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整理源码)
(机器人:移除3个参考文献)
 
第32行: 第32行:
[[File:Tiara.png|180px|thumb|教皇的[[三重冕]],象征教皇之训诲、圣化、治理三项神权]]
[[File:Tiara.png|180px|thumb|教皇的[[三重冕]],象征教皇之训诲、圣化、治理三项神权]]


而主教之所以在社會上擁有很大的權力也有其歷史因素。初代教會由於《[[聖經]]》及使徒書信多半由人工抄寫在[[羊皮紙]]上,流傳並不普及,一般信徒難以直接閱讀,加上當時基督徒多數不識字,無法了解教義,因此各種的「異端」教義容易流傳。特別是[[諾斯底主義]]的流行使得長老們在試圖消滅這些「異端」的過程中,加強了這些主教的權力。其次,由於初代幾位具影響力的[[教父]](也就是教會領袖,特別是初代教會的神學家)十分看重與強調主教制度,無形中提高了主教的地位。例如[[安條克的依納爵|伊格納修]]、[[愛任紐]]、[[居普良]]等,其中[[居普良]]提倡主教制度最為出力,他說,一切的主教都是平等的,背叛主教就是背叛教會<ref name="主教制與傳統">{{Cite web |url=http://www.youtube.com/watch?v=pwv_tdBvwDg&list=PLAE44332EC8D0D527 |title=教會歷史主教制與傳統蔡麗貞 |accessdate=2013-08-26}}</ref>。到了國教時期,羅馬帝國形成[[五大牧首|五個主要主教]]制度,即羅馬主教、[[亚历山大牧首|亞歷山大港主教]]、[[安条克牧首|安提阿主教]]、[[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君士坦丁}-堡主教]]、以及[[耶路撒冷牧首|耶路撒冷主教]],五個主教明爭暗鬥,都希望能成為主教之首,直到[[伊斯蘭教]]興起後,耶路撒冷、安提阿和亞歷山大港教會都因[[穆斯林的征服|穆斯林勢力入侵]]而衰落,剩下羅馬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分別成為西東方教會重要領袖,而羅馬主教在政權分裂的西部地區因數次與入侵蠻族成功的談判,其社會重要性更遠超過政權,成為西部有政教實權的人物<ref name="宣教歷史">莊祖鯤,[http://www.youtube.com/watch?v=vjBvxx1dzVs&list=PLsNJO0nl_IhRrKGSFdDq_SCWmKvqWaBpR 宣教歷史六:中古世紀論]</ref>。
而主教之所以在社會上擁有很大的權力也有其歷史因素。初代教會由於《[[聖經]]》及使徒書信多半由人工抄寫在[[羊皮紙]]上,流傳並不普及,一般信徒難以直接閱讀,加上當時基督徒多數不識字,無法了解教義,因此各種的「異端」教義容易流傳。特別是[[諾斯底主義]]的流行使得長老們在試圖消滅這些「異端」的過程中,加強了這些主教的權力。其次,由於初代幾位具影響力的[[教父]](也就是教會領袖,特別是初代教會的神學家)十分看重與強調主教制度,無形中提高了主教的地位。例如[[安條克的依納爵|伊格納修]]、[[愛任紐]]、[[居普良]]等,其中[[居普良]]提倡主教制度最為出力,他說,一切的主教都是平等的,背叛主教就是背叛教會<!-- removed_ref site144 by BXHS-bot -->。到了國教時期,羅馬帝國形成[[五大牧首|五個主要主教]]制度,即羅馬主教、[[亚历山大牧首|亞歷山大港主教]]、[[安条克牧首|安提阿主教]]、[[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君士坦丁}-堡主教]]、以及[[耶路撒冷牧首|耶路撒冷主教]],五個主教明爭暗鬥,都希望能成為主教之首,直到[[伊斯蘭教]]興起後,耶路撒冷、安提阿和亞歷山大港教會都因[[穆斯林的征服|穆斯林勢力入侵]]而衰落,剩下羅馬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分別成為西東方教會重要領袖,而羅馬主教在政權分裂的西部地區因數次與入侵蠻族成功的談判,其社會重要性更遠超過政權,成為西部有政教實權的人物<!-- removed_ref site144 by BXHS-bot -->。


羅馬主教權高於其他地區主教,有以下八個原因:
羅馬主教權高於其他地區主教,有以下八個原因:
第52行: 第52行:
1378年教會遷回羅馬,並選出[[意大利]]籍的继任教皇[[烏爾班六世]],而後其中的13位[[紅衣主教]]另立一位法国人[[克雷芒七世 (對立教皇)|克雷芒七世]]为教皇,兩方爭執不休,1409年,巴黎大學的教授們提議召開比薩會議,會議中決議將兩位教皇都廢黜,另立一位新教皇,然而此次會中,[[烏爾班六世]]跟[[克雷芒七世 (對立教皇)|克雷芒七世]]都沒有出席,各國仍自擁各自認定的教皇,因此比薩會議後形成了有三個教皇的局面。
1378年教會遷回羅馬,並選出[[意大利]]籍的继任教皇[[烏爾班六世]],而後其中的13位[[紅衣主教]]另立一位法国人[[克雷芒七世 (對立教皇)|克雷芒七世]]为教皇,兩方爭執不休,1409年,巴黎大學的教授們提議召開比薩會議,會議中決議將兩位教皇都廢黜,另立一位新教皇,然而此次會中,[[烏爾班六世]]跟[[克雷芒七世 (對立教皇)|克雷芒七世]]都沒有出席,各國仍自擁各自認定的教皇,因此比薩會議後形成了有三個教皇的局面。


一直到1415年的[[康士坦斯大公會議]],才正式取消了三個教皇的職位,消除了教會的分裂,也把教皇的權力限制在立法團體——即[[大公會議]],但仍無法解決教廷腐敗的問題。在1517年,在[[馬丁路德]]的[[德意志宗教改革]]中,因為馬丁路德在數次與教廷的辯論中,始終堅持[[聖經]]權威高過[[主教]]權威的論點<ref name="馬丁路德(2)">{{Cite web |url=http://www.youtube.com/watch?v=0bYsUbwLdTQ&list=PLAE44332EC8D0D527 |title=教會歷史馬丁路德(2)蔡麗貞 |accessdate=2013-08-26}}</ref>,持此觀點的[[基督新教]]便由大公教會分裂出來,[[新教]]也稱為[[改革宗]]、[[更正宗]]、[[抗議宗]]或廣泛稱為基督教會,[[日內瓦]]的[[喀爾文]]、[[蘇黎士]]的[[慈運理]]等神學家紛紛崛起,加上[[英國國王]][[亨利八世]]與[[教廷]]的齟齬,變成全歐洲的[[宗教改革]]。原來的大公教會,一般也稱為天主教,便仍保存原來的教廷與教皇制度,而新教由於馬丁路德[[人人皆祭司]]的觀點,強調每個個人都可以藉由讀經、禱告直接明白上帝的旨意,不需透過主教或神職人員做為媒介<ref name="馬丁路德(2)" />,因此產生了非主教制的教會體系,但依然有維持主教制的新教教會,如[[聖公宗]]。
一直到1415年的[[康士坦斯大公會議]],才正式取消了三個教皇的職位,消除了教會的分裂,也把教皇的權力限制在立法團體——即[[大公會議]],但仍無法解決教廷腐敗的問題。在1517年,在[[馬丁路德]]的[[德意志宗教改革]]中,因為馬丁路德在數次與教廷的辯論中,始終堅持[[聖經]]權威高過[[主教]]權威的論點<!-- removed_ref site144 by BXHS-bot -->,持此觀點的[[基督新教]]便由大公教會分裂出來,[[新教]]也稱為[[改革宗]]、[[更正宗]]、[[抗議宗]]或廣泛稱為基督教會,[[日內瓦]]的[[喀爾文]]、[[蘇黎士]]的[[慈運理]]等神學家紛紛崛起,加上[[英國國王]][[亨利八世]]與[[教廷]]的齟齬,變成全歐洲的[[宗教改革]]。原來的大公教會,一般也稱為天主教,便仍保存原來的教廷與教皇制度,而新教由於馬丁路德[[人人皆祭司]]的觀點,強調每個個人都可以藉由讀經、禱告直接明白上帝的旨意,不需透過主教或神職人員做為媒介<ref name="馬丁路德(2)" />,因此產生了非主教制的教會體系,但依然有維持主教制的新教教會,如[[聖公宗]]。


== 頭銜 ==
== 頭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