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墓

出自求聞百科
於 2022年6月19日 (日) 08:00 由 求闻编者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修改自此处;原许可:CC BY-SA 3.0[网站升级迁移])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曾子墓
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山東省
分類古墓葬
時代東周
編號3-102
登錄2006年12月7日

曾子墓,在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魏莊鄉境內的曾子山,2007年清明重修維護。 曾點墓位於平邑縣魏莊鄉南武城村東1.5公里,現存封土高6.5米,直徑20米。曾參以孝著稱,但簡葬其父,歷代傳為佳話。東漢王符《潛夫論·浮侈》有「 、畢之郊,文、武之陵,南城之壘,曾 之冢,周公非不忠也,曾子非不孝也」之語。此墓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重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設奉祀生1名。先後由曾子六十九代、七十代、七十一代孫襲任。嘉慶十三年(1808年),山東督糧道孫星衍、費縣知縣郭志清立墓碑1座, 「文化大革命」中下落不明。1991年平邑縣人民政府重立墓碑1座。 平邑縣曾參墓原墓位於平邑縣魏莊鄉土橋村, 西距武城故城2公里。《費邑曾氏譜》載:「墓在武城之土橋。」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費縣誌》載:「萊蕪侯既葬武城,曾參未聞他徙,亦葬武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禮部咨復山東巡撫國泰, 准於此處設立宗聖曾子墓奉祀生1名,襲任與萊蕪侯同。土橋曾參墓「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為平地,1998年3月,魏莊鄉政府在曾點墓東北30米處重修。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