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38行: 第38行:
|-
|-
! 國家
! 國家
||[[刘宋|宋]] || [[南齐|齊]] || [[梁 (南朝)|梁]] || [[后梁 (南朝)|後梁]]
||[[刘宋|宋]] || [[南齐|齊]] || [[梁南朝|梁]]|| [[后梁 (南朝)|後梁]]
| colspan="2" | [[陳 (南朝)|陳]]
| [[陈(南朝|陳]]
|-
|-
! 首都
! 首都
||[[南京市|建康]] || 建康 || 1.建康<br>2.[[江陵县|江陵]]<ref group="注" name="南梁首都">[[梁 (南朝)|南梁]]於552年遷都[[江陵郡|江陵]]。</ref>|| [[江陵郡|江陵]]
||[[南京市|建康]] || 建康 || 1.建康<br>2.[[江陵县|江陵]]<ref group="注" name="南梁首都">[[梁 (南朝)|南梁]]於552年遷都[[江陵郡|江陵]]。</ref>|| [[江陵郡|江陵]]
| colspan="2" | 建康
| 建康
|-
|-
! 君主<br>-开国君主<br>-灭亡君主
! 君主<br>-开国君主<br>-灭亡君主
||8帝<br>[[宋武帝|刘裕]]<br>[[宋顺帝|劉準]] || 7帝<br>[[蕭道成]]<br>[[齐和帝|蕭寶融]] || 6帝<br>[[梁武帝|萧衍]]<br>[[梁敬帝|蕭方智]] || 3帝<br>[[梁宣帝|蕭詧]]<br>[[蕭琮]]
||8帝<br>[[宋武帝|刘裕]]<br>[[宋顺帝|劉準]] || 7帝<br>[[蕭道成]]<br>[[齐和帝|蕭寶融]] || 6帝<br>[[梁武帝|萧衍]]<br>[[梁敬帝|蕭方智]] || 3帝<br>[[梁宣帝|蕭詧]]<br>[[蕭琮]]
| colspan="2" | 5帝<br>[[陈霸先]]<br>[[陈后主|陈叔宝]]
| 5帝<br>[[陈霸先]]<br>[[陈后主|陈叔宝]]
|-
|-
! 成立
! 成立
||420年 || 479年 || 502年 || 555年
||420年 || 479年 || 502年 || 555年
| colspan="2" | 557年
| 557年
|-
|-
! 灭亡
! 灭亡
||479年 || 502年 || 557年 || 587年
||479年 || 502年 || 557年 || 587年
| colspan="2" | 589年
| 589年
|-
|-
! 開始
! 開始
第103行: 第103行:


=== 梁武與侯景之亂 ===
=== 梁武與侯景之亂 ===
{{main|梁 (南朝)}}
{{main|梁南朝}}
[[File:Emperor Wu of Liang.jpg|150px|thumb|left|梁武帝蕭衍像]]
[[File:Emperor Wu of Liang.jpg|150px|thumb|left|梁武帝蕭衍像]]
[[梁武帝]]为[[兰陵萧氏]]的旁支,為人節儉,勤政愛民。使得梁朝前期開創出[[天监|天監之治]],國力勝過逐漸混亂的北魏。鑑於宋齊宗室的屠殺,梁武帝對其宗室十分寬容,即使犯罪也不追究<ref>《南史卷第五十一列傳第四十一梁宗室上》:「宏妾弟吳法壽性粗狡,恃宏無所畏忌,輒殺人。死家訴,有敕嚴討。法壽在宏府內,無如之何。武帝制宏出之,即日償辜。南司奏免宏司徒、驃騎、揚州刺史。武帝注曰:愛宏者兄弟私親,免宏者王者正法,所奏可。」</ref>。他學問淵博,提倡學術發展,使得南梁教育發達,南朝的文化發展至極致。然而在梁武帝後期,他喜聽人奉承,又迷信佛教,三次捨身同泰寺。由於僧侶道士不用賦稅,以致近一半的戶口記名其下,國家財政蒙受重大損失。當時的宗室及官員貪財奢侈,沉陷在紙醉金迷中而不可自拔<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77頁。</ref>。
[[梁武帝]]为[[兰陵萧氏]]的旁支,為人節儉,勤政愛民。使得梁朝前期開創出[[天监|天監之治]],國力勝過逐漸混亂的北魏。鑑於宋齊宗室的屠殺,梁武帝對其宗室十分寬容,即使犯罪也不追究<ref>《南史卷第五十一列傳第四十一梁宗室上》:「宏妾弟吳法壽性粗狡,恃宏無所畏忌,輒殺人。死家訴,有敕嚴討。法壽在宏府內,無如之何。武帝制宏出之,即日償辜。南司奏免宏司徒、驃騎、揚州刺史。武帝注曰:愛宏者兄弟私親,免宏者王者正法,所奏可。」</ref>。他學問淵博,提倡學術發展,使得南梁教育發達,南朝的文化發展至極致。然而在梁武帝後期,他喜聽人奉承,又迷信佛教,三次捨身同泰寺。由於僧侶道士不用賦稅,以致近一半的戶口記名其下,國家財政蒙受重大損失。當時的宗室及官員貪財奢侈,沉陷在紙醉金迷中而不可自拔<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77頁。</ref>。
第112行: 第112行:


=== 南朝的衰亡 ===
=== 南朝的衰亡 ===
{{main|陳 (南朝)}}
{{main|陈(南朝}}
[[File:Emperor Wu of Chen.jpg|150px|thumb|left|陳武帝陳霸先像]]
[[File:Emperor Wu of Chen.jpg|150px|thumb|left|陳武帝陳霸先像]]
[[File:北周・北斉・陳・後梁.PNG|220px|thumb|北周北齊與南陳西梁對峙圖,南朝版圖已大幅縮小,雖為三國時代,但北朝彊域佔三分之二]]
[[File:北周・北斉・陳・後梁.PNG|220px|thumb|北周北齊與南陳西梁對峙圖,南朝版圖已大幅縮小,雖為三國時代,但北朝彊域佔三分之二]]
第126行: 第126行:
{{Main|北魏}}
{{Main|北魏}}


[[北魏]]於[[五胡十六国|十六國]]時期由[[拓跋部|拓跋鮮卑]]所建,前身為[[代 (十六国)|代國]]。[[前秦]]於[[淝水之戰]]崩潰後,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孫[[魏道武帝|拓跋珪]]舉兵復國,都[[盛樂]],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北魏在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及太武帝的經營下逐步壯大。拓跋珪與[[後燕]]交惡而發生多次戰爭,最後在[[張袞 (北魏)|張袞]]幫助下於[[參合陂之戰]]擊潰燕軍。拓跋珪不久率軍攻破後燕首都,遷都至[[大同市|平城]],並在次年稱帝,即道武帝。道武帝性情殘忍,後為其子拓跋紹所殺。同年道武帝長子拓跋嗣平亂繼位,即[[魏明元帝|明元帝]]。他攻下南朝宋的河南地,但不久去世。其子拓跋燾繼位,即[[魏太武帝|太武帝]]。他勵精圖治,國力大盛,並屢次攻掠南朝宋。在解除北方柔然的威脅後展開統一華北戰爭。在439年攻滅[[北凉|北涼]]後結束「[[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國時期]]」,與南朝宋對峙。北方至此正式進入「南北朝時期」。然而,還有[[後仇池]],至443年方亡於北魏。
[[北魏]]於[[五胡十六国|十六國]]時期由[[拓跋部|拓跋鮮卑]]所建,前身為[[代十六国|代國]]。[[前秦]]於[[淝水之戰]]崩潰後,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孫[[魏道武帝|拓跋珪]]舉兵復國,都[[盛樂]],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北魏在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及太武帝的經營下逐步壯大。拓跋珪與[[後燕]]交惡而發生多次戰爭,最後在[[張袞 (北魏)|張袞]]幫助下於[[參合陂之戰]]擊潰燕軍。拓跋珪不久率軍攻破後燕首都,遷都至[[大同市|平城]],並在次年稱帝,即道武帝。道武帝性情殘忍,後為其子拓跋紹所殺。同年道武帝長子拓跋嗣平亂繼位,即[[魏明元帝|明元帝]]。他攻下南朝宋的河南地,但不久去世。其子拓跋燾繼位,即[[魏太武帝|太武帝]]。他勵精圖治,國力大盛,並屢次攻掠南朝宋。在解除北方柔然的威脅後展開統一華北戰爭。在439年攻滅[[北凉|北涼]]後結束「[[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國時期]]」,與南朝宋對峙。北方至此正式進入「南北朝時期」。然而,還有[[後仇池]],至443年方亡於北魏。


北魏初期國家組織與經濟的建立皆仰賴[[崔玄伯|崔宏]]與[[崔浩]]父子。雖然軍力鼎盛,但北有強敵[[柔然]],以致不能全力南征。太武帝統一[[华北地区|華北]]後又滅[[西域]]五大強國之一的[[楼兰|鄯善]],控制了西域。在450年又南征[[刘宋]],直逼[[瓜埠镇|瓜步]],並揚言渡江。之後掠奪五萬戶北返,至此北朝軍力壓倒南朝,但軍力大損。信仰佛教的[[盧水胡]]人[[蓋吳]]率各族百姓起事,太武帝平定此事後[[北魏太武帝灭佛|打擊佛教]],成為[[三武灭佛]]之一<ref>[[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詔:「諸有佛圖、形像及胡經,盡皆擊破焚燒,沙門無少長悉坑之。」</ref>。太武帝於後期刑罰殘酷,最後被宦官[[宗愛]]所殺,宗愛之亂至[[拓跋濬|文成帝]]時方平定。
北魏初期國家組織與經濟的建立皆仰賴[[崔玄伯|崔宏]]與[[崔浩]]父子。雖然軍力鼎盛,但北有強敵[[柔然]],以致不能全力南征。太武帝統一[[华北地区|華北]]後又滅[[西域]]五大強國之一的[[楼兰|鄯善]],控制了西域。在450年又南征[[刘宋]],直逼[[瓜埠镇|瓜步]],並揚言渡江。之後掠奪五萬戶北返,至此北朝軍力壓倒南朝,但軍力大損。信仰佛教的[[盧水胡]]人[[蓋吳]]率各族百姓起事,太武帝平定此事後[[北魏太武帝灭佛|打擊佛教]],成為[[三武灭佛]]之一<ref>[[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詔:「諸有佛圖、形像及胡經,盡皆擊破焚燒,沙門無少長悉坑之。」</ref>。太武帝於後期刑罰殘酷,最後被宦官[[宗愛]]所殺,宗愛之亂至[[拓跋濬|文成帝]]時方平定。
[[File:Emperor_Xiaowen_of_Northern_Wei.jpg|280px|thumb|推行漢化運動的[[北魏孝文帝]]]]
[[File:Emperor_Xiaowen_of_Northern_Wei.jpg|280px|thumb|推行漢化運動的[[北魏孝文帝]]]]
[[魏献文帝|獻文帝]]執政時,被其母[[文成文明皇后|馮太后]]毒殺。馮太后改立獻文帝之子拓跋宏(即孝文帝),並把持朝政。馮太后猜忌多智且濫刑,但使國政平穩<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3頁。</ref>。[[魏孝文帝|孝文帝]]傾慕漢文化,認為鮮卑人應該要深入[[漢化]]。他為人英明好學,在親政後擴建首都[[大同市|平城]]為漢城。基於洛陽較平城繁華,地理位置控制全國易發兵於[[江南]],可擺脫保守派勢力,於493年假借南征[[南齐|南朝齊]]名義,率眾南遷[[洛阳市|洛陽]]<ref>《魏書·卷七·高祖紀》:丙子,詔六軍發軫。丁丑,戎服執鞭,御馬而出,群臣稽顙於馬前,請停南伐,帝乃止。仍定遷都之計。</ref>。孝文帝在遷都後的三年間推動[[孝文帝改革|漢化運動]],全用漢官官制、禁胡服胡語、推廣教育、改姓氏(包括改拓拔氏为元氏)並同漢人世族通婚、禁止歸葬及度量衡採漢制。漢化運動為南遷的鮮卑人提升文化素質,為北魏的政治與經濟帶來發展,但使得暮氣重重的鮮卑貴族由尚武精神趨向奢侈及文弱<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5頁。</ref>。而後孝文帝在多次南征[[南齐|南朝齊]]後皆無功而返。至於留在北方[[六镇]]的鮮卑貴族由於不願南遷,逐漸不受洛陽[[朝廷]]重視而失勢,這使得北魏內部分裂成鮮卑化與[[漢化]]兩大集團,成為日後[[六镇之乱]]的原因之一。494年太子[[元恂]]意圖北返平城,孝文帝得知後廢太子並賜死。保守派[[穆泰]]、[[陆叡]]於平城擁王兵變,被鎮壓後孝文帝還親自北巡安撫。當孝文帝死后,北魏開始走入下坡。[[杨大眼]]是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時名將,軍功顯赫,守衛南疆對抗南朝齊、梁。
[[魏献文帝|獻文帝]]執政時,被其母[[文成文明皇后|馮太后]]毒殺。馮太后改立獻文帝之子拓跋宏(即孝文帝),並把持朝政。馮太后猜忌多智且濫刑,但使國政平穩<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3頁。</ref>。[[魏孝文帝|孝文帝]]傾慕漢文化,認為鮮卑人應該要深入[[漢化]]。他為人英明好學,在親政後擴建首都[[大同市|平城]]為漢城。基於洛陽較平城繁華,地理位置控制全國易發兵於[[江南]],可擺脫保守派勢力,於493年假借南征[[南齐|南朝齊]]名義,率眾南遷[[洛阳市|洛陽]]<ref>《魏書·卷七·高祖紀》:丙子,詔六軍發軫。丁丑,戎服執鞭,御馬而出,群臣稽顙於馬前,請停南伐,帝乃止。仍定遷都之計。</ref>。孝文帝在遷都後的三年間推動[[孝文帝改革|漢化運動]],全用漢官官制、禁胡服胡語、推廣教育、改姓氏(包括改拓拔氏为元氏)並同漢人世族通婚、禁止歸葬及度量衡採漢制。漢化運動為南遷的鮮卑人提升文化素質,為北魏的政治與經濟帶來發展,但使得暮氣重重的鮮卑貴族由尚武精神趨向奢侈及文弱<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5頁。</ref>。而後孝文帝在多次南征[[南齐|南朝齊]]後皆無功而返。至於留在北方[[六镇]]的鮮卑貴族由於不願南遷,逐漸不受洛陽[[朝廷]]重視而失勢,這使得北魏內部分裂成鮮卑化與[[漢化]]兩大集團,成為日後[[六镇之乱]]的原因之一。494年太子[[元恂]]意圖北返平城,孝文帝得知後廢太子並賜死。保守派[[穆泰]]、[[陆叡]]於平城擁王兵變,被鎮壓後孝文帝還親自北巡安撫。當孝文帝死后,北魏開始走入下坡。[[杨大眼]]是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時名將,軍功顯赫,守衛南疆對抗南朝齊、梁。


=== 六鎮之乱與北魏分裂 ===
=== 六鎮之乱與北魏分裂 ===
第137行: 第137行:
早在北魏初年,為了避免柔然入侵北都平城,於[[阴山]][[黄河]]一帶設置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及懷荒等六鎮來拱衛首都。六鎮將領由鮮卑貴族擔任,將士多是鮮卑族或漢族的高門子弟。他們被視為「國之肺腑」,可隨時返京任職。但在遷都洛陽後,六鎮地位下降。由於仍保有鮮卑原始習性,被漢化的貴族歧視為「代北寒人」,將領陞遷備受壓抑,心懷不滿。最後北方貴族與屯兵於523年發生[[六镇之乱]],秦隴、關東等地各族人民也陸續起事<ref>懷荒鎮首先舉兵,而後沃野鎮鎮民[[破六韓拔陵]]擴大聲勢後,秦隴有[[莫折念生]]、[[萬俟醜奴]];關東有[[杜洛週]]、[[鮮于修禮]]及[[葛荣]]等人。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91頁。</ref>。此事歷經三年方定,並形成許多軍閥。其中以鎮守[[太原市|晉陽]]的[[尔朱荣]]的勢力最大,他曾攻滅關東勢力最大的[[葛荣]]。
早在北魏初年,為了避免柔然入侵北都平城,於[[阴山]][[黄河]]一帶設置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及懷荒等六鎮來拱衛首都。六鎮將領由鮮卑貴族擔任,將士多是鮮卑族或漢族的高門子弟。他們被視為「國之肺腑」,可隨時返京任職。但在遷都洛陽後,六鎮地位下降。由於仍保有鮮卑原始習性,被漢化的貴族歧視為「代北寒人」,將領陞遷備受壓抑,心懷不滿。最後北方貴族與屯兵於523年發生[[六镇之乱]],秦隴、關東等地各族人民也陸續起事<ref>懷荒鎮首先舉兵,而後沃野鎮鎮民[[破六韓拔陵]]擴大聲勢後,秦隴有[[莫折念生]]、[[萬俟醜奴]];關東有[[杜洛週]]、[[鮮于修禮]]及[[葛荣]]等人。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91頁。</ref>。此事歷經三年方定,並形成許多軍閥。其中以鎮守[[太原市|晉陽]]的[[尔朱荣]]的勢力最大,他曾攻滅關東勢力最大的[[葛荣]]。


孝明帝意圖聯合爾朱榮對付胡太后,但被胡太后毒死。胡太后先後立孝明帝[[元氏 (魏孝明帝女)|獨女]]及堂姪[[元钊]]為帝。同年[[尔朱荣]]以替孝明帝報仇為由,率軍攻佔洛陽,掌控朝政,史稱[[河阴之变]]。他在[[河阴镇|河陰]]將北魏幼主和胡太后沉入黃河溺斃,殺死大臣兩千餘人,改立[[魏孝庄帝|孝莊帝]],於晉陽遙控朝政<ref>陳爽,〈河陰之變考論〉,《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4集,2007/08,頁309-344</ref>。孝莊帝憤為傀儡,於530年在爾朱榮晉見時親自殺掉。而後爾朱榮之子[[尔朱兆]]及從弟[[爾朱世隆]]擁長廣王[[元晔]]為帝,攻下洛陽後殺孝莊帝,又改立[[魏节闵帝|節閔帝]]。同年軍閥[[高欢|高歡]]於信都擁[[元朗 (安定王)|元朗]]為帝,並在532年攻下洛陽後,改立[[魏孝武帝|孝武帝]],元晔、節閔帝、元朗皆被废杀<ref name="魏分東西">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91頁。</ref>。
孝明帝意圖聯合爾朱榮對付胡太后,但被胡太后毒死。胡太后先後立孝明帝[[元氏魏孝明帝女|獨女]]及堂姪[[元钊]]為帝。同年[[尔朱荣]]以替孝明帝報仇為由,率軍攻佔洛陽,掌控朝政,史稱[[河阴之变]]。他在[[河阴镇|河陰]]將北魏幼主和胡太后沉入黃河溺斃,殺死大臣兩千餘人,改立[[魏孝庄帝|孝莊帝]],於晉陽遙控朝政<ref>陳爽,〈河陰之變考論〉,《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4集,2007/08,頁309-344</ref>。孝莊帝憤為傀儡,於530年在爾朱榮晉見時親自殺掉。而後爾朱榮之子[[尔朱兆]]及從弟[[爾朱世隆]]擁長廣王[[元晔]]為帝,攻下洛陽後殺孝莊帝,又改立[[魏节闵帝|節閔帝]]。同年軍閥[[高欢|高歡]]於信都擁[[元朗安定王|元朗]]為帝,並在532年攻下洛陽後,改立[[魏孝武帝|孝武帝]],元晔、節閔帝、元朗皆被废杀<ref name="魏分東西">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91頁。</ref>。


孝武帝為高欢所制,有意聯合關中鎮將[[贺拔岳]]對付高歡。高歡先發制人,於534年殺賀拔岳。孝武帝則任[[宇文泰]]代之,並與高歡決裂,投奔宇文泰。高歡追之不及,改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即[[魏孝静帝|東魏孝靜帝]],遷都[[邺]]城。孝武帝西奔後不久被宇文泰所殺,改立南陽王元寶炬為帝,即[[元宝炬|西魏文帝]],定都[[长安]]。北魏於534年分裂成[[东魏]]及[[西魏]]後滅亡<ref name="魏分東西"/>。
孝武帝為高欢所制,有意聯合關中鎮將[[贺拔岳]]對付高歡。高歡先發制人,於534年殺賀拔岳。孝武帝則任[[宇文泰]]代之,並與高歡決裂,投奔宇文泰。高歡追之不及,改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即[[魏孝静帝|東魏孝靜帝]],遷都[[邺城遗址|邺]]城。孝武帝西奔後不久被宇文泰所殺,改立南陽王元寶炬為帝,即[[元宝炬|西魏文帝]],定都[[长安]]。北魏於534年分裂成[[东魏]]及[[西魏]]後滅亡<ref name="魏分東西"/>。


=== 東西魏對峙 ===
=== 東西魏對峙 ===
{{main|魏|西魏}}
{{main|魏|西魏}}
[[File:西魏・東魏・梁.PNG|250px|thumb|東魏、西魏與南朝梁對峙圖]]
[[File:西魏・東魏・梁.PNG|250px|thumb|東魏、西魏與南朝梁對峙圖]]
[[东魏|東魏]]及[[西魏]]表面上由拓跋氏後裔所繼承,實際上分別由[[高欢]]及[[宇文泰]]控制。所以在十餘年後分別篡奪,形成[[北周]]與[[北齐]]的對峙。基本上東西魏為沿[[山西省|山西]][[陕西省|陝西]]的邊河[[黄河]]為界。由於[[东魏]]繼承北魏的國力較多,所以不論在軍力、經濟或文化上均勝過[[西魏]],但東魏在多次進攻後皆失利,雙方的對峙至此已定<ref name="魏分東西"/>。
[[东魏|東魏]]及[[西魏]]表面上由拓跋氏後裔所繼承,實際上分別由[[高欢]]及[[宇文泰]]控制。所以在十餘年後分別篡奪,形成[[北周]]與[[北齐]]的對峙。基本上東西魏為沿[[山西省|山西]][[陕西省|陝西]]的邊河[[黄河]]為界。由於[[东魏]]繼承北魏的國力較多,所以不論在軍力、經濟或文化上均勝過[[西魏]],但東魏在多次進攻後皆失利,雙方的對峙至此已定<ref name="魏分東西"/>。
第151行: 第151行:


=== 北周與北齊對峙 ===
=== 北周與北齊對峙 ===
{{main|北|北周}}
{{main|北|北周}}
[[File:北周・北斉・陳・後梁.PNG|250px|left|thumb|北周、北齊與南朝陳、西梁形势圖]]
[[File:北周・北斉・陳・後梁.PNG|250px|left|thumb|北周、北齊與南朝陳、西梁形势圖]]
北齊繼承東魏疆域,於550年由[[齐文宣帝]]建國。齊文宣帝先後擊敗[[奚族|庫莫奚]]、[[契丹人|契丹]]、[[柔然]]、[[稽胡|山胡]](屬[[匈奴|匈奴族]])等族。並攻下[[梁 (南朝)|南朝梁]]的淮南地區。在經濟方面,農業、鹽鐵業、瓷器業都相當發達。北齊大致上同北魏,持續推行[[均田制]]。這些使得北齊的國力在初期均勝過北周及南朝陳。然而齊文宣帝在位後期荒淫殘暴,並為了維護鮮卑貴族利益,屠殺漢人世族。北齊對人民的壓迫更重,使得北齊國勢衰落。[[高殷|齊廢帝]]繼立後,由其叔[[齐孝昭帝|高演]]輔政。但高演不久即篡位殺帝,是為[[齐孝昭帝]]。齊孝昭帝在位期間,國力漸漸復元,還親征[[奚族|庫莫奚]]。但於兩年後去世,由其弟長廣王湛繼立,即[[齐武成帝]]。齊武成帝昏庸好色,北齊國力大衰,不久去世,由後主高緯繼立。高緯同其父同樣昏庸好色,還誅殺名將[[斛律光]]、[[高長恭]],使國政更陷混亂。之後北齊被南朝陳攻下淮南,並在577年[[北周灭北齐之战|亡於北周]]。
北齊繼承東魏疆域,於550年由[[齐文宣帝]]建國。齊文宣帝先後擊敗[[奚族|庫莫奚]]、[[契丹人|契丹]]、[[柔然]]、[[稽胡|山胡]](屬[[匈奴|匈奴族]])等族。並攻下[[梁 (南朝)|南朝梁]]的淮南地區。在經濟方面,農業、鹽鐵業、瓷器業都相當發達。北齊大致上同北魏,持續推行[[均田制]]。這些使得北齊的國力在初期均勝過北周及南朝陳。然而齊文宣帝在位後期荒淫殘暴,並為了維護鮮卑貴族利益,屠殺漢人世族。北齊對人民的壓迫更重,使得北齊國勢衰落。[[高殷|齊廢帝]]繼立後,由其叔[[齐孝昭帝|高演]]輔政。但高演不久即篡位殺帝,是為[[齐孝昭帝]]。齊孝昭帝在位期間,國力漸漸復元,還親征[[奚族|庫莫奚]]。但於兩年後去世,由其弟長廣王湛繼立,即[[齐武成帝]]。齊武成帝昏庸好色,北齊國力大衰,不久去世,由後主高緯繼立。高緯同其父同樣昏庸好色,還誅殺名將[[斛律光]]、[[高長恭]],使國政更陷混亂。之後北齊被南朝陳攻下淮南,並在577年[[北周灭北齐之战|亡於北周]]。
第170行: 第170行:
北朝政區承襲[[十六国]],如同南朝一樣為州郡縣三級制。然而州轄區不大,州刺史可越郡級直接管理縣,使得郡級逐漸虛級化,到583年[[隋朝]]正式定為[[州縣兩級制]]。北魏也設有僑州郡縣和雙頭州郡(如南雍州),並將州郡縣按人口數分等級。為了防範新附或異姓叛變,於406年將各級行政長官分立三位,其中[[刺史|州刺史]]方面須一位為宗室。北魏原設有負責地方軍政的行台及管理數州軍事的都督。到北齊定為-{[[行台|行台制]]}-,北周則為[[總管制]],都是負責數個州郡軍事與行政的政區單位。北齊因為州轄區越分越細,於是設置行台兼管數州民政及軍事<ref group="注">北齊設有東南、北、南、西、西南、河南、山東、朔州、豫州、揚州、河陽、建州、徐州等道,每道都設立行台。《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三章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的變遷,第145頁。</ref>。西魏則改稱都督為總管,性質同北齊行台。北周時,總管一般兼任駐州刺史,並以所駐之州為名<ref group="注">北周先後設有江陵、河陽、隴右、陝西、玉璧等總管。</ref>。北魏還特為鮮卑本族或其他民族(漢人除外)設置[[領民酋長]]來管理該族,地位只次於州刺史。又延續十六國政區,設有管理州境內其他民族的[[護軍]]。其地位等同郡守,至457年廢除。還有[[鎮戍制]],於重要的軍事要地設鎮。鎮由鎮將管理,下置戍,由戍主管理。其中又以鞏固首都[[大同市|平城]]的[[六镇|六鎮]]<ref group="注">北魏共設有沃野鎮(今內蒙古境內),懷朔鎮(今內蒙古固陽縣西南),武川鎮(今內蒙古武川縣西),撫冥鎮(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柔玄鎮(今內蒙古興和縣西北)和懷荒鎮(今河北張北縣)。</ref>最重要,至孝文帝遷都後勢微。[[六镇之乱]]後,北朝的鎮戍專管軍事,不再具政區性質。
北朝政區承襲[[十六国]],如同南朝一樣為州郡縣三級制。然而州轄區不大,州刺史可越郡級直接管理縣,使得郡級逐漸虛級化,到583年[[隋朝]]正式定為[[州縣兩級制]]。北魏也設有僑州郡縣和雙頭州郡(如南雍州),並將州郡縣按人口數分等級。為了防範新附或異姓叛變,於406年將各級行政長官分立三位,其中[[刺史|州刺史]]方面須一位為宗室。北魏原設有負責地方軍政的行台及管理數州軍事的都督。到北齊定為-{[[行台|行台制]]}-,北周則為[[總管制]],都是負責數個州郡軍事與行政的政區單位。北齊因為州轄區越分越細,於是設置行台兼管數州民政及軍事<ref group="注">北齊設有東南、北、南、西、西南、河南、山東、朔州、豫州、揚州、河陽、建州、徐州等道,每道都設立行台。《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三章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的變遷,第145頁。</ref>。西魏則改稱都督為總管,性質同北齊行台。北周時,總管一般兼任駐州刺史,並以所駐之州為名<ref group="注">北周先後設有江陵、河陽、隴右、陝西、玉璧等總管。</ref>。北魏還特為鮮卑本族或其他民族(漢人除外)設置[[領民酋長]]來管理該族,地位只次於州刺史。又延續十六國政區,設有管理州境內其他民族的[[護軍]]。其地位等同郡守,至457年廢除。還有[[鎮戍制]],於重要的軍事要地設鎮。鎮由鎮將管理,下置戍,由戍主管理。其中又以鞏固首都[[大同市|平城]]的[[六镇|六鎮]]<ref group="注">北魏共設有沃野鎮(今內蒙古境內),懷朔鎮(今內蒙古固陽縣西南),武川鎮(今內蒙古武川縣西),撫冥鎮(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柔玄鎮(今內蒙古興和縣西北)和懷荒鎮(今河北張北縣)。</ref>最重要,至孝文帝遷都後勢微。[[六镇之乱]]後,北朝的鎮戍專管軍事,不再具政區性質。


北朝疆域方面,北魏自代北之地(今山西省北部)崛起,至439年統一華北而結束五胡乱华時期。其屢次入侵劉宋,佔領山東、河南與淮北地。又取南齊淮南地及南梁[[汉中市|漢中]]、[[剑阁县|劍閣]]一帶。至此疆域北至[[漠南蒙古|漠南]]草原,西抵[[西域]]東部,東達[[遼西走廊|遼西]],南達江漢流域。在擴充領土期間,州郡多因時制宜,到487年開始整頓。到[[元诩|北魏孝明帝]]之後領土減少,州郡濫置<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三章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的變遷,第146頁。</ref>。魏分東西後東魏有八十州,西魏有三十三州。北齊建立後,開始整頓政區規劃,廢除三州、一百五十三郡及五百八十九縣。北齊江淮之地後被南陳佔領。西魏屢次攻佔南梁巴蜀之地與江漢之地。北周開國之初招徠[[南中 (地名)|南中]](中國西南地區),置寧州(即南寧州)<ref>方國瑜《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第三篇《北周至初唐時期西南地理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248頁。</ref>。[[宇文邕|北周武帝]]滅北齊,取南陳江淮之地,領土大大擴充。到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11月時出征南陳,开皇九年(589年)3月底統一南北。
北朝疆域方面,北魏自代北之地(今山西省北部)崛起,至439年統一華北而結束五胡乱华時期。其屢次入侵劉宋,佔領山東、河南與淮北地。又取南齊淮南地及南梁[[汉中市|漢中]]、[[剑阁县|劍閣]]一帶。至此疆域北至[[漠南蒙古|漠南]]草原,西抵[[西域]]東部,東達[[遼西走廊|遼西]],南達江漢流域。在擴充領土期間,州郡多因時制宜,到487年開始整頓。到[[魏孝明帝|北魏孝明帝]]之後領土減少,州郡濫置<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三章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的變遷,第146頁。</ref>。魏分東西後東魏有八十州,西魏有三十三州。北齊建立後,開始整頓政區規劃,廢除三州、一百五十三郡及五百八十九縣。北齊江淮之地後被南陳佔領。西魏屢次攻佔南梁巴蜀之地與江漢之地。北周開國之初招徠[[南中 (地名)|南中]](中國西南地區),置寧州(即南寧州)<ref>方國瑜《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第三篇《北周至初唐時期西南地理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248頁。</ref>。[[宇文邕|北周武帝]]滅北齊,取南陳江淮之地,領土大大擴充。到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11月時出征南陳,开皇九年(589年)3月底統一南北。


== 政治體制 ==
== 政治體制 ==
第507行: 第507行:
||[[萧昭业]]
||[[萧昭业]]
||493年—494年
||493年—494年
||[[隆昌 (萧昭业)|隆昌]]494年
||[[隆昌(南齐)|隆昌]]494年
|-
|-
||
||
第525行: 第525行:
||[[齐明帝|萧鸾]]
||[[齐明帝|萧鸾]]
||494年—498年
||494年—498年
||[[建武 (南齐)|建武]]494年—497年<br>[[永泰 (南齐)|永泰]]498年
||[[建武南齐|建武]]494年—497年<br>[[永泰南齐|永泰]]498年
|-
|-
||
||
第531行: 第531行:
||[[蕭寶卷]]
||[[蕭寶卷]]
||499年—501年
||499年—501年
||[[永元 (南齐)|永元]]499年—500年
||[[永元南齐|永元]]499年—500年
|-
|-
||
||
第537行: 第537行:
||[[齐和帝|萧宝融]]
||[[齐和帝|萧宝融]]
||501年—502年<ref group="注">明帝蕭鸞之子[[萧宝夤]]曾在527年-528年背叛[[北魏]]並稱齊帝,由於南齊已滅亡很久,而且萧宝夤並無控制任何原屬南齊的領土,因此並不列入齊帝列。</ref>
||501年—502年<ref group="注">明帝蕭鸞之子[[萧宝夤]]曾在527年-528年背叛[[北魏]]並稱齊帝,由於南齊已滅亡很久,而且萧宝夤並無控制任何原屬南齊的領土,因此並不列入齊帝列。</ref>
||[[中兴 (南齐)|中兴501]]年—502年
||[[中兴南齐|中兴]]501年—502年
|}
|}


第559行: 第559行:
||高祖
||高祖
||武皇帝
||武皇帝
||[[蕭衍]]
||[[梁武帝|蕭衍]]
||502年—549年
||502年—549年
||[[天监]]502年—519年<br>[[普通]]520年—526年<br>[[大通 (南梁)|大通]]527年—528年<br>[[中大通]]529年—534年<br>[[大同 (南梁)|大同]]535年—545年<br>[[中大同]]546年<br>[[太清]]547年—549年
||[[天监]]502年—519年<br>[[普通]]520年—526年<br>[[大通南梁|大通]]527年—528年<br>[[中大通]]529年—534年<br>[[大同南梁|大同]]535年—545年<br>[[中大同]]546年<br>[[太清]]547年—549年
|-
|-
||
||
第591行: 第591行:
||[[萧栋]]<ref group="注">551年侯景廢梁簡文帝之後,立蕭棟為帝,改元天正;四個月後侯景廢蕭棟為淮陰王,並自立為漢帝。</ref>
||[[萧栋]]<ref group="注">551年侯景廢梁簡文帝之後,立蕭棟為帝,改元天正;四個月後侯景廢蕭棟為淮陰王,並自立為漢帝。</ref>
|| 551年
|| 551年
||[[天正 (南梁)|天正]]551年
||[[天正南梁|天正]]551年
|-
|-
||世祖
||世祖
第597行: 第597行:
||[[梁元帝|萧绎]]
||[[梁元帝|萧绎]]
||552年—554年
||552年—554年
||[[承圣]]552年—554年
||[[承聖|承圣]]552年—554年
|-
|-
||
||
第603行: 第603行:
||[[蕭紀]]<ref group="注">552年萧绎稱帝後,蕭紀在世子[[蕭圓照]]的提議下,也於成都即帝位,年號天正。不久被梁元帝的部將樊猛攻滅。</ref>
||[[蕭紀]]<ref group="注">552年萧绎稱帝後,蕭紀在世子[[蕭圓照]]的提議下,也於成都即帝位,年號天正。不久被梁元帝的部將樊猛攻滅。</ref>
||552年
||552年
||[[天正 (蕭紀)|天正]]552年
||[[天正蕭紀|天正]]552年
|-
|-
||
||
||闵皇帝<br>(萧莊追尊)
||闵皇帝<br>(萧莊追尊)
||[[萧渊明]]<ref group="注">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殺害梁元帝後,北齊於555年送回蕭淵明,以立為傀儡帝。梁臣[[王僧辯]]同意後,蕭淵明即帝位,改年號為天成。不久陳霸先殺王僧辯,並且廢蕭淵明,改立蕭方智為帝。</ref>
||[[蕭淵明|萧渊明]]<ref group="注">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殺害梁元帝後,北齊於555年送回蕭淵明,以立為傀儡帝。梁臣[[王僧辯]]同意後,蕭淵明即帝位,改年號為天成。不久陳霸先殺王僧辯,並且廢蕭淵明,改立蕭方智為帝。</ref>
|| 555年
|| 555年
||[[天成 (南梁)|天成]]555年
||[[天成南梁|天成]]555年
|-
|-
||
||
第615行: 第615行:
||[[梁敬帝|萧方智]]
||[[梁敬帝|萧方智]]
||555年—557年
||555年—557年
||[[紹泰|绍泰]]555年—556年<br>[[太平 (南梁)|太平]]556年—557年
||[[紹泰|绍泰]]555年—556年<br>[[太平南梁|太平]]556年—557年
|-
|-
||
||
第621行: 第621行:
||[[蕭莊]]<ref group="注">不受史書正式承認。557年十月[[陈霸先|陳霸先]]廢梁敬帝建立南陳後,北齊送還蕭莊以繼帝位;558年二月[[王琳 (会稽)|王琳]]立蕭莊為梁朝帝於[[郢州 (西魏)|郢州]],梁陳兩國持續作戰。560年,當王琳與陳朝[[侯瑱]]在蕪湖交戰時,北周發兵攻打郢州勝利,王琳與蕭莊逃亡北齊,陳朝也正式成為南朝正統。</ref>
||[[蕭莊]]<ref group="注">不受史書正式承認。557年十月[[陈霸先|陳霸先]]廢梁敬帝建立南陳後,北齊送還蕭莊以繼帝位;558年二月[[王琳 (会稽)|王琳]]立蕭莊為梁朝帝於[[郢州 (西魏)|郢州]],梁陳兩國持續作戰。560年,當王琳與陳朝[[侯瑱]]在蕪湖交戰時,北周發兵攻打郢州勝利,王琳與蕭莊逃亡北齊,陳朝也正式成為南朝正統。</ref>
|| 558年—560年
|| 558年—560年
||[[天启 (萧庄)|天啟]]558年—560年
||[[天启萧庄|天啟]]558年—560年
|}
|}


第651行: 第651行:
||[[陈霸先]]
||[[陈霸先]]
||557年—559年
||557年—559年
||[[永定 (南陳)|永定]]557年—559年
||[[永定|永定]]557年—559年
|-
|-
||世祖
||世祖
第657行: 第657行:
||[[陈文帝|陳蒨]]
||[[陈文帝|陳蒨]]
||559年—566年
||559年—566年
||[[天嘉]]560年—566年<br>[[天康 (南陈)|天康]]566年—566年
||[[天嘉]]560年—566年<br>[[天康|天康]]566年—566年
|-
|-
||
||
第675行: 第675行:
||[[陈后主|陳叔寶]]
||[[陈后主|陳叔寶]]
||582年—589年
||582年—589年
||[[至德 (南陈)|至德]]583年—587年<br>[[禎明]]587年—589年
||[[至德|至德]]583年—587年<br>[[禎明]]587年—589年
|}
|}


第693行: 第693行:
||[[梁宣帝|蕭詧]]
||[[梁宣帝|蕭詧]]
||555年—562年
||555年—562年
||[[大定 (西梁)|大定]]555年—562年
||[[大定西梁|大定]]555年—562年
|-
|-
||世宗
||世宗
第699行: 第699行:
||[[梁明帝|蕭巋]]
||[[梁明帝|蕭巋]]
||562年—585年
||562年—585年
||[[天保 (西梁)|天保]]562年—585年
||[[天保西梁|天保]]562年—585年
|-
|-
||
||
第705行: 第705行:
||[[蕭琮]]
||[[蕭琮]]
||585年—587年
||585年—587年
||[[广运 (西梁)|廣運586]]年—587年
||[[广运西梁|廣運]]586年—587年
|-
|-
! style="background:#efefef; text-align:center;"| [[庙号]]
! style="background:#efefef; text-align:center;"| [[庙号]]
第750行: 第750行:
||[[魏道武帝|拓跋珪]]
||[[魏道武帝|拓跋珪]]
||386年—409年
||386年—409年
||[[登国]]386年—396年<br>[[皇始 (北魏)|皇始]]396年—398年<br>[[天兴 (北魏)|天兴]]398年—404年<br>[[天赐 (北魏)|天赐]]404年—409年
||[[登国]]386年—396年<br>[[皇始北魏|皇始]]396年—398年<br>[[天兴北魏|天兴]]398年—404年<br>[[天赐北魏|天赐]]404年—409年
|-
|-
||太宗
||太宗
第756行: 第756行:
||[[魏明元帝|拓跋嗣]]
||[[魏明元帝|拓跋嗣]]
||409年—423年
||409年—423年
||[[永兴 (拓跋嗣)|永兴]]409年—413年<br>[[神瑞]]414年—416年<br>[[泰常]]416年—423年
||[[永兴(魏明元帝)|永兴]]409年—413年<br>[[神瑞]]414年—416年<br>[[泰常]]416年—423年
|-
|-
||世祖
||世祖
第762行: 第762行:
||[[魏太武帝|拓跋焘]]
||[[魏太武帝|拓跋焘]]
||423年—452年
||423年—452年
||[[始光]]423年—428年<br>[[神䴥|神麚]]428年—431年<br>[[延和 (北魏)|延和]]432年—434年<br>[[太延]]435年—440年<br>[[太平真君]]440年—451年<br>[[正平 (北魏)|正平]]451年—452年
||[[始光]]423年—428年<br>[[神䴥|神麚]]428年—431年<br>[[延和北魏|延和]]432年—434年<br>[[太延]]435年—440年<br>[[太平真君]]440年—451年<br>[[正平 (北魏)|正平]]451年—452年
|-
|-
||
||
第768行: 第768行:
||[[拓跋余]]
||[[拓跋余]]
||452年
||452年
||[[承平 (北魏)|承平]]或[[承平 (北魏)|永平452]]
||[[承平北魏|承平]]或永平452年
|-
|-
||恭宗<br>(文成帝追崇)
||恭宗<br>(文成帝追崇)
第780行: 第780行:
||[[魏文成帝|拓跋濬]]
||[[魏文成帝|拓跋濬]]
||452年—465年
||452年—465年
||[[兴安 (北魏)|兴安]]452年—454年<br>[[兴光]]454年—455年<br>[[太安 (北魏)|太安]]455年—459年<br>[[和平 (北魏)|和平]]460年—465年
||[[兴安 (北魏)|兴安]]452年—454年<br>[[兴光]]454年—455年<br>[[太安北魏|太安]]455年—459年<br>[[和平北魏|和平]]460年—465年
|-
|-
||显祖
||显祖
第792行: 第792行:
||[[魏孝文帝|元宏]]<ref group="注">即拓跋宏,孝文帝推行漢化運動後將國姓由拓跋改為元。</ref>
||[[魏孝文帝|元宏]]<ref group="注">即拓跋宏,孝文帝推行漢化運動後將國姓由拓跋改為元。</ref>
||471年—499年
||471年—499年
||[[延兴 (北魏)|延兴]]471年—476年<br>[[承明]]476年<br>[[太和 (北魏)|太和]]477年—499年
||[[延兴北魏|延兴]]471年—476年<br>[[承明]]476年<br>[[太和 (北魏)|太和]]477年—499年
|-
|-
||世宗
||世宗
第798行: 第798行:
||[[魏宣武帝|元恪]]
||[[魏宣武帝|元恪]]
||499年—515年
||499年—515年
||[[景明]]499年—503年<br>[[正始 (北魏)|正始]]504年—508年<br>[[永平 (北魏)|永平]]508年—512年<br>[[延昌 (北魏)|延昌]]512年—515年
||[[景明]]499年—503年<br>[[正始北魏|正始]]504年—508年<br>[[永平北魏|永平]]508年—512年<br>[[延昌北魏|延昌]]512年—515年
|-
|-
||肃宗
||肃宗
第804行: 第804行:
||[[魏孝明帝|元诩]]
||[[魏孝明帝|元诩]]
||515年—528年
||515年—528年
||[[熙平]]515年—518年<br>[[神龜 (北魏)|神龟]]518年—520年<br>[[正光]]520年—525年<br>[[孝昌 (年号)|孝昌]]525年—527年<br>[[武泰]]528年
||[[熙平]]515年—518年<br>[[神龜北魏|神龟]]518年—520年<br>[[正光]]520年—525年<br>[[孝昌 (年号)|孝昌]]525年—527年<br>[[武泰]]528年
|-
|-
||
||
||
||
||[[元氏 (魏孝明帝女)|元氏]]<ref name="元釗" group="注">元氏、元釗均不受史書承認,北魏孝明帝病危時,元氏出生後被北魏皇太后[[宣武靈皇后|胡氏]]對外宣稱是男嬰。不久孝明帝去世,胡氏立元氏為帝。後發覺真相不可藏,換成年僅3歲的元釗為帝。</ref>
||[[元氏魏孝明帝女|元氏]]<ref name="元釗" group="注">元氏、元釗均不受史書承認,北魏孝明帝病危時,元氏出生後被北魏皇太后[[宣武靈皇后|胡氏]]對外宣稱是男嬰。不久孝明帝去世,胡氏立元氏為帝。後發覺真相不可藏,換成年僅3歲的元釗為帝。</ref>
||528年
||528年
||[[武泰]]528年
||[[武泰]]528年
第832行: 第832行:
||敬宗
||敬宗
||孝莊皇帝<br>(初谥武怀帝)
||孝莊皇帝<br>(初谥武怀帝)
||[[元子攸]]
||[[魏孝庄帝|元子攸]]
||528年—530年
||528年—530年
||[[建義 (北魏)|建义]]528年<br>[[永安 (北魏)|永安]]528年-530年
||[[建義北魏|建义]]528年<br>[[永安北魏|永安]]528年-530年
|-
|-
||
||
第840行: 第840行:
||[[元晔]]<ref group="注">爾朱榮被北魏孝莊帝殺掉後,530年爾朱榮之子爾朱兆及從弟爾朱世隆擁長廣王元曄為帝,於攻下洛陽後廢除</ref>
||[[元晔]]<ref group="注">爾朱榮被北魏孝莊帝殺掉後,530年爾朱榮之子爾朱兆及從弟爾朱世隆擁長廣王元曄為帝,於攻下洛陽後廢除</ref>
||530年—531年
||530年—531年
||[[建明 (北魏)|建明]]530年-531年
||[[建明北魏|建明]]530年-531年
|-
|-
||
||
第856行: 第856行:
||
||
||安定王<ref group="注">爾朱兆攻下洛陽後,高歡於信都擁元朗為帝,在532年攻下洛陽後廢除。《魏書》作後廢帝。</ref>
||安定王<ref group="注">爾朱兆攻下洛陽後,高歡於信都擁元朗為帝,在532年攻下洛陽後廢除。《魏書》作後廢帝。</ref>
||[[元朗 (安定王)|元朗]]
||[[元朗安定王|元朗]]
||531年—532年
||531年—532年
||[[中兴 (北魏)|中兴]]531年-532年
||[[中兴北魏|中兴]]531年-532年
|-
|-
||
||
第870行: 第870行:
||[[魏孝武帝|元修]]
||[[魏孝武帝|元修]]
||532年—534年
||532年—534年
||[[太昌]]532年<br>[[永兴 (元修)|永兴]]532年<br>[[永熙 (北魏)|永熙]]532年-534年
||[[太昌]]532年<br>[[永兴(魏孝武帝)|永兴]]532年<br>[[永熙北魏|永熙]]532年-534年
|}
|}


第888行: 第888行:
||[[魏孝静帝|元善见]]
||[[魏孝静帝|元善见]]
||534年—550年
||534年—550年
||[[天平 (东魏)|天平]]534年—537年<br>[[元象]]538年—539年<br>[[兴和 (年号)|兴和]]539年—542年<br>[[武定 (东魏)|武定]]543年—550年
||[[天平东魏|天平]]534年—537年<br>[[元象]]538年—539年<br>[[兴和年号|兴和]]539年—542年<br>[[武定东魏|武定]]543年—550年
|-
|-
| colspan="5"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c8d8ff;"|'''西魏535年-556年'''
| colspan="5"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c8d8ff;"|'''西魏535年-556年'''
第902行: 第902行:
||[[元宝炬]]
||[[元宝炬]]
||535年-551年
||535年-551年
||[[大统 (元宝炬)|大统]]535年-551年
||[[大统(西魏)|大统]]535年-551年
|-
|-
||
||
第950行: 第950行:
||[[齐文宣帝|高洋]]
||[[齐文宣帝|高洋]]
||550年—559年
||550年—559年
||[[天保 (北齐)|天保]]550年-559年
||[[天保北齐|天保]]550年-559年
|-
|-
||
||
第968行: 第968行:
||[[齐武成帝|高湛]]
||[[齐武成帝|高湛]]
||561年—568年
||561年—568年
||[[太宁 (高湛)|大宁561]]年-562年<br>[[河清]]562年-565年
||[[太宁(北齐)|大宁]]561年-562年<br>[[河清]]562年-565年
|-
|-
||
||
第974行: 第974行:
||[[齐后主|高纬]]
||[[齐后主|高纬]]
||565年—577年
||565年—577年
||[[天统 (高纬)|天统]]565年-569年<br>[[武平 (高纬)|武平]]570年-576年<br>[[隆化 (年号)|隆化]]577年
||[[天统(北齐)|天统]]565年-569年<br>[[武平(北齐)|武平]]570年-576年<br>[[隆化(北齐)|隆化]]577年
|-
|-
||
||
第1,040行: 第1,040行:
||[[周明帝|宇文毓]]
||[[周明帝|宇文毓]]
||558年-560年
||558年-560年
||[[武成 (北周)|武成]]559年-560年
||[[武成北周|武成]]559年-560年
|-
|-
||高祖
||高祖
第1,046行: 第1,046行:
||[[周武帝|宇文邕]]
||[[周武帝|宇文邕]]
||560年-578年
||560年-578年
||[[保定 (北周)|保定]]560年-565年<br>[[天和 (北周)|天和]]566年-572年<br>[[建德 (北周)|建德]]572年-578年<br>[[宣政]]578年
||[[保定北周|保定]]560年-565年<br>[[天和北周|天和]]566年-572年<br>[[建德北周|建德]]572年-578年<br>[[宣政]]578年
|-
|-
||
||
第1,052行: 第1,052行:
||[[周宣帝|宇文赟]]
||[[周宣帝|宇文赟]]
||578年-579年
||578年-579年
||[[大成 (北周)|大成]]578年-579年
||[[大成北周|大成]]578年-579年
|-
|-
||
||
第1,058行: 第1,058行:
||[[周静帝|宇文闡]]
||[[周静帝|宇文闡]]
||579年-581年
||579年-581年
||[[大象 (年号)|大象]]579年-580年<br>[[大定 (北周)|大定]]581年
||[[大象年号|大象]]579年-580年<br>[[大定北周|大定]]58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