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聯合大學

出自求聞百科
於 2023年3月26日 (日) 19:05 由 安理Bot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参考:​清理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華北聯合大學,簡稱華北聯大,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所幹部學校,1939年由陝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延安工人學校安吳堡戰時青年訓練班四校聯合成立並遷至晉察冀抗日根據地。1948年華北聯合大學與晉冀魯豫北方大學合併成立華北大學。由於華北大學1950年重組拆分為中國人民大學,故華北聯合大學被視為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之一。

歷史

1939年6月,中共中央決定將陝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延安工人學校、安吳堡戰時青年訓練班四校合併,成立華北聯合大學,開赴晉察冀邊區靈壽縣陳莊[1],對外稱「華勝大隊」。1939年7月7日,華北聯合大學在延安宣告成立,成仿吾任校長,江隆基任教務長,張然和任華北聯大政治部主任,婦委書記張琳。設社會科學部(部長何干之)、文藝部(轄文三隊、文九隊等)、工人部、青年部。任務是培養各種幹部,堅持華北敵後抗戰

1939年7月12日,華北聯合大學1700餘人從延安出發,同行的還有抗大5000名師生。[2]1939年9月底到達晉察冀邊區後,在阜平縣城南莊附近的幾個小村莊正式開課。後遷平山縣下槐鎮的李家溝口、下西峪等村。1940年夏設高級隊(隊長張淮三,2個月後解散)。1940年10月,社會科學部改為社會科學院,設財經、法政兩系及一個少數民族回民隊。文藝部改為文藝學院,設文學、戲劇、音樂、美術四個系及一個文工團。教育學院設教育系及中學班。1941年3月起,又改設:

  • 學部
    • 法政學院
    • 文藝學院
    • 教育學院:駐在上西峪下西峪村。八隊、九隊
  • 群眾工作部:駐葛蘇鎮。培訓群眾團體幹部,如農會、青救會、工會等,有兩個青年隊——四隊和七隊
  • 中學部:部長何干之。高中隊1個,初中隊2個

1942年因形勢變化,學校縮編,僅保留教育學院,院長李常青成仿吾調任晉察冀邊區參議長。

抗戰勝利後,1945年底,教育學院隨軍進入張家口,旋即恢復原來的三個學院。1946年又成立外國語學院,下設俄文、英文兩系。[3]

1948年8月,華北聯合大學與北方大學合併成立華北大學;1948到1949年期間,華北大學下屬單位陸續獨立辦學,主體改名為中國人民大學。

聯大學歌

跨过祖国的万水千山,
突破敌人一层层的封锁线,
民族的儿女们联合起来,
到敌人后方搏斗,
为了挽救垂危的民族,
同志们我们团结,
我们前进,我们刻苦,我们战斗,
国土要收复,人民要自由,
新社会的建设,由我们担任,
努力学习革命的理论,
培养我们革命的品质,
我们誓死战斗不息,
胜利就在明日。

參考

  1. [ 容全堂:「陝北公學分校在旬邑縣看花宮」,來源:中紅網,2013-06-18]
  2. 丁帆.成仿吾與華北聯合大學[J].新文化史料.1997(06)
  3. 華北聯合大學 《承德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199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