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县: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历史:​我来啦, replaced: 國 → 国, 樂 → 乐 (2), 齊 → 齐
(撤销繁简转换)
标签回退
 
第43行: 第43行:


== 历史 ==
== 历史 ==
[[商朝|商]][[周朝|周]]之际为[[蒲姑国|蒲姑氏]]之地。[[西汉]]时分属[[郡]]、[[千乘郡]],[[东汉]]属[[安郡]]。后多隶属于[[青州]]府。
[[商朝|商]][[周朝|周]]之际为[[蒲姑国|蒲姑氏]]之地。[[西汉]]时分属[[郡]]、[[千乘郡]],[[东汉]]属[[安郡]]。后多隶属于[[青州]]府。


博兴县历史悠久,属[[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远在四千年前已有人类聚居。[[商代]]和[[西周]]为[[东夷]]古国[[蒲姑国|蒲姑氏]]治所所在地,曾参与[[武庚]]和[[管]][[蔡]]的[[三监之乱]],[[周公旦|周公]][[周公东征|东征]]平之。[[西周]]时[[齐国]]曾一度在此建都。《[[史记]]》载:”[[齐胡公|胡公]]徙都[[蒲姑国|薄姑]],<small>正义括地志云:薄姑城在[[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small>而当[[周夷王]]之时。”“[[齐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菑]]。”《[[史记]]》亦载,[[春秋时期]],“冬十二月,[[齐襄公|襄公]]游姑棼,<small>集解贾逵曰:齐地也。</small>遂猎沛丘。<small>集解杜预曰:乐安博昌县南有地名贝丘。</small>”[[春秋时期|春秋]]末期置[[博昌邑]],[[战国]]置[[博昌县]]。
博兴县历史悠久,属[[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远在四千年前已有人类聚居。[[商代]]和[[西周]]为[[东夷]]古国[[蒲姑国|蒲姑氏]]治所所在地,曾参与[[武庚]]和[[管]][[蔡]]的[[三监之乱]],[[周公旦|周公]][[周公东征|东征]]平之。[[西周]]时[[齐国]]曾一度在此建都。《[[史记]]》载:”[[齐胡公|胡公]]徙都[[蒲姑国|薄姑]],<small>正义括地志云:薄姑城在[[青州]]博昌县东北六十里。</small>而当[[周夷王]]之时。”“[[齐献公|献公]]元年,尽逐胡公子,因徙[[薄姑]]都,治[[临菑]]。”《[[史记]]》亦载,[[春秋时期]],“冬十二月,[[齐襄公|襄公]]游姑棼,<small>集解贾逵曰:齐地也。</small>遂猎沛丘。<small>集解杜预曰:乐安博昌县南有地名贝丘。</small>”[[春秋时期|春秋]]末期置[[博昌邑]],[[战国]]置[[博昌县]]。


[[西汉]]前期,博昌属[[齐郡]]。后由齐郡分置[[千乘郡]],领6县1侯国,即[[利县]]、博昌县、[[高昌县]]、[[乐安县]]、[[千乘县]]、[[湿沃县]]、[[延乡侯国]]。[[东汉]]初年袭[[西汉]]制。[[永元 (东汉)|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郡为[[]],领5县:博昌县、乐安县、千乘县、利县、湿沃县。[[三国]][[曹魏]]因之。[[西晋]]时,千乘县地并入湿沃县。[[南北朝]][[北魏]]时期置[[乐陵县]]、[[阳信县]]与[[般县]]。[[北齐]]沿袭[[北魏]]制。[[后周]]因之。[[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撤乐陵县、阳信县及般县。 开皇二十年(600年)另置[[新河县]],[[大业 (年号)|大业]]初年废,并入博昌县,湿沃县改为[[蒲台县]]。[[唐朝|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乐安县、新河县,连同原博昌县俱属[[乘州]](以千乘、博昌、[[寿光]]3县置乘州)。武德八年(625年)废乘州,新河县、乐安县并入博昌县。[[总章]]二年(669年)博昌治所(今寨郝村南)移于乐安故城即今县城,再未迁址。[[五代]]时期,[[后梁]]沿袭唐建置,[[后唐]]庄宗[[李存勖]]为避献祖讳,改博昌县为博兴县。
[[西汉]]前期,博昌属[[齐郡]]。后由齐郡分置[[千乘郡]],领6县1侯国,即[[利县]]、博昌县、[[高昌县]]、[[乐安县]]、[[千乘县]]、[[湿沃县]]、[[延乡侯国]]。[[东汉]]初年袭[[西汉]]制。[[永元 (东汉)|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郡为[[]],领5县:博昌县、乐安县、千乘县、利县、湿沃县。[[三国]][[曹魏]]因之。[[西晋]]时,千乘县地并入湿沃县。[[南北朝]][[北魏]]时期置[[乐陵县]]、[[阳信县]]与[[般县]]。[[北齐]]沿袭[[北魏]]制。[[后周]]因之。[[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撤乐陵县、阳信县及般县。 开皇二十年(600年)另置[[新河县]],[[大业 (年号)|大业]]初年废,并入博昌县,湿沃县改为[[蒲台县]]。[[唐朝|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乐安县、新河县,连同原博昌县俱属[[乘州]](以千乘、博昌、[[寿光]]3县置乘州)。武德八年(625年)废乘州,新河县、乐安县并入博昌县。[[总章]]二年(669年)博昌治所(今寨郝村南)移于乐安故城即今县城,再未迁址。[[五代]]时期,[[后梁]]沿袭唐建置,[[后唐]]庄宗[[李存勖]]为避献祖讳,改博昌县为博兴县。


[[元朝]]初年,升博兴县为[[博兴州]]。[[明朝|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博兴州为博兴县,属[[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朝]]沿袭明制。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惠民专区|惠民专员公署]]。1956年3月撤蒲台县,其地域并入博兴县。1958年撤[[桓台县]]、[[齐东县]],其大部地域并入博兴县。同年11月,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博兴随属之。1961年复置惠民专区,博兴县随属。1978年属[[惠民地区]]。1992年3月,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随属之。2000年12月,撤销滨州地区设立[[滨州市]],随属之。
[[元朝]]初年,升博兴县为[[博兴州]]。[[明朝|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博兴州为博兴县,属[[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朝]]沿袭明制。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惠民专区|惠民专员公署]]。1956年3月撤蒲台县,其地域并入博兴县。1958年撤[[桓台县]]、[[齐东县]],其大部地域并入博兴县。同年11月,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博兴随属之。1961年复置惠民专区,博兴县随属。1978年属[[惠民地区]]。1992年3月,惠民地区更名为[[滨州地区]],随属之。2000年12月,撤销滨州地区设立[[滨州市]],随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