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9月14日 (四) 12:33 由 BXHS-bot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明清明朝清朝的二字並稱,是1368年至1912年中國歷史上實行共和制前最後的兩個大一統皇朝

簡介

黃仁宇、侯家駒等人認為明清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漢隋唐[1]之後的第三帝國第三次一元體制[2]

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推翻蒙古人的元朝所建,和後來的清朝一樣延續了兩百多年之久。雖然清朝的建立者為來自滿洲地區滿族,但由於傳統上認為清承明制[3]、明清不分家[4]且不實行丞相制,以及兩朝中有492年以北京為首都、並居於同一宮殿紫禁城等因素,史學家常把「明清」並稱。例如錢仲聯教授提出的明清八大家,就是用八位散文家代表該兩朝的文學輝煌,入選作家中明朝三位,清朝五位。[5]

另外,史學家有時亦將首都同為北京(時稱大都)的元朝也包括進來,合稱元明清,而元大都亦位於北京城附近。

參見

參考文獻

  1. 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13.「長期分裂的悲劇」。「我們從長時期大眼光看來,秦漢的大帝國(從大歷史的觀點看來也可稱為「第一帝國」)在公元220年後已無可改組修正」;「今日我們檢討長期分裂的悲劇,在展開視野之餘,必須創設新的理論,才能將這段歷史,和以後隋唐宋的第二大帝國銜接。」
  2. 侯家駒. 《中国经济史》. 聯經出版. 2005-05-18 [2021-04-12]. ISBN 978-957-08-2836-8. 
  3. 北京日报:何谓“清承明制”. 人民網. 2005年6月13日 [2014年9月16日]. 
  4. 阎崇年:我和易中天风格不同. 新華網. 2006年9月27日 [2014年9月16日]. 他(閻崇年)認為,史學界素有明清不分家之說。 
  5. 錢仲聯 (編). 明清八大家文选丛书. 蘇州大學出版社. 2001. ISBN 978781037789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