hideH|Head=无锡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refTag|1=[http://wgxj.wuxi.gov.cn/zt/dmjt/fwzwhyc/dbxxmml/index.shtml 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代表性项目名录》。]{{dead link|date=August 2017}}}} |FrameStyle= width:400px; margin: 1em auto 1em auto;}}
{{hideH|Head=无锡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refTag|1=[http://wgxj.wuxi.gov.cn/zt/dmjt/fwzwhyc/dbxxmml/index.shtml 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代表性项目名录》。]{{dead link|date=August 2017}}}} |FrameStyle= width:400px; margin: 1em auto 1em auto;}}
第744行: 第742行:
|align = center
|align = center
||[[崇安寺 (无锡)|崇安寺]]内建于民国元年的无锡图书馆旧址,是无锡最早的公共文化场所。
||[[崇安寺 (无锡)|崇安寺]]内建于民国元年的无锡图书馆旧址,是无锡最早的公共文化场所。
||由[[荣宗敬|榮氏家族]]茂新粉厂改建的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
||由[[荣宗敬|榮氏家族]]茂新粉厂改建的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
||[[无锡博物院]]外景
||[[无锡博物院]]外景
||位于[[蠡湖]]畔的无锡大剧院
||位于[[蠡湖]]畔的无锡大剧院
第773行: 第771行:
==== 锡剧 ====
==== 锡剧 ====
{{main|锡剧}}
{{main|锡剧}}
[[File:Historical photograp of Wuxi Opera.jpg|缩略图|300px||1960年锡剧《金玉奴》剧照]]
[[File:Historical photograp of Wuxi Opera.jpg|thumb|300px|right|1960年锡剧《金玉奴》剧照]]
吴地一带百姓自古既有唱山歌的习俗,这种艺术形式在春秋战国时代被称为“吴歈”,明朝中叶以后,[[吴歌|吴地山歌]]演变为[[俗曲]]、[[滩簧]]、[[说书]]、[[宝卷|宣卷]]等民间说唱表演艺术,锡剧便是由滩簧而来。{{refTag|1=郑士有,〈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页7、82。}}锡剧源起东乡(今无锡羊尖一带)小调,成型于清末民初,初称无锡滩簧,{{refTag|1=李晓春,〈探微吴地滩簧的流变与传播〉,《北方音乐》(2013年第6期),页148。}}辛亥革命前后进入上海发展,渐与[[苏剧]]、常州滩簧等唱腔表演形式相近的戏曲结合,后并称为常锡文戏,一时风靡沪上。{{refTag|1=沈亮,〈上海大世界1917-1931〉(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页107-109。}}
吴地一带百姓自古既有唱山歌的习俗,这种艺术形式在春秋战国时代被称为“吴歈”,明朝中叶以后,[[吴歌|吴地山歌]]演变为[[俗曲]]、[[滩簧]]、[[说书]]、[[宝卷|宣卷]]等民间说唱表演艺术,锡剧便是由滩簧而来。{{refTag|1=郑士有,〈吴语叙事山歌演唱传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页7、82。}}锡剧源起东乡(今无锡羊尖一带)小调,成型于清末民初,初称无锡滩簧,{{refTag|1=李晓春,〈探微吴地滩簧的流变与传播〉,《北方音乐》(2013年第6期),页148。}}辛亥革命前后进入上海发展,渐与[[苏剧]]、常州滩簧等唱腔表演形式相近的戏曲结合,后并称为常锡文戏,一时风靡沪上。{{refTag|1=沈亮,〈上海大世界1917-1931〉(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页107-109。}}


第783行: 第781行: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发源于[[昆山市|昆山]]。明朝[[万历]]以降,[[魏良辅]]革新[[南曲]],始谓昆曲,毗邻的无锡遂成为昆曲流播最早的区域之一。在无锡,涌现了众多清曲名家,从而形成了昆曲中有独特音韵的“无锡唱口”,成为昆曲清曲一派传承中重要的一脉。明戏曲评论家潘之恒在其著《鸾啸小品》中曾谓:“曲之擅于吴,莫与竞矣! ……故在郡为吴腔。太仓、 上海,俱丽于昆,而无锡另为一调。……尝为评曰: 锡头昆尾吴为腹,缓急抑扬断复续。”[[清]]诗人[[孔尚任]]在《桃花扇·选优》上也记述:“淮阳鼓昆山弦索、无锡口姑苏娇娃。”曲界更有“度曲之工,始于玉峰(昆山),盛于梁溪(无锡)”、“到了无锡莫开口”之说。{{refTag|1=余怀([[清]]),〈寄畅园闻歌记〉,《虞初新志》卷四;又黄卬([[清]]),《锡金识小录》卷八。}}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发源于[[昆山市|昆山]]。明朝[[万历]]以降,[[魏良辅]]革新[[南曲]],始谓昆曲,毗邻的无锡遂成为昆曲流播最早的区域之一。在无锡,涌现了众多清曲名家,从而形成了昆曲中有独特音韵的“无锡唱口”,成为昆曲清曲一派传承中重要的一脉。明戏曲评论家潘之恒在其著《鸾啸小品》中曾谓:“曲之擅于吴,莫与竞矣! ……故在郡为吴腔。太仓、 上海,俱丽于昆,而无锡另为一调。……尝为评曰: 锡头昆尾吴为腹,缓急抑扬断复续。”[[清]]诗人[[孔尚任]]在《桃花扇·选优》上也记述:“淮阳鼓昆山弦索、无锡口姑苏娇娃。”曲界更有“度曲之工,始于玉峰(昆山),盛于梁溪(无锡)”、“到了无锡莫开口”之说。{{refTag|1=余怀([[清]]),〈寄畅园闻歌记〉,《虞初新志》卷四;又黄卬([[清]]),《锡金识小录》卷八。}}


无锡昆曲曲局以天韵社夙负盛名,明[[天启 (明朝)|天启]]年间即已组社,堪称历史最悠久的昆曲清唱团体。民国以后,天韵社曲友在无锡公花园(今城中公园)内建同庚厅,作为固定演出的场所,向民众开放,一别过往限于私宅的局限。1922年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小提琴家、作曲家、指挥家亨利·爱希汉({{link-en|Henry Eichheim|Henry Eichheim}})携妻女来华访问,期间曾专程赴锡来听天韵社曲友组织之音乐会,会毕,盛赞“所遇音乐团体天韵社称第一”。{{refTag|1=转引自李晓春,〈无锡天韵社的传播方式及其价值分析〉,《民族艺术》2013年01期,页130-131。}}1949年后,天韵社解散,直至2013年底,终告复社。{{refTag|1={{cite web |author=2013-12-16 08:40 |url=http://www.jnwb.net/wlwx/2013/1216/75072.shtml |title=〈无锡“天韵社”正式复社,传承三百载 一度领昆曲风骚〉,《江南晚报》(2013年12月16日)。 |publisher=Jnwb.net |date=2013-12-16 |accessdate=2017-08-14 |||}}}}
无锡昆曲曲局以天韵社夙负盛名,明[[天启 (明朝)|天启]]年间即已组社,堪称历史最悠久的昆曲清唱团体。民国以后,天韵社曲友在无锡公花园(今城中公园)内建同庚厅,作为固定演出的场所,向民众开放,一别过往限于私宅的局限。1922年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小提琴家、作曲家、指挥家亨利·爱希汉({{link-en|Henry Eichheim|Henry Eichheim}})携妻女来华访问,期间曾专程赴锡来听天韵社曲友组织之音乐会,会毕,盛赞“所遇音乐团体天韵社称第一”。{{refTag|1=转引自李晓春,〈无锡天韵社的传播方式及其价值分析〉,《民族艺术》2013年1期,页130-131。}}1949年后,天韵社解散,直至2013年底,终告复社。{{refTag|1={{cite web |author=2013-12-16 08:40 |url=http://www.jnwb.net/wlwx/2013/1216/75072.shtml |title=〈无锡“天韵社”正式复社,传承三百载 一度领昆曲风骚〉,《江南晚报》(2013年12月16日)。 |publisher=Jnwb.net |date=2013-12-16 |accessdate=2017-08-14 |||}}}}


==== 小热昏 ====
==== 小热昏 ====
第805行: 第803行:
|caption2 = 三凤桥醬排骨是无锡传统特产之一,其配方中约含十分之一广东[[蔗糖]],是苏锡菜甜咸具有特色的代表。
|caption2 = 三凤桥醬排骨是无锡传统特产之一,其配方中约含十分之一广东[[蔗糖]],是苏锡菜甜咸具有特色的代表。
|image3 = 无锡惠山油酥.jpg
|image3 = 无锡惠山油酥.jpg
|caption3 = 无锡惠山油酥又称金刚肚臍,据传原是明皇室中的宫廷小吃,明亡后宗室子弟来锡避难,求生活,遂制作贩卖。
|caption3 = 无锡惠山油酥又称金刚肚臍,据传原是明皇室中的宫廷小吃,明亡后宗室子弟来锡避难,求生活,遂制作贩卖。
}}
}}


第854行: 第852行:


'''手工艺品'''
'''手工艺品'''
[[File:“Zisha”washer in the shape of dried fruits.JPG|缩略图||250px|清朝陈鸣远所作的惠山紫砂壶]]
[[File:“Zisha”washer in the shape of dried fruits.JPG|thumb|right|250px|清朝陈鸣远所作的惠山紫砂壶]]
* [[惠山泥人]]:无锡三大传统特产之一,与天津[[泥人张]]齐名南北。无锡惠山土黑而黏,是制作泥人的天然原料。惠山泥人旧称耍货,原是农民在农闲时所制作的娱乐品,早在明朝,便有乡人制作泥人的记载,后来因惠山脚下祠堂群中的祠丁需补贴家用而广为制作贩卖,从此惠山泥人之名更显壮大。晚清内阁中书徐柯在其著《清稗类钞》卷四十五〈工艺录、泥人条〉中曾记:“高宗([[乾隆]])南巡,驾至无锡惠山,山下有王春林者,卖泥人铺也,工作精妙,技艺万端……进御之,大称赏,赐锦甚丰。期物至光绪时,尚存颐和园佛香阁中,庚子之乱,为西人携去矣。”可见惠山泥人早负盛名。[[钱锺书]]在《管锥篇》中也写说:“近世吾乡惠山泥人有盛名,吾乡语称土偶为磨磨”,而自道曰倷伲。”“倷伲磨磨”便是惠山泥人的无锡方言。惠山泥人分粗货和细货,粗货用模具批量制成,细货则完全手工而成。
* [[惠山泥人]]:无锡三大传统特产之一,与天津[[泥人张]]齐名南北。无锡惠山土黑而黏,是制作泥人的天然原料。惠山泥人旧称耍货,原是农民在农闲时所制作的娱乐品,早在明朝,便有乡人制作泥人的记载,后来因惠山脚下祠堂群中的祠丁需补贴家用而广为制作贩卖,从此惠山泥人之名更显壮大。晚清内阁中书徐柯在其著《清稗类钞》卷四十五〈工艺录、泥人条〉中曾记:“高宗([[乾隆]])南巡,驾至无锡惠山,山下有王春林者,卖泥人铺也,工作精妙,技艺万端……进御之,大称赏,赐锦甚丰。期物至光绪时,尚存颐和园佛香阁中,庚子之乱,为西人携去矣。”可见惠山泥人早负盛名。[[钱锺书]]在《管锥篇》中也写说:“近世吾乡惠山泥人有盛名,吾乡语称土偶为磨磨”,而自道曰倷伲。”“倷伲磨磨”便是惠山泥人的无锡方言。惠山泥人分粗货和细货,粗货用模具批量制成,细货则完全手工而成。
* 锡绣:即苏绣{{noteTag|1=苏绣是江苏东部各地刺绣之总称,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等地之传统刺绣。其中以苏州刺绣最古且盛,至今流传,故时下已为江苏刺绣之一般总代名词。见张澄国,《苏州民间手工艺术》2006年版,页26。}}中的精微绣,起于明朝中期,晚清时更经[[丁佩 (刺绣家)|丁佩]]定谱而愈加细腻典雅。民国以后更见茁壮,在民初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锡绣夺彩之至,随后出版的《南洋劝业会研究会报告书》中,时人谓锡绣“实比[[湘绣]]、[[苏绣]]为优”。锡绣针法复杂,计有四十多种针式,其中由锡绣名家华璂革新的“乱针繡”更是现代苏绣之必备绣法。锡绣因其高雅之特点,不如苏绣实用,故在工商化快速的今天,已几无绣娘再续此艺术。
* 锡绣:即苏绣{{noteTag|1=苏绣是江苏东部各地刺绣之总称,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等地之传统刺绣。其中以苏州刺绣最古且盛,至今流传,故时下已为江苏刺绣之一般总代名词。见张澄国,《苏州民间手工艺术》2006年版,页26。}}中的精微绣,起于明朝中期,晚清时更经[[丁佩 (刺绣家)|丁佩]]定谱而愈加细腻典雅。民国以后更见茁壮,在民初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锡绣夺彩之至,随后出版的《南洋劝业会研究会报告书》中,时人谓锡绣“实比[[湘绣]]、[[苏绣]]为优”。锡绣针法复杂,计有四十多种针式,其中由锡绣名家华璂革新的“乱针繡”更是现代苏绣之必备绣法。锡绣因其高雅之特点,不如苏绣实用,故在工商化快速的今天,已几无绣娘再续此艺术。
第873行: 第871行:
|direction = vertical
|direction = vertical
|width = 200
|width = 200
|image1 = 无锡指南杂志.png
|image1 = Famliles by the side of the Canal.jpg
|caption1 = 由[[孙文]]题字的一期《无锡指南》杂志
|caption1 = 运河人家,古运河畔的一条弄堂
|image2 = Famliles by the side of the Canal.jpg
|caption2 = 运河人家,古运河畔的一条弄堂。
}}
}}


无锡人文古迹丰富,山水风光具有,自古以来便是诸多俊秀名流耽乐驻足之地,有如[[陆羽]]、[[苏轼]]之于二泉、[[皮日休]]、[[陆龟蒙]]之于锡惠山麓、[[文征明]]之于太湖、[[文天祥]]之于黄埠墩等,也正因如此,无锡现代旅游业发軔极早。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时,乡邑便集资在城中[[王羲之]]旧宅等遗迹处建起了中国第一座对全民开放的公园:锡金公园(后易名公花园、城中公园),堪称“华夏第一公园”。{{refTag|1=徐大陆,〈江苏近代园林,几多中国之最〉,《中国园林》(2008年第3期),页40。}}民国八年(1919年),无锡工商人士薛明剑创办《无锡指南》杂志,并请[[孙中山]]先生题字,书中尽无锡名胜,成无锡最早的旅游指南,也是当时广为人知的一本旅游期刊。此后,地方名流相继或借景开发、或修复古迹,蔚然成风,如王心如([[王崑仑]]父亲)依[[鼋头渚]]建太湖别墅、王禹卿以[[范蠡]][[西施]]旧说傍蠡湖而建[[蠡园]]、荣氏兄弟扩旧居布芳香之[[荣氏梅园|梅园]]以及宜兴人储南强(储安平伯父)舍家财复建[[善卷洞]]等等,形成了无锡古今相承、湖光山色旅游格局的雛形,对此,园林艺术大家[[陈从周]]曾:“江南园林,明看苏州,清看[[揚州市|揚州]],民国看无锡。”{{refTag|1={{cite web |url=http://www.wxrb.com/node/photo/2013-4-28/HF48GJI53437358.html |title=〈近代园林,且看无锡风韵〉,《无锡日报》(2013年4月28日)。 |publisher=Wxrb.com |date= |accessdate=2017-08-14 |||}}}}
无锡人文古迹丰富,山水风光具有,自古以来便是诸多俊秀名流耽乐驻足之地,有如[[陆羽]]、[[苏轼]]之于二泉、[[皮日休]]、[[陆龟蒙]]之于锡惠山麓、[[文征明]]之于太湖、[[文天祥]]之于黄埠墩等,也正因如此,无锡现代旅游业发軔极早。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时,乡邑便集资在城中[[王羲之]]旧宅等遗迹处建起了中国第一座对全民开放的公园:锡金公园(后易名公花园、城中公园),堪称“华夏第一公园”。{{refTag|1=徐大陆,〈江苏近代园林,几多中国之最〉,《中国园林》(2008年第3期),页40。}}民国八年(1919年),无锡工商人士薛明剑创办《无锡指南》杂志,并请[[孙中山]]先生题字,书中尽无锡名胜,成无锡最早的旅游指南,也是当时广为人知的一本旅游期刊。此后,地方名流相继或借景开发、或修复古迹,蔚然成风,如王心如([[王崑仑]]父亲)依[[鼋头渚]]建太湖别墅、王禹卿以[[范蠡]][[西施]]旧说傍蠡湖而建[[蠡园]]、荣氏兄弟扩旧居布芳香之[[荣氏梅园|梅园]]以及宜兴人储南强(储安平伯父)舍家财复建[[善卷洞]]等等,形成了无锡古今相承、湖光山色旅游格局的雛形,对此,园林艺术大家[[陈从周]]曾:“江南园林,明看苏州,清看[[揚州市|揚州]],民国看无锡。”{{refTag|1={{cite web |url=http://www.wxrb.com/node/photo/2013-4-28/HF48GJI53437358.html |title=〈近代园林,且看无锡风韵〉,《无锡日报》(2013年4月28日)。 |publisher=Wxrb.com |date= |accessdate=2017-08-14 |||}}}}


如今的无锡即是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也是国家园林城市。在无锡,有旖旎风光的太湖旅游景区;庄严雄伟的灵山圣境景区;底蕴深厚的古运河、吴文化、江阴延陵古邑等历史人文景区;也有悠然閒的宜兴生态园林游览区等多个风景名胜区域。
如今的无锡即是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也是国家园林城市。在无锡,有旖旎风光的太湖旅游景区;庄严雄伟的灵山圣境景区;底蕴深厚的古运河、吴文化、江阴延陵古邑等历史人文景区;也有悠然閒的宜兴生态园林游览区等多个风景名胜区域。


{{hideH|Head=无锡部分国家级旅游风景区 |FrameStyle= width:470px; margin: 1em auto 1em auto;}}
{{hideH|Head=无锡部分国家级旅游风景区 |FrameStyle= width:470px; margin: 1em auto 1em auto;}}
第965行: 第961行:
1949年以后,世局变化,惠山祠堂群遭到破坏,有些建筑为解放军部队占用,如杨氏家族[[杨延俊]]所建的浅庐留耕草堂;有些则被拆毁,如李鹤章祠、锡惠公园愚公谷数所祠堂;锡惠公园门外大部分祠堂则被占用为民居出租,不过也幸之湮沒于街巷人家内,惠山的祠堂群架构整体没有遭到极大改变。{{refTag|1=吴惠良、夏泉生,〈无锡惠山古镇的祠堂建筑群〉,《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页122。}}2006年6月,惠山古祠堂群成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2007年,随着在文革中被推倒就地掩埋的惠山最大一座牌坊“千人报德坊”(即人杰地灵坊)重新出土,标志着惠山古祠堂群修复工程的开始。{{refTag|1=[http://www.thmz.com/col25/col51/2007/11/2007-11-13187304.html 〈惠山“千人报德坊”又有石件出土〉,《江南晚报》(2007年11月13日)。] }}2011年6月,以惠山古祠堂群为核心的惠山古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次年,又跻身[[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refTag|1={{cite web |url=http://epaper.wxrb.com/paper/wxrb/html/2011-06/12/content_92986.htm |title=〈惠山老街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无锡日报》(2011年6月12日)。 |publisher=Epaper.wxrb.com |date= |accessdate=2017-08-14 |||}}}}{{refTag|1={{cite web |url=http://epaper.wxrb.com/paper/wxrb/html/2012-11/18/content_248329.htm |title=〈惠山祠堂群文化景观跻身中国世遗预备名单〉,《无锡日报》(2012年11月18日)。 |publisher=Epaper.wxrb.com |date= |accessdate=2017-08-14 |||}}}}
1949年以后,世局变化,惠山祠堂群遭到破坏,有些建筑为解放军部队占用,如杨氏家族[[杨延俊]]所建的浅庐留耕草堂;有些则被拆毁,如李鹤章祠、锡惠公园愚公谷数所祠堂;锡惠公园门外大部分祠堂则被占用为民居出租,不过也幸之湮沒于街巷人家内,惠山的祠堂群架构整体没有遭到极大改变。{{refTag|1=吴惠良、夏泉生,〈无锡惠山古镇的祠堂建筑群〉,《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页122。}}2006年6月,惠山古祠堂群成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2007年,随着在文革中被推倒就地掩埋的惠山最大一座牌坊“千人报德坊”(即人杰地灵坊)重新出土,标志着惠山古祠堂群修复工程的开始。{{refTag|1=[http://www.thmz.com/col25/col51/2007/11/2007-11-13187304.html 〈惠山“千人报德坊”又有石件出土〉,《江南晚报》(2007年11月13日)。] }}2011年6月,以惠山古祠堂群为核心的惠山古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次年,又跻身[[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refTag|1={{cite web |url=http://epaper.wxrb.com/paper/wxrb/html/2011-06/12/content_92986.htm |title=〈惠山老街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无锡日报》(2011年6月12日)。 |publisher=Epaper.wxrb.com |date= |accessdate=2017-08-14 |||}}}}{{refTag|1={{cite web |url=http://epaper.wxrb.com/paper/wxrb/html/2012-11/18/content_248329.htm |title=〈惠山祠堂群文化景观跻身中国世遗预备名单〉,《无锡日报》(2012年11月18日)。 |publisher=Epaper.wxrb.com |date= |accessdate=2017-08-14 |||}}}}


* [[寄畅园]]:位于锡惠公园之内,由北宋词家、龙图阁大学士[[秦观]]后人所建。{{refTag|1={{Cite web|url=http://www.xhpark.com/teshe.aspx?id=147&nicheng=%E5%AF%84%E7%95%85%E5%9B%AD&nrid=36|title=无锡市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accessdate=2016-10-07|author=|date=|publisher=无锡市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管理处|||}}}}秦观[[高邮]]人,其子秦湛任职常州通判时,将父冢移无锡惠山,无锡秦氏承此而来。至明朝时,秦氏后人、三朝太保[[秦金]]于七十岁高龄告老还乡,遂于惠山古寺之侧修建园林。园成,初名凤谷行窝,此后,秦家后裔不断扩建此园,至万历时据[[王羲之]]“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之句,易名为“寄畅园”。{{refTag|name=:13|1={{Cite web|url=http://www.dili360.com/ch/article/p5396a9969ce6e05.htm|title=寄畅园 一座园林背后的文明轮回|accessdate=2016年8月2日|author=|year=2014年|publisher=中国国家地理|||}}}}有清,[[康熙]]帝六巡江南七幸惠山,御笔亲题“溪光山色”、“松风水月”等匾。及后[[雍正]]称旁,秦家卷入[[允禟]]案,秦园也遭充公,至乾隆时平反此案,园得以发还秦家。迨乾隆南巡,亦步康熙六巡七幸惠山寄畅之昔,且更爱此山此园,评曰:“唯惠山幽雅娴静。江南第一山,非惠山莫属”、“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并于寄畅园中留下“玉戛金纵”等匾与众多诗咏。{{refTag|name=:02|1={{Cite web|url=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data/wwbhdw/txt/2006-12/06/content_7467572.htm|title=寄畅园|accessdate=2016年8月2日|author=|date=2006年12月6日|publisher=中国网|||}}}}{{refTag|name=:3|1={{Cite web|url=http://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3/26/c_128835097.htm|title=寄畅园揽胜|accessdate=2016年8月2日|author=人民日报海外版|date=2016年3月26日|publisher=新华社|||}}}}为使秦园能常伴左右,乾隆更依图纸在北京清漪园(即后称[[颐和园]])万寿山东处仿建惠山园(即今谐趣园),然毕竟无法将寄畅园承锡惠二山、接惠泉之真山真景全然移来,故乾隆留下“仿斯早已成八景,愧是卑称大禹宫”之憾句。{{refTag|1={{Cite web|url=http://travel.sina.com.cn/outbound/pages/2016-07-27/detail-ifxtwchx8315209.shtml|title=乾隆与美女石,故事里不全是传说|accessdate=2016-10-07|author=|date=2016-07-08|publisher=新浪网|website=travel.sina.com.cn|||}}}}{{refTag|name=google2014|1={{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HEMQAwAAQBAJ&pg=PT62&dq=%E5%85%AB%E9%9F%B3%E6%B6%A7&hl=zh-CN&sa=X&ved=0ahUKEwj4-9ChsaLOAhUQ42MKHfLKC0IQ6AEIIjAC#v=onepage&q=%E5%85%AB%E9%9F%B3%E6%B6%A7&f=false|title=《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二、民居建筑/私家园林|last=|first=|publisher=青苹果数据中心|year=2014年|isbn=9787545100679|location=|pages=|access-date=2016-10-07|||}}}}{{refTag|name=google2014}}
* [[寄畅园]]:位于锡惠公园之内,由北宋词家、龙图阁大学士[[秦观]]后人所建。{{refTag|1={{Cite web|url=http://www.xhpark.com/teshe.aspx?id=147&nicheng=%E5%AF%84%E7%95%85%E5%9B%AD&nrid=36|title=无锡市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accessdate=2016-10-07|author=|date=|publisher=无锡市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管理处|||}}}}秦观[[高邮]]人,其子秦湛任职常州通判时,将父冢移无锡惠山,无锡秦氏承此而来。至明朝时,秦氏后人、三朝太保[[秦金]]于七十岁高龄告老还乡,遂于惠山古寺之侧修建园林。园成,初名凤谷行窝,此后,秦家后裔不断扩建此园,至万历时据[[王羲之]]“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之句,易名为“寄畅园”。{{refTag|name=:13|1={{Cite web|url=http://www.dili360.com/ch/article/p5396a9969ce6e05.htm|title=寄畅园 一座园林背后的文明轮回|accessdate=2016年8月2日|author=|year=2014年|publisher=中国国家地理|||}}}}有清,[[康熙]]帝六巡江南七幸惠山,御笔亲题“溪光山色”、“松风水月”等匾。及后[[雍正]]称旁,秦家卷入[[允禟]]案,秦园也遭充公,至乾隆时平反此案,园得以发还秦家。迨乾隆南巡,亦步康熙六巡七幸惠山寄畅之昔,且更爱此山此园,评曰:“唯惠山幽雅娴静。江南第一山,非惠山莫属”、“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并于寄畅园中留下“玉戛金纵”等匾与众多诗咏。{{refTag|name=:02|1={{Cite web|url=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data/wwbhdw/txt/2006-12/06/content_7467572.htm|title=寄畅园|accessdate=2016年8月2日|author=|date=2006年12月6日|publisher=中国网|||}}}}{{refTag|name=:3|1={{Cite web|url=http://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3/26/c_128835097.htm|title=寄畅园揽胜|accessdate=2016年8月2日|author=人民日报海外版|date=2016年3月26日|publisher=新华社|||}}}}为使秦园能常伴左右,乾隆更依图纸在北京清漪园(即后称[[颐和园]])万寿山东处仿建惠山园(即今谐趣园),然毕竟无法将寄畅园承锡惠二山、接惠泉之真山真景全然移来,故乾隆留下“仿斯早已成八景,愧是卑称大禹宫”之憾句。{{refTag|1={{Cite web|url=http://travel.sina.com.cn/outbound/pages/2016-07-27/detail-ifxtwchx8315209.shtml|title=乾隆与美女石,故事里不全是传说|accessdate=2016-10-07|author=|date=2016-07-08|publisher=新浪网|website=travel.sina.com.cn|||}}}}{{refTag|name=google2014|1={{Cite book||title=《蜚声中外的中国建筑(下)》:二、民居建筑/私家园林|last=|first=|publisher=青苹果数据中心|year=2014年|isbn=9787545100679|location=|pages=|access-date=2016-10-07|||}}}}{{refTag|name=google2014}}
* [[天下第二泉]]:位于锡惠公园之内。惠山周遭旧有“九龙十三泉”,以惠泉最具盛名。据唐朝常州刺史[[独孤及]]在《惠山寺新泉记》中述及,此泉为大历年间无锡县令敬澄所开,引惠山天然山水而成,分上、中、下两井一池。泉一经开辟便引来四方名重之客。据[[张又新]]《煎茶水记》载,后人称为茶圣的[[陆羽]]品定天下煮茶用水,以“庐山康王谷洞帘水为第一,无锡惠山新泉为第二……”,而唐朝另一位茶道专家[[刘伯刍]]则以“扬子江中泠泉第一,惠泉第二……”,故无论何种评价,第一有变,唯惠山二泉之名不变,一时之间,二泉水成为天下爱茶之名士煮茶所用的上品,其水与宜兴阳羡茶搭配,更显质高,苏軾曾云“雪芽我求阳羨,乳水君应餉惠泉”。京城高官[[李德裕]],更有千里运水之举,为此诗人[[皮日休]]曾写诗讽刺:“丞相常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只嫌迟;吴国去国三千里,莫笔杨妃爱荔枝。”到了宋时,二泉水已成为贡品,高宗[[构]]南渡时,不顾仓惶,特莅泉边饮水,并筑亭于泉上,至今仍存,后一代书法名家[[赵孟頫]]又书天下第二泉碑于泉亭内壁。元朝年间,由于汲取惠泉水者实在太多,官府竟一度开税立卡,向汲水者收税。为了能够品尝到二泉水,民间还发明了“自制惠山泉水”之办法。{{noteTag|1=[[朱国祯]]([[明朝|明]]),《涌幢小品》载:“家居苦泉水难得,自以意取寻常水,煮滚,总入大磁缸,置庭中,避日色,俟夜,天色皎洁,开缸受露,凡三夕,其清澈底。积垢二三寸,亟取出,以坛盛之,烹茶与慧泉无异。”}}惠泉居第二,历来不乏为其叫屈者,明朝[[王世贞]]曾作诗:“空劳陆羽轻品题,天下谁当第一泉?”清帝乾隆南巡至惠山时,亦言“惠山氿泉天下闻,中泠江眼固应让”。近代,由于阿炳落魄时拉出的一曲《二泉映月》,更使之誉望倍增。{{refTag|1={{Cite web|url=http://szw.wuxi.gov.cn/doc/2012/11/13/504774.shtml|title=天下第二泉|accessdate=2016-10-07|author=|date=2012-11-13|publisher=无锡市史志办公室|||}}}}{{refTag|1={{Cite web|url=http://www.wxhsgz.org/a/200909/11225339.shtml|title=锡惠胜迹 锡惠公园 天下第二泉 九龙十三泉-惠山古镇 - 锡惠胜迹 锡惠公园(3)|accessdate=2016-10-07|author=|date=|publisher=《惠山古镇》编辑部|website=www.wxhsgz.org|||}}}}{{Gallery
* [[天下第二泉]]:位于锡惠公园之内。惠山周遭旧有“九龙十三泉”,以惠泉最具盛名。据唐朝常州刺史[[独孤及]]在《惠山寺新泉记》中述及,此泉为大历年间无锡县令敬澄所开,引惠山天然山水而成,分上、中、下两井一池。泉一经开辟便引来四方名重之客。据[[张又新]]《煎茶水记》载,后人称为茶圣的[[陆羽]]品定天下煮茶用水,以“庐山康王谷洞帘水为第一,无锡惠山新泉为第二……”,而唐朝另一位茶道专家[[刘伯刍]]则以“扬子江中泠泉第一,惠泉第二……”,故无论何种评价,第一有变,唯惠山二泉之名不变,一时之间,二泉水成为天下爱茶之名士煮茶所用的上品,其水与宜兴阳羡茶搭配,更显质高,苏軾曾云“雪芽我求阳羨,乳水君应餉惠泉”。京城高官[[李德裕]],更有千里运水之举,为此诗人[[皮日休]]曾写诗讽刺:“丞相常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只嫌迟;吴国去国三千里,莫笔杨妃爱荔枝。”到了宋时,二泉水已成为贡品,高宗[[构]]南渡时,不顾仓惶,特莅泉边饮水,并筑亭于泉上,至今仍存,后一代书法名家[[赵孟頫]]又书天下第二泉碑于泉亭内壁。元朝年间,由于汲取惠泉水者实在太多,官府竟一度开税立卡,向汲水者收税。为了能够品尝到二泉水,民间还发明了“自制惠山泉水”之办法。{{noteTag|1=[[朱国祯]]([[明朝|明]]),《涌幢小品》载:“家居苦泉水难得,自以意取寻常水,煮滚,总入大磁缸,置庭中,避日色,俟夜,天色皎洁,开缸受露,凡三夕,其清澈底。积垢二三寸,亟取出,以坛盛之,烹茶与慧泉无异。”}}惠泉居第二,历来不乏为其叫屈者,明朝[[王世贞]]曾作诗:“空劳陆羽轻品题,天下谁当第一泉?”清帝乾隆南巡至惠山时,亦言“惠山氿泉天下闻,中泠江眼固应让”。近代,由于阿炳落魄时拉出的一曲《二泉映月》,更使之誉望倍增。{{refTag|1={{Cite web|url=http://szw.wuxi.gov.cn/doc/2012/11/13/504774.shtml|title=天下第二泉|accessdate=2016-10-07|author=|date=2012-11-13|publisher=无锡市史志办公室|||}}}}{{refTag|1={{Cite web|url=http://www.wxhsgz.org/a/200909/11225339.shtml|title=锡惠胜迹 锡惠公园 天下第二泉 九龙十三泉-惠山古镇 - 锡惠胜迹 锡惠公园(3)|accessdate=2016-10-07|author=|date=|publisher=《惠山古镇》编辑部|website=www.wxhsgz.org|||}}}}{{Gallery
|title =
|title =
|footer=
|footer=
第997行: 第993行:
|}
|}


无锡古梅里为泰伯奔吴建都之地,亦为其安葬之所,《吴越春秋》早有载:“泰伯卒葬梅里平墟。”{{refTag|1={{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WakLmVA8Dz4C&printsec=frontcover&hl=zh-CN#v=onepage&q&f=false|title=吴越春秋|publisher=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year=1996|isbn=9789579904261|pages=p. 18|language=zh-hant|access-date=2016-10-07|||}}}}东汉[[汉桓帝|桓帝]]永兴二年(154年),吴郡太守糜豹奉诏重修泰伯墓,{{refTag|1={{Cite book|title=无锡市志|last=|first=|publisher=江苏人民出版社|year=1995|isbn=|location=|pages=p. 611|language=zh}}}}东晋[[晋明帝|明帝]]太宁元年(323年),又在墓南建堂,以王者之礼祀泰伯。北宋时,又谥泰伯为“至德侯”,庙堂随之扩建。现泰伯享堂、墓碑、石刻、月牙形昭池等古迹保存完好,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Tag|1={{Cite web|url=http://wx.xinhuanet.com/2009-04/13/content_16239265.htm|title=泰伯墓|accessdate=2016-10-07|author=|date=|publisher=新华网|||}}}}
无锡古梅里为泰伯奔吴建都之地,亦为其安葬之所,《吴越春秋》早有载:“泰伯卒葬梅里平墟。”{{refTag|1={{Cite book||title=吴越春秋|publisher=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year=1996|isbn=9789579904261|pages=p. 18|language=zh-hant|access-date=2016-10-07|||}}}}东汉[[汉桓帝|桓帝]]永兴二年(154年),吴郡太守糜豹奉诏重修泰伯墓,{{refTag|1={{Cite book|title=无锡市志|last=|first=|publisher=江苏人民出版社|year=1995|isbn=|location=|pages=p. 611|language=zh}}}}东晋[[晋明帝|明帝]]太宁元年(323年),又在墓南建堂,以王者之礼祀泰伯。北宋时,又谥泰伯为“至德侯”,庙堂随之扩建。现泰伯享堂、墓碑、石刻、月牙形昭池等古迹保存完好,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Tag|1={{Cite web|url=http://wx.xinhuanet.com/2009-04/13/content_16239265.htm|title=泰伯墓|accessdate=2016-10-07|author=|date=|publisher=新华网|||}}}}


距泰伯墓陵东北约五里伯瀆河畔即泰伯庙,俗称让王庙,亦为东汉吴郡太守糜豹奉诏所修。泰伯庙即泰伯居址故地,此在南朝[[刘昭 (南朝梁)|刘昭]]注补之《[[后汉书]]》都国志中有细考,谓:“无锡县东皇山有太伯冢,民世修敬焉。去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存。臣昭以为即宅为置庙。”泰伯庙飽经战火,至明初时几已无存,遂重修,留有“至德名邦”石坊、棂星门等遺迹至今。清末太平军兴,庙堂又遭毀坏,民国时再修。及至文革,庙中雕像、匾联等文物蕩然无存,后经多方蒐罗,方得修复。如今,每年正月初九之泰伯庙会更可见烝禋古礼之隆重。吴风古韵,于此一脉相承。
距泰伯墓陵东北约五里伯瀆河畔即泰伯庙,俗称让王庙,亦为东汉吴郡太守糜豹奉诏所修。泰伯庙即泰伯居址故地,此在南朝[[刘昭 (南朝梁)|刘昭]]注补之《[[后汉书]]》都国志中有细考,谓:“无锡县东皇山有太伯冢,民世修敬焉。去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存。臣昭以为即宅为置庙。”泰伯庙飽经战火,至明初时几已无存,遂重修,留有“至德名邦”石坊、棂星门等遺迹至今。清末太平军兴,庙堂又遭毀坏,民国时再修。及至文革,庙中雕像、匾联等文物蕩然无存,后经多方蒐罗,方得修复。如今,每年正月初九之泰伯庙会更可见烝禋古礼之隆重。吴风古韵,于此一脉相承。


* 中国吴文化博物馆(鸿山遗址):2003年,经考古发现在无锡鸿山镇一带存有大量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的土墩墓,后出土文物达2300多件,是无锡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处古遗址,也是迄今为止仅次于印山越王陵墓的第二大吴越贵族墓,旋即于2004年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然而,鸿山遗址究竟是属于[[吴国]]贵族墓还是[[越国]]贵族墓,仍无定论。{{refTag|1=〈并驾兵马俑媲美三星堆,鸿山遗址成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江南晚报》(2006年2月16日)。}}若属越国墓,则依古书中所载之吴国自无锡梅里起徙苏州筑城为中心的历史,无疑将做变易。2008年,[[张艺]]排演的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缶击古乐表演,其灵感来源即是鸿山遗址出土的青翁三足缶。{{refTag|1=[http://news.thmz.com/col89/2009/03/2009-03-13511172.html 〈奥运缶兮归来 创作灵感源自“鸿山缶”〉,《江南晚报》(2009年3月13日)。] }}
* 中国吴文化博物馆(鸿山遗址):2003年,经考古发现在无锡鸿山镇一带存有大量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的土墩墓,后出土文物达2300多件,是无锡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处古遗址,也是迄今为止仅次于印山越王陵墓的第二大吴越贵族墓,旋即于2004年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然而,鸿山遗址究竟是属于[[吴国]]贵族墓还是[[越国]]贵族墓,仍无定论。{{refTag|1=〈并驾兵马俑媲美三星堆,鸿山遗址成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江南晚报》(2006年2月16日)。}}若属越国墓,则依古书中所载之吴国自无锡梅里起徙苏州筑城为中心的历史,无疑将做变易。2008年,[[张艺]]排演的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缶击古乐表演,其灵感来源即是鸿山遗址出土的青翁三足缶。{{refTag|1=[http://news.thmz.com/col89/2009/03/2009-03-13511172.html 〈奥运缶兮归来 创作灵感源自“鸿山缶”〉,《江南晚报》(2009年3月13日)。] }}
* [[闔閭城遺址]]:闔閭城,为吴王[[阖闾]]听取[[伍子胥]]建议所建,并在此兴兵伐楚,一举获胜。然阖闾故城所在一直是未解之谜。1959年,无锡西郊与[[武进]]交界的胡埭闾江一带被认为是阖闾小城遗址所在,但未及考古。2004年,因当地农民挖沟,发现了一批史前及春秋时代文物,旋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于2007年起对阖闾城遗址勘探复查,确认了阖闾大小东西二城,即大城位于今武进雪堰桥镇、小城则在无锡胡埭。{{refTag|1={{cite web |url=http://xh.xhby.net/mp1/html/2008-09/11/content_8260085.htm |title=〈阖闾城遗址乃春秋吴王旧都〉,《新华日报》(2008年9月11日)。 |publisher=Xh.xhby.net |date=2008-09-11 |accessdate=2017-08-14 ||||df= }}}}阖闾古城遗迹的全面出土,不仅被列入2008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更与鸿山贵族墓结合,或将给整个吴地历史带来颠覆性的改变。{{refTag|1=张学锋,〈吴国历史的再思考——以近年来苏南春秋古城遗址的发掘为线索〉,《苏州文博论丛年刊》(2011年),页9-16。}}2014年2月,人们在遗址旧地建成闔閭城遺址博物馆。
* [[闔閭城遺址]]:闔閭城,为吴王[[阖闾]]听取[[伍子胥]]建议所建,并在此兴兵伐楚,一举获胜。然阖闾故城所在一直是未解之谜。1959年,无锡西郊与[[武进]]交界的胡埭闾江一带被认为是阖闾小城遗址所在,但未及考古。2004年,因当地农民挖沟,发现了一批史前及春秋时代文物,旋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于2007年起对阖闾城遗址勘探复查,确认了阖闾大小东西二城,即大城位于今武进雪堰桥镇、小城则在无锡胡埭。{{refTag|1={{cite web |url=http://xh.xhby.net/mp1/html/2008-09/11/content_8260085.htm |title=〈阖闾城遗址乃春秋吴王旧都〉,《新华日报》(2008年9月11日)。 |publisher=Xh.xhby.net |date=2008-09-11 |accessdate=2017-08-14 ||||df= }}}}阖闾古城遗迹的全面出土,不仅被列入2008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更与鸿山贵族墓结合,或将给整个吴地历史带来颠覆性的改变。{{refTag|1=张学锋,〈吴国历史的再思考——以近年来苏南春秋古城遗址的发掘为线索〉,《苏州文博论丛年刊》(2011年),页9-16。}}2014年2月,人们在遗址旧地建成闔閭城遺址博物馆。


第1,017行: 第1,013行:
}}
}}


* [[东林书院]]:原由北宋学者、“程门立雪”主人公[[杨时 (宋朝)|杨时]]创办,{{refTag|1={{Cite book|title=东林书院与东林党|last=朱文杰|first=|publisher=中央编译出版社|year=1996|isbn=|location=|pages=|language=zh-hans}}}}{{Rp|3}}杨时之后,变乱紛乘,书院渐荒,直至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在[[顾宪成]]、[[高攀龙]]的倡导下,始于无锡城内东门处恢复重建,旋而成为天下士人议政之重地,《[[明史]]》[[熹宗]]本纪中便载“天下东林讲学书院”,后更因与[[魏忠贤]]党徒交争,其史迹流芳百世。清末新式教育兴,遂于东林书院旧址开办学堂。1946年,[[吴稚暉]]、[[唐文治]]、[[基博]]等多位地方名流重修书院,顾宪成十四世孙顾希炯特据惠山顾宪成祠中楹联,制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联,悬于书院内,使东林精神重为世人珍重。然文革时,东林旧迹无故卷入[[邓拓]]《燕山夜话》之[[三家村 (文革用语)|三家村]]案,此联与诸多文物皆被毁,书院幸作民居出租而得保存。1983年起开始修复,当年三家村案唯一幸存者[[廖沫沙]]特重书曩昔名联,复挂于东林书院依庸堂内。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Tag|1={{Cite web|url=http://szw.wuxi.gov.cn/doc/2013/01/22/504798.shtml|title=东林书院|accessdate=2016-12-14|author=|date=2013-01-22|publisher=无锡市史志办公室|||}}}}高攀龙还写下了一首名为《过东林书院》的古诗,全诗内容如下:{{refTag|1={{Cite book|title=清朝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last=徐雁平|first=|publisher=安徽教育出版社|year=2007|isbn=9787533646660|location=|pages=|language=zh-hans}}}}{{Rp|8}}{{Quote|text=蕞尔东林万古心,道南祠畔白云深。纵令伐尽林间木,一片平芜也号林。}}
* [[东林书院]]:原由北宋学者、“程门立雪”主人公[[杨时 (宋朝)|杨时]]创办,{{refTag|1={{Cite book|title=东林书院与东林党|last=朱文杰|first=|publisher=中央编译出版社|year=1996|isbn=|location=|pages=|language=zh-hans}}}}{{Rp|3}}杨时之后,变乱紛乘,书院渐荒,直至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在[[顾宪成]]、[[高攀龙]]的倡导下,始于无锡城内东门处恢复重建,旋而成为天下士人议政之重地,《[[明史]]》[[熹宗]]本纪中便载“天下东林讲学书院”,后更因与[[魏忠贤]]党徒交争,其史迹流芳百世。清末新式教育兴,遂于东林书院旧址开办学堂。1946年,[[吴稚暉]]、[[唐文治]]、[[基博]]等多位地方名流重修书院,顾宪成十四世孙顾希炯特据惠山顾宪成祠中楹联,制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联,悬于书院内,使东林精神重为世人珍重。然文革时,东林旧迹无故卷入[[邓拓]]《燕山夜话》之[[三家村 (文革用语)|三家村]]案,此联与诸多文物皆被毁,书院幸作民居出租而得保存。1983年起开始修复,当年三家村案唯一幸存者[[廖沫沙]]特重书曩昔名联,复挂于东林书院依庸堂内。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Tag|1={{Cite web|url=http://szw.wuxi.gov.cn/doc/2013/01/22/504798.shtml|title=东林书院|accessdate=2016-12-14|author=|date=2013-01-22|publisher=无锡市史志办公室|||}}}}高攀龙还写下了一首名为《过东林书院》的古诗,全诗内容如下:{{refTag|1={{Cite book|title=清朝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last=徐雁平|first=|publisher=安徽教育出版社|year=2007|isbn=9787533646660|location=|pages=|language=zh-hans}}}}{{Rp|8}}{{Quote|text=蕞尔东林万古心,道南祠畔白云深。纵令伐尽林间木,一片平芜也号林。}}
* 黄埠墩:为京杭大运河无锡北段河道中心一孤岛,全岛不过0.3多亩地。此地古为芙蓉湖,通惠山,因春申君黄歇曾在莅于岛上疏治得名。{{refTag|1=[[陆羽]]([[唐朝|唐]]),《游慧山寺记》载:“(惠山寺)东北九里有上湖,一名射贵湖,一名芙蓉湖。其湖南控长洲,东泊江阴,北淹晋陵,周围一万五千三百顷,苍苍渺渺,迫于轩户。阁西有黄公涧,昔楚考列王之时,封春早君王歇于吴之故墟,即此也。}}南宋时,[[文天祥]]为元军所俘,押行北上时,曾在岛上暂留并写下《无锡》,全诗内容如下:{{refTag|1={{Cite book|title=文天祥全集|last=文天祥|first=|date=1987-01-01|publisher=江西人民出版社|year=|isbn=|location=|pages=|language=zh-hans}}}}{{Rp|491}}{{Quote|text=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泯泯草木春。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英雄未死心为碎,父老相逢鼻欲辛。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 黄埠墩:为京杭大运河无锡北段河道中心一孤岛,全岛不过0.3多亩地。此地古为芙蓉湖,通惠山,因春申君黄歇曾在莅于岛上疏治得名。{{refTag|1=[[陆羽]]([[唐朝|唐]]),《游慧山寺记》载:“(惠山寺)东北九里有上湖,一名射贵湖,一名芙蓉湖。其湖南控长洲,东泊江阴,北淹晋陵,周围一万五千三百顷,苍苍渺渺,迫于轩户。阁西有黄公涧,昔楚考列王之时,封春早君王歇于吴之故墟,即此也。}}南宋时,[[文天祥]]为元军所俘,押行北上时,曾在岛上暂留并写下《无锡》,全诗内容如下:{{refTag|1={{Cite book|title=文天祥全集|last=文天祥|first=|date=1987-01-01|publisher=江西人民出版社|year=|isbn=|location=|pages=|language=zh-hans}}}}{{Rp|491}}{{Quote|text=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泯泯草木春。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英雄未死心为碎,父老相逢鼻欲辛。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 明朝,时任[[应天府 (明朝)|应天]]巡抚[[海瑞]]来锡时曾为岛上环翠楼题写“玩山临水第一楼”之匾。清帝康熙南巡时,则为岛上佛殿写下“兰若”一额,后乾隆又仿该岛在[[颐和园]]昆明湖中建凤凰墩。{{refTag|1=[[吴振棫]]([[清]]),《养吉斋丛录》卷之十八载:“凤凰墩在湖中,仿江南黄埠墩为之。有楼,建金凤,张翼随风而转,以相风也。”}}1925年,无锡地方工商先驱唐保谦重修黄埠墩,先后请[[阎锡山]]、[[林森]]题“小金山”、“圆通寺”二匾,挂于佛寺内。1958年,大运河无锡段改道,岛上建筑物毁,1982年得以修复。
* 明朝,时任[[应天府 (明朝)|应天]]巡抚[[海瑞]]来锡时曾为岛上环翠楼题写“玩山临水第一楼”之匾。清帝康熙南巡时,则为岛上佛殿写下“兰若”一额,后乾隆又仿该岛在[[颐和园]]昆明湖中建凤凰墩。{{refTag|1=[[吴振棫]]([[清]]),《养吉斋丛录》卷之十八载:“凤凰墩在湖中,仿江南黄埠墩为之。有楼,建金凤,张翼随风而转,以相风也。”}}1925年,无锡地方工商先驱唐保谦重修黄埠墩,先后请[[阎锡山]]、[[林森]]题“小金山”、“圆通寺”二匾,挂于佛寺内。1958年,大运河无锡段改道,岛上建筑物毁,1982年得以修复。
* [[荣氏梅园]]:为中国民族工业先驱[[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于1912年所建,{{refTag|name=:12|1={{Cite book|title=《江苏省志》第39卷|last=|first=|publisher=江苏人民出版社|year=2000年|isbn=9787806432181|location=}}}}{{Rp|176}}与[[苏州]]邓尉山、[[杭州]]超山并称江南三大赏梅胜地。{{refTag|name=:03|1={{Cite web|url=http://travel.sina.com.cn/china/2015-02-27/1605299787.shtml|title=无锡梅园 江南著名赏梅胜地|accessdate=2016年8月12日|author=|date=2015年2月27日|publisher=新浪|||}}}}1955年捐给国家。{{refTag|name=NJ|1={{Cite book|url=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id=wQIoDAAAQBAJ&pg=PT403&dq=%E8%8D%A3%E6%B0%8F%E6%A2%85%E5%9B%AD&hl=zh-CN&sa=X&ved=0ahUKEwjtzo_4hrvOAhXLLY8KHV0JCL4Q6AEILzAE#v=onepage&q=%E8%8D%A3%E6%B0%8F%E6%A2%85%E5%9B%AD&f=false|title=美丽江苏(读酷高清插图版)|last=|first=|authorlink=王越|publisher=XinXueTang|year=2004年|isbn=9787509410141|location=|pages=|access-date=2016-12-24|||}}}}
* [[荣氏梅园]]:为中国民族工业先驱[[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于1912年所建,{{refTag|name=:12|1={{Cite book|title=《江苏省志》第39卷|last=|first=|publisher=江苏人民出版社|year=2000年|isbn=9787806432181|location=}}}}{{Rp|176}}与[[苏州]]邓尉山、[[杭州]]超山并称江南三大赏梅胜地。{{refTag|name=:03|1={{Cite web|url=http://travel.sina.com.cn/china/2015-02-27/1605299787.shtml|title=无锡梅园 江南著名赏梅胜地|accessdate=2016年8月12日|author=|date=2015年2月27日|publisher=新浪|||}}}}1955年捐给国家。{{refTag|name=NJ|1={{Cite book||title=美丽江苏(读酷高清插图版)|last=|first=||publisher=XinXueTang|year=2004年|isbn=9787509410141|location=|pages=|access-date=2016-12-24|||}}}}
* [[昭嗣堂]]:为明朝官员、无锡硕放人[[曹察]]纪念女儿所建。{{refTag|1={{Cite news|url=http://travel.sina.com.cn/china/2013-12-02/1105234465.shtml|title=走进无锡昭嗣堂 探秘明朝壬寅宫变真相|last=|first=|date=|work=新浪旅游|accessdate=2016-10-07|||}}}}曹察之女为[[嘉靖帝]]宠妃,因[[壬寅宫变]]而遭皇后冤杀,帝虽知亦无可奈何,只得以金银撫卹曹察。曹察归乡后,因思念女儿,遂散尽财,筑造楠木厅,称香楠厅,因“楠”、“囡”同音,以表对女儿之怀念,且门开正北,望京城。昭嗣堂规模宏大,是江苏省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选料最珍贵的一座楠木建筑,现已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昭嗣堂]]:为明朝官员、无锡硕放人[[曹察]]纪念女儿所建。{{refTag|1={{Cite news|url=http://travel.sina.com.cn/china/2013-12-02/1105234465.shtml|title=走进无锡昭嗣堂 探秘明朝壬寅宫变真相|last=|first=|date=|work=新浪旅游|accessdate=2016-10-07|||}}}}曹察之女为[[嘉靖帝]]宠妃,因[[壬寅宫变]]而遭皇后冤杀,帝虽知亦无可奈何,只得以金银撫卹曹察。曹察归乡后,因思念女儿,遂散尽财,筑造楠木厅,称香楠厅,因“楠”、“囡”同音,以表对女儿之怀念,且门开正北,望京城。昭嗣堂规模宏大,是江苏省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选料最珍贵的一座楠木建筑,现已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澄宜古邑 ====
==== 澄宜古邑 ====
第1,044行: 第1,040行:
}}[[黄山炮台旧址|黄山炮台]]:位于江阴黄山风景区,又称江阴要塞,因春申君黄歇尔得名。其地险要,可扼守长江下游,自古即有“江河门户”、“镇航要塞”之称。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军原本部署相当兵力于江阴要塞与日作决战,惟[[汪精卫]]秘书[[黄濬]]泄密,致日舰逃离,后国军不得已自沉舰艇,以作拱卫,日舰因此不能畅通。{{refTag|1={{Cite web|url=http://www.jymuseum.com.cn/index.php/fxjy/jygb/218-hsptjz|title=黄山炮台旧址|accessdate=2016-08-23|author=|date=|publisher=江阴市博物馆|||}}}}
}}[[黄山炮台旧址|黄山炮台]]:位于江阴黄山风景区,又称江阴要塞,因春申君黄歇尔得名。其地险要,可扼守长江下游,自古即有“江河门户”、“镇航要塞”之称。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军原本部署相当兵力于江阴要塞与日作决战,惟[[汪精卫]]秘书[[黄濬]]泄密,致日舰逃离,后国军不得已自沉舰艇,以作拱卫,日舰因此不能畅通。{{refTag|1={{Cite web|url=http://www.jymuseum.com.cn/index.php/fxjy/jygb/218-hsptjz|title=黄山炮台旧址|accessdate=2016-08-23|author=|date=|publisher=江阴市博物馆|||}}}}


*[[江苏学政衙署]]:原名万春园,始建于北宋初年,{{refTag|1={{Cite book|title=无锡市志|last=|first=|publisher=江苏人民出版社|year=1995|isbn=7214015773|location=|pages=|language=zh}}}}原为私家园林,几经沧桑,至明[[万历]]时改为江苏学署,为主持江苏全省八府三州秀才拔擢之处,有“江南官署之冠”之美誉。{{refTag|1={{Cite book|title=中国考古集成: 华东卷. 江苏省, 安徽省|last=孙海|first=|last2=蔺新建|publisher=中州古籍出版社|year=2006|isbn=|location=|pages=|language=zh}}}}[[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视访江阴黄山炮台,于学署旧地发表题为“叫全国的文明从江阴发起”之演讲。{{refTag|1={{Cite book|title=中国旅游年鉴|last=|first=|publisher=中国旅游出版社|year=|isbn=9787503251009|location=|pages=p. 101|language=zh}}}}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为表纪念,遂改称中山公园。入园后首见忠邦亭,为道光年间江苏学政[[姚文田]],其原题“忠义之邦”四字,挂于江阴南门之上,意在推崇明末抗清领袖[[閻应元]],抗战时期遭日军炮轰损毀,仅剩“忠邦”二字,便移置中山公园亭中。文革时,碑刻全毀,现存之物1986年补拓而成。{{refTag|1={{Cite web|url=http://www.js.xinhua.org/jiangyin/2008-03/14/content_9139024.htm|title=江阴中山公园:江苏学政衙署的后花园|accessdate=2016-10-06|author=|date=2008-03-14|publisher=新华网江苏频道|||}}}}{{refTag|1={{Cite web|url=http://travel.sina.com.cn/china/2014-06-09/1402265213.shtml|title=江阴访古 江苏学政衙暑遗址公园|accessdate=2016-10-06|author=|date=2014-06-09|publisher=新浪旅游|||}}}}
*[[江苏学政衙署]]:原名万春园,始建于北宋初年,{{refTag|1={{Cite book|title=无锡市志|last=|first=|publisher=江苏人民出版社|year=1995|isbn=7214015773|location=|pages=|language=zh}}}}原为私家园林,几经沧桑,至明[[万历]]时改为江苏学署,为主持江苏全省八府三州秀才拔擢之处,有“江南官署之冠”之美誉。{{refTag|1={{Cite book|title=中国考古集成: 华东卷. 江苏省, 安徽省|last=孙海|first=|last2=蔺新建|publisher=中州古籍出版社|year=2006|isbn=|location=|pages=|language=zh}}}}[[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视访江阴黄山炮台,于学署旧地发表题为“叫全国的文明从江阴发起”之演讲。{{refTag|1={{Cite book|title=中国旅游年鉴|last=|first=|publisher=中国旅游出版社|year=|isbn=9787503251009|location=|pages=p. 101|language=zh}}}}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为表纪念,遂改称中山公园。入园后首见忠邦亭,为道光年间江苏学政[[姚文田]],其原题“忠义之邦”四字,挂于江阴南门之上,意在推崇明末抗清领袖[[閻应元]],抗战时期遭日军炮轰损毀,仅剩“忠邦”二字,便移置中山公园亭中。文革时,碑刻全毀,现存之物1986年补拓而成。{{refTag|1={{Cite web|url=http://www.js.xinhua.org/jiangyin/2008-03/14/content_9139024.htm|title=江阴中山公园:江苏学政衙署的后花园|accessdate=2016-10-06|author=|date=2008-03-14|publisher=新华网江苏频道|||}}}}{{refTag|1={{Cite web|url=http://travel.sina.com.cn/china/2014-06-09/1402265213.shtml|title=江阴访古 江苏学政衙暑遗址公园|accessdate=2016-10-06|author=|date=2014-06-09|publisher=新浪旅游|||}}}}
* [[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位于江阴徐霞客镇,为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故居所在,院内有宏祖先生手植罗汉松一株、其收藏之元明名人石刻数块。{{refTag|1={{Cite book|title=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Ⅰ卷|publisher=文物出版社|year=2004|isbn=7-5010-1525-2|pages=665}}}}{{refTag|name=jysbwg|1={{Cite web|url=http://www.jymuseum.com.cn/index.php/fxjy/jygb/215-xxkgjjqstsk|title=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accessdate=2016-08-28|author=江阴市博物馆|date=|work=www.jymuseum.com.cn|publisher=|||}}}}现已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Tag|1={{Cite web|url=http://unn.people.com.cn/GB/131315/131316/10782786.html|title=江阴:"中华游圣"徐霞客故居晴山堂石刻将规划保护|accessdate=2016-10-07|author=|date=|publisher=人民网|||}}}}
* [[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位于江阴徐霞客镇,为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故居所在,院内有宏祖先生手植罗汉松一株、其收藏之元明名人石刻数块。{{refTag|1={{Cite book|title=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至第五批·第Ⅰ卷|publisher=文物出版社|year=2004|isbn=7-5010-1525-2|pages=665}}}}{{refTag|name=jysbwg|1={{Cite web|url=http://www.jymuseum.com.cn/index.php/fxjy/jygb/215-xxkgjjqstsk|title=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accessdate=2016-08-28|author=江阴市博物馆|date=|work=www.jymuseum.com.cn|publisher=|||}}}}现已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Tag|1={{Cite web|url=http://unn.people.com.cn/GB/131315/131316/10782786.html|title=江阴:"中华游圣"徐霞客故居晴山堂石刻将规划保护|accessdate=2016-10-07|author=|date=|publisher=人民网|||}}}}
* [[刘氏兄弟故居]]:位于江阴西横街,为中国近现代知名音乐家[[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的故居。
* [[刘氏兄弟故居]]:位于江阴西横街,为中国近现代知名音乐家[[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的故居。
* [[国山碑]]:位于宜兴善卷洞,源自三国时东吴[[天玺 (孙皓)|天玺]]元年(276年),因地震而现石洞,即今善卷洞,朝臣以为大瑞称表,吴帝[[孙皓]]即遣司徒董朝等前往封禅,将地震之地封为国山,并刻国山碑筑立于山头。此碑乃中国有地震纪录的最早明确来源,也是数不多至今仍存世的三国时期石刻。{{refTag|1=〈揭秘国宝“国山碑”——国山碑文化论坛侧记〉,《宜兴日报》(2012年9月10日)。}}
* [[国山碑]]:位于宜兴善卷洞,源自三国时东吴[[天玺 (孙皓)|天玺]]元年(276年),因地震而现石洞,即今善卷洞,朝臣以为大瑞称表,吴帝[[孙皓]]即遣司徒董朝等前往封禅,将地震之地封为国山,并刻国山碑筑立于山头。此碑乃中国有地震纪录的最早明确来源,也是数不多至今仍存世的三国时期石刻。{{refTag|1=〈揭秘国宝“国山碑”——国山碑文化论坛侧记〉,《宜兴日报》(2012年9月10日)。}}
* [[太平天国]]辅王府:为太平天国军攻占宜兴后,辅王[[杨辅清]]所选用之府邸,前后共四进,内存珍贵壁画数幅,至今保存完整,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太平天国]]辅王府:为太平天国军攻占宜兴后,辅王[[杨辅清]]所选用之府邸,前后共四进,内存珍贵壁画数幅,至今保存完整,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亦园([[徐悲鸿]]纪念馆):据传明朝宰相[[周延儒]]相府之后花园,1988年闢宜兴籍著名画家[[徐悲鸿]]纪念馆。
* 亦园([[徐悲鸿]]纪念馆):据传明朝宰相[[周延儒]]相府之后花园,1988年闢宜兴籍著名画家[[徐悲鸿]]纪念馆。
* 蒋澄墓:蒋澄字少明,东汉[[光武帝]]所封之𠙶亭侯,为[[蒋中正]]先祖。
* 蒋澄墓:蒋澄字少明,东汉[[光武帝]]所封之𠙶亭侯,为[[蒋介石]]先祖。


[[File: 无锡旅情石碑.jpg|220px||缩略图|黿头渚内的《无锡旅情》石碑。]]
[[File: 无锡旅情石碑.jpg|220px|right|thumb|黿头渚内的《无锡旅情》石碑。]]


=== 旅游宣传 ===
=== 旅游宣传 ===
第1,138行: 第1,134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森林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森林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域副中心城市}}


[[Category:无锡| ]]
[[Category:无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