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移除1个参考文献)
无编辑摘要
 
第62行: 第62行:
另一方面,1980年[[陈一谘]]到14个县调查3个月。回到北京后他决定成立研究农村问题的组织,获得朋友[[何维凌]]、[[邓英淘]](父亲是[[邓力群]])、[[王小强]]、[[杨勋]]、[[江北辰]]、[[白若冰]]、[[张木生]]等人支持,加入筹备。其中张木生早在1968年秋20岁时便写万言书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可以增产”,招致牢狱之灾。1981年2月,陈一谘等人成立'''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仍是学生的周其仁、[[陈锡文]]、[[杜鹰]]等人加入。成立前一晚,张木生借到了经费。成立会上,邓力群和杜润生都讲话支持。邓力群帮他们向国家计委主任沟通,国家计委给他们下达了编制,编制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国家农委常给他们拨调查经费。1981年夏,他们利用国家农委拨的经费,到[[安徽省]][[滁县]]调研,回北京后参与讨论、起草了杜润生主持的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1982年1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宣布:[[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从而结束了持续30年的争论<ref name="jiuhao" />。
另一方面,1980年[[陈一谘]]到14个县调查3个月。回到北京后他决定成立研究农村问题的组织,获得朋友[[何维凌]]、[[邓英淘]](父亲是[[邓力群]])、[[王小强]]、[[杨勋]]、[[江北辰]]、[[白若冰]]、[[张木生]]等人支持,加入筹备。其中张木生早在1968年秋20岁时便写万言书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可以增产”,招致牢狱之灾。1981年2月,陈一谘等人成立'''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仍是学生的周其仁、[[陈锡文]]、[[杜鹰]]等人加入。成立前一晚,张木生借到了经费。成立会上,邓力群和杜润生都讲话支持。邓力群帮他们向国家计委主任沟通,国家计委给他们下达了编制,编制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国家农委常给他们拨调查经费。1981年夏,他们利用国家农委拨的经费,到[[安徽省]][[滁县]]调研,回北京后参与讨论、起草了杜润生主持的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1982年1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宣布:[[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从而结束了持续30年的争论<ref name="jiuhao" />。


经杜润生等人努力,1982年4月9日,中央决定,在国家农委撤销后,中共中央书记处下设'''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ref name="jigouy" />。198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成立(1988年改称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1982年5月7日成立'''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1985年4月改称'''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在国家农委原址[[北京市]][[西城区]][[西黄城根南街]]9号院([[礼王府]])办公(后来分出一部分到[[西四]][[砖塔胡同]]56号办公)<ref name="luwen" />。
经杜润生等人努力,1982年4月9日,中央决定,在国家农委撤销后,中共中央书记处下设'''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ref name="jigouy" />。1982年4月28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成立(1988年改称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1982年5月7日成立'''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1985年4月改称'''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合并设立|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在国家农委原址[[北京市]][[西城区]][[西黄城根南街]]9号院([[礼王府]])办公(后来分出一部分到[[西四]][[砖塔胡同]]56号办公)<ref name="luwen" />。


内设机构有:一组(综合、[[生产力]]),负责人[[祖国补]];二组(体制、[[生产关系]]),负责人[[张云千]];三组(山区、林业),负责人[[李占奎]];四组(宣传、上层建筑),负责人[[黄道霞]];五组(战略研究)暨联络室,主任[[卢文]](后[[王岐山]]任副主任),任务是编辑出版内部不定期刊物《农村问题论坛》,联系全国农村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及部分一线工作人员,按农村政策研究室要求设课题开展调研,提供研究成果,组织论证有争议的问题供农村政策研究室作为决策参考;办公室,主任[[王胜 (1909年)|王胜]];资料室,主任[[戴清祺]];人事组,负责人[[施铸英]]。后来,先后增设流通组(研究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农村金融问题,负责人[[段应碧]])、基层组织组(调研农村基层党组织状况)、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协调指导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工作,主任王岐山)、统计分析室(负责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信息收集处理和定量研究工作)<ref name="luwen" />。
内设机构有:一组(综合、[[生产力]]),负责人[[祖国补]];二组(体制、[[生产关系]]),负责人[[张云千]];三组(山区、林业),负责人[[李占奎]];四组(宣传、上层建筑),负责人[[黄道霞]];五组(战略研究)暨联络室,主任[[卢文]](后[[王岐山]]任副主任),任务是编辑出版内部不定期刊物《农村问题论坛》,联系全国农村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及部分一线工作人员,按农村政策研究室要求设课题开展调研,提供研究成果,组织论证有争议的问题供农村政策研究室作为决策参考;办公室,主任[[王胜 (1909年)|王胜]];资料室,主任[[戴清祺]];人事组,负责人[[施铸英]]。后来,先后增设流通组(研究农产品流通体制和农村金融问题,负责人[[段应碧]])、基层组织组(调研农村基层党组织状况)、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协调指导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工作,主任王岐山)、统计分析室(负责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信息收集处理和定量研究工作)<ref name="luwen" />。


1981年7月15日至8月10日,国家农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组成联合调查组,调查[[滁县]]地区大包干到户情况及趋势。该调查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北京]]、[[天津]]、[[沈阳]]等地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及理论工作者组成,由[[北京大学]]经济系党总支书记[[杨勋]](女)带队,成员有[[陈锡文]]、[[杜鹰]]、[[邓英淘]]、周其仁、[[王小强]]、[[张木生]]、[[白南生]]、[[谢扬]]、[[陈一谘]]等20余人(滁县地委研究室派崔传义等人陪同)。最后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和万里接见了这批人,并决定将他们留下(少数人仍回原单位),在杜润生领导下成立“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王岐山、[[陈锡文]]、[[林毅夫]]、杜鹰等先后任正、副所长<ref name="luwen" />。
1981年7月15日至8月10日,国家农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组成联合调查组,调查[[滁县]]地区大包干到户情况及趋势。该调查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北京市|北京]]、[[天津市|天津]]、[[沈阳市|沈阳]]等地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及理论工作者组成,由[[北京大学]]经济系党总支书记[[杨勋]](女)带队,成员有[[陈锡文]]、[[杜鹰]]、[[邓英淘]]、周其仁、[[王小强]]、[[张木生]]、[[白南生]]、[[谢扬]]、[[陈一谘]]等20余人(滁县地委研究室派崔传义等人陪同)。最后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和万里接见了这批人,并决定将他们留下(少数人仍回原单位),在杜润生领导下成立“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王岐山、[[陈锡文]]、[[林毅夫]]、杜鹰等先后任正、副所长<ref name="luwen" />。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下设评议委员会,主任[[谢华]],副主任[[郑重]]、[[卢良恕]]、[[卢文]],后来加[[黄青禾]],对研究成果评奖。在全国聘请到120余位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及30余位评议委员<ref name=luwen/>。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下设评议委员会,主任[[谢华]],副主任[[郑重]]、[[卢良恕]]、[[卢文]],后来加[[黄青禾]],对研究成果评奖。在全国聘请到120余位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及30余位评议委员<ref name=lu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