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婆登国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安理Bot留言 | 贡献2023年3月20日 (一) 00:50的版本 →‎参考文献:​清理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堕婆登,又作婆登堕波登,或简称为堕婆 [1]唐朝南海地名。

堕婆登国,在林邑之南,在海上行走二月。东与诃陵、西与迷黎车相接,北界大海。风俗与诃陵略同。堕婆登国种,每月一熟。也有文字,写在贝多叶上。死去的人者,口中填上金子,又用金钏贯在四肢,然后加以婆律膏及龙脑等香,积柴火化。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堕婆登王遣使向唐朝献古贝、象牙、白檀,唐太宗玺书答复,并赐给他杂物。故地有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岸外的巴塔姆岛巴东岛

参考文献

  1. 太平广记》卷482
    《事林》卷五
  • 旧唐书》卷197
  • 《古代南海地名汇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