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深入阅读:​clean up, replaced: 唐代 → 唐朝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未显示3个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Dablink|关于西汉时设置的剌史部和其他含义,参见:[[并州刺史部]]和[[并州 (消歧义)]]。}}
{{Dablink|关于西汉时设置的剌史部和其他含义,参见:[[并州刺史部]]和[[并州消歧义]]。}}
'''{{ruby-py|-{并}-|-{zh-cn:bīng;zh-tw:ㄅㄧㄥ;zh-hk:bing<sup>6</sup>}-}}州'''({{音|中古=pjeng}}),[[中国传说时代]]的[[九州 (中国)|九州]]和[[十二州]]之一,[[汉朝]]到[[宋朝]]时均曾设立名为“并州”的[[州]]。
'''{{ruby-py|-{并}-|-{zh-cn:bīng;zh-tw:ㄅㄧㄥ;zh-hk:bing<sup>6</sup>}-}}州'''({{音|中古=pjeng}}),[[中国传说时代]]的[[九州 (中国)|九州]]和[[十二州]]之一,[[汉朝]]到[[宋朝]]时均曾设立名为“并州”的[[州]]<ref name="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2020 p. 584">{{cite book | title=中國官制大辭典(上下冊) | publisher=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 series=中國官制大辞典 | year=2020 | isbn=978-988-8675-66-1 | | language=zh | access-date=2023-06-07 | page=584}}</ref>


== 九州之一 ==
== 九州之一 ==
《史記》<ref>《[[史記]]·[[史記/卷001|卷一·五帝本紀]]》</ref>中:“舜以[[冀州 (九州)|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相传[[禹]]治洪水,分域为[[九州 (中)|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 -{并}-州为九州之一。
《史記》<ref>《[[史記]]·[[史記/卷001|卷一·五帝本紀]]》</ref>中:“舜以[[冀州 (九州)|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相传[[禹]]治洪水,分域为[[九州 (中)|九州]]。据《[[周礼]]》、《[[汉书]]·[[地理志]]上》记载, -{并}-州为九州之一。


== 实际区划 ==
== 实际区划 ==
[[汉武帝]]时,置[[并州刺史部]],为十三刺史部之一,约当今山西省大部,河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地。[[东汉]]、[[曹魏]]、[[西晋]]以来,并州的治所就在[[太原郡]][[晉陽縣 (秦朝)|晋阳县]],晋末治台壁,后来仍治晋阳。并州包括今[[山西省]]大部,[[北朝]]以来并州辖境逐渐缩小,但仍以太原为中心。
[[汉武帝]]时,置[[并州刺史部]],为十三刺史部之一,约当今山西省大部,河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地。[[东汉]]、[[曹魏]]、[[西晋]]以来,并州的治所就在[[太原郡]][[晉阳县 (秦朝)|晋阳县]],晋末治台壁,后来仍治晋阳。并州包括今[[山西省]]大部,[[北朝]]以来并州辖境逐渐缩小,但仍以太原为中心。


[[隋炀帝]]时改并州为[[太原郡]],其地约当今[[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和[[河北省]][[保定市]]一带地区。[[李渊]]、[[李世民]][[晋阳起兵]]之处便属于太原郡。唐高祖恢复并州之称,[[武则天]]的家乡就在并州的[[文水县]]。[[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并州改为[[太原府]]。[[北宋]]灭建都[[太原府]]的[[北汉]],又改太原府为并州,旋即升为太原府。
[[隋炀帝]]时改并州为[[太原郡]],其地约当今[[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和[[河北省]][[保定市]]一带地区。[[李渊]]、[[李世民]][[晋阳起兵]]之处便属于太原郡。唐高祖恢复并州之称,[[武则天]]的家乡就在并州的[[文水县]]。[[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年),并州改为[[太原府]]。[[北宋]]灭建都[[太原府]]的[[北汉]],又改太原府为并州,旋即升为太原府。
{| align=center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600px; text-align:center"
{| align=center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600px; text-align:center"
|-
|-
!colspan="12" style="background:#ccccff"|'''隋代行政区划变'''
!colspan="12" style="background:#ccccff"|'''隋代行政区划变'''
|- align="center"
|- align="center"
!区划!!colspan="2"|皇元年!!区划!!大3年
!区划!!colspan="2"|皇元年!!区划!!大3年
|-
|-
|州||colspan="2"|'''并州'''||郡||'''太原郡'''
|州||colspan="2"|'''并州'''||郡||'''太原郡'''
|-
|-
|郡||[[太原郡]]||[[乐平郡]]||rowspan="2"|县||rowspan="2"|[[晋县]] [[晋源区|太原县]] [[文水县]]<br/>[[寿县]] [[榆次县]] [[太谷县]]<br/>[[曲县|汾县]] [[昔县|乐平县]] [[和县]]<br/>[[石艾县]] [[祁县]] [[遼山县]]<br/>[[交城县]] [[和县|平城县]] [[盂县]]
|郡||[[太原郡]]||[[乐平郡]]||rowspan="2"|县||rowspan="2"|[[晋县]] [[晋源区|太原县]] [[文水县]]<br>[[寿县]] [[榆次县]] [[太谷县]]<br>[[曲县|汾县]] [[昔县|乐平县]] [[和县]]<br>[[石艾县]] [[祁县]] [[遼山县]]<br>[[交城县]] [[和县|平城县]] [[盂县]]
|-
|-
|县||[[晋源区|龙山县]] [[晋县]]<br/>[[文水县|受县]] [[东受阳县]]<br/>[[榆次区|中都县]] [[太谷县|邑县]]||[[昔县|乐平县]]<br/>[[梁榆县]]<br/>[[石艾县]]
|县||[[晋源区|龙山县]] [[晋县]]<br>[[文水县|受县]] [[东受阳县]]<br>[[榆次区|中都县]] [[太谷县|邑县]]||[[昔县|乐平县]]<br>[[梁榆县]]<br>[[石艾县]]
|}
|}


第135行: 第135行:
{{中国九州}}
{{中国九州}}


{{DEFAULTSORT:B}}
[[Category:中国九州]]
[[Category:中国九州]]
[[Category:三国的州]]
[[Category:三国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