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薩河之戰

出自求聞百科
於 2022年8月16日 (二) 00:06 由 小仓由菜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我来啦, replaced: 時 → 时, 勝 → 胜, 紀 → 纪, 尋 → 寻, 償 → 偿 (2))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蒂薩河之戰
蒙古侵略歐洲的一部分
日期1241年4月11日
地點
結果 蒙古帝國勝利
參戰方
 匈牙利王國 蒙古帝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貝拉四世 拔都
速不台
昔班
兵力
80,000人 70,000人
傷亡與損失
~40,000人陣亡 ~1,000人陣亡

賽約河之戰,1241年三月,在蒙古軍第二次西征戰爭中,拔都率領的蒙古帝國軍隊在賽約河(今匈牙利東部蒂薩河)中戰勝時任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率領的匈牙利王國軍隊。此場戰役名為蒂薩河之戰(Battle of Mohi)。

拔都與速不台率領的蒙古軍在征服斡羅斯後,乘匈牙利準備不及而實行突襲,將所轄軍隊分成四個縱隊,先掃蕩匈牙利守備薄弱地區,以造成對匈牙利主力的鉗擊之勢。匈牙利貝拉四世避戰待援。匈牙利聯軍約十萬人,聲勢浩大,士氣較旺,自認為有信心抵抗蒙古軍。

蒙古軍進抵佩斯特城附近,得知匈牙利軍兩倍於蒙古軍兵力,且勇而善戰。蒙古軍決定採取誘敵殲滅之計,將其已到達多瑙河的兵馬開始向東撤退。匈牙利聯軍以為蒙古軍不敢渡河攻擊,便過多瑙河同蒙古軍決戰。匈牙利軍渡河後沒有發現蒙古軍主力,只見到少數巡邏部隊,誤認為蒙古軍大部隊已先行撤走,貝拉四世於是率領匈牙利聯軍向東追擊,連續數日,已遠離多瑙河,仍未追上撤退的蒙古軍,於是駐營在賽約河西的索爾諾克。為防止蒙古軍的偷襲,以賽約河為天然障阻,四周又環拱小山,構築工事。當夜得知蒙古軍隔河僅六里之遙,貝拉四世又派一千精兵把守橋頭和營外,還以貨車排列構成防護圈。

是夜黎明之前,拔都軍向賽約河對岸橋頭髮起突然攻擊,攻擊受阻,以弩炮猛攻。匈牙利軍守衛橋頭的部隊發現他們自己遭到石與箭的猛烈攻擊,並「伴隨着雷鳴般的聲音和火光」。當時,蒙古軍隊是否正在使用東歐軍事史上的第一門加農炮,因證據不足,只能存疑。不管怎樣,這是現代火炮雛形在13世紀的表現。如現代戰術一樣,緊跟着就是猛烈的突擊。

被聲音、死亡和毀滅搞得暈頭轉向的守橋者被迅速壓倒,匈牙利聯軍被迫後撤,蒙古軍隊順利連續地過了橋。受此騷亂刺激的貝拉軍主力急忙從其防禦營地出擊,隨之發生激烈的戰鬥。然而,戰局突然明朗了,這只是蒙古軍隊牽制性的攻擊。

主攻是由速不台親自指揮的3個萬戶約3萬人實施的。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他率部隊在橋頭之南涉過蒂薩河冰冷的河水,然後轉向北打擊匈牙利軍隊的左翼及側後。匈牙利人不能抵擋這一毀滅性的衝擊,慌忙退入其營地,到上午7點被蒙古軍隊完全包圍。蒙古騎兵渡河,在平原展開攻勢。速不台率部沿河下,聯軍立即以密集隊形向蒙古軍衝擊,蒙古軍從正面後退到匈牙利軍兩側,形成兩翼包圍。蒙古軍隊以石、箭和燃燒的石油精持續進行了幾小時的轟擊對一些絕望的匈牙利軍隊來說,西面似乎有一道縫隙,有幾個士兵安全地逃了出去。由於蒙古軍隊攻擊的密度轉至別處,越來越多的匈牙利士兵溜了出去。

蒙古軍隊同時還施放煙幕使匈牙利軍迷失方向,漸次進入錯綜複雜的地形,蒙古軍縮小包圍圈,以遠距離火箭焚燒匈牙利軍營地。由於防線崩潰,殘存者急於同那些已逃出去的人會合。戰鬥隊形演散,許多逃跑者丟盔棄甲,以保性命。突然,他們發現自己已陷入蒙古軍隊的陷阱。蒙古士兵騎上快速的戰馬,從四面八方出現,分割了精疲力竭的匈牙利士兵,將他們趕進沼澤之中,並突擊了有些士兵企圖避難的村子。經過幾小時恐怖的屠殺,匈牙利軍隊被徹底摧毀,死亡4—7萬人。但各條道路均被蒙古軍堵塞,蒙古軍為避免匈牙利軍死斗,在平原西方通多瑙河處開一缺口,故意讓匈牙利軍逃走,爾後連續追擊六日,殲滅聯軍七萬餘人,僅貝拉四世單身逃脫。

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及整個匈牙利王室出逃維也納尋求協助,但被他們的仇人奧地利大公腓特烈二世軟禁並勒索償還六年前腓特烈被迫向貝拉支付的賠償金,貝拉妥協被釋放後又逃往仍在匈牙利控制下的達爾馬提亞。更為嚴重的是,匈牙利軍隊的失敗使蒙古人控制了從第聶伯河奧得河和從波羅的海多瑙河的整個東歐,並攻佔了其首都佩斯。巴爾幹半島強國之一的匈牙利被擊敗令整個亞得里亞海東岸陷入恐慌。在四個月的時間裡,他們就壓倒了總數為他們自己兵力五倍的軍隊。

參考資料

  • 《中国战典 上》.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著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1994 第775頁. 

Template:蒙古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