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小仓由菜對話 | 貢獻於2022年7月19日 (二) 14:07所做的修訂 →‎生平:​我来啦

勝福(?—1919年12月14日),達斡爾族莫日登氏,內蒙古呼倫貝爾盟人,清末民初呼倫貝爾獨立運動領袖。

生平

清朝末年,勝福任呼倫貝爾額魯特旗總管。清宣統三年(1911年),包括勝福在內的呼倫貝爾各旗總管開會,向清朝提出5條要求,內容包括中國官吏和軍隊撤出呼倫貝爾,停止向呼倫貝爾移民和在呼倫貝爾墾殖,漢人如果不願承認當地官府即須被驅逐出呼倫貝爾,全部稅收移交呼倫貝爾當地官府。上述要求被清朝拒絕。外蒙古宣佈獨立後,其君主哲布尊丹巴以「蒙古君主」名義通過電報和寫信呼籲呼倫貝爾上層人士鼓動呼倫貝爾獨立。經俄國駐呼倫領事烏薩蒂策動,額魯特旗總管勝福、新巴爾虎右翼總管車和札索倫旗總管成德等人,利用俄國援助的500支槍組織了千餘人的武裝。[1][2]

民國元年(1912年)1月15日,勝福等人率兵攻入呼倫城(今海拉爾市),驅逐了當地官員並佔領官署,宣佈呼倫貝爾獨立,脫離與清朝的關係,加入外蒙古獨立後成立的大蒙古國,並宣佈呼倫貝爾自治政府成立,隸屬於外蒙古獨立政府。勝福自任呼倫貝爾副都統[1]哲布尊丹巴任命勝福為「花翎呼倫貝爾統轄大臣貝子」[3]。此後勝福在俄國軍隊的配合下進攻臚濱府(今滿洲里市)和吉拉林等地,最終呼倫貝爾自治政府控制了呼倫貝爾地區。[1]

民國四年(1915年)6月7日《中俄蒙協約》簽訂。同年11月6日,《中俄會訂呼倫貝爾協約》於北京簽字,中華民國政府被迫承認呼倫貝爾為特別區域,實行「高度自治」,呼倫貝爾獨立宣告結束。中華民國政府正式任命勝福為呼倫貝爾副都統。同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冊封勝福為貝子俄國十月革命後,中華民國政府於1919年11月22日下令取消外蒙古自治。[1]同年12月14日,勝福病故,由其侄子貴福代理副都統之職。[4]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第二節 內蒙古地區各地方官署,內蒙古區情網,2011-4-14
  2. 周學軍,達里岡愛牧場被外蒙古佔領時間考辨,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0年04期
  3. 近代史資料1978年第 36-41期,第144頁
  4.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