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三国至明朝):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WaitSpring-bot移动页面徐州 (三国至明朝)徐州(三国至明朝):​移动带括号的页面)
标签消歧义链接
无编辑摘要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64行: 第64行:
}}
}}
{{Dablink|关于九州之一,参见:[[徐州 (九州)]];汉朝刺史部,参见:[[徐州刺史部]];同名僑州,参见:[[徐州 (消歧义)]]。}}
{{Dablink|关于九州之一,参见:[[徐州 (九州)]];汉朝刺史部,参见:[[徐州刺史部]];同名僑州,参见:[[徐州 (消歧义)]]。}}
'''徐州''',中国古代的[[州]],前身為監察區[[徐州刺史部]]。早期幅员广袤,包括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山东省]]西南部和[[安徽省]]小部,[[南北朝]]時期轄境逐漸縮小,[[北朝]]後期以後轄境僅限於今江苏省[[徐州市]]一帶。
'''徐州''',中国古代的[[州]],前身為監察區[[徐州刺史部]]。早期幅员广袤,包括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山东省]]西南部和[[安徽省]]小部,[[南北朝]]時期轄境逐漸縮小,北朝後期以後轄境僅限於今江苏省[[徐州市]]一帶。


== 沿革 ==
== 沿革 ==
=== 漢朝 ===
=== 漢朝 ===
{{see also|徐州刺史部}}
{{see also|徐州刺史部}}
[[西漢]][[元封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徐州刺史部]]地處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和[[山东省]]西南部地区。但此时的徐州刺史部只是監察區,非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
[[西漢]][[元封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徐州刺史部]]地處今[[江苏省]][[长江]]以北和[[山东省]]西南部地区。但此时的徐州刺史部只是監察區,非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


[[東漢]][[中平]]五年(188年)後,州成為正式的一級行政區域。'''徐州'''治[[彭城郡]][[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領二郡三國:[[東海郡]]、[[琅邪國]]、[[彭城國]]、[[廣陵郡]]、[[下邳國]]<ref>《續漢書·志第二十一·郡國三》</ref>。[[建安 (東漢)|建安]]三年(198年)前後,分琅邪、東海、下邳等郡國置[[城陽郡]]、[[利城郡]]、[[昌慮郡]]、[[東莞郡]]、[[東安郡]]、[[东城郡]]。後省併昌慮、東安、东城三郡。至漢末,徐州領六郡二國:[[彭城國]]、[[廣陵郡]]、[[下邳郡]]、[[東海國]]、[[琅邪郡]]、[[城陽郡]]、[[利城郡]]、[[東莞郡]]。<ref>《[[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漢卷》</ref>
[[東漢]][[中平]]五年(188年)後,州成為正式的一級行政區域。'''徐州'''治[[彭城郡]][[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領二郡三國:[[東海郡]]、[[琅邪國]]、[[彭城國]]、[[廣陵郡]]、[[下邳國]]<ref>《續漢書·志第二十一·郡國三》</ref>。[[建安(东汉)|建安]]三年(198年)前後,分琅邪、東海、下邳等郡國置[[城陽郡]]、[[利城郡]]、[[昌慮郡]]、[[東莞郡]]、[[東安郡]]、[[东城郡]]。後省併昌慮、東安、东城三郡。至漢末,徐州領六郡二國:[[彭城國]]、[[廣陵郡]]、[[下邳郡]]、[[東海國]]、[[琅邪郡]]、[[城陽郡]]、[[利城郡]]、[[東莞郡]]。<ref>《[[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漢卷》</ref>


=== 魏晉 ===
=== 魏晉 ===
[[曹魏]]時,併利城郡入東海國,併東莞郡入琅邪國。至魏末,徐州領三郡三國:[[彭城國]]、[[廣陵郡]]、[[下邳郡]]、[[東海國]]、[[琅邪國]]、[[城陽郡]]。
[[曹魏]]時,併利城郡入東海國,併東莞郡入琅邪國。至魏末,徐州領三郡三國:[[彭城國]]、[[廣陵郡]]、[[下邳郡]]、[[東海國]]、[[琅邪國]]、[[城陽郡]]。


[[西晉]][[泰始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分[[琅邪國]]置[[東莞國]],割[[城陽郡]]屬[[青州 (古代)|青州]]。[[咸寧 (西晉)|咸寧]]三年(277年),併東莞國入琅邪國。[[太康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分[[下邳國]]置[[臨淮郡]]。太康十年(289年),分[[琅邪國]]、青州之[[城陽郡]]復置[[東莞郡]],屬徐州。至此,徐州領三郡四國:[[彭城國]]、[[廣陵國]]、[[下邳國]]、[[臨淮郡]]、[[東海郡]]、[[琅邪國]]、[[東莞郡]]。
[[西晉]][[泰始西晋)|泰始]]元年(265年),分[[琅邪國]]置[[東莞國]],割[[城陽郡]]屬[[青州 (古代)|青州]]。[[咸寧 (西晉)|咸寧]]三年(277年),併東莞國入琅邪國。[[太康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分[[下邳國]]置[[臨淮郡]]。太康十年(289年),分[[琅邪國]]、青州之[[城陽郡]]復置[[東莞郡]],屬徐州。至此,徐州領三郡四國:[[彭城國]]、[[廣陵國]]、[[下邳國]]、[[臨淮郡]]、[[東海郡]]、[[琅邪國]]、[[東莞郡]]。


[[元康 (西晉)|元康]]元年(291年),分[[東海郡]]置[[蘭陵國]],分[[東莞郡]]置[[東安國]]。[[永寧 (西晉)|永寧]]元年(301年),分[[臨淮郡]]置[[淮陵國]]。[[永興 (西晉)|永興]]元年(304年),分臨淮郡置[[堂邑郡]]。至此,徐州領三郡八國:[[彭城國]]、[[廣陵國]]、[[下邳國]]、[[臨淮郡]]、[[淮陵國]]、[[堂邑郡]]、[[東海國]]、[[蘭陵國]]、[[琅邪國]]、[[東莞郡]]、[[東安國]]。<ref name=sglj>《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ref>
[[元康西晋)|元康]]元年(291年),分[[東海郡]]置[[蘭陵國]],分[[東莞郡]]置[[東安國]]。[[永寧 (西晉)|永寧]]元年(301年),分[[臨淮郡]]置[[淮陵國]]。[[永兴(西晋)|永興]]元年(304年),分臨淮郡置[[堂邑郡]]。至此,徐州領三郡八國:[[彭城國]]、[[廣陵國]]、[[下邳國]]、[[臨淮郡]]、[[淮陵國]]、[[堂邑郡]]、[[東海國]]、[[蘭陵國]]、[[琅邪國]]、[[東莞郡]]、[[東安國]]。<ref name=sglj>《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ref>


=== 晉宋 ===
=== 晉宋 ===
{{see also|南徐州 (劉)|東徐州 (劉宋)|徐州 (劉)}}
{{see also|南徐州(刘|東徐州劉宋|徐州(刘}}
[[東晉]]時期,徐州北部諸郡屢陷屢復,治所也頻繁遷徙,或治廣陵郡廣陵縣(今[[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西),或治下邳郡下邳縣(今[[江蘇省]][[邳州市]]南),或寄治[[揚州 (古代)|揚州]][[晉陵郡]][[丹徒縣]]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ref name=sglj/>。[[永昌 (東晉)|永昌]]元年(322年),琅邪國陷於[[後趙]]。[[太寧 (東晉)|太寧]]二年(324年),彭城、下邳、東海、蘭陵、東莞、東安六郡國陷於[[後趙]]。[[咸和 (東晉)|咸和]]元年(326年),臨淮、淮陵二郡陷於[[後趙]]。至此,徐州僅餘廣陵、堂邑二郡<ref name=slgbc/>。
[[東晉]]時期,徐州北部諸郡屢陷屢復,治所也頻繁遷徙,或治廣陵郡廣陵縣(今[[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西),或治下邳郡下邳縣(今[[江蘇省]][[邳州市]]南),或寄治[[揚州 (古代)|揚州]][[晉陵郡]][[丹徒縣]]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ref name=sglj/>。[[永昌(东晋)|永昌]]元年(322年),琅邪國陷於[[後趙]]。[[太宁(东晋)|太寧]]二年(324年),彭城、下邳、東海、蘭陵、東莞、東安六郡國陷於[[後趙]]。[[咸和(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臨淮、淮陵二郡陷於[[後趙]]。至此,徐州僅餘廣陵、堂邑二郡<ref name=slgbc/>。


[[永和 (東晉)|永和]]七年(351年),收復彭城、下邳、臨淮、淮陵、東海、蘭陵六郡國。永和十二年(356年),收復琅邪國。[[咸安]]二年(372年),琅邪國陷於[[前秦]]。[[太元 (東晉)|太元]]四年(379年),彭城、下邳、淮陵、東海、蘭陵五郡國陷於[[前秦]]。太元九年(384年),收復徐州全境,並以前秦[[南兗州 (前秦)|南兗州]](領梁、譙、沛三郡)併入徐州。太元十九年(394年),琅邪國陷於[[後燕]]。[[隆安 (東晉)|隆安]]二年(398年),收復琅邪國。隆安三年(399年),琅邪、東莞、東安三郡國陷於[[南燕 (十六國)|南燕]]。[[元興 (東晉)|元興]]二年(403年),[[梁郡|梁國]]陷於[[後秦]]。[[ (東晉)|義熙]]五年(409年),再次收復徐州北部諸郡國(梁國除外)。<ref name=slgbc>《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國北朝卷》</ref>
[[永和 (東晉)|永和]]七年(351年),收復彭城、下邳、臨淮、淮陵、東海、蘭陵六郡國。永和十二年(356年),收復琅邪國。[[咸安]]二年(372年),琅邪國陷於[[前秦]]。[[太元 (東晉)|太元]]四年(379年),彭城、下邳、淮陵、東海、蘭陵五郡國陷於[[前秦]]。太元九年(384年),收復徐州全境,並以前秦[[南兗州 (前秦)|南兗州]](領梁、譙、沛三郡)併入徐州。太元十九年(394年),琅邪國陷於[[後燕]]。[[隆安(东晋)|隆安]]二年(398年),收復琅邪國。隆安三年(399年),琅邪、東莞、東安三郡國陷於[[南燕 (十六國)|南燕]]。[[元兴(东晋)|元興]]二年(403年),[[梁郡|梁國]]陷於[[後秦]]。[[(东晋)|義熙]]五年(409年),再次收復徐州北部諸郡國(梁國除外)。<ref name=slgbc>《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國北朝卷》</ref>


義熙七年(411年),以[[淮水]]為界將徐州一分為二,淮南為徐州(治廣陵),淮北為'''北徐州'''(治彭城)。北徐州領九郡三國:[[彭城國]]、[[下邳郡]]、[[東海郡]]、[[譙國]]、[[沛郡]]、[[蘭陵郡]]、[[琅邪國]]、[[東莞郡]]、[[東安郡]]、[[淮陽郡 (東晉)|淮陽郡]]、[[陽平郡 (東晉)|陽平郡]](僑郡)、[[濟陰郡 (東晉)|濟陰郡]](僑郡)<ref name=sglj/>。義熙十二年(416年),收復[[梁郡|梁國]]<ref name=slgbc/>。
義熙七年(411年),以[[淮水]]為界將徐州一分為二,淮南為徐州(治廣陵),淮北為'''北徐州'''(治彭城)。北徐州領九郡三國:[[彭城國]]、[[下邳郡]]、[[東海郡]]、[[譙國]]、[[沛郡]]、[[蘭陵郡]]、[[琅邪國]]、[[東莞郡]]、[[東安郡]]、[[淮陽郡 (東晉)|淮陽郡]]、[[陽平郡 (東晉)|陽平郡]](僑郡)、[[濟陰郡 (東晉)|濟陰郡]](僑郡)<ref name=sglj/>。義熙十二年(416年),收復[[梁郡|梁國]]<ref name=slgbc/>。


[[南朝宋]][[永初 (劉)|永初]]二年(421年),改徐州為[[南徐州 (劉宋)|南徐州]],北徐州為'''徐州'''。[[景平]]元年(423年),梁、譙二郡陷於[[北魏]]。[[孝建]]元年(454年),置[[北濟陰郡]]。[[大明 (劉宋)|大明]]元年(457年),割[[下邳郡]]使僑置的[[濟陰郡 (東晉)|濟陰郡]]成實土郡。至此,徐州領十二郡:[[彭城郡]]、[[下邳郡]]、[[東海郡]]、[[沛郡]]、[[蘭陵郡]]、[[琅邪郡]]、[[東莞郡]]、[[東安郡]]、[[淮陽郡 (東晉)|淮陽郡]]、[[陽平郡 (東晉)|陽平郡]]、[[濟陰郡 (東晉)|濟陰郡]]、[[北濟陰郡]]。[[泰始 (劉宋)|泰始]]二年(466年),彭城、沛、陽平三郡陷於[[北魏]]。泰始三年(467年),下邳、東海、淮陽、濟陰四郡陷於[[北魏]],割東莞、東安二郡置[[東徐州 (劉宋)|東徐州]]。泰始四年(468年),徐州全境陷於[[北魏]]。<ref name=sglj/>
[[南朝宋]][[永初(刘|永初]]二年(421年),改徐州為[[南徐州 (劉宋)|南徐州]],北徐州為'''徐州'''。[[景平]]元年(423年),梁、譙二郡陷於[[北魏]]。[[孝建]]元年(454年),置[[北濟陰郡]]。[[大明 (劉宋)|大明]]元年(457年),割[[下邳郡]]使僑置的[[濟陰郡 (東晉)|濟陰郡]]成實土郡。至此,徐州領十二郡:[[彭城郡]]、[[下邳郡]]、[[東海郡]]、[[沛郡]]、[[蘭陵郡]]、[[琅邪郡]]、[[東莞郡]]、[[東安郡]]、[[淮陽郡 (東晉)|淮陽郡]]、[[陽平郡 (東晉)|陽平郡]]、[[濟陰郡 (東晉)|濟陰郡]]、[[北濟陰郡]]。[[泰始 (劉宋)|泰始]]二年(466年),彭城、沛、陽平三郡陷於[[北魏]]。泰始三年(467年),下邳、東海、淮陽、濟陰四郡陷於[[北魏]],割東莞、東安二郡置[[東徐州 (劉宋)|東徐州]]。泰始四年(468年),徐州全境陷於[[北魏]]。<ref name=sglj/>


=== 十六國 ===
=== 十六國 ===
{{see also|徐州 (後)|徐州 (南燕)|徐州 (後)}}
{{see also|徐州(后|徐州南燕|徐州(后}}
[[後趙]]四年(322年)至八年(326年),先後佔領[[東晉]]徐州九郡,仍治彭城。後改[[蘭陵郡]]為武興郡。至此,徐州領九郡:[[彭城郡]]、[[下邳郡]]、[[臨淮郡]]、[[淮陵郡]]、[[東海郡]]、[[武興郡 (江蘇)|武興郡]]、[[琅邪郡]]、[[東莞郡]]、[[東安郡]]。[[冉魏]][[永興 (冉魏)|永興]]二年(351年),琅邪、東莞、東安三郡陷於[[段龕]],其餘六郡陷於[[東晉]]。
[[後趙]]四年(322年)至八年(326年),先後佔領[[東晉]]徐州九郡,仍治彭城。後改[[蘭陵郡]]為武興郡。至此,徐州領九郡:[[彭城郡]]、[[下邳郡]]、[[臨淮郡]]、[[淮陵郡]]、[[東海郡]]、[[武興郡 (江蘇)|武興郡]]、[[琅邪郡]]、[[東莞郡]]、[[東安郡]]。[[冉魏]][[永興 (冉魏)|永興]]二年(351年),琅邪、東莞、東安三郡陷於[[段龕]],其餘六郡陷於[[東晉]]。


[[前燕]][[元璽]]五年(356年),佔領[[段龕]]所據徐州之東莞、東安二郡,改屬[[青州 (古代)|青州]]。[[前秦]][[建元 (前秦)|建元]]八年(372年),佔領[[東晉]]徐州之琅邪國,改屬青州。建元十五年(379年),佔領[[東晉]]徐州五郡,以彭城、東海、蘭陵三郡仍置徐州(治彭城),以下邳、淮陵二郡置[[ (古代)|揚州]]。建元二十年(384年),徐州陷於[[東晉]]。<ref name=slgbc/>
[[前燕]][[元璽]]五年(356年),佔領[[段龕]]所據徐州之東莞、東安二郡,改屬[[青州 (古代)|青州]]。[[前秦]][[建元 (前秦)|建元]]八年(372年),佔領[[東晉]]徐州之琅邪國,改屬青州。建元十五年(379年),佔領[[東晉]]徐州五郡,以彭城、東海、蘭陵三郡仍置徐州(治彭城),以下邳、淮陵二郡置[[古代|揚州]]。建元二十年(384年),徐州陷於[[東晉]]。<ref name=slgbc/>


=== 北朝 ===
=== 北朝 ===
{{see also|徐州 (北魏)|南徐州 (北魏)|東徐州 (北魏)|北徐州 (北魏)|北徐州 (西魏)}}
{{see also|徐州北魏|南徐州北魏|東徐州北魏|北徐州北魏|北徐州西魏}}
[[北魏]][[天安 (北魏)|天安]]元年(466年),佔領[[南朝宋]]徐州之彭城、沛、陽平三郡,仍治彭城,改陽平郡為南陽平郡。[[皇興]]元年(467年),又佔領下邳、東海、淮陽、濟陰四郡,改濟陰郡為南濟陰郡。二年(468年),佔領徐州全境,分彭城郡置[[建昌郡 (北魏)|建昌郡]],割[[豫州 (古代)|豫州]]梁、譙二郡屬徐州。至此,徐州領十三郡:[[彭城郡]]、[[建 (北魏)|建昌郡]]、[[下邳郡]]、[[東海郡]]、[[沛郡]]、[[蘭陵郡]]、[[琅邪郡]]、[[淮 (東晉)|淮陽郡]]、[[陽平郡 (東晉)|南陽平郡]]、[[濟陰郡 (東晉)|南濟陰郡]]、[[北濟陰郡]]、[[梁郡]]、[[譙郡]]。後分淮陽郡置[[宿豫郡]],分陽平郡置[[臨潼郡]]。
[[北魏]][[天安 (北魏)|天安]]元年(466年),佔領[[南朝宋]]徐州之彭城、沛、陽平三郡,仍治彭城,改陽平郡為南陽平郡。[[皇興]]元年(467年),又佔領下邳、東海、淮陽、濟陰四郡,改濟陰郡為南濟陰郡。二年(468年),佔領徐州全境,分彭城郡置[[建昌郡 (北魏)|建昌郡]],割[[豫州 (古代)|豫州]]梁、譙二郡屬徐州。至此,徐州領十三郡:[[彭城郡]]、[[建北魏|建昌郡]]、[[下邳郡]]、[[東海郡]]、[[沛郡]]、[[蘭陵郡]]、[[琅邪郡]]、[[淮(东晋)|淮陽郡]]、[[陽平郡 (東晉)|南陽平郡]]、[[濟陰郡 (東晉)|南濟陰郡]]、[[北濟陰郡]]、[[梁郡]]、[[譙郡]]。後分淮陽郡置[[宿豫郡]],分陽平郡置[[臨潼郡]]。


[[魏孝文帝|孝文帝]]時,割宿豫郡置[[南徐州 (北魏)|南徐州]]。[[太和 (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併建昌郡入彭城郡。太和十八年(494年),割梁、譙二郡屬[[南兗州 (北朝)|南兗州]]。[[正光]]五年(524年),淮陽郡陷於[[南梁]]。[[孝昌]]元年(525年),割下邳、東海二郡置[[東徐州 (北魏)|東徐州]]。孝昌三年(527年),分彭城郡置[[蕃郡]];臨潼、陽平、南濟陰三郡陷於[[南梁]],分別改屬[[潼州 (南梁)|潼州]]、[[西豫州 (南梁)|西豫州]]、[[睢州 (南梁)|睢州]],遂僑置[[南陽平郡 (北魏)|南陽平郡]](治沛南界,後寄治彭城)。[[永安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割琅邪郡置[[北徐州 (北魏)|北徐州]]。至此,徐州領六郡:[[彭城郡]]、[[南陽平郡 (北魏)|南陽平郡]]、[[蕃郡]]、[[沛郡]]、[[蘭陵郡]]、[[北濟陰郡]]。
[[魏孝文帝|孝文帝]]時,割宿豫郡置[[南徐州 (北魏)|南徐州]]。[[太和 (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併建昌郡入彭城郡。太和十八年(494年),割梁、譙二郡屬[[南兗州 (北朝)|南兗州]]。[[正光]]五年(524年),淮陽郡陷於[[南梁]]。[[孝昌]]元年(525年),割下邳、東海二郡置[[東徐州 (北魏)|東徐州]]。孝昌三年(527年),分彭城郡置[[蕃郡]];臨潼、陽平、南濟陰三郡陷於[[南梁]],分別改屬[[潼州 (南梁)|潼州]]、[[西豫州 (南梁)|西豫州]]、[[睢州 (南梁)|睢州]],遂僑置[[南陽平郡 (北魏)|南陽平郡]](治沛南界,後寄治彭城)。[[永安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割琅邪郡置[[北徐州 (北魏)|北徐州]]。至此,徐州領六郡:[[彭城郡]]、[[南陽平郡 (北魏)|南陽平郡]]、[[蕃郡]]、[[沛郡]]、[[蘭陵郡]]、[[北濟陰郡]]。


[[東魏]]初,省蘭陵郡。後割[[南兗州 (北朝)|南兗州]]之[[碭郡]]屬徐州。[[武定 (東)|武定]]五年(547年),復置蘭陵郡。[[北齊]][[天保 (齊)|天保]]七年(556年),併蕃、碭二郡入彭城郡,改北濟陰郡為永昌郡。[[北周]]時,併南陽平、沛二郡入彭城郡。至此,徐州領三郡:[[彭城郡]]、[[蘭陵郡]]、[[永昌郡 (北齊)|永昌郡]]。<ref name=slgbc/>
[[東魏]]初,省蘭陵郡。後割[[南兗州 (北朝)|南兗州]]之[[碭郡]]屬徐州。[[武定(东|武定]]五年(547年),復置蘭陵郡。[[北齊]][[天保齐)|天保]]七年(556年),併蕃、碭二郡入彭城郡,改北濟陰郡為永昌郡。[[北周]]時,併南陽平、沛二郡入彭城郡。至此,徐州領三郡:[[彭城郡]]、[[蘭陵郡]]、[[永昌郡 (北齊)|永昌郡]]。<ref name=slgbc/>


=== 隋朝 ===
=== 隋朝 ===
第125行: 第125行:
|}
|}
=== 唐朝 ===
=== 唐朝 ===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佔領徐州,置總管府,分[[豐縣]]復置[[沛縣]],分[[蘄縣]]置[[龍亢縣]],割蘄縣屬[[北譙州]],割龍亢、穀陽二縣屬[[仁州]],割蘭陵縣屬[[鄫州]],割方與縣屬[[金州 (唐)|金州]]。武德七年(624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貞觀 (唐朝)|貞觀]]元年(627年),併[[諸陽縣]]入[[符離縣]]。貞觀十七年(643年),罷徐州都督府,徐州直隸於[[河南道]];廢[[北譙州]],其所領蘄、穀陽二縣改屬徐州。[[顯慶]]元年(656年),併[[穀陽縣]]入[[蘄縣]]。至此,徐州領七縣:彭城、蕭、豐、沛、滕、符離、蘄。[[天寶 (唐朝)|天寶]]元年(742年),改徐州為[[彭城郡]]。天寶十五載(756年)後,彭城郡(徐州)隸於[[河南節度使]]、[[武寧軍節度使]]等使。[[乾元 (唐朝)|乾元]]元年(758年),復彭城郡為'''徐州'''。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佔領徐州,置總管府,分[[豐縣]]復置[[沛縣]],分[[蘄縣]]置[[龍亢縣]],割蘄縣屬[[北譙州]],割龍亢、穀陽二縣屬[[仁州]],割蘭陵縣屬[[鄫州]],割方與縣屬[[金州(元|金州]]。武德七年(624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貞觀 (唐朝)|貞觀]]元年(627年),併[[諸陽縣]]入[[符離縣]]。貞觀十七年(643年),罷徐州都督府,徐州直隸於[[河南道]];廢[[北譙州]],其所領蘄、穀陽二縣改屬徐州。[[顯慶]]元年(656年),併[[穀陽縣]]入[[蘄縣]]。至此,徐州領七縣:彭城、蕭、豐、沛、滕、符離、蘄。[[天宝(唐朝|天寶]]元年(742年),改徐州為[[彭城郡]]。天寶A十五載(756年)後,彭城郡(徐州)隸於[[河南節度使]]、[[武寧軍節度使]]等使。[[乾元 (唐朝)|乾元]]元年(758年),復彭城郡為'''徐州'''。


[[燕 (安史之亂)|燕]][[顺天 (史思明)|顺天]]三年(761年),佔領徐州,改為[[彭城郡]]。
[[燕 (安史之亂)|燕]][[顺天 (史思明)|顺天]]三年(761年),佔領徐州,改為[[彭城郡]]。
第158行: 第158行:
|-
|-
|833年||[[彭城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宿迁县]]、[[下邳县]]([[符离县]]、[[蕲县]]改属[[宿州]])
|833年||[[彭城县]]、[[萧县]]、[[丰县]]、[[滕县]]、[[沛县]]、[[宿迁县]]、[[下邳县]]([[符离县]]、[[蕲县]]改属[[宿州]])
|-
|}
|}
=== 宋金元 ===
=== 宋金元 ===
第165行: 第164行:
[[金朝]][[天會 (金朝)|天會]]七年(1129年),佔領徐州。天會八年(1130年),賜徐州予[[劉齊]]。後割滕、沛二縣置[[滕陽軍]]。天會十五年(1137年),廢齊,佔領徐州,隸[[山東西路]]。[[貞祐]]三年(1215年),徐州改隸[[南京路]]。[[元光 (金朝)|元光]]二年(1223年),分彭城縣置[[永固縣]]。至此,徐州領四縣:彭城、蕭、豐、永固。[[開興]]二年(1233年),徐州降於[[蒙古帝國|大蒙古國]],不久又降於[[南宋]]。<ref>《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遼金卷》</ref>
[[金朝]][[天會 (金朝)|天會]]七年(1129年),佔領徐州。天會八年(1130年),賜徐州予[[劉齊]]。後割滕、沛二縣置[[滕陽軍]]。天會十五年(1137年),廢齊,佔領徐州,隸[[山東西路]]。[[貞祐]]三年(1215年),徐州改隸[[南京路]]。[[元光 (金朝)|元光]]二年(1223年),分彭城縣置[[永固縣]]。至此,徐州領四縣:彭城、蕭、豐、永固。[[開興]]二年(1233年),徐州降於[[蒙古帝國|大蒙古國]],不久又降於[[南宋]]。<ref>《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遼金卷》</ref>


[[蒙古帝|大蒙古國]][[窩闊臺汗]]六年(1234年),佔領徐州。[[蒙哥汗]]二年(1252年),割豐縣屬[[濟州]]。[[至元 (忽必烈)|至元]]二年(1265年),廢彭城、蕭、永固三縣入州。至元八年(1271年),徐州隸[[歸德府]]。至元十二年(1275年),分徐州復置蕭縣(故蕭、永固二縣轄境),為州之屬縣。[[至正]]八年(1348年),升徐州為[[徐州路]]。至正十三年(1353年),降徐州路為[[武安州 (至正)|武安州]],復屬[[歸德府]]。<ref>《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元朝卷》</ref>
[[蒙古帝|大蒙古國]][[窝阔台|窩闊臺汗]]六年(1234年),佔領徐州。[[蒙哥|蒙哥汗]]二年(1252年),割豐縣屬[[濟州]]。[[至元 (忽必烈)|至元]]二年(1265年),廢彭城、蕭、永固三縣入州。至元八年(1271年),徐州隸[[歸德府]]。至元十二年(1275年),分徐州復置蕭縣(故蕭、永固二縣轄境),為州之屬縣。[[至正]]八年(1348年),升徐州為[[徐州路]]。至正十三年(1353年),降徐州路為[[武安州 (至正)|武安州]],復屬[[歸德府]]。<ref>《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元朝卷》</ref>


=== 明清 ===
=== 明清 ===
[[龍鳳 (韓林兒)|龍鳳]]十二年(丙午歲,1366年),[[朱元璋]]佔領武安州,復名'''徐州'''<ref>《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七十七》</ref>。吳元年(1367年),割[[濟寧路]][[沛縣]]、[[豐縣]]、[[碭山縣]]屬徐州。
[[龍鳳 (韓林兒)|龍鳳]]十二年(丙午歲,1366年),[[朱元璋]]佔領武安州,復名'''徐州'''<ref>《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七十七》</ref>。吳元年(1367年),割[[濟寧路]][[沛縣]]、[[豐縣]]、[[碭山縣]]屬徐州。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降[[歸德府]]為[[開封府]][[歸德州]],徐州改屬開封府,割[[濟寧府]][[魚臺縣]]屬徐州。洪武二年(1369年),魚臺縣還屬濟寧府。洪武四年(1371年),徐州改屬[[臨濠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升徐州為直隸州,直隸於[[南直|京師]]。至此,徐州領四縣:蕭、沛、豐、碭山。<ref>《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朝卷》</ref>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降[[歸德府]]為[[開封府]][[歸德州]],徐州改屬開封府,割[[濟寧府]][[魚臺縣]]屬徐州。洪武二年(1369年),魚臺縣還屬濟寧府。洪武四年(1371年),徐州改屬[[臨濠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升徐州為直隸州,直隸於[[南直|京師]]。至此,徐州領四縣:蕭、沛、豐、碭山。<ref>《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朝卷》</ref>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佔領徐州,屬[[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置[[江蘇省]],徐州屬之。[[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徐州為[[徐州府]]。<ref>《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清朝卷》</ref>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佔領徐州,屬[[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置[[江蘇省]],徐州屬之。[[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徐州為[[徐州府]]。<ref>《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清朝卷》</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