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车: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已从zhwiki:黃包車导入1个版本:​[页面文字原许可:CC BY-SA 4.0;作者请参见来源页面历史])
无编辑摘要
第15行: 第15行:
人力車最早在1869年在日本被发明出来。而具体发明者则有多种说法,比较广泛为人接受的说法是洋介泉(Izumi Yosuke),也有说法称是由美国传教士乔纳森·斯科比(Jonathan Scobie)或是美国铁匠艾伯特·杜尔曼(Albert Tolman)发明。最早僅是個人在[[橫濱]]街上使用,但很快即開始在當地流傳使用,在幾年之間已經成為日本大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
人力車最早在1869年在日本被发明出来。而具体发明者则有多种说法,比较广泛为人接受的说法是洋介泉(Izumi Yosuke),也有说法称是由美国传教士乔纳森·斯科比(Jonathan Scobie)或是美国铁匠艾伯特·杜尔曼(Albert Tolman)发明。最早僅是個人在[[橫濱]]街上使用,但很快即開始在當地流傳使用,在幾年之間已經成為日本大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


==中國大陸==
==中國==
[[File:黄包车.jpg|缩略图|[[广州博物馆]]馆藏黄包车]]
[[File:黄包车.jpg|缩略图|[[广州博物馆]]馆藏黄包车]]
===引進===
1873年,一位叫梅納(Menard)的[[法國]]商人從日本抵達[[上海]],試圖把人力車引進中國以圖獲利,獲得了[[法租界公董局]]的同意。公董局以發放牌照收稅的方式來作管理。1874年米拉正式成立了公司,到該年底,在上海已有十家公司成立,有近千輛人力車在營業。其後逐漸在上海各地區流行起來,到1914年時,僅[[公共租界]]就有9178輛的人力車。
1873年,一位叫梅納(Menard)的[[法國]]商人從日本抵達[[上海]],試圖把人力車引進中國以圖獲利,獲得了[[法租界公董局]]的同意。公董局以發放牌照收稅的方式來作管理。1874年米拉正式成立了公司,到該年底,在上海已有十家公司成立,有近千輛人力車在營業。其後逐漸在上海各地區流行起來,到1914年時,僅[[公共租界]]就有9178輛的人力車。


除了在上海之外,人力車也很快地傳布到中國各個大城市。1906年,人力車引進到[[成都]];<ref>王笛著,李德英等譯:《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頁180。</ref>著名小說家[[老舍]]所著的《[[駱駝祥子]]》之中,便描寫了[[北京]]的人力車夫的生活。
除了在上海之外,人力車也很快地傳布到中國各個大城市。1906年,人力車引進到[[成都]];<ref>王笛著,李德英等譯:《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頁180。</ref>著名小說家[[老舍]]所著的《[[駱駝祥子]]》之中,便描寫了[[北京]]的人力車夫的生活。


===改良===
引進中國之後的幾十年間,人力車也作了許多的技術改進,包括輪子由木輪先改成[[橡皮]]輪,最後改用打氣的[[輪胎]],增加了行走的穩定度;增加了靠背和[[彈簧]]坐墊,以使乘客舒適;增加了車燈以利晚間的行動。
引進中國之後的幾十年間,人力車也作了許多的技術改進,包括輪子由木輪先改成[[橡皮]]輪,最後改用打氣的[[輪胎]],增加了行走的穩定度;增加了靠背和[[彈簧]]坐墊,以使乘客舒適;增加了車燈以利晚間的行動。


===經營===
在民初上海的人力車公司經營方式早期主要是由外國成立的人力車公司,購買人力車,並向租界當局登記買[[牌照]],之後再租給中國的中間商,再轉租給人力車伕作生意,到20世紀開始,逐漸出現中國商人的公司登記競爭。由於當時人力車造價因技術發達而日漸下降,公司購買一輛人力車,約出租一個月就能收回成本,因此成為當時獲利甚豐的行業。
在民初上海的人力車公司經營方式早期主要是由外國成立的人力車公司,購買人力車,並向租界當局登記買[[牌照]],之後再租給中國的中間商,再轉租給人力車伕作生意,到20世紀開始,逐漸出現中國商人的公司登記競爭。由於當時人力車造價因技術發達而日漸下降,公司購買一輛人力車,約出租一個月就能收回成本,因此成為當時獲利甚豐的行業。


===人力車夫===
出勞力的人力車夫的生活一般都辛苦,在1930年代,搭乘人力車的價錢大約是一[[英里]]收費不到20分,比當時乘[[出租汽車]]要便宜很多,一般市民可以負擔的起,加上人力車相較於汽車而言,可以進入許多較窄的巷弄,因此成為市民主要的交通工具。但人力車伕花費大量的勞力,但所得扣除租車費用之後,收入甚少。據估計,在1930年代,上海約有80000左右的人以拉人力車維生,大多是外地移入的下層貧民。後來由於脚踏三轮车的發展,黄包车失去竞争力。1956年,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作為展品被送入博物馆<ref>{{cite news |title=老上海的黄包车 |url=http://daj.huangpuqu.sh.cn/dajfront/009/20180514/009009_f615f2ce-fed2-42e2-9b52-b7c9be86d6f7.htm?InfoID=f615f2ce-fed2-42e2-9b52-b7c9be86d6f7&CategoryNum=009009 |accessdate=2020-12-12 |archive-date=2021-01-1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11083750/http://daj.huangpuqu.sh.cn/dajfront/009/20180514/009009_f615f2ce-fed2-42e2-9b52-b7c9be86d6f7.htm?InfoID=f615f2ce-fed2-42e2-9b52-b7c9be86d6f7&CategoryNum=009009 |dead-url=no }}</ref>。
出勞力的人力車夫的生活一般都辛苦,在1930年代,搭乘人力車的價錢大約是一[[英里]]收費不到20分,比當時乘[[出租汽車]]要便宜很多,一般市民可以負擔的起,加上人力車相較於汽車而言,可以進入許多較窄的巷弄,因此成為市民主要的交通工具。但人力車伕花費大量的勞力,但所得扣除租車費用之後,收入甚少。據估計,在1930年代,上海約有80000左右的人以拉人力車維生,大多是外地移入的下層貧民。後來由於脚踏三轮车的發展,黄包车失去竞争力。1956年,上海最后两辆黄包车作為展品被送入博物馆<ref>{{cite news |title=老上海的黄包车 |url=http://daj.huangpuqu.sh.cn/dajfront/009/20180514/009009_f615f2ce-fed2-42e2-9b52-b7c9be86d6f7.htm?InfoID=f615f2ce-fed2-42e2-9b52-b7c9be86d6f7&CategoryNum=009009 |accessdate=2020-12-12 |archive-date=2021-01-1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11083750/http://daj.huangpuqu.sh.cn/dajfront/009/20180514/009009_f615f2ce-fed2-42e2-9b52-b7c9be86d6f7.htm?InfoID=f615f2ce-fed2-42e2-9b52-b7c9be86d6f7&CategoryNum=009009 |dead-url=no }}</ref>。


==臺灣==
=== 臺灣 ===
1887年第一批人力車從上海引進[[臺灣]]<ref>{{cite journal|title=臺灣自行車發展軌跡――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為例|journal=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author=杜偉誌|issn=2221-2728|issue=3|pages=51-86|url=http://mocfile.moc.gov.tw/files/201504/0ee353ac-bb99-43b8-8c24-8ca6afd0aba5.pdf|format=pdf|date=2012年4月|access-date=2017-11-01|archive-date=2021-01-1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11083715/http://mocfile.moc.gov.tw/files/201504/0ee353ac-bb99-43b8-8c24-8ca6afd0aba5.pdf|dead-url=no}}</ref>{{rp|52}}。[[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人力車開始被三輪車取代。中華民國交通法規曾經將人力車列爲一種慢車,而中華民國[[道路交通標誌]]也曾經有禁止人力車進入標誌,但隨著人力車早就被全面淘汰停駛,中華民國道路交通標誌也已經取消禁止人力車進入標誌。(中華民國[[Wikisource: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16條規定,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原規定各省及直轄市)因地方交通發展,對各種慢車認為須予淘汰者,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公告禁止行駛。)一些地方尚有觀光用途三輪車留存,例如[[旗津區|旗津]]及鹿港。
1887年第一批人力車從上海引進[[臺灣]]<ref>{{cite journal|title=臺灣自行車發展軌跡――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蒐藏品為例|journal=歷史臺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author=杜偉誌|issn=2221-2728|issue=3|pages=51-86|url=http://mocfile.moc.gov.tw/files/201504/0ee353ac-bb99-43b8-8c24-8ca6afd0aba5.pdf|format=pdf|date=2012年4月|access-date=2017-11-01|archive-date=2021-01-1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11083715/http://mocfile.moc.gov.tw/files/201504/0ee353ac-bb99-43b8-8c24-8ca6afd0aba5.pdf|dead-url=no}}</ref>{{rp|52}}。[[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人力車開始被三輪車取代。台湾地区交通法規曾經將人力車列爲一種慢車,而台湾地区[[道路交通標誌]]也曾經有禁止人力車進入標誌,但隨著人力車早就被全面淘汰停駛,台湾地区道路交通標誌也已經取消禁止人力車進入標誌。一些地方尚有觀光用途三輪車留存,例如[[旗津區|旗津]]及鹿港。


==香港==
=== 香港 ===
[[File:Hong Kong Rickshaw 06-04-2021.jpg|thumb|香港的人力車]]
[[File:Hong Kong Rickshaw 06-04-2021.jpg|thumb|香港的人力車]]


第41行: 第37行:
在[[香港日佔時期|日佔時期]],由於大部分的運輸工具被戰火摧毀,或被日軍充公,民用的運輸工具所剩無幾。而且當時燃料嚴重短缺,公共交通工具收費高昂,經常停駛,因此人力車又再度普及起來。日治政府為了方便管理,把戰前的人力車店統一管理,成立了「香九人力車業組合」。
在[[香港日佔時期|日佔時期]],由於大部分的運輸工具被戰火摧毀,或被日軍充公,民用的運輸工具所剩無幾。而且當時燃料嚴重短缺,公共交通工具收費高昂,經常停駛,因此人力車又再度普及起來。日治政府為了方便管理,把戰前的人力車店統一管理,成立了「香九人力車業組合」。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着社會現代化發展,人力車又開始衰落,1968年[[港英政府]]已停止向人力車發牌,至1970年已減至不足200個持牌車伕<ref>{{Cite news |url=https://www.hk01.com/社區/95130/ |title=最後的人力車伕 走過回歸、沙士、佔中 每日等運到做乜唔退休? |date=2017-06-02 |work=香港01}}</ref>,約於1980年代起以變成以遊客為對象,至2013年僅餘3個持牌車伕。<ref>{{Cite web |url=http://www.td.gov.hk/mini_site/atd/2014/tc/section3_3.html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4-10-25 |archive-date=2014-11-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103132459/http://www.td.gov.hk/mini_site/atd/2014/tc/section3_3.html |dead-url=no }}</ref>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着社會現代化發展,人力車又開始衰落,1968年港英当局已停止向人力車發牌,至1970年已減至不足200個持牌車伕<ref>{{Cite news |url=https://www.hk01.com/社區/95130/ |title=最後的人力車伕 走過回歸、沙士、佔中 每日等運到做乜唔退休? |date=2017-06-02 |work=香港01}}</ref>,約於1980年代起以變成以遊客為對象,至2013年僅餘3個持牌車伕。<ref>{{Cite web |url=http://www.td.gov.hk/mini_site/atd/2014/tc/section3_3.html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4-10-25 |archive-date=2014-11-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1103132459/http://www.td.gov.hk/mini_site/atd/2014/tc/section3_3.html |dead-url=no }}</ref>


2021年1月1日,被稱為「香港最後一位人力車伕」的洪伯接受媒體訪問,指因為身體轉差及上年[[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肺炎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故已在2020年決定退休。同時,[[運輸署]]指出現仍有兩個有效的人力車牌照,亦從未停止簽發新牌照,惟條件包括只能在指定路綫及時間拉車<ref>{{Cite news|url=https://www.881903.com/news/editorial/2372962/本港碩果僅存人力車伕-疫情下退休|title=本港碩果僅存人力車伕 疫情下退休|author=曾健鋒|date=2021-01-01|work=|publisher=商業電台|accessdate=2021-01-01|language=|format=|archive-date=2021-01-0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02092354/https://www.881903.com/news/editorial/2372962/%E6%9C%AC%E6%B8%AF%E7%A2%A9%E6%9E%9C%E5%83%85%E5%AD%98%E4%BA%BA%E5%8A%9B%E8%BB%8A%E4%BC%95-%E7%96%AB%E6%83%85%E4%B8%8B%E9%80%80%E4%BC%91|dead-url=no}}</ref>。
2021年1月1日,被稱為「香港最後一位人力車伕」的洪伯接受媒體訪問,指因為身體轉差及上年[[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肺炎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故已在2020年決定退休。同時,[[運輸署]]指出現仍有兩個有效的人力車牌照,亦從未停止簽發新牌照,惟條件包括只能在指定路綫及時間拉車<ref>{{Cite news|url=https://www.881903.com/news/editorial/2372962/本港碩果僅存人力車伕-疫情下退休|title=本港碩果僅存人力車伕 疫情下退休|author=曾健鋒|date=2021-01-01|work=|publisher=商業電台|accessdate=2021-01-01|language=|format=|archive-date=2021-01-0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02092354/https://www.881903.com/news/editorial/2372962/%E6%9C%AC%E6%B8%AF%E7%A2%A9%E6%9E%9C%E5%83%85%E5%AD%98%E4%BA%BA%E5%8A%9B%E8%BB%8A%E4%BC%95-%E7%96%AB%E6%83%85%E4%B8%8B%E9%80%80%E4%BC%91|dead-url=no}}</ref>。


==澳門==
=== 澳門 ===
[[File:Macau rickshaw 13-02-2019.jpg|thumb|澳門的人力車]]
[[File:Macau rickshaw 13-02-2019.jpg|thumb|澳門的人力車]]
人力車主要在外港碼頭和葡京酒店處設有車站。
人力車主要在外港碼頭和葡京酒店處設有車站。
第55行: 第51行: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reflist|25em}}
{{reflist|25em}}

==外部連結==
{{commonscat-inline|Rickshaws}}

{{Authority control}}


[[Category:人力车]]
[[Category:人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