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山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3年2月23日 (四) 14:28 由 江左梅郎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参考文献:​20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崤山,又稱殽山[1],古代地名,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洛陽之間的黃河流域。又稱三崤,亦名二崤,今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北三十公里。常與附近的函谷關並稱崤函,是中國古代軍事戰略重地,以地勢險峻、關隘堅固、易守難攻著稱。也是古代山東的「山」的來源。

遺址

史書上記載,此處有二座遺址:

  1. 北陵是周文王避雨之地。
  2. 南陵為夏朝的墳墓。

殽山之戰

晉國軍隊曾經在公元前627年(春秋時代)在此地與秦穆公派去東征的秦軍大戰,秦國全軍覆沒,晉軍坑殺秦國軍隊。此戰至使秦國失去了向東發展的信心,轉而向西,吞併了一些戎狄部族,稱霸西戎。

參見

參考文獻

  1. 「崤」和「殽」,大陸音:xiáo(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台灣音:yáo(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粵語音:ngaau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