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北伐: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noteTA|ja|jpn|-{|}-跳过, replaced: 錢 → 钱, 獨 → 独 (3), 趙 → 赵 (6), 勢 → 势 (9), 誅 → 诛 (7), 謀 → 谋 (4), 喪 → 丧 (3), 鬥 → 斗 (2), 鑑 → 鉴 (6), 謂 → 谓 (9), 適 → 适, 牆 → 墙 (2), 徵 → 征, 隱 → 隐, 傷 → 伤 (8), 牽 → 牵, 擾 → 扰 (3), 趕 → 赶 (2), 竊 → 窃 (2), 辯 → 辩, 獻 → 献 (5), 勸 → 劝 (6), 潰 → 溃 (7), 討 → 讨 (13), 黃 → 黄 (17), 偽 → 伪 (2), 鏞 → 镛 (6), 諫 → 谏 (7))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未显示2个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4行: 第14行:
casualties1=(第一次)15000人以上<br>(第二次)10000人以上<br>(第三次)不詳|
casualties1=(第一次)15000人以上<br>(第二次)10000人以上<br>(第三次)不詳|
casualties2=(第一次)不详<br>(第二次)不詳,死伤过半<br>(第三次)不詳|
casualties2=(第一次)不详<br>(第二次)不詳,死伤过半<br>(第三次)不詳|
}}'''元嘉北伐'''是指[[南朝宋]]于[[元嘉 (刘宋)|元嘉]]年间主动进攻[[北魏]]一系列的征战,共计有三次,分别于元嘉七年(430年)、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及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三次战争中[[宋文帝]]虽留守[[建康]],各次派不同将领出征,但都会传詔传授战略。<ref>《宋书·沈庆之传》:“蕭斌以前驅败績,欲死固碻磝……会詔使至,不许退,诸将并谓宜留,斌复问计于庆之,庆之曰:‘閫外之事,将所得专,詔从远来,事势已异。节下有一范增而不能用,空议何施。’”《资治通鉴·卷一二六》元嘉二十九年:“上又使员外散骑侍郎琅琊徐爰随军向碻磝,衔中指授诸将方略,临时宣旨。”《宋书·恩倖·徐爰传》:“太祖每出军行师,常悬授兵略。”</ref>三次北伐主要目标及战场均为收复南朝宋的河南失土,战事耗费巨大的兵力及物资,但结果全遭失败。尤其第二次北伐对江北各地造成极大破坏,江南人民也在恐惧震盪中,久久不能平复。宋文帝去世后,宋更陷入内斗混乱中,北魏渐取得军事上的优势,逐步夺取宋的北方领土。<ref>{{Cite book | author = 王仲犖 | title = 魏晉南北朝史·上册| location = 上海 | publisher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date = 1979年 | pages = 390頁| ISBN = 7-208-00132-4 | }}</ref>
}}'''元嘉北伐'''是指[[南朝宋]]于[[元嘉 (刘宋)|元嘉]]年间主动进攻[[北魏]]一系列的征战,共计有三次,分别于元嘉七年(430年)、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及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三次战争中[[宋文帝]]虽留守[[建康]],各次派不同将领出征,但都会传詔传授战略。<ref>《宋书·沈庆之传》:“蕭斌以前驅败績,欲死固碻磝……会詔使至,不许退,诸将并谓宜留,斌复问计于庆之,庆之曰:‘閫外之事,将所得专,詔从远来,事势已异。节下有一范增而不能用,空议何施。’”《资治通鉴·卷一二六》元嘉二十九年:“上又使员外散骑侍郎琅琊徐爰随军向碻磝,衔中指授诸将方略,临时宣旨。”《宋书·恩倖·徐爰传》:“太祖每出军行师,常悬授兵略。”</ref>三次北伐主要目标及战场均为收复南朝宋的河南失土,战事耗费巨大的兵力及物资,但结果全遭失败。尤其第二次北伐对江北各地造成极大破坏,江南人民也在恐惧震盪中,久久不能平复。宋文帝去世后,宋更陷入内斗混乱中,北魏渐取得军事上的优势,逐步夺取宋的北方领土。<ref>{{Cite book | author = 王仲犖 | title = 魏晉南北朝史·上册| location = 上海 | publisher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date = 1979年 | pages = 390頁| ISBN = 7-208-00132-4 }}</ref>


== 第一次北伐 ==
== 第一次北伐 ==
第51行: 第51行:
{{main|瓜步之战}}
{{main|瓜步之战}}
=== 背景 ===
=== 背景 ===
第一次北伐后,宋魏两国在约二十年时间并无大战事,互通使节,故宋国内大致安定,且宋文帝掌政后一直推动桑,兴文教,撫恤人民,达至治世,国力上升,史称[[元嘉之治]]。不过宋文帝并沒有放弃北伐,既与北方诸国联结抗魏,又于元嘉二十二年(445年)派了武陵王[[刘駿]]出镇襄阳,讨平群蠻以免后顾;又将南豫州并入豫州。而北方北魏在击退第一次北伐后继续对北方用兵,先后灭[[夏 (十六国)|夏]]、北涼及[[北燕]],统一北方,与南朝宋对峙。随后北魏发生了[[盖吴起义]],盖吴于[[关中]]叛乱并附宋,宋亦有招誘关中人民,又命雍梁二州屯兵州境,为盖吴声援,然沒有实质上协助盖吴,终盖吴为魏所灭<ref>{{Cite book | author = 王仲犖 | title = 魏晉南北朝史·上册| location = 上海 | publisher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date = 1979年 | pages = 388頁| ISBN = 7-208-00132-4 | }}</ref>。魏更屢征北方[[柔然]],并在449年击败柔然,逼柔然可汗远走,更获得柔然大量輜重、牲畜及人民,从此柔然渐渐衰弱,大大削弱了对魏威胁。
第一次北伐后,宋魏两国在约二十年时间并无大战事,互通使节,故宋国内大致安定,且宋文帝掌政后一直推动桑,兴文教,撫恤人民,达至治世,国力上升,史称[[元嘉之治]]。不过宋文帝并沒有放弃北伐,既与北方诸国联结抗魏,又于元嘉二十二年(445年)派了武陵王[[刘駿]]出镇襄阳,讨平群蠻以免后顾;又将南豫州并入豫州。而北方北魏在击退第一次北伐后继续对北方用兵,先后灭[[夏 (十六国)|夏]]、北涼及[[北燕]],统一北方,与南朝宋对峙。随后北魏发生了[[盖吴起义]],盖吴于[[关中]]叛乱并附宋,宋亦有招誘关中人民,又命雍梁二州屯兵州境,为盖吴声援,然沒有实质上协助盖吴,终盖吴为魏所灭<ref>{{Cite book | author = 王仲犖 | title = 魏晉南北朝史·上册| location = 上海 | publisher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date = 1979年 | pages = 388頁| ISBN = 7-208-00132-4 }}</ref>。魏更屢征北方[[柔然]],并在449年击败柔然,逼柔然可汗远走,更获得柔然大量輜重、牲畜及人民,从此柔然渐渐衰弱,大大削弱了对魏威胁。


早于元嘉二十三年(446年),魏因聽信宋青州刺史杜驥要归降的假消息而出兵迎接,发兵南下;杜驥当然沒北归意图,与宋北方诸镇抵抗,魏军于是杀掠青兗冀三州后北归。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二月,北魏又再攻宋,太武帝亲率大军抄掠淮西六郡,并进攻[[悬瓠]]<ref>《宋书·索虜传》:“初,燾欲为边寇,声云猎于梁川。太祖虜其侵犯淮、泗,迺敕边戍:『小寇至,则坚守拒之;大众来,则拔民户归寿阳。』诸戍侦候不明,虜奄来入境,宣威将军陈南顿二郡太守郑琨、綏远将军汝阳潁川二郡太守郭道隐并弃城奔走。虜抄掠淮西六郡,杀戮甚多。攻围悬瓠城,城内战士不满千人。”</ref>,守将[[陈憲]]以不足千人拒守,但在宋军頑强抵抗下,魏军攻了四十二日仍无法攻下,反倒[[臧质]]及[[刘康祖]]率领的救兵快到,只得退兵。虽然北魏在此战沒甚么战果,只掠夺不少物资,但太武帝在給宋的书信中指责宋乘北魏盖吴起义时招誘边民,并轻视南朝,声言宋文帝若求自保应割让江北,否则北魏会主动进攻,更指文帝杀掉自己的良臣旧将,正是上天要助魏灭宋。[[王玄謨]]曾屢献北伐策略,聽得宋文帝很心动,及至此时,宋文帝決心北伐,并得[[江湛]]及[[徐湛之]]支持,然而沈庆之以上一次北伐失败,认为王玄謨根本及不上上一次领军的到彦之及檀道济,憂回还是会失败。但文帝不以为然,反认为碻磝及滑台二戍易得, 得后更可摇动洛阳、虎牢人心,并可待冬季魏国骑兵来攻时将之一网打尽,不聽沈庆之、太子[[刘劭 (刘宋)|刘劭]]及蕭思话等的反对声音,还派江湛及徐湛之詰难一直反对的沈庆之。沈庆之于是说:“治理国家就好像治理家庭一样,耕之事就当问男奴,织品之事应当问婢女。陛下现在想进攻别国,卻和这些白面书生讨论,事情怎会成功!”宋文帝聽后大笑,仍然坚持出兵北伐<ref>《宋书·沈庆之传》:“其年,太祖将北讨,庆之谏曰:“『马步不敵,为日已久矣。请舍远事,且以檀、到言之。道济再行无功,彦之失利而返。今料王玄謨等未逾两将,六军之盛,不过往时。将恐重辱王师,难以得志。』上曰:『小丑窃据,河南修复,王师再屈,自别有以;亦由道济养寇自资,彦之中涂疾动。虜所恃唯马,夏水浩汗,河水流通,泛舟北指,则确磝必走,滑台小戍,易可覆拔。克此二戍,馆穀弔民,虎牢、洛阳,自然不固。比及冬间,城守相接,虜马过河,便成禽也。』庆之又固陈不可。丹阳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并在坐,上使湛之等难庆之。庆之曰:『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訪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輩谋之,事何由济!』上大笑。”</ref>。
早于元嘉二十三年(446年),魏因聽信宋青州刺史杜驥要归降的假消息而出兵迎接,发兵南下;杜驥当然沒北归意图,与宋北方诸镇抵抗,魏军于是杀掠青兗冀三州后北归。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二月,北魏又再攻宋,太武帝亲率大军抄掠淮西六郡,并进攻[[悬瓠]]<ref>《宋书·索虜传》:“初,燾欲为边寇,声云猎于梁川。太祖虜其侵犯淮、泗,迺敕边戍:『小寇至,则坚守拒之;大众来,则拔民户归寿阳。』诸戍侦候不明,虜奄来入境,宣威将军陈南顿二郡太守郑琨、綏远将军汝阳潁川二郡太守郭道隐并弃城奔走。虜抄掠淮西六郡,杀戮甚多。攻围悬瓠城,城内战士不满千人。”</ref>,守将[[陈憲]]以不足千人拒守,但在宋军頑强抵抗下,魏军攻了四十二日仍无法攻下,反倒[[臧质]]及[[刘康祖]]率领的救兵快到,只得退兵。虽然北魏在此战沒甚么战果,只掠夺不少物资,但太武帝在給宋的书信中指责宋乘北魏盖吴起义时招誘边民,并轻视南朝,声言宋文帝若求自保应割让江北,否则北魏会主动进攻,更指文帝杀掉自己的良臣旧将,正是上天要助魏灭宋。[[王玄謨]]曾屢献北伐策略,聽得宋文帝很心动,及至此时,宋文帝決心北伐,并得[[江湛]]及[[徐湛之]]支持,然而沈庆之以上一次北伐失败,认为王玄謨根本及不上上一次领军的到彦之及檀道济,憂回还是会失败。但文帝不以为然,反认为碻磝及滑台二戍易得, 得后更可摇动洛阳、虎牢人心,并可待冬季魏国骑兵来攻时将之一网打尽,不聽沈庆之、太子[[刘劭 (刘宋)|刘劭]]及蕭思话等的反对声音,还派江湛及徐湛之詰难一直反对的沈庆之。沈庆之于是说:“治理国家就好像治理家庭一样,耕之事就当问男奴,织品之事应当问婢女。陛下现在想进攻别国,卻和这些白面书生讨论,事情怎会成功!”宋文帝聽后大笑,仍然坚持出兵北伐<ref>《宋书·沈庆之传》:“其年,太祖将北讨,庆之谏曰:“『马步不敵,为日已久矣。请舍远事,且以檀、到言之。道济再行无功,彦之失利而返。今料王玄謨等未逾两将,六军之盛,不过往时。将恐重辱王师,难以得志。』上曰:『小丑窃据,河南修复,王师再屈,自别有以;亦由道济养寇自资,彦之中涂疾动。虜所恃唯马,夏水浩汗,河水流通,泛舟北指,则确磝必走,滑台小戍,易可覆拔。克此二戍,馆穀弔民,虎牢、洛阳,自然不固。比及冬间,城守相接,虜马过河,便成禽也。』庆之又固陈不可。丹阳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并在坐,上使湛之等难庆之。庆之曰:『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訪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輩谋之,事何由济!』上大笑。”</ref>。
第102行: 第102行:


== 注释 ==
== 注释 ==
{{Reflist|2}}
{{reflist}}

== 参考书目 ==
== 参考书目 ==
*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一九至一二六)
*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一九至一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