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文昌宫:修订间差异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添加的内容 删除的内容
(机器人:清理不当的来源、移除无用的模板参数)
无编辑摘要
 
第17行: 第17行:
文昌宫原称'''仁怀厅文庙''',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为知县[[赵洪基]]创建。同治中,[[仁怀直隶厅]]“同知[[刘侣鹤]]迁文庙于三台山,迁文昌宫于城南”,即现址<ref name=省文保>{{Cite web|url=https://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523176107&ver=1&signature=etmW2hDEy94AheIhPj9WdlXqR1FKXI58hoL0kmVb2WfQ02hAr2Jw3hk9xG6MPk0yUn96oJUcchmwnVGNtstLjPhURkrKtlCvxMFHXNvf6ot2BjC*W3NBPxiP8LI7oqF-T3jUMl3SNgfh*PPVrA4TA9aroByTzlMMZg-hpkq*LuA=|title=省文保中心对赤水市文昌宫和龙泉寺保护工作提出建议|accessdate=2018-04-08|author=黔文化|date=2017-05-15|publisher=微信}}</ref>。
文昌宫原称'''仁怀厅文庙''',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为知县[[赵洪基]]创建。同治中,[[仁怀直隶厅]]“同知[[刘侣鹤]]迁文庙于三台山,迁文昌宫于城南”,即现址<ref name=省文保>{{Cite web|url=https://mp.weixin.qq.com/s?src=3&timestamp=1523176107&ver=1&signature=etmW2hDEy94AheIhPj9WdlXqR1FKXI58hoL0kmVb2WfQ02hAr2Jw3hk9xG6MPk0yUn96oJUcchmwnVGNtstLjPhURkrKtlCvxMFHXNvf6ot2BjC*W3NBPxiP8LI7oqF-T3jUMl3SNgfh*PPVrA4TA9aroByTzlMMZg-hpkq*LuA=|title=省文保中心对赤水市文昌宫和龙泉寺保护工作提出建议|accessdate=2018-04-08|author=黔文化|date=2017-05-15|publisher=微信}}</ref>。


[[抗日战争]]期间,[[大夏大学]]迁至[[贵阳]]。1944年12月初,[[侵华日军|日军]]沿[[黔桂铁路]]进逼贵州南部的独山,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决定动员师生迁至[[赤水]]<ref>{{Cite web|url=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2/10-16/4252678.shtml|title=华东师大重立前身大夏大学“迁校碑”-中新网|accessdate=2017-07-30|last=chinanews|work=www.chinanews.com}}</ref>,但因胃病于12月20日去世。新任校长[[欧元怀]]上任后立即组织迁校工作,师生取道[[茅台]]徒步赶往赤水,于1945年春抵达。3月,当地人将文昌宫大庙让给[[大夏大学]]作为校本部,贵州省立赤水中学、私立博文中学、县立女中将部分校舍借给大夏大学,使大夏大学在一个月内得以复课<ref name=寻根/><ref name=奇迹/>。
[[抗日战争]]期间,[[大夏大学]]迁至[[贵阳市|贵阳]]。1944年12月初,[[侵华日军|日军]]沿[[黔桂铁路]]进逼贵州南部的独山,大夏大学校长[[王伯群]]决定动员师生迁至[[赤水]]<ref>{{Cite web|url=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2/10-16/4252678.shtml|title=华东师大重立前身大夏大学“迁校碑”-中新网|accessdate=2017-07-30|last=chinanews|work=www.chinanews.com}}</ref>,但因胃病于12月20日去世。新任校长[[欧元怀]]上任后立即组织迁校工作,师生取道[[茅台镇|茅台]]徒步赶往赤水,于1945年春抵达。3月,当地人将文昌宫大庙让给[[大夏大学]]作为校本部,贵州省立赤水中学、私立博文中学、县立女中将部分校舍借给大夏大学,使大夏大学在一个月内得以复课<ref name=寻根/><ref name=奇迹/>。


当时,赤水没有报纸,大夏大学学生用收音机收听广播,制成《大夏快讯》,张贴在校内外。此外,还有各种专栏、墙报,如中文系学生黄麟佑的《天公报》<ref name=奇迹/>。大夏大学在赤水举办了21周年校庆及22周年校庆。22周年校庆时,文学院[[陈湛铨]]教授撰写《迁校纪念碑》,并刻制成碑<ref name=奇迹/>。
当时,赤水没有报纸,大夏大学学生用收音机收听广播,制成《大夏快讯》,张贴在校内外。此外,还有各种专栏、墙报,如中文系学生黄麟佑的《天公报》<ref name=奇迹/>。大夏大学在赤水举办了21周年校庆及22周年校庆。22周年校庆时,文学院[[陈湛铨]]教授撰写《迁校纪念碑》,并刻制成碑<ref name=奇迹/>。


在赤水文昌宫的一年,大夏大学的学生由800人发展至1797人。1946年9月,大夏大学迁回[[上海]]<ref name=寻根>{{Cite web|url=http://www.people.com.cn/GB/24hour/n/2012/1017/c25408-19286631.html|title=华师大学子赤水河畔寻根--24小时滚动新闻|accessdate=2017-07-30|last=3139|work=人民网}}</ref><ref name=奇迹>{{Cite web|url=http://news.gog.cn/system/2015/08/31/014521874.shtml|title=大夏大学贵州8年战火中创造教育奇迹-抗战-多彩贵州网贵州频道|accessdate=2017-07-30|last=www.gog.cn|work=news.gog.cn|language=en}}</ref>,离开时为当地学校留下了一批教师,及校舍、桌椅、图书、标本和仪器,现仍在使用<ref name=县级/>。
在赤水文昌宫的一年,大夏大学的学生由800人发展至1797人。1946年9月,大夏大学迁回[[上海市|上海]]<ref name=寻根>{{Cite web|url=http://www.people.com.cn/GB/24hour/n/2012/1017/c25408-19286631.html|title=华师大学子赤水河畔寻根--24小时滚动新闻|accessdate=2017-07-30|last=3139|work=人民网}}</ref><ref name=奇迹>{{Cite web|url=http://news.gog.cn/system/2015/08/31/014521874.shtml|title=大夏大学贵州8年战火中创造教育奇迹-抗战-多彩贵州网贵州频道|accessdate=2017-07-30|last=www.gog.cn|work=news.gog.cn|language=en}}</ref>,离开时为当地学校留下了一批教师,及校舍、桌椅、图书、标本和仪器,现仍在使用<ref name=县级/>。


== 保护 ==
== 保护 ==
2012年夏,[[华东师范大学]]暑期实践团队抵达文昌宫时,发现文昌宫已成为标示为“危房”的弃用建筑,便与当地部门取得了联系。当时,文昌宫仅存后殿,非常破败,里面搭建有煤房,杂草繁生、垃圾成堆,大量瓦片不复存在。8月31日,文昌宫遗址被列为赤水市文物保护单位<ref name=文保/>。[[赤水市]]已重新规划文昌宫拆建,计划修复原址<ref>{{Cite web|url=http://www.gzchishui.gov.cn/doc/2017/06/12/125111.shtml|title=赤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副市长罗洪荣 2017年5月政务活动|accessdate=2017-07-30|work=www.gzchishui.gov.cn}}{{Dead link|date=2020年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设历史陈列馆,并将其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f name=寻根/>。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与[[赤水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意向协议书》<ref>{{Cite web|url=http://sscp.cssn.cn/xkpd/xszx/gn/201503/t20150327_1562875.html|title=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accessdate=2017-07-30|work=sscp.cssn.cn}}</ref>。
2012年夏,[[华东师范大学]]暑期实践团队抵达文昌宫时,发现文昌宫已成为标示为“危房”的弃用建筑,便与当地部门取得了联系。当时,文昌宫仅存后殿,非常破败,里面搭建有煤房,杂草繁生、垃圾成堆,大量瓦片不复存在。8月31日,文昌宫遗址被列为赤水市文物保护单位<ref name=文保/>。[[赤水市]]已重新规划文昌宫拆建,计划修复原址<ref>{{Cite web|url=http://www.gzchishui.gov.cn/doc/2017/06/12/125111.shtml|title=赤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副市长罗洪荣 2017年5月政务活动|accessdate=2017-07-30|work=www.gzchishui.gov.cn}}{{Dead link|date=2020年2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ref>,设历史陈列馆,并将其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f name=寻根/>。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与[[赤水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意向协议书》<ref>{{Cite web|url=http://sscp.cssn.cn/xkpd/xszx/gn/201503/t20150327_1562875.html|title=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accessdate=2017-07-30|work=sscp.cssn.cn}}</ref>。


[[贵州省文物保护中心]]发现,文昌宫是重要的抗战文物,但其周边建筑与文物本体过于接近,两侧民房依托文物本体山墙修建,文物历史环境完全丧失,原址保护难度较大。贵州省文物保护中心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和《[[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另行选址,进行异地迁建。此举既可有效保护现有文物本体,还可根据《仁怀直隶厅志》关于文昌宫的相关记载,结合[[大夏大学]]抗战期间流亡办学情况,进行局部或整体复原。同时,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对其进行展示利用,形成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f name=省文保/>。
[[贵州省文物保护中心]]发现,文昌宫是重要的抗战文物,但其周边建筑与文物本体过于接近,两侧民房依托文物本体山墙修建,文物历史环境完全丧失,原址保护难度较大。贵州省文物保护中心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和《[[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另行选址,进行异地迁建。此举既可有效保护现有文物本体,还可根据《仁怀直隶厅志》关于文昌宫的相关记载,结合[[大夏大学]]抗战期间流亡办学情况,进行局部或整体复原。同时,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对其进行展示利用,形成新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f name=省文保/>。


2018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与赤水市签约,共同修建文昌宫<ref>{{Cite web|url=http://hzjl.sh.gov.cn/node2/node4/n1260/n1262/n1306/n1311/u1ai110749.html|title=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accessdate=2018-11-29|work=hzjl.sh.gov.cn}}</ref>。赤水市政府将投资数亿,对文昌宫进行动迁改造,恢复大夏大学旧址<ref>{{Cite web|title=《大夏大学与赤水》新书座谈会在贵州赤水举行|url=http://www.dag.ecnu.edu.cn/14/a0/c11166a201888/page.htm|accessdate=2019-07-20|work=www.dag.ecnu.edu.cn}}</ref>。
2018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与赤水市签约,共同修建文昌宫<ref>{{Cite web|url=http://hzjl.sh.gov.cn/node2/node4/n1260/n1262/n1306/n1311/u1ai110749.html|title=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accessdate=2018-11-29|work=hzjl.sh.gov.cn}}</ref>。赤水市政府将投资数亿,对文昌宫进行动迁改造,恢复大夏大学旧址<ref>{{Cite web|title=《大夏大学与赤水》新书座谈会在贵州赤水举行|url=http://www.dag.ecnu.edu.cn/14/a0/c11166a201888/page.htm|accessdate=2019-07-20|work=www.dag.ecnu.edu.cn}}</ref>。