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收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小仓由菜留言 | 贡献于2022年8月19日 (五) 18:30提交的版本 (noteTA 跳过, replaced: 東 → 东, 內 → 内, 學 → 学, 參 → 参, 長 → 长, 與 → 与 (2), 軍 → 军 (3), 處 → 处, 縣 → 县, 將 → 将, 陽 → 阳 (2), 來 → 来, 義 → 义, 詞 → 词, 稱 → 称 (2), 為 → 为 (3), 據 → 据, 議 → 议 (3), 眾 → 众, 後 → 后, 書 → 书, 過 → 过, 萬 → 万, 圍 → 围, 當 → 当, 遠 → 远, 繼 → 继, 擊 → 击, 賦 → 赋, 時 → 时 (2), 貞 → 贞, 鳳 → 凤, 觀 → 观, 韻 → 韵, 齊 → 齐, 這 → 这, 陰 → 阴, 記 → 记, 歲 → 岁, 獨 → 独, 獻 → 献, 薦 → 荐)

薛收(6世纪?—624年),字伯褒,蒲州汾阴县(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出自河东薛氏西祖第三房,唐朝之际的官员、文学家。

生平

其父薛道衡,官隋内史侍郎。薛收自幼过继给薛孺[1][2]十二岁能文。与族兄薛德音、侄子薛元敬齐名,世称河东三凤,其中薛收为长雏、薛德音为鹜𬸦,薛元敬为鹓雏[3][4],好友王绩称薛收之赋“韵趣高奇,词义晦远。嵯峨萧瑟,真不可言”。[5]

薛收因隋炀帝缢死其父薛道衡,遂不仕隋。房玄龄荐入秦王府,李世民授之主簿。其姐妹薛氏则成为唐高祖婕妤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率军讨伐占据洛阳王世充,这时窦建德率军前来救援,秦王部将皆建议撤退,唯独薛收力排众议,建议李世民分兵围困洛阳,另一方面再派兵狙击窦建德。王世充与窦建德同时被擒。入唐后,兼任陕东道大行台尚书金部郎中,以功授上柱国,封汾阴县男食邑三百户。武德七年(624年)授天策府记室参军。不久卒。

唐太宗曾对房玄龄言:“薛收若在,当以中书令处之”。贞观七年(633年),追赠定州刺史太常寺卿[6],谥号曰永徽五年(654年)薛收夫人逝世,因其子薛元超奏请,唐高宗下诏于永徽六年八月二十三日陪葬昭陵

参考资料

  1. 《隋书·卷五十七·列传第二十二》:有子五人,收最知名,出继族父孺。
  2. 《北史·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有子五人,收最知名,出后族父孺。
  3. 《旧唐书·卷七十三·列传第二十三》:元敬,隋选部侍郎迈子也。有文学,少与收及收族兄德音齐名,时人谓之“河东三凤”。收为长雏,德音为𬸚𬸦,元敬以年最小为鹓雏。
  4. 《新唐书·卷九十八·列传第二十三》:元敬,隋选部郎迈之子,与收及收族兄德音齐名,世称“河东三凤”。收为长离,德音为𬸚𬸦,元敬年最少,为鹓雏。
  5. 王绩《王无功集》卷下《答冯子华处士书》
  6. 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六》○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