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文: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我来啦, replaced: 參考文獻 → 参考文献, 參 → 参, 會 → 会, 長 → 长, 漢 → 汉 (10), 語 → 语 (7), 調 → 调, 應 → 应, 見 → 见, 來 → 来, 對 → 对 (2), 詞 → 词, 體 → 体, 類 → 类, 稱 → 称, 為 → 为, 於 → 于 (2), 種 → 种 (2), 該 → 该 (2), 標 → 标 (5), 點 → 点 (3), 達 → 达, 藝 → 艺, 書 → 书, 統 → 统, 進 → 进, 萬 → 万, 範 → 范 (3), 圍 → 围, 規 → 规, 創 → 创, 註 → 注, 採 → 采, 寫 → 写, 識 → 识, 別 → 别, 經 → 经, 葉 → 叶, 蒼 → 苍, 銘 → 铭, 記 → 记 (3), 爲 → 为 (5), 詩 → 诗 (2), 適 → 适)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13行: 第13行:
}}
}}
{{汉字}}
{{汉字}}
'''僰文'''({{标音|拼音=bó|注音=ㄅㄛˊ|南京=bä<sup>5</sup>|粵拼=baak<sup>6</sup>|同音字=伯|反切=蒲北}}),也被称为'''方块白文'''、'''汉字白文'''、'''汉字型白文'''或'''古白文''',是[[白族]]仿照[[汉字]]创造的书写[[白语]]的[[意音文字]][[书写系统]]。<ref>{{Cite web|url=http://iea.cass.cn/mzwz/02.htm|title=方块白文简介及字符集|accessdate=2008-11-18|date=2003-09|publisher=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数据库|language=|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060524064600/http://iea.cass.cn/mzwz/02.htm|archivedate=2006-05-24}}</ref>对此种文字的存在性目前尚有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僰文是一种独立于汉字的文字<ref name=Easyone>
'''僰文'''({{标音|拼音=bó|注音=ㄅㄛˊ|南京=bä<sup>5</sup>|粵拼=baak<sup>6</sup>|同音字=伯|反切=蒲北}}),也被称为'''方块白文'''、'''汉字白文'''、'''汉字型白文'''或'''古白文''',是[[白族]]仿照[[汉字]]创造的书写[[白语]]的[[意音文字]][[书写系统]]。<ref>{{Cite web|url=http://iea.cass.cn/mzwz/02.htm|title=方块白文简介及字符集|accessdate=2008-11-18|date=2003-09|publisher=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数据库|language=}}</ref>对此种文字的存在性目前尚有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僰文是一种独立于汉字的文字<ref name=Easyone>
{{Cite journal|title=论“白文”|author=段伶|date=2001年3月|ur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1-DLSZ200101011.htm|publisher=大理师专学报|accessdate=2008年11月18日|archive-date=2019年6月8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608214221/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1-DLSZ200101011.htm|dead-url=no}}
{{Cite journal|title=论“白文”|author=段伶|date=2001年3月|ur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1-DLSZ200101011.htm|publisher=大理师专学报|accessdate=2008年11月18日}}
</ref>,也有学者认为僰文不过是汉字记白音的表现<ref>
</ref>,也有学者认为僰文不过是汉字记白音的表现<ref>
{{Cite journal|title=没有必要创造白文|author=杨发祥|date=1985年1月|ur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1985-DLSZ198501012.htm|publisher=大理学院学报|accessdate=2008年11月18日|archive-date=2019年6月3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603233227/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1985-DLSZ198501012.htm|dead-url=no}}
{{Cite journal|title=没有必要创造白文|author=杨发祥|date=1985年1月|ur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1985-DLSZ198501012.htm|publisher=大理学院学报|accessdate=2008年11月18日}}
</ref>。
</ref>。


第23行: 第23行:
== 发展历程 ==
== 发展历程 ==
* [[南诏]][[有字瓦]]、[[有字砖]]“古白文” → 汉字记白音 → 僰文 → [[拉丁白文]]<ref name="杨政业">
* [[南诏]][[有字瓦]]、[[有字砖]]“古白文” → 汉字记白音 → 僰文 → [[拉丁白文]]<ref name="杨政业">
{{Cite journal|title=论“白(僰)文”的形态演化及其使用范围|author=杨政业|date=1997年4月|ur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1997-DLSZ199704016.htm|publisher=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accessdate=2008年11月18日|archive-date=2019年6月6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606133927/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1997-DLSZ199704016.htm|dead-url=no}}
{{Cite journal|title=论“白(僰)文”的形态演化及其使用范围|author=杨政业|date=1997年4月|ur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1997-DLSZ199704016.htm|publisher=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accessdate=2008年11月18日}}
</ref><!--后者为前者的新续--><ref>
</ref><!--后者为前者的新续--><ref>
{{Cite journal|title=论“白(■)文”的形态演化及其使用范围|author=杨政业|date=1998年3月|ur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1998-YNZZ803.004.htm|publisher=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accessdate=2008年11月18日|archive-date=2019年1月6日|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106043208/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1998-YNZZ803.004.htm|dead-url=no}}
{{Cite journal|title=论“白(■)文”的形态演化及其使用范围|author=杨政业|date=1998年3月|ur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1998-YNZZ803.004.htm|publisher=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accessdate=2008年11月18日}}
</ref>
</ref>
* 僰文的发展并不成熟,尚属于较原始的文字系统。
* 僰文的发展并不成熟,尚属于较原始的文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