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鶴亭(杭州)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9月14日 (四) 05:37 由 BXHS-bot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舞鶴賦刻石

放鶴亭匾額及舞鶴賦刻石,2015年7月
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西湖區孤山北麓
分類石刻
時代
編號不詳
登錄1986年4月

放鶴亭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杭州西湖孤山北麓,北臨里西湖,與北山路相對,因北宋詩人林逋曾在孤山結廬隱居,並以種梅養鶴為樂[1],後世建亭以紀念,亭後即林逋墓。該亭始建於元朝至元年間,時儒學提舉余謙修葺林逋墓並植梅數百株,建梅亭於其下,郡人陳子安以林逋梅妻子鶴,有梅不可無鶴,遂放鶴於孤山,並建鶴亭與梅亭相配,後兩亭均廢[2],明嘉靖時錢塘令王釴重建鶴亭並改為今名,後多次重修[3][4]

今亭為4組16柱木結構重檐方亭,亭內為舞鶴賦刻石,由高240厘米、寬75厘米的4塊書條石組成,其上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臨摹明朝書法家董其昌所書《舞鶴賦》(賦文為南北朝鮑照所作),為行草書,共445字,篇首刻「康熙御筆之寶」篆印,落款「臨董其昌」[5][6]。亭上有巨樟覆蓋,亭旁廣植梅花,為西湖賞梅勝地。

澹澹兩峰雲,溶溶一湖水。但見遺空亭,不見鶴來止。
清風拂寒梅,苔蘚迷故址。吁嗟林下人,幽懷曷能已。
清·徐留《放鶴亭》
鶴與人俱杳,白雲空自悠。孤亭凡幾易,一去竟千秋。
鴻爪認何處,梅花仍隴頭。待君有華表,何日再來游。
清·陳灝《放鶴亭》

參考資料

  1. 《杭州年鉴2009版·人物·历史人物》. 杭州市政府. [2015-08-22]. 
  2. 明·田汝成撰,《西湖遊覽志·卷二·孤山三堤勝跡》:放鶴亭在孤山之北,嘉靖中,錢唐令王釴作,其巔有歲寒岩,其下有處士橋。先是,至元間,儒學提舉余謙既葺處士之墓,復植梅數百本於山,構梅亭於其下。郡人陳子安以處士無家,妻梅而子鶴,不可偏舉,乃持一鶴,放之孤山,構鶴亭以配之,並廢。
  3. 清·李衛等修,傅王露等纂,《西湖志·卷九·園亭》:放鶴亭在孤山之北,宋和靖處士林逋故廬也。……明嘉靖間錢塘令王釴重建,曰放鶴亭。崇禎壬申,鹽運副使崔世召新之。歲久圮。國朝康熙十二年巡撫范承謨重葺,布政使李之粹榜曰「林君復放鶴處」。三十五年,聖祖仁皇帝御書《舞鶴賦》勒石孤山,恭建御碑亭於其上。
  4. 民國·胡祥翰撰,《西湖新志·卷一·山水》:梅林歸鶴為增修西湖景目之一。……清康熙三十五年,聖祖御書放鶴匾額並舞鶴賦一幅勒石亭上。民國四年,浙江都督朱瑞重修。
  5. 《杭州市志·第二卷 风景名胜篇·第二章·第二节 景点分布》. 杭州市政府. [2015-08-22]. 
  6. 《杭州市志·第二卷 文物篇·第三章 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节 古代石窟造像、摩崖题刻、碑刻》. 杭州市政府. [2015-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