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於 2022年8月10日 (三) 21:03 由 小仓由菜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我来啦, replaced: 內 → 内, 會 → 会 (11), 與 → 与 (3), 條目 → 条目, 舊 → 旧 (4), 楊 → 杨, 應 → 应, 蘇 → 苏, 來 → 来, 樂 → 乐, 號 → 号, 類 → 类, 於 → 于 (2), 屬 → 属, 雜 → 杂, 實 → 实, 書 → 书 (6), 終 → 终, 進 → 进, 釋 → 释, 續 → 续 (4), 職 → 职, 復 → 复, 寫 → 写, 時 → 时 (2), 載 → 载, 錄 → 录 (3), 誤 → 误, 記 → 记, 「 → “ (2), 」 → ” (2))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唐會要》,北宋王溥撰,成書於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是現存最早的一部會要

《唐會要》乃續蘇冕《唐九朝會要》與崔鉉楊紹復等撰《續會要》而作,專門記錄唐朝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政制沿革,自「帝號」始,以「四夷」終,共分514事目;細瑣史事不能定目者,則錄於雜錄,附於各條之後。此書與《通典》有許多相似之處,而於唐朝制度記載更為詳備。文中又載蘇冕駁議,義例該備,足資考證,「於唐朝沿革損益之制,極其詳核」。

舊唐書》有大量的史料,如〈音樂志〉、〈天文志〉,皆來自《唐九朝會要》與《續會要》;有時《唐會要》記載有誤,《舊唐書》也跟著照搬照抄[注 1]。而且《唐會要》保存了《新唐書》、《舊唐書》未載的史實,由於《大唐起居注》、《大唐實錄》、《唐九朝會要》與《續會要》均亡佚,部分內容多靠此書保存。

《唐會要》原本在流傳過程中殘缺,今本根據清朝乾隆時期整理本重印,全書100卷、514目,在不少條目下有「雜錄」;由於不分門,查閱不便,另有張忱石唐會要人名索引》可供查考。

注釋

  1. 如:《唐會要》卷四四「太史局」的「舊儀」,本應屬〈職官志〉,就被《舊唐書》寫進了〈天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