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Cyber-shot DSC-RX1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11月6日 (一) 07:57 由 小仓由菜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背景:​清理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Sony DSC-RX1
概覽
製造商Sony
鏡頭
鏡頭接口固定式不可換,定焦
鏡頭35mm
光圈範圍f/2.0 - f/22.0
感光元件/底片
圖像傳感器類型CMOS
圖像傳感器尺寸35.8 x 23.8mm (135全畫幅)
圖像傳感器製造商索尼
最大解像度6000 x 4000 (24 megapixels)
錄製媒介SD/SDHC/SDXC/Memory Stick Duo/Pro Duo/Pro-HG Duo
ASA/ISO範圍自動, 100, 200, 400, 800, 1600, 3200, 6400, 12800, 25600
對焦
對焦模式對比度對焦
對焦點區域25
快門
快門速度1/4000s ~ 30s (手動模式支持B門)
連拍5 張/秒
觀景窗
取景器可選外置取景器(光學、電子
影像處理
自定義白平衡Yes
白平衡包圍式曝光No
其他
LCD 顯示器3 inches with 1,229,000 dots
電池NP-BX1
尺寸113 x 65 x 70mm
重量含電池482g
發佈時間2012年9月12日

索尼 Cyber-shot DSC-RX1索尼於2012年9月推出的高規格固定鏡頭數碼相機[1],最大特點在於其裝配了全畫幅尺寸傳感器,且配置蔡司35mm F2鏡頭,而使其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台全畫幅規格的固定鏡頭數碼相機[2]

RX1在非常緊湊的體積內完成了高規格的設計,其獲得了TIPA 2013最佳星級相機[3],以及Camera GRAND PRIX 2013的年度相機[4]

RX1的後續作品有次年(2013)的RX1R,配置了改善低通濾鏡的傳感器,其他方面類似;以及2015年10月發佈的RX1R II[5][6]

概述

背景

在一般使用者認知中,特別是中國,不可換鏡頭的相機設計往往被認為是低端型的傻瓜相機。而實際上這類相機也具備高端機型,如蔡司公司的康泰時T系列,理光的GR系列以及美能達TC-1

數碼時代,因為大片幅的傳感器製造難度高,良品率較低而導致成本較高,早期通常將大片幅規格傳感器用於製造可換鏡頭相機,蓋可以在一台機器上搭配不同鏡頭復用,效率較高。雖然有諸如適馬DP系列的誕生,但是高規格緊湊型定焦數碼相機仍然較少。

2009年,徠卡公司率先推出Leica X1,具備APS-C畫幅與等效35mm鏡頭,受到業界好評;2011年,富士推出了X100機型,配置了APS-C規格傳感器與等效35mm F2鏡頭,受到專業用戶青睞而成為備機良選;RX1即在這股高規格便攜相機的潮流中誕生。

雖然後續不斷有其他高端緊湊型數碼相機推出,如理光GR、尼康Coolpix A,然而RX1與衍生機型RX1R仍然在其中以全畫幅傳感器保持規格領先,直到2015年徠卡發佈Leica Q才為全畫幅緊湊數碼相機俱樂部添加新成員。

部件圖,可見到RX1的構成元件

設計

RX1上配置了一枚卡爾蔡司標的鏡頭,為定焦35mm規格,標識為Sonnar T*,為8枚7組構成,使用了3枚非球面鏡片,前端具備49mm濾鏡螺紋。

RX1屬於不可換鏡頭設計,屬於索尼的Cyber-shot系列;然而與同為RX系列,2012年早些時候發表的索尼RX100不同,鏡頭並未採用沉侗設計,關機時鏡頭部仍然保持突出,與常見的緊湊型數碼相機不同,而更類似在可換鏡頭上的設計。

RX1R

RX1R機型

2013年,索尼公司發佈了RX1 R,基於RX1機型,唯傳感器為升級為無低通濾鏡類型,雖然保持為24mp規格,但是可以獲得更高解像度[7][8]

可選附件

索尼同期推出了RX1可用的光學與電子取景器。

    • 光學取景器『FDA-V1K』

與RX1並無聯動,且售價較高,用戶可以自行選擇其他靴式35mm規格取景器。

    • 電子取景器『FDA-EV1MK』

使用MI熱靴與RX1連接安裝,實時顯示取景畫面。

索尼並未為RX1配置相應的附加鏡產品,然而用戶發現使用理光的『GW-3』附加鏡,使用鏡頭前端49mm濾鏡螺紋連接,可以獲得約26mm視角[10][11]

反響與評價

根據DxO Labs傳感器測試,DSC-RX1在當時拿下了高端緊湊型相機與無反機型中最高的93分,甚至在全種類135規格相機中,僅僅落後於尼康D800E(96分)與尼康D600(94分)[12]。稍遲推出的升級機型RX1R則在綜合得分取得了91分,分析指出源於取消了低通濾鏡(OLPF)導致了工藝上不同,主要差距在於其中的動態範圍項目[13]

參見

參考與引用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