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回退到由WaitSpring-bot讨论)做出的修订版本2311080)
标签Twinkle 撤销
 

(未显示2个用户的6个中间版本)

第16行: 第16行:
|-
|-
! 首都
! 首都
|| 1.[[盛樂]]<br />2.[[大同市|平城]]<br />3.[[洛阳市|洛陽]]<ref group="注">[[北魏]]於398年遷都平城,493年遷都洛陽。</ref>
|| 1.[[盛樂]]<br>2.[[大同市|平城]]<br>3.[[洛阳市|洛陽]]<ref group="注">[[北魏]]於398年遷都平城,493年遷都洛陽。</ref>
|| [[邺]] || [[长安]] || [[邺]] || [[长安]]
|| [[邺]] || [[长安]] || [[邺]] || [[长安]]
|-
|-
! 君主<br />-开国君主<br />-灭亡君主
! 君主<br>-开国君主<br>-灭亡君主
| 17帝<br />[[拓跋珪]]<br />[[魏孝武帝|元修]] || 1帝<br />[[魏孝静帝|元善見]]<br />[[魏孝静帝|元善見]] || 3帝<br />[[元宝炬]]<br />[[魏恭帝|元廓]]|| 6帝<br />[[齐文宣帝|高洋]]<br />[[齊幼主|高恒]] || 5帝<br />[[周孝闵帝|宇文覺]]<br />[[周静帝|宇文衍]]
| 17帝<br>[[拓跋珪]]<br>[[魏孝武帝|元修]] || 1帝<br>[[魏孝静帝|元善見]]<br>[[魏孝静帝|元善見]] || 3帝<br>[[元宝炬]]<br>[[魏恭帝|元廓]]|| 6帝<br>[[齐文宣帝|高洋]]<br>[[齊幼主|高恒]] || 5帝<br>[[周孝闵帝|宇文覺]]<br>[[周静帝|宇文衍]]
|-
|-
! 成立
! 成立
第38行: 第38行:
|-
|-
! 國家
! 國家
||[[刘宋|宋]] || [[南齐|齊]] || [[梁 (南朝)|梁]] || [[后梁 (南朝)|後梁]]
||[[刘宋|宋]] || [[南齐|齊]] || [[梁南朝|梁]]|| [[后梁 (南朝)|後梁]]
| colspan="2" | [[陳 (南朝)|陳]]
| [[陈(南朝|陳]]
|-
|-
! 首都
! 首都
||[[南京市|建康]] || 建康 || 1.建康<br />2.[[江陵县|江陵]]<ref group="注" name="南梁首都">[[梁 (南朝)|南梁]]於552年遷都[[江陵郡|江陵]]。</ref>|| [[江陵郡|江陵]]
||[[南京市|建康]] || 建康 || 1.建康<br>2.[[江陵县|江陵]]<ref group="注" name="南梁首都">[[梁 (南朝)|南梁]]於552年遷都[[江陵郡|江陵]]。</ref>|| [[江陵郡|江陵]]
| colspan="2" | 建康
| 建康
|-
|-
! 君主<br />-开国君主<br />-灭亡君主
! 君主<br>-开国君主<br>-灭亡君主
||8帝<br />[[宋武帝|刘裕]]<br />[[宋顺帝|劉準]] || 7帝<br />[[蕭道成]]<br />[[齐和帝|蕭寶融]] || 6帝<br />[[梁武帝|萧衍]]<br />[[梁敬帝|蕭方智]] || 3帝<br />[[梁宣帝|蕭詧]]<br />[[蕭琮]]
||8帝<br>[[宋武帝|刘裕]]<br>[[宋顺帝|劉準]] || 7帝<br>[[蕭道成]]<br>[[齐和帝|蕭寶融]] || 6帝<br>[[梁武帝|萧衍]]<br>[[梁敬帝|蕭方智]] || 3帝<br>[[梁宣帝|蕭詧]]<br>[[蕭琮]]
| colspan="2" | 5帝<br />[[陈霸先]]<br />[[陈后主|陈叔宝]]
| 5帝<br>[[陈霸先]]<br>[[陈后主|陈叔宝]]
|-
|-
! 成立
! 成立
||420年 || 479年 || 502年 || 555年
||420年 || 479年 || 502年 || 555年
| colspan="2" | 557年
| 557年
|-
|-
! 灭亡
! 灭亡
||479年 || 502年 || 557年 || 587年
||479年 || 502年 || 557年 || 587年
| colspan="2" | 589年
| 589年
|-
|-
! 開始
! 開始
第63行: 第63行:
| colspan=5 | 589年[[隋滅陳之戰]]
| colspan=5 | 589年[[隋滅陳之戰]]
|-
|-
| colspan="6" style="text-align:center;"|[[File: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440 CE.png|280px|边框|440年南北朝前期疆域圖:淡藍色為北魏,紅色為劉宋。]]
| colspan="6" style="text-align:center;"|[[File: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440 CE.png|280px|border|440年南北朝前期疆域圖:淡藍色為北魏,紅色為劉宋。]]
|-
|-
|colspan=6 |440年南北朝前期疆域圖:<br/>{{colorbox|#00bfff}} 淡藍色為[[北魏]]<br/>{{colorbox|#b22222}} 紅色為[[刘宋|宋]]
|colspan=6 |440年南北朝前期疆域圖:<br>{{colorbox|#00bfff}} 淡藍色為[[北魏]]<br>{{colorbox|#b22222}} 紅色為[[刘宋|宋]]
|-
|-
| colspan="6" style="text-align:center;"|[[File: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560 CE.png|280px|边框|560年南北朝後期疆域圖:淡藍色為北周,藍色為北齊,粉紅色為西梁,紅色為陳。]]
| colspan="6" style="text-align:center;"|[[File: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560 CE.png|280px|border|560年南北朝後期疆域圖:淡藍色為北周,藍色為北齊,粉紅色為西梁,紅色為陳。]]
|-
|-
|colspan=6 | 560年南北朝後期疆域圖:<br/>{{colorbox|#00bfff}} 淡藍色為[[北周]],{{colorbox|#4682b4}} 藍色為[[北齊]]<br/>{{colorbox|#ffb6c1}} 粉紅色為[[后梁 (南朝)|後梁]](西梁),{{colorbox|#b22222}} 紅色為[[陳 (南朝)|陈]]
|colspan=6 | 560年南北朝後期疆域圖:<br>{{colorbox|#00bfff}} 淡藍色為[[北周]],{{colorbox|#4682b4}} 藍色為[[北齊]]<br>{{colorbox|#ffb6c1}} 粉紅色為[[后梁 (南朝)|後梁]](西梁),{{colorbox|#b22222}} 紅色為[[陳 (南朝)|陈]]
|}
|}


第86行: 第86行:
=== 元嘉劉宋 ===
=== 元嘉劉宋 ===
{{main|刘宋}}
{{main|刘宋}}
[[File:Liu Yu,Song Wudi.png|150px||缩略图|宋武帝劉裕像]]
[[File:Liu Yu,Song Wudi.png|150px|left|thumb|宋武帝劉裕像]]
[[宋武帝]]劉裕原為東晉[[北府军]]的將領,在[[桓玄]]之亂後掌握朝廷。他為了獲得聲望來篡晉,發動了[[劉裕北伐|兩次北伐]],收復了山東、河南及關中地區(關中後被[[夏 (十六国)|夏國]]佔領)。之後劉裕殺晉安帝,改立晉恭帝,並在兩年後(420年)如同魏晉舊事篡位,建國劉宋,東晉亡。南方進入「南北朝時期」。440年,[[北魏]]統一北方後,方與劉宋形成南北對峙。宋武帝出身於軍旅,為人剛毅儉樸,稱帝後仍力行節儉,一時政風甚佳。但是他似乎不重視皇室教育,以至於所托非人,釀成巨變<ref name="劉宋"/>。他察覺當時[[门阀|世族]]權勢盛重,君主威權移墜,所以在朝政上重用[[寒族]]掌握機要,軍權重鎮則託付給宗室皇族。宗室掌握軍權及政區,因而心生篡位之意,所以皇帝與宗室之间發生多次骨肉相殘的惨剧。
[[宋武帝]]劉裕原為東晉[[北府军]]的將領,在[[桓玄]]之亂後掌握朝廷。他為了獲得聲望來篡晉,發動了[[劉裕北伐|兩次北伐]],收復了山東、河南及關中地區(關中後被[[夏 (十六国)|夏國]]佔領)。之後劉裕殺晉安帝,改立晉恭帝,並在兩年後(420年)如同魏晉舊事篡位,建國劉宋,東晉亡。南方進入「南北朝時期」。440年,[[北魏]]統一北方後,方與劉宋形成南北對峙。宋武帝出身於軍旅,為人剛毅儉樸,稱帝後仍力行節儉,一時政風甚佳。但是他似乎不重視皇室教育,以至於所托非人,釀成巨變<ref name="劉宋"/>。他察覺當時[[门阀|世族]]權勢盛重,君主威權移墜,所以在朝政上重用[[寒族]]掌握機要,軍權重鎮則託付給宗室皇族。宗室掌握軍權及政區,因而心生篡位之意,所以皇帝與宗室之间發生多次骨肉相殘的惨剧。


第95行: 第95行:
=== 永明南齊 ===
=== 永明南齊 ===
{{main|南齐}}
{{main|南齐}}
[[File:北魏・斉.PNG|230px|缩略图||北魏與南齊對峙圖]]
[[File:北魏・斉.PNG|230px|thumb|left|北魏與南齊對峙圖]]
[[蕭道成|齊高帝]]屬於[[兰陵萧氏]]的次等世族,原本地位不高,所以稱帝後曾說自己原來是「布衣素族」(素族指非皇族的高門)。他的政風也如同宋初,為政節儉,在位四年即去世,由太子賾繼立,即[[齐武帝]]。齊武帝為政清明,與北魏無戰事,安民保境,史稱「[[永明之治]]」,但推行的[[检籍]]政策卻造成一次不小的叛亂([[唐寓之]]暴亂)。當時皇帝利用典籤官<ref>{{Cite web |url=http://www.zdic.net/cd/ci/8/ZdicE5Zdic85ZdicB821342.htm |title=词语典签,汉典 |accessdate=2010-04-25 |archive-date=2012-11-2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120042653/http://www.zdic.net/cd/ci/8/ZdicE5Zdic85ZdicB821342.htm |dead-url=no }}</ref>作為耳目,來監察諸州政事及宗室諸王,导致诸王如同囚徒,武帝子巴东王[[萧子响]]更被迫作乱而败死。
[[蕭道成|齊高帝]]屬於[[兰陵萧氏]]的次等世族,原本地位不高,所以稱帝後曾說自己原來是「布衣素族」(素族指非皇族的高門)。他的政風也如同宋初,為政節儉,在位四年即去世,由太子賾繼立,即[[齐武帝]]。齊武帝為政清明,與北魏無戰事,安民保境,史稱「[[永明之治]]」,但推行的[[检籍]]政策卻造成一次不小的叛亂([[唐寓之]]暴亂)。當時皇帝利用典籤官<ref>{{Cite web |url=http://www.zdic.net/cd/ci/8/ZdicE5Zdic85ZdicB821342.htm |title=词语典签,汉典 |accessdate=2010-04-25 }}</ref>作為耳目,來監察諸州政事及宗室諸王,导致诸王如同囚徒,武帝子巴东王[[萧子响]]更被迫作乱而败死。


齊武帝去世後,由皇太孫[[萧昭业]]繼立,由[[萧子良]]與[[齐明帝|蕭鸞]]輔政。然而齊帝蕭昭業奢侈荒戲,不但國政由輔政大臣蕭鸞掌握,連父、祖留給他的親信護衛蕭諶、蕭坦之等人,都主動投靠蕭鸞。蕭鸞有意篡位,殺蕭昭業後改立其弟[[萧昭文]],不久廢帝自立,是為齊明帝。齊明帝繼位後,利用典籤官大殺宗室諸王,高帝、武帝和萧昭业的父亲追尊文帝[[萧长懋]]的诸子都被殺盡<ref name=autogenerated5 />。蕭鸞晚年病重,相當尊重道教與厭勝之術,將所有的服裝都改為紅色;而且蕭鸞還特地下詔向官府徵求銀魚以為藥劑。因高帝旧将[[王敬则]]以拥戴高帝孙[[萧子恪]]为由起兵,他曾想杀掉高、武二帝在世的孙子六十余人,但在王敬则败亡后作罢。498年蕭鸞病故,葬於興安陵。
齊武帝去世後,由皇太孫[[萧昭业]]繼立,由[[萧子良]]與[[齐明帝|蕭鸞]]輔政。然而齊帝蕭昭業奢侈荒戲,不但國政由輔政大臣蕭鸞掌握,連父、祖留給他的親信護衛蕭諶、蕭坦之等人,都主動投靠蕭鸞。蕭鸞有意篡位,殺蕭昭業後改立其弟[[萧昭文]],不久廢帝自立,是為齊明帝。齊明帝繼位後,利用典籤官大殺宗室諸王,高帝、武帝和萧昭业的父亲追尊文帝[[萧长懋]]的诸子都被殺盡<ref name=autogenerated5 />。蕭鸞晚年病重,相當尊重道教與厭勝之術,將所有的服裝都改為紅色;而且蕭鸞還特地下詔向官府徵求銀魚以為藥劑。因高帝旧将[[王敬则]]以拥戴高帝孙[[萧子恪]]为由起兵,他曾想杀掉高、武二帝在世的孙子六十余人,但在王敬则败亡后作罢。498年蕭鸞病故,葬於興安陵。
第103行: 第103行:


=== 梁武與侯景之亂 ===
=== 梁武與侯景之亂 ===
{{main|梁 (南朝)}}
{{main|梁南朝}}
[[File:Emperor Wu of Liang.jpg|150px|缩略图||梁武帝蕭衍像]]
[[File:Emperor Wu of Liang.jpg|150px|thumb|left|梁武帝蕭衍像]]
[[梁武帝]]为[[兰陵萧氏]]的旁支,為人節儉,勤政愛民。使得梁朝前期開創出[[天监|天監之治]],國力勝過逐漸混亂的北魏。鑑於宋齊宗室的屠殺,梁武帝對其宗室十分寬容,即使犯罪也不追究<ref>《南史卷第五十一列傳第四十一梁宗室上》:「宏妾弟吳法壽性粗狡,恃宏無所畏忌,輒殺人。死家訴,有敕嚴討。法壽在宏府內,無如之何。武帝制宏出之,即日償辜。南司奏免宏司徒、驃騎、揚州刺史。武帝注曰:愛宏者兄弟私親,免宏者王者正法,所奏可。」</ref>。他學問淵博,提倡學術發展,使得南梁教育發達,南朝的文化發展至極致。然而在梁武帝後期,他喜聽人奉承,又迷信佛教,三次捨身同泰寺。由於僧侶道士不用賦稅,以致近一半的戶口記名其下,國家財政蒙受重大損失。當時的宗室及官員貪財奢侈,沉陷在紙醉金迷中而不可自拔<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77頁。</ref>。
[[梁武帝]]为[[兰陵萧氏]]的旁支,為人節儉,勤政愛民。使得梁朝前期開創出[[天监|天監之治]],國力勝過逐漸混亂的北魏。鑑於宋齊宗室的屠殺,梁武帝對其宗室十分寬容,即使犯罪也不追究<ref>《南史卷第五十一列傳第四十一梁宗室上》:「宏妾弟吳法壽性粗狡,恃宏無所畏忌,輒殺人。死家訴,有敕嚴討。法壽在宏府內,無如之何。武帝制宏出之,即日償辜。南司奏免宏司徒、驃騎、揚州刺史。武帝注曰:愛宏者兄弟私親,免宏者王者正法,所奏可。」</ref>。他學問淵博,提倡學術發展,使得南梁教育發達,南朝的文化發展至極致。然而在梁武帝後期,他喜聽人奉承,又迷信佛教,三次捨身同泰寺。由於僧侶道士不用賦稅,以致近一半的戶口記名其下,國家財政蒙受重大損失。當時的宗室及官員貪財奢侈,沉陷在紙醉金迷中而不可自拔<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77頁。</ref>。


第112行: 第112行:


=== 南朝的衰亡 ===
=== 南朝的衰亡 ===
{{main|陳 (南朝)}}
{{main|陈(南朝}}
[[File:Emperor Wu of Chen.jpg|150px|缩略图||陳武帝陳霸先像]]
[[File:Emperor Wu of Chen.jpg|150px|thumb|left|陳武帝陳霸先像]]
[[File:北周・北斉・陳・後梁.PNG|220px|缩略图|北周北齊與南陳西梁對峙圖,南朝版圖已大幅縮小,雖為三國時代,但北朝彊域佔三分之二]]
[[File:北周・北斉・陳・後梁.PNG|220px|thumb|北周北齊與南陳西梁對峙圖,南朝版圖已大幅縮小,雖為三國時代,但北朝彊域佔三分之二]]
[[陈霸先|陳武帝]]是吳興人,為南方吴人。當時[[士族 (中国)|僑姓世族]]及[[门阀|吳姓世族]]皆因[[侯景之乱]]而嚴重受創,許多地方勢力亦紛紛割據。由於陳武帝無法盡數平定所以採取安撫的方式。武帝死後其姪陳蒨繼位,即[[陳文帝]]。盤據兩湖的[[王琳 (南北朝)|王琳]]率先發難,聯合[[北齐]]、[[北周]]大軍東征建康。陳文帝先是擊潰王琳北齊聯軍,繼而封鎖[[岳阳市|巴丘]]阻止北周順江東進。至此國勢方定。陳文帝在位時期,勵精圖治,復甦江南經濟,使南陳國勢恢復<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83頁。</ref>。
[[陈霸先|陳武帝]]是吳興人,為南方吴人。當時[[士族 (中国)|僑姓世族]]及[[门阀|吳姓世族]]皆因[[侯景之乱]]而嚴重受創,許多地方勢力亦紛紛割據。由於陳武帝無法盡數平定所以採取安撫的方式。武帝死後其姪陳蒨繼位,即[[陳文帝]]。盤據兩湖的[[王琳 (南北朝)|王琳]]率先發難,聯合[[北齐]]、[[北周]]大軍東征建康。陳文帝先是擊潰王琳北齊聯軍,繼而封鎖[[岳阳市|巴丘]]阻止北周順江東進。至此國勢方定。陳文帝在位時期,勵精圖治,復甦江南經濟,使南陳國勢恢復<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83頁。</ref>。


第123行: 第123行:


=== 北魏興起與漢化運動 ===
=== 北魏興起與漢化運動 ===
[[File:Map of Northern Wei and Liu Song Dynasty ja.png|230px||缩略图|北魏與南朝宋對峙圖]]
[[File:Map of Northern Wei and Liu Song Dynasty ja.png|230px|left|thumb|北魏與南朝宋對峙圖]]
{{Main|北魏}}
{{Main|北魏}}


[[北魏]]於[[五胡十六国|十六國]]時期由[[拓跋部|拓跋鮮卑]]所建,前身為[[代 (十六国)|代國]]。[[前秦]]於[[淝水之戰]]崩潰後,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孫[[魏道武帝|拓跋珪]]舉兵復國,都[[盛樂]],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北魏在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及太武帝的經營下逐步壯大。拓跋珪與[[後燕]]交惡而發生多次戰爭,最後在[[張袞 (北魏)|張袞]]幫助下於[[參合陂之戰]]擊潰燕軍。拓跋珪不久率軍攻破後燕首都,遷都至[[大同市|平城]],並在次年稱帝,即道武帝。道武帝性情殘忍,後為其子拓跋紹所殺。同年道武帝長子拓跋嗣平亂繼位,即[[魏明元帝|明元帝]]。他攻下南朝宋的河南地,但不久去世。其子拓跋燾繼位,即[[魏太武帝|太武帝]]。他勵精圖治,國力大盛,並屢次攻掠南朝宋。在解除北方柔然的威脅後展開統一華北戰爭。在439年攻滅[[北凉|北涼]]後結束「[[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國時期]]」,與南朝宋對峙。北方至此正式進入「南北朝時期」。然而,還有[[後仇池]],至443年方亡於北魏。
[[北魏]]於[[五胡十六国|十六國]]時期由[[拓跋部|拓跋鮮卑]]所建,前身為[[代十六国|代國]]。[[前秦]]於[[淝水之戰]]崩潰後,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孫[[魏道武帝|拓跋珪]]舉兵復國,都[[盛樂]],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北魏在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及太武帝的經營下逐步壯大。拓跋珪與[[後燕]]交惡而發生多次戰爭,最後在[[張袞 (北魏)|張袞]]幫助下於[[參合陂之戰]]擊潰燕軍。拓跋珪不久率軍攻破後燕首都,遷都至[[大同市|平城]],並在次年稱帝,即道武帝。道武帝性情殘忍,後為其子拓跋紹所殺。同年道武帝長子拓跋嗣平亂繼位,即[[魏明元帝|明元帝]]。他攻下南朝宋的河南地,但不久去世。其子拓跋燾繼位,即[[魏太武帝|太武帝]]。他勵精圖治,國力大盛,並屢次攻掠南朝宋。在解除北方柔然的威脅後展開統一華北戰爭。在439年攻滅[[北凉|北涼]]後結束「[[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國時期]]」,與南朝宋對峙。北方至此正式進入「南北朝時期」。然而,還有[[後仇池]],至443年方亡於北魏。


北魏初期國家組織與經濟的建立皆仰賴[[崔玄伯|崔宏]]與[[崔浩]]父子。雖然軍力鼎盛,但北有強敵[[柔然]],以致不能全力南征。太武帝統一[[华北地区|華北]]後又滅[[西域]]五大強國之一的[[楼兰|鄯善]],控制了西域。在450年又南征[[刘宋]],直逼[[瓜埠镇|瓜步]],並揚言渡江。之後掠奪五萬戶北返,至此北朝軍力壓倒南朝,但軍力大損。信仰佛教的[[盧水胡]]人[[蓋吳]]率各族百姓起事,太武帝平定此事後[[北魏太武帝灭佛|打擊佛教]],成為[[三武灭佛]]之一<ref>[[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詔:「諸有佛圖、形像及胡經,盡皆擊破焚燒,沙門無少長悉坑之。」</ref>。太武帝於後期刑罰殘酷,最後被宦官[[宗愛]]所殺,宗愛之亂至[[拓跋濬|文成帝]]時方平定。
北魏初期國家組織與經濟的建立皆仰賴[[崔玄伯|崔宏]]與[[崔浩]]父子。雖然軍力鼎盛,但北有強敵[[柔然]],以致不能全力南征。太武帝統一[[华北地区|華北]]後又滅[[西域]]五大強國之一的[[楼兰|鄯善]],控制了西域。在450年又南征[[刘宋]],直逼[[瓜埠镇|瓜步]],並揚言渡江。之後掠奪五萬戶北返,至此北朝軍力壓倒南朝,但軍力大損。信仰佛教的[[盧水胡]]人[[蓋吳]]率各族百姓起事,太武帝平定此事後[[北魏太武帝灭佛|打擊佛教]],成為[[三武灭佛]]之一<ref>[[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詔:「諸有佛圖、形像及胡經,盡皆擊破焚燒,沙門無少長悉坑之。」</ref>。太武帝於後期刑罰殘酷,最後被宦官[[宗愛]]所殺,宗愛之亂至[[拓跋濬|文成帝]]時方平定。
[[File:Emperor_Xiaowen_of_Northern_Wei.jpg|280px|缩略图|推行漢化運動的[[北魏孝文帝]]]]
[[File:Emperor_Xiaowen_of_Northern_Wei.jpg|280px|thumb|推行漢化運動的[[北魏孝文帝]]]]
[[魏献文帝|獻文帝]]執政時,被其母[[文成文明皇后|馮太后]]毒殺。馮太后改立獻文帝之子拓跋宏(即孝文帝),並把持朝政。馮太后猜忌多智且濫刑,但使國政平穩<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3頁。</ref>。[[魏孝文帝|孝文帝]]傾慕漢文化,認為鮮卑人應該要深入[[漢化]]。他為人英明好學,在親政後擴建首都[[大同市|平城]]為漢城。基於洛陽較平城繁華,地理位置控制全國易發兵於[[江南]],可擺脫保守派勢力,於493年假借南征[[南齐|南朝齊]]名義,率眾南遷[[洛阳市|洛陽]]<ref>《魏書·卷七·高祖紀》:丙子,詔六軍發軫。丁丑,戎服執鞭,御馬而出,群臣稽顙於馬前,請停南伐,帝乃止。仍定遷都之計。</ref>。孝文帝在遷都後的三年間推動[[孝文帝改革|漢化運動]],全用漢官官制、禁胡服胡語、推廣教育、改姓氏(包括改拓拔氏为元氏)並同漢人世族通婚、禁止歸葬及度量衡採漢制。漢化運動為南遷的鮮卑人提升文化素質,為北魏的政治與經濟帶來發展,但使得暮氣重重的鮮卑貴族由尚武精神趨向奢侈及文弱<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5頁。</ref>。而後孝文帝在多次南征[[南齐|南朝齊]]後皆無功而返。至於留在北方[[六镇]]的鮮卑貴族由於不願南遷,逐漸不受洛陽[[朝廷]]重視而失勢,這使得北魏內部分裂成鮮卑化與[[漢化]]兩大集團,成為日後[[六镇之乱]]的原因之一。494年太子[[元恂]]意圖北返平城,孝文帝得知後廢太子並賜死。保守派[[穆泰]]、[[陆叡]]於平城擁王兵變,被鎮壓後孝文帝還親自北巡安撫。當孝文帝死后,北魏開始走入下坡。[[杨大眼]]是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時名將,軍功顯赫,守衛南疆對抗南朝齊、梁。
[[魏献文帝|獻文帝]]執政時,被其母[[文成文明皇后|馮太后]]毒殺。馮太后改立獻文帝之子拓跋宏(即孝文帝),並把持朝政。馮太后猜忌多智且濫刑,但使國政平穩<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3頁。</ref>。[[魏孝文帝|孝文帝]]傾慕漢文化,認為鮮卑人應該要深入[[漢化]]。他為人英明好學,在親政後擴建首都[[大同市|平城]]為漢城。基於洛陽較平城繁華,地理位置控制全國易發兵於[[江南]],可擺脫保守派勢力,於493年假借南征[[南齐|南朝齊]]名義,率眾南遷[[洛阳市|洛陽]]<ref>《魏書·卷七·高祖紀》:丙子,詔六軍發軫。丁丑,戎服執鞭,御馬而出,群臣稽顙於馬前,請停南伐,帝乃止。仍定遷都之計。</ref>。孝文帝在遷都後的三年間推動[[孝文帝改革|漢化運動]],全用漢官官制、禁胡服胡語、推廣教育、改姓氏(包括改拓拔氏为元氏)並同漢人世族通婚、禁止歸葬及度量衡採漢制。漢化運動為南遷的鮮卑人提升文化素質,為北魏的政治與經濟帶來發展,但使得暮氣重重的鮮卑貴族由尚武精神趨向奢侈及文弱<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65頁。</ref>。而後孝文帝在多次南征[[南齐|南朝齊]]後皆無功而返。至於留在北方[[六镇]]的鮮卑貴族由於不願南遷,逐漸不受洛陽[[朝廷]]重視而失勢,這使得北魏內部分裂成鮮卑化與[[漢化]]兩大集團,成為日後[[六镇之乱]]的原因之一。494年太子[[元恂]]意圖北返平城,孝文帝得知後廢太子並賜死。保守派[[穆泰]]、[[陆叡]]於平城擁王兵變,被鎮壓後孝文帝還親自北巡安撫。當孝文帝死后,北魏開始走入下坡。[[杨大眼]]是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時名將,軍功顯赫,守衛南疆對抗南朝齊、梁。


=== 六鎮之乱與北魏分裂 ===
=== 六鎮之乱與北魏分裂 ===
第137行: 第137行:
早在北魏初年,為了避免柔然入侵北都平城,於[[阴山]][[黄河]]一帶設置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及懷荒等六鎮來拱衛首都。六鎮將領由鮮卑貴族擔任,將士多是鮮卑族或漢族的高門子弟。他們被視為「國之肺腑」,可隨時返京任職。但在遷都洛陽後,六鎮地位下降。由於仍保有鮮卑原始習性,被漢化的貴族歧視為「代北寒人」,將領陞遷備受壓抑,心懷不滿。最後北方貴族與屯兵於523年發生[[六镇之乱]],秦隴、關東等地各族人民也陸續起事<ref>懷荒鎮首先舉兵,而後沃野鎮鎮民[[破六韓拔陵]]擴大聲勢後,秦隴有[[莫折念生]]、[[萬俟醜奴]];關東有[[杜洛週]]、[[鮮于修禮]]及[[葛荣]]等人。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91頁。</ref>。此事歷經三年方定,並形成許多軍閥。其中以鎮守[[太原市|晉陽]]的[[尔朱荣]]的勢力最大,他曾攻滅關東勢力最大的[[葛荣]]。
早在北魏初年,為了避免柔然入侵北都平城,於[[阴山]][[黄河]]一帶設置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及懷荒等六鎮來拱衛首都。六鎮將領由鮮卑貴族擔任,將士多是鮮卑族或漢族的高門子弟。他們被視為「國之肺腑」,可隨時返京任職。但在遷都洛陽後,六鎮地位下降。由於仍保有鮮卑原始習性,被漢化的貴族歧視為「代北寒人」,將領陞遷備受壓抑,心懷不滿。最後北方貴族與屯兵於523年發生[[六镇之乱]],秦隴、關東等地各族人民也陸續起事<ref>懷荒鎮首先舉兵,而後沃野鎮鎮民[[破六韓拔陵]]擴大聲勢後,秦隴有[[莫折念生]]、[[萬俟醜奴]];關東有[[杜洛週]]、[[鮮于修禮]]及[[葛荣]]等人。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91頁。</ref>。此事歷經三年方定,並形成許多軍閥。其中以鎮守[[太原市|晉陽]]的[[尔朱荣]]的勢力最大,他曾攻滅關東勢力最大的[[葛荣]]。


孝明帝意圖聯合爾朱榮對付胡太后,但被胡太后毒死。胡太后先後立孝明帝[[元氏 (魏孝明帝女)|獨女]]及堂姪[[元钊]]為帝。同年[[尔朱荣]]以替孝明帝報仇為由,率軍攻佔洛陽,掌控朝政,史稱[[河阴之变]]。他在[[河阴镇|河陰]]將北魏幼主和胡太后沉入黃河溺斃,殺死大臣兩千餘人,改立[[魏孝庄帝|孝莊帝]],於晉陽遙控朝政<ref>陳爽,〈河陰之變考論〉,《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4集,2007/08,頁309-344</ref>。孝莊帝憤為傀儡,於530年在爾朱榮晉見時親自殺掉。而後爾朱榮之子[[尔朱兆]]及從弟[[爾朱世隆]]擁長廣王[[元晔]]為帝,攻下洛陽後殺孝莊帝,又改立[[魏节闵帝|節閔帝]]。同年軍閥[[高欢|高歡]]於信都擁[[元朗 (安定王)|元朗]]為帝,並在532年攻下洛陽後,改立[[魏孝武帝|孝武帝]],元晔、節閔帝、元朗皆被废杀<ref name="魏分東西">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91頁。</ref>。
孝明帝意圖聯合爾朱榮對付胡太后,但被胡太后毒死。胡太后先後立孝明帝[[元氏魏孝明帝女|獨女]]及堂姪[[元钊]]為帝。同年[[尔朱荣]]以替孝明帝報仇為由,率軍攻佔洛陽,掌控朝政,史稱[[河阴之变]]。他在[[河阴镇|河陰]]將北魏幼主和胡太后沉入黃河溺斃,殺死大臣兩千餘人,改立[[魏孝庄帝|孝莊帝]],於晉陽遙控朝政<ref>陳爽,〈河陰之變考論〉,《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4集,2007/08,頁309-344</ref>。孝莊帝憤為傀儡,於530年在爾朱榮晉見時親自殺掉。而後爾朱榮之子[[尔朱兆]]及從弟[[爾朱世隆]]擁長廣王[[元晔]]為帝,攻下洛陽後殺孝莊帝,又改立[[魏节闵帝|節閔帝]]。同年軍閥[[高欢|高歡]]於信都擁[[元朗安定王|元朗]]為帝,並在532年攻下洛陽後,改立[[魏孝武帝|孝武帝]],元晔、節閔帝、元朗皆被废杀<ref name="魏分東西">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91頁。</ref>。


孝武帝為高欢所制,有意聯合關中鎮將[[贺拔岳]]對付高歡。高歡先發制人,於534年殺賀拔岳。孝武帝則任[[宇文泰]]代之,並與高歡決裂,投奔宇文泰。高歡追之不及,改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即[[魏孝静帝|東魏孝靜帝]],遷都[[邺]]城。孝武帝西奔後不久被宇文泰所殺,改立南陽王元寶炬為帝,即[[元宝炬|西魏文帝]],定都[[长安]]。北魏於534年分裂成[[东魏]]及[[西魏]]後滅亡<ref name="魏分東西"/>。
孝武帝為高欢所制,有意聯合關中鎮將[[贺拔岳]]對付高歡。高歡先發制人,於534年殺賀拔岳。孝武帝則任[[宇文泰]]代之,並與高歡決裂,投奔宇文泰。高歡追之不及,改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即[[魏孝静帝|東魏孝靜帝]],遷都[[邺城遗址|邺]]城。孝武帝西奔後不久被宇文泰所殺,改立南陽王元寶炬為帝,即[[元宝炬|西魏文帝]],定都[[长安]]。北魏於534年分裂成[[东魏]]及[[西魏]]後滅亡<ref name="魏分東西"/>。


=== 東西魏對峙 ===
=== 東西魏對峙 ===
{{main|魏|西魏}}
{{main|魏|西魏}}
[[File:西魏・東魏・梁.PNG|250px|缩略图|東魏、西魏與南朝梁對峙圖]]
[[File:西魏・東魏・梁.PNG|250px|thumb|東魏、西魏與南朝梁對峙圖]]
[[东魏|東魏]]及[[西魏]]表面上由拓跋氏後裔所繼承,實際上分別由[[高欢]]及[[宇文泰]]控制。所以在十餘年後分別篡奪,形成[[北周]]與[[北齐]]的對峙。基本上東西魏為沿[[山西省|山西]][[陕西省|陝西]]的邊河[[黄河]]為界。由於[[东魏]]繼承北魏的國力較多,所以不論在軍力、經濟或文化上均勝過[[西魏]],但東魏在多次進攻後皆失利,雙方的對峙至此已定<ref name="魏分東西"/>。
[[东魏|東魏]]及[[西魏]]表面上由拓跋氏後裔所繼承,實際上分別由[[高欢]]及[[宇文泰]]控制。所以在十餘年後分別篡奪,形成[[北周]]與[[北齐]]的對峙。基本上東西魏為沿[[山西省|山西]][[陕西省|陝西]]的邊河[[黄河]]為界。由於[[东魏]]繼承北魏的國力較多,所以不論在軍力、經濟或文化上均勝過[[西魏]],但東魏在多次進攻後皆失利,雙方的對峙至此已定<ref name="魏分東西"/>。


第151行: 第151行:


=== 北周與北齊對峙 ===
=== 北周與北齊對峙 ===
{{main|北|北周}}
{{main|北|北周}}
[[File:北周・北斉・陳・後梁.PNG|250px||缩略图|北周、北齊與南朝陳、西梁形势圖]]
[[File:北周・北斉・陳・後梁.PNG|250px|left|thumb|北周、北齊與南朝陳、西梁形势圖]]
北齊繼承東魏疆域,於550年由[[齐文宣帝]]建國。齊文宣帝先後擊敗[[奚族|庫莫奚]]、[[契丹人|契丹]]、[[柔然]]、[[稽胡|山胡]](屬[[匈奴|匈奴族]])等族。並攻下[[梁 (南朝)|南朝梁]]的淮南地區。在經濟方面,農業、鹽鐵業、瓷器業都相當發達。北齊大致上同北魏,持續推行[[均田制]]。這些使得北齊的國力在初期均勝過北周及南朝陳。然而齊文宣帝在位後期荒淫殘暴,並為了維護鮮卑貴族利益,屠殺漢人世族。北齊對人民的壓迫更重,使得北齊國勢衰落。[[高殷|齊廢帝]]繼立後,由其叔[[齐孝昭帝|高演]]輔政。但高演不久即篡位殺帝,是為[[齐孝昭帝]]。齊孝昭帝在位期間,國力漸漸復元,還親征[[奚族|庫莫奚]]。但於兩年後去世,由其弟長廣王湛繼立,即[[齐武成帝]]。齊武成帝昏庸好色,北齊國力大衰,不久去世,由後主高緯繼立。高緯同其父同樣昏庸好色,還誅殺名將[[斛律光]]、[[高長恭]],使國政更陷混亂。之後北齊被南朝陳攻下淮南,並在577年[[北周灭北齐之战|亡於北周]]。
北齊繼承東魏疆域,於550年由[[齐文宣帝]]建國。齊文宣帝先後擊敗[[奚族|庫莫奚]]、[[契丹人|契丹]]、[[柔然]]、[[稽胡|山胡]](屬[[匈奴|匈奴族]])等族。並攻下[[梁 (南朝)|南朝梁]]的淮南地區。在經濟方面,農業、鹽鐵業、瓷器業都相當發達。北齊大致上同北魏,持續推行[[均田制]]。這些使得北齊的國力在初期均勝過北周及南朝陳。然而齊文宣帝在位後期荒淫殘暴,並為了維護鮮卑貴族利益,屠殺漢人世族。北齊對人民的壓迫更重,使得北齊國勢衰落。[[高殷|齊廢帝]]繼立後,由其叔[[齐孝昭帝|高演]]輔政。但高演不久即篡位殺帝,是為[[齐孝昭帝]]。齊孝昭帝在位期間,國力漸漸復元,還親征[[奚族|庫莫奚]]。但於兩年後去世,由其弟長廣王湛繼立,即[[齐武成帝]]。齊武成帝昏庸好色,北齊國力大衰,不久去世,由後主高緯繼立。高緯同其父同樣昏庸好色,還誅殺名將[[斛律光]]、[[高長恭]],使國政更陷混亂。之後北齊被南朝陳攻下淮南,並在577年[[北周灭北齐之战|亡於北周]]。


第163行: 第163行:
== 疆域及行政區劃 ==
== 疆域及行政區劃 ==
{{main|南北朝行政區劃}}
{{main|南北朝行政區劃}}
[[File: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440 CE.png|280px|缩略图|440年南北朝前期疆域圖,淡藍色為[[北魏]],紅色為[[劉宋]]。此時南朝疆域扩展至最大]]
[[File: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440 CE.png|280px|thumb|440年南北朝前期疆域圖,淡藍色為[[北魏]],紅色為[[劉宋]]。此時南朝疆域扩展至最大]]
南朝政區承襲[[东晋]],實行[[州郡縣三級制]]。而[[侨置|僑州郡縣]]及[[雙頭州郡]]也因為[[土斷]]而變成一般州郡。自[[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实施的的州郡縣三級制,到隋平南陳後改為州縣二級制而結束。南朝的州設[[刺史]],郡設[[太守]],只有[[丹陽郡|丹陽]]郡因為是首都所在地而設尹。縣設令、長。自劉宋以後,令多於長。與郡同級的有王國和公國,設[[內史 (官制)|內史]]和相。還有特為習稱[[蛮族|蠻]]民及[[僚人|僚族]]、[[俚族]]等少數民族設置左郡、左縣和僚郡、俚郡。例如有[[陳 (南朝)|南陳]]左郡、[[東宕渠郡|東宕渠僚郡]]等。當時州郡縣有等級之分,大致上以距離首都遠近為品級高低之分,諸州佐吏則按州的等級設置官員。揚、荊二州還有「二陝」之稱呼<ref name="南朝行政劃分">《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三章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的變遷,第144頁。</ref>。
南朝政區承襲[[东晋]],實行[[州郡縣三級制]]。而[[侨置|僑州郡縣]]及[[雙頭州郡]]也因為[[土斷]]而變成一般州郡。自[[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实施的的州郡縣三級制,到隋平南陳後改為州縣二級制而結束。南朝的州設[[刺史]],郡設[[太守]],只有[[丹陽郡|丹陽]]郡因為是首都所在地而設尹。縣設令、長。自劉宋以後,令多於長。與郡同級的有王國和公國,設[[內史 (官制)|內史]]和相。還有特為習稱[[蛮族|蠻]]民及[[僚人|僚族]]、[[俚族]]等少數民族設置左郡、左縣和僚郡、俚郡。例如有[[陳 (南朝)|南陳]]左郡、[[東宕渠郡|東宕渠僚郡]]等。當時州郡縣有等級之分,大致上以距離首都遠近為品級高低之分,諸州佐吏則按州的等級設置官員。揚、荊二州還有「二陝」之稱呼<ref name="南朝行政劃分">《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三章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的變遷,第144頁。</ref>。


南朝疆域方面,刘宋繼承東晉疆域,基本上為二十二州上下。[[宋武帝]]时代是顶峰,但是不久河南地於[[永初 (刘宋)|永初]]三年(422年)之後逐漸被北魏併吞,后改以[[淮河|淮水]]為界。萧齊基本上同劉宋為為二十二州上下,可是相繼失去雍州沔北及[[淮南市|淮南]]豫州之地。萧梁時州郡設置和疆域變化很大,因北伐獲得[[淮北市|淮北]]之地,一度達河南地。又開拓閩、越、平[[俚洞]],破[[牂柯郡|牂柯]]。到539年共有大小不一的一百零七個州。[[侯景之乱]]後,北齊趁机佔領江北淮南之地,西魏趁机佔領漢中巴蜀。西魏又受[[蕭詧]]之托,率軍奪下萧梁江陵以北之地,建立附庸國[[后梁 (南朝)|西梁]]。南陳成立後疆域不多,至569年開始陸續收復淮南及部份淮北之地,並且一度奪下北齐長江以北之地(573年—577年)<ref name="南朝行政劃分"/>。到陈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時被[[北周宣帝]]占领淮南江北使得國土減少,僅剩長江以南至交廣地區。
南朝疆域方面,刘宋繼承東晉疆域,基本上為二十二州上下。[[宋武帝]]时代是顶峰,但是不久河南地於[[永初 (刘宋)|永初]]三年(422年)之後逐漸被北魏併吞,后改以[[淮河|淮水]]為界。萧齊基本上同劉宋為為二十二州上下,可是相繼失去雍州沔北及[[淮南市|淮南]]豫州之地。萧梁時州郡設置和疆域變化很大,因北伐獲得[[淮北市|淮北]]之地,一度達河南地。又開拓閩、越、平[[俚洞]],破[[牂柯郡|牂柯]]。到539年共有大小不一的一百零七個州。[[侯景之乱]]後,北齊趁机佔領江北淮南之地,西魏趁机佔領漢中巴蜀。西魏又受[[蕭詧]]之托,率軍奪下萧梁江陵以北之地,建立附庸國[[后梁 (南朝)|西梁]]。南陳成立後疆域不多,至569年開始陸續收復淮南及部份淮北之地,並且一度奪下北齐長江以北之地(573年—577年)<ref name="南朝行政劃分"/>。到陈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時被[[北周宣帝]]占领淮南江北使得國土減少,僅剩長江以南至交廣地區。
[[File: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560 CE.png|280px||缩略图|560年南北朝後期疆域圖,淡藍色為[[北周]],藍色為[[北齊]],粉紅色為[[西梁]],紅色為[[南陳]]。此時北朝疆域扩展至最大]]
[[File: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560 CE.png|280px|left|thumb|560年南北朝後期疆域圖,淡藍色為[[北周]],藍色為[[北齊]],粉紅色為[[西梁]],紅色為[[南陳]]。此時北朝疆域扩展至最大]]
北朝政區承襲[[十六国]],如同南朝一樣為州郡縣三級制。然而州轄區不大,州刺史可越郡級直接管理縣,使得郡級逐漸虛級化,到583年[[隋朝]]正式定為[[州縣兩級制]]。北魏也設有僑州郡縣和雙頭州郡(如南雍州),並將州郡縣按人口數分等級。為了防範新附或異姓叛變,於406年將各級行政長官分立三位,其中[[刺史|州刺史]]方面須一位為宗室。北魏原設有負責地方軍政的行台及管理數州軍事的都督。到北齊定為-{[[行台|行台制]]}-,北周則為[[總管制]],都是負責數個州郡軍事與行政的政區單位。北齊因為州轄區越分越細,於是設置行台兼管數州民政及軍事<ref group="注">北齊設有東南、北、南、西、西南、河南、山東、朔州、豫州、揚州、河陽、建州、徐州等道,每道都設立行台。《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三章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的變遷,第145頁。</ref>。西魏則改稱都督為總管,性質同北齊行台。北周時,總管一般兼任駐州刺史,並以所駐之州為名<ref group="注">北周先後設有江陵、河陽、隴右、陝西、玉璧等總管。</ref>。北魏還特為鮮卑本族或其他民族(漢人除外)設置[[領民酋長]]來管理該族,地位只次於州刺史。又延續十六國政區,設有管理州境內其他民族的[[護軍]]。其地位等同郡守,至457年廢除。還有[[鎮戍制]],於重要的軍事要地設鎮。鎮由鎮將管理,下置戍,由戍主管理。其中又以鞏固首都[[大同市|平城]]的[[六镇|六鎮]]<ref group="注">北魏共設有沃野鎮(今內蒙古境內),懷朔鎮(今內蒙古固陽縣西南),武川鎮(今內蒙古武川縣西),撫冥鎮(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柔玄鎮(今內蒙古興和縣西北)和懷荒鎮(今河北張北縣)。</ref>最重要,至孝文帝遷都後勢微。[[六镇之乱]]後,北朝的鎮戍專管軍事,不再具政區性質。
北朝政區承襲[[十六国]],如同南朝一樣為州郡縣三級制。然而州轄區不大,州刺史可越郡級直接管理縣,使得郡級逐漸虛級化,到583年[[隋朝]]正式定為[[州縣兩級制]]。北魏也設有僑州郡縣和雙頭州郡(如南雍州),並將州郡縣按人口數分等級。為了防範新附或異姓叛變,於406年將各級行政長官分立三位,其中[[刺史|州刺史]]方面須一位為宗室。北魏原設有負責地方軍政的行台及管理數州軍事的都督。到北齊定為-{[[行台|行台制]]}-,北周則為[[總管制]],都是負責數個州郡軍事與行政的政區單位。北齊因為州轄區越分越細,於是設置行台兼管數州民政及軍事<ref group="注">北齊設有東南、北、南、西、西南、河南、山東、朔州、豫州、揚州、河陽、建州、徐州等道,每道都設立行台。《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三章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的變遷,第145頁。</ref>。西魏則改稱都督為總管,性質同北齊行台。北周時,總管一般兼任駐州刺史,並以所駐之州為名<ref group="注">北周先後設有江陵、河陽、隴右、陝西、玉璧等總管。</ref>。北魏還特為鮮卑本族或其他民族(漢人除外)設置[[領民酋長]]來管理該族,地位只次於州刺史。又延續十六國政區,設有管理州境內其他民族的[[護軍]]。其地位等同郡守,至457年廢除。還有[[鎮戍制]],於重要的軍事要地設鎮。鎮由鎮將管理,下置戍,由戍主管理。其中又以鞏固首都[[大同市|平城]]的[[六镇|六鎮]]<ref group="注">北魏共設有沃野鎮(今內蒙古境內),懷朔鎮(今內蒙古固陽縣西南),武川鎮(今內蒙古武川縣西),撫冥鎮(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柔玄鎮(今內蒙古興和縣西北)和懷荒鎮(今河北張北縣)。</ref>最重要,至孝文帝遷都後勢微。[[六镇之乱]]後,北朝的鎮戍專管軍事,不再具政區性質。


北朝疆域方面,北魏自代北之地(今山西省北部)崛起,至439年統一華北而結束五胡乱华時期。其屢次入侵劉宋,佔領山東、河南與淮北地。又取南齊淮南地及南梁[[汉中市|漢中]]、[[剑阁县|劍閣]]一帶。至此疆域北至[[漠南蒙古|漠南]]草原,西抵[[西域]]東部,東達[[遼西走廊|遼西]],南達江漢流域。在擴充領土期間,州郡多因時制宜,到487年開始整頓。到[[元诩|北魏孝明帝]]之後領土減少,州郡濫置<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三章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的變遷,第146頁。</ref>。魏分東西後東魏有八十州,西魏有三十三州。北齊建立後,開始整頓政區規劃,廢除三州、一百五十三郡及五百八十九縣。北齊江淮之地後被南陳佔領。西魏屢次攻佔南梁巴蜀之地與江漢之地。北周開國之初招徠[[南中 (地名)|南中]](中國西南地區),置寧州(即南寧州)<ref>方國瑜《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第三篇《北周至初唐時期西南地理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248頁。</ref>。[[宇文邕|北周武帝]]滅北齊,取南陳江淮之地,領土大大擴充。到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11月時出征南陳,开皇九年(589年)3月底統一南北。
北朝疆域方面,北魏自代北之地(今山西省北部)崛起,至439年統一華北而結束五胡乱华時期。其屢次入侵劉宋,佔領山東、河南與淮北地。又取南齊淮南地及南梁[[汉中市|漢中]]、[[剑阁县|劍閣]]一帶。至此疆域北至[[漠南蒙古|漠南]]草原,西抵[[西域]]東部,東達[[遼西走廊|遼西]],南達江漢流域。在擴充領土期間,州郡多因時制宜,到487年開始整頓。到[[魏孝明帝|北魏孝明帝]]之後領土減少,州郡濫置<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三章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的變遷,第146頁。</ref>。魏分東西後東魏有八十州,西魏有三十三州。北齊建立後,開始整頓政區規劃,廢除三州、一百五十三郡及五百八十九縣。北齊江淮之地後被南陳佔領。西魏屢次攻佔南梁巴蜀之地與江漢之地。北周開國之初招徠[[南中 (地名)|南中]](中國西南地區),置寧州(即南寧州)<ref>方國瑜《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第三篇《北周至初唐時期西南地理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248頁。</ref>。[[宇文邕|北周武帝]]滅北齊,取南陳江淮之地,領土大大擴充。到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11月時出征南陳,开皇九年(589年)3月底統一南北。


== 政治體制 ==
== 政治體制 ==
[[File:Sculpted pagoda sanctuary, limestone, Northern Qi or Sui Dynasty.JPG|260px|缩略图|北齊隋初四面塔]]
[[File:Sculpted pagoda sanctuary, limestone, Northern Qi or Sui Dynasty.JPG|260px|thumb|北齊隋初四面塔]]
南北朝時期的[[世族]]雖然權力極盛,但南朝世族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漸漸走向僵化的趋势,寒門開始興起;而北朝世族受皇帝影響極大,使得權力並不穩定。
南北朝時期的[[世族]]雖然權力極盛,但南朝世族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漸漸走向僵化的趋势,寒門開始興起;而北朝世族受皇帝影響極大,使得權力並不穩定。


第179行: 第179行:


世族為了維護社會地位,並且盛行[[家谱|祖譜]]。例如[[賈弼]]之祖孫三代專精祖譜學,撰《[[十八州士族譜]]》,共七百多卷。劉宋[[劉湛 (劉宋)|劉湛]]、南齊[[王儉 (南朝)|王儉]]、南梁[[王僧孺]]也都有祖譜學專著。祖譜學是吏部選官的重要依據,是維護世族政治的工具<ref name=autogenerated1>《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三章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的變遷,第156頁。</ref>。世族同寒門保持著嚴格的界限,不同寒門通婚共坐,然而在南朝中後期也逐漸崩解<ref>〈奏彈王源〉:「自宋氏失御,禮教雕衰,衣冠之族,日失其序。姻婭淪雜,罔計廝庶,販鬻祖曾,以為賈道,明目腆顏,曾無愧畏。....自宸歷御寓,弘革典憲,雖除舊布新,而斯風未殄。」</ref>。南朝世族既不會帶兵打仗,又不能有效管理政事,完全成為寄生於社會的廢物,在南梁[[侯景之亂]]後全面崩盤,一蹶不起。寒門主要指無特權的地主和商人,他們不甘心受到排擠,通過考試等各種途徑登上政治舞台,在[[梁武帝]]時期萌芽出[[科舉制度]]<ref name=autogenerated1 />。南朝的開國皇帝,就是通過領兵打仗、控制軍權而上升起來的寒門。
世族為了維護社會地位,並且盛行[[家谱|祖譜]]。例如[[賈弼]]之祖孫三代專精祖譜學,撰《[[十八州士族譜]]》,共七百多卷。劉宋[[劉湛 (劉宋)|劉湛]]、南齊[[王儉 (南朝)|王儉]]、南梁[[王僧孺]]也都有祖譜學專著。祖譜學是吏部選官的重要依據,是維護世族政治的工具<ref name=autogenerated1>《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三章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的變遷,第156頁。</ref>。世族同寒門保持著嚴格的界限,不同寒門通婚共坐,然而在南朝中後期也逐漸崩解<ref>〈奏彈王源〉:「自宋氏失御,禮教雕衰,衣冠之族,日失其序。姻婭淪雜,罔計廝庶,販鬻祖曾,以為賈道,明目腆顏,曾無愧畏。....自宸歷御寓,弘革典憲,雖除舊布新,而斯風未殄。」</ref>。南朝世族既不會帶兵打仗,又不能有效管理政事,完全成為寄生於社會的廢物,在南梁[[侯景之亂]]後全面崩盤,一蹶不起。寒門主要指無特權的地主和商人,他們不甘心受到排擠,通過考試等各種途徑登上政治舞台,在[[梁武帝]]時期萌芽出[[科舉制度]]<ref name=autogenerated1 />。南朝的開國皇帝,就是通過領兵打仗、控制軍權而上升起來的寒門。
[[File:Southern Dynasty (420-589 AD)-Candle Stick Holder.JPG|180px||缩略图|南朝時期的蠟燭台架]]
[[File:Southern Dynasty (420-589 AD)-Candle Stick Holder.JPG|180px|left|thumb|南朝時期的蠟燭台架]]
由於北朝胡族君主需要熟悉中國典章制度的人才,而且也為了笼络一些有勢力的北方世族,於是與北方漢人世族合作治理國家。而北方世族為了延续下去也願意配合<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型態〉,第113頁。</ref>,但是雙方也會因為風俗習慣或政治觀點不同而引發殺機。[[北魏孝文帝]]推動[[孝文帝改革|漢化運動]]後,將鮮卑貴族融入北方世族之中,明定漢和鲜卑世族的等級和地位分為[[膏粱]]、[[華腴]]、甲、乙、丙、丁六等,漢人世族的郡姓與漢化鮮卑世族的虏姓。並且進一步實行漢和鲜卑世族聯姻,使得雙方的隔閡逐漸減少。六鎮民變後,洛陽鮮卑世族受損嚴重。其後北魏分裂成東西,並分別由北齊與北周繼承。北齊君主並不是十分重用漢人世族,偏重於提倡鮮卑文化與武功;而北周採取關中本位政策,融合胡漢文化,重用[[蘇綽]]、[[卢辩]]等世族。戰勝北齊、南陳後,政治要津皆為[[關隴集團|關中胡漢世族]]所壟斷,關東世族與江南世族都難以抗衡,影響日後隋唐的政治環境。
由於北朝胡族君主需要熟悉中國典章制度的人才,而且也為了笼络一些有勢力的北方世族,於是與北方漢人世族合作治理國家。而北方世族為了延续下去也願意配合<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型態〉,第113頁。</ref>,但是雙方也會因為風俗習慣或政治觀點不同而引發殺機。[[北魏孝文帝]]推動[[孝文帝改革|漢化運動]]後,將鮮卑貴族融入北方世族之中,明定漢和鲜卑世族的等級和地位分為[[膏粱]]、[[華腴]]、甲、乙、丙、丁六等,漢人世族的郡姓與漢化鮮卑世族的虏姓。並且進一步實行漢和鲜卑世族聯姻,使得雙方的隔閡逐漸減少。六鎮民變後,洛陽鮮卑世族受損嚴重。其後北魏分裂成東西,並分別由北齊與北周繼承。北齊君主並不是十分重用漢人世族,偏重於提倡鮮卑文化與武功;而北周採取關中本位政策,融合胡漢文化,重用[[蘇綽]]、[[卢辩]]等世族。戰勝北齊、南陳後,政治要津皆為[[關隴集團|關中胡漢世族]]所壟斷,關東世族與江南世族都難以抗衡,影響日後隋唐的政治環境。


第185行: 第185行:


== 外交與其他民族 ==
== 外交與其他民族 ==
[[File:Cernuschi Museum 20060812 150.jpg|300px|缩略图|騎駱駝的外國人,中國兵馬俑雕塑,北魏時期]]
[[File:Cernuschi Museum 20060812 150.jpg|300px|thumb|騎駱駝的外國人,中國兵馬俑雕塑,北魏時期]]
南北兩朝彼此關係始終處於敵對狀態,由於北方遊牧民族多留類似繩索的髮辮,因而南朝稱北朝為「索虜」,而南方多河流湖泊,被河湖包圍的陸地類似島嶼,所以北朝則稱南朝為「島夷」<ref name="ReferenceA"/><ref>{{cite news |title=《黄河·长江:中国的两大动脉》 ||publisher=李永织译著 国语日报出版社 1978 第40页 |accessdate=2020-08-14 }}</ref>。雙方時常發生戰爭,然而於戰间期仍有開市以互相貿易。
南北兩朝彼此關係始終處於敵對狀態,由於北方遊牧民族多留類似繩索的髮辮,因而南朝稱北朝為「索虜」,而南方多河流湖泊,被河湖包圍的陸地類似島嶼,所以北朝則稱南朝為「島夷」<ref name="ReferenceA"/><ref>{{cite news |title=《黄河·长江:中国的两大动脉》 |url=http://read.nongyekx.cn/gopreview?title=%E7%B4%A2%E8%99%8F%E4%B8%8E%E5%B2%9B%E5%A4%B7&ssid=11501677&dxid=000004344953&d=9b6dec5edcfbfe2a4fd44dd2780c49f50d263e89c1d41392b05c4127044621e1786bd8fd19fe3a639ee416ed54eec20307350308f055c5002d43e1ef90877375100aa4545ed013e92b9ef295ad6325c8d5e0aee85a493556f457c2a67e84a0d6f46c4cc20998f671de6ecd55741a0ceb100a35b1828eddd9967bf86f751c54c1d3bb95f1c741a756535860fdc4e79753edbe8768f681716857f1bbf18ccd0bb74836bbe7641d0f01e8a3edabb1c2b59188b455b9bc840d0d54a9d0908d3249ae4b63eae328efa63c972d81bd3c97ad477388f71697e4c68e86f37792a717a58658fa4b91e7a7e4f0ed87abd751e48377f76212472ed850cc08698cf9b76e5abceabde80fe239c893753f91b38371f5be155012008afce587c208ff1377ae2f7ca2bff56816cd07483117530192812915dfb7cdabc914b5de1537c75f3f3fb094bbd14fc339a6f6571b1d271c77da327ddc56779c0b90a73c9583a585727d0eb6b635f05139abf2534dae83c09d4596d1d7ad440e20074849f1a344e5529a681e5efe90de222adf5d40078eac4e4227c08ecfd44731378fbf4ea58f3bb3622c48b635f05139abf25333956f005936c8f69fb9e417d58a67ebef3695334cc7c858e5d368738888f83d3065686fc9563c99625740292e4c608483f3f1c78046fc47ab6beb3b5d8babb818ee8b4b620e458db9b31861348394ab0a37426d4b1f40d043beb4b11121f12e85d485667af73a3342b591c47f946c8afeca80676b3e03fdce10a521027c8ec56445986225ab68ea623c3a313b81eb82ba56b23022669c7ad0c4e1c6e3136173e6946618ffc620eb7eae637c4f63352a48acb503e75e70b14b8406031d5424514f05202bab3bf4d64e19998e67c5276692408abf5761a8029e4b7050ca95022fc4e6252e0b34475f17ba1fe81e9baa5aa07201c211c0329e58b518622b546cdb78a70278dfe8f21ef94ecede56376a61 |publisher=李永织译著 国语日报出版社 1978 第40页 |accessdate=2020-08-14 |archive-date=2021-01-1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17014329/http://read.nongyekx.cn/gopreview?title=%E7%B4%A2%E8%99%8F%E4%B8%8E%E5%B2%9B%E5%A4%B7&ssid=11501677&dxid=000004344953&d=9b6dec5edcfbfe2a4fd44dd2780c49f50d263e89c1d41392b05c4127044621e1786bd8fd19fe3a639ee416ed54eec20307350308f055c5002d43e1ef90877375100aa4545ed013e92b9ef295ad6325c8d5e0aee85a493556f457c2a67e84a0d6f46c4cc20998f671de6ecd55741a0ceb100a35b1828eddd9967bf86f751c54c1d3bb95f1c741a756535860fdc4e79753edbe8768f681716857f1bbf18ccd0bb74836bbe7641d0f01e8a3edabb1c2b59188b455b9bc840d0d54a9d0908d3249ae4b63eae328efa63c972d81bd3c97ad477388f71697e4c68e86f37792a717a58658fa4b91e7a7e4f0ed87abd751e48377f76212472ed850cc08698cf9b76e5abceabde80fe239c893753f91b38371f5be155012008afce587c208ff1377ae2f7ca2bff56816cd07483117530192812915dfb7cdabc914b5de1537c75f3f3fb094bbd14fc339a6f6571b1d271c77da327ddc56779c0b90a73c9583a585727d0eb6b635f05139abf2534dae83c09d4596d1d7ad440e20074849f1a344e5529a681e5efe90de222adf5d40078eac4e4227c08ecfd44731378fbf4ea58f3bb3622c48b635f05139abf25333956f005936c8f69fb9e417d58a67ebef3695334cc7c858e5d368738888f83d3065686fc9563c99625740292e4c608483f3f1c78046fc47ab6beb3b5d8babb818ee8b4b620e458db9b31861348394ab0a37426d4b1f40d043beb4b11121f12e85d485667af73a3342b591c47f946c8afeca80676b3e03fdce10a521027c8ec56445986225ab68ea623c3a313b81eb82ba56b23022669c7ad0c4e1c6e3136173e6946618ffc620eb7eae637c4f63352a48acb503e75e70b14b8406031d5424514f05202bab3bf4d64e19998e67c5276692408abf5761a8029e4b7050ca95022fc4e6252e0b34475f17ba1fe81e9baa5aa07201c211c0329e58b518622b546cdb78a70278dfe8f21ef94ecede56376a61 |dead-url=no }}</ref>。雙方時常發生戰爭,然而於戰间期仍有開市以互相貿易。


當時常稱南方的土著民族為「南蠻」。長江流域以[[板楯蛮]]、[[盤瓠|盤瓠蠻]]與[[巴国|廩君蠻]]实力最大<ref>[[萬繩楠]](1994年):《魏晉南北朝史論稿》第十四章〈南北其他民族問題〉,第372頁。</ref>,嶺南以[[俚人|俚族]]為主。這些民族與漢人雜居,從事農業,受漢文化影響,用漢姓,在南朝後期逐漸融入漢族。板循蠻又稱[[賨人]],原居益州巴郡閬中一帶,之後經[[渝水]]北遷漢中、關中。廩君蠻原在益州[[巴郡]]、荊州[[江陵]]一帶,後來擴展到長江漢水與淮西一帶。史書上提到的巴東蠻、宜都建平蠻都是指廩君蠻。盤瓠蠻又稱「溪人」,發揚地在[[辰州 (隋朝)|辰州]]<ref>《後漢書卷第八十六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李賢注:今辰州盧溪縣有武山。黃閔《武陵記》曰:山高可萬仞、山半有槃瓠石室、可容數萬人。」</ref>,分佈現在的湖南與江西一帶。
當時常稱南方的土著民族為「南蠻」。長江流域以[[板楯蛮]]、[[盤瓠|盤瓠蠻]]與[[巴国|廩君蠻]]实力最大<ref>[[萬繩楠]](1994年):《魏晉南北朝史論稿》第十四章〈南北其他民族問題〉,第372頁。</ref>,嶺南以[[俚人|俚族]]為主。這些民族與漢人雜居,從事農業,受漢文化影響,用漢姓,在南朝後期逐漸融入漢族。板循蠻又稱[[賨人]],原居益州巴郡閬中一帶,之後經[[渝水]]北遷漢中、關中。廩君蠻原在益州[[巴郡]]、荊州[[江陵]]一帶,後來擴展到長江漢水與淮西一帶。史書上提到的巴東蠻、宜都建平蠻都是指廩君蠻。盤瓠蠻又稱「溪人」,發揚地在[[辰州 (隋朝)|辰州]]<ref>《後漢書卷第八十六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李賢注:今辰州盧溪縣有武山。黃閔《武陵記》曰:山高可萬仞、山半有槃瓠石室、可容數萬人。」</ref>,分佈現在的湖南與江西一帶。


[[俚人|俚族]]的範圍在南嶺、今貴州南部到海南島、越南北部一帶。有名的有萧梁的[[冼珍]],她於[[侯景之乱]]、廣州[[歐陽紇]]之亂時安定交廣,保護當地俚漢人民,被尊為「聖母」<ref name=autogenerated4>[[萬繩楠]](1994年):《魏晉南北朝史論稿》第十四章〈南北其他民族問題〉,第377頁。</ref>。交州以南則是[[林邑國]],林邑王[[范陽邁一世|范陽邁]]屢次近犯南朝的[[日南郡|日南]]、[[九德郡|九德]]等郡,林邑國到了南朝後期成功佔領日南郡<ref>{{Cite web |url=http://www.meet-greatwall.org/gwsd/wen/domain/index.htm |title=葛劍雄,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長城文化網 |accessdate=2010-09-12 |archive-date=2020-02-2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225064603/http://www.meet-greatwall.org/gwsd/wen/domain/index.htm |dead-url=no }}</ref>。南朝的[[交州]]曾數度發生割據抗命的事件。468年起[[李長仁]]與[[李叔獻]]兄弟據交州抵制刘宋朝廷,齊高帝採用[[劉善明]]的建議<ref>《南齊書·劉善明傳》:「交州險敻,要荒之表,宋末政苛,遂至怨叛。今大化創始,宜懷以恩德,未應遠勞將士,搖動邊氓。且彼土所出,唯有珠寶,實非聖朝所須之急。討伐之事,謂宜且停。」</ref>,安撫李叔獻為交州刺史。齊武帝時,叔獻阻截外國貢獻,武帝乘機派兵攻佔交州。南梁時,505年交州刺史[[李凱 (南朝)|李凱]]據州叛變,梁廷派[[李畟]]討平,並斬當地反抗者[[阮宗孝]]。541年[[李賁]]起事,攻陷州城[[龍編郡|龍編]],於544年建國[[前李朝|萬春]]。隔年梁廷遣[[楊瞟]]、[[陳霸先]]等率兵擊敗李賁軍隊。546年李賁退保屈獠洞時被殺,其部下[[趙光復]]仍據龍編,兄長[[李天寶]]據屈獠洞。[[李佛子]]繼承後於571年攻滅趙光復。隋朝時隋廷派[[劉方 (河陰縣公)|劉方]]南征,李佛子遂向隋朝請降<ref>呂士朋(1964年)《北屬時期的越南》第三章《六朝遞變時期的交州》,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出版,第67至70頁。</ref>。
[[俚人|俚族]]的範圍在南嶺、今貴州南部到海南島、越南北部一帶。有名的有萧梁的[[冼珍]],她於[[侯景之乱]]、廣州[[歐陽紇]]之亂時安定交廣,保護當地俚漢人民,被尊為「聖母」<ref name=autogenerated4>[[萬繩楠]](1994年):《魏晉南北朝史論稿》第十四章〈南北其他民族問題〉,第377頁。</ref>。交州以南則是[[林邑國]],林邑王[[范陽邁一世|范陽邁]]屢次近犯南朝的[[日南郡|日南]]、[[九德郡|九德]]等郡,林邑國到了南朝後期成功佔領日南郡<ref>{{Cite web |url=http://www.meet-greatwall.org/gwsd/wen/domain/index.htm |title=葛劍雄,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長城文化網 |accessdate=2010-09-12 }}</ref>。南朝的[[交州]]曾數度發生割據抗命的事件。468年起[[李長仁]]與[[李叔獻]]兄弟據交州抵制刘宋朝廷,齊高帝採用[[劉善明]]的建議<ref>《南齊書·劉善明傳》:「交州險敻,要荒之表,宋末政苛,遂至怨叛。今大化創始,宜懷以恩德,未應遠勞將士,搖動邊氓。且彼土所出,唯有珠寶,實非聖朝所須之急。討伐之事,謂宜且停。」</ref>,安撫李叔獻為交州刺史。齊武帝時,叔獻阻截外國貢獻,武帝乘機派兵攻佔交州。南梁時,505年交州刺史[[李凱 (南朝)|李凱]]據州叛變,梁廷派[[李畟]]討平,並斬當地反抗者[[阮宗孝]]。541年[[李賁]]起事,攻陷州城[[龍編郡|龍編]],於544年建國[[前李朝|萬春]]。隔年梁廷遣[[楊瞟]]、[[陳霸先]]等率兵擊敗李賁軍隊。546年李賁退保屈獠洞時被殺,其部下[[趙光復]]仍據龍編,兄長[[李天寶]]據屈獠洞。[[李佛子]]繼承後於571年攻滅趙光復。隋朝時隋廷派[[劉方 (河陰縣公)|劉方]]南征,李佛子遂向隋朝請降<ref>呂士朋(1964年)《北屬時期的越南》第三章《六朝遞變時期的交州》,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出版,第67至70頁。</ref>。


中國西南的[[南中 (地名)|南中]]地區,自東漢晚期至東晉時的長期战争,中原朝廷無力兼顧,遂形成豪族[[爨氏]]割據一隅。宋齊梁時期,南中地區雖仍為屬地,並置[[寧州]]刺史之職,然而大多遙領,未能至任,爨氏方為當地實際控制者<ref>《南齊書·州郡志》:「寧州,鎮建寧郡,本益州南中,諸葛亮所謂不毛之地也。道遠土塉,蠻夷#眾多,齊民甚少,諸爨、氐彊族,恃遠擅命,故數有土反之虞。」《梁書·徐文盛傳》:「州在僻遠,所管羣蠻不識教義,貪欲財賄,劫篡相尋,前後刺史莫能制。」</ref>。梁朝寧州刺史[[徐文盛]]曾在當地有所作為<ref>《梁書·徐文盛傳》:「文盛推心撫慰,示以威德,夷獠感之,風俗遂改。」</ref>,但因爆發侯景之亂而離去。西魏乘機於553年攻取巴蜀地區,置益州刺史,其後宇文氏取代西魏,建立北周,即令益州刺史[[尉遲迥]]兼理寧州軍事,招徠南中地區,任[[爨瓚]]為寧州刺史<ref>《隋書·梁睿傳》:「至偽梁南寧州刺史徐文盛,被湘東徵赴荊州,屬東夏尚阻,未遑遠略。土民爨瓚遂竊據一方,國家(指北周)遙授刺史。」</ref>,南中遂屬北周<ref>方國瑜《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第三篇《北周至初唐時期西南地理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245至248頁。</ref>。
中國西南的[[南中 (地名)|南中]]地區,自東漢晚期至東晉時的長期战争,中原朝廷無力兼顧,遂形成豪族[[爨氏]]割據一隅。宋齊梁時期,南中地區雖仍為屬地,並置[[寧州]]刺史之職,然而大多遙領,未能至任,爨氏方為當地實際控制者<ref>《南齊書·州郡志》:「寧州,鎮建寧郡,本益州南中,諸葛亮所謂不毛之地也。道遠土塉,蠻夷#眾多,齊民甚少,諸爨、氐彊族,恃遠擅命,故數有土反之虞。」《梁書·徐文盛傳》:「州在僻遠,所管羣蠻不識教義,貪欲財賄,劫篡相尋,前後刺史莫能制。」</ref>。梁朝寧州刺史[[徐文盛]]曾在當地有所作為<ref>《梁書·徐文盛傳》:「文盛推心撫慰,示以威德,夷獠感之,風俗遂改。」</ref>,但因爆發侯景之亂而離去。西魏乘機於553年攻取巴蜀地區,置益州刺史,其後宇文氏取代西魏,建立北周,即令益州刺史[[尉遲迥]]兼理寧州軍事,招徠南中地區,任[[爨瓚]]為寧州刺史<ref>《隋書·梁睿傳》:「至偽梁南寧州刺史徐文盛,被湘東徵赴荊州,屬東夏尚阻,未遑遠略。土民爨瓚遂竊據一方,國家(指北周)遙授刺史。」</ref>,南中遂屬北周<ref>方國瑜《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第三篇《北周至初唐時期西南地理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版,第245至248頁。</ref>。
[[File:Rouran500.png|300px|缩略图|500年柔然汗國的勢力範圍(綠色)]]
[[File:Rouran500.png|300px|thumb|500年柔然汗國的勢力範圍(綠色)]]
[[柔然]]是曾隸屬於拓跋鮮卑的別部,與拓拔部(北魏前身)關係較近,是漠南漠北第一強國。自北魏道武帝時期常攻打北魏,並且經略河西走廊,領有突厥、高車等從屬國。東西魏時期,552年[[突厥人|突厥]]首領[[土门|土門可汗]]建立[[突厥汗国]],兩年後攻滅柔然。突厥併吞高車餘眾,與薩珊王朝合併在558年滅[[嚈噠帝國|白匈奴]],疆域擴張到東至[[布列亞河]],北至[[贝加尔湖]]和[[外兴安岭]],南抵中原與阿姆河,西達鹹海。突厥汗國以今阿爾泰山為界,形成土門系的[[東突厥]]和室點密系的[[西突厥]]。時東北民族可分為兩大語族,[[扶餘國]](豆莫婁)、[[奚族|庫莫奚]]、[[契丹人|契丹]]與[[室韦|室韋]]的扶餘語族與分成七個部族的[[勿吉]](靺鞨)語族<ref name=autogenerated4 />。扶餘國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盛產名馬、赤玉、大珠,貂皮。社會盛行巫術,也會在戰爭時祭天占卜以預知吉凶。勿吉人則是「相與偶耕,土多栗、麥、穄,菜則有葵」,以打獵為業。扶餘國於東漢初期時強盛,臣服勿吉等國,其國人與後來的[[高句丽]]、[[百济]]有關聯。到北魏時期,北魏孝文帝[[延兴 (北魏)|延興]]六年(475年)勿吉逐漸興盛起來,不久勿吉、扶餘國、高句麗等東北諸國遣使向北魏朝貢。北魏為了安定這個地區,開市於[[和龙市|和龍]]、[[密云区|密雲]]之間,與東北各國熱烈的貿易與使臣交往。478年勿吉向北魏請求和百濟南北夾攻高句麗,北魏就勸阻這場戰爭發生。北魏衰退後,493年勿吉滅亡扶餘國,領土擴展到整個[[东北平原|松遼平原]],成為當時東北一支強大部落。
[[柔然]]是曾隸屬於拓跋鮮卑的別部,與拓拔部(北魏前身)關係較近,是漠南漠北第一強國。自北魏道武帝時期常攻打北魏,並且經略河西走廊,領有突厥、高車等從屬國。東西魏時期,552年[[突厥人|突厥]]首領[[土门|土門可汗]]建立[[突厥汗国]],兩年後攻滅柔然。突厥併吞高車餘眾,與薩珊王朝合併在558年滅[[嚈噠帝國|白匈奴]],疆域擴張到東至[[布列亞河]],北至[[贝加尔湖]]和[[外兴安岭]],南抵中原與阿姆河,西達鹹海。突厥汗國以今阿爾泰山為界,形成土門系的[[東突厥]]和室點密系的[[西突厥]]。時東北民族可分為兩大語族,[[扶餘國]](豆莫婁)、[[奚族|庫莫奚]]、[[契丹人|契丹]]與[[室韦|室韋]]的扶餘語族與分成七個部族的[[勿吉]](靺鞨)語族<ref name=autogenerated4 />。扶餘國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盛產名馬、赤玉、大珠,貂皮。社會盛行巫術,也會在戰爭時祭天占卜以預知吉凶。勿吉人則是「相與偶耕,土多栗、麥、穄,菜則有葵」,以打獵為業。扶餘國於東漢初期時強盛,臣服勿吉等國,其國人與後來的[[高句丽]]、[[百济]]有關聯。到北魏時期,北魏孝文帝[[延兴 (北魏)|延興]]六年(475年)勿吉逐漸興盛起來,不久勿吉、扶餘國、高句麗等東北諸國遣使向北魏朝貢。北魏為了安定這個地區,開市於[[和龙市|和龍]]、[[密云区|密雲]]之間,與東北各國熱烈的貿易與使臣交往。478年勿吉向北魏請求和百濟南北夾攻高句麗,北魏就勸阻這場戰爭發生。北魏衰退後,493年勿吉滅亡扶餘國,領土擴展到整個[[东北平原|松遼平原]],成為當時東北一支強大部落。


第205行: 第205行:


== 軍事制度 ==
== 軍事制度 ==
[[File:Cernuschi Museum 20060812 139.jpg|180px|缩略图|執號角騎兵陶瓷雕像,北魏時期]]
[[File:Cernuschi Museum 20060812 139.jpg|180px|thumb|執號角騎兵陶瓷雕像,北魏時期]]
在南北朝時期,朝代常因為軍權流入權臣手中而更替。南朝的軍事制度大至延續兩晉兵制,然而[[世兵制]]衰落,所以以[[募兵制 (唐朝)|募兵制]]為主。北朝在軍事制度方面,在[[北魏]]初期採行兵民合一的[[部族兵制]],統一華北後逐漸成為世兵制<ref name=autogenerated3>《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四章分裂割據時代的軍事文明,第194頁。</ref>。北朝後期出現[[府兵制]],成為隋唐兵制的基礎。但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并不是如同隋唐府兵制: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兵不识将,将不知兵<ref>《[[新唐书]]》卷50《兵志》:「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ref>,而是鲜卑兵制,是部酋分属制,是兵农分离制,是特殊贵族制<ref>《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第十九篇宇文氏之府兵及关陇集团第二节,第261页</ref>。
在南北朝時期,朝代常因為軍權流入權臣手中而更替。南朝的軍事制度大至延續兩晉兵制,然而[[世兵制]]衰落,所以以[[募兵制 (唐朝)|募兵制]]為主。北朝在軍事制度方面,在[[北魏]]初期採行兵民合一的[[部族兵制]],統一華北後逐漸成為世兵制<ref name=autogenerated3>《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四章分裂割據時代的軍事文明,第194頁。</ref>。北朝後期出現[[府兵制]],成為隋唐兵制的基礎。但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并不是如同隋唐府兵制: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兵不识将,将不知兵<ref>《[[新唐书]]》卷50《兵志》:「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ref>,而是鲜卑兵制,是部酋分属制,是兵农分离制,是特殊贵族制<ref>《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第十九篇宇文氏之府兵及关陇集团第二节,第261页</ref>。


南朝兵種以步兵和水軍為主,騎兵較少。兵源原本來自世兵制。但是因為戰爭的消耗、士兵的逃亡和被私家分割,部分兵戶變為民戶,兵源趨於枯竭,於是改以募兵制為主。南朝軍隊區分為[[中軍]](亦稱台軍)及[[外軍]]。中軍直屬中央,平時駐守京城,有事出征。在[[刘宋|劉宋]]時,[[宋武帝]]劉裕加強皇宮兵力,以圖扭轉東晉以來外強內弱的局面。然而,由於宗室自相殘殺而失敗,歷朝屢次有篡位之事發生。外軍則歸各地都督管制。都督多兼刺史,而且常與中央抗衡<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四章分裂割據時代的軍事文明,第190頁。</ref>。
南朝兵種以步兵和水軍為主,騎兵較少。兵源原本來自世兵制。但是因為戰爭的消耗、士兵的逃亡和被私家分割,部分兵戶變為民戶,兵源趨於枯竭,於是改以募兵制為主。南朝軍隊區分為[[中軍]](亦稱台軍)及[[外軍]]。中軍直屬中央,平時駐守京城,有事出征。在[[刘宋|劉宋]]時,[[宋武帝]]劉裕加強皇宮兵力,以圖扭轉東晉以來外強內弱的局面。然而,由於宗室自相殘殺而失敗,歷朝屢次有篡位之事發生。外軍則歸各地都督管制。都督多兼刺史,而且常與中央抗衡<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四章分裂割據時代的軍事文明,第190頁。</ref>。
[[File:Riders on Horseback, Northern Qi Dynasty.jpg|180px||缩略图|兩位騎馬的人,北齊時期的壁畫墓,山西太原]]
[[File:Riders on Horseback, Northern Qi Dynasty.jpg|180px|left|thumb|兩位騎馬的人,北齊時期的壁畫墓,山西太原]]
北朝方面,北魏軍隊在初期以鮮卑騎兵為主力,其補給是由各部自行掠取。在統一華北過程中,漢族逐漸加入軍隊。當攻城戰增加後變為步、騎兵混合。之後步兵成為主力兵種。北魏統一華北後,軍隊分為[[中軍]]、[[鎮戍兵]]和[[州郡兵]]。中軍在平時守衛京城,有事則成為對外作戰的主力。鎮戍兵是為保衛邊防而設置的。鎮相當於州、戍相當於郡。初時僅設於北部邊境,後來擴展到南部邊境。州郡兵,是維持諸州治安的軍隊,有時也充作鎮戍兵或是隨軍出征。北魏後期也逐漸形成固定的兵戶<ref name=autogenerated3 />。
北朝方面,北魏軍隊在初期以鮮卑騎兵為主力,其補給是由各部自行掠取。在統一華北過程中,漢族逐漸加入軍隊。當攻城戰增加後變為步、騎兵混合。之後步兵成為主力兵種。北魏統一華北後,軍隊分為[[中軍]]、[[鎮戍兵]]和[[州郡兵]]。中軍在平時守衛京城,有事則成為對外作戰的主力。鎮戍兵是為保衛邊防而設置的。鎮相當於州、戍相當於郡。初時僅設於北部邊境,後來擴展到南部邊境。州郡兵,是維持諸州治安的軍隊,有時也充作鎮戍兵或是隨軍出征。北魏後期也逐漸形成固定的兵戶<ref name=autogenerated3 />。


第215行: 第215行:


== 社會與人口 ==
== 社會與人口 ==
[[File:Chinese tomb guardian.jpg|缩略图|260px|這是在北魏或北齊時期的墳墓出土,主要在保護死者的靈魂<ref>{{cite web
[[File:Chinese tomb guardian.jpg|thumb|260px|這是在北魏或北齊時期的墳墓出土,主要在保護死者的靈魂<ref>{{cite web
|url = http://arthistory.about.com/od/from_exhibitions/ig/summer07/sumex07_07.htm
|url = http://arthistory.about.com/od/from_exhibitions/ig/summer07/sumex07_07.htm
|title = Painted Pottery Tomb Guardian(Han Dynasty, 206 B.C.-220 A.D.)
|title = Painted Pottery Tomb Guardian(Han Dynasty, 206 B.C.-220 A.D.)
|accessdate = 2010-04-08
|accessdate = 2010-04-08
|work = About.com
|work = About.com
}}</ref>]]
|deadurl = yes
|archiveurl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813150537/http://arthistory.about.com/od/from_exhibitions/ig/summer07/sumex07_07.htm
|archivedate = 2009-08-13
}}</ref>]]
南北朝社會的人口很複雜,大致上可分為四個階層:名門豪族的世族;自耕農、新民等從事農工商的編戶齊民;屬於部曲、佃客、衣食客、門生舊故等依附世族的依附人,受政府控管的雜戶、百工戶、兵戶與營戶也是依附人;最後是奴婢、生口、隸戶及被俘擄遷移的城民,這些都屬於奴隸<ref name="南北朝社會階級"/>。
南北朝社會的人口很複雜,大致上可分為四個階層:名門豪族的世族;自耕農、新民等從事農工商的編戶齊民;屬於部曲、佃客、衣食客、門生舊故等依附世族的依附人,受政府控管的雜戶、百工戶、兵戶與營戶也是依附人;最後是奴婢、生口、隸戶及被俘擄遷移的城民,這些都屬於奴隸<ref name="南北朝社會階級"/>。


第229行: 第226行:


南方約在晉末宋初由大家庭制轉化為小家庭,在同一家族不同職業的十家就有七八家之多<ref>《宋書卷八十二列傳第四十二周朗》:「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異計,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產,亦八家而五矣。凡甚者,乃危亡不相知,饑寒不相恤,又嫉謗讒害,其間不可稱數。」</ref>,互相漠視。這是因為宗族發展後各家庭親疏貧富不同,若無共同外患就容易分離;朝廷課稅方式對大家族制無益而導致的。而北方面對異族,需要團結合作,仍然保持大家族制。通過參與胡人政權的機會,逐漸將中國傳統文化及典章制度灌輸給異族。但是也有留下一些不良風俗,例如[[財婚]]的盛行<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形態〉,第118頁。</ref><ref>财婚风尚就是把金钱财物作为缔结婚姻的必要条件的习俗或风气。江合友[http://www.scientific-paper.net/papers/859/%E8%B4%A2%E5%A9%9A%E9%A3%8E%E5%B0%9A%E4%B8%8E%E5%94%90%E4%BB%A3%E8%B4%AB%E5%A5%B3%E8%AF%97.html 财婚风尚与唐朝贫女诗] 宁夏社会科学</ref>。
南方約在晉末宋初由大家庭制轉化為小家庭,在同一家族不同職業的十家就有七八家之多<ref>《宋書卷八十二列傳第四十二周朗》:「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異計,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產,亦八家而五矣。凡甚者,乃危亡不相知,饑寒不相恤,又嫉謗讒害,其間不可稱數。」</ref>,互相漠視。這是因為宗族發展後各家庭親疏貧富不同,若無共同外患就容易分離;朝廷課稅方式對大家族制無益而導致的。而北方面對異族,需要團結合作,仍然保持大家族制。通過參與胡人政權的機會,逐漸將中國傳統文化及典章制度灌輸給異族。但是也有留下一些不良風俗,例如[[財婚]]的盛行<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二章〈魏晉南北朝的社會形態〉,第118頁。</ref><ref>财婚风尚就是把金钱财物作为缔结婚姻的必要条件的习俗或风气。江合友[http://www.scientific-paper.net/papers/859/%E8%B4%A2%E5%A9%9A%E9%A3%8E%E5%B0%9A%E4%B8%8E%E5%94%90%E4%BB%A3%E8%B4%AB%E5%A5%B3%E8%AF%97.html 财婚风尚与唐朝贫女诗] 宁夏社会科学</ref>。
[[File:Sogdian_New_Year_Festival,_Northern_Qi.jpg||缩略图|北齊時期的[[粟特]]人]]
[[File:Sogdian_New_Year_Festival,_Northern_Qi.jpg|left|thumb|北齊時期的[[粟特]]人]]
南北朝時,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由互相衝突演化成文化的整合或汉化,形成胡漢融合文化。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在進入中原的過程中不斷漢化,而中原世族為了逃避戰亂則紛紛舉家南遷,促進漢族與南方民族的接觸與融合。所以隋唐時期的漢族已非秦漢時期的漢族,而是黃河、長江兩大流域以原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融合而成的新漢族<ref>《中國文化史》第二章魏晉隋唐時代文化的發展,第59頁。</ref>。[[永嘉之乱]]使得大量北方漢人南下江南,[[东晋]]初期先設立僑州郡縣的方式安撫這些北方流民(僑居[[白籍]]),並且給予低稅優惠。但是僑州郡縣遷徙不定、僑民與當地人民混雜,影響了政府賦稅收入。於是在[[东晋]]中後期實施「[[土斷]]」,讓北方僑民就地入籍(在地[[黃籍]]),與當地人民共同負擔國家賦役。南朝時期實行5次土斷,以413年[[刘宋|劉宋]][[宋武帝|劉裕]]進行的[[義熙土斷]]成效最為顯著。這導致南朝境內的僑居州縣陸續消失<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三章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的變遷,第143頁。</ref>。[[永嘉之乱]]使得北方漢族南遷,但仍有部分滯留在北方與游牧民族相處。由於胡族缺乏統治中國的經驗,所以重用漢人世族治理國家,這引起雙方的文化採借,久之形成文化融合。例如[[五胡十六国]]時期各族君主與漢人世族的合作,最後使部分中原胡人轉化成漢人<ref>《宋書卷第八十二列傳第四十二 周朗沈懷文》:「胡若能來,必非其種,不過山東雜漢,則是國家由來所欲覆育。」</ref>;北魏孝文帝時期推動[[孝文帝改革|漢化運動]],融合鮮卑皇族與漢人世族;西魏[[宇文泰]]採用[[蘇綽]]建議,建立關中本位政策,這些都融合了胡漢民族。然而融合的過程難免會產生思想衝突、政治鬥爭或種族衝突。例如[[魏太武帝|北魏太武帝]]因[[国史之狱|修國史事件]]滅重臣[[崔浩]]一族,牽連范陽盧氏、太原郭氏與河東柳氏,皆滅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使得洛陽鮮卑貴族與六鎮鮮卑貴族產生矛盾,並發生鮮卑化運動以反抗漢文化,最後引發[[六镇之乱]]。主要以六鎮鮮卑人與胡化漢人為主的東魏北齊,保持尚武精神,提倡鮮卑文化、西胡化<ref>《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第十八篇北齐鲜卑化和西胡化,第247页</ref>,極力排斥漢文化<ref name="北齊鮮卑化"/>。最後由具備胡漢融合文化的北周與替代之的汉化政权隋朝攻滅政治與經濟混亂的北齊與南陳,建立具開創性、「天下一家」性質的隋唐帝國<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三章{{〈}}大動亂時代的人口流動與民族融合{{〉}},第127頁。</ref>。
南北朝時,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由互相衝突演化成文化的整合或汉化,形成胡漢融合文化。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在進入中原的過程中不斷漢化,而中原世族為了逃避戰亂則紛紛舉家南遷,促進漢族與南方民族的接觸與融合。所以隋唐時期的漢族已非秦漢時期的漢族,而是黃河、長江兩大流域以原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融合而成的新漢族<ref>《中國文化史》第二章魏晉隋唐時代文化的發展,第59頁。</ref>。[[永嘉之乱]]使得大量北方漢人南下江南,[[东晋]]初期先設立僑州郡縣的方式安撫這些北方流民(僑居[[白籍]]),並且給予低稅優惠。但是僑州郡縣遷徙不定、僑民與當地人民混雜,影響了政府賦稅收入。於是在[[东晋]]中後期實施「[[土斷]]」,讓北方僑民就地入籍(在地[[黃籍]]),與當地人民共同負擔國家賦役。南朝時期實行5次土斷,以413年[[刘宋|劉宋]][[宋武帝|劉裕]]進行的[[義熙土斷]]成效最為顯著。這導致南朝境內的僑居州縣陸續消失<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三章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的變遷,第143頁。</ref>。[[永嘉之乱]]使得北方漢族南遷,但仍有部分滯留在北方與游牧民族相處。由於胡族缺乏統治中國的經驗,所以重用漢人世族治理國家,這引起雙方的文化採借,久之形成文化融合。例如[[五胡十六国]]時期各族君主與漢人世族的合作,最後使部分中原胡人轉化成漢人<ref>《宋書卷第八十二列傳第四十二 周朗沈懷文》:「胡若能來,必非其種,不過山東雜漢,則是國家由來所欲覆育。」</ref>;北魏孝文帝時期推動[[孝文帝改革|漢化運動]],融合鮮卑皇族與漢人世族;西魏[[宇文泰]]採用[[蘇綽]]建議,建立關中本位政策,這些都融合了胡漢民族。然而融合的過程難免會產生思想衝突、政治鬥爭或種族衝突。例如[[魏太武帝|北魏太武帝]]因[[国史之狱|修國史事件]]滅重臣[[崔浩]]一族,牽連范陽盧氏、太原郭氏與河東柳氏,皆滅族。孝文帝的漢化運動使得洛陽鮮卑貴族與六鎮鮮卑貴族產生矛盾,並發生鮮卑化運動以反抗漢文化,最後引發[[六镇之乱]]。主要以六鎮鮮卑人與胡化漢人為主的東魏北齊,保持尚武精神,提倡鮮卑文化、西胡化<ref>《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第十八篇北齐鲜卑化和西胡化,第247页</ref>,極力排斥漢文化<ref name="北齊鮮卑化"/>。最後由具備胡漢融合文化的北周與替代之的汉化政权隋朝攻滅政治與經濟混亂的北齊與南陳,建立具開創性、「天下一家」性質的隋唐帝國<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三章{{〈}}大動亂時代的人口流動與民族融合{{〉}},第127頁。</ref>。


第302行: 第299行:


=== 手工業 ===
=== 手工業 ===
[[File: China ceramics lotus vessel.JPG|缩略图||150px|[[北齐]]时代的蓮花花瓶]]
[[File: China ceramics lotus vessel.JPG|thumb|left|150px|[[北齐]]时代的蓮花花瓶]]
由於朝廷大力提倡農桑,戶調征絹布,當時絹布的地位等同貨幣,這些都促進紡織業的生產<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五章曲折發展的經濟,第361頁。</ref>。南朝的紡織業與養蠶業比較發達,產地以荊、揚二州為主。由於絲、綿、絹、布等是南朝調稅的主要項目,因此紡織是民間普遍的副業。織錦業則在益州為主,[[宋武帝|劉裕]]滅[[后秦]],把關中的織錦戶遷到江南,到[[萧齐]]和[[萧梁]]时期繁榮。當時富豪人家穿綉裙,著錦履,以彩帛作雜花,綾作服飾,錦作屏障。南朝朝廷設有專官管理礦冶,用水排鼓風冶鑄。鍊鋼則使用一種雜煉生鐵和熟鐵的[[灌鋼法]]。這種方法可以鍊出優質鋼,用來製造寶劍和刀<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五章曲折發展的經濟,第348頁。</ref>。瓷器的燒制技術早在三國、晉朝時期成熟。南朝時以[[青瓷]]為主,產地集中在會稽郡(浙江[[绍兴市|紹興]])。其硬度高,釉料勻,通體青瑩。江南其餘地區的制瓷技術各有自己的特點。南朝的紙張潔白勻稱,完全取代了簡牘,藤紙與麻紙都很流行<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五章曲折發展的經濟,第374頁。</ref>。造船業也十分興盛,最大可以載重二萬斛。
由於朝廷大力提倡農桑,戶調征絹布,當時絹布的地位等同貨幣,這些都促進紡織業的生產<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五章曲折發展的經濟,第361頁。</ref>。南朝的紡織業與養蠶業比較發達,產地以荊、揚二州為主。由於絲、綿、絹、布等是南朝調稅的主要項目,因此紡織是民間普遍的副業。織錦業則在益州為主,[[宋武帝|劉裕]]滅[[后秦]],把關中的織錦戶遷到江南,到[[萧齐]]和[[萧梁]]时期繁榮。當時富豪人家穿綉裙,著錦履,以彩帛作雜花,綾作服飾,錦作屏障。南朝朝廷設有專官管理礦冶,用水排鼓風冶鑄。鍊鋼則使用一種雜煉生鐵和熟鐵的[[灌鋼法]]。這種方法可以鍊出優質鋼,用來製造寶劍和刀<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五章曲折發展的經濟,第348頁。</ref>。瓷器的燒制技術早在三國、晉朝時期成熟。南朝時以[[青瓷]]為主,產地集中在會稽郡(浙江[[绍兴市|紹興]])。其硬度高,釉料勻,通體青瑩。江南其餘地區的制瓷技術各有自己的特點。南朝的紙張潔白勻稱,完全取代了簡牘,藤紙與麻紙都很流行<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五章曲折發展的經濟,第374頁。</ref>。造船業也十分興盛,最大可以載重二萬斛。


第308行: 第305行:


=== 商業 ===
=== 商業 ===
[[File:CMOC Treasures of Ancient China exhibit - gold horse head ornament.jpg|缩略图|150px|金馬頭飾品,北魏時期,內蒙古出土]]
[[File:CMOC Treasures of Ancient China exhibit - gold horse head ornament.jpg|thumb|150px|金馬頭飾品,北魏時期,內蒙古出土]]
南朝農業和手工業發達,加上江河交通便利,使得商業發達。由於政治松弛,幣制废弛,質量不精<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五章曲折發展的經濟,第295頁。</ref>。市場上有普通的生產用品、生活用品與奢侈品。商賈小者坐販於列肆,大者轉運於四方。商稅是朝廷收入的大宗,然而世族有免關稅權,在任期屆滿時帶著大批貨物作為「還資」,然後轉販各地。商業重鎮有建康、江陵、成都、廣州、广陵等地。[[建康]]是三吴的經濟中心。南朝[[梁武帝]]時建康城內有居民28萬,貢使商旅,方舟萬計。[[會稽郡|會稽]]、[[吴郡]]、[[餘杭郡|餘杭]]居次。[[廣州]]是海上貿易重鎮,貿易對象有东南亚各國、[[笈多王朝|天竺]]、[[僧伽罗|獅子國]]、[[萨珊王朝|波斯]]等國。[[江陵]]是關中、豫州、益州、荆州、交州、梁州的轉運站。[[成都]]不僅商業繁盛,也是[[蜀錦]]的重要產地。
南朝農業和手工業發達,加上江河交通便利,使得商業發達。由於政治松弛,幣制废弛,質量不精<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五章曲折發展的經濟,第295頁。</ref>。市場上有普通的生產用品、生活用品與奢侈品。商賈小者坐販於列肆,大者轉運於四方。商稅是朝廷收入的大宗,然而世族有免關稅權,在任期屆滿時帶著大批貨物作為「還資」,然後轉販各地。商業重鎮有建康、江陵、成都、廣州、广陵等地。[[建康]]是三吴的經濟中心。南朝[[梁武帝]]時建康城內有居民28萬,貢使商旅,方舟萬計。[[會稽郡|會稽]]、[[吴郡]]、[[餘杭郡|餘杭]]居次。[[廣州]]是海上貿易重鎮,貿易對象有东南亚各國、[[笈多王朝|天竺]]、[[僧伽罗|獅子國]]、[[萨珊王朝|波斯]]等國。[[江陵]]是關中、豫州、益州、荆州、交州、梁州的轉運站。[[成都]]不僅商業繁盛,也是[[蜀錦]]的重要產地。


第316行: 第313行:


=== 學術思想 ===
=== 學術思想 ===
[[File:China yungang grotto relief.jpg|缩略图||260px|[[龙门石窟]]的皇帝礼佛图]]
[[File:China yungang grotto relief.jpg|thumb|left|260px|[[龙门石窟]]的皇帝礼佛图]]
儒學獨尊的地位在[[晉朝]]被破除後,到了南北朝時期已經形成多元化的思想。在諸多的思想流派中,出現了以法治國、務實求治的主張(三國[[曹操]]與[[诸葛亮]]、東晉[[王導]])和《[[無君論]]》(東晉[[鲍敬言]])、《神滅論》(南梁[[范縝]])、提倡「人死則神滅」(北魏[[邢邵]]與北齊[[樊遜]])等有價值的觀點,也產生了消極頹廢、遁世遊仙的思想<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五章{{〈}}魏晉南北朝的學術與信仰{{〉}},第165頁。</ref>。影響最大的是[[玄學]]思想。玄學在南朝十分興盛,[[宋文帝]]時設至玄學館,玄學與史、文、儒並列四學,清談益盛。到梁武帝時鼓勵提倡經學,但此時經學已經受清談影響,只注重於辯論之說。隋朝統一後清談漸漸衰退,直到唐朝中期才終止<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五章{{〈}}魏晉南北朝的學術與信仰{{〉}},第168頁。</ref>。由于佛教過度膨胀與糜爛,出现了不少反對過度崇佛的思想家如南梁[[范縝]]、北魏[[邢邵]]與北齊[[樊遜]],這些人的思想衍生出[[无神论]]。
儒學獨尊的地位在[[晉朝]]被破除後,到了南北朝時期已經形成多元化的思想。在諸多的思想流派中,出現了以法治國、務實求治的主張(三國[[曹操]]與[[诸葛亮]]、東晉[[王導]])和《[[無君論]]》(東晉[[鲍敬言]])、《神滅論》(南梁[[范縝]])、提倡「人死則神滅」(北魏[[邢邵]]與北齊[[樊遜]])等有價值的觀點,也產生了消極頹廢、遁世遊仙的思想<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五章{{〈}}魏晉南北朝的學術與信仰{{〉}},第165頁。</ref>。影響最大的是[[玄學]]思想。玄學在南朝十分興盛,[[宋文帝]]時設至玄學館,玄學與史、文、儒並列四學,清談益盛。到梁武帝時鼓勵提倡經學,但此時經學已經受清談影響,只注重於辯論之說。隋朝統一後清談漸漸衰退,直到唐朝中期才終止<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五章{{〈}}魏晉南北朝的學術與信仰{{〉}},第168頁。</ref>。由于佛教過度膨胀與糜爛,出现了不少反對過度崇佛的思想家如南梁[[范縝]]、北魏[[邢邵]]與北齊[[樊遜]],這些人的思想衍生出[[无神论]]。


第326行: 第323行:


=== 文學 ===
=== 文學 ===
[[File:TaoHongJing.jpg|缩略图|320px|「山中宰相」[[陶弘景]]。]]
[[File:TaoHongJing.jpg|thumb|320px|「山中宰相」[[陶弘景]]。]]
南北朝时期的文學发展迅速,其中南朝風格偏向華麗纖巧,而北朝風格偏向豪放粗獷。北朝代表人物是北地三才,即[[邢邵]]、[[魏收]]、[[溫子升]]。南朝方面,文學代表是[[駢文]],講究格律、詞藻、用典。內容多脫離實際生活,抒發一些富貴閒愁。以[[庾信]]文章為代表。詩風流行[[元嘉體]]與[[永明體]]。元嘉體是代表劉宋元嘉年間的詩風,代表人物有「元嘉三大家」[[謝靈運]]、[[顏延之]]與[[鮑照]]。他們的共同功績是把古體詩推進到完全成熟階段,並且注意聲律和對偶的運用,並且逐漸發展出近體詩<ref>《文心雕龍‧明詩》﹕「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驪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競也。」</ref>。而永明體(亦稱“新體詩”)是南齊武帝永明年間形成的一種詩體<ref>《南齊書·陸厥傳》﹕「永明末盛為文章,吳興沈約,陳郡謝脁,琅琊王融,以氣類相推縠﹔汝南周鄅,善識聲韻。約等為文皆用宮商,以平上去入為四聲,以此制韻,不可增減,世呼為永明體。」</ref>,受印度[[梵音學]]特別是佛經轉讀及梵唄經聲的啟發,[[周颐]]首先發現了漢語平、上、去、入四種[[聲調]],著《[[四聲切韻韻]]》。[[詩人]][[沈約]]又根據自己對四聲的理解,撰為《[[四聲譜]]》。[[王融 (中书郎)|王融]]等人為之扇揚,並在創作中進行試驗,[[永明聲律論]]盛極一時。永明詩人在詩中力求做到“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ref>《宋書·謝靈運傳論》</ref>,避免所謂八病(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於是產生了永明體<ref>程章燦:《詩詞精品名家編註·魏晉南北朝詩序》</ref>,這是唐朝格律詩的源頭。南陳[[徐摛]]、[[徐陵]]與北周[[庾信]]的[[徐庾體]]文章綺艷,也是很有名<ref>《周書卷第四十一列傳第三十三庾信傳》:「東海徐摛為左衛率。摛子陵及信,並為抄撰學士。父子在東宮,出入禁闥,恩禮莫與比靈斯。既有盛才,文並綺豔,故世號為徐、庾體焉。」</ref>。[[江淹]]與鮑照並稱南朝[[辭賦]]大家,江淹的《[[恨賦|恨赋]]》、《[[別賦|别赋]]》與鮑照的《[[蕪城賦]]》、《[[舞鶴賦]]》並稱南朝辭賦的絕唱。江淹在獄中寫的《詣建平王書》,辭氣激昂高亢,不亢不卑,字行間流露出真實情感。[[江郎才盡]]也是指他晚年時減少寫作的情形。
南北朝时期的文學发展迅速,其中南朝風格偏向華麗纖巧,而北朝風格偏向豪放粗獷。北朝代表人物是北地三才,即[[邢邵]]、[[魏收]]、[[溫子升]]。南朝方面,文學代表是[[駢文]],講究格律、詞藻、用典。內容多脫離實際生活,抒發一些富貴閒愁。以[[庾信]]文章為代表。詩風流行[[元嘉體]]與[[永明體]]。元嘉體是代表劉宋元嘉年間的詩風,代表人物有「元嘉三大家」[[謝靈運]]、[[顏延之]]與[[鮑照]]。他們的共同功績是把古體詩推進到完全成熟階段,並且注意聲律和對偶的運用,並且逐漸發展出近體詩<ref>《文心雕龍‧明詩》﹕「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驪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競也。」</ref>。而永明體(亦稱“新體詩”)是南齊武帝永明年間形成的一種詩體<ref>《南齊書·陸厥傳》﹕「永明末盛為文章,吳興沈約,陳郡謝脁,琅琊王融,以氣類相推縠﹔汝南周鄅,善識聲韻。約等為文皆用宮商,以平上去入為四聲,以此制韻,不可增減,世呼為永明體。」</ref>,受印度[[梵音學]]特別是佛經轉讀及梵唄經聲的啟發,[[周颐]]首先發現了漢語平、上、去、入四種[[聲調]],著《[[四聲切韻韻]]》。[[詩人]][[沈約]]又根據自己對四聲的理解,撰為《[[四聲譜]]》。[[王融 (中书郎)|王融]]等人為之扇揚,並在創作中進行試驗,[[永明聲律論]]盛極一時。永明詩人在詩中力求做到“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ref>《宋書·謝靈運傳論》</ref>,避免所謂八病(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於是產生了永明體<ref>程章燦:《詩詞精品名家編註·魏晉南北朝詩序》</ref>,這是唐朝格律詩的源頭。南陳[[徐摛]]、[[徐陵]]與北周[[庾信]]的[[徐庾體]]文章綺艷,也是很有名<ref>《周書卷第四十一列傳第三十三庾信傳》:「東海徐摛為左衛率。摛子陵及信,並為抄撰學士。父子在東宮,出入禁闥,恩禮莫與比靈斯。既有盛才,文並綺豔,故世號為徐、庾體焉。」</ref>。[[江淹]]與鮑照並稱南朝[[辭賦]]大家,江淹的《[[恨賦|恨赋]]》、《[[別賦|别赋]]》與鮑照的《[[蕪城賦]]》、《[[舞鶴賦]]》並稱南朝辭賦的絕唱。江淹在獄中寫的《詣建平王書》,辭氣激昂高亢,不亢不卑,字行間流露出真實情感。[[江郎才盡]]也是指他晚年時減少寫作的情形。


第334行: 第331行:


=== 史學 ===
=== 史學 ===
[[File:Belt clasp with dragon design.jpg||缩略图|220px|南北朝的龙纹[[鲜卑头]]]]
[[File:Belt clasp with dragon design.jpg|left|thumb|220px|南北朝的龙纹[[鲜卑头]]]]
南北朝繼承了[[汉朝|漢代]]以來設官修史之制。宋設著作官(宋齊梁陳時官名及分職屢有更改),負責撰修國史(本王朝史)及帝王起居注。南齊始有國史與前朝史之分。北魏亦設著作官及起居令史,使修史官與起居官逐漸分職。北齊始設史館(或稱史閣),為專門修史機構,影響中國日後的官方修史制度。西魏、北周亦設著作官制度。南北諸朝又有大臣監修史書。<ref>謝保成主編(2006年)《中國史學史》(第一冊)第三編《史官建置與皇家修史》,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第334至341頁。</ref>此外,南梁時始行編修武帝、梁元帝的「[[實錄]]」,是為唐朝開始一朝接一朝修實錄的濫觴<ref>謝保成主編(2006年)《中國史學史》(第一冊)第四編《承前啟後的唐朝前期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第543頁。</ref>。
南北朝繼承了[[汉朝|漢代]]以來設官修史之制。宋設著作官(宋齊梁陳時官名及分職屢有更改),負責撰修國史(本王朝史)及帝王起居注。南齊始有國史與前朝史之分。北魏亦設著作官及起居令史,使修史官與起居官逐漸分職。北齊始設史館(或稱史閣),為專門修史機構,影響中國日後的官方修史制度。西魏、北周亦設著作官制度。南北諸朝又有大臣監修史書。<ref>謝保成主編(2006年)《中國史學史》(第一冊)第三編《史官建置與皇家修史》,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第334至341頁。</ref>此外,南梁時始行編修武帝、梁元帝的「[[實錄]]」,是為唐朝開始一朝接一朝修實錄的濫觴<ref>謝保成主編(2006年)《中國史學史》(第一冊)第四編《承前啟後的唐朝前期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第543頁。</ref>。


第344行: 第341行:


南北朝的注史之學,具代表性的有如[[裴松之]]《[[三国志注]]》。裴注著重資料搜集、補充史事,不再局限於對音訓及解釋史文,對中國的注史方法產生有相當影響。裴松之對史料相互考異,日後史家有所繼承,如[[司马光]]撰《[[資治通鑑考異]]》。裴注裡又有對前代史家的評論,這推動了中國史學批評的發展<ref>謝保成主編(2006年)《中國史學史》(第一冊)第三編第二章《斷代史的延續》,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第289至290頁。</ref>。
南北朝的注史之學,具代表性的有如[[裴松之]]《[[三国志注]]》。裴注著重資料搜集、補充史事,不再局限於對音訓及解釋史文,對中國的注史方法產生有相當影響。裴松之對史料相互考異,日後史家有所繼承,如[[司马光]]撰《[[資治通鑑考異]]》。裴注裡又有對前代史家的評論,這推動了中國史學批評的發展<ref>謝保成主編(2006年)《中國史學史》(第一冊)第三編第二章《斷代史的延續》,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第289至290頁。</ref>。
[[File:山東博物館藏北魏佛造像之二.jpg|缩略图|267x267像素|北魏佛造像,山东省博物馆藏]]
[[File:山東博物館藏北魏佛造像之二.jpg|thumb|267x267像素|北魏佛造像,山东省博物馆藏]]


=== 宗教 ===
=== 宗教 ===
[[File:NorthernWeiMaitreya.jpg|缩略图|200px|北魏[[弥勒佛]]像,443年鑄造]]
[[File:NorthernWeiMaitreya.jpg|thumb|200px|北魏[[弥勒佛]]像,443年鑄造]]
本時期的宗教逐漸以佛道為主流,並與玄學互相競爭。[[佛教]]在南北朝的蓬勃發展,已脫離先前依附儒、道的困境,於北魏刘宋時開始流行並逐漸中土化,時人对[[菩萨]]的信仰十分流行。當時佛教逐漸產生出[[佛教宗派|學派]],有名的有[[三论宗]]、[[涅槃宗]]、[[天台宗]]、[[律宗]]以及[[禅宗]]。[[三论宗]]奠基於南北朝[[僧肇]]、遼東[[僧朗]]、[[興皇法朗]]、[[茅山大明]]、[[吉藏大師]]。因依鳩摩羅什所譯的《[[中論]]》、《[[十二門論]]》和《[[百論]]》等三論立宗,故名為三論宗,屬大乘[[中觀派]]。[[淨土宗]]的思想主要在《[[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往生論]]》內,其代表[[曇鸞]]提倡他力、易行思想等思想。[[涅槃宗]]方面,《[[十地經論]]》有[[勒那摩提]]、[[慧光大师|慧光]]等所形成的地論學派,以及[[曇無讖]]翻譯的《[[大般涅槃经 (大乘)|大般涅槃經]]》(北本),傳入南朝後弘揚更廣。[[律宗]]始於南北朝[[法顯]]、[[慧光]],着重研习及传持[[佛教戒律]]、严肃佛教戒规而得名。[[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始祖[[智顗]]主要依據《[[妙法莲华经]]》,所以又稱[[法華宗]]。該宗主張[[實相]]和[[止觀]],以實相闡明理論,用止觀指導實修。[[禅宗]][[菩提达摩|達摩]]主張「教外別傳、不立文字」,提倡以心修禪,出世後還需度化他人<ref>曇林《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及序》:「行入者,所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行中。何等為四行?一者報怨行,二者隨緣行,三者無所求行,四者稱法行。」</ref>。達摩的禪法,簡明深入。<ref>《续高僧传·习禅篇》(卷二十):“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ref>。與[[寶誌禪師]]、[[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有名的還有「[[一苇渡江|一葦渡江]]」。佛教的高度發展也導致政府抑制、儒道二教激烈的問難。由於大量寺廟與僧侶減少稅收與兵源,各國開始限制信仰佛教的人數與撲滅佛教<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70頁</ref>。其中[[魏太武帝|北魏太武帝]]、[[周武帝]]的灭法運動最有名,與後世的[[唐武宗]]合稱[[三武灭佛]]。佛教進入劉宋朝愈為一般人士所好,從而引起與儒教及道教為種種問題而論爭。如「三世因果之真偽」、「精神之滅不滅」、「佛之在否」等問題盛為諍論。随着佛教的传播,空前的发展出[[佛教藝術]]如佛像、壁画、石窟寺院等。其中敦煌[[莫高窟|千佛洞]]、[[雲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成为中国造像艺术宝库之中的瑰宝<ref name="北朝石窟">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五章{{〈}}魏晉南北朝的學術與信仰{{〉}},第198頁。</ref>。
本時期的宗教逐漸以佛道為主流,並與玄學互相競爭。[[佛教]]在南北朝的蓬勃發展,已脫離先前依附儒、道的困境,於北魏刘宋時開始流行並逐漸中土化,時人对[[菩萨]]的信仰十分流行。當時佛教逐漸產生出[[佛教宗派|學派]],有名的有[[三论宗]]、[[涅槃宗]]、[[天台宗]]、[[律宗]]以及[[禅宗]]。[[三论宗]]奠基於南北朝[[僧肇]]、遼東[[僧朗]]、[[興皇法朗]]、[[茅山大明]]、[[吉藏大師]]。因依鳩摩羅什所譯的《[[中論]]》、《[[十二門論]]》和《[[百論]]》等三論立宗,故名為三論宗,屬大乘[[中觀派]]。[[淨土宗]]的思想主要在《[[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往生論]]》內,其代表[[曇鸞]]提倡他力、易行思想等思想。[[涅槃宗]]方面,《[[十地經論]]》有[[勒那摩提]]、[[慧光大师|慧光]]等所形成的地論學派,以及[[曇無讖]]翻譯的《[[大般涅槃经 (大乘)|大般涅槃經]]》(北本),傳入南朝後弘揚更廣。[[律宗]]始於南北朝[[法顯]]、[[慧光]],着重研习及传持[[佛教戒律]]、严肃佛教戒规而得名。[[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始祖[[智顗]]主要依據《[[妙法莲华经]]》,所以又稱[[法華宗]]。該宗主張[[實相]]和[[止觀]],以實相闡明理論,用止觀指導實修。[[禅宗]][[菩提达摩|達摩]]主張「教外別傳、不立文字」,提倡以心修禪,出世後還需度化他人<ref>曇林《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及序》:「行入者,所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行中。何等為四行?一者報怨行,二者隨緣行,三者無所求行,四者稱法行。」</ref>。達摩的禪法,簡明深入。<ref>《续高僧传·习禅篇》(卷二十):“大乘壁观,功业最高,在世学流,归仰如市。”</ref>。與[[寶誌禪師]]、[[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有名的還有「[[一苇渡江|一葦渡江]]」。佛教的高度發展也導致政府抑制、儒道二教激烈的問難。由於大量寺廟與僧侶減少稅收與兵源,各國開始限制信仰佛教的人數與撲滅佛教<ref>《中國文明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上冊》第一章政治發展大勢,第70頁</ref>。其中[[魏太武帝|北魏太武帝]]、[[周武帝]]的灭法運動最有名,與後世的[[唐武宗]]合稱[[三武灭佛]]。佛教進入劉宋朝愈為一般人士所好,從而引起與儒教及道教為種種問題而論爭。如「三世因果之真偽」、「精神之滅不滅」、「佛之在否」等問題盛為諍論。随着佛教的传播,空前的发展出[[佛教藝術]]如佛像、壁画、石窟寺院等。其中敦煌[[莫高窟|千佛洞]]、[[雲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成为中国造像艺术宝库之中的瑰宝<ref name="北朝石窟">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五章{{〈}}魏晉南北朝的學術與信仰{{〉}},第198頁。</ref>。
[[File:Northern Zhou stele.PNG|缩略图||280px|[[北周]]道教石灰岩碑。]]
[[File:Northern Zhou stele.PNG|thumb|left|280px|[[北周]]道教石灰岩碑。]]
[[道教]]的改革頗多成就,[[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國]]晚期的[[寇谦之]]受[[东晋]][[灵宝派]]的影響,制作《[[雲中音誦新科之誡]]》等經八十餘卷,在精義經理方面無所創新,卻明確聲稱要清理道教。寇謙之對道教進行改革的的總原則是「以禮度為首」,除去[[五斗米道]]的三張([[张道陵|張陵]]、[[张衡]]、[[张鲁]])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嚴格齋戒禮拜,使道教組織更為嚴密,道規教儀更為完備,使道教「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煉」<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五章{{〈}}魏晉南北朝的學術與信仰{{〉}},第179頁。</ref>。由於寇謙之的道教改革,不僅在宗旨、組織、道經、齋儀等各方面創立了新道教的基本規模,而且將北朝君主和漢、鲜卑士族加入道教。將道教發揚至社會各階,一度成為北朝的國教。劉宋的廬山道士[[陆修静|陸修靜]]則收羅以往道教典藉,參考當時的制度級佛教修持儀式,改革南朝的天師道。陸修靜對南朝道教的改革主要體現在他的《陸先生道門科略》中。不過它的發展很快被[[上清派]]和[[灵宝派|靈寶派]]所遮掩。寇謙之與陸修靜的改革使道教的教規、儀範逐漸定型。而後的[[陶弘景]]繼續吸收儒佛兩家思想,充實道教內容,構築道教神仙譜系,敘述道教傳授歷史,主張三教合流,對後世道教的發展影響極大<ref>陶弘景受梁武帝尊崇,常派人向他諮詢國政,時人稱之為「山中宰相」。《中國文化史》第二章魏晉隋唐時代文化的發展,第74頁。</ref>。他融合南方[[葛洪]]的金丹道教、[[杨羲|楊羲]]的上清經道教及陸修靜的南天師道後,開創了[[茅山宗]]。道教在南北朝時期還造作了大量的經書,道教經書的分類方法[[三洞四輔十二類]]就是這時形成的。
[[道教]]的改革頗多成就,[[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國]]晚期的[[寇谦之]]受[[东晋]][[灵宝派]]的影響,制作《[[雲中音誦新科之誡]]》等經八十餘卷,在精義經理方面無所創新,卻明確聲稱要清理道教。寇謙之對道教進行改革的的總原則是「以禮度為首」,除去[[五斗米道]]的三張([[张道陵|張陵]]、[[张衡]]、[[张鲁]])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嚴格齋戒禮拜,使道教組織更為嚴密,道規教儀更為完備,使道教「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煉」<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五章{{〈}}魏晉南北朝的學術與信仰{{〉}},第179頁。</ref>。由於寇謙之的道教改革,不僅在宗旨、組織、道經、齋儀等各方面創立了新道教的基本規模,而且將北朝君主和漢、鲜卑士族加入道教。將道教發揚至社會各階,一度成為北朝的國教。劉宋的廬山道士[[陆修静|陸修靜]]則收羅以往道教典藉,參考當時的制度級佛教修持儀式,改革南朝的天師道。陸修靜對南朝道教的改革主要體現在他的《陸先生道門科略》中。不過它的發展很快被[[上清派]]和[[灵宝派|靈寶派]]所遮掩。寇謙之與陸修靜的改革使道教的教規、儀範逐漸定型。而後的[[陶弘景]]繼續吸收儒佛兩家思想,充實道教內容,構築道教神仙譜系,敘述道教傳授歷史,主張三教合流,對後世道教的發展影響極大<ref>陶弘景受梁武帝尊崇,常派人向他諮詢國政,時人稱之為「山中宰相」。《中國文化史》第二章魏晉隋唐時代文化的發展,第74頁。</ref>。他融合南方[[葛洪]]的金丹道教、[[杨羲|楊羲]]的上清經道教及陸修靜的南天師道後,開創了[[茅山宗]]。道教在南北朝時期還造作了大量的經書,道教經書的分類方法[[三洞四輔十二類]]就是這時形成的。


在北魏尚有[[琐罗亚斯德教|祆教]](即[[琐罗亚斯德教]]),是古代[[萨珊王朝|波斯帝國]]的國教。祆教的思想屬二元論(即[[阿胡拉·馬茲達|光明神]]與[[阿里曼|黑暗神]]),主神被称为「胡天」,主要經典是《[[波斯古经|阿維斯陀]]》。祆教主要由西域進來的[[粟特]]人所傳播,當時西域各國都信仰祆教,北朝也有部分皇室信仰,北魏靈太后所祀之胡天神就是祆神<ref>{{Cite web |url=http://www.lsqn.cn/wenhua/yj/200908/142692.html |title=中国的祆教研究(1923-2000) |accessdate=2010-09-08 |archive-date=2015-10-16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1016185751/http://www.lsqn.cn/wenhua/yj/200908/142692.html |dead-url=no }}</ref>。
在北魏尚有[[琐罗亚斯德教|祆教]](即[[琐罗亚斯德教]]),是古代[[萨珊王朝|波斯帝國]]的國教。祆教的思想屬二元論(即[[阿胡拉·馬茲達|光明神]]與[[阿里曼|黑暗神]]),主神被称为「胡天」,主要經典是《[[波斯古经|阿維斯陀]]》。祆教主要由西域進來的[[粟特]]人所傳播,當時西域各國都信仰祆教,北朝也有部分皇室信仰,北魏靈太后所祀之胡天神就是祆神<ref>{{Cite web |url=http://www.lsqn.cn/wenhua/yj/200908/142692.html |title=中国的祆教研究(1923-2000) |accessdate=2010-09-08 }}</ref>。


=== 藝術 ===
=== 藝術 ===
[[File:Segalen-25-Qi-Wudi-Chimera-left.jpg|180px|缩略图|石[[貔貅|天禄]],南齊武帝[[景安陵]]石刻]]
[[File:Segalen-25-Qi-Wudi-Chimera-left.jpg|180px|thumb|石[[貔貅|天禄]],南齊武帝[[景安陵]]石刻]]
[[File:56ba16ce08d05635b600c804.jpg|260px|缩略图||北魏前期,列女古賢圖局部梳十字髻穿[[雜裾垂髾服|雜裾]]的女子。]]
[[File:56ba16ce08d05635b600c804.jpg|260px|thumb|left|北魏前期,列女古賢圖局部梳十字髻穿[[雜裾垂髾服|雜裾]]的女子。]]
南北朝時藝術興盛,南朝以[[绘画]]為主,北朝以[[雕塑]]為主<ref name=autogenerated6>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五章{{〈}}魏晉南北朝的學術與信仰{{〉}},第193頁。</ref>。北朝雕刻的盛行與佛教流行有關。佛寺大量興建,無論是木造、磚築或是石窟建造都有,並且雕刻无数大大小小的佛像。在佛像石窟雕像上,著名的有366年[[前秦]]時開鑿的[[莫高窟|敦煌莫高窟]]、384年[[后秦]]時開鑿[[麦积山石窟]]、[[北魏]][[魏孝文帝|孝文帝]]時開鑿的[[雲岡石窟]]、[[龙门石窟]]、[[北齐]][[齐文宣帝|文宣帝]]時開鑿的[[天龙山石窟]]等<ref name="北朝石窟"/>。石窟藝術最雄偉的是雲岡石窟20窟的座像。佛像容貌豐滿,兩肩寬厚,衣褶線條緊貼身軀而雕,莊嚴中寓有慈祥,表現出佛的胸懷氣度。彩塑最好的是敦煌莫高窟第259窟的造像,含蓄微笑的神態,給人以恬靜的美感。洛陽永寧寺塔基出土的北魏泥塑殘像最為精緻,面目傳神。天龍山石窟還是為北齊佛教文化的代表,以[[漫山阁]]及[[九连洞]]著称<ref>{{Cite web |url=http://www.lyu.org.tw/lyu/home-page_8_9.htm |title=天龍山石窟 |accessdate=2010-08-31 |archive-date=2010-05-19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519032823/http://www.lyu.org.tw/lyu/home-page_8_9.htm |dead-url=yes }}</ref>。
南北朝時藝術興盛,南朝以[[绘画]]為主,北朝以[[雕塑]]為主<ref name=autogenerated6>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五章{{〈}}魏晉南北朝的學術與信仰{{〉}},第193頁。</ref>。北朝雕刻的盛行與佛教流行有關。佛寺大量興建,無論是木造、磚築或是石窟建造都有,並且雕刻无数大大小小的佛像。在佛像石窟雕像上,著名的有366年[[前秦]]時開鑿的[[莫高窟|敦煌莫高窟]]、384年[[后秦]]時開鑿[[麦积山石窟]]、[[北魏]][[魏孝文帝|孝文帝]]時開鑿的[[雲岡石窟]]、[[龙门石窟]]、[[北齐]][[齐文宣帝|文宣帝]]時開鑿的[[天龙山石窟]]等<ref name="北朝石窟"/>。石窟藝術最雄偉的是雲岡石窟20窟的座像。佛像容貌豐滿,兩肩寬厚,衣褶線條緊貼身軀而雕,莊嚴中寓有慈祥,表現出佛的胸懷氣度。彩塑最好的是敦煌莫高窟第259窟的造像,含蓄微笑的神態,給人以恬靜的美感。洛陽永寧寺塔基出土的北魏泥塑殘像最為精緻,面目傳神。天龍山石窟還是為北齊佛教文化的代表,以[[漫山阁]]及[[九连洞]]著称<ref>{{Cite web |url=http://www.lyu.org.tw/lyu/home-page_8_9.htm |title=天龍山石窟 |accessdate=2010-08-31 }}</ref>。
綜合印度佛塔及漢朝塔樓為基礎而建立的木塔,為當時重要的建築發展。中國本地的儒道思想亦為藝術提供新主題、新風格。儒家思想多與孝道結合,道家藝術家則偏好自然山水及民間傳說。世俗藝術傳統亦產生變化,尤其展現於繪畫方面。中國山水畫始祖顧愷之為此時期的代表。陶器工藝在中國南方亦有顯著進展,最著名的為「越窯」的綠釉「越瓷」。越窯十分耐用,甚至外銷海外,遠達埃及、菲律賓。六朝也是中國開始出現文人畫家、書法家、重要私人藝術收藏的時期,文學、藝術批評亦有所發展。<ref>[http://db1x.sinica.edu.tw/caat/caat_rptcaatc.php?_op=?SUBJECT_ID:300264898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六朝] 於2011年4月1日查閱</ref>
綜合印度佛塔及漢朝塔樓為基礎而建立的木塔,為當時重要的建築發展。中國本地的儒道思想亦為藝術提供新主題、新風格。儒家思想多與孝道結合,道家藝術家則偏好自然山水及民間傳說。世俗藝術傳統亦產生變化,尤其展現於繪畫方面。中國山水畫始祖顧愷之為此時期的代表。陶器工藝在中國南方亦有顯著進展,最著名的為「越窯」的綠釉「越瓷」。越窯十分耐用,甚至外銷海外,遠達埃及、菲律賓。六朝也是中國開始出現文人畫家、書法家、重要私人藝術收藏的時期,文學、藝術批評亦有所發展。<ref>[http://db1x.sinica.edu.tw/caat/caat_rptcaatc.php?_op=?SUBJECT_ID:300264898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六朝] 於2011年4月1日查閱</ref>
[[File:Yhmu jb.jpg|150px||缩略图| [[魏碑]]《[[元怀墓志]]》[[拓片]]局部]]
[[File:Yhmu jb.jpg|150px|left|thumb| [[魏碑]]《[[元怀墓志]]》[[拓片]]局部]]
[[南朝陵墓石刻]]方面,歷代帝王、貴族陵墓前有神道石柱、石碑、[[石獸]]等。石獸又稱[[避邪]],由獅子造型演變而來,有驅邪、求福或升天之含意。其中以南朝[[齐武帝|齊武帝]]陵前的[[貔貅|天祿]](雙角石獸)、[[齊景帝]]陵前的[[麒麟]]最具代表<ref>徐巧慧(2009年):《南京地区南朝陵墓辟邪石刻探微》,装饰。</ref>。風格承襲漢代石獸雕刻,善於利用整塊石材,已洗練的手法表現雄偉的氣勢<ref name="北朝石窟" />。
[[南朝陵墓石刻]]方面,歷代帝王、貴族陵墓前有神道石柱、石碑、[[石獸]]等。石獸又稱[[避邪]],由獅子造型演變而來,有驅邪、求福或升天之含意。其中以南朝[[齐武帝|齊武帝]]陵前的[[貔貅|天祿]](雙角石獸)、[[齊景帝]]陵前的[[麒麟]]最具代表<ref>徐巧慧(2009年):《南京地区南朝陵墓辟邪石刻探微》,装饰。</ref>。風格承襲漢代石獸雕刻,善於利用整塊石材,已洗練的手法表現雄偉的氣勢<ref name="北朝石窟" />。
[[File:雪山紅樹圖.jpg|150px|缩略图|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所繪山石不勾輪廓的技巧,就是「沒骨山水」的畫法]]
[[File:雪山紅樹圖.jpg|150px|thumb| [[張僧繇]]《[[雪山紅樹圖]]》,所繪山石不勾輪廓的技巧,就是「沒骨山水」的畫法]]
繪畫方面,中国古代山水画兴起于南北朝。由於玄學流行,老莊的自然觀和江南秀麗的山水結合,使得繪畫脫離儒學的限制,朝向純藝術的方向發展,有名的畫家有劉宋[[陸探微]]與南梁[[张僧繇|張僧繇]]。張僧繇畫的龍非常神妙,畫龍點睛就是出源於他的畫工。張僧繇一生苦學,「手不釋筆,俾夜作晝,未曾倦怠,數紀之內,無須臾之閒」,繪有《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雪山紅樹圖》等等名作。由於[[山水诗]]的出现,使得长期以来的以表现人物为主的绘画传统转变為山水景色<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五章{{〈}}魏晉南北朝的學術與信仰{{〉}},第199頁。</ref>。南朝有不少以人物画著称的画家。例如劉宋[[宗炳]]是中國最早的山水畫理論著述。其《[[畫山水序]]》最為著名,精闢地理解「山水以形媚道」之外,在自然山水的觀察,歸納出展現物體遠近的繪畫方法<ref>《畫山水序》:「且夫昆崙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則其形莫睹,迥以數里,則可圍於寸眸。誠由去之稍闊,則其見彌小。今張絹素以遠暎,則昆、閬之形,可圍於方寸之內。」</ref>。劉宋山水畫家[[王微 (刘宋)|王微]],著有《[[敘畫]]》一篇,強調觀察自然和主觀能動作用。南梁[[萧贲]]可在在团扇畫出「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表现出遥远的空间距离感。绘画理论在此時期已經成熟,南齐[[谢赫 (南朝)|谢赫]]撰著研究绘画理论的重典《[[古画品录]]》。這本書分為論繪畫六法論與畫品等兩個部分。他所提出繪畫品鑑的六法,已不仅限于人物画,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中「[[氣韻生動]]」<ref>所謂的氣韻生動即「因有氣而顯示出生命的活力,因有韻動而自然覺得有感人的動感」。</ref>的理論更被歷代畫評家奉為最高水準。
繪畫方面,中国古代山水画兴起于南北朝。由於玄學流行,老莊的自然觀和江南秀麗的山水結合,使得繪畫脫離儒學的限制,朝向純藝術的方向發展,有名的畫家有劉宋[[陸探微]]與南梁[[张僧繇|張僧繇]]。張僧繇畫的龍非常神妙,畫龍點睛就是出源於他的畫工。張僧繇一生苦學,「手不釋筆,俾夜作晝,未曾倦怠,數紀之內,無須臾之閒」,繪有《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雪山紅樹圖》等等名作。由於[[山水诗]]的出现,使得长期以来的以表现人物为主的绘画传统转变為山水景色<ref>鄒紀萬(1992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五章{{〈}}魏晉南北朝的學術與信仰{{〉}},第199頁。</ref>。南朝有不少以人物画著称的画家。例如劉宋[[宗炳]]是中國最早的山水畫理論著述。其《[[畫山水序]]》最為著名,精闢地理解「山水以形媚道」之外,在自然山水的觀察,歸納出展現物體遠近的繪畫方法<ref>《畫山水序》:「且夫昆崙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則其形莫睹,迥以數里,則可圍於寸眸。誠由去之稍闊,則其見彌小。今張絹素以遠暎,則昆、閬之形,可圍於方寸之內。」</ref>。劉宋山水畫家[[王微 (刘宋)|王微]],著有《[[敘畫]]》一篇,強調觀察自然和主觀能動作用。南梁[[萧贲]]可在在团扇畫出「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表现出遥远的空间距离感。绘画理论在此時期已經成熟,南齐[[谢赫 (南朝)|谢赫]]撰著研究绘画理论的重典《[[古画品录]]》。這本書分為論繪畫六法論與畫品等兩個部分。他所提出繪畫品鑑的六法,已不仅限于人物画,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中「[[氣韻生動]]」<ref>所謂的氣韻生動即「因有氣而顯示出生命的活力,因有韻動而自然覺得有感人的動感」。</ref>的理論更被歷代畫評家奉為最高水準。


第384行: 第381行:


=== 科技 ===
=== 科技 ===
[[File:Qimin yaoshu.gif|缩略图|《[[齊民要術]]》詳細描述北魏后期的農業技術]]
[[File:Qimin yaoshu.gif|thumb|《[[齊民要術]]》詳細描述北魏后期的農業技術]]
在整個魏晉南北朝期間,由於邊疆民族內遷、北方人群的南下,造成文化大交流及混成。由於儒學一統的局面打破以及玄道佛的興起,使得學術研究朝向多元化。各國為了生存或戰爭,多少推行一些改革措施以確保某些地區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這些都使得科學技術大幅提升<ref>《中國文化史》第二章魏晉隋唐時代文化的發展,第56頁。</ref>。
在整個魏晉南北朝期間,由於邊疆民族內遷、北方人群的南下,造成文化大交流及混成。由於儒學一統的局面打破以及玄道佛的興起,使得學術研究朝向多元化。各國為了生存或戰爭,多少推行一些改革措施以確保某些地區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這些都使得科學技術大幅提升<ref>《中國文化史》第二章魏晉隋唐時代文化的發展,第56頁。</ref>。


第412行: 第409行:
|-
|-
||
||
||孝皇帝<br />(宋武帝追尊)
||孝皇帝<br>(宋武帝追尊)
||[[劉翹|刘翘]]
||[[劉翹|刘翘]]
||
||
第429行: 第426行:
||[[景平]]423年—424年
||[[景平]]423年—424年
|-
|-
||太祖<br />(初谥中宗)<ref group="注">宋孝武帝時改為「太祖文帝」。</ref>
||太祖<br>(初谥中宗)<ref group="注">宋孝武帝時改為「太祖文帝」。</ref>
||文皇帝<br />(初谥景皇帝)
||文皇帝<br>(初谥景皇帝)
||[[宋文帝|刘义隆]] ||424年—453年
||[[宋文帝|刘义隆]] ||424年—453年
||[[元嘉 (刘宋)|元嘉]]424年—453年
||[[元嘉 (刘宋)|元嘉]]424年—453年
第444行: 第441行:
||[[宋孝武帝|刘骏]]
||[[宋孝武帝|刘骏]]
||453年—464年
||453年—464年
||[[孝建]]453年—456年<br />[[大明 (刘宋)|大明]]457年—464年
||[[孝建]]453年—456年<br>[[大明 (刘宋)|大明]]457年—464年
|-
|-
||
||
第450行: 第447行:
||[[刘子业]]
||[[刘子业]]
||464年—465年
||464年—465年
||[[永光 (刘宋)|永光]]465年<br />[[景和]]465年
||[[永光 (刘宋)|永光]]465年<br>[[景和]]465年
|-
|-
||太宗
||太宗
第456行: 第453行:
||[[宋明帝|刘彧]]
||[[宋明帝|刘彧]]
||465年—472年
||465年—472年
||[[泰始 (刘宋)|泰始]]465年—471年<ref group="注">[[劉子勛]](劉駿之三子,劉子業之弟)曾在466年正月稱帝,年號[[義嘉]],並得到大部分州郡的支持,但在當年八月被劉彧大將[[沈攸之]]捕斬</ref><br />[[泰豫]]472年
||[[泰始 (刘宋)|泰始]]465年—471年<ref group="注">[[劉子勛]](劉駿之三子,劉子業之弟)曾在466年正月稱帝,年號[[義嘉]],並得到大部分州郡的支持,但在當年八月被劉彧大將[[沈攸之]]捕斬</ref><br>[[泰豫]]472年
|-
|-
||
||
第483行: 第480行:
|-
|-
||
||
||宣皇帝<br />(齐高帝追尊)
||宣皇帝<br>(齐高帝追尊)
||[[萧承之]]
||[[萧承之]]
||
||
第500行: 第497行:
||[[永明]]482年—493年
||[[永明]]482年—493年
|-
|-
||世宗<br />(齊廢帝萧昭业追尊)
||世宗<br>(齊廢帝萧昭业追尊)
||文皇帝
||文皇帝
||[[蕭長懋]]
||[[蕭長懋]]
第510行: 第507行:
||[[萧昭业]]
||[[萧昭业]]
||493年—494年
||493年—494年
||[[隆昌 (萧昭业)|隆昌]]494年
||[[隆昌(南齐)|隆昌]]494年
|-
|-
||
||
||无<ref name="廢帝" group="注"/><br />海陵恭王
||无<ref name="廢帝" group="注"/><br>海陵恭王
||[[萧昭文]]
||[[萧昭文]]
||494年
||494年
第519行: 第516行:
|-
|-
||
||
||景皇帝<br />(齐明帝追尊)
||景皇帝<br>(齐明帝追尊)
||[[蕭道生]]
||[[蕭道生]]
||
||
第528行: 第525行:
||[[齐明帝|萧鸾]]
||[[齐明帝|萧鸾]]
||494年—498年
||494年—498年
||[[建武 (南齐)|建武]]494年—497年<br />[[永泰 (南齐)|永泰]]498年
||[[建武南齐|建武]]494年—497年<br>[[永泰南齐|永泰]]498年
|-
|-
||
||
第534行: 第531行:
||[[蕭寶卷]]
||[[蕭寶卷]]
||499年—501年
||499年—501年
||[[永元 (南齐)|永元]]499年—500年
||[[永元南齐|永元]]499年—500年
|-
|-
||
||
第540行: 第537行:
||[[齐和帝|萧宝融]]
||[[齐和帝|萧宝融]]
||501年—502年<ref group="注">明帝蕭鸞之子[[萧宝夤]]曾在527年-528年背叛[[北魏]]並稱齊帝,由於南齊已滅亡很久,而且萧宝夤並無控制任何原屬南齊的領土,因此並不列入齊帝列。</ref>
||501年—502年<ref group="注">明帝蕭鸞之子[[萧宝夤]]曾在527年-528年背叛[[北魏]]並稱齊帝,由於南齊已滅亡很久,而且萧宝夤並無控制任何原屬南齊的領土,因此並不列入齊帝列。</ref>
||[[中兴 (南齐)|中兴501]]年—502年
||[[中兴南齐|中兴]]501年—502年
|}
|}


第554行: 第551行:
| colspan="5"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c8d8ff;"|'''南梁502年-557年'''
| colspan="5"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c8d8ff;"|'''南梁502年-557年'''
|-
|-
||太祖<br />(梁武帝追尊)
||太祖<br>(梁武帝追尊)
||文皇帝
||文皇帝
||[[蕭順之]]
||[[蕭順之]]
第562行: 第559行:
||高祖
||高祖
||武皇帝
||武皇帝
||[[蕭衍]]
||[[梁武帝|蕭衍]]
||502年—549年
||502年—549年
||[[天监]]502年—519年<br />[[普通]]520年—526年<br />[[大通 (南梁)|大通]]527年—528年<br />[[中大通]]529年—534年<br />[[大同 (南梁)|大同]]535年—545年<br />[[中大同]]546年<br />[[太清]]547年—549年
||[[天监]]502年—519年<br>[[普通]]520年—526年<br>[[大通南梁|大通]]527年—528年<br>[[中大通]]529年—534年<br>[[大同南梁|大同]]535年—545年<br>[[中大同]]546年<br>[[太清]]547年—549年
|-
|-
||
||
第572行: 第569行:
||[[正平 (蕭正德)|正平]]549年
||[[正平 (蕭正德)|正平]]549年
|-
|-
||太宗<br />(初谥高宗)
||太宗<br>(初谥高宗)
||简文皇帝<br />(初谥明帝)
||简文皇帝<br>(初谥明帝)
||[[梁简文帝|蕭綱]]
||[[梁简文帝|蕭綱]]
||550年—551年
||550年—551年
第579行: 第576行:
|-
|-
||高宗
||高宗
||昭明皇帝<br />(萧栋追尊)
||昭明皇帝<br>(萧栋追尊)
||[[萧统]]
||[[萧统]]
||
||
第585行: 第582行:
|-
|-
||
||
||安皇帝<br />(萧栋追尊)
||安皇帝<br>(萧栋追尊)
||[[蕭歡]]
||[[蕭歡]]
||
||
第594行: 第591行:
||[[萧栋]]<ref group="注">551年侯景廢梁簡文帝之後,立蕭棟為帝,改元天正;四個月後侯景廢蕭棟為淮陰王,並自立為漢帝。</ref>
||[[萧栋]]<ref group="注">551年侯景廢梁簡文帝之後,立蕭棟為帝,改元天正;四個月後侯景廢蕭棟為淮陰王,並自立為漢帝。</ref>
|| 551年
|| 551年
||[[天正 (南梁)|天正]]551年
||[[天正南梁|天正]]551年
|-
|-
||世祖
||世祖
第600行: 第597行:
||[[梁元帝|萧绎]]
||[[梁元帝|萧绎]]
||552年—554年
||552年—554年
||[[承圣]]552年—554年
||[[承聖|承圣]]552年—554年
|-
|-
||
||
第606行: 第603行:
||[[蕭紀]]<ref group="注">552年萧绎稱帝後,蕭紀在世子[[蕭圓照]]的提議下,也於成都即帝位,年號天正。不久被梁元帝的部將樊猛攻滅。</ref>
||[[蕭紀]]<ref group="注">552年萧绎稱帝後,蕭紀在世子[[蕭圓照]]的提議下,也於成都即帝位,年號天正。不久被梁元帝的部將樊猛攻滅。</ref>
||552年
||552年
||[[天正 (蕭紀)|天正]]552年
||[[天正蕭紀|天正]]552年
|-
|-
||
||
||闵皇帝<br />(萧莊追尊)
||闵皇帝<br>(萧莊追尊)
||[[萧渊明]]<ref group="注">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殺害梁元帝後,北齊於555年送回蕭淵明,以立為傀儡帝。梁臣[[王僧辯]]同意後,蕭淵明即帝位,改年號為天成。不久陳霸先殺王僧辯,並且廢蕭淵明,改立蕭方智為帝。</ref>
||[[蕭淵明|萧渊明]]<ref group="注">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殺害梁元帝後,北齊於555年送回蕭淵明,以立為傀儡帝。梁臣[[王僧辯]]同意後,蕭淵明即帝位,改年號為天成。不久陳霸先殺王僧辯,並且廢蕭淵明,改立蕭方智為帝。</ref>
|| 555年
|| 555年
||[[天成 (南梁)|天成]]555年
||[[天成南梁|天成]]555年
|-
|-
||
||
||敬皇帝<br />(陈霸先追尊)
||敬皇帝<br>(陈霸先追尊)
||[[梁敬帝|萧方智]]
||[[梁敬帝|萧方智]]
||555年—557年
||555年—557年
||[[紹泰|绍泰]]555年—556年<br />[[太平 (南梁)|太平]]556年—557年
||[[紹泰|绍泰]]555年—556年<br>[[太平南梁|太平]]556年—557年
|-
|-
||
||
第624行: 第621行:
||[[蕭莊]]<ref group="注">不受史書正式承認。557年十月[[陈霸先|陳霸先]]廢梁敬帝建立南陳後,北齊送還蕭莊以繼帝位;558年二月[[王琳 (会稽)|王琳]]立蕭莊為梁朝帝於[[郢州 (西魏)|郢州]],梁陳兩國持續作戰。560年,當王琳與陳朝[[侯瑱]]在蕪湖交戰時,北周發兵攻打郢州勝利,王琳與蕭莊逃亡北齊,陳朝也正式成為南朝正統。</ref>
||[[蕭莊]]<ref group="注">不受史書正式承認。557年十月[[陈霸先|陳霸先]]廢梁敬帝建立南陳後,北齊送還蕭莊以繼帝位;558年二月[[王琳 (会稽)|王琳]]立蕭莊為梁朝帝於[[郢州 (西魏)|郢州]],梁陳兩國持續作戰。560年,當王琳與陳朝[[侯瑱]]在蕪湖交戰時,北周發兵攻打郢州勝利,王琳與蕭莊逃亡北齊,陳朝也正式成為南朝正統。</ref>
|| 558年—560年
|| 558年—560年
||[[天启 (萧庄)|天啟]]558年—560年
||[[天启萧庄|天啟]]558年—560年
|}
|}


第638行: 第635行:
| colspan="5"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c8d8ff;"|'''南陳557年-589年'''
| colspan="5"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c8d8ff;"|'''南陳557年-589年'''
|-
|-
||太祖<br />(陳武帝追尊)
||太祖<br>(陳武帝追尊)
||景皇帝
||景皇帝
||[[陈文赞]]
||[[陈文赞]]
第645行: 第642行:
|-
|-
||
||
||始興昭烈王<br />(陳武帝追尊)
||始興昭烈王<br>(陳武帝追尊)
||[[陈道谭]]
||[[陈道谭]]
||
||
第654行: 第651行:
||[[陈霸先]]
||[[陈霸先]]
||557年—559年
||557年—559年
||[[永定 (南陳)|永定]]557年—559年
||[[永定|永定]]557年—559年
|-
|-
||世祖
||世祖
第660行: 第657行:
||[[陈文帝|陳蒨]]
||[[陈文帝|陳蒨]]
||559年—566年
||559年—566年
||[[天嘉]]560年—566年<br />[[天康 (南陈)|天康]]566年—566年
||[[天嘉]]560年—566年<br>[[天康|天康]]566年—566年
|-
|-
||
||
第678行: 第675行:
||[[陈后主|陳叔寶]]
||[[陈后主|陳叔寶]]
||582年—589年
||582年—589年
||[[至德 (南陈)|至德]]583年—587年<br />[[禎明]]587年—589年
||[[至德|至德]]583年—587年<br>[[禎明]]587年—589年
|}
|}


第696行: 第693行:
||[[梁宣帝|蕭詧]]
||[[梁宣帝|蕭詧]]
||555年—562年
||555年—562年
||[[大定 (西梁)|大定]]555年—562年
||[[大定西梁|大定]]555年—562年
|-
|-
||世宗
||世宗
第702行: 第699行:
||[[梁明帝|蕭巋]]
||[[梁明帝|蕭巋]]
||562年—585年
||562年—585年
||[[天保 (西梁)|天保]]562年—585年
||[[天保西梁|天保]]562年—585年
|-
|-
||
||
第708行: 第705行:
||[[蕭琮]]
||[[蕭琮]]
||585年—587年
||585年—587年
||[[广运 (西梁)|廣運586]]年—587年
||[[广运西梁|廣運]]586年—587年
|-
|-
! style="background:#efefef; text-align:center;"| [[庙号]]
! style="background:#efefef; text-align:center;"| [[庙号]]
第719行: 第716行:
|-
|-
||
||
||元皇帝<br />(侯景追尊)
||元皇帝<br>(侯景追尊)
||[[侯標]]
||[[侯標]]
||
||
第744行: 第741行:
|-
|-
||
||
||献明皇帝<br />(道武帝追崇)
||献明皇帝<br>(道武帝追崇)
||[[拓跋寔]]
||[[拓跋寔]]
||
||
||
||
|-
|-
||太祖<br />(初谥烈祖)
||太祖<br>(初谥烈祖)
||道武皇帝<br />(初谥宣武帝)
||道武皇帝<br>(初谥宣武帝)
||[[魏道武帝|拓跋珪]]
||[[魏道武帝|拓跋珪]]
||386年—409年
||386年—409年
||[[登国]]386年—396年<br />[[皇始 (北魏)|皇始]]396年—398年<br />[[天兴 (北魏)|天兴]]398年—404年<br />[[天赐 (北魏)|天赐]]404年—409年
||[[登国]]386年—396年<br>[[皇始北魏|皇始]]396年—398年<br>[[天兴北魏|天兴]]398年—404年<br>[[天赐北魏|天赐]]404年—409年
|-
|-
||太宗
||太宗
第759行: 第756行:
||[[魏明元帝|拓跋嗣]]
||[[魏明元帝|拓跋嗣]]
||409年—423年
||409年—423年
||[[永兴 (拓跋嗣)|永兴]]409年—413年<br />[[神瑞]]414年—416年<br />[[泰常]]416年—423年
||[[永兴(魏明元帝)|永兴]]409年—413年<br>[[神瑞]]414年—416年<br>[[泰常]]416年—423年
|-
|-
||世祖
||世祖
第765行: 第762行:
||[[魏太武帝|拓跋焘]]
||[[魏太武帝|拓跋焘]]
||423年—452年
||423年—452年
||[[始光]]423年—428年<br />[[神䴥|神麚]]428年—431年<br />[[延和 (北魏)|延和]]432年—434年<br />[[太延]]435年—440年<br />[[太平真君]]440年—451年<br />[[正平 (北魏)|正平]]451年—452年
||[[始光]]423年—428年<br>[[神䴥|神麚]]428年—431年<br>[[延和北魏|延和]]432年—434年<br>[[太延]]435年—440年<br>[[太平真君]]440年—451年<br>[[正平 (北魏)|正平]]451年—452年
|-
|-
||
||
第771行: 第768行:
||[[拓跋余]]
||[[拓跋余]]
||452年
||452年
||[[承平 (北魏)|承平]]或[[承平 (北魏)|永平452]]
||[[承平北魏|承平]]或永平452年
|-
|-
||恭宗<br />(文成帝追崇)
||恭宗<br>(文成帝追崇)
||景穆皇帝
||景穆皇帝
||[[拓跋晃]]
||[[拓跋晃]]
第783行: 第780行:
||[[魏文成帝|拓跋濬]]
||[[魏文成帝|拓跋濬]]
||452年—465年
||452年—465年
||[[兴安 (北魏)|兴安]]452年—454年<br />[[兴光]]454年—455年<br />[[太安 (北魏)|太安]]455年—459年<br />[[和平 (北魏)|和平]]460年—465年
||[[兴安 (北魏)|兴安]]452年—454年<br>[[兴光]]454年—455年<br>[[太安北魏|太安]]455年—459年<br>[[和平北魏|和平]]460年—465年
|-
|-
||显祖
||显祖
第789行: 第786行:
||[[魏献文帝|拓跋弘]]
||[[魏献文帝|拓跋弘]]
||465年—471年
||465年—471年
||[[天安 (北魏)|天安]]465年—467年<br />[[皇兴]]467年—471年
||[[天安 (北魏)|天安]]465年—467年<br>[[皇兴]]467年—471年
|-
|-
||高祖
||高祖
第795行: 第792行:
||[[魏孝文帝|元宏]]<ref group="注">即拓跋宏,孝文帝推行漢化運動後將國姓由拓跋改為元。</ref>
||[[魏孝文帝|元宏]]<ref group="注">即拓跋宏,孝文帝推行漢化運動後將國姓由拓跋改為元。</ref>
||471年—499年
||471年—499年
||[[延兴 (北魏)|延兴]]471年—476年<br />[[承明]]476年<br />[[太和 (北魏)|太和]]477年—499年
||[[延兴北魏|延兴]]471年—476年<br>[[承明]]476年<br>[[太和 (北魏)|太和]]477年—499年
|-
|-
||世宗
||世宗
第801行: 第798行:
||[[魏宣武帝|元恪]]
||[[魏宣武帝|元恪]]
||499年—515年
||499年—515年
||[[景明]]499年—503年<br />[[正始 (北魏)|正始]]504年—508年<br />[[永平 (北魏)|永平]]508年—512年<br />[[延昌 (北魏)|延昌]]512年—515年
||[[景明]]499年—503年<br>[[正始北魏|正始]]504年—508年<br>[[永平北魏|永平]]508年—512年<br>[[延昌北魏|延昌]]512年—515年
|-
|-
||肃宗
||肃宗
第807行: 第804行:
||[[魏孝明帝|元诩]]
||[[魏孝明帝|元诩]]
||515年—528年
||515年—528年
||[[熙平]]515年—518年<br />[[神龜 (北魏)|神龟]]518年—520年<br />[[正光]]520年—525年<br />[[孝昌 (年号)|孝昌]]525年—527年<br />[[武泰]]528年
||[[熙平]]515年—518年<br>[[神龜北魏|神龟]]518年—520年<br>[[正光]]520年—525年<br>[[孝昌 (年号)|孝昌]]525年—527年<br>[[武泰]]528年
|-
|-
||
||
||
||
||[[元氏 (魏孝明帝女)|元氏]]<ref name="元釗" group="注">元氏、元釗均不受史書承認,北魏孝明帝病危時,元氏出生後被北魏皇太后[[宣武靈皇后|胡氏]]對外宣稱是男嬰。不久孝明帝去世,胡氏立元氏為帝。後發覺真相不可藏,換成年僅3歲的元釗為帝。</ref>
||[[元氏魏孝明帝女|元氏]]<ref name="元釗" group="注">元氏、元釗均不受史書承認,北魏孝明帝病危時,元氏出生後被北魏皇太后[[宣武靈皇后|胡氏]]對外宣稱是男嬰。不久孝明帝去世,胡氏立元氏為帝。後發覺真相不可藏,換成年僅3歲的元釗為帝。</ref>
||528年
||528年
||[[武泰]]528年
||[[武泰]]528年
第821行: 第818行:
||[[武泰]]528年
||[[武泰]]528年
|-
|-
||肃祖<br />(孝莊帝追崇)
||肃祖<br>(孝莊帝追崇)
||文穆皇帝<br />(孝莊帝追崇)
||文穆皇帝<br>(孝莊帝追崇)
||[[元勰]]
||[[元勰]]
||
||
第828行: 第825行:
|-
|-
||
||
||孝宣皇帝<br />(孝莊帝追崇)
||孝宣皇帝<br>(孝莊帝追崇)
||[[元劭]]
||[[元劭]]
||
||
第834行: 第831行:
|-
|-
||敬宗
||敬宗
||孝莊皇帝<br />(初谥武怀帝)
||孝莊皇帝<br>(初谥武怀帝)
||[[元子攸]]
||[[魏孝庄帝|元子攸]]
||528年—530年
||528年—530年
||[[建義 (北魏)|建义]]528年<br />[[永安 (北魏)|永安]]528年-530年
||[[建義北魏|建义]]528年<br>[[永安北魏|永安]]528年-530年
|-
|-
||
||
第843行: 第840行:
||[[元晔]]<ref group="注">爾朱榮被北魏孝莊帝殺掉後,530年爾朱榮之子爾朱兆及從弟爾朱世隆擁長廣王元曄為帝,於攻下洛陽後廢除</ref>
||[[元晔]]<ref group="注">爾朱榮被北魏孝莊帝殺掉後,530年爾朱榮之子爾朱兆及從弟爾朱世隆擁長廣王元曄為帝,於攻下洛陽後廢除</ref>
||530年—531年
||530年—531年
||[[建明 (北魏)|建明]]530年-531年
||[[建明北魏|建明]]530年-531年
|-
|-
||
||
||先皇帝<br />(节闵帝追崇)
||先皇帝<br>(节闵帝追崇)
||[[元羽]]
||[[元羽]]
||
||
第859行: 第856行:
||
||
||安定王<ref group="注">爾朱兆攻下洛陽後,高歡於信都擁元朗為帝,在532年攻下洛陽後廢除。《魏書》作後廢帝。</ref>
||安定王<ref group="注">爾朱兆攻下洛陽後,高歡於信都擁元朗為帝,在532年攻下洛陽後廢除。《魏書》作後廢帝。</ref>
||[[元朗 (安定王)|元朗]]
||[[元朗安定王|元朗]]
||531年—532年
||531年—532年
||[[中兴 (北魏)|中兴]]531年-532年
||[[中兴北魏|中兴]]531年-532年
|-
|-
||
||
||武穆皇帝<br />(孝武帝追崇)
||武穆皇帝<br>(孝武帝追崇)
||[[元怀]]
||[[元怀]]
||
||
第870行: 第867行:
|-
|-
||
||
||孝武皇帝<br />([[元愉|西魏文帝]]追崇)<br />出帝<br />([[魏孝静帝|東魏孝静帝]]追崇)
||孝武皇帝<br>([[元愉|西魏文帝]]追崇)<br>出帝<br>([[魏孝静帝|東魏孝静帝]]追崇)
||[[魏孝武帝|元修]]
||[[魏孝武帝|元修]]
||532年—534年
||532年—534年
||[[太昌]]532年<br />[[永兴 (元修)|永兴]]532年<br />[[永熙 (北魏)|永熙]]532年-534年
||[[太昌]]532年<br>[[永兴(魏孝武帝)|永兴]]532年<br>[[永熙北魏|永熙]]532年-534年
|}
|}


第891行: 第888行:
||[[魏孝静帝|元善见]]
||[[魏孝静帝|元善见]]
||534年—550年
||534年—550年
||[[天平 (东魏)|天平]]534年—537年<br />[[元象]]538年—539年<br />[[兴和 (年号)|兴和]]539年—542年<br />[[武定 (东魏)|武定]]543年—550年
||[[天平东魏|天平]]534年—537年<br>[[元象]]538年—539年<br>[[兴和年号|兴和]]539年—542年<br>[[武定东魏|武定]]543年—550年
|-
|-
| colspan="5"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c8d8ff;"|'''西魏535年-556年'''
| colspan="5" style="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c8d8ff;"|'''西魏535年-556年'''
|-
|-
||
||
||文景皇帝<br />(文帝追崇)
||文景皇帝<br>(文帝追崇)
||[[元愉]]
||[[元愉]]
||
||
第905行: 第902行:
||[[元宝炬]]
||[[元宝炬]]
||535年-551年
||535年-551年
||[[大统 (元宝炬)|大统]]535年-551年
||[[大统(西魏)|大统]]535年-551年
|-
|-
||
||
第932行: 第929行:
|-
|-
||
||
||文穆皇帝<br />(文宣帝追崇)
||文穆皇帝<br>(文宣帝追崇)
||[[高樹生]]
||[[高樹生]]
||
||
||
||
|-
|-
||高祖<br />(初谥太祖)
||高祖<br>(初谥太祖)
||神武皇帝<br />(初谥献武帝)
||神武皇帝<br>(初谥献武帝)
||[[高欢]]
||[[高欢]]
||
||
||
||
|-
|-
||世宗<br />(文宣帝追崇)
||世宗<br>(文宣帝追崇)
||文襄皇帝<br />(文宣帝追崇)
||文襄皇帝<br>(文宣帝追崇)
||[[高澄]]
||[[高澄]]
||
||
||
||
|-
|-
||显祖<br />(初谥高祖)<br />(曾改谥威宗)
||显祖<br>(初谥高祖)<br>(曾改谥威宗)
||文宣皇帝<br />(曾改谥景烈帝)
||文宣皇帝<br>(曾改谥景烈帝)
||[[齐文宣帝|高洋]]
||[[齐文宣帝|高洋]]
||550年—559年
||550年—559年
||[[天保 (北齐)|天保]]550年-559年
||[[天保北齐|天保]]550年-559年
|-
|-
||
||
||廢帝<ref name="廢帝" group="注"/><br />济南闵悼王
||廢帝<ref name="廢帝" group="注"/><br>济南闵悼王
||[[高殷]]
||[[高殷]]
||559年—561年
||559年—561年
第971行: 第968行:
||[[齐武成帝|高湛]]
||[[齐武成帝|高湛]]
||561年—568年
||561年—568年
||[[太宁 (高湛)|大宁561]]年-562年<br />[[河清]]562年-565年
||[[太宁(北齐)|大宁]]561年-562年<br>[[河清]]562年-565年
|-
|-
||
||
第977行: 第974行:
||[[齐后主|高纬]]
||[[齐后主|高纬]]
||565年—577年
||565年—577年
||[[天统 (高纬)|天统]]565年-569年<br />[[武平 (高纬)|武平]]570年-576年<br />[[隆化 (年号)|隆化]]577年
||[[天统(北齐)|天统]]565年-569年<br>[[武平(北齐)|武平]]570年-576年<br>[[隆化(北齐)|隆化]]577年
|-
|-
||
||
||楚恭哀帝<br />(後主高緯追崇)
||楚恭哀帝<br>(後主高緯追崇)
||[[高儼]]
||[[高儼]]
||
||
第1,022行: 第1,019行:
|-
|-
||
||
||德皇帝<br />(孝闵帝追崇)
||德皇帝<br>(孝闵帝追崇)
||[[宇文肱]]
||[[宇文肱]]
||
||
||
||
|-
|-
||太祖<br />(孝闵帝追崇)
||太祖<br>(孝闵帝追崇)
||文皇帝<br />(初谥文王)
||文皇帝<br>(初谥文王)
||[[宇文泰]]
||[[宇文泰]]
||
||
第1,043行: 第1,040行:
||[[周明帝|宇文毓]]
||[[周明帝|宇文毓]]
||558年-560年
||558年-560年
||[[武成 (北周)|武成]]559年-560年
||[[武成北周|武成]]559年-560年
|-
|-
||高祖
||高祖
第1,049行: 第1,046行:
||[[周武帝|宇文邕]]
||[[周武帝|宇文邕]]
||560年-578年
||560年-578年
||[[保定 (北周)|保定]]560年-565年<br />[[天和 (北周)|天和]]566年-572年<br />[[建德 (北周)|建德]]572年-578年<br />[[宣政]]578年
||[[保定北周|保定]]560年-565年<br>[[天和北周|天和]]566年-572年<br>[[建德北周|建德]]572年-578年<br>[[宣政]]578年
|-
|-
||
||
第1,055行: 第1,052行:
||[[周宣帝|宇文赟]]
||[[周宣帝|宇文赟]]
||578年-579年
||578年-579年
||[[大成 (北周)|大成]]578年-579年
||[[大成北周|大成]]578年-579年
|-
|-
||
||
第1,061行: 第1,058行:
||[[周静帝|宇文闡]]
||[[周静帝|宇文闡]]
||579年-581年
||579年-581年
||[[大象 (年号)|大象]]579年-580年<br />[[大定 (北周)|大定]]581年
||[[大象年号|大象]]579年-580年<br>[[大定北周|大定]]581年
|}
|}


第1,078行: 第1,075行:
== 注釋 ==
== 注釋 ==
{{refbegin|45em}}
{{refbegin|45em}}
{{noteFoot}}
<references group="注" />
{{refend}}
{{refend}}


第1,109行: 第1,106行:
{{start box}}
{{start box}}
{{s-off|'''[[中国朝代]]和政权'''}}
{{s-off|'''[[中国朝代]]和政权'''}}
{{Dynasty| [[十六国]] <br/> [[晋朝|晋]] · [[东晋]] | 南北朝<br/><small>420年7月10日-589年1月22日 <br />北朝 ([[北魏]]统一[[十六国|北方]]):[[北魏|魏]] -> [[东魏]]/[[西魏]] -> [[北齐|齐]]/[[北周|周]] <br /> 439年9月 - 581年3月 <br /> 南朝 (继承自[[东晋]]):[[刘宋|宋]] -> [[南齐|齐]] -> [[南梁|梁]] -> [[南陈|陈]] <br />420年7月 - 589年1月</small>|[[隋朝|隋]]<br /><small>继承[[北周]],统一全国</small> }}
{{Dynasty| [[十六国]] <br> [[晋朝|晋]] · [[东晋]] | 南北朝<br><small>420年7月10日-589年1月22日 <br>北朝 ([[北魏]]统一[[十六国|北方]]):[[北魏|魏]] -> [[东魏]]/[[西魏]] -> [[北齐|齐]]/[[北周|周]] <br> 439年9月 - 581年3月 <br> 南朝 (继承自[[东晋]]):[[刘宋|宋]] -> [[南齐|齐]] -> [[南梁|梁]] -> [[南陈|陈]] <br>420年7月 - 589年1月</small>|[[隋朝|隋]]<br><small>继承[[北周]],统一全国</small> }}
{{end box}}
{{end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