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墓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2年11月17日 (四) 22:35 由 BXHS-bot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施耐庵墓

興化施耐庵墓,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江蘇省泰州市
分類古墓葬
時代
編號104(第一、二批)
登錄1982年3月25日重新公佈

施耐庵墓是元末明初文學家施耐庵埋葬之處,位於江蘇省興化市東北部的新垛鎮施家橋村東北約l50米處。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施耐庵(1296年-1370年),興化人,元至順辛未進士,曾在錢塘為官二載,因不逢迎權貴棄官,歸里著述,寫成名著《水滸傳》。明洪武三年(1370年),施耐庵卒,其子淮安、孫述元遵照其遺願,葬之於施家橋。後歷經數次修葺。1957年列入第二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982年又重新公佈。

形制

墓區總佔地面積11200平方米。入口處建有高大牌坊,上書「施耐庵陵園」,由沙孟海題寫。坊下豎立施耐庵半身塑像。墓體坐北朝南,封土為圓形,以磚牆圍護,高約3.5米,直徑約4.5米。前立墓碑,正面刻「大文學家施耐庵先生之墓」,為中共蘇中第二行政區專員陳同生手書,上款「民國三十二年春興化人民公建」,下款「陳同生敬書」;背面刻有中共興化縣縣長蔡公傑所撰碑文。

墓體之南磚砌三門牌坊一座,高5米,寬11米,中坊門額上刻「耐庵公坊」。坊前建有小池,以七曲橋通連一圓土墩,人稱「風水嶺」,上有趙朴初所撰「重修施耐庵墓記」碑一通。墓體東南80米處,還建有資料陳列室,展示施耐庵生平及家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