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指数: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3行: 第13行:
在1992年,加拿大环境部的三位[[科学家]]发明了紫外线指数,而这也使得[[加拿大]]成为世上第一个发布隔日日常紫外线强度的国家。许多国家使用这套制度但采用了自己的紫外线指数,其中美国在1994年开始使用。时至今日,每个国家计算与记录紫外线指数的方法都不相同。
在1992年,加拿大环境部的三位[[科学家]]发明了紫外线指数,而这也使得[[加拿大]]成为世上第一个发布隔日日常紫外线强度的国家。许多国家使用这套制度但采用了自己的紫外线指数,其中美国在1994年开始使用。时至今日,每个国家计算与记录紫外线指数的方法都不相同。


一个由[[世界卫生组织]]({{lang|en|WHO}})定义的国际紫外线指数已经代替了原先不相容的方法。国际紫外线指数不但具体定义了统一的计算方法而且规范了媒体中使用的颜色和图表。在美国,WHO指数在2004年代替了原先的美国指数。在2005年,美国<ref>http://www.epa.gov/uvalert.html</ref>和 [[澳大利亚]]<ref>[http://www.sunsmart.com.au/uvalert/ UV Alert - SunSmart - Cancer Council Victoria<!-- 机器人生成的标题 -->]</ref>发布了紫外线警报。在发布警报之前两个国家分别有不同的紫外线浓度要求基准线,目的是为了提升对暴露在浓密紫外线辐射的阳光中危险的关注度?
一个由[[世界卫生组织]]({{lang|en|WHO}})定义的国际紫外线指数已经代替了原先不相容的方法。国际紫外线指数不但具体定义了统一的计算方法而且规范了媒体中使用的颜色和图表。在美国,WHO指数在2004年代替了原先的美国指数。在2005年,美国<ref>http://www.epa.gov/uvalert.html</ref>和 [[澳大利亚]]<ref>[http://www.sunsmart.com.au/uvalert/ UV Alert - SunSmart - Cancer Council Victoria<!-- 机器人生成的标题 -->]</ref>发布了紫外线警报。在发布警报之前两个国家分别有不同的紫外线浓度要求基准线,目的是为了提升对暴露在浓密紫外线辐射的阳光中危险


== 如何使用指数 ==
== 如何使用指数 ==
第33行: 第33行:
|}
|}
<ref>http://epa.gov/sunwise/uvindex.html</ref>
<ref>http://epa.gov/sunwise/uvindex.html</ref>

# [[中华民国]]行政院环境保护署自1998年7月开始预报隔日紫外线指数,分级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同,使用了特别的级别描述和防护措施建议。
中华共和中央气象台提供紫外线指数预报服务,分级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略微不同,使用了特别的级别描述,定义和防护措施建议。
{| border="1" align="center" cellpadding="4" cellspacing="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efefef;"
| '''紫外线指数''' || '''曝晒级数''' || '''晒伤时间''' || '''建议的防护措施'''
|-
| align="center" bgcolor="#289500" | 0–2 || 低量级 || align="center" | ||
|-
| align="center" bgcolor="#F7e400" | 3–5 || 中量级 || align="center" | ||
|-
| align="center" bgcolor="#F85900" | 6–7 || 高量级 || align="center" | 30分钟内 || 帽子/阳伞+防晒液+太阳眼镜+尽量待在阴凉处.
|-
| align="center" bgcolor="#d8001d" | 8–10 || 过量级 || align="center" | 20分钟内 || 帽子/阳伞+防晒液+太阳眼镜+阴凉处+长袖衣物+上午十时至下午二时最好不外出.
|-
| align="center" bgcolor="#6B49C8" | 11+ || 危险级 || align="center" | 15分钟内 || 帽子/阳伞+防晒液+太阳眼镜+阴凉处+长袖衣物+上午十时至下午二时最好不外出.
|}
# -{[[香港天文台]]}-自1999年开始提供紫外线指数预报服务,所使用的版本基本与[[世界卫生组织]]相同。
{| border="1" align="center" cellpadding="4" cellspacing="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efefef;"
| '''紫外线指数''' || '''曝晒级数''' || '''媒体使用的图表颜色''' || '''建议的防护措施'''
|-
| align="center" bgcolor="#289500" | 0–2 || 低 || align="center" | [[绿色]] || 不需要任何防护保护
|-
| align="center" bgcolor="#F7e400" | 3–5 || 中 || align="center" | [[黄色]] || 在太阳正午时应躲避于遮蔽处,穿长袖衣服,戴宽沿帽及能阻挡紫外线的太阳镜和涂抹防晒霜
|-
| align="center" bgcolor="#F85900" | 6–7 || 高 || align="center" | [[橙色]] || 在太阳正午时应躲避于遮蔽处,穿长袖衣服,戴宽沿帽及能阻挡紫外线的太阳镜和涂抹防晒霜
|-
| align="center" bgcolor="#d8001d" | 8–10 || 甚高 || align="center" | [[红]][[紫色]] || 在太阳正午时应尽量避免在户外暴晒并躲避于遮蔽处,绝对需要穿长袖衣服,戴宽沿帽及能阻挡紫外线的太阳镜和涂抹防晒霜
|-
| align="center" bgcolor="#6B49C8" | 11+ || 极高 || align="center" | [[紫色]] || 在太阳正午时应尽量避免在户外暴晒并躲避于遮蔽处,绝对需要穿长袖衣服,戴宽沿帽及能阻挡紫外线的太阳镜和涂抹防晒霜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气象台提供紫外线指数预报服务,分级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略微不同,使用了特别的级别描述,定义和防护措施建议。
{| border="1" align="center" cellpadding="4" cellspacing="0"
{| border="1" align="center" cellpadding="4" cellspacing="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efefef;"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efefef;"
第77行: 第48行:
|-
|-
| align="center" bgcolor="#6B49C8" | 10+ || 五级 || align="center" | 很强 || 紫外线辐射极强,建议涂擦SPF20以上、PA+++的防晒护肤品,尽量避免暴露于日光下
| align="center" bgcolor="#6B49C8" | 10+ || 五级 || align="center" | 很强 || 紫外线辐射极强,建议涂擦SPF20以上、PA+++的防晒护肤品,尽量避免暴露于日光下
|}
#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提供紫外线指数预报服务,所使用的版本基本与国际卫生组织相同,但使用特别的级别描述和防护措施建议。
{| border="1" align="center" cellpadding="4" cellspacing="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efefef;"
| '''紫外线指数''' || '''曝晒级数''' || '''晒伤时间(分钟)''' || '''建议的防护措施'''
|-
| align="center" bgcolor="#289500" | 0–2 || 低 || align="center" | - || -
|-
| align="center" bgcolor="#F7e400" | 3–5 || 中 || align="center" | 45 || 穿上长袖衣服,使用太阳帽及太阳眼镜
|-
| align="center" bgcolor="#F85900" | 6–7 || 高|| align="center" | 30 || 穿上长袖衣服,使用太阳帽及太阳眼镜
|-
| align="center" bgcolor="#d8001d" | 8–10 || 甚高 || align="center" | 15 || 穿上长袖衣服,使用太阳帽及太阳眼镜,在上午十时至下午四时期间应避免在室外逗留
|-
| align="center" bgcolor="#6B49C8" | 11+ || 极高 || align="center" | 10 || 穿上长袖衣服,使用太阳帽及太阳眼镜,在上午十时至下午四时期间应避免在室外逗留
|}
|}


第109行: 第65行:
* [http://www.bom.gov.au/products/uvindex_national.shtml 澳大利亚全国紫外线指数预测]
* [http://www.bom.gov.au/products/uvindex_national.shtml 澳大利亚全国紫外线指数预测]
* [http://www.weatherpage.com.au 澳洲主要城市紫外线指数及说明]
* [http://www.weatherpage.com.au 澳洲主要城市紫外线指数及说明]
* [http://www.weather.gov.hk/wxinfo/uvindex/chinese/cuvtoday.htm 香港天文台发布的当天紫外线指数]
* [http://www.weather.gov.hk/wxinfo/uvfcst/uvfcstc.htm 香港天文台发布的隔日紫外线指数]
* [http://card.people.com.cn/forecast/exponentcast.jsp?expn=4 中国中央气象局发布的隔日紫外线指数预报]
* [http://card.people.com.cn/forecast/exponentcast.jsp?expn=4 中国中央气象局发布的隔日紫外线指数预报]
* [http://www.smg.gov.mo/ccaa/uv/fc_uvmain.htm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发布的当天紫外线指数]
* [http://www.koolasun.co.za/sa-uv-index.html 南非紫外线指数预报]
* [http://www.koolasun.co.za/sa-uv-index.html 南非紫外线指数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