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御碑亭: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top:​noteTA 跳过, replaced: 內 → 内, 處 → 处, 雲 → 云, 羅 → 罗, 書 → 书, 製 → 制, 萬 → 万, 跡 → 迹, 從 → 从, 尋 → 寻, 煙 → 烟
(机器人:删除1个模板:Coord;整理源码)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coord|29|33|54.5|N|115|57|27.5|E|display=title|scale:10000}}
{{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单位
| 级别 = 全国
| 级别 = 全国
第16行: 第15行:
御碑亭为古白鹿升仙台,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立周颠仙碑并建亭,故而得名。周颠仙碑刻有《明太祖御制周颠仙人传》,据碑文载:周颠仙人为[[南昌]][[建昌县 (江西)|建昌]]人,朱元璋伐[[陈友谅]]时,周颠仙人常于道旁“告太平”,朱元璋得天下后患病又被他治愈,后来周颠隐居庐山。朱元璋因此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此立碑并建碑亭,从事郎[[中书舍人]][[詹希原]][[书丹]]并篆额。
御碑亭为古白鹿升仙台,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立周颠仙碑并建亭,故而得名。周颠仙碑刻有《明太祖御制周颠仙人传》,据碑文载:周颠仙人为[[南昌]][[建昌县 (江西)|建昌]]人,朱元璋伐[[陈友谅]]时,周颠仙人常于道旁“告太平”,朱元璋得天下后患病又被他治愈,后来周颠隐居庐山。朱元璋因此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此立碑并建碑亭,从事郎[[中书舍人]][[詹希原]][[书丹]]并篆额。


碑亭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重建,民国六年(1917年)[[胡瑞霖]]等重修。碑亭方形,宽5.8米,高6米,三面有门,北面无门。正门横额刻“御”二字,两边刻有楹联两对:联“四壁山九江棹 一亭壑松 [[俠仙]]”、外联“姑处寻 更有何人告太平”。<ref>{{Cite book |title=庐山旅游全书 |author=方国权, 苏茂, 方淳 |publisher=[[江西美术出版社]] |year=2004 |pages=45-47 |isbn=7-80690-400-X}}</ref>
碑亭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重建,民国六年(1917年)[[胡瑞霖]]等重修。碑亭方形,宽5.8米,高6米,三面有门,北面无门。正门横额刻“御”二字,两边刻有楹联两对:联“四壁山九江棹 一亭壑松 [[俠仙]]”、外联“姑處尋 更有何人告太平”。<ref>{{Cite book |title=庐山旅游全书 |author=方国权, 苏茂, 方淳 |publisher=[[江西美术出版社]] |year=2004 |pages=45-47 |isbn=7-80690-400-X}}</ref>


[[File:Yubeiting 6657.jpg|缩略图||400px|正面]]
[[File:Yubeiting 6657.jpg|thumb|left|400px|正面]]
{{-}}
{{-}}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