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历狱: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7行: 第7行:
同年冬天,鰲拜废除新历,逮捕汤若望和南怀仁等传教士。翌年3月16日,廷议将欽天监监正汤若望、欽天监官员刻漏科[[杜如預]]、五官挈壶正[[杨弘量]]、历科[[李祖白 (天文学家)|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发]]、冬官正[[朱光显]]以及中官正[[刘有泰]]等皆凌遲处死<ref>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qingshigao/qsgx_272.htm 清史稿·列传五十九·汤若望杨光先南怀仁]》</ref>。
同年冬天,鰲拜废除新历,逮捕汤若望和南怀仁等传教士。翌年3月16日,廷议将欽天监监正汤若望、欽天监官员刻漏科[[杜如預]]、五官挈壶正[[杨弘量]]、历科[[李祖白 (天文学家)|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发]]、冬官正[[朱光显]]以及中官正[[刘有泰]]等皆凌遲处死<ref>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qingshigao/qsgx_272.htm 清史稿·列传五十九·汤若望杨光先南怀仁]》</ref>。


按照判決,次年汤若望应凌遲处死。但不久天上出现被古人认为不祥之兆的[[彗星]]。接著京城又突然发生了大地震,“且一连地震三日,人皆露宿,惴惴不安。”<ref>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第95頁</ref>皇宫在地震中遭到破坏,而且有宫殿著火。清统治者视其为上天示警,正所谓“天垂象,示吉凶,圣人则之”。不久以后获[[孝庄太皇太后]]懿旨释放汤若望:“汤若望向为先帝所信任,礼待极隆,尔等欲置之死地耶?”<ref>余三乐,《早期西方传教士与北京》,第150頁</ref>汤若望因此得以获释免死。欽天监官员杜如預、杨宏量免死,但是李祖白等五人依然被斬<ref>武际可:《[http://166.111.121.20:9080/mathjournal/LXYS702/lxys702029.caj.pdf 清初天文学上的一场生死斗争] 》</ref>(一说被[[絞刑]]<ref name="王新龙2013">{{cite book|author=王新龙|title=大清王朝3||date=2013-11-20|publisher=中国戏剧出版社| pages=74|isbn=9787104030461}}</ref>)。
按照判決,次年汤若望应凌遲处死。但不久天上出现被古人认为不祥之兆的[[彗星]]。接著京城又突然发生了大地震,“且一连地震三日,人皆露宿,惴惴不安。”<ref>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第95頁</ref>皇宫在地震中遭到破坏,而且有宫殿著火。清统治者视其为上天示警,正所谓“天垂象,示吉凶,圣人则之”。不久以后获[[孝莊文皇后|孝庄太皇太后]]懿旨释放汤若望:“汤若望向为先帝所信任,礼待极隆,尔等欲置之死地耶?”<ref>余三乐,《早期西方传教士与北京》,第150頁</ref>汤若望因此得以获释免死。欽天监官员杜如預、杨宏量免死,但是李祖白等五人依然被斬<ref>武际可:《[http://166.111.121.20:9080/mathjournal/LXYS702/lxys702029.caj.pdf 清初天文学上的一场生死斗争] 》</ref>(一说被[[絞刑]]<ref name="王新龙2013">{{cite book|author=王新龙|title=大清王朝3||date=2013-11-20|publisher=中国戏剧出版社| pages=74|isbn=9787104030461}}</ref>)。


在康熙帝亲政后,決定[[平反]]该案。
在康熙帝亲政后,決定[[平反]]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